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中的伦理思想
远尘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是一部专门介绍人伦关系的一部经典。佛陀讲说这部经的因缘是:在王舍国鸡山中,有一位名叫尸迦罗越的人在早上梳过头,沐浴更衣之后,分别朝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向天、向地各四拜。佛陀从很远之处见到尸迦罗越礼拜,便到其家问他为何要向六个方向礼拜。尸迦罗越说,父亲在世的时候教他向六个方向朝拜,自己也不知道这样拜的意义。现在父亲过世了,自己只是不违背父亲的意愿才这样拜的。尸迦罗越便长跪向佛陀请教自己向六个方向礼拜的意义。佛陀于是分别向他讲说了向六个方向拜的意义。佛陀告诉尸迦罗越,向六个方向礼拜,分别代表父母与儿子、师父与弟子、丈夫与妻子、本人与亲友、主人与仆人、沙门与俗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父母与儿子的伦理
佛陀在经中告诉尸迦罗越,东向礼拜代表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伦理关系。佛陀分别向尸迦罗越讲述了儿子对待父母与父母对儿子应当尽到的责任和义务。经云:东向拜者,谓于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父母视子亦有五事:一者当念令去恶就善;二者当教计书疏;三者当教持经戒;四者当早与娶妇;五者家中所有当给与之。
佛陀告诉尸迦罗越,儿子对待父母,应当做到以下五点:首先,作为儿子,在自己成年之后,应当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为家庭的生活着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其次,儿子不可贪图睡眠,应当每天早点起床,让家中的佣人及时为父母准备饭食,让父母能够衣食无忧。再次,在父母情绪低落,或者因为遭遇各种挫折和灾难,心中忧愁苦闷的时候,做儿子的应当体谅父母的感受,善言予以抚慰,切记不能增加父母的忧愁,以至于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第四,应当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佛教是非常讲究孝道的。佛教的很多经典都论述了父母养育儿子的艰辛,告诫我们一定要经常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尽自己的能力来回报他们。要知道,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没有父母的关心呵护,就不可能有新生命的降生。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我们付出的心血也是巨大的。我们应当感恩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奉献。第五,父母生病时,应当及时求医为他们治病。人到老年之后,经常会遭遇病痛的侵袭,他们需要得到儿女的照顾。作为儿子应当体谅他们的痛苦,及时治疗减轻其病痛。
佛陀认为,父母也应当从五个方面对待儿子:首先,以身作则,让儿子弃恶向善。父母是儿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了儿子的品行。因此,古人为了让孩子向善,多次搬迁家庭住址。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例。其次,父母应当教育儿子文化知识。培养和教育儿子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对儿子的后天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所以,让儿子学习文化知识,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父母对儿子的最大关爱。再次,对于信佛的家庭来说,父母应当要求儿子诵经持戒,培养他们善良的品行。第四,父母应当为儿子的终生大事着想,在儿子达到结婚年龄时,为他们求取配偶。古代社会子女的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来做主,为子女的婚姻大事操心,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的义务,第五,家中所有的东西,都应当让儿子使用和管理,以培养他们管理家庭事务的能力。
师父与弟子的伦理
佛陀告诉尸迦罗越,南向礼拜代表师父与弟子之间的伦理关系。佛陀分别介绍了弟子对待师父和师父对待弟子的义务。经云:南向拜者,谓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难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当从后称誉之。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一者当令疾知;二者当令胜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五者欲令弟子智慧胜师。
弟子对待师父应当做到以下五点:首先,弟子应当尊敬老师。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的知识学问与老师的辛勤教育分不开的。只有尊敬老师,才能使老师更加乐意地为我们付出,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尊敬老师也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其次,弟子应当感念师恩。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给予自己知识的师长,我们都要非常尊重。这是做人的起码品格。再次,对于老师的教诲,要认真听从,并切实实行,才能使自己不断得到进步。第四,当与老师分别之后,经常念及老师的种种恩德,尽可能多与老师联系,关心他们的冷暖。第五,弟子应当经常称赞老师的学问与道德。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不论自己水平的高低,他们都会尽心尽力地为学生付出;在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有的老师甚至舍己救人。汶川地震中舍身护持学生的谭千秋老师,就是誓死保护学生的典范。他的事迹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学生赞誉老师的最好教材。
佛陀认为,师父对于弟子,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尽可能让弟子在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尽可能让自己的弟子超越他人的弟子。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不仅要胜于自己,更要胜过别人的弟子;若如此,才反映出自己教育的成功。再次,尽可能使弟子所学过的东西能够永记不忘。第四,对于弟子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老师要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直到弟子完全弄懂为止。第五,尽可能让弟子的智慧超过自己。韩愈曾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老师若能教出比自己更有智慧的学生,则是老师的骄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