律宗初探

  第一节 序言

  如来成道记说:“净法界事,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我佛释迦牟尼、他亲证了法事、本来是没有生、没有灭。可是为了大悲心切,度生愿深,因此于无生中示现有生,于无灭中示现有灭。才有从兜率、降王宫、八相成道的一大事因缘,应化事迹,风闻世界,道播四方。

  “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为“开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总的说来,就是要令众生,人人成佛,个个得道的唯一目的。我们要知道,佛陀所说的律学,就是“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就是要达到这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伟大目的。

  其次,在古代印度,当释迦如来降生时期,它的经济文化、学术、建设等都非常兴旺发达。这时婆罗门的知识界人士,如雨后春笋,到处可见。实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分河饮水,各立门庭。在佛教看来,当时就有以六师为首的九十六种外道,制定了许多修习苦行,来延误众生。这为首的六师是一、富兰那迦叶,二、末迦黎拘舍尼,三、删闍夜里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栴延,六、尼犍陀若提等。他们提出许多论点和一些规律,例如持牛戒、持鸡戒、拔发、卧刺、投灰、拜水等。有的婆罗门所定的戒律,看起来和佛教戒学相仿佛,甚至超过,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主要是所修苦行,决不是我佛所教导的戒定慧三无漏学道理,虽然吃一番苦,不能得到了生死、成佛道的真实道果。佛陀出世应迹之后,正如昊日当空、群昏烁破,戒雷震响,法雨遍施,使佛日永耀于中天、慈云普荫于大地。

  现在先向大家介绍一位清代高僧玉琳国师的简历。在清朝顺治十五年间世祖章皇帝召国师入宫,在万善殿封他为“大觉禅师”。后来到了庚子年春天。皇帝又派遣使者敕赐玉琳国师一只宝贵的紫金钵,两顶袈裟,有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俗称为祖衣)也就是僧人受三坛大戒时所披的僧伽黎大衣,一是紫色,一是红色。又称为说法衣,它是僧人讲经说法或在隆重庄严的法会道场中主法大师或方丈大和尚所披的。当时皇上又加封玉琳国师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的光荣称号。到辛丑年春,国师南旋来到浙江杭州附近的天目寺安住。丙辰年秋天,即康熙十五年八月国师世缘已毕,度生愿满,撤手圆寂,世寿六十有三,僧腊四十有四。

  玉琳国师的尊师是一位有道高僧,当时随侍左右的两位弟子就是玉琳和他的师兄岩头祖师,师兄确是一位老实朴素,专事精修,闲静少言,一心用功的和尚,可是玉琳国师适得其反,他是一位聪颖玲俐,善说会道的干事专家。因此他能得到师父的垂爱,另眼看待十分欢喜。而岩头祖师则不然,经常被师父当做一个老修行,无所作为的哑羊僧。几年后,有一天玉琳国师广发大心,要想出外去朝山拜顶参访名师,以博见闻,幸得师父同意,在束装就道之前,去向师兄岩头告假,想不到这老修行别出心裁地赠给玉琳师弟三个锦囊并且嘱咐说:第一个锦囊要等到遭遇最危险的时候启用,第二个锦囊要等到最紧张的关头使用。第三个锦囊要等到最光荣显赫的时候动用。玉琳国师素来认为这个笨头笨脑的师兄,只会吃饭用功,终日有口难开的老修行,怎么今天变了样子,而且还会有未卜先知这一套锦囊妙计呢?起初玉琳国师还是半信半疑地接受了三个锦囊也并不予以重视,既承师兄慈悲美意只好带在身上便是。

  下面好戏来了,请大家细听会有启发。

  这位博学多才的国师动身去朝拜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当时交通不便船只不多,正巧有一只御船往朝普陀,玉琳便要求搭赴,好在国师人品端方相貌庄严,肌肤净白,如琉璃之美,侍卫者就同意他的要求,让他登舟坐在船头。行驶不久,突然狂风大起,乌云盖顶,波浪翻天御船大有覆舟之危。全舱人心惶惶,忐忑不安,正在此一发千钧的生死关头,国师想到师兄的临别赠言十分重要不得已立刻打开那第一个锦囊,一看原来是一张小红纸上面恭楷写着“免朝”二个字,国师福至必灵,微微一笑,心领神会。他想这只御船一定有顺治皇上在此,海龙王朝拜皇帝所以兴风作浪。想到这里,国师便随手把“免朝”这个锦囊抛掷水中,当下即见风平浪静,化险为夷,全船上人特别是顺治皇帝正在坐立不安,精神徬徨之际,忽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大大出乎意料。就问左右侍臣,侍臣奏曰,“船头上坐有一位中年和尚,在非常危险时刻,我们见他从衣袋里拿出一个红色小锦囊丢进巨浪,顿时暴风停止,惊涛退尽,从此一帆风顺,一船生命财产得以保住。”皇上得知这个和尚大有道理,因此立即召见,一看非常欢喜。玉琳国师生得相好庄严,道貌岸然,而内才又是博通群典,对答如流,皇上生大欢喜心,一方面有敬仰之意同时又感师救护深恩故矢志封他为一国师表,因此在朝礼普陀之后,将玉琳和尚随驾同来京城拜为国师。但满朝许多文武大臣大家认为陛下一拜为师,我们文武百官谁可以不下跪,甚至少数几位白头功臣也得下拜,对此心中有些不服,意见纷然,说这位高僧年事尚轻,是否有道,定功如何,必须一试真实。皇上随下令派四位宫女为国师赐浴洗尘以见分晓。当然皇命当从,玉琳暗想一关才过,一关又到,宫女为他洗浴真不平凡,究竟怎样才能安然度过这一关,心里的确十分紧张,幸而第一个锦囊的神算灵异早已铭记心头,这次情急心慌之余只有将一线希望寄托在第二个锦囊上面,于是急忙打开一看只有一枚小小的绣衣针,国师立即会意,把针暗暗紧握手中,在那蠢然欲动情难自禁的关头,把针向手指一刺,顿然扭转乾坤,心神安定下来,到此赐浴结束,又安度一关,得到宫女们异口同声地赞为稀有,认为难能可贵,皇上及诸臣乃加倍敬信,这位国师真是道高德重名符其实。遂下圣旨选择吉旦,焚香结坛,举行盛典拜为国师。

  国师此时,想到两关已过,第三关又来,怎么办,对老师兄的神通既然心悦神服,因之信心百倍,在这登台拜师最最光荣的时候不能不把第三个锦囊打开,一看是个“佛”字,他静虑会意一下,快把“佛”字贴在胸前,便可安心地接受顺治皇帝和文武大臣等的顶礼膜拜。就这样高兴、圆满、胜利地结束了这场经历危险、紧张、荣耀三关的特大喜事。这正是一代高僧玉琳国师的光辉事迹。

  但是我们应当进一步来探索一下,玉琳国师为什么今生会有这祥大的福德,和琉璃雪白的庄严相貌,据说:国师的前生是住在寺庙里的一个六根缺陷品貌丑恶的和尚,有一次,一位女斋主设斋供养诸师,每人又亲发一件衣服结缘。当时玉师也在坐就餐,斋主发到他的面前。一见六根不全的玉师,心生厌恶,就不与结缘,玉师当下生大愧恨,深自沉痛,悔恨宿世业障深重,今生感此丑陋恶果,他回想《药师经》中有说:礼拜《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可以报感琉璃身体。所以立下宏誓,发奋图强,一心一意,虔诚礼拜《药师经》。古人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又云“有志者事竟成”。玉师终身顶礼,最后拜死在蒲团上,圆寂而逝,拜经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转世即感殊胜福果为一代高僧并得国师称号。

  通过玉琳国师这一段刻苦修行拜经的故事,可以充分证明戒律在修持上的重要性,它是一切善法的基础。这是以善因而感召的乐果。同时又可以看到岩头祖师老老实实,一心为道的老修行的本来面目,真是妙在其中矣,决非凡情而能思忖圣人境界,作为我们修道人的一面极好借镜,献给一切持戒修行办道者,以期从中得个消息。

  第二节 戒律的由来

  佛教的戒律,称为律宗。它是中国佛教徒专精戒学的一宗。是佛弟子在生活和思想方面一种极其严肃的要求。

  世尊为什么要制定戒律呢?象律藏中所说,佛陀为保护佛法使能久住世间,所以制定戒律。然而,戒律制定,是针对僧团中有恶行为发现而设立的,若是僧团中没有恶行为,就没有制戒的必要,如释种出身的六群比丘,经常勾结在一起,破坏僧团。提婆达多勾结闻达多、骞茶达婆离、迦留罗提舍等人分裂僧团。还有十二群比丘尼,被人称为是“不护威仪的恶比丘尼”。

  所以,戒律制定的理由,是为断灭烦恼,趋于佛教修持的目的——涅槃。所谓由戒生定,因定生慧,通过修行戒定慧三无漏学,来息灭贪嗔痴三毒,断惑证真,圆成佛学。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保持僧团的纪律与纯洁。所以戒律之中,有为防止烦恼恶行而制定的,另外也有为防社会人士的非难而制定的。前者如杀、盗等也是一般社会法律所禁止的,后者则佛制戒后,若不遵守才开始有罪的,如不饮酒等。这也就是涅槃经中分的性重戒与息世讥嫌戒。每条戒制定的理由,说得更具体些,如戒文述说的十利: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令信,五、已信令增长,六、难调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令正法久住。不难看出,这十利中,第一、二、三、六、七是为僧团的安稳、发展;第四、五则为达到保持僧团信用的目的;第八、九是灭除比丘的烦恼,到达理想境界的涅槃;第十则为自敬律法。佛从正觉到入涅槃四十九年之间,因事制戒,随机散说,而在临入涅槃时,更对阿难说:“汝勿见我入般涅槃,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佛又举喻说:如人在黑暗之中,遇见光明。如人在贫穷之时,得到宝贝。(大般涅槃经卷下)。唐道宣律师于《四分律序》中说:“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诵”。由此又可以知道戒律和佛自身,具有同等的地位,以后领导教团的,不是佛自身,而是戒律;戒律在世一日,便是佛在世一日。否则,“不能持戒,则同堂犹隔万里;为能持戒,则百世何异同堂”(见《遗教经》)佛涅槃之后,佛教教团最初和最要的事业,是结集佛的遗教和戒律。依南方所传,第一结集就是王舍城结集所合诵的法藏,是毗尼和昙摩。毗尼就是毗奈耶,义译作律;昙摩就是达摩,义译对法。在这两种法藏当中,却是先集结毗尼就是律,以持律第一的优波离为上座,替代佛统率大众主持结集事业的大迦叶,就戒律的各条目,询问优波离。优波离应问,一一具答(诵出)制时、制处、因缘、对机、制规、犯戒等等。五百大众,合诵应答的全部,决定他是佛所制,于是毗尼的结集告成。然后才以多闻第一的阿难为上座,结集昙摩。由此可以知道佛弟子在佛涅槃之后,对于戒律,也就遵照佛的遗教,把他看作大师,而且依南方所传:佛涅槃后满一百年的第二结集就是吠舍离结集,也是为结集毗尼而举行的。总之,佛教建立在戒律上,戒律是佛教的基础,其他的定慧等学,都是它的上层建筑,假如这个基础不巩固,那佛教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五部律

  释尊弟子中,最精通律仪的是优婆离***,在首次结集律藏的时候,由他分为八十次诵出根本律制之后,再传迦叶,阿难、商那和须未田知、优婆毱多等五大***。

  优婆毱多的门下,又有五位大弟子,在八十诵律中,就依各个性情之所近的律法,采集起来,各自成立一部,共为五部,这就是所谓五部律的原始。其五部为:(1)昙无德部。(2)萨婆多部。(3)弥沙塞部。(4)迦叶遗部。(5)婆苏富罗部等五部。

  五部分歧的时期,据《大集经》说是佛灭后百年,而大众及上座两部的分歧,依《舍利弗问经》、《文殊问经》、《三千威仪经》、《遗教经》以及《异部宗轮论》等经论所载,都说是佛灭后百多年的事;那么,五部律的分歧,还要早过大众、上座两部的分歧了。

  兹将五部律的大概,分述于次:

  昙无得部:昙无德原为一比丘名,乃优婆毱多五大弟子中的一位。昙摩毱、昙摩德、昙摩屈多迦、昙摩毱多等等,都是同属一人而译名不同。以其就上座部的律藏中,将合于己意的律法,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为一分:四度完毕,分作四夹,所以便称他所采集的律法,叫做四分律。这种区分,并不是依据义理来分的而是依据当时四次的采集,分作四夹,初分夹二十卷,二分夹十五卷,三分夹十四卷,四分夹十一卷,共为六十卷。《戒本疏》一上说:佛灭百年,兴斯名教,相传上座诸师搜括博要,契同己见者,集为一部,四度传文,尽所诠相,故云四分。”

  又《资持记》上一之一说:以法正(昙无德)***,于根本部中,随己所乐,采集成文,随说所止,凡经四番,一部方成,故号四分,非同章疏,约义制文,所谓四分律宗,就是昙无德律宗,说昙无德为开祖。而由唐代道宣律师大成之。而且,因为《四分律》大弘于我国,所以在我国单说律宗,也就是南山律宗,这是由昙无德部发展的最后结果。

  萨婆多部:一般人都说萨婆多部的鼻祖是迦旃延***,也就是佛的十大弟子中,议论第一之摩诃迦旃延的儿子。《智度论》二上有说:佛灭百年,阿轮迦王作槃闍于瑟大会,诸大法师议论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辗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三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论八犍度》。又据《三论玄义》说:从迦叶至寝者柯,二百年以来无异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出世,便分成两部,一上座弟子们,二萨婆多部。萨婆多部为梵名,意译为说一切有部,且略称为“有部”,又别名说因部,为小乘二十部派中的一部,立有为与无为一切诸法的实有,而且一一的说明其原因,所以便称为“说一切有部”和“说因部”。发智六足等论,都属于这一派的重要典籍。萨婆多部的律典为《十诵律》,共六十卷。为后秦弗若多罗所译,还有译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共有九卷,也是萨婆多部的重要律典。

  弥沙塞部:弥沙塞(译为广解义)一比丘名,也是优婆毱多五大弟子中的一位,《大集经》二十二说: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诸经,诵读书写,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为弥沙塞。又《拾毗尼义钞》上说:弥沙塞者人名,此人禅思入微,究畅玄旨,着青袈裟。又说:弥沙塞,此云广解义,亦名不着有无相,法名五分。因此,我们知道,弥沙塞部的基本律法是五分律,在我国译有卅卷为二十部中化地部的律本。所谓化地部者,在玄应《音义》二十三说:化地部,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出也。梵音摩柯醯奢裟袈,亦名弥喜舍裟柯,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但此罗汉,在俗为王国师,匡化土境,故名化地,今入佛法,佛法如地,又匡化之,故以名也。弥沙塞部,也就是后来的化地部,这是不着有无相的一部,所以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迦叶遗部:迦叶遗也是优婆毱多五大弟子中的一位,这五位弟子,对于佛教的律藏,各自具着不同的意见,而使律藏分为五部,迦叶遗所组合的,便是这五部中的一部。在《大集经》二十三曾记载佛的预言说: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诸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说无有我,乃以受者,离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叶毗部。按所谓迦叶毗,就是迦叶遗的异译,玄应《音义》三上说:迦叶毗,亦云迦叶维,亦云迦叶波,亦云柯尸悲与,此云饮光部,此部律,此土无文,迦叶遗部的根本律法,为解脱律,在我国只传有戒本,与五分律相同,而没有律文。所以《戒疏》一上说:迦叶毗,此云重空观,法名解脱,只有戒本,相同五分律。至于对迦叶遗个人的介绍,在《拾毗尼义钞》上有一段话说:“迦叶遗者,人名也。此人精进勇决,救护众生,着木兰袈裟。”当我国最初翻译这个名词的时候,原是按照迦叶比丘所执的主义而翻译的,其译义为“重空观”,为“解众生空”等义,而不是人名的正译,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婆蹉富罗部:又云婆磋富罗,婆粗富罗(译为犊子),这是从部主立名,其律为《僧祇律》即《摩柯僧祇律》的略称,为五部律中的一部,也就是大众部的律藏,据《资持记》上一之二说:具云摩柯僧祇,此番大众,从众为名,即窟外也。自佛入灭之后,首次结集经律有于窟内,有于窟外,在窟内结集的为上座部,窟外结集的为大众部。所谓大众部律,即僧祇律,为后来犊子部所遵行。《摩柯僧祇律》共为四十卷,为我国晋代高僧法显法师,偕同印度三藏法师佛陀跋陀罗所共译。另有本律的《比丘戒本》及《比丘尼戒本》,《比丘戒本》为佛陀跋陀所独译,而《比丘尼戒本》则为法显法师与觉贤法师所合译的,现在都收存在大藏经律部中。

  (二)律教的东传。

  佛法传入我国,是从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以白马驮经,入驻洛阳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为最早。可是在当时,以事属草创,戒本未传,由永平十年起至曹魏嘉平元年(公元67——249年)止,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内,是没有举行过传戒法事的,而且自从腾兰二公入灭之后,至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的整整八十年间,印度来华的僧侣,几乎象是绝了迹的一般。过此以后,才有如支娄迦讦、安世高、竺佛朔、安玄、支曜、严佛调、昙果、康孟祥、竺大力等诸大德,相继而来,但是,还没有传戒大典的举行。

  在我国首次的传戒,是曹魏嘉平中期(公元249——253年)由来自中印度到洛阳的昙摩迦罗***所创始,他见着我国当时的僧众,只是剃除须发,身穿缦衣,而没有律法的行持。***睹状,深以为虑,誓弘律法,但因种种的所障,徒劳二十一年。至魏少帝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才能满其所愿,亲自译出《僧祇戒本》一卷,以作课本,敦请梵僧十位大德,立羯摩法,创立以十大僧传戒本之先例,此为我国授受戒法的开始。

  在嘉平年间所传的戒律,是仅依照昙摩迦罗所译的《僧祇戒本》,以及昙谛三藏所译的《羯摩》,《羯摩》便是昙无德部戒律的一种法式;所以,在我国所传的戒法,实在是采取《四分律》。但是,对于《僧祇律》,也是随行奉持,并不曾受到限制。

  在我国北部,姚秦弘始六年(公元404年),鸠摩罗什法师,才译出《十诵律》五十八卷,昙摩流支、卑摩罗叉更继续翻译,经过三次的译述,才将一部六十一卷的《十诵律》,完全译就。弘始十二年,(公元410年),佛陀耶舍、竺佛念等,又将《四分律》分五次译出。到了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法显从印度将《僧祇律》求来,由觉贤三藏首为翻译,共为四十卷。宋营阳王景平元年(公元423),佛陀什再译就《五分律》三十卷。那末,在五部律中,于刘宋之前,传到我国的,便已经有了三部。其余迦叶遗部,在东魏孝静帝定武元年(公元543年),始译出《戒本》一卷。即所谓《解脱戒本》,广律始终没有译就。当时诸律,相互弘扬,但光大昌行于后代的,却只有《四分律》而已。

  在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公元471——499年),有一位法聪律师,本学《僧祇律》,后来精研昙无德部的《四分律》,而辍《僧祇律》的讲授,专力弘扬《四分律》,不过都只是口授,并没有见诸简牍。直到道覆律师,才造疏释文,也不过只有问答,以资抉择而已。惠光律师以后,始有章疏,而开四分律藏疏释之风,当时所称的三要疏为:

  一、光统疏略四卷。二、智首广疏二十卷。三、法砺中疏十卷。这三要疏为当时所习用,因而有人便为四分律宗,立下了九祖,其九祖为:一、法正***——即四分律主。二、法时***——为我国四分律宗的初祖。三、法聪律师——为初开之祖。四、道覆律师——作疏问答立义。五、惠光律师——作四分章疏。六、道云律师。七、道照律师。八、智首律师——作广疏二十卷。九、道宣律师——作四分行事钞三卷。

  在这九祖之中,从道云律师起,便又出现了流派,在道云门下,有两位贤能弟子,洪遵与道洪。洪遵传洪渊,洪渊传法砺,法砺传道成。而道成门下,复出两人,即满意与怀素。满意居西塔,大弘法砺的相部律,而怀素居东塔,即成为东塔律。这样的流衍,在四分律的传授下,便又分成为两派——相部律与东塔律。

  再从上第七祖,道照律师传智首,智首传道宣,道宣久居终南山,而成南山律宗,此宗后代久传,至今犹是,所以,道宣律师虽为前此九祖中第九祖,后来律宗兴盛流衍,他竟被称为南山律宗第一位高祖大师的***!

  当怀素撰著《四分律开宗记》,破法砺十六大义的时候,满意律师的门人定宾律师,又作《破迷执记》一卷,就是要破除怀素的迷心,而救护法砺的大义。满意乃授法大亮,大亮传昙一。昙一讲《四分律》凡三十五遍。昙一弘相部及南山律,而于道宣律师的《行事钞》,曾作有《发正记》,以阐扬其义理,使南山律宗,能大显于后世,开济的功勋,实在应该归之于昙一。

  三)南山律宗

  由上节所述,便知律法在我国初传的时候,是四律杂弘,并没有一个作为中心准则的律法,直到道宣律师,继承智首律师的系统,专弘《四分律》,以树立佛徒的生活规范,才渐渐地建立了我国的中心律法。因为道宣律师,久居终南山中,所以世称为南山律宗,在我国是一派独传。道宣律师所著的《行事钞》,后来为之作注释解的,竟有一百余家之多。

  终南山道宣律师,(公元596——667年)丹徒人,俗姓钱,父为陈时吏部尚书。九岁会作诗,当隋朗大兴佛教时,他十五岁出家,次年落发,在长安日严寺依慧真律师受业。十九岁在大禅宗寺依智首法师受具足戒后跟智师听受律学,习《四分律》多年,从而对戒律奠立了基础。

  道宣律师经常到处参学,自称“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夸关河如一苇”。当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往住终南山,居仿掌谷白泉寺,修习定慧十余年,对律学很有心得,并建立戒坛多处,为众授戒,道师卅年前是博咨广学,卅年后,从事律宗著述。如《戒图经》、《羯磨》、《弘明集》、《释门仪》、《归心仪》、《续高僧传》,《法华经弘传序》等二百多卷。贞观二十一年,住终南山丰德寺写有《新删定四分律戒本》和《四分律比丘合注戒本》三卷。道师许多律宗著作,主要都是根据大乘教义来解释小乘律典。道师认为《四分律》,虽然先属小乘,但是大乘义理也通。所以我们中国得以弘扬和依正,其间曾筑戒坛,忽然有长眉僧人来坛与道宣律师谈道,这一位乃是宾头卢***。

  又有三果阿那含梵僧来礼戒坛,赞叹曰:“佛灭度后,住象法世,兴起毗尼者,唯师一人”。当乾封二年,又冥感天人来谈律宗戒相,改正古译的错误。贞观时代常隐居于泌洲云宝山,有天童子侍奉左右,又于西明寺夜行道时,感动北方毗沙门天王遣那叱太子来赠送佛牙以保存供奉。

  道宣律师,在佛教文学史上,贡献很大,曾参加玄奘法师的译场,唐朝智升律师称他:“外博九流、内精三学,戒香芬洁,定水澄奇,存护法城,著述无辍”。(引自《开元释教录》)生平衣不离身,每日唯食菜椒,行则策杖,坐不倚床。师精持戒律,盛传西域,当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十月初三日示寂,时年七十二岁。于坛谷石室建塔三所。弟子千余人,塔名净光。唐高宗赐号澄照律师。令天下寺院绘像供养,朝野崇奉,因而南山一宗风行更广,至今出家僧众都以《四分律》为修持楷模。总之,这部《四分律》真是律宗的根本依据。

  道宣律师的弟子最杰出的是鉴真大师(公元688——763年)在扬州大弘南山律,化导一方。后来又把律宗传到日本,得到当时日本天皇的信仰,在奈良建造寺庙,设坛传戒。他把戒律分为止持与作持二种。止持是对比丘、比丘尼要求不做诸恶的别解脱戒。作持是要求比丘、比丘尼安居、说戒、悔过等行持轨则。

  因此南山律宗,成为我国独创,到唐代末季,经过一次教难和五代的丧乱以后,律宗也和以外的各宗一样,呈现着衰微的景象。但一到宋代,允堪律师作《行事钞会正记》,元照律师作《行事钞资持记》,大弘律法,而衰颓不堪的南山律宗,又复兴盛起来。至元、明两代,南山律宗的传统,虽然没有中断,但不能以之比前辈的典型,而且典籍又多已失其存在,故又表现着衰微的趋势。

  直到明末清初,南京古心律师,徒步到了五台山,得见文殊菩萨于云端,为之授戒,使古心顿悟心地法门,视大小乘的律法,都好像从自己胸膛里流出一般。于是他返回至金陵,便在灵谷寺开戒说法,重兴律宗。古心的法嗣三昧律师,再于金陵东南七十里的宝华山,辟一道场,开始建立南山律宗的门户,由他所主持的戒席,竟有百余坛之多,受戒弟子满天下,他的著名弟子有二人,即香雪律师和见月律师。见月继嗣宝华山的法席,香雪即到常州天宁寺,都是在大弘律宗。

  其后见月传定庵,定庵传松隐,松隐传闵传,闵传传珍辉,珍辉传文海,相继领导宝华山一派,使其不失规模。清世宗雍正十三年,特诏文海入京,主席大法源寺,旋即奉命开了三坛大戒;当时四方乞戒的人们,竟达一千八百一十九人,使宝华山这一派,从此分支于北方,再不局限于南方,而成为全国性了。文海律师主持戒席三十年,得戒学徒遍天下,数逾十万人,南山律宗,乃赖以大兴。太平天国时,宝华山破坏甚大,之后重建,每年戒坛常开,故能得续佛慧命,这实在是南山律宗,对于我国律学的重大贡献。不过,南山真脉,却曾一度失去其三大部,直至清末,才由徐蔚如居士从日本请归,重刊于天津刻经处,而错误特多,令研习者望而生畏,于是,便有弘一大师,俗姓李,名叔同,为清末民初一大学者,后出家为僧,法号弘一,发大誓愿,以毕生精力,研究戒法,护持南山律宗,乃遍考中外律丛,校正三大部及其律藏,二十年中,几无日不在律藏中,研讨探究,发扬深显,务期戒律一藏,大著僧海,普及四众,使南山之律,大放厥光,所以,弘一大师,便成为近世对律教很有贡献的人物。

  南山律宗所弘扬的《四分律》,在我国来说,也确实有其特殊的胜缘,压倒其他诸律而独放异彩,成为我国佛教律仪的中心,这纯系道宣律师努力开创的成果。他对于《四分律》,作了重大的改革。我国的社会以及我国固有文化的性质,都不是仅求自了而已,而是要兼了众生的,可是诸部律法,又大都是属于小乘的即四分律也不例外。不过,《四分律》的含义和作用,是通于大乘的;道宣律师便对《四分律》做了一番融小归大的工作,使其成为大乘律法。

  道宣律师在另一方面,也有很大贡献,他把释尊的一代教法,融摄判为化教和制教。化教就是理论方面的,制教乃是属于行持方面的。化教是要使研究教义的人们,能够从佛陀的各部经典中,了解其全部的义理而起信,由信力而趋入于定慧的法门;制教则是要使佛门徒众能够遵守佛陀所制的戒律,还能契证定慧而得解脱为旨趣,正如我国儒家所谓:“礼防于末然之前,而法禁于已然之后”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儒家之说,是只有“防”,和“禁”的消极意义,而佛陀之“化”和“制”的教义,则除了具有自制内心的作用而外,还具备了利他的积极作用。

  由于上述两项,足见道宣律师给予我国佛教的贡献,是非常之大的。

  第三节 优婆塞、优婆夷所受的三皈五戒

  佛陀所制的戒律、是为了教导弟子如律受持,约束心身、断恶行善的灵丹妙药。戒规虽对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四众弟子制定的,其实对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弟子,同样是应该遵守的。但在受五戒之前,一定要先受三皈法,就是皈依三宝,为佛弟子,积累善根,趋向佛道。然后更进一步受持五戒,为入道的根本行门,有了五戒,方才植下人天福因,打下成佛初步基础。

  (一)三皈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皈向、依是依靠。但凡是信仰佛教,受了三皈依法,才算是一个真正皈依佛教的信徒,是佛门的三宝弟子。以佛法僧三宝为师,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法、是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法门,能令众生,返妄归真,转凡成圣。“法宝实难量,如来金口宣扬,龙宫海藏散天香,觉者诵琅王函、玉轴霞条金写字,似排秋雁成行,昔因三藏取来唐,万古为敷扬”。僧、是如法修持,以戒为师,弘宗演教,人天眼目,为世福田。“僧宝不思议,身披三事云衣,浮杯渡海刹那时,赴感应群机,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戒行无违,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我们如能发菩提心,皈依佛法僧三宝,一定能灭罪障、增福慧。更有一体三宝和住持三宝的道理,这都是信佛教徒应该皈依的。

  (二)五戒

  佛教的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的受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出家为不淫戒)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而杀盗淫妄四条属于性戒。酒是属于遮戒。这五戒并不仅是在家人应遵守的戒,而是一般佛教信徒应守之道德,不过后来却把这五戒、与出家的戒律对比,而认为它是在家的佛教徒之戒。其实正是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和菩萨戒的基础。真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能生一切诸善法”。以菩萨六度万行、诸善功德,都由受持戒法而产生出来的。“优婆塞”翻为“近事男”。“优婆夷”翻为“近事女”。意思是亲近承事佛法僧三宝的善男子、善女人。能亲近承事三宝就会广修众善,植种福田,行时时之方便,积种种之阴功。

  在印度男众佛教徒,称为“邬婆斯迦”。五戒按律称为“学处”,是信佛教徒所应学之处,又称为“学迹”。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由此便升大智慧殿。五戒又称为“路”。就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运转而成。又称为学本。就是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为“五大施”,就是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以能增长种种功德故,这就是三皈五戒的名德行相的道理。

  (三)杀盗淫妄的微细分别

  对于五戒杀、盗、淫、妄、酒要进一步来分析一下。一是杀戒。杀生有二种不同区分。一是故意要杀害众生。二是无意之中发生误杀众生,不论是故杀或误杀,同样都是叫做杀生。对持戒教徒说来,都犯了杀戒。在国家尊严的法律,杀人放火同样是犯罪行为,定要治罪,受到刑罚。二是盗戒。不与而取之叫做盗,佛教信徒对于他人钱财东西,金银宝贝不论多少大小,都不可偷盗。他人不给你,绝对不要暗暗偷取盗窃。可是盗戒,有八种差别,相当复杂。(1)、公然劫取;(2)、秘密窃取;(3)、诈术骗取;(4)、势力强取;(5)、诉讼巧取;(6)、恫吓胁取;(7)、受寄不还;(8)、应税不纳。上面八种就是属于偷盗的范围。三是淫戒,在家居士受持的称为邪淫戒。男女接触,相亲相爱,拥抱交媾,津血混杂,称为淫,而在家信徒受持之戒,叫做邪淫。以在家教友,男婚女嫁,传宗接代,天伦所许。合法夫妻天伦以外,夫爱他妻,妻爱他夫,贪恋淫欲,称为邪淫。但是邪淫方面,亦有三种复杂情况。按季性一居士在《四十二章新疏》提到:“邪淫有二大种,一为非偶间之邪淫。有三:(1)、他夫他妻。(2)、未婚嫁之童男童女。(3)、娼妓等。二为配偶间之邪淫。有四:(1)、非时而淫,如寒暑白昼,以及经期、孕期、疾病中等。(2)、非处而淫,如室以外之所有诸地。(3)、非道而淫,如生殖器之外其他内体局部。(4)、非量而淫,如不问老幼强弱,为过量之房事。”上面所说称为邪淫,这是在家信徒所受持的不邪淫戒。四是妄语戒。就是虚妄不实的说话,叫做妄语,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四种不同的性质。(1)、妄语就是任意随便虚妄不老实的讲话,如看见说没有看见,是说成非,非反而说为是。颠倒黑白,混乱是非。另外一种妄语,就是在修道人所修所证的道果上胡说八道。未得罗汉果位,妄说我已得了罗汉道果。未证得无学圣人道果,瞎说我已得证了圣人果位。谣言惑众,欺骗众生,妄图供养,成大妄语深重罪恶,现在世界上竟然就有些人,自说我有神通,我能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许多不实虚妄狂语等就是一例。(2)、绮语,绮就是绸缎绮罗,花纹织得非常花妙,十分好看。这个人说起来好象十分动听,内心又是另一回事,实是“口头甜如蜜,心里利如刀”。花言巧语,暗箭伤人。(3)、恶口,就是以粗恶之言,污蔑谩骂伤人父母,咒诅害人等。(4)、两舌,就是搬弄是非,挑拨造谣,向张说李什么,对李说张什么,无中生有,恶意中伤,使彼此不和,破坏团结。真是罪大恶极,害人不浅。上面所讲叫做妄语戒。这是口的四恶,为佛弟子一定要把妄语戒严格受持,不可毁犯。

  杀、盗、淫、妄四条戒法称为性戒,以其本性是恶的缘故。五是酒戒。酒就是平常人们所饮的各种名酒,但是酒是米糟制酿成功的,称为遮恶,修道的人因为吃了酒或饮太多,发生酒醉,头晕脑胀,心神糊涂,就会做出种种不合理事情,讲出许多胡言乱语,发生种种罪恶行动,甚至如上面所讲,因吃酒而破了五戒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因吃酒而发生事故、车祸等等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乃至丧生失命。修心持戒的佛弟子要下定决心,坚持不饮酒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请三思之,这就是五戒的戒条和他的细则。

  (四)最初的皈戒弟子

  我佛始证无上菩提佛道后游方化导到了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名为耶输伽父、善根成熟,佛陀为他传授三皈五戒清净妙法,是为优婆塞戒的第一信徒。另有一说迦尸罗城,有一位俱犁长者,来到佛所,佛为传授三皈五戒为第一个优婆塞弟子。又一次有一位俱迦梨长者,请佛和六位弟子午斋供养,耶舍的母亲亦参加吃饭,因缘成就能见到佛,佛为传授三皈五戒为第一个优婆夷弟子。更有一说,如来成道以后,经过七天,在罗闍耶恒河树下当时过路的有二商人。一名提谓、二名婆利迦,他俩发心供佛面蜜,佛就给他们传授皈戒。这二人正是最早的优婆塞弟子。

  我们佛教信徒为什么对于杀生、偷盗、邪淫(出家为淫戒)妄语、饮酒、这五种戒都不要去做,都要严格受持。清净勿犯。主要原因这五条罪恶,修行人如果不加制止,不加断除,任意去做,愈陷愈深,那么一定依因感果,堕落三途受无量苦,一生又一生,一劫又一劫的难有超生离苦之路。古人云:“当思地狱苦,早发菩提心”。受持清净戒法,精进勿犯。

  我们对于五戒,如果完全受持,则人相具足,满足十善,则天道福果,恒常随从。若是违反那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途恶处,万苦交加,痛苦之极。如果我们由于种种缘因,现在只能受持一戒或二戒,当然可以保持人身不失,要知道众生的寿夭高卑,都是由受戒多少而定。若受一戒为一分戒,称为一分优婆塞。或受持二戒,为少分戒,受持三戒为半分戒。受持四戒为多分戒。受持五戒为满分优婆塞或优婆夷。

  佛陀制戒第一条就是不可杀生害命,它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想一想,佛教经忏之中,有一本称为《慈悲三昧水忏》,它为什么叫做三昧水忏呢?三昧是佛教的一个主要修行功夫,举例说:在因地念佛用功时刻,提起自性本具智慧,来回光返照,一心念佛,今天念、明天念乃至时时刻刻念,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就叫做念佛三昧。水忏的水,指三昧水,忏就是忏悔。例如启请大德法师结坛,依忏仪如法修持,一心礼忏。悔过多生多世以来的业障、罪障、报障、仗佛力慈悲摄受,佛日慈光普照,以达到消除三障,释结解冤的目的。

  第四节 三昧水忏的威力

  下面是水忏故事的由来,请各位好好听一听、想一想,即是悟达国师身患“恶疮”亦即“人面疮”的故事,也是一篇饶有趣味的历史教材。在唐朝懿宗皇帝时期他拜了一位国师,叫做悟达又名知尘。这位悟达大师他在早年当小和尚时,在京都庙宇里和一个老比丘同居一处,老比丘名叫迦诺迦***,后来***患了一种迦摩罗疾的恶病、非常肮脏,大家看到这种恶病都害怕,没有人敢来照应或接近。可是独有同参小和尚悟达,记得佛陀说过百福田中,侍病第一的教导,因而启发大悲心,朝夕不离左右,亲侍汤药,精进不懈,毫无倦色。迦诺迦病愈之后深为悟师殷勤侍候,慈心照拂的恩情所感动,在两人分别的时候,***依依不舍对悟达大师嘱咐说:“汝今后弘化利生之日,如果遇有困难痛苦之事,需要我帮助时,可以到四川(西蜀)彭州九陇山来找我”。悟师说:“九陇山高广深邃,恐找寻不易”。***说“我住之处门前有二棵古松,是个明显标志”。言毕二师各自东西,分道扬镳而去。悟师就行脚到安国寺卓锡安居,即时大弘法化,普度众生。由于师之德高望重,所以声名昭著,因此感动了懿宗皇帝亲临法席,面命耳提,深蒙法雨,沾润心田。为表示隆重圣恩,就赐赠沉香精雕法座而拜为国师。当时悟达国师一升宝座。光荣至极,无过于此。再受陛下及满朝文武大臣礼拜,遂心生大欢喜。由于国师一动喜心,七情顿现,便入尘劳,与俗夫无异,因此为多生以来宿世冤业债主,得以报复之机。国师膝盖上马上生出一个“人面”怪疮来,上面竟长了眉毛、眼睛和口齿,清楚可见。奇怪的是每天要喂它饮食,且每餐都开口吞啖,和一般人没有两样。有时人面疮把牙齿咬紧,格格作声,悟师就疼痛难忍,苦不堪言。到处寻访名医求治,可是群医束手无策可施。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就是华陀扁鹊再世,只恐难医此冤业讨债、因果感召的奇疾恶病吧!唯有佛德无边,三昧威神,才是克病之方。悟师在此踌躇不安,心烦意乱的危急关头,忽然记起了昔日老同参迦诺迦临别分袂时的嘱咐,便立刻准备行装飞速赶到九陇寻找救星。这时正值天色傍晚,四顾茫茫,足下山路崎岖、头上霞云朵朵,远望烟雾蔼蔼之中,果有两松挺立青翠魁伟。悟师见此胜境如入蓬莱,不觉怡然自得,诺师之言不虚,则病痊有日矣。一进双松,遥见山间崇楼高阁,金碧辉煌,诚然另一天地。不一会,即见二位青衣童子侧立门首,后面有一位年老高僧,定晴一看,原来就是心中想拜访的老同参迦诺迦***。他正合掌相迎,暂留进宿。悟师当告以遭逢病苦之事,***一看,便说“此疮名谓人面疮,我有药可治,多请放心。山边岩下有一泉水,明天把水洗濯患处,病可痊愈”。次日清晨,即命二童引路,引至泉水所在,便开始用泉水洗疮。顿时听到大叫一声,原来是人面疮在发出急叫并能作人的声音说:“请老法师慈悲不要洗了。承蒙大德威神之力,为我们解冤释结,十分感谢。但是***您是一位大德高僧,见远识广,博古通今,当曾读过西汉史书袁盎晁错一传。”师说:“不错,读过的”。人面疮说:“大师一定知道袁盎杀害晁错之事。我今向***禀告:悟达就是昔日的袁盎,我就是从前的晁错。我被他谋害所以蒙受深冤,当时惨遭刑罚,被腰斩于东市,真是冤深如海,怨结万年。所恨累世以来尚未雪我腰斩之冤,报我杀身之仇。他宿植灵根,十世都做高僧,戒律精严,净光和佛光显耀,使我无法近身,无缝可寻,等到这一世中,他竟受宠忘忧,享受过奢,名利心起,有损至德,失却庄严,我才得到报冤方便,令他疮生人面痛苦难堪,才觉甘心。现在多蒙迦诺迦***洗我以三昧法水,为我解除冤结,消灭深仇于无形,从今以后我不再来危害于他。”悟达国师听了人面疮这番前因后果,报应昭彰,骇人听闻的说白,不觉大惊之余,魂不附体。赶快手掬泉水,继续洗濯,虽然痛彻骨髓,一时昏厥,待到苏醒,奇怪的是这个晁错冤疮已经平复,不留踪影了。国师这时回头四顾,一片寂寂,迦诺迦也已影踪全无,是知圣贤混迹,应世度生,实非我们凡夫的知见所能了知。

  为了纪念这一奇异的遭逢,悟师就在双松圣迹起造一庵,名为招提寺,到了宋代至道三年间,这个寺承皇上恩赐,名为至德禅寺。当时高僧信师得知其事,作了纪述,使后世学者知此史实。悟达国师身历其境,感概万分,忏悔宿世罪障,更加勇猛精进,特记其事,作为忏法,朝夕礼诵,由此传播天下,俾使世人咸知前贤先圣事迹之端详,而各各忏悔自身之业障,解除宿世之冤结。这就是《三昧水忏》的发起因缘,但愿佛陀弟子们,善男信女们,能够通过历史教训,严净受持“不杀生”的第一条戒,请教友们三思上述历史故事,虽近似神话,但亦足窥见佛教对不杀生戒的非常重视,凡我教友应该身体力行。

  (一)楞严经的业果相续

  《楞严经》第四卷三种相续中业果相续文中指出:“佛告富楼那***说:‘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又说:‘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又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二)楞严经的以戒助定

  《楞严经》第六卷以戒助定文中提到“佛告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复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我得四果及辟支佛十地等,诸位菩萨。是一颠迦,消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说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沦苦海,不成三昧。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上面所引经文,只是抽象的节录一部分。

  根据上面所引的《楞严经》这二段经文看来,很清楚的要我们觉悟这杀、盗、淫、妄四条性戒,以及酒的遮戒,对修道教徒说来,是非受持不可的。所以佛制五戒,乃是律学的基本戒条,也正是四波罗夷的大罪。

  我们把杀生、淫欲这二个戒条,先来研究研究!把上面所讲的以人杀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相杀相生、相生相杀、汝负我命,汝还我债,我负汝命、我还汝债。以是彼此结下深仇,业果不亡。就是经过百千万劫漫长时间,常在生死轮回之中,相续不断。杀生如此,因果报应是丝毫不差的。就是淫欲,也是如此。汝爱我身,我爱汝心,汝怜我色,我怜汝色,男女之间,相怜相爱,永结同心,爱不能离,难分难舍,古人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一来,就是经过百千万劫俩人当然是常在缠缚生死苦海,无法脱离。所以文昌帝君曾经说过:“业海茫茫,首恶无如色欲,尘寰悠悠,易犯唯有邪淫。拨山盖世之雄,坐此亡身丧国,绣口锦心之士,因兹败节毁名。始为一念之差,致令毕生莫赎”。可是人们在这个淫欲与邪淫问题上,谁能“踏断脚下红丝线,跳出红尘大火坑”。自可使你心身清净,自在安乐,无挂无碍,逍遥去也。

  在五戒之中,前四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和不妄语,是和其他宗教的五戒一致的。这是保持社会秩序的根本规范,任何社会,均应由此根本规范而成立。不过,在先后顺序上稍有差异。《摩奴法典》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非梵行(不淫)和不贪嗔。《包达夜那法典》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忍耐和不贪五种。《钱多传耶奥义书》有苦行、慈善、正行、不杀生和实语五种,作为修行人之五大义务。耆那教乃说有不杀生、不盗、不妄语、不淫和离欲五戒。瑜伽派也说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和不贪五戒。在佛教其他的戒律中,也以五戒中的前四戒为最重要之戒。例如前述比丘四波罗夷,是淫盗杀妄之戒,在大乘戒的十重禁戒里,前四戒乃是杀盗淫妄。唯有出家戒时,乃将不邪淫改为不淫。

  (三)犯戒感报

  现在我再举述一个故事,因为起邪心,动淫念而遭到丧身失命。据说从前有一个持五戒男居土,一天走过深山农村,夜幕降临,四顾不见村落住家,行行再行行,急于要找一落脚点借宿一宵,忽见前面不远处露出一间小屋油灯闪闪,便不得已敲门借宿,谁知屋内只有一个中年妇女,便说明来意,妇女说“我丈夫是一个山妖罗刹,每夜回来,你住这里会被他吃了”。居士说:“我是一个佛教徒,受持五戒,有护戒神王,保护我身,可请放心”。妇女就安排他住于隔壁室中,受戒居士这夜就一心清净虔诚戒法,到了次日天亮平安无事,就告别前行。可是这位妇女感到奇怪,每夜罗刹鬼丈夫都要回来,为什么昨夜不见回家呢?希奇希奇!居士边走边想,认为这位妇女说有罗刹丈夫是在骗我瞎说,不会有这种怪事,同时刹那之间淫业发现,邪心难降,走了好远又转身回来,要求再借一宿,妄言绮语,不怀好意。妇女心想:这位居士是个善良持戒之人,昨夜住此,罗刹不回来了,或许有能克邪的本事,就答应了居士的请求。不幸的是居士今夜来住已是存心不良,故夜间淫心发作,将妇女百般调戏,强行邪淫。正在紧急时刻,只听得阴风一阵,山妖破门而入,见情大怒,不由妒火炽燃,就把居士活活吃了。一条性命呜呼哀哉!这时又惊又怖,含冤莫诉的妇女问罗刹丈夫“你昨夜到哪里去了,为何不回家呢?”罗刹说:“我昨夜回来,才到门口看到房舍光明灿烂,眼睛也张不开。似见神王围绕巡罗,慌忙之余,连门户也找不到。不得已只好他往,但今夜回来却安然如故,没有光明也没有神王。”我们要知道,持戒功德不可思议,若有居士每受持一分戒,就有五位护法神王随身护佑。受持五戒当然就有二十五位戒神拥护,这位居士第一夜要求住宿,是一心清净,虔持禁戒,自有二十五位神王保护其身,放大光明,罗刹鬼不敢入室。第二夜居士顿起淫秽之念,破了戒法,神王离开,失了光明,以致惨遭非命,感召恶报。古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可不慎欤?这个故事,希望大家好自三思吧,对于修持戒法一定大有助益。

  (四)酒戒

  第五戒的禁酒,是佛教戒律的特色,此事已如上面所说,佛教是觉醒之宗教,它最讨厌醉迷。关于这个五戒的内容,当然有适应时代和广义上的种种解释,但此事待下面十善戒条项下,再来叙述,今先略述五戒与古来儒教所说五常,有相一致之点。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是相当于仁、义、礼、信、智,这是早在后汉时代,主张儒道佛三教一致的“牟子”的《理惑论》里所说的。五戒与五常,其精神完全一致。将五常的精神,表现为具体的禁止的条项,乃变为五戒。五戒之中,前四戒的行为本身,是反道德的罪恶行为,但饮酒的行为本身,不一定是罪恶,可是,由于饮酒而能作出其他“恶”的机缘。因此,前四戒之罪叫做性罪,而饮酒叫做遮罪。

  关于饮酒的罪恶,在诸种经律里,屡有所说,《智度论》里,说着饮酒的三十五失,《正法念处经》里,说着饮酒的三十失等,就是这个例。今酒能形成犯其他罪的机缘,由于今日一般犯罪的背后,必有酒与女人二者,即可知之。此事当然有详细的犯罪统计可证。关于此事,《智度论》里,有一有趣的故事,即:有一人为欲饮酒,偷了邻人之鸡,杀死为菜肴,邻女来问,以妄语答曰不知,又趁酒醉强奸之。这样,由饮酒,便犯了偷盗、杀生、妄语和邪淫四戒之罪。如此饮酒能为犯其他罪之缘,故应戒之。

  (五)八戒

  在家信徒在规定的期日,特别要为实行严格的宗教生活而守出家人的戒的一部分,叫做“八戒”或“八斋戒”。其内容,是于前五戒,再加上①不非时食(下午不吃东西),②离歌舞观听香油涂身,③离高广大床的三戒。这时,五戒中的不邪淫,当然是不淫的意思。本来是在每半个月的八日、十四日和十五日的布萨日,要严守这个戒,所以一个月有六天的持戒日。因此将其称为“六斋日”,以今日的话来说,可说是以每星期日为克己日,而以宗教的信念,特别励行禁欲的生活。在家人平常是容易堕落于爱欲与物欲的生活的,所以至少一个月间也要有数日来过着象出家人的那种禁欲生活,以靠近宗教的境界,所以把这叫做“近住”,因此戒叫做“近住律仪”。这是靠近佛道而住的意思。

  第五节 出家的五众弟子受持戒法

  (一)出家的意义

  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小和尚),二、沙弥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罗(学戒女),四、比丘(和尚),五、比丘尼(尼姑)。古人云:“出家乃丈夫之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我们能够看破红尘、摆脱世俗,投身于空门之中,做一个清净无挂无碍的出家人,的确是有宿根,有智慧,才能下定决心,斩断俗缘去做和尚,过拿清磬木鱼,青灯独守的刻苦生活,终身吃素,不能结婚,遵守佛门寺庙清规戒律,实是难能可贵受人尊敬的僧伽。

  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1)就是上面所说,割爱辞亲、剃除须发,清居梵刹、持戒修心之士。这是出世俗之家,做一个比丘。这真是一件不容易而难能可贵的事情。

  (2)就是在出世俗之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修行,把自己心中所有见思烦恼,以贪、嗔、痴、慢、疑的五钝使,和身、边、邪、见、戒五利使,用我空智慧来观照、用功修行,功夫成就,把这十使见思烦恼统统断了,坏灭得干干净净,自然就能超越跳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分段生死苦因苦果,得证偏真涅槃的乐因乐果,这是出三界之家,做一个罗汉。

  (3)我们发心修行,证了阿罗汉以后,再精进行道,发广大菩提心,修福修慧,上求如来觉道,下度法界众生。再进一步,运用法空般若妙智,破了尘沙无明烦恼微细之惑。就是把最后生相无明的根本断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楞严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境界。到这里真所谓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清故。五住烦恼,二种生死永亡,成等正觉,圆满菩提,就是称为出烦恼之家。

  可是我们在世界上发心修行,用功办道,助道缘少,障道缘多,难进易退,时上时下。经中称为毛稻众生,被风一吹,或东或西,随风所转。古人云:“出家一年,佛在心田。出家二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耳边。出家四年,佛在天边。”若近若远,步步后退,真是太危险了。我们要记得古人说:出家如初,十分虔诚,万分勇猛,能够持久修去,不退最初所发的一念菩提心。那真是成佛有余。我想佛门弟子对这些道理一定会有深刻理解。特别是新出家沙弥、沙弥尼更加要好好注意,永记不忘,幸甚幸甚。

  第六节 十戒和六法戒

  十戒是未成年的出家人,即沙弥所受持的戒。这是在前五戒上面,再加上:①不非时食,②离歌舞观听,③离香油涂身,④离高广大床,⑤离金银宝物之正戒。出家人不得持有金钱,已如前述。十戒是沙弥戒,故在出家授戒的作法上,本来是授此十戒的,在受戒时,如问:“尽形寿不饮酒是沙弥戒,能否守持?”就要答说“能持”。即完成受戒的仪式。

  六法戒指男女非达到二十岁者,不得受具足戒,而为僧团的正式出家人,故未满二十者,应受持上述十戒,尤其是对于女子,于其十八、九岁的二年间,特别要她学“六法戒”,能学持六法戒的人,才可授予具足戒。六法戒的内容,是不淫、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酒和不非时饮食。这些,都是十戒中的戒,对此六戒,特别要严格修持,以验其根器。据律载:佛为女人特说六法戒,是为要验其有无妊娠的情况。学修此戒的沙弥尼,叫做“式叉摩那。”

  第七节 比丘、比丘尼戒

  (一)出家僧尼应受的戒法

  凡是做一个比丘、比丘尼、都应该要受持戒法。比丘、比丘尼具足戒条数,由于各部律藏的不同,在具体数字上也各有不同,《四分律》是二百五十条(比丘)和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五分律》是二百五十一条和三百七十条,《巴利律》是二百七十条和三百十一条,《十诵律》是二百六十一条和三百五十四条。其内容,乃由“罪”的轻重,被分为八类。

  第一类是波罗夷法。此被译为“断头”或“被他所胜”。这是相当于世间法律的死刑,犯了这个罪的人,是被教团赶出(放逐),而失去比丘之资格。“波罗夷”是“被打败”或“陷入于败北”的意思。这类里面,有淫欲、窃盗、杀人和妄语四条。

  第二类是“僧残法”。这是第二类重罪。此罪不会失去比丘的资格,尚留存有宗教上的生命,但关于服罪和免罪等事项,应由僧团而决,属于本项之罪,有下面十三条:(一)故意出精,(二)触妇人身,(三)对妇人发淫猥之语,(四)向妇人说“供养淫欲法”,(五)做结婚之媒人,(六)自作超规定之高大房屋,(七)有施主时,造规定以上之大精舍,(八)以无事实的波罗夷罪,而诽谤别的比丘,(九)取别的事实附会于波罗夷罪,以诽谤别的比丘,(十)欲破僧团的和平,受其他比丘谏告亦不中止,(十一)作如此(第十条)比丘之友,不服从僧团之谏告,(十二)对自己之罪,不但不听其他比丘之谏告,反骂其他比丘,而不服从教团之谏告。(十三)与信者结特殊人情关系。损害清净的信仰,而不服教团之谏告。犯了以上十三条罪的人,应在二十人以上僧侣中受处分和忏悔。

  第三类是不定法。这是不决定之罪。此罪只于比丘而有,比丘尼乃无之。内容有二条:(一)于秘密(隐藏)地方,与妇人单独(只有男女二人)对坐(坐向);(二)于不隐蔽之场所,与妇人单独二人对坐。以上二条,被有信仰的信徒目击时,由其信徒所告,而决定为波罗夷或僧残或单堕等罪,看情形而决(不定)。

  第四类是舍堕法。这是对于衣服、钵及其它物品,超过规定的所有(持有)或有不法态度时,其物品会被僧团没收,且要于僧侣面前忏悔,此罪有三十条,犯了此罪的人,要于四人以上的僧侣前交出其物品(超过规定的物品)来忏悔。舍堕的“舍”是舍物品的意思,“堕”是堕地狱的罪的意思。

  第五类是单堕法。此非如前项有关财物之罪,而是有关妄语、两舌、杀畜生或饮酒等,执着心烦恼之罪,内容有九十条(巴利律是九十二条)。犯了此罪的人,必须于三僧人前忏悔。

  第六类是悔过法。这是应向他人告白或忏侮之罪。内容有关“食事”的四条律而成。犯了此罪的人,应于一人之前忏悔。

  第七类是众学法。这并不是罪名,而是规定食饮的方法,说法的方法,或亲近在家人时,应注意的种种“威仪作法”。违此行为者,成立“突吉罗”罪。内容有一百条,故云“百众学”,但《巴利律》是七十五条。故意犯此罪时,应对上座比丘忏悔(对首忏),若非故意触犯此罪时,则于自己心中忏悔(责心悔)即可。

  第八类是灭诤法。此亦非“罪名”,而是规定僧团中所起纷诤的“镇灭法”。内容有七种方法,故云“七灭诤”。由此方法,尚未能适当镇静纷诤时,上座即成立“突吉罗罪”。

  (二)持戒得果

  现在根据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七章,持戒得果文中提到《僧祇律》说:从前印度波罗奈国有二个和尚,大家约好一起到舍卫国去朝拜释迦牟尼佛。路途很远,天气甚热,二个比丘一老一少在途中走了多天,口渴难受,到处都找不到水吃,前行不久,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地方有一口水井,心中感到安慰,松了一口气。二位和尚都走到井边,看到井里有水生大欢喜,年少和尚见水就畅饮一顿,吃得很饱,他暗里想到:我吃了水,不但解渴,更能延长寿命,不至渴死途中,可以去见佛。老的和尚他看到水,心里记得佛陀曾经说过:“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的教导。认为虽是井水,水里一定有八万四千虫。虫虽是微细动物亦有生命,我们吃水也是杀生。老和尚他就遵守佛戒,宁可渴死,坚决不吃井水。年少和尚对年老和尚说:你为什么不吃水?汝渴死在此不得到舍卫国去见佛呵!老和尚下定决心不吃水,不久就因渴极而死了。他死了以后,由于精进修行,严持杀戒,以持戒功德,即生第二层忉利天上,得有神通。当夜就先到舍卫国朝见佛陀,听佛开示法要,当下得到法眼清净,证阿罗汉果。而少年和尚不持杀戒,吃水以后,过了二天来到佛所,礼拜请法。佛问:是一个人来,还是有其他人同来。少年和尚以感叹心情把老和尚不肯饮水而渴死途中之事禀陈于佛。自以为是,不知惭愧。佛说:你是一个愚痴之人不持戒法,你说见我,实是不能见我。佛又将老比丘昨夜已先来见我闻法得道之事说了一番,这位年少比丘生大惭愧,深自懊恼,破佛杀戒,无地自容。由是发奋图强,更加勇猛精进,持佛戒法。通过这个故事,使我们佛教弟子深深体会到持戒犯戒二种思想和行为,得到二种不同的果报,望自三思,是为至要。所以佛说:“若有比丘,于海彼岸,能不放逸,精进不懈,敛摄诸根,虽去我远,我常见彼,彼常近我”。

  (三)坚持禁戒的模范

  据说:从前有一位朝山化缘的和尚,有一天,到了豪富人家,一走进门,正巧在大厅里坐着一位少妇,聚精会神地在那里串珍珠,听到门声响,知有人来,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僧衣的年轻和尚,手拿一只铜制小引磬进来化缘。少妇急忙溜进后堂,因为仓促之间离开,竟然把正在串联中的一颗大珍珠,随手放在桌上。不料后来滑到地板上去了,这时天井旁走来一只白鹅,眼看青光闪闪的大珠子,冲上去一口吞下,和尚亲眼目睹这一事实。忽然,少妇想到了这颗名贵宝珠,马上叫女佣来到大厅,可是遍寻不见。主人佣人都在想:除了这个小和尚来化缘,却没有别人来过大厅。随即问小和尚,和尚默默无言,一声不吭,即使众人大声严诘,和尚仍不开口。于是动了众怒,一阵拳打脚踢,这位坚持戒律的尊贵和尚,任你怎样怀疑,对他无礼,妄施刑罚。他念念不忘世尊“以戒为师”的教导,宁可有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所以难忍能忍,一片精诚,坚持到底,不发一言。这只鹅呢,在人多吵闹之中,不巧被人们乱脚踏死。和尚看到鹅已被人踏死,便开口说道:“您们别再打我了,珍珠已在这里”。大家逼他快把珍珠交出来,和尚说:“在鹅的肚子里”大家感到哭笑不得,异口同声地说:“您为什么不早开口呀?”和尚说“我是佛弟子,要遵守戒规。我若早说,您们势必要杀鹅取珠,我就犯了杀戒。若说不看见,便犯了妄语戒。深觉左右为难,还是守戒第一。佛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众人听和尚说到这里,又是惭愧,又是钦佩,一片寂静,众人心中刻划着一个深刻的印象——“世尊垂教以戒为师。”

  (四)《梵网经》、《优婆塞戒经》不同的戒条

  若使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弟子,欲发菩提心,求受菩萨戒,将来能够直趋大乘,广度众生,圆满菩提道果。只是恐怕他基本不巩固,徒挂虚名,不能得到真实效益,所以首先要受五戒,以固其根本,然后进一步根据《梵网经》求菩萨戒法。菩萨戒法有十重四十八轻。这才是如律仪合法规的行径。

  但是依靠《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所说:对在家二众所传授的菩萨戒,只是六重二十八轻。这是按二部经所指示二种不同的戒品差别的规定。我们要知道在家男女居士受菩萨戒之后,虽然名义上称为《菩萨优婆塞、优婆夷戒》,其实也是以所受的五戒为体,因为这五条戒法,乃是直趋菩萨大乘的阶梯,而在家的善男子、善女人应该在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月小廿八日起)要受八斋戒以为修行学道,仰慕出家离欲清净生活的主要道理。以是之故,在家二众,要受大乘菩萨戒应先受菩萨优婆塞、优婆夷戒。所以《优婆塞戒经》云,“优婆塞戒,极为重要,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为根本”。

  第八节 菩萨戒的源流和它的戒相

  (一)上中下三品戒法授受不同的道理

  中国佛教信徒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的四众弟子要求受大乘菩萨戒法,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呢?据律中提到,是由古代道融和道影二位法师,他从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梵网菩萨戒本》而修行的。但要求对菩萨戒传授和受持的方法和规则,以后就没有再流传于世间了。后来过了相当时候,又有一位沙门名叫道进,就从昙无忏法师根据《地持经》传授菩萨戒的方法。

  上品的菩萨戒法:按《高僧传》卷第二,昙无忏传记说:道进法师受上品菩萨戒的经过奇迹,最初昙无忏在姑藏之时,有一位沙门名叫道进,他十分虔诚要求昙无忏法师给他传授大乘菩萨戒法。法师说:你要求受菩萨戒,一定多多进行忏悔,把多生以来直至今生所有罪障业障,统统忏得一干二净,才能给你传戒。譬喻净器,才能装人甘露美味。于是道进法师依教奉行,一心一意努力礼忏,经过七天诚恳忏悔。到了第八天道进以为经过七天的忏悔,业障一定可以消除,由是再到昙无忏处,再次要求为他授菩萨戒。谁知这位大师竟然以另一手段,即以狰狞的眼睛,忿怒的态度不理不睬。这时道进暗自忖想:法师为什么这样含怒不理他,大概是我忏悔不力,业障难消,没有资格深受戒法。从此放下心身,发奋至诚一心恭敬在佛前求忏悔。另一方面依然修习禅定功夫。且忏且禅,经过三年。有一次在修禅定之时,忽然看到释迦牟尼佛与诸大菩萨,显现目前,为他传授菩萨大戒。当夜,道进法师更有十几位同参道友和他同时梦中见佛,同时也受了菩萨戒法,这种不可思议感应灵异,就带领同参一起走向昙无忏法师报喜,奇怪的是刚才走了数十步,碰见法师,这时昙无忏看道进等人前来,马上站了起来,连声赞叹说:善哉!善哉!你们已经得到感应,已受到菩萨戒法了。恭喜,恭喜,现在我可以为你们作证明了。就对佛前再详细的为道进法师等十余人正式宣说菩萨戒相。当时又有一位沙门道明法师,德高望重,名扬关西地方,听说道进等定中梦中得到感应,受菩萨戒奇事,当夜也做了梦。可是道明以为虽然自己出家早,戒腊高,也应该低心下气,要求道进认他做法兄弟,这样一来,道风远播,戒云普被。此后依道进律师求受菩萨戒者有千余人,一直到了现在,出家四众弟子受菩萨戒的,莫不以昙无忏律师这一派系流传于世。这是上品的菩萨戒源流。

  中品下品的菩萨戒法:按《璎珞经》说:佛子受菩萨戒有上、中、下三品戒法。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菩萨戒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诸大菩萨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证法戒,是中品戒。三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受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这是根据《璎珞经》,依所从受戒的境界不同,所以才有上、中、下三品的菩萨戒法,这是出家比丘在古代受大乘菩萨戒法的起源。当然也包括比丘尼受菩萨戒法的仪式。

  (二)受戒的四种差别

  按《行事钞》说:佛教所制定戒学,为弟子们传授三坛大戒分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种。

  (1)戒法:就是佛陀针对弟子们在僧团里共同生活中间,所违反的那些情况和制度而制定的许多戒律、法则,即是五戒、六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等等戒条名相。

  (2)戒体:就是受戒的弟子,正当在律师为他传授戒法时刻,他心中一念虔诚清净之心,万缘放下,一心精专,所取得的防恶的功能力用,称为戒体。

  (3)戒行,正是受戒弟子他在得到戒体之后,所发挥出来不可思议力量,对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严谨如法行持,纤毫不得有犯,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任运进修,从有作意的受持功夫渐次增进,乃至达到无作妙戒的行持。

  (4)戒相,就是弟子在受戒以后,在修持戒律方面,在外身行动方面,在语言讲话方面,在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凡行住坐卧处都要遵守僧团的清规戒律。正是佛门弟子威仪济济,道貌堂堂,行路象一阵清风,谓之行如风。住下就象一棵青松一样雄伟庄严,谓之住如松。坐起来就象铜钟一样稳健着实,谓之坐如钟。卧下去,就象一把弓箭一样,谓之卧如弓,这是一个多么庄严的佛门弟子啊!是值得信仰佛教的道友,一心顶礼,诚恳恭敬的良好楷模。就象佛在世时马胜比丘一样,也象佛未出家前,悉达多太子游北门时所见的那位比丘一样,深受人天的尊敬。凡是一位受戒弟子,都要具足这四种优越条件。

  (三)《梵网经》的三聚净戒

  大乘菩萨三聚净戒的意义,就是发广大菩提心,上求如来的觉道,下化法界的有情。以大慈悲,饶益众生,令诸众生,离苦得乐。如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大菩萨一样,各随所愿,有求必应,感而随通。菩萨在因地之中,累劫修行菩萨之道,就是以三聚净戒来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什么是三聚净戒呢?

  (1)摄律仪戒:菩萨修行,以戒为本。总摄一切戒律、一切威仪。也就是无恶而不断,不论大大小小种种恶事恶行,恶言恶语,恶心恶念,统统都要断得干干净净。古人说:“一念不生,众戒俱足。三业清净,无恶不断,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正是以五戒十善,一切律仪来净化我们自己的心身。凡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大乘菩萨戒法的人,最最主要一定要收摄一切戒律,断除种种罪恶。自己这样,教化众生也是这样。切不可以为小恶小罪而不加重视,所谓滴水可以成渠,星火可以燎原,即此意也。摄律仪戒,即包括大小乘之一切戒律而护持之,使一切诸恶,都能断绝。较详言之:律为律法,乃禁止之意,仪即仪式,为轨范之意。《法苑珠林》曾说:“摄律仪者,要义唯有四项:一者不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予人。三者不得嗔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2)摄善法戒:菩萨修行,不但要断除诸恶以自利,更要普度众生以利他,那就要总摄一切诸善功德,广植善根,深培德本。无论是大大小小,一丝一毫的善事善业,善言善语,善心善念,统统都要精进勇猛,努力去做,但有利益无不兴从。千万不要以为小善而不去做,更不可以为小德而不去培植。要知道积小善能成大功,下点种必结果实。摄善法戒又名积善戒,使一切善法,都能存于我之一身,而修行一切善事。就是说:身、口、意所作诸业,都是善法。闻、思、修三慧,以及布施、忍辱等六度波罗密,无一不摄于戒之中,故名为摄善法戒。

  (3)饶益有情戒:菩萨修行,不单是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更主要的目的,就是广度无量无边一切众生,也就是无众生而不度。不但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众生,要赶快去度。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善道的众生也要去度。正如地藏菩萨所发的广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宏伟誓愿。出家在家四众弟子,要进修大乘菩萨大戒,一定要受持大乘三聚净戒。这是根本戒法。人人都要受持。饶益有情戒,又名摄众生戒。即对于无限无边的众生,都能施之以利益。所谓能摄的善行,便是慈悲喜舍。慈名爱念,因其能给予众生以快乐;悲名怜愍,以其能拔除众生的痛苦;喜为喜庆,庆贺一切众生能离苦得乐;舍名无憎无爱,亦须使得此无憎无爱的解脱,以这样的一些法门,去济度众生。《瑜伽戒品》说:“……诸菩萨,依世出世间,种种义利,善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义利。……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其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喜进学。……生希有心,勤修正行”故以名焉。

  上列的三聚净戒,在《华严经》、《梵网经》、《占察经》,《璎珞经》等,都曾有所说明;《瑜伽》和《唯识》等论,也曾予以论述;因为这是三者集聚,所以称为三聚。

  (四)《梵网经》十重戒相

  第一杀戒,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二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主劫贼物,一件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心,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三淫戒,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护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四妄语戒,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应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五酤酒戒,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酒是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六说四众过戒,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七自赞毁他戒,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八悭惜加毁戒,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钉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十谤三宝戒,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以及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九节 佛弟子对律学要怎样信受奉行

  (一)戒为无上菩提本

  佛教的弟子,对于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佛,当然是十分信仰和遵从。对于佛陀所制定的一切律仪清规戒律一定是绝对依教受持。严洁无犯,四众弟子从信受而奉行,最后达到初发心直至圆成无作妙戒。断恶修善,反妄归真,直趋无上菩提大道。

  可是佛陀所规定一切戒法,都是以五戒为根本,这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或在家居士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戒法。对我们信佛修心的教友来说,那真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缺一不可,是一整体的,互相联系的。从表面上看来,好象这五条戒法是佛家独有的清规戒律,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关系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不客观的,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仔细地研究一下,耐心的回想一下,一定会有一种新的启发和体会。我认为这五戒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人生标准的道德观念,和行动语言的正确态度。如果我们做了违反五戒的行为或我们胡作非为,那一定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正义人民的指责。

  我记得圆瑛师尊曾经教导说:“佛教的五戒也正是和儒教孔夫子所教导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理,完全一致的”,一、不杀生是仁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二、不偷盗是义也,见利思义,不取非义之财,不与不取。义所当得则得之,义所不当得则不得。三、不淫欲或在家不邪淫礼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文昌帝君说:勿贪非义之财,勿饮花街之酒。四、不妄语是信也,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五、不饮酒是智也、酒迷心窍,醉后生非,神魂颠倒,昏迷失性。这样看来,佛教的五戒,儒教的五常,名殊理一,异途同归。他老人家这个开示,实在会发人深省的。

  由是而知,佛教律宗的戒法,真是生死海中的一条慈航,迷津道路上的一只宝筏,暗室之中的一盏明灯,渡过巨浪的一个浮囊。佛经说:“护戒如护目,皎洁若冰霜”,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凡是为佛弟子,都应该以清净心身,受持戒法,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使正法久住,佛日增辉。

  现在我把过去庄严劫和现在贤劫七佛如来所说的《戒经》。敬录如后,以便信受奉行,敬祝大家同证无上佛菩提,作为我写这篇“律宗初探”的结束语。

  (二)七佛戒经

  现在我将《七佛戒经》抄在下面,说明戒学是一切诸佛教法的根本。

  忍辱第一道 佛说无为最 出家恼他人 不名为沙门

  此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明眼人 能避险恶道 世有聪明人 能远离诸恶

  此是尸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不谤亦不嫉 当奉行于戒 饮食知止足

  常乐在空闲 心定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此是毗叶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蜂采华 不坏色与香 但取其味去 比丘入聚然

  不违戾他事 不观作不作 但自观身行 若正若不正

  此是拘留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心莫作放逸 圣法当勤学 如是无忧愁 心定入涅槃

  此是拘那含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一切恶莫作 当奉行诸善 自净其志意 是则诸佛教

  此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善护于口言 自净其志意 身莫作诸恶

  此三业道净 能得如是行 是大仙人道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诸比丘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智勤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如过去诸佛 及以未来者 现在诸世尊 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戒 此是诸佛法 若有自为身 欲求于佛道

  当尊重正法 此是诸佛教 七佛为世尊 灭除诸结使

  说是七戒经 诸缚得解脱 已入于涅槃 诸惑永灭尽

  尊行大仙说 圣贤称誉戒 弟子之所行 入寂灭涅槃

  世尊涅槃时 兴起于大悲 集诸比丘众 与如是教诫

  莫谓我涅槃 净行者无护 我今说戒经 亦善说毗尼

  我虽般涅槃 当视如世尊 此经久住世 佛法得炽盛

  以是炽盛故 得入于涅槃 若不持是戒 如所应布萨

  喻如日没时 世界皆暗冥 当护持是戒 如牛戒爱尾

  和合一处坐 如佛之所说 我已说戒经 众僧布萨竟

  我今说诸经 所说诸功德 施一切众生 皆共成佛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