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水宫殿主海神。】

这一尊菩萨德号里面,“水”是润泽的意思,“宫殿”是慈悲加持的意思。这一部经上前面宫殿说得很多,宫殿的意思是慈悲覆育。覆是什么?盖覆。我们住在宫殿里面可以遮蔽风雨,这是覆盖,保护我们身心的安稳;育是养育,宫殿有覆育的意思。“水”当然是法水,法水滋润。“普”是清净平等。这一尊主海神以清净平等心广施法水,覆育众生,取这个意思。所以名号里面完全是度化众生的意思,这也是我们应当要学习。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自他不二,所以度化众生就是真正度自己。如果没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心,自己是决定不能得度的。原因在哪里?我执破不了。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我的利益摆在第一,总想着自己,你就想这个我执是多么的坚固,我执不破决定不能够出离轮回。纵然你一生断恶修善,你所感得的果报也不过是三善道而已,不能超越六道。你要是造恶业,决定堕三恶道。所以佛菩萨教我们念念想一切众生,不要想自己,起心动念都是利益广大众生。这个名号里头就是这个意思。第五尊:

【吉祥宝月主海神。】

“吉祥”前面曾经多次读到这个名号,也许同修当中有新来的,前面没有听过。吉祥这两个字中国人常常挂在口边,吉祥这两个字怎么讲法一定要清楚。简单的说,你应该得到的福你得到了,这是吉祥;不应该得到的你要得到的话,就不吉祥,就不是吉祥。换句话说,我们在一生当中所获得的、所享受的,都是我们本分应该得到的,这叫吉祥。凡是非分,你想获得,必定有灾祸在后。古时候人见面的时候,恭维的话都是吉祥。从佛法里面来说,与因果相应的就吉祥,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要得善果就不吉祥;善因一定得善果。“宝月”都是性德的比喻。“月”,光明,光是清凉的,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吉祥宝月,这个意思就深,意思就广。我们自己不能违背这个原则,教化别人也不能离开这个原则。这一句话里面简简单单的说,就是善因一定得善果,反过来恶因一定有恶报。善因善果,这是吉祥宝月。所以德号里面是劝勉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你所享受到的果报就像清凉宝月一样。第六尊:

【妙华龙髻主海神。】

这个名号我们一看就明了,菩萨以无碍的辩才应机说法,能度一切不同根性的众生。“妙华”就是妙法,唯有佛法才称妙。“龙”是表变化,这个变化在菩萨身分里面来说,随类现身是变化,随机说法是变化,都是龙表这个意思。“髻”比高显的意思。古时候女子梳头发都梳得高高的,称为髻;在一个人的身分上,这是最高的地方。用这个字来比喻、来形容菩萨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我们今天讲高明极了,就是这个意思,非常高明。第七尊:

【普持光味主海神。】

“持”是保持,永远不会失去;“光”在此地是智慧,“味”是法味,“普”是平等。在四弘誓愿里面第三句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普持就是得无量法门。现在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总是提倡一门深入。一门深入跟广学多闻这里面有没有矛盾?特别是对于初学的同修,尤其是初学的知识分子,今天听到我们讲一门深入,他摇头。这一部经怎么能成就?这一句名号怎么能成功?他怀疑,他不相信,他想到佛法也应该同世法一样要广学多闻。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佛说得那么多,我们当然要多学。这话说得没错,是应当要广学多闻,现在为什么不准你广学多闻,叫你一门深入?这个道理你懂吗?广学多闻的条件是智慧开了才行。你智慧有没有开?你没有开智慧。没有开智慧怎么办?断烦恼。四弘誓愿顺序不是这样吗?先叫你发心,要你发度众生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发这个心。为什么要发这个心?这个心是菩提道上勇猛精进的动力。你没有这个心,你修行会懈怠懒散,不能成就,所以那是个动力。世间人的劳动,推动他的是名利。佛法里面,名闻利养统统舍弃掉,什么力量在推动他?愿力。什么愿力?普度一切众生的愿力。所以这个一定要先发,不发这个心决定不会有成就。我们这个道场,居士林跟净宗学会这一些领导人都是虔诚的佛弟子,他们不要名闻利养。为什么一天到晚全心全力在这里推动佛法?就是愿力。所以愿力推动你,头一个要断烦恼。为什么?有烦恼就没有智慧。烦恼断掉,智慧就现前,你才能学法门。所以现在教你一门深入,用意在哪里?断烦恼,没有别的。你现在要广学多闻,只会增长烦恼、增长邪见,永远不会开悟。教你一门深入是什么?定心,收心,你不会胡思乱想,起心动念在一门上容易得定,所以一门深入是断烦恼。烦恼断了,智慧现前,才能够学法门。学法门给诸位说是长智慧,不是长佛学。如果你烦恼不断,你广学多闻,你天天增长是什么?佛学,佛学懂得很多。说佛学是恭维你,好听;清凉大师就一点都不客气了,清凉大师说什么?增长邪见;他不是讲长佛学,长邪见。所以四弘誓愿,佛已经把修学的顺序、阶段告诉我们。我们从哪里下手?怎么个学法?我们修净土的人,在这一生当中,四弘誓愿只要修前面两条,后面两条“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到极乐世界再办。你看看多省事,四弘誓愿现在完成一半,到西方极乐世界完成后一半,我们修净宗是这个作法。愈是专精愈容易成就,我们才真正能够得一心不乱,得功夫成片,决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不用我在此地多说。第一个好处无量寿,广学多闻有的是时间,时间长得很。有的是修学的好环境,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古大德注解《无量寿经》、注解《阿弥陀经》,上善是指什么人?等觉菩萨,这上善。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等觉菩萨无量无边,跟这一些人天天在一起,哪有不长进的道理?所以成就快速。你要问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不会退转?天天跟等觉菩萨在一起,想退也退不下来,他们提携你,他们帮助你。又何况每一天去供养十方诸佛,你说这个福报多大。我们供养一尊佛都供养不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天去供养十方佛,一尊佛都不漏。既供佛,当然听佛说法,每一天接受十方佛的教诲,所以那个地方成佛快,一生就成就,这是他方世界所不能够相比的。“普持光味”,智慧法味。第八尊:

【宝焰华光主海神。】

“宝”是指性德;性体、性德、性用都是宝。“焰”在此地也表智慧。佛经里面,金刚表智慧,光明表智慧,火焰也表智慧。“宝焰”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我们很明显的看出来,这个智慧是实智。“华光”是权智,“华”表因行。通常在大乘法里面,花表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前面五条都是事相,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讲事相;末后一条这是般若,是智慧。般若是理,它不是事,理事要圆融才称波罗蜜,理跟事分开就不叫波罗蜜。所以我们现前许多人所修的六度,实在讲是六种福,不能称为度。怎么不能称度?布施度悭贪。我们还有没有贪心?还有没有悭吝的念头?如果还有悭吝的念头,还有贪心,天天修布施,没用,没度你,你没得度。没有度,布施变成什么?变成福报,三界有漏的福报。为什么没能度得了?布施里面没有智慧、没有般若。布施里头要有般若智慧,那就得度了,把你的悭贪布施掉,这才叫布施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最适当的说法,翻作圆满,究竟圆满,你的布施做到究竟圆满了。照梵文字面上的意思翻,古人把它翻作到彼岸,也好。到彼岸就是我们一般讲“到家了”,功夫到家了,所以到家也是圆满的意思。持戒是个修行的方法,目的是在哪里?目的是在断恶业。不但身、口不造恶,念头,恶念都没有了。以什么为标准?十善为标准。十善是身、口、意,十恶完全转成十善。谁能做到究竟圆满?如来果地上圆满。所以我们常常看佛像,一般是画的佛像,画的佛像佛光是圆光,通常圆光顶上写了三个字,这三个字多半是梵文写的,也有华文的。这三个字念“嗡、阿、口牛”,什么意思?三业清净,就是身口意三业清净。嗡是身,阿是口,口牛是意,身口意三业清净,十善做到圆满。所以十善是初发心的人学的,到如来果地上才究竟圆满。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的三业不圆满。在《华严经》上,等觉菩萨没有离开初信菩萨的行门;初信菩萨修五戒十善,等觉菩萨还是修五戒十善。《华严经》里面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位都圆满含摄一切位,显示出“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次第,圆融是没有次第,次第跟无次第是融通的,称之为不思议解脱境界。在此地“华”就代表菩萨无量的法门。一一法只要与宝焰相应,宝焰是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相应,那行行都放光明。“光”,就是任何一个行法你都做得非常圆满,值得大家赞叹,值得大家向你学习,行行放光。诸位一定要记住,菩萨行包括我们全部的生活行为,包括我们一生所有的活动。第九尊:

【金刚妙髻主海神。】

“金刚”在此地是指智慧,跟前面“成金刚幢主海神”名号的意思相同。跟前面一尊“宝焰华光主海神”的名号义趣大同小异,“金刚”就是“宝焰”,“妙髻”就是“华光”。差别,当然名号上不一样,一定有差别。这个地方差别就在“妙”。什么叫妙?不着相就妙了,着相就不妙了。换句话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无一不是菩萨行,过去我们讲得很多。任何一桩事情都与菩萨六波罗蜜相应,这就是菩萨行。我们要问,我们喝茶、吃饭相不相应?相应。不但喝茶、吃饭相应,你喝茶每一口茶都是六波罗蜜,你吃饭每一粒米饭也具足六波罗蜜。然后才知道确实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哪一个行不是菩萨行?哪一法不是菩萨法?妙!妙在能所具不可得,妙在这个地方。你吃饭的时候,能吃所吃都不可得,虽不可得还照样吃,不是不吃,到时候就吃。这里面统统都显示空有两边不住,这才叫妙。“髻”就是高明,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就是“妙髻”之义。所以我们要很细心的去体会,要用智慧去观察,然后我们才会得到真实的受用,也就是知道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工作,过佛菩萨的生活,做佛菩萨的工作。佛菩萨做些什么工作?就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一丝毫没有改变,那才叫妙。为什么以前就不妙?以前你不明白、不觉,以前你的生活、工作里头夹杂着妄想、分别、执着就不妙了,那叫凡夫的生活。现在你的生活工作里面,已经远离妄想、分别、执着,那就妙了。佛菩萨跟凡夫差别就在这一念之间,这一念转过来就超凡入圣,转不过来是生死凡夫,顶多在佛门里面修一点福而已。所以从前李炳老常常劝人,学佛是改心,实在改心就是改变你心里面的想法看法,你要改变。我们想法看法错了,依照佛在经典上所说的是正确的,我们来做一个转变,这是真正的学佛。这是“金刚妙髻”含的意思。末后一尊:

【海潮雷音主海神。】

这个名号是形容,诸佛菩萨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不失时机,应该在什么时候示现,所谓的时节因缘,时节因缘到了,自然就示现;时节因缘不成熟,不会示现。“海潮”比喻是有一定的时候,到涨潮的时候一定涨潮,它不会错误的;不该涨潮的时候,决定不会涨潮。所以经论里头常常用海潮音来比喻佛菩萨说法,说海潮音就是说法不失时机,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法,一定就跟你讲,时节因缘不成熟决定不说,海潮含这个意思,这里面也包括现身。“雷音”这个意思也很多,前面也曾经介绍过。主要的雷音能够震动人心,能够惊觉世人,比喻如来说法能够震动我们无始劫来的迷惑,取这个意思。第二个意思,雷的声音远闻,比喻如来说法音声遍虚空法界,机缘成熟都能够听闻。每一个人机缘都不相同,所以诸佛如来讲经说法,不但在理上说从来没有间断过,事上亦复如是。过去智者大师读《法华经》,他老人家入定了,在定中亲自见到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他还听了一座。出定之后告诉别人,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的法会还没散。这是一桩什么事情?现在科学家讲时光倒流。科学家懂得,他们肯定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这是科学家发现的,但是不知道怎么样回到过去,不晓得怎样走入未来,现在没办法。我们佛家用禅定的方法,禅定里面没有界限,时空打破了,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走入未来。智者大师就是回到过去,智者大师那个时代去释迦牟尼佛一千多年,他回到过去。如果观察到未来,就是现在所讲的预言。确确实实能够看到几千年以后的事情,也能看到几千年以前的事情,可以参与。所以佛法里面讲的确实很有道理。

“海潮雷音”,说明现身说法,不失机宜。如果诸位真正发心一心向道,就是章嘉大师讲的话,我们一生都受佛菩萨照顾,自己不要操一点心,顺境、逆境都是佛菩萨妥善安排。我们会在生活里面,会在境缘当中常生欢喜心,常生感恩戴德之心,蒙诸佛菩萨照顾。时节因缘成熟,我们的心愿就能够现前,“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个求不是为自己,为自己未必有感应。为众生、为佛法常住世间,诸佛菩萨怎么会不加持你?怎么会不满你的愿?你没有得加持,愿望不能兑现,这是时节因缘没成熟,我们自己应该认真努力修学,努力修学消除业障。有愿而不能够满愿是因为自己有业障,我们求不得,求不得是有业障,业障消除了有求必应。怎么消业障?改过自新。我们的过失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过失。妄想、分别、执着里面最严重的,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自私自利,这最严重。知道这些过失,彻底把它改过来,我们业障就消除,然后有求必应。这都是“海潮雷音”里面所含的意思,含义实在是无量无边,说之不尽。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这一句是这一段里面的总结。参加华严海会,主海神无量无边。

【悉以如来功德大海,充满其身。】

这是叹德,我们应当要学的。他们每一位都以如来功德大海充满其身,如来功德大海就是法性大海,智慧德相广大无尽。智慧在这里面讲得很多。德相,德是德能,我们今天讲能力,万德万能;相是色相。能现种种相。能演种种法、能说种种法那是德,能现种种相这是相。智慧德相深广无尽,充满其身。我们这个身也能得到,问题我们会不会学。怎么学法?依照这十位上首名号功德就行了。我们读了、听了要把它做到,变成自己的智慧德能,这就是充满我们的色身。

[二十一]∵主水神

【复有无量主水神。所谓普兴云幢主水神、海潮云音主水神、妙色轮髻主水神、善巧漩氵复主水神、离垢香积主水神、福桥光音主水神、知足自在主水神、净喜善音主水神、普现威光主水神、吼音遍海主水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常勤救护一切众生,而为利益。】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说的是我们现前社会一些主管水利的这些专家。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切有情众生生活在这个世间,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现在许多科学家观察太空当中许许多多的星球,如果观察这个星球上没有水,没有水蒸气,就能够判断这个星球没有生物,这是说明植物、动物都离不开水分。我们地球水比陆地要占得多。佛在说法里面以水来代表佛法,代表他的教法,因为水能够润泽一切众生。佛法能润泽一切有情众生的心灵,所以含的意思很多很广,我们从上首德号当中能够理解到。他的数量也跟前面一样无量无边,都显示这个法会超越时空,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法会。上首也举了十位,都是代表圆满的意思。第一尊:【普兴云幢主水神。】

“普”是普遍,离一切分别执着才叫做普,如果有分别、有执着就有界限,就不是普的意思。《华严经》上所说的这个字,这个字用得非常之多,几乎我们在每一类大众里面都看到有这个字样,它的标准是尽虚空法界才叫普。如果局限一个地区、一个世界都不叫普,必定是包括所谓的尽虚空、遍法界才叫普。佛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众生的心量原本就是普遍的意思,为什么心量会变得这么窄小?这就是迷、执。迷跟分别执着决定分不开的,迷了就有分别、就有执着,心量就小了。我们要学佛,要想在佛法里有一点成就,就知道第一个条件就是把心量拓开,恢复到自性清净心,这一点非常重要。怎么个恢复法?我们念佛堂是非常好的方法。进入念佛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切放下就是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这个时候以真诚心提起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就是普的意思,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我们自性的德号,自性弥陀。名号是梵语音译的,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无量就是普,觉就是底下这些事情;一个觉包括的意思就太多了,可以说全部《华严经》统统都在其中,都在“觉”之中,叫无量觉,所以普。如果能用这个心来修行成就就快,成就无比的殊胜。“兴”是兴起,从真心里面生起,生起云幢。这个地方的“云”,我们佛家讲慈云法语,取这个意思,就是普遍兴起大慈大悲。此地云字表慈悲,因为他是主水神,水当然是有云有雨。所以我们看这部经,它这个字是在哪一段,看看它上下文的意思,用一个妥当的解释,这样就很好,与它的意思都能够连贯起来,此地是慈云。“幢”是形容、是比喻,以大慈大悲,末后德里面讲,“救护一切众生而为利益”,没有大慈大悲怎么能救护一切众生?特别是在众生有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看看这两天报纸里面所报导的、新闻报导的,几乎全世界都有灾难,人为的灾难我们不说,今天我们讲自然灾害。不但中国长江泛滥,东北松花江有灾难,我们在新闻报导看到***也有灾难,云南这边也有灾难。在外国,日本有灾难,美国现在也有灾难,美国有风灾,灾难遍及全世界。我们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众生灾难愈多,诸佛菩萨化现也繁也多,这就是“普兴云幢主水神”他表的意思,这是大慈大悲的流露。

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这一些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我们这个道场很多。大家以真诚、恭敬、慈悲心,目的是求这个世间减缓一切灾难,我们在这里认真努力修学念佛回向,你们也是这一些神众,也是菩萨化身,这是实在的。你离开念佛堂,你的心又乱了,又去想东想西,你就恢复到凡夫;进到念佛堂,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你就是这些神众出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分刹那刹那在变,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常讲佛力加持,他在某一个时间,我们的心跟佛的心相应,这个时候就得加持。诸位也许听说过,发心讲经上了讲台得佛力加持,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看看往年谛闲老法师讲经,好像是讲《圆觉经》,那个时候有徐蔚如、江味农、蒋维乔这些居士,这都是我们熟知的,民国初年这些有名的大居士,这些人有德行、有学问、有修持,听谛闲老和尚讲经。谛老讲经平常有充分的准备,他自己写的讲义,《圆觉经讲义》是他老人家自己写的,他上台之后就∵称性发挥,没照讲义预备的来讲解。这些大居士随堂记录,他们有三、四个人,记录下来之后统统交给江味农居士整理。整理出来之后,第二天送给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了之后问他们∶这些话是我讲的吗?是!我怎么会讲得这么好?在讲台上自己讲出来之后,下了台自己也不晓得讲什么,人家记录出来,这是得佛力加持。

所以讲经的法师在上台之前,礼佛三拜求三宝加持,很明显;下了台走出去又恢复凡夫,佛不加持你,妄想、分别、执着就又起来了。同样一个道理,进入念佛堂念佛,这是大众,讲经是一个人,进入念佛堂是大众,大众都以清净心念佛,都以真诚、慈悲心念佛,岂不是得诸佛如来加持?确确实实是《华严经》上讲的这些神众。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古德所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相应,这一念就得诸佛如来加持,念念相应就念念都得加持。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讲大家容易懂,诸佛如来的心是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是诸佛如来心;佛对于一切众生是大慈大悲,大慈悲是从清净平等心里面自然流露出来的。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如果我们的心也能够一念清净、平等、慈悲,这个时候跟佛心,我们讲思想波,它的频率相等,就感应道交,就接通了,这个力量就很大,不可思议。由此可知,我们就很清楚、很明白,在此地讲经,讲的人心地清净、平等、慈悲,听的人现在在这两个小时你也放下万缘,一心一意来谛听,经上常讲“谛听谛听”;讲的人得佛加持,这能讲,听的人也得佛力加持,你才听得懂,你听了才觉悟。如果不得佛加持,我们听不懂,不相信你可以试试看,你讲几句佛法,在外面讲给别人听,你去看他能不能接受,他听得懂听不懂。他为什么听不懂?他心不清净,他没有诚敬心。印光老法师讲得很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诚敬就是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的条件。这是说到“普兴云幢”的一点意思,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要能够常常学习,常常相应才好;希望能做到念念都相应,我们距离佛就愈来愈近了。第二尊:

【海潮云音主水神。】

名号里面“海潮”,在前面有“海潮雷音主海神”,这个意思很相似,那个地方讲的是大海,此地讲的是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海潮它所代表的不失时节因缘,我们讲观机说法,这样才能够做到契机。这里面的意思包括就非常的深广,你要是能够懂得掌握一切的机缘,你都能够抓住,在世出世法里面没有一法不成功。成功的人就是把机会抓住,机缘并不是很长,也并不是常常会遇到,所谓是一纵即逝,你一放纵没有抓到,它就过去了,再想遇到不是容易事情,所以机会很不容易遇到,遇到你要认识它,你要能掌握它。做生意的人懂得商业的机会,我们弘法的人要懂得弘法的机会,乃至于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饮食起居,使我们生活环境过得更舒适、过得更美满,生活环境的机会你也要认识,你也要能把它抓住。

这一句德号里面是讲弘法利生,教化众生的机缘,叫海潮云音。这四个字里面有三个意思,海潮,刚才说出来了,你认识机会,你能够抓住机会。“云”是慈悲心,没有慈悲心不能度众生,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诸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他来干什么的?他来教化众生的。他是什么原因出现教化众生?就是大慈大悲,慈悲心实践他的誓愿。过去在因地当中曾经发过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现在自己道业成就、智慧成就、德相成就,就义不容辞要度化众生。所以十方世界,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随类现身、随机说法,不失时节因缘,这是从诸佛菩萨那一边来讲的。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首先你要有心、你要有愿,你没有心愿就没法子,有心愿还真正有慈悲心,慈悲心推动你的心愿,让你心愿兑现,不至于是个空愿。那就是时时刻刻都欢喜帮助众生,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以我们自己的智慧方便来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认识佛法,非常重要。现在这个世间,说起来佛教徒很多,这个数字相当可观。可是这一些佛教徒,他对佛教明不明白?只是到寺庙去烧香拜拜这一类的佛教徒,对于佛法确确实实他不知道。你问问他佛是什么?教是什么?佛教是什么?他能答得出来吗?佛教给你的是些什么?你在佛教学里面你学了些什么?几个问题一问,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我们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家认识佛教、明了佛教,然后发心来修学佛教。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就要懂得机会教育,要知道帮助一切大众,这就是海潮云音,音是说法。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我们自己同修在一起,公共场所里面一问一答,或者是我们自己确实有疑问提出来,请善友为我们解答;或者是我们观察,我们周边有一些人他们不知道,他们跟我们不熟,也不会问,我们这一问是代他们问,佛法里说“利乐有情”问,不是自己不知道。我们要认真学,我在讲席当中常常讲、常常劝导,大家都不肯学。我们在外面公共场所,附近同修好多个陪我,他都不肯问,都没有人问一问:法师,什么叫佛教?他都没有问过。所以要学着问,学问两个字,“学问”,你们要学着问。你要真的学会问,在公共场所里面,我们遇到有学佛的人,无论他是在家、出家,就向他请教,欢喜请教、乐意请教、喜欢请教,你们就能够把佛法的水平提高。为什么?每一个学佛人都要认真,说不定在路上遇到这些人一问,答不出来多难为情。大家有问的风气,特别是出家人总要多念一点书,多看看,否则的话出去被人问,问倒了很难为情,所以这就能把水平提升。希望大家喜欢发问,随时随地都问,就能把整个社会佛教育提升起来,这就叫海潮云音。我们学了之后,一定要把它做到,落实在我们生活之中,时时要问。问的时候要人愈多愈好,不要说没有人的时候我再问;没有人的时候问,你一个人得利益,这个利益很小;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你问好,那个利益无量无边。第三尊:

【妙色轮髻主水神。】

这德号里面含的意思非常好。“妙色”,前面“海潮云音”是用音声说法,博摄机缘,这个地方是现相,妙色是现相,也就是表演给人看,以身教化众生。“轮”是讲三轮,三轮不空。三轮是讲身、语、意,身要表演,口说法,意是智慧慈悲,诸佛菩萨以身语意三轮利益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很着重外表的形象,外表形象不好,他的兴趣就没有了。现在商业里头非常注重外表的形象,内容好坏还在其次,包装一定要很漂亮,里面未必是好东西;但人家一看包装就喜欢,买回去上当那是以后的事情,卖家他的目的达到了。佛不欺骗众生,但是外表的包装也很重要,所以道场为什么要建立得富丽堂皇,就是外表的包装。我们讲堂为什么也要布置得这么庄严?花这么多钱、花这么多心力?这样一布置,每一位同修到这里来听经,坐在这里跟从前感触就不一样,“妙色轮髻”,这是不能不注意的。是不是为自己?不是的。如果为自己就错了,这里面你就增长贪嗔痴慢。不是为自己,是为接引众生,为令一切众生接触之后生欢喜心,这就对了。是度众生的一种手段,度众生的一种方式,佛法里面讲的善巧方便。讲到最基本处就是要包装自己,我们自己这个色相,要能令众生接触到之后生欢喜心,他就愿意接受佛法了。

诸位同修必须要记住,大乘跟小乘不一样,小乘是保守的,依照佛的戒经老老实实去修学,样样都很拘谨、都很朴素,给诸位说适合于古时候封建时代,那个社会大众看到你尊敬你,生欢喜心。现在是什么时代?现代的人心跟过去人的心理、看法、想法不一样,现在你要是那种朴实、老老实实态度接触大众,大众有善根的人对你合掌恭敬,但是理都不理你。为什么?不合时代,你是古人,我们是现代人,你已经落伍了,不适合时代了。所以佛在《法华经》上讲,末法时期要弘扬大乘,什么道理?大乘很适合于现代人的思想,大乘是开放的,虽开放不失规矩,这就叫善巧。小乘是善而不巧,凡夫是巧而不善,菩萨是既善又巧。巧是跟社会大众和光同尘,善是不离规矩,这是善;也就是说决定没有破戒、没有犯戒,严持戒律,但是表现在外面活活泼泼。如果像菩萨这个高一个阶层来讲,他们这个戒不是斤斤计较戒条里面,不是执着这个,他们是定共戒、道共戒。有定有慧决不会做错事情,决定没有过失,戒律的精神就是防非止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有定功、有清净心、有智慧,他怎么会作恶?不但身口不作恶,念头里面都没有恶,没有恶念,所以他的戒是圆满的。他的行持表现在外面是开放的,这是很适合现代众生的根性,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帮助众生、接引众生,就是海潮云音、海潮妙色。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现在的感触尤其是深,也感觉得我们作佛弟子使命更重,如何能把社会大众这些观念诱导到正确的方向。今天世间人审美的观念,乃至于价值的观念都有很大的偏差,我们怎样把他唤醒?怎样帮助他回头?诸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乃至于雕塑,包括建筑,大家都很重视美观,这些都在“妙色”范围之内。如果这些色相能够令一切众生,接触到之后生起感情,这里面就有善恶了。使人接触,听到唱歌、看到跳舞,你动了感情;感情是一念善,这是善法,如果是一念嗔恚、一念嫉妒、一念贪爱,这是恶法。今天的艺术,今天一切色相表现的,是叫人家起什么样的念头?善念少,恶念多,与德行相应的少,与邪恶相应的多。我们如何把它纠正过来?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一定要有许多人真正觉悟、真正明白,我们从本身做起,做一个好样子,做一个好的形象,也能令这些人接触到之后生欢喜心。这是正面的,是善的,是清净的,是没有污染的,才能挽救世道人心。这是佛家三轮教化的落实,而不是仅仅在经典上讲这句空话,一定要把它做到。

“髻”这意思是很明显的表达出来,能令一切众生回头是岸。在事相上说,无论是哪一种行业,无论是某一样的工作,一定要帮助他了解事实真相,明白事实的道理,他就知道应该怎样去做。譬如说我们要建一个道场,为什么要建这个道场?现在有这么多人共修,场地不够,这是有理由,这是应当要建立的。有一些人发心建道场,并不是有很多人共修,没有人来共修,他也建很大的道场。我在***看过很多,道场建得富丽堂皇,宫殿式的,里面住几个人?三、四个人,五、六个人,每一天清洁打扫都做不完。于是乎有法会的时候,一年做几次法会很热闹,不做法会的时候门都关起来、都锁住。这种道场可建可不建,为什么?没有这个必要。一年做个几天法会,尽可以租借场地来做。像我们讲经,如果不是天天在这里讲经,就不需要这个讲堂。偶尔讲个一天、两天,讲个一个星期、十天,都可以租借讲堂来用,不需要花这么多冤枉钱。所以你要懂得是不是必要,不是必要不应该做。我们建立一尊佛像,现在到处都喜欢建大佛,就像建大楼一样,我的楼要比你高一点,再过几天又有个人再建一个新的,又比你高了,大家在比高,是不是真的高?不见得。真的高,要德行高才是真高,楼盖得高不行。

大的佛像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必要?如果没有必要,我们把建道场、建大佛种种这些建筑,不是眼前迫切需要的,为什么不把这个钱拿去救灾?这么多众生在遭难,如果我们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之下建立一个大佛像,我看那个大佛像看到许多灾民受苦受难他都流眼泪。你要把这些钱拿去救济这些苦难,这个好,菩萨舍身救人,这是多么大的功德。诸佛菩萨曾经舍身救苦,这些受难的众生,对佛菩萨有真正感恩戴德之心。灾难过去了,经济复苏了,生活条件好了,这些人一定会想到菩萨当年舍身救我们,我们要跟菩萨做一个大像。别说造一尊像,造十尊像、造一百尊像都不难。那是感恩戴德,那个时候是时节因缘成熟应当做的。现在举世都有灾难,所以我们一切经营都要仔细的去想想,应不应当做,有没有必要去做,这非常非常重要。第四尊:

【善巧漩氵复主水神。】这个名号特别是教导我们现在的众生,意义就很深了。“漩氵复”,要落实到我们生活上就是应变。现在这个世间

大家都晓得,确确实实就像在险滩上行船一样,处处都是急流、都是漩涡,小船在里面通过非常危险。新加坡地区没有见过这种状况,在中国大陆来的印象就很深了,你亲眼所看到的。比喻社会的险恶,在复杂的社会里面,你有善巧方便,能够应付。这一个德号跟四大天王的西方天王表法意思很接近,西方是广目天王。我们看到天王手上拿的是一条龙,也有造形是一条蛇,蛇跟龙意思都一样;左手拿的是一个珠子,右手是个龙。龙跟蛇都表变化,善变。代表什么?代表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变化无常。这颗珠是表示在一切变化里面,你掌握一个不变的原则,你才能够控制这个局面。跟这个意思一样,“善巧漩氵复”,漩

氵复是变化,善巧就是你有智慧、有定力、有能力应付复杂变化的局面。不但你能够应付,更重要的你能够诱导,使他能够恢复到正常,这才叫善。如果你能够应付,不能够改变他,你是有巧没有善。一定要有能力帮助这个社会,中国古人所讲的“移风易俗”,如何能把风俗习惯诱导到淳厚善良。有主水神救护一切众生,你才真正在做救护一切众生的工作。

这个工作的项目无量无边,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都包括在其中。它的总纲领、总原则就在教育,古来这些大德,中国人常讲古圣先王,这是有大智慧、大福报的人,他们能掌握到这个机缘,能掌握到这个原则,教化一切众生。所以真正的教育,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起,一再的重复;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重复的很多,一百次的重复、一千次的重复、一万次的重复、无数次的重复,为什么要这样说法?看看大家还没有听懂、还没有做到,重复就不算是病,是应该的。几时大家统统都做到,就不必再说了,没做到就得要说。教育教的是什么?教育一定要从家庭教起,家庭教育。教育的内容是教他做人,小朋友一开端就教他学礼,学规矩、学礼貌。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作法,等到他开了智慧的时候再给他讲解,先教他做,强迫他去做,他能做得到。智慧开了再跟他讲解,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明这个道理。教他明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应当如何互助合作,如何共同创造繁荣兴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是教育,基本的教育。像一个国家建设,就是基础建设。像我们盖楝大楼,这是整个结构的架子,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的教学,是慢慢再填充、再美化,这是基础教育。我们今天把基础教育疏忽、失掉,所以社会才动乱,世间才有这么许许多多的自然灾害。今天实在讲非常困难,难在什么?难在已经没有人知道了。今天你再提起古圣先贤的教育,人家说你已经落伍,你不合时代,你忽略现实了。拿这些帽子套在你头上去,你还敢开口吗?可是我们晓得,这些事情又势在必行,所以你就有善巧了。如何把古圣先贤这种教诲的精神方法,能够在今天把它变成现代化、本土化,让现代人也能欣赏,让现代人也能够欢喜接受,这就行了。我们要取它的原理原则、精神,至于在形式表达方面要用现代化,大家才能接受。我在讲席里头都曾经说过,我提倡,可是真正听懂了,真正肯做的人不多。譬如说礼节,礼节是表达我们的真诚、恭敬。佛家的礼节,见到法师要趴在地上磕头,这不是现代的礼,这古礼,清朝以前可以,大家看到欢喜,应该的。现代人再行这个礼,你要晓得障碍了多多少少众生不敢入佛门,他知道佛法很好,他不敢进来。为什么?要向和尚磕头,这事情做不到,就把他吓倒了。所以我们提倡,在任何场合当中、在寺庙里,见到出家人合掌问讯就好。

我们要改革,什么叫改革?我们要现代化,我们要作现代人,不要去作古人。诚敬没有变,但是方式变更了,大家容易接受。拜佛,平常拜佛问讯就可以了,不必要趴在地上磕头顶礼,用不着。真正在地上拜佛,你一天拜三百拜、拜五百拜、拜一千拜,那是什么?那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行,这也值得提倡的。那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不是普通的礼节。我们普通见人、见佛,我们用问讯都可以了。所以在这些事相上,如果不能做到现代化,对于佛法的弘扬决定会产生障碍。我们出家人自己本身要知道、本身要宣传,要劝导在家的同修,怎样使佛法在这个大时代里面,能够广泛为一切大众所欢迎、所接受。日本的法师他们连服装都换了,他们穿西装、穿皮鞋。袈裟他有没有?我们这么大一块布,他只有小小的两三寸,用个红线套在脖子上。做法会的时候,诵经,他就套上;不用的时候,他卷一卷放到西装口袋里。他是完全做到现代化,跟大家生活打成一片了,所以在一般场合当中,他除了剃头之外,完全看不出来他是出家人。这个事情曾经大概在过去总有二十年前,***的佛门里面曾经热烈讨论过,希望***的出家人也都能学日本,我们的服装换成现代化的。有一些人赞成,有一些老和尚不赞成。不赞成原因是什么?如果万一完全是统统跟在家人一样,出家人去唱歌、跳舞、戏院看戏的时候,都没有人晓得了。穿上这个服装,歌舞厅你总不好意思进去,酒店里面,你总不好意思到那边去喝酒、吃肉,服装穿着就受很大的限制了。有好处,所以那些老和尚提出这个意见,我赞成。实实在在讲,我们穿这个服装是最有学问的服装,怎么说最有学问?最舒服的服装,宽袍大袖子。穿西装,腰那么紧缩在身上,袖子那么小,穿得好难过,哪有我们这个穿得自在,这么舒服?穿西装的时候不能拜佛,拜下去恐怕做得不好线都绽线,衣服就破了,这是真的。所以我非常喜欢中国从前这个服装,这个服装是中国人的文化,也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生活总是过得非常舒适,衣食住行都非常讲究,比外国人确确实实是不一样。外国人想飞,中国人也想飞。中国画的飞天,长袍大袖,飞天画得多美、多优美。外国人飞天是太空人,一身包得紧紧的,不一样。所以这个服装我觉得保留,不但可以保留,而且还可以能发扬光大。为什么?在家人也可以穿,不一定限定是出家人,在家人也可以穿;你喜欢舒适,你就可以穿。我有一年在美国菲立士,那是个很热的地方,我在那里住过一段时期。我们家里头有几位比丘尼,女众,穿的是我们罗汉装,头发剃了。她们跟着馆长常常到市场去买东西,外国有一些年轻的小姐看了之后就问她们,你们这个衣服看了很舒服,哪里买的?她也想买。她看到她们剃头的时候,过几天她也把头发剃掉了,跟我们不一样的是她头发剃掉了,她戴耳环。她们回来告诉我,我说你去多买几件衣服,她要送给她,让她去穿。这是方法许许多多,如何把社会能够诱导往善良的地方去,移风易俗,我们要有心。你有这个念头,你就会生智慧,你就会得三宝、得善神的加持,自己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去做,怎样去帮助别人。实在说,在家同修要穿上这个服装也好,为什么?那些不是好的场所,他也不好意思去了。人家一看你穿这个衣服,虽然你没有剃头,他总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怎么会跑到这儿来?就不相同。对自己会有约束,对社会也是一个有非常好的诱导。第五尊:

【离垢香积主水神。】

“垢”是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部经上所讲的全都离了,因为这是大乘经。所有的这些神众都是法身大士,诸佛如来应化变现的形相,决定不是凡夫。所以此地讲的离垢就是断烦恼,一定是破无明。“香积”是说甚深禅定,香积在此地表甚深的戒定。我们在“香赞”里面常常唱戒定真香,香积在此地表甚深的戒定。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晓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是我们学佛,初入佛门第一堂课,我们要学习的。善恶的标准很多,而且这些标准还常常变化,古今的标准不同,中外的标准也不同。我们中国人以为善的,外国人并不以为你是善。譬如我们举一个最基本的,大家都晓得,中国认为孝亲是善,外国人听了孝亲摇头,不能接受,他不懂得这个。中国人认为父母年老了,应该要伺候、应该要孝养,这是善。外国人你要跟他讲这个,他不以为然,外国人没有养老的观念。年岁老了,老了进老人院,那是养老的地方;国家津贴,国家养老。

所以每个地方风俗、习惯、文化不相同,善恶标准不一样。我们读古书,三代的礼就不相同,这是很古老了,夏、商、周就不一样。每一个地方,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尤其像我们新加坡这个小地区,多元文化,很多的种族,他们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善恶的标准也不一样,一定要能够辨别。辨别之后一定要能够随顺众生,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区,跟哪些人接触,要随顺他的善恶标准,这样就行了。决定不可以用我们的标准来强迫他接受,那是错误的,这样就行不通了;一定要符合他的标准,慢慢的再改变他。所以佛的教学是很有耐心,他可以完全随顺,到最后他把你的观念、你的思想、你的见解,把你改变得与自性相应,但是你的生活方式还是完全照常,那就叫佛化,那才叫真善真美。事上虽然如此,可是在理上,确实善恶有一个很高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决定不会改变,而且这个标准能够适应一切不同的标准。那就是佛讲,利益众生是善,利益社会是善,利益自己是不善,这是佛法讲的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我们讲利益社会、利益大众是善,这是一切大众都能接受,不同的文化也能接受;如果说利益自己是不善,很多人不能接受。佛教初学怎么讲?只说前头一句,不说后头一句,后头不讲,保留着。善恶就是利益大众的是善,与大众没有利益的是恶;不利大众的是恶,大家都可以接受,先讲这一套。慢慢再过几年,他逐渐逐渐心地清净,逐渐逐渐智慧开了,再给他讲后半句,为什么利益自己是不善?这一定要懂得六道怎么来的,轮回怎么来的,再说十法界怎么来的,你要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后才晓得佛说这一句话的道理。因为你有一个自私自利的念头,造成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阎罗王造的,也不是佛菩萨神仙造的,与他们统统没有关系。谁造的?自己造的。怎么造成的?佛讲是分别执着造成的。分别执着里面第一个就是分别我,我所有的,你在这里头产生严重的分别执着,这就错了,就变现出六道轮回,你在这里面就有得受了。虽然这个事情不是真的,就像作梦一样,佛讲这个世间梦幻泡影,就像作梦一样。我们晚上睡觉作梦的时间短,现在活在这个世间几十年,作梦的时间比较长一点,都在作梦,不是事实真相,是个梦境。可是你有执着才发生这个梦境,如果你把我破掉,不再执着我,不再分别我,你梦就醒过来,六道就没有了。我们要问,醒过来之后是什么境界?诸位要晓得,醒过来之后是一真法界。就跟我们在作梦一样,我们梦醒了,回到现实的世界,现实世界是个梦境;这个梦境醒来之后是一真法界,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叫梦醒了。那个境界不可思议,那个境界里头没有生死,没有轮??,佛经里面常讲的无量寿。无量寿是对我们讲的,到西方极乐世界还讲不讲无量寿?不讲了,没有这个概念。我们这个世间执着有个寿命的概念,佛讲无量寿;到那个地方连这个念头都没有了,那叫真的无量。所以我们自己修学知道从哪里下手,我们帮助别人也晓得从什么地方劝导,这就是善巧方便、就是智慧。哪些话、哪些法是应当说的,哪些在现前这个阶段不应当说的,他在初学,他境界没有达到这么高,一个阶层、一个阶层来教导;我们自己亦复如是,也是一个阶层、一个阶层向上提升。这是“离垢香积”的意思。第六尊:

【福桥光音主水神。】

这个名号的意思非常明显。“桥”是桥梁,从此岸到彼岸。什么才是此岸、彼岸的桥梁?我们把上下两个字连起来,这是基督教讲的福音。什么是福音?佛所说的话才是真正的福音,佛的言语是从自性里面自然流露出来的,真实圆满的福音。经上告诉我们种福,佛比喻福田,福田里面最殊胜的是三宝,三宝是一切众生真实福田。你要种福,你一定要供养三宝。先教你修布施,到最后是教你供养。供养,怎样供养才是真正的得福?佛在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法供养当中,第一条如教修行供养。可见得佛教你供养,没有教你拿钱出来供养,不是。拿钱出来供养得福很小,依教修行供养,佛教给我们怎么做,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到,就是真正供养,这才是“福桥光音”。我们要落实来说,“福桥光音”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我们星期六所讲的《大乘无量寿经》,那是真正的“福桥”,可以帮助我们渡过苦海。六道、十法界都是苦海,渡过苦海,到达彼岸。大小乘经里面常讲涅盘彼岸,涅盘彼岸就是一真法界,在《华严》里面称为华藏世界,那是涅盘彼岸;在净土宗里面,西方极乐世界是涅盘彼岸。涅盘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不灭,华藏世界不生不灭,极乐世界不生不灭。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证得涅盘彼岸。“福”这一个字,我们也要把它认识得很清楚。“音”称为光音,充满智慧的音声,充满智慧的教学,充满智慧的说法,都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见一切人,开口给他说话就是“福桥光音”,真正帮助他消灾得福。我们真正有这个愿望,帮助一切众生消除一切业障,得智慧、得福报。一切言说都是这一个目标,都是这一个方向,我们就是在行菩萨道了,就是在做佛事了。第七尊:

【知足自在主水神。】

“知足”这两个字非常重要,知足就自在,知足是因,自在是果。我们要想得自在,一定要知足;我们要想得快乐,也一定要知足,知足常乐!佛在经上常常说,教我们常生欢喜心。我们欢喜心为什么生不出来?不知足。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她为什么自在?也是知足,她要不知足就不自在了。诸位同修要晓得,菩萨最后身,菩萨的最后身是等觉,候补佛,再往上提升一级他就成佛了,所以等觉菩萨是菩萨的最后身。他要示现到这个世间来作佛,度化众生,统统是示现,应以佛身而得度,就现佛身而为说法。现佛身,八相成道第一个相,他要住兜率天。菩萨为什么不住在别的地方?为什么要一定选择在兜率天,去候补佛位?兜率是印度话,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知足。诸位要晓得,知足就是兜率天。你现在知足了,你住在你家,你家就是兜率内院,一点都没错。你要不知足,天天拜弥勒菩萨,天天念《弥勒菩萨上生经》,你也没有在兜率天,兜率天跟你不相干。你如果真正知足了,你住的地方就叫兜率,知足天。所以佛经里头字字句句都是活的,字字句句都是无量义。我们要想明白了,要想亲近弥勒菩萨,你就晓得怎样才能真正亲近弥勒菩萨?知足了。

我们在古德传记里面看到,像最近《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记载,老法师入定的时候,在定中上升兜率天。他怎么能够到兜率天?他要不知足,决定定中现不出兜率天的境界,也见不到弥勒菩萨。他真正知足了,于世出世间法毫无希求,这个念头断了。心地清净平等,这个时候有求必应,他求生弥勒净土,果然就能满愿。所以诸位要晓得,往生弥勒净土的条件就是知足自在,你修弥勒法门要得不到知足自在,你去不了。那个地方人统统都知足,你一个不知足的跑去,那怎么行?你跟人家怎么能相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跟他不相应。一定要做到知足自在。实在讲到这个境界,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你愿生哪里,你一定就可以到哪里。为什么?条件具足了。这也就说明,弥勒是唯识专家,通常要亲近他要学法相,跟他才相应。可是宗门里面修禅定的,也有很多人向往弥勒菩萨。实在是什么原因?他有个妄想,他不希求西方净土,希求弥勒净土。他那个妄想是,知道弥勒菩萨将来要到人间示现成佛,佛经上讲的。他打什么妄想?他来成佛,我做他的弟子,做他的常随众。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目犍连、舍利弗这一大批人天天跟绕着佛。他想当佛的弟子,跟佛一同下来度化众生。因为这么个原因,求生弥勒净土,将来跟弥勒菩萨一起下来度众生。

每一个人学佛的愿望不一样,佛菩萨大慈大悲,都能满足各个众生的愿望,你喜欢什么愿望,都能满你愿望。可是你得要达到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一定要做到知足自在,你才能亲近。实在说西方净土比弥勒净土殊胜,我们在这经上看到。往生弥勒净土,将来随着弥勒菩萨下生到这个人间,弥勒菩萨示现成佛,这些人是佛的常随弟子,像释迦牟尼佛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样,常随弟子。我们在这经上看到,许多大乘经上看到,世尊讲经说法,他方有许多菩萨来听。我们往生西方净土之后,将来弥勒菩萨讲经说法,我们来参与法会,我们是他方菩萨来的,身分不同,不比他差,比他还殊胜。他是本土的,我们是外国来的,诸位你要很冷静细心去想想,算算这个帐,还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好,比他们高出很多。又何况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要想去看看弥勒菩萨,天天跟他见面。怎么知道?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无量寿经》后半部弥勒菩萨当机。我们不必到兜率内院去,弥勒菩萨天天都要到极乐世界去观光,我们天天跟他见面,在极乐世界见面。在极乐世界跟弥勒菩萨见面是朋友,我们地位是相等的。你要生到兜率内院,地位不平等,他是老师,你是学生,你在他面前不敢随便。到西方极乐世界把手同行,同学、同参、学长,不一样。像这些理跟事,我们都要清楚,然后对于求生净土这个心就坚定,决定不怀疑、决定不动摇。

我在此地,过去演培法师在的时候,我跟他是老朋友。我修西方净土,他修弥勒净土,可是我们两个交情很厚。我们各修各的,彼此互相尊重。现在佛门里面修这两种净土的人很多,我们对于两种净土的状况都能够理解、都能够明了,知道我们自己怎样选择,怎样努力的来修学。每一尊菩萨德号里面表法的义趣,就是我们菩萨的学处,换句话说,学些什么?要知道就在这些地方学习。第八尊:

【净喜善音主水神。】

这个德号里面的意思很容易体会。“净”是清净,“喜”是欢喜。“善音”里面的意思很广也很深,音是音声,当然言语也包括在其中。善音,音一定是帮助别人断恶修善,这一类的音声都称之为善音。可是善有很多的标准,不但是佛法里面说的标准很多,世法里头也不少,世间法里头也很多,这些我们必须都要理解的,然后我们才不至于把它搞错。实在讲善与恶很难辨别,《了凡四训》里面就讲得很多。譬如他说现前你看到是善,你得到很多好处、得到很多利益,可是再过几年后果就不善了,这种善不是善。有些善事在这一生当中看起来是很善很好,如果看看来世来生就不善,他到恶道里面去了。由此可知,世出世间圣人所说的善不是在眼前,眼前不善,可是后果很善,这是善法。凡夫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不知道往后,只看到今天不晓得明天,这些原因都是佛在经论上一再所说的愚痴。这个问题非常非常严重,如何能够化愚痴为智慧,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大事。谁知道这个事情?谁重视这个事情?谁又认真努力不息的在从事这种工作?唯有诸佛菩萨他知道、他明了,其次才是世间这些大圣大贤,中国人习惯上称呼的古圣先贤,他们明白。

所以世间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破迷开悟,这是大善。如果他迷惑颠倒、心不觉悟,再大的福善,大福大善,往往后果都不好。也就是用的善心做错事情,用了好心结果做的是害众生的事情,这就是没有智慧,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懂得业因果报的事实,所以才造成许许多多的灾祸。智慧从什么地方生起来?从清净心里面生起来,清净心就是禅定。佛法的修学,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无不是以禅定为枢纽。佛法的教学是智慧,智慧一定要从定中得来,所以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教的是什么?就这三个字,戒定慧而已。戒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最初方便,因戒得定。戒就是守法,这个意思诸位一定要明了,你能守法、你能守规矩,你心就清净,清净心就是禅定,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智慧现前才得法喜。如果你要问智慧是什么样子?智慧就是法喜,法喜充满。他这个智慧已经开始往外透露了,你才生欢喜心,这个欢喜不是从外头五欲六尘刺激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自性里面像泉水它自己涌现出来的。世间人所谓的乐都是五欲六尘的刺激,外来的,不是真乐。那个乐在佛法里面叫坏苦,乐是坏苦,不是真的;法喜是真乐,禅悦是真乐。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逐渐逐渐明了,逐渐逐渐的契入,真正能生欢喜心。

诸位同修在念佛堂念佛,得法喜的人不少,这就是诸位修学的成就,你在这个地方功不唐捐。由此可知,道场对于我们修行的重要性,不是在道场你的功夫很难得力;得力就是得清净心、得法喜,你很不容易得到。为什么?身心不安。道场给你做增上缘,让你身心安稳,让你一切放下。特别是从外地到新加坡来念佛的,专门来念一个星期佛、念一个月佛,你到这个地方来身心世界真的一切放下。你在自己地方念佛,距离你的家很近,你家里人会来找你、会来看你,常常会打电话来问候你,就给你打闲岔了,搞得你身心都不安宁,所以你得不到法喜。走得远远的,电话号码也不要告诉他,他要来也不容易,就是成就你的增上缘。你到这里是什么一切都不要问,什么事情不闻不问,二六时中就是这一句佛号,你在这里面收获多多,是你意想不到的,我都不必多说,你们自己会亲身体验。所以确实净喜你得到了,然后从这里面就生出善音。如果你的言音还不善,换句话说,你的净喜没得到,你要得到之后,你的音一定是善。善对修学一定有增益,不善对修学一定就有减损,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刚才有几个同修来跟我说,念佛堂念了几天,有同修告诉他,“你怎么这几天愈来愈瘦了?”他这一听就害怕了,这个不善。什么样是善音?这里面有关怀,还有勉励,“看你这几天是清瘦了一些,你精神怎么样?体力怎么样?”这是关怀。如果精神体力觉得很正常,与以往没有两样,清瘦一点不要紧,没有关系,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说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你生活方式在转变,过去一天睡十几个小时,现在睡两、三个小时,这很大的改变;过去吃三餐、吃五餐,吃得很饱,现在你饮食很少,这都是很大的转变。尤其是过去吃肉食,现在在吃素,这个转变就更大了。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二十六岁,我学佛半年就吃长素。这一个转变身体当然受影响,人就瘦了很多,而且颜色也不好看,面黄肌瘦,我的长官、朋友看到我都说我有病,病很严重。可是我自己觉得体力精神跟过去没两样,很好,大家都这么说,好了,我就去检查检查,检查没病,就更放心了。这样子过了好几年,我一想对我好处就太大了,因为年轻工作很不容易离开,大家看我这个样子都像有病的样子,说都相信,检查是没有;但是看样子的时候病很重,所以我就请长假不干了,就出家了,这个假就好请。要不然肥肥胖胖请,不让你走,长官不会让你走的。

所以没有关系,只要精神体力好,因为这是一个生活的改变,一定在生理上产生一些影响,这个影响是善的,不是恶的。这一个瓶颈突破了,往后就正常。出家人里面清瘦的,自古以来很多,一般大概清瘦多半是长寿。谚语里头有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年岁愈大的时候,清瘦是很难得的。今天中午,詹匐院送了一封信给我,他们五号,星期六举行,广洽法师有个纪念堂的破土典礼,请我们同学们去洒净参加。送信来的是一位老居士,他告诉我他今年九十多岁了,可是我看起来他也不过是六、七十岁的样子,耳目聪明,走路走得很快,也是很瘦。九十多岁了,看不出来,一般人看顶多是六十几岁人,七十岁的样子。我问他平常做什么功课?拜佛,他天天拜佛。拜佛很好,没有妄想,所以健康长寿,这是我们修行人好样子。心地清净,善音一定增长人的道业。主水神,水是滋润一切众生的,取这个意思。净喜就是心水,心地清净,最善的言音,成就众生殊胜的道业。道业包括我们生活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相应全是道业。现在一般人对佛法了解得很少,尤其是大乘佛法,听说一个道,就与我们自己生活不相关,那就完全错了,无上道就是日常生活。下面一尊,第九尊:

【普现威光主水神。】

“普”是清净平等心,这里面没有分别执着,心遍十方三际,这是普。“现”是示现,“威”是威德,“光”是光明。什么是威德光明?在本经里面,它这个意思是讲真实智慧,威德是真实智慧,光明是善巧方便。唯有真实智慧、善巧方便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十方无量无边的法界都能示现,这叫普现。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佛菩萨就现相、就说法、就帮助他、成就他,这叫普现威光。诸佛菩萨如是,我们也要认真努力学习。“普现”在我们现前来说是愿望,我们要发愿,像通常讲四弘誓愿,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学法门、愿成佛道,要真有这个愿。有愿必须要有行来实践你的愿望,否则的话,你这个愿是空愿,是不能兑现的,有愿一定要有行,愿跟行是离不开的。处处展现出自己的智慧,你才能帮助别人解决疑难杂症。如果说是有人来问你,你没有办法解答,没有办法帮助他断疑生信,说实在你说你没有智慧,能说得过去,实在讲是你没有愿行。你要是有愿有行,遇到这些事情,自己没有智慧,佛菩萨加持你。你遇到这些境界现前,得不到佛菩萨加持,你要晓得你愿行不足,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话,佛菩萨加持,你会解答得很圆满。解答之后你会想,我怎么会有这个智慧?你都很怀疑,为什么会答得这么好,佛菩萨加持。

所以在佛法里对发愿非常非常重视,你才能处处示现。这也是修行,这也是行门,常常得佛菩萨加持,你开智慧就快。可是记住,真正得佛菩萨加持,你的心地决定是清净的。如果心地不清净,还有妄想、还有执着、还有分别,你愿力也很强,也有人加持你,谁加持?妖魔鬼怪。也会叫你很有智慧、很有辩才,妖魔鬼怪加持你。什么原因?因为你心邪,妖魔鬼怪心邪,邪与邪感应,他加持你。你也能言善道,你也能够迷惑人心,道力差一点点的都会被你破坏掉,造作的罪业就大了。现前你也许得一点名利,得一点好处,后果都在地狱,这是我们要晓得的。我们得佛力加持决定是心地清净,纵然智慧开了,福智现前了,心地还是清净不染,我们要细心观察。多少修行人,最初心的确是向道,是善心,可是智慧福报一现前,多少人变质了?智慧现前、辩才无碍,就变得贡高我慢,瞧不起人,自以为是;福报一现前,迷于五欲六尘,贪图享受。于是这个时候就是智慧福报现前,他道业衰了,烦恼增长,贪嗔痴慢天天增长,后果都到三途去了。我们在历史上,自古至今看到多少出家人是这样堕落的,我们不能不谨慎。

怎样才能保得住?最好一生守住最简单的一个生活方式。佛教导我们“以苦为师”,不要过好的生活,希望生活都能够苦一点,这个好。有同修来告诉我,这个地方的生活太好,吃的东西、供养的东西太多,太好了,这怎么办?很好办,你不吃就好了。人家供养那么多好吃的东西,给别人吃,不吃就好了。你在那么多供品面前练功夫,练不动心,不起贪心,练功夫,那有什么不好?这个东西摆在面前一诱惑,这个也想尝一点,那个想吃一点,你就完了,你就堕落了。我们出家人做个好样子,决定没有贪心,守住我们自己的原则。这些好吃的东西给在家同修吃,让他们生欢喜,喜欢到这儿来念佛,到这儿念佛是享受,人人都来了。他们初学佛的人,如果到这儿念佛这么苦,下次吓得不敢来了。所以一定要让他们很欢喜,觉得这里很好,一切都很自在,吃的、喝的都非常丰富,他生欢喜心。佛法里头常讲,特别是在末法时期,我们今天是第一个道场,诸位要记住,第一个念佛堂,佛教给我们“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所以好吃好玩的东西多放一点,诱惑他们大家来。慢慢的他看到你们出家人心都这么定,都不受诱惑,他也逐渐来学习了。但是好的东西还是要天天陈列,为什么?天天有新来的人,对他们有吸引力,这是大乘佛法的善巧方便,接引众生,所以不可以少,多多益善。这是“普现威光”,我们要晓得,就是落实在我们自己分上,我们要怎样去做。处处展现出戒定慧,虽展现出戒定慧,又是无心的,要有意做出来,人家会看得出来,做作的不是真的,是假的装出来的,自自然然的流露,不知不觉,这就好。这个时代众生非常非常复杂,别说比古时候,比半个世纪以前就不晓得要复杂多少倍。诸佛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我们也要学,我们面对着不同根性的众生,应当用什么方法帮助他,我们就用什么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甲用的方式,不适合对乙,对乙用的方式,未见得适合于丙,我们也要了解,要能够观机,随机应变。一个目标,一定是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帮助他觉悟,这一个目标是决定不变。手段方法是无量无边,决定是帮助他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帮助他认识净土,帮助他欢喜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菩萨行,所以菩萨教化众生没有定法。末后这一尊:

【吼音遍海主水神。】

“吼音”是救护一切众生之音,是说法之音,是规过劝善之音,吼音是大音。“遍海”,海在此地是比喻虚空法界,尽虚空、遍法界。这个音里面,第一殊胜之音是弥陀名号,六字洪名,确确实实是遍虚空法界。没有一尊佛不宣扬,没有一尊佛不念佛,一切诸佛如来都念阿弥陀佛,你才晓得念阿弥陀佛是多吉祥。我们念佛堂念阿弥陀佛,与虚空法界一切诸佛菩萨,念阿弥陀佛的音波相结合,所以我们念佛堂里,每一个人念阿弥陀佛的音声,都是尽虚空、遍法界。你念佛,一切诸佛生欢喜心,所以你欢喜,你凭什么欢喜?是因为一切诸佛都生欢喜,你当然欢喜了,这感应,感应道交,就这么回事情。其次才是讲经说法,诸位要晓得讲经说法是为什么?还不是为劝大家念佛。诸位进入念佛堂,法还要不要讲?不要讲了,没得讲了,再讲就是废话一大堆,还需要讲吗?在念佛堂念得是不错了,还不能死心塌地,为什么?外面轻轻有境界现前,心做不了主,又被外面动摇,在这个状况之下经还是不能不讲。如果诸位在念佛堂信心坚定,《金刚经》上讲“信心不逆”,就不需要讲经,也不需要听经。信心不逆,不需要,你已经成就了,戒定慧三学都成就。如果信心还不清净,还有疑惑,自己要清楚、要明了;自己要清楚,还有疑,还会受外面境界动摇,就一定要听经,一定要研教。至于研究教理是疑惑重的,研教的目的是帮助大家断疑生信,目的在此地。如果疑惑并不太严重,很快就能回头,听经就可以了,不必深入去研究,能够每一天听经,就能够稳住自己的心情,不被外面动摇,这就好。我们必须要明了这一些事实真相,发心出来讲经说法、弘法利生,就是到外面去招生,到外面去劝导,劝大家进念佛堂,就干这么一个工作。我以前跟诸位详细说过,在念佛堂领众修行的这些法师,这是内护,在念佛堂里面照顾大家。讲经说法是外护,念佛堂之外去招生,去找大家来念佛,是外护。这个功德是相等的,决定不是说讲经法师的功德很大,念佛堂的法师不会讲经,只会念一句阿弥陀佛,好像我们就轻看他了,小看他了,这错误,很大的错误,决定是平等的。真正通达教理的法师,对于念佛堂、禅堂里面这些领众的法师们决定尊重,决定不会有轻慢的念头。为什么?他懂得道理。如果有轻慢心,他不明教理,不懂佛法,懂佛法不是这个态度。实实在在讲真正要是把弘法的工作做好,你能够讲得让人相信,讲得叫人欢喜,愿意到你念佛堂来念佛,讲经的人也要有一点功夫,没功夫做不到。功夫从哪里做?念佛堂出来的。所以如果能在念佛堂念上三年到五年,古时候一般的标准是五年,先在念佛堂念五年,然后再学讲经。或者是先在禅堂里面参学五年,然后再去学教,古人是这个方式。这就是先把你的心定下来,五年的时间是修清净心,在佛法里面讲是培养根本智,《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无知就是根本智。或是禅堂或是念佛堂,五年的时间是培养你无知,无知就是清净心。五年之后去学教,学教是无所不知,你读经、你听讲会开悟,那就无所不知了。

假如你的心不清净,妄念纷飞,烦恼、忧虑、牵挂很多,你学教,你学上三百年你都不会开悟。不开悟,说老实话你讲不出东西来,你准备得再丰富都是别人的,不是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你是从外面拼拼凑凑的搞一个拼盘出来,不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那不一样。诸佛如来教导弟子们,都是希望大家真正开悟,明心见性,展开经卷都从自性里面流出来,这是如来对我们弟子们的期望,我们不能够辜负,一定要认真修学,如教修行。“吼音遍海”这是成就,无比殊胜、究竟圆满的成就,真正是普度一切众生。说得最浅近的就是念佛堂,念佛堂里面是九法界众生平等得度,等觉菩萨进入这个里面也是一句阿弥陀佛,恶道众生进入这个念佛堂也是一句阿弥陀佛,平等的法门,平等的得度,平等的成就,这是不可思议。所以古人说这个法门说作“五乘齐生报土”,齐是平等的意思,一起都生实报庄严土。五乘差别很大,菩萨、声闻、缘觉、人、天这五乘,五乘一起都生实报庄严土,所以这个法门不可思议。下面这一句总结: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这一句不必解释了,跟前面讲法是一样的,意思也一样。说明主水神在法会里面,数量也是无量无边。叹德这一句话里面的意思很丰富:

【常勤救护一切众生,而为利益。】

我们在今天读这一句经文,我们的感触比平时更多,因为在现前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地区正遇到水灾。主水神里面就有救济淹在水里面这一些苦难众生,拯溺这是救。现前社会上发起救灾的运动,我们捐出自己辛苦赚得来的金钱,这是救济。我给同修们说,我们在念佛堂里面精勤专念阿弥陀佛,也是为了救灾。念佛能救得了灾吗?道理在前面都跟诸位说过,确确实实会起作用。你懂道理很好,不懂道理只要真诚、恳切也起作用。所以不明道理的,只要恳切,以真诚心就有行、就有感应;明白道理的人当然不疑惑了,断除一切疑惑,你的心是清净的,你念佛也会有感应。济苦叫护,他们现在在危难当中,我们要去帮助他,这叫护。这是从现前水灾方面,我们有这样的感触,而在佛法当中表法的意思就更深。

我们落在水里面,什么是水?贪爱是水。由此可知,现代这个社会芸芸众生,被贪爱水淹没的有多少人?恐怕比我们现在所看到,大水灾里面所淹的,不晓得要多多少倍。佛说法真正的意思是在此地,我们要如何救济落在贪爱水中的人,这些人沉沦在爱河当中,怎样去保护他?怎样去帮助他?这是救护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利益的意思,所以它里面是有两个意思在。第二个意思就是雨水能够滋润万物,帮助万物生长。我们世人常讲风调雨顺,需要雨水的时候就有雨水来得恰好,也不多,也不少,这是说的利益,都是在佛法当中。前面讲的救济,如何帮助一切众生断贪嗔痴。贪嗔痴在这经上分别讲,这三段讲的都是水,水是贪,讲得多,三段∶河神、海神、水神,你看那个贪多严重!嗔只讲一个,下面主火神是嗔,后面主风神是痴。贪讲得特别多,这有道理的。实实在在一切众生迷惑颠倒,贪心太重太重了。所以这部经文这一段合起来,就是怎样帮助众生息灭贪嗔痴,成就戒定慧。这是菩萨行门里面,因为这十类菩萨所代表的十行法门,前面我们读过十住,这个地方是十行法门。行门里头最重要的纲领,怎样息灭一切众生的贪嗔痴,成就众生的戒定慧,我们到总结的时候再跟诸位细说。

佛家常用慈云法雨来做比喻,以慈悲心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要用佛法来帮助他、觉悟他,才真正叫救护。今天上午有几位佛友来看我,讲到救济灾难,现在灾难非常多,他自己也蒙受很大的灾难。谈到现在佛门在全世界,许多的法师、许多的道场都有展开慈济的工作,为什么还救不了世间的灾难?我给他介绍,我们今天的毛病出在哪里?根本的原因出在教育。什么教育?佛陀教育。佛教育,自从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在鹿野苑展开,将近三千年中传遍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可以说是生根茁壮,开花结果,中国人得的利益无比的深厚。为什么会有今天这个灾难?最近这两百年中,大概顶多也就两百年的样子,佛教育变质了,变成宗教,与我们人生脱节。这一脱节,当然戒定慧没有了,天天在衰减,现在衰减到连看都看不见,恐怕用显微镜都找不到,戒定慧没有了。贪嗔痴天天增长,比须弥山还高。今天你说贪嗔痴慢,哪个不知道?太明显了。你说戒定慧,真的,拿着显微镜都找不到。由于一切众生贪嗔痴慢的增长,带来的自然灾害,贪心是水灾,嗔恚是火灾,愚痴是风灾,傲慢就是地震。你说灾难从哪里来?佛家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想贪嗔痴慢,一切法就变成水、火、风灾、地震,就变成这个,想什么就现什么。如果我们想佛菩萨,我们的环境就变成非常之美化,就变成极乐世界,变成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大家都知道,香光庄严,为什么?心好,思想好,境随心转。诸位要记住,境随心转是真理,是事实的真相。外面环境随心转,我们最贴切的就是身体,身体也是境界,所以你的身体也随心转。你的心清净,你的心平等,你的心慈悲、心真诚,它怎么会生病?一天念二十四小时,一年念到头,它也不会生病。为什么?它没有生病的原因。如果你要一想,我念佛念三十六个小时了,那么久没有睡觉,不得了,身体吃不消,马上就生病。为什么?境随心转,你的念头一想病,病立刻就来了,这话是真的,一点不假。我以前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的时候,我一天吃一餐,因为对早餐跟晚餐没有念头,他不饿,很正常。平常是我这一顿没有吃,好饿,马上就饿了。他怎么饿的?想饿就饿了,他不想就不饿了。睡眠也是如此,想睡就要睡,他不想他就不会睡。佛在经上讲,财、色、名、食、睡叫五盖,这五种盖覆了我们的自性,所以这五种叫烦恼,盖覆了我们自性。这五样东西是不正常的,可以舍掉。世间一般人讲财、色、名还可以舍,吃怎么能舍?吃舍了还能活吗?吃跟睡不能舍。五盖他舍三条,两条舍不掉,还是不行,还是属于障碍,要晓得那两条也能舍。真正舍掉的是色界天人,这是六道里面我们讲高级凡夫。初禅天以上,财色名食睡这五样东西他都没有了,他都不要了。所以色界天人,这是初禅以上的人,他没有饮食,禅悦为食,他也不睡觉。不但不睡觉,他眼睛睁开不会眨眼的,眼睛眨一下他还有烦恼,他功夫还不到家,他不会眨眼睛的。由此可知,欲界六层天以下,财色名食睡有,五欲有,不过是愈往上层去,他欲的念头愈淡薄,愈往下面执着的心愈严重;愈往上去愈淡薄,到初禅就断掉了。这是说明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读这段经文,连续读这三段∶河神、海神、水神,都是讲贪爱。

[二十二]∵主火神

【复有无数主火神。】

这一句说出数量、说出类别,团体的类别。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主火神就是今天所讲的能源专家学者,属于这一类的,这一个行业里面。在鬼神里面,在中国也有主火神。我在抗战期间念书的时候,学校就是一个火神的庙,贵州人叫它做赤帝公,赤帝公就是主火神,火神庙。我们还是把他落实在我们现前社会行业一类好说好懂。在佛法里面,“火”是表智慧,智慧之火能烧烦恼之薪,成熟善品,破无明暗,有这个意思在。烦恼就是贪嗔痴,戒、定能伏烦恼,不能断烦恼,唯有智慧能断烦恼;断烦恼是把烦恼转变成智慧。这个地方也列十位上首。第一尊:

【所谓普光焰藏主火神。】

水、火都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利益众生,一种是损害众生;水、火、风都是有这个功能。它过分就变成损害,很恰当的时候是利益。在这十位菩萨表法的德号当中,这两种意思都有。“普光焰藏”这个名号里面,火的气息非常浓厚。“焰”就是火焰,“藏”是含藏的意思,这里面含藏着有大火。像我们现在这些能源专家,能源的这些学者们,探测地下的能源,知道地底下地热含藏量非常之大,火山的爆发就是它的能量含藏得太大了。如果含藏量不是太大就变成地热,我们可以开采,得到它的好处利益,就是天然气,能够帮助我们日常所消耗的能源,这是藏的意思。“普光”就是表法的意思,我们自性,藏就是代表自性,自性里面本来含藏无量的智慧光明。主火神象征着智慧,他发光,无尽的智慧光明,真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诸佛菩萨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

我们现在世间人开采地下的资源,特别是开采能源,这个地球含藏的量大家知道有限,会开采尽的,所以现在世界许多地方呼吁要节约能源。实在讲使用能源最多的是美国,美国这一个国家几乎使用全世界能源几乎占二分之一。但是地球里面蕴藏的能源是有限,我们自性里面蕴藏的能源是无限的,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但是取用不竭,而且这个现象是愈取愈多,愈用愈广,这是真的。在哪个地方去用?特别是在讲经说法。前面我们读过无碍辩才,这里头最重要的乐说,四无碍末后的这一条,欢喜为人演说,这一条很重要。当然欢喜为人演说,总得要有人来问你,你才能说;人家不问,你就不好为人说了,总得要有人问。在没有人问的时候,如果自己有这个方便,可以找几个自己同参道友,在大庭广众当中,故意这么一问一答,那也行。都是属于乐说,欢喜为人演说。佛法最重视机会教育,经上讲的随类现身,随机说法,不就是讲的机会教育吗?非常重视机会教育。我们要有热心才能做到普,纵然我们现在事上没有办法做到普,心上做到了,真正有一个利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心愿,这个心愿跟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完全平等。事上不一样,事上不一样是我们有烦恼,智慧德能不能完全现前,他们烦恼断尽了,所以得大自在。事上不一样,我们的心愿没有两样。换句话说,事上我们的进展就相当快速,何况又得诸佛菩萨威神的协助,永离三界六道,永离十法界,我们会变得很有信心。如果诸位对这些道理真正能够通达明了,上上的信心,能肯定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上品的信心。要是依照这部经典来说,你对于《华严》能够通达、能够明了,对于《无量寿经》能够通达明了,你很有信心。所以心愿等同诸佛如来,心性里面所含藏的智慧也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真的是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当前的问题如何把自己的烦恼障碍除掉,这是我们现前的问题,我们有烦恼、我们有业障、我们有习气。因为自己的烦恼、习气、业障重,不但道业不能成就,连世间想做一点事业都相当困难,往往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原因自己总要晓得、总要明了。所以佛法的修学最重要的断烦恼、除习气,使我们自性般若光明能够现前。这是主火神从利益众生这一面来说的,这个德号完全是利益一切众生。我们自己想成就,也要帮助一切众生成就,虽然德号里面只说这一面,利益这一面,另外一面包含在其中,文字上表面没有,意思有。你想想看你要不断贪嗔痴,普光焰藏如何能现前?这里面断贪嗔痴字面上意思没有,决定包含在其中。说这一面离不开另一面,说断烦恼那一面,决定有包括开智慧这一面。第二尊:

【普集光幢主火神。】

“普”是普遍,“集”是结集。我们从这德号里面看,决定是讲后得智,不是根本智;前面说的是根本智,“普光焰藏”是根本智,这是讲后得智。后得智是广学多闻,四弘誓愿里面教给我们,“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普集光幢”的意思。名号很有义趣,它排列决定不会颠倒,它有顺序的。第一句是般若无知,第二句是无所不知,无知而无所不知;第一句是讲性德之体,第二句是讲性德的作用。无所不知从什么地方学来?只要根本智成就,广学多闻就在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从早到晚天天见、年年见,无时无刻不见;见的时候,见了生智慧不生烦恼,就叫广学多闻。我们要晓得这个意思,然后你才能体会到《华严经》经上讲,一切诸佛如来尘说刹说,无间说,一切诸佛讲《华严经》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是会的人,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六祖惠能大师讲常生智慧,就是入华严境界,不入华严境界怎么可能常生智慧?所以从“普光焰藏”这个基础就“普集光幢”,就常生智慧了。从根本智的基础上,决定生后得智,后得智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生智慧,这叫做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们不要搞错,法门无量誓愿学一定是很多经典,一样一样去学习,我们把佛的意思完全搞错了。真的叫依文解义,三世佛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都喊冤枉,佛不是这个意思,你把意思错解了。如果是一部一部经典学,现在我们中文《大藏经》里面,总共算得经典也不过三千多部,哪里能叫无量?有量的。无量是讲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真正是无量无边,点点滴滴都生智慧。你要为人讲解,记录下来就是经典,所以经典是无量无边。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才晓得今天落实在自己修学上从哪里下手?还是要从根本智下手。可是我们求学时节因缘错过了,古时候求学,训练根本智是在年轻的时候,一般来讲,佛家讲是二十岁之前。出家是在沙弥的时代,在家接受教育是小学的时代,古时候的小学是八岁到十二岁,这个时代训练根本智。没有经过这个训练,你要想去听经、研教,非常困难。不但没有好处,说实在的话还有害处。你要问什么害处?宗门祖师讲“堵塞悟门”,你永远不会开悟,你说这个损害多大?禅宗为什么不给你讲经说法,大慈大悲,他教你悟入,他不给你说,说了之后你就不会开悟了。有一些同修问,佛家讲无始无明,他就问,无始总有一个开始,到底什么原因起无明的?无明从哪一天开始起来的?说修行证果,成了佛无明断了,断了无明之后什么时候还再起来?教下给你讲,禅宗不讲的,禅宗叫你自己去悟。你要能够悟到了,禅宗祖师给你证明,没错,给你证明;他不给你讲,他只给你做证明。但是你在修学过程当中,他帮你修正,你念头稍微有错,他帮你修正,他也不跟你讲,一定要叫你自己去领悟。他用什么方法来修正?香板来修正,禅宗是打人出了名。你起念头了,打你,把念头打掉;没有念头了,打你。为什么?没有念头是无明。没有念头打无明,有念头打妄想,所以有念也打,无念也打,一直打到你觉悟为止。真的那个棒下,不少人被打觉悟了。不过祖师眼光很厉害,如果不是这个根性,打死都不会觉悟,他不打你,他对你很客气,不会打你的。他要打你,他瞧得起你,看到打你,你会觉悟,打你不觉悟就不打了;很慈悲,他不是随便打人的。教下的方式就不一样,教下讲解。但是讲解你也要悟入,你才能得真受用。讲解要不肯真正去悟入,你得的是皮毛,那个利益很小很小、很有限。换句话说,得一世的利益,来生得不到。教下如何才能真得利益?一定要去做到。教你不要贪,你真的一切都不贪才行,你真的干。嘴里说不贪,心里还是有贪,就没有用处了,就没法子教了。教你不妄语,你还是打妄语,那有什么法子?说老实话,世出世间学问要想真正成就,司马光说得很好,从哪里开始?从不妄语开始。他说的这个话,实在讲也正是善导大师教给我们的义趣。善导大师教给我们“一切从真实心中作”,真实心就不妄语,妄语心就不真实了,不真实你怎么会求到法?别说是佛法,连世间法你也得不到。所以要懂得从真实心中作,从不妄语入门。自己有过失不怕,造罪业也不怕,要真正忏悔,要真正能改过。有罪业、有业障,自己能够觉悟就很难得了。你自己晓得自己有业障,晓得自己造罪业,这个人就有悟处。悟了以后要修,悟了以后不修等于没有悟。修是什么?修是改正过来。不肯改正过来等于没悟,就是李炳老讲,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依旧还是搞六道轮回,这一生还是会空过,没法子了。一定要做到,世缘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有一丝毫的贪着都给自己带来大麻烦。所以要放下,要彻底放下,心地清净,真正是一尘不染,彻底放下。如果要帮助众生,势必要在事相上做一个好样子,做一个真正放得下的样子给人看。出家人如是,在家人也不例外。唐朝的庞蕴居士,这是宗门里面授记的菩萨,是一位相当富有的在家居士。他参禅开悟了,不但他开悟,他一家人都开悟了,真正是上根利智。悟后表演给社会大众看,还不是表演断贪嗔痴吗?世间人放不下的第一个就是财宝,世间人不肯放下的。他就做给别人看,他家里面有的是财宝,把这些金银财宝装上一条大船,船划到长江的当中,砸个洞让船全部沉下去。表演给人看,告诉大家这个东西有害,没有好处。所以别人看到他这个作法就向他请教,你这些金银财宝既然你不要了,为什么不拿到社会上去做一点好事,救济贫苦?实在说他这个举动、这么作法,就是叫人提出这个问题来。他留一句话给后世,“好事不如无事”,无事才是真正的好事。这是为人演说,表演给人看,教人真正成就清净心,真正成就真实智慧,“好事不如无事”。

也有同修们听到这些故事他也学,把自己工作也辞掉了,财产统统都布施掉了,到后来没饭吃,苦不堪言,写信问我怎么办?我说你搞错了。你要想学庞居士,庞居士后头留了一手,为什么?生活没问题。你就没有想到这个事情,他生活没有问题。他靠什么生活?编草鞋。在中国古代编草鞋,编织的草鞋拿到市场上去卖,卖几文钱他的生活就没有问题,所以他生活有着落。你要学他,一切财产统统布施掉,工作也不干了,你有没有想到你将来靠什么生活?你要把这一条想好,再去学庞居士,去表演那一套。庞居士是开了悟,你没有开悟,糊里糊涂就布施掉,所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人家有智慧,过去、未来他都通达、他都知道。所以学人家的行为,不可以盲目的学,盲目的学我们要吃很大的亏。人家是圆满智慧的表现,我们只是感情用事,怎么可以?决定不可以的。如果说在新加坡,新加坡有居士林、有念佛堂,你可以学庞居士,你统统舍掉。为什么?生活不成问题,这一边居士林可以养你老,一直送你到往生,你还有什么忧虑?你比庞居士还放下得多,他还要打草鞋,你都不要打草鞋。你在念佛堂里头一声佛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个功德真是无量无边,殊胜庄严。所以这两尊菩萨的德号合起来看义味无穷,深广无尽。如果能体会得几分,应用在我们生活当中,就有很大的受用。《华严》这才是个开端,还没有说到热闹之处,才开端,开端我们就很有受用了,可想这一部经内容真的是无比的丰富。人家问你,《华严》说的是什么?《华严》说我们的生活,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真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世间社会大众没有一个人脱离《华严》范围之外的,统统包含在其中。无论是什么人,机缘很难遇到,遇到之后要能够来听,欢喜来听,一定得殊胜的利益。这个利益要用世俗的话来讲,得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讲其他的利益他不懂,讲现前的,现前的幸福美满都在《华严经》上。如果他晓得有这么样的好处,他一定欢喜来研究,因为他希望眼前能够得到利益。第三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