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佛学事业
姑苏修复报国寺创建佛教博物馆
吴载颐
被尊为中国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三十年代,曾在苏州报国寺闭关修学七年之久。该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由于长年失修且一度曾移作民居,内部破败不堪。海内外佛教界人士缅怀印光大师遗迹,牵挂报国古寺。这一信息传到市***后,得到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诸多大德的关怀下,开始了修复古寺的工作。经过二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划和组织施工,古寺顺利修复,并增辟了苏州佛教博物馆,了却了佛门弟子的宏愿,为古城佛学事业增添了新的光彩。
位于古城主干道人民路穿心街上的报国寺,在整修过程中,首先将居住在内的23户居民动迁并妥善安置,接着按设计方案对古寺建筑进行了全面整修,复原了印光大师三十年代的关房和大殿、藏经楼及厢房、回廊等处,同时恢复了印光大师创办的佛教文化事业“弘化社”。大殿内供奉着从缅甸请来的2米高的释迦牟尼玉佛及大悲观音,这是由香港姚丽娟居士等发起供养的,佛像庄严,佛目增辉,古寺从此旧貌换新颜。
筹建苏州佛教博物馆是与修复古寺的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的。馆址展厅就设在报国寺大殿前院东西两侧厢房内。鉴于佛教传到姑苏早在三国赤乌年间就已开始,经过绵延一千七百余年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东西沿海包含禅、净、天台等宗派的着名道场之一。佛教在苏州的文化史料十分丰富,因此创建一座佛教博物馆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座馆藏中,以苏州佛教历史发展为主线,重点展出了苏州历代寺院、宝塔建筑(包括出土文物资料)、造像艺术、藏经版本(包括唐人写经,宋代血经,明代金书普门品,清代“龙藏”以及藏文经书,巴利文贝叶经等)、大德高僧(史载姑苏历代有高僧240余人,这里重点介绍15位高僧生平事迹及手迹遗墨)、法物法器(这里展出了20种法器和9种法衣)以及佛教修持、慈善事业、友好往来等弘法利生事业。全馆以实物、图片、模型,辅以文字说明,展现了苏州佛教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供海内外人士观瞻鉴赏。
大殿西侧院房一组,为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关房原址,十分珍贵,也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印祖(1861—1940)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光绪七年(1881)在陕西终南山出家。以后专弘净土法门,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高僧。民国7年(1918)卓锡上海太平寺、民国9年(1920)2月至苏州穿心街报国寺掩关修学七年,在关中佛课余暇,专注修辑四大名山志。1937年冬,苏州为日军侵占,即避居灵岩山寺,抗战期间,曾在沪上多次举行讲经法会,以深入浅出的道理宣传爱国自强精神,深受国人钦敬。1940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初四),圆寂前,嘱咐妙真法师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圆寂火化中的舍利子不少。后建舍利塔于灵岩山,印光一生自奉节俭、宽以待人、品格高尚、印刷经书、流通中外、救灾恤难,激励和教育了各界爱国人士。大师在报国寺之关房,包括经房、卧室和小院,面积不大,清净肃穆,现已按原样恢复。大师始创“弘化社”于上海觉园,来苏州后继办“弘化社”刊印经书典籍百数十种,在海内外有较大之影响,复版“弘化月刊”、社会慈济、买物放生等法务亦正在筹备中。
苏州佛教博物馆,于1997年1月正式开馆,属于市佛教协会主办的文化事业单位,与苏州已有之丝绸、戏曲、民俗、碑刻、园林、刺绣等博物馆相映成辉,使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开出新花。
报国古寺的修复和佛教博物馆的建成,又一次体现了党的宗教政策。同时,弘法法师在较短时间内为圆满完成整复计划而倾注了大量心血,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作者系:苏州新闻学会副秘书长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