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前所遇到的环保困境和资源消耗,包括许多专家学者在内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应该把市场机制引入环保领域。这一观点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环保问题。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需要建立生态伦理意识,提倡生态文明。早在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制定了一个重要报告《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报告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项原则,其中的第一项原则就是:“人类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这是一项道德原则。”同时指出,为了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我们必须“努力使一种道德标准——一种进行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深刻的支持,并将其原则转化为行动”。∵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文明,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遵循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即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强调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生态文明试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

每一个历史文明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伦理观念,但是,生态伦理却贯穿始终,只是到了生态文明阶段,生态伦理才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与整个社会的文明形态息息相关。早自先秦始,中国的先哲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生态伦理观。他们所提出的“天人合一”、“仁民而爱物”,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等生态道德思想,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所以才会有仁爱之心,才会“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种“性善论”即是其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内在心理基础。《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理想中的儒家生态社会——“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农民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粮食、鱼鳖和木材有节制而取,因此用之不尽。∵

现代生态伦理观念的提出,则源于利奥波德和他的“大地伦理学”。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现代美国发展环境伦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那本提出“大地伦理学”的小册子《沙乡年鉴》(1949年出版),被称为“现代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新圣经”。虽然当年他只用了短小的篇幅概述“大地伦理”的思想,但在20年后这一论述却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激进的环境主义运动的思想火炬。利奥波德考察了人类以往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指出:人类只根据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决策人类生态活动的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种生态方法论往往忽视、进而排除那些在大地社会中没有商业价值的许多成员,而这些成员正是大地生态系统完善功能的基础。利奥波德把大地上的山川河流、虫鱼鸟兽和花草树木视为一个有机体,人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利奥波德写道,生物或大地自然界应当像人类一样拥有道德地位并享有道德权利,个人或人类应当对生物或大地自然界负有道德义务或责任。在他看来,人类不但要对自身负责、对后代负责,更要为整个生物圈负责。∵

在利奥波德的指引下,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了生态学名着《寂寞的春天》。该书通过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描写,揭示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论述了环境污染对生物圈及人类的影响。《寂寞的春天》有如黑暗中的一声春雷唤醒了人类沉睡的心灵,环境问题由此越来越得到重视,生态平衡观念在生态学、经济学和伦理学领域更为广泛地流传。1972年6月,联合国在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国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环境会议,会上通过了着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序幕。这次会议的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指出:“当前大多数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只有一个地球”给人类提出了挑战,也给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生态伦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工业文明下,社会化大生产强调的是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及相关的服务产业链,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过程中,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则强调经济发展模式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约束下,由以往的线性拓展为闭环式的。循环经济正是生态文明这个目标下的最优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不仅要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循环,也要求产业之间生产过程的循环,并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建立完善的生态联系,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伦理要求的必然选择。只有真正体现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