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此句[迁注]“师子”上有“谓即”两字。
[一六]下句[迁注]作“皆各以金收师子尽”。
下句[勘文]作“皆各金收师子尽”。
下句[显钞]作“皆各全收师子尽”。案:“全”字生活费“金”字之误。
[迁注]喻法界缘起,一切诸法皆互相即相遍也。
[类解]诸根诸毛,各摄全体。
[案]皆以金收子尽,是说狮子的诸根毛各以其金体包容整个狮子相,也就是说,狮子的各种都是金体的显现。净源解:“诸根诸毛,各摄全体。”所言甚是。
[一七]以上五句[迁注]作“一一皆彻师子眼,眼即耳,耳即鼻”。无“鼻即舌,舌即身”六字。
以上五句[勘文]作“一一皆彻遍师子,耳即眼,眼即鼻”。无“鼻即舌,舌即身”六字。
以上五句[显钞]作“一一皆彻遍,即师子耳即眼,眼即鼻”。无“鼻即舌,舌即身”六字。
[类解]诸根相即,体非用外。
[案]一一彻徧师子眼,是说狮子的每一根每一相都具备狮子眼,也就是说狮子眼徧布整个狮子。眼即耳,是说狮子的眼就是狮子的耳。
[一八]以上三句[迁注]仅作“无碍无障”,无“自在成立”四字。
以上三句[勘文]、[显钞]作“无障碍故”,,无“自在成立”四字。
[迁注]对“一一皆彻师子眼,眼即耳,耳即鼻,无碍无障”作诠云:喻布施即九度,多行即一行也。
[类解]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
[案]自在成立,是说眼、耳等根相又彼此分别,各自成立。
[一九]此句[迁注]、[显钞]“名”上有“故”字。
此句[勘文]“名”作“故”。
[类解]大疏云:“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
[案]相即,不离,不二,不同性质的东西彼此依存,并可以衍化为等同的关系。诸法相即自在门,是说行种现象即彼此相依相即,又各自存在。也就是说,佛教各种法门是圆融自在的。
[勘文](五教章)又云:“诸法相即自在门,此上诸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自在无碍(一)[注:(一)“无碍”,据华严五教章补。]成耳。若约同体门中,即自具足摄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复自相即入,重重无尽无尽(二)[注:(二)华严五教章无下“无尽”二字。]故也。然此无尽能悉在初门也。故经云:‘初发心菩萨,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能尽。何况于无量无数无边劫,具足修诸度地功德行义’言一念即深广无边者,良由缘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如彼同体中,一钱即得重重无尽义者,即其事也。何况无边劫者,即一一门中,各显无尽义者是也。所以尔者,此经又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也。由此缘起妙理始终皆齐,得始即得终,穷终方原始,如上同时具足,故得然也。又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也,是故得一即得一切。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十信终心即作佛者,即其事也。”
问:如同体一门中即摄一切无尽者,为一时俱现前后耶?答:于一门中,一时炳然,现一切者,属微细摄。隐(三)[注:(三)“隐”,据华严五教章补]映互现重重者,属因陀罗摄。馀义即同即异,即多即少(四)[注:(四)“少”原作“小”,今改)]即始即终,如是自在具足一切无尽法门。仍随举一为首,馀即为伴。道理一不差失,旧来如此。辩同体一门中,具足自在无穷德耳。余异体等门中,亦复思之。问:若一门中即是(一)[注:(一)“是”,华严五教章作“具足”]一切无尽自在者,余门何用为?答:余门如虚空。何以故?同体一门并摄一切无尽故。问:此同体门中所摄一切者,但应摄自门中一切,岂可摄余门中一切耶?答:即摄自一切,复摄余一一门中无尽一切,如是重重穷无(二)[注:“无”,华严五教章作“其”]法界也,何以故?圆融法界无尽缘起,无一一切,并不成故,此但论法性家实德故,不可说其(三)[注:(三)“故,此但论法性家实德故,不可说其”十四字,据华严五教章补。]无(四)[注:(四)华严五教章“边量”上无“无”字。]边量故。此经偈云:‘不可言说诸诸劫中,演说一切不可说;不可说劫犹可尽,说不可说不可尽。’又偈云:‘一切众生心,悉可分别知。一切刹微尘,尚可算其数。十方虚空界,一毛犹可量。菩萨初发心,究竟不可测。’良由此一乘圆极自在无碍法门,得一即一切故耳。因果俱齐,无前后别故。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可(五)[注:(五)“可”,据华严五教章补。]思议佛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总别等义而用括之,明知因果俱时相容相即(六)[注:(六)“即”据华严五教章补。]各摄一切,互为主伴,深须思之,此事不疑。又经云:‘以以故?此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境界等,悉与三世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慧,所以化众生皆悉同等。’又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收他悟’如是云云无量,广如经文。
问:此等(一)[注:(一)“等”,据华严五教章补。]欢因中德耳,岂可即果德耶?答:此一乘义,困果同体,成一缘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果(二)[注:(二)“果”,据华严五教章补]者,因即不成因,何以故?不得果故非因也。问:上言果分离缘不可说相,但论因分者,何故十信终心,即辩作佛得果法也?答:今言作佛者,但初从(三)[注:(三)“初从”,华严五教章作“从初”]见闻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解行,解行终心在位穷满者,于第三生即得彼穷竟自在圆融果矣。由此因体依果成故,但因位满者,胜进(四)[注:(四)华严五教章无“胜进”二字。]即没于果海中也。是证境界故,不可说耳。此如龙女及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等,于三生中即翘(五)[注:(五)“翘”,华严五教章为“克”。]彼果义等,广如经辩,应凖思之。问:上言一念即作佛者,三乘(六)[注:“乘”,据华严五教章补。]中已有此义,与此何别?答:三乘望理为一念即作佛,今此一乘,一念即得具足一切教义,理事因果等。如上一切法门,及与一切众生,皆悉同时(一)[注:(一)华严五教章一连共有十个“同时”,此略去八个。]作佛。后后能(二)[注:(二)“后后能”,严华五教章作“后皆”。]新新断惑,亦不住学地而成正觉,具足十佛以现无尽逆顺德故,及因陀罗微细九世十世等,遍通诸位;谓十信终心已去,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及佛地等同时遍成,无有前后,具足一切耳。然此一念与百千劫无有异也,宜须思之。”
[显钞]前第四门,于师子诸根,各各收师子全体尽,诸根一一有师子。第五门诸收师子,师子全体纯是眼等,眼外无别体。(此门有纯杂义,此即纯义也。)此第六门,师子诸根毛头收师子,师子全体成眼等,而眼等诸根别别自在成立,是故云皆各全收师子尽也。言一一皆彻遍者,谓师子全体彻遍眼,此眼即耳、鼻、舌、身等。如彼同体门中,本数一彻遍二、三、四、五等中,而此一即、二、三、四、五等。然此眼所摄耳、鼻、舌等,亦即入重重无尽。然此无尽耳鼻,皆悉在初门眼中,诸根体用相作自在故,云耳即眼等。如是相即自在,故云自在成立无障碍也。此依相即门收师子全体,故一一彻遍,全体分根,自在成立也。是故第四、第五、第六三门,有皆收师子言。言同意别,得三门义思之,分齐全别矣。此约金狮子譬就。若依法说者,十身互相作,谓如经所说,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等十身。而不坏其相,若坏相非不思议。亦一刹入一切刹等,乃至十信、三贤、十圣、二觉相摄无碍,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义,皆由有此义。问:此相即门意,诸法互相、相入,无尽重重,与上因陀罗门,有何差别耶?答:约金师子说者,眼等自体,重重映现,即因陀罗门摄也。眼耳等相望即入无尽,即此门意也。谓眼中有眼,此眼中亦有眼,如上所引帝纲影现喻,此眼等重重无尽者,设虽不望耳等,可名因陀罗。眼耳等别相相望,互即入者,设虽眼与眼不融,可名相即门。譬如一聚松林无边者,是因为陀罗门。如松柳等诸无边者,是相即门,有此不同也。故至相二玄门云:“若就隐映相应(一)[注;(一)“相应”二字据十玄门补]互相显发,重重复重重,成其无尽者,即是因陀罗门摄”,乃至“若就三世间(二)[注:(二)十玄门无“问”字]圆融,无碍自在,相即复入,成其无尽复无尽者,即此门摄”。(此门者,相即门也。)结名可知。
[总释]这一段是讲,金狮子的眼、耳、鼻等各个根和每一根毛,由于都是金做成的。因而各各都能包容收尽整个金狮子。由此每一个根也都遍布整个狮子。同样,金狮子的眼也就是金狮子的耳,金狮子的耳就是金狮子的鼻,金狮子的鼻就是金狮子的舌,金狮子的舌就是金狮子的身。金狮子的各根既互相依存,互相等同,又各自存在,这叫“诸法相即自在门”。前一门“一多相容不同门”,着重请本体(理)与现象(事)的相容和不同的关系,而“诸法相即自在门”则着重讲现象与现象与对方合为一体;能摄而包含对方的一方,是“摄他同已”,使对方与自己合为一体。
[二0]此句[迁注]在“若看师子”上有“谓”字。
此句[显钞]作“若着师子”。案:“着”为“看”之误。
[二一]此句[迁注]作“唯见师子无金”。
此句[勘文]、[显钞]作“即唯师子无金”。
[案]若看师子,唯师子无金,是说如果专注意狮子形相,就只看到狮子而看不到金体。
[二二]此句[迁注]“即”作“则”。
此句[勘文]、[显钞]作“即金隐师子显]。
[迁注]就以上三句作注云:喻事能隐理。
[类解]就以上三句作注云:相显性隐。
[案]显,显现。隐,隐没。
[二三]第三句[迁注]“即”作“则”。
第二句[勘文]、[显钞]在“唯”上只有“即”字。
[迁注]就以上三句作注云:喻理能隐事也。
[类解]就以上三句作注云:性类相隐。
[二四]此句[勘文]、[显钞]无“若”字。
[二五]此句[迁注]作“俱显俱显”案:前“显”字应为“隐”字。
此句[勘文][显钞]作“即俱显俱隐”。
[类解]就以上三句作注云:性相同时,隐显齐现。
[案]俱隐俱显,如净源所解“性相同时,隐显齐现”,是说狮子和金体都有隐,都有显,隐或显同时出现。
[二六]以上二句[勘文][显钞]作“隐好名秘密,显即名显着。”
[类解]贤首品云:“东方入正受,西方徒定起。”
[二七]此句[迁注]、[勘文]、[显钞]“名”上有“故”字。
[类解]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并。”
[案]秘密隐显俱成门,是说狮子和金体的秘密显着同时存在,同时成就。佛教各种法门或隐没或隐现,也都俱时成就功果。
[勘文](五教章)又云:”秘密隐显俱成门,此上诸义,隐复显了,俱时成就也。故此经云:‘于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眼入正受贿(一)[注:(一)此句华严五教章作“眼根相入正定”。],色尘三昧起’等,又云:‘男子身中(二)[注:(二)“中”字据华严五教章补]入正受,女人身中(三)[注:(三)“中”字据华严五教章节补。]三昧起’等。于一微尘入正受,一切微尘三昧起,一切微尘入正受(一)[注:(一)华严五教章无“一切微尘三昧起,一切微尘入正受”二句。]一毛端头三昧起(二)[注:“起”字据华严五教章补。],如是自在,此隐彼现,正受及起定同时,秘密成矣。又此经云:‘十方世界有缘故,往返出入度众生,或见菩萨入正受,或见菩萨从定起。’又云(三)[注:(三)“云”字据华严五教章补]‘于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正觉,转正***入涅盘,现分舍利度众生。’如是无量,广如经辩。又如佛为诸菩萨受记之时,或现前受记,或不现前秘密受记等。如上第一钱中十钱名为显了,第二钱望第一钱中,十(四)[注:(四)“十”字据华严五教章补]即为秘密,何以故?见此不见彼故,不相知故,虽不相知见,然即此成彼,成故名俱成也,应如是凖思之。”
[显钞]正见师子,从头至足,皆师子相。离师子外,别不见金,故云金隐师子显等。正见金,从头至足唯是一聚金也,离金,别师子相不存,故云金显师子隐等。次两处看者,上明别显别隐义,今显上二义,金与师子两处上转,谓显俱则无隐,隐俱则无显,故不得俱。然隐显同时得俱成。故探玄记云:“显显不俱,隐隐不并,隐显显隐,同时无碍。”故云俱显隐也。问:何为隐显义耶?答:众多法体中,见此不见彼故,有隐显义。摩耶夫人于此一处为菩萨母,他方世界亦为菩萨母亦然。此处为母显,彼为隐等,可凖知。又经云,“于此方入正受”。显也。“他方三昧起”,隐也。“眼根入正受”,显也,“色尘三昧起”,隐也。此隐显俱时成就,非前后异时。清凉云:“如八九日月半显隐,正显即隐。不同晦月,隐时无显;不同望月,显时无隐。以一摄多则一显多隐,以多摄一则多显一隐。一毛摄法界,则余法界,则余毛法界皆隐,余一一毛互相摄入,隐显变然。然其地半月非但明五晦俱,而明下有晦,晦下有明。如东方入正定为一半明,西方从定为起一半晦。而东人处即于东起,如明下有暗;西方起处,即于西方入,如暗下有明。故称秘密隐显俱成。”言隐好名秘密、显即名显着(一)[注:(一)下一“着”字,应为“者”字。]如次释隐显义。下句结门名可知。问:如上所引清凉释,以隐显同时义名秘密。又至相大师十玄门云:“而此隐显体无前后故,言秘密。”此亦以同。即秘密之言,俱名于隐显。然今章中,于隐显言有秘密,显着别名,岂非相违耶?又依此义门有重言无用过,谓隐言即秘密显同时义,故名秘密。秘密言俱名隐显也。至隐即名秘密等释者,唯释隐覆显了义,非释门名也,可知。
[总释]这一门是说,如果注意看到师子(喻现象),那末,师子会显现出来,而金(喻本体)隐没,如果注意看金,那末,金显现出来,而师子隐没。如果即注意看师子又注意看金,那末,师子和金都有隐没和显现。这样,师子和金,即现象和本体的隐现同时存在,叫做“秘密隐现俱成门”。
此句[勘文]、[显钞]缺“金与”二字。
[二九]下句[勘文]、[显钞]作“若一若多”。
[类解]若观金时,师子似隐,唯显一金。观师子时,金性似隐,具显诸根。
[案]一,指金体。多,指师子诸相。
[三0][类解]一体真金,纯而有力,六根分异,杂而无力。
[三一]以上四句[迁注]作“定散同时,即此即彼,有力无力,主伴交辉”。案:以金师子章云间类解为佳。
上句[勘文]作“即彼即彼”。案:前一“彼”字系“此”字之误。
[迁注]就“谓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定散同时”作注云:经云:“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俱时历然。”
[类解]此主彼伴,交光互参。
[案]即此即彼,就此和就彼。关于主伴,法藏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起六观门中说:“谓以自为主,望他为伴;或以一法为主,一切法为伴;或以一身为主,一切身为伴。”比如,人们注意于狮子,那末狮子就为主,其余一切都为伴。虽然有如此的不同,但是又互不相碍,两者是交相辉映的。
[三二]下句[迁注]作“悉皆相容”。
下句[勘文]作“皆尽相容”。
[迁注]就“即此即彼,有力无力,主伴交辉,理事齐现”作注云:所现万法,海印炳然。
[类解]教义章云:“犹如束箭,齐头显现。”
[案]理事齐现,是说本体和现象一齐显现。
[三三]下句[勘文]、[显钞]作“微细成辨故”。案:古办与办通。
[迁注]以理成事,事法不定,互相容摄,安立同时。
[类解]经云:“一尘中有无量刹,刹复为尘说更难。”
[案]微细成办,如“一尘中有无量刹”,是说极微细的事物都能包容其他一切事物。
[三四]此句[迁注]“名”上有“故”字。
[类解]大疏云:“如瑠璃缾,盛多芥子。”
[案]微细相容安立门,是说微细的事物可以包容一切事物。佛教的一切法门,也都于一念中具足。
[勘文](五教章)又云:“微细相容安立门,此上诸义,于一念中,具足始终同时(一)[注:(一)“同时”,华严五教章作“别时”。“别时”,是。]前后逆顺等一切法门,于(二)[注:(二)“于”字据华严五教章补]一念中,炳然同时齐头显现,无不明了,犹如束箭齐头显现耳。故此经云‘菩萨于一念中,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远(一)[注:“远”,原用“近”据华严五教章改。]及所被益诸众生等,于一念中,皆悉显现,广如经文。’又云:‘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住。’又云:‘于一尘内,微细国土,一切尘等,悉于中住。’宜可如理思之。问:此义与上因陀罗云何别耶?答:重重隐映互现因陀罗摄,齐头炳然显着(二)[注:“显着”,原作“现者”,据华严五教章改]微细摄。此等诸义,并别不同,宜细思之。
[显钞]于此师子一体,有种种义门。而微细安立,言或隐显者,指第三门义。言若一若多者,指第二门义。言定纯定杂者,指第五门义。言有力无力,即此即彼者,指第六门义。于中上四字明相入,下四字明相即。言主伴交辉理事齐现下,正列上诸义,结属此门。就中重重所现诸法,举一为本,以余为伴。各各相望即入,故云交辉。问:此中主伴言,有何义耶?答:我宗定判,举诸法必云十十无尽,主伴具足,十十义略如前出。主伴者,谓十十法门主伴交(三)[注:(三)“交”,原作“绞”,今改]络故,成无尽也。谓十方一一微尘中,说华严经时举一为主,以余为伴。
问:何故作此主伴,成无尽耶?答:且如华严会通尘方无边刹土,但横计其数,虽知无尽,未知即入圆融义,唯三乘一相义,非一乘相圆极说。即经中说十十皆显无尽显圆融义也。谓主与主相对,伴与伴相对,唯有遍法界义。今取十刹海会,举一为主,以余为伴。余九亦互为主,余亦为伴。有空有力无力义,相即相入故,成百门乃至千门重重无尽门,是故旨归云:“互为主伴,通有四句。谓主主不相见,伴伴亦不相见。各遍法界,彼此互无故,无相见。主之兴伴,其必相见。伴主亦尔,共遍法界,此彼互有故,无不相(一)[注:(一)“相”,据华严经旨归补。]见。如(二)[注:“如”,据华严经旨归补。]舍那为主,证处为伴。无有主而不具伴故,舍那与证处同遍法界,设于东方证法来处,彼有舍那,还有东方,而来作证。如是一一具具(三),远近皆同,遍周法界。一切尘道,无障无。思之可见。”释曰,此就说经说处,余佛说处与舍那说相对,辨主伴也。相见中,此彼互有者,成主伴也。经中云说处,此方说华严经时,云一切微尘中亦如是说,如彼微尘中说华严经时,亦云一切微尘中亦如是说如是展转重重,无尽无尽。此中举一方说处为主,余为伴,围选以此为相见。依空有力无力义,如是相成故,如前成之。依此相即义,见微尘说处也。不尔者,不见之,非如神功力反化等,是法性实德也。翻此别取重重伴伴,云不相见。言理事齐现者,理事教义等十义,同时显现也。十玄义云:“一切法门,于一念中,炳然同时,齐头显现,无不明了,犹如束箭,齐头显现耳。”言皆悉相容等,若约譬说者,于金师子一体上,教义、理事等诸义,相容齐现。如彼束箭。虽有相违法,无碍安立也。清凉大师释此门总意云:“炳然齐现,犹彼芥瓶。”解曰,如瑠璃瓶多盛齐现,不相妨碍,非前非后也,故云不碍安立。如八相中,一一相内即具八相,名微细故,云微细成办(一)[注:(一)“辨”作“办”。]问:此门因陀罗门有何差别耶?答:因陀罗如上成。此门别者,若无相容义者,诸门各别。由此门故,一时具诸门义。故至相云:“若诸门一时具显,不相妨碍者,即是相容门摄。”言故名等者,结名可知。
[总释]这一段是讲,金狮子的金和狮子,或者隐没或者显现,或者是一或者是多,定为纯定为杂是有万有力是无力,或为此为为彼,为主为伴,交相辉映。本体(理)和现象(事)一起显现,互相容纳,互不妨碍彼此的成立,就如极微细的事物也能包容其它一切事物,叫做“微细相容安立门。”
[三五]此句[迁注]“师”上有“谓”字。
此句[勘文]、[显钞]“师”上有“即此”两字。
[案]支,通肢,四肢;即,骨骱。支节,此指狮子的四肢和关节。
[三六]下句[勘文]、[显钞]作“各各金收师子”。
[迁注]小法中含大法。
[案]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是说金狮子每一根细小的毛都各各包含有金狮子的全体。
[三七][勘文]作“一一能所师子”。案:“毛处”较“毛处”较“所能”明白易懂。
[三八]此句[迁注]、[勘文]“一”下有“茎”字。
此句[显钞]“一”下有“尘”字。
[类解]就以上五句作注云:以一切摄一切,同入一中,即交涉无碍门。偈云:“一切佛刹微尘等,尔所佛坐一毛孔。”
[案]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是说所有毛中的狮子同时立即包容于一根毛里头。
[三九]上句[迁注]作“各各显露”。
以上二句[勘文]、[显钞]作“一一茎毛中,各各皆有无边师子。”
[迁注]就“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茎毛中,各各显露,皆有无边师子”作注云:一事中含多事,一多顿现。
[案]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是说金狮子的每一根毛都具有无数的金狮子。
[四0]第一句[迁注]作“一一毛头”。
第二句[勘文]、[显钞]“带”作“载”。
第三句[迁注]、[勘文]、[显钞]“一”下有“茎”字。
[类解]就以上五句作注云:又以一切摄一切,带之复入一中,即相在无碍门。偈云:“无量刹海处一毛,悉坐菩提莲华座。”
[案]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是说金狮子的每一毛中,是说金狮子的每一毛又带着无数的狮子进入一毛之中。
[四一]下句“迁注”作“若帝纲之天珠。”
以上二句[勘文]、[显钞]作“如是重重无尽无尽,如帝纲天珠”。
[迁注]就“一一毛头,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茎毛中,如是重重尽”作注云:多入一无碍。
[类解]梵语释迦提桓因陀罗,此云能仁天主。纲珠,即善法堂护净珠纲,取譬交光无尽也。
[案]无尽,佛教讲无尽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离开生灭的事物,一是指因缘和合而起的事物,是一我相即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无穷无尽。这里指后一种合义。重重无尽,就是一重一重地包含而没有穷尽。天帝纲,印度神话说,帝释天宫殿装饰的珠纲,纲线由珠玉交织而成,每颗宝珠都能照见全部其他宝珠的影子,而影子又照见影子,交相辉映,彼此互摄,重叠无尽。这是说明现象与一现象之间的相互交渗,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
[四二]此句[迁注]“名”上有“故”字。
[类解]在疏云:“若两境互照,传耀相写”。
[案]因陀罗纲,即帝释天的宝纲,因帝释天梵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故名。法藏用来比喻事物的从横交织、重重无边;也比喻佛教各种法门之间互相映现,无穷无尽。因陀罗纲境界门,是说悟解万物互相包含,层层叠叠,融成一体境界的法门。
[勘文](五教章)又云:“因陀罗微细境界门,此但从喻异前耳。此上诸义,体相自在,隐映互现,重重无尽。故此云‘于一微尘中,各示那由他,无数亿诸佛,于中而说法。于一微尘中,现无量佛国,须弥金刚围,世间不迫迮。于一微尘中,现有三恶道,天、人,阿修罗,各各受果报(一)[注:(一}“果报”原作“报业”,据华严五教章改。],此三偈即三世间也。’又云:‘一切佛刹微尘等,尔所佛坐一毛孔,皆有无量菩萨众,各为具说普贤行。无量刹(二)[注:“刹”字据华严五教章改。]海处一毛,悉坐菩提莲花座,遍满一切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现’又云:‘如一微尘所示现,一切微尘亦如是。’余者云云无量,广如经辩。此等并是实义,非变化成。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也。其余变化等者,不入此例,何以故?此并是法性家(三)[注:(三)“家”字据华严五教章补]实德,法尔如是也。非谓(四)[注:(四)“谓”,原作“诸”,据华严五教章改]分别情识(五)[注:“识”,原作“谓”,据华严五教章改。]境界,此可去情思之。问:上言一尘现无量佛(六)[注(六)“佛”字据华严五教章补。]刹等者,此但是一重现而已,何故乃云重重现耶?答:此方说华严经时,云一切微尘中亦如是。如彼微中说华严经时,亦云一切微尘中亦如是说。如是展转,即重重无尽也。宜凖思之。问:若据此文,重重无尽,有何分齐,云何辩其始终等耶?答:随其智取,举一为首,余则(七)[注:“则”,原作“亦”,据华严五教章改。]为伴。据其首者,好名当中,余即眷属围选。上诸教义等,并悉如是自在成耳。及前相即相入自在等,皆悉如是摄一切法,无穷(一)[注:“无穷”,原作“穷尽”,据华严五教章改。]法界,并悉因陀罗成也。”
[显钞]余处解释中,华叶一一微尘中,皆现无边刹海。刹海复有微尘,微尘复有刹海,重重无尽。今例之云,师子一一眼耳支节毛孔中,皆现无边师子。师子复有眼耳支节毛孔,毛孔等中复有师子,重重无尽。问:何于自体眼耳等中收全体耶?答:师子相以金为性,以眼耳等皆无不称金性故,如性普遍故,师子全体皆入眼毛处也。如此一根一毛内所含师子,皆亦称金性故。一一遍入诸根,无尽无尽。何以故?若无一毛,无一切根故,是故此师子,以一毛一根成也。是故全体入一毛,此文师子全体,与诸根毛孔相望,一多相即,能所融通。总有四句,一、于诸根毛处,各各师子遍入。谓一根一毛皆称金性,故离金师子无别体,故离一根一毛师子不成,故有此义,故云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各全收师子也。二、诸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谓诸毛一毛无别体,故诸毛所有师子同时即在一毛中,故云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时,师子同时顿入一茎毛中也。三、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谓如所依数量,能依师子遍也。问:此第三句,与第一句有何别耶?答:第一句一师子体遍多处,故云各各,即为一入多句。此第三句所入云一一,能入云无边,即为多入多句,故云一一茎毛中各皆有无边师子也。四、不坏此二多相,还入一毛中。谓别毛师子,揽此总成故。有此义也,即能入诸毛师子,是别,所入一毛师子,是总也。故云又复一一毛载此无边师子还入一茎毛中也。如文易知。言如是重重等者,结无尽义,此非心识思量境界,不可思议,不可思议。问:此门意虽无尽融通,能所各别可现,何故金师子自体与诸根为能所现耶?故十玄义引经云:“于一微尘中,各示那由他无数亿诸佛,于中而说法。于一微尘中现无量佛国须弥金刚围,世间不迫迮。”又云:“一切佛刹微尘等,尔所佛坐一毛孔,皆有无量菩萨众,各为具说普贤行。”此等以微尘为所现,以诸佛菩萨等为能现,明因陀罗义。今于一师子同体中,各各现无边师子,其义如何?答:此有二义,一、章意依金师子譬作是说,凖下十玄义,以金为微尘,以师子为诸佛菩萨等,谓依即入圆融道理故,于师子诸根中皆现师子,且如对眼根者。问:此眼是谁眼?答:师子眼也。尔者,于此成眼根金中收师子全体,余根亦如是。譬如人是诸根皆人,畜是诸根皆畜,何以故?缘起道理无一,一切不成故。若眼根非师子,余根皆非师子。若尔者师子不能成就,翻此故知眼中皆摄师子,所含师子复有眼,彼眼中复有师子,无尽无尽。若如此知,即见眼无障碍法界,故以眼为门,结一乘见闻种子。以眼为门,常成正觉。余根亦然。故清凉大师释法宝髻长者十曾八门舍宅云:“约所依即以八识而为其门,于眼根中入正定故。悟一一识即法界门,于眼觉悟即眼陀罗尼自在佛也。八识皆然。”即此之谓也。二、约法亦如是现。谓如是善财童子对普贤知识,于普贤菩萨一一支节毛孔皆有普贤菩萨等是也。所引十玄义文,且出依正相对一义,非无一毛孔皆有无量菩萨众,即上所引菩贤业用等也。依此二义故,云各各皆有等也。此约师说,旨归说:“卢舍那身遍义中,名分圆无碍。彼云分圆无碍者,即此遍法界卢舍那身。一一支分,一一毛孔,皆亦有自舍那全身,是故分处即是圆满”等,即此义也。言如是重重无尽者,结帝纲义。如帝纲天天珠者,举譬释成,即此门义也。旨归云:“如帝释殿天珠纲覆,珠既明彻,互相影现,所现之影还能影现,如是重重不可穷尽”等。即帝纲者,帝释宫罗纲也。言名因陀罗等者,结门名。因陀罗者,梵语,此云主。或云尊重,卅三天共尊重故。义与帝纲同可知。
[总释]这一段是讲金狮子的眼耳和四肢关节,凡有毛的地方,每一根毛都各有金狮子;无数根毛中的狮子,同时包容于一根毛中。这样,每一根毛中又都有无数的狮子;再是,每一根毛中又有带着其他毛中所摄有的无数师子还归于一根毛中。如此,每一事物中有无数事物,交互涉入,重重无尽,叫“因陀罗纲境界门”。这一门也是说,现象和世界中每一个事物都是本体理的完整体现,本体理包含一切事物,所以可以说每一事物都包含一切事物。不仅如此,更进一层,这一事物,不但包含一切事物,还包含了一每一事物中所包含的一切事物。同样,其他任何一个事物中所包含的一切事物,也各各包含一切事物。为了说明这种观点,据宋高僧传法传载:“(法藏)又为学不了者设巧便,取鑦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余,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然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涉入无尽这义。”每一境中,不止有其他镜的影,而且有其他镜中的影的影。因陀罗纲也如此,珠纲上的每一珠中现一切珠,又现一切珠中之一切珠,形成重重无尽的关系,这也就是所谓因陀罗纲的境界。
[四三]第一句[迁注]作“谓说师子”。
第一句[显钞]无“说”字。
第二句[迁注]、[勘文]、[显钞]“以”作“用”。
第三句[迁注]作“论此金体”,[勘文][显钞]作“托此金体。”
第四句[迁注]][勘文]、[显钞]“具障”作“具彰”。案:作“彰”是。
[迁注]覩万法相,用显真理。
[类解]妄法生灭,无明也;如来藏不生灭,真性也。
[案]无明,梵语Avidya的意译,意思是指对真如、般若等佛教真理愚昧无知。此指没有了解事物的真实,一味执着现象的生灭,却不觉悟其虚妄,也叫做愚痴无明。说此师子,以表无明,是说狮子比喻有生灭的现象,通过塑造虚妄的狮子相,从而表示无明。金体,真金实体,这里比喻真如本体。真性。真性,本体的不生不灭的真实本性。语其金体,具影真性,是说,以金体比喻真如本体,来彰明本体的不生不灭的本性。这正如光显钞所说:“谓师子即无明生灭分,金体即真如不生灭分也。”
[四四]第一句[迁注]“理”上有“若”字。
第一句[勘文]、[显钞]作“二事合说”。
第二句[迁注]、[勘文]、[显钞]作“阿赖耶识”。
[迁注]即染而净,染(一)[注:(一)“染”原作“动”据文意改。]净俱泯,方为正解。
[类解]理事即真妄。论云:“真妄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此识有觉不觉二义,觉即令生真性正解。不觉即令生无明正解。若约善财参诸知识,遇三毒三德圆,皆生正解。
[案]理事全论,是说通过事(现象)领会理(本体)。况,比如的意思。阿赖识,阿赖耶识的略称,梵文Alayavijnana的音译。或译作阿黎耶识,又名心、藏识、本识、根本识、种子识、异熟识、第八识等,义译为藏、含藏,有能藏、所藏和执藏三义。能藏是指能藏摄一切事物的种子,所藏是指一切事物把自己的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执藏是指第七识把它执以为我,而第八识藏此我执。阿赖耶识含藏着一切现象的种子(濳在功能),有着决定现象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作用,是产生一切事物的本原。它也是所谓众生轮回业报的主体,它含藏的善恶种子,在成熟时就能招感各种不同的果报,从本质上说,大体上相当于灵魂。法藏根据起信论的思想,认为阿赖耶识有生灭和不生灭两个方面,有觉和不觉两种含义,众生可以通过觉而产生对事物真性的了解,克服无明。正解,正确的悟解。令生正解,使人们有真正的悟解。
[四五]此句[迁注]在“名”上有“故”字。
此句[迁注]、[显钞]在“名”下有“为”字。
[类解]大疏云:“如立像坚臂,触目皆道。”
[案]托事显法生解门,是说假托现象显示本体,令人产生真正的悟解。也就是说,佛教是通过不同事情表现为不同法门,而不同的法门都体现了共同的教义,使人产生正解。
[勘文](五教章)又云:“托事显法解门中,此上诸义,随托之(一)[注:(一)“之”原作“别”,据华严五教章改。]事,以显别法。谓诸理事等一切法门,如此经中说十种宝王云等事相者,此即诸法门也。显上诸义可贵,故立宝以树之。显上诸义自在,故标王以表之(二)[注:(二)“标王以表之”,原作“树王以显之”,据华严五教章改],故资泽,故断断(四)[注:(四)“断断”,原作“断腭”]故以云标(五)[注:(五)“标”,原作“树”,据华严五教章改]之矣。如此等事云云无量,如经思之。问:三乘中以有此义,与此何别?答:三乘托异事相,表显异理,今此一乘所托之事相,即是彼所显道理,更无异也。具足一切理事教义及上诸法门,无不摄尽者也,宜可如理思之。此上十门等解释,及上本文十义等,皆悉同时会融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普眼(六)[注:(六)“眼”,原作“贤”,据华严五教章改]境界谛观察余时,但在大解大行大见闻心中,然此十门,随一门中即摄余门,无不皆尽。应以六相方便而(七)[注:(七)“而”作“与”,据华严五教章改。]会通之,此可凖,上来所明,并是略显别教一乘缘起义耳、于其中诸余法相及问答疑等,与彼三乘或同或异,所目(一)[注:(一)“目”,原作“因”,据华严五教章改]所设为方便等,广如经论疏钞、孔目、及问答中,于彼释矣。与彼三乘全别不同,宜可广依华严经普眼(二)[注:(二)“眼”,原作“贤,据华严五教章改。]境界凖之。
问:此上道理,与彼三乘义别不同,此可信矣。又以何文证知三乘外别有一乘耶?答:此经自(三)[注;(三)“自”字据华严五教章补。]有诚文故,偈云:‘一切世界羣生类,甚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是法甚为难。’良由此法出情难信,是故圣者将彼三乘对比决之。又偈云:‘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示以声闻迫,令出于众若。小乘也(四)[注:(四)“中乘也”三字据华严五教章。]。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饶益于众生,为说菩萨道。即大乘也(六)[注:“即大乘也”四字据华严五教章补]。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为示于佛身,说无尽佛法。一乘也(七)[注:“一乘也”三字据华严五教章补。]’由此一乘非下机堪受,是故大圣善巧,于彼三乘位中,随其机欲方便少说。由不穷法界源,故权现(一)[注:(一)“现”字据华严五教章补]二身三身等佛。今为如是无上心机,乐大事(二)[注:(二)“事”下原有“欲”字,据华严五教章补],方始现(三)[注:(三)“现”,原作“显”,据华严五教章改。]佛十身境界,说无穷佛法耳,名现佛身说无尽佛法也。三乘但随机而已,未显诸佛十身自境界,故非现佛身。又随机少说一相、一寂、一味理等,故非穷尽说也。何以故?三乘以此无穷为过失故,然此一乘以无穷为德故耳。又此经云:‘于一世界中,闻说一乘者(四)[注:“者”原作“音”据华严五教章改。],或二、三、四、五,乃无量乘。’此据本末分齐说耳。圣教文义显然,不可以执情而惊怪者矣。”
[显钞]此门意,托金师子显正理,令生正解也。言此师子用表无明者,用者,异释或云,用者业用也。此师子以表无明为业用也。依此义者,师子之用也。或云,以金为体,以师子为用,依此义师子即用。此用谁用,即金之用也。今云用者,以也,是词之字也,无指别义也。谓师子即无明生灭分,金体即真如不生灭也。此二分和合,成阿赖耶识。如此知名为正解也。
问:上缘起门云:“以上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起。起但是缘,帮名缘起。”准此文,此金师子总有三义,一所依金,二巧匠方法,三所成师子。所显法亦可有三义,一所依真如,即是金也。二法因级,即无明等,是巧匠方法也。三此二和合成阿赖耶识,即金与师子无二体是也。尔者第二巧匠方法者,即当无明,然今文直云此师子用表无明,未出巧匠缘,云托(一)[注:(一)“托”,原作“诧”,据文义改。]此金体具彰真性,以玄记幻喻,有其五义,一所依之巾、二幻师术法等。于中巾喻如来藏,二幻师及术喻法起因缘,则如无明等。(如上引释也。)此文中,以幻师术喻因缘,此亦可然。何故此中以师子表无明耶?答上缘起门意,于师子上,取依他起性门缘生义故,殊缘义至要故,出巧匠缘。探玄记亦以同,于依他起性上,论幻喻故。幻五义中法譬合说云,三幻之相,喻依他起性。四存即亡,喻依他无性。五凡小谓有,取为人法。(此亦如上引。)此皆取依他起性上义也。此第十门依起信论等意,欲显生(二)[注:(二)“生”下疑漏“灭”字。]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阿赖耶识义。故于上取生灭义,故云用表无明,于金上取不生灭义,故云托此金体等。上文云:“师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灭。”此为取无生义。置虽字,虽然于金师子上显生不生灭义,未必藉工巧匠缘,今释准之可知,是故次正成阿赖耶识体云:“二事合说,况阿赖耶识,令生正解。”诸门分别不同,不可一准。言二事者,师子上生灭义,金上不生灭义。此二事和合,正如阿赖耶识生灭不生灭和合成其体,故以况之也。此义具如起信论义记中说,烦繁不出之。此依大乘实教,显具分唯识道理若依大乘始教,但得一分生灭义。故章主心识章云:“若依始教,于阿赖耶,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以于真理,未能融通,但说凝然不作诸法。故就缘起生灭事中,建立赖耶。从业等种,辨体而生。异熟报识,为诸法依。”乃至“若依终教,于此赖耶,得理通融二事分义。故论云:‘不生不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云许真如随熏和合依此本识,不同前教业等生故”等。然则依权实二教,一分具分二业不同,今依实教说具分正义,令物如此解云,令生正解也。翻此故得一分义人,名恶惠也。是故密严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惠不能知,藏即赖耶识。”解曰,依始教意,如来藏真常住无为法,赖耶识生灭法。今经宗说二分和合所赖耶识。起信论等依之成二分义,然恶惠不能知。文正指偏执者惠,具可见香象大师密严经疏。或人云,令生正解者,唯以说阿赖耶识云正解也,未必权实对辨。至相十玄门出此门体云:“如法界品云,开楼观门相,见弥勒菩萨所行因事,至菩萨提道场。以楼观即菩提相,所以言显法生解也。”问:十玄义释此门云:“问:三乘中以有此义,与此何别?答:三乘托异事相,表显异理。今此一乘所托之事相,即是彼所显道理,更无异也”等。至相十玄门说亦同之。然今章云“何况阿赖耶识”等,似以异事显异理,如何?答:今章意寄譬喻说,是故有况言。若依实义,如玄义等说,言名为等者,结门名也。(上来十玄门海印法门之秘键也。故清凉云:“若于此十门,圆明显了,常入法界普贤之境。”学者宜留思而已。)
[总释]这一段是讲,以金狮子为比喻,有生灭的狮子(事、现象)是虚幻的,这是表示无明;说金狮子有真金的实体(理、本体),这是彰明本体的无生灭的真性。把理事这两方面合起来讲,就如生灭与不生灭、不觉与觉和合的阿赖耶识一样,可以通过生灭把握无生灭,由不觉转为觉。这也就是“观万法相,用显真理”(承迁注),通过现象以显示本体,从而使人产生真正悟解的法门。
[四六]上句[迁注]、“师子”上有“谓此”二字。
上句[勘文]、[显钞]无“之”字。
[迁注]喻真理随缘成诸事法,各各不实也。
[类解]随工匠缘,时时迁谢。
[案]有为之法,即有为法,同“无为法”相对。为,造作的意思,法,指一切事物。佛教称由因缘造作而生的有生的有灭的一切事物为“有为法”。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应作如是观。”念念,金师子章光显钞说:“念念者,一刹那也。”
[四七]上句[勘文]作“刹那无间”。
上句[显钞],作“如刹那无间”。
[案]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意思是最短暂的时间。佛教着作中有说一弹指间有六十刹那,如法藏华严经探玄记说:“刹那者,此云念顷,于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有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如仁王护国般若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有说刹那是譬喻所不能表达的短暂时间。这个佛教名词现已成为常用口语。三际,即三世。
[四八]以上二句[迁注]作“谓有过去、未来、现在三际”。
以上三句[勘文]、[显钞]作“为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去现在未来”。
[显注]总相之中,分限不同。
[类解]普贤行品云:“过去中未来,未来中过去。”亦离世间品答普慧之问也。
[四九]第三句[迁注]“即”作“则”。
第一句[勘文]、[显钞]作“总三三位”。
第三句[勘文]、[显钞]“段”作“数”。案:作“段”是。
[迁注]就“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作注云:一即多,多不坏。又就“则束为一段法门”作注云:一法门中无量门,种种修短,各各不同。
[类解]如师子诸根诸毛,本纯一之金也。
[案]九世,是说现象界的任何事物都分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每一过去、现在和未来,又各分过去、现在和未来,共为九世。束,约束。法门,佛说的教义是法,这种法是众生进入佛境的通道,犹如进屋的门,称为法门。即束为一段法门,是说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受九世约束。
[五0]第一句[勘文]作“虽后为世十世”,[显钞]作“虽复九世”。案:[勘文]有误,以“虽则九世”为是。
第二句[迁注]作“有隔不同”,[勘文]、[显钞]作“各各有融隔不同”。
第四句[勘文]、[显钞]作“通融无碍”。
[迁注]摄末归本。
[类解]通玄论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案]一念,即一刹那,指极短暂的时间。融通无碍,同为一念,是说九世各各不同,又相互联系,相继成立,圆融相通,无障无碍,同在一念之中,即“不离于当念”。
[五一]此句[迁注]“名”上有“故”字。
[类解]大疏云:“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
[案]十世,此指九世加一念。法藏说:“即此一叶(指莲华叶)既具遍一切处,亦复该一切时,谓三世各三,摄为一念,故为十世也。以时无别体,依华以立,华既无碍,时亦如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十世隔法异成门,是说一念中有九世,九世又同为一念,事为十世,十世相互有别,又相由成立。也就是说,一切法门遍布于“十世”之中。
[勘文](五教章)又云:“十世隔法异成门,此上诸义,遍十世中,同时别异具足显现,以时与法不相离故。言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现在三世,各有过去、未来(一)[注:(一)“来”,据华严五教章补]及现在,即为九(二)[注:(二)“九”原为“三”据华严五教章改。]世也。然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总句,总别合成十世也。此十世具足成别异,同时显现成缘起故,得即入也。故此经云:‘或以长劫,短劫入长劫;或百千大劫为一念,或一念即为百千大劫;或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劫入过去劫,如是自在时劫无碍,相即相对(一)“相”据华严五教章补]入浑融成矣。’又此经云:‘于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佛刹。’又云:‘于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众生。’(二)[注:“又云:‘于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众生。’”十五字据华严五教章补。]又云:‘于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诸佛佛事。’又云:‘于一微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转***。’如是云云无量,广如经文。此普摄上诸义门,悉于十世中自在现耳,宜可思之。”
[显钞]余门约法释师子,此门约时释。言此师子是有为法等者,辨定师子体。问:此师子为有为法,为无为法?答:是有为法也。若云有为法者,定可生灭,生灭长短为几尔耶?答:念念生灭。念念者,一刹那也。依俱舍,时极少名一刹那,不可分析。出体云,有动法行度一极微顷也。依大乘,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更经九百生灭,是佛智所知也。重言念者,相续义也。言生灭者,有为法生已还灭,灭已亦生。此生灭言实有生、住、异、灭四相。然此四相依始终二教,有隔念同念不同,如如说。依一乘九世相融为一念,今约一乘说十世。言刹那无间等者,生灭相续,中间等无间隔,故云间隔,故云无间。言分为三际等者,先约常途,总说三世,即离世间品经云:“过去说过去,过去说未来,过去说现在。现在说现在,现在说未来,现在说过去。未来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今顺此说,先分三际。言总三三位以立九世等者,于三世中,亦说三世。谓如过去世中,法未谢之时,名过去现在。更望过去,名彼过去为过去过去。望今现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为过去未来。此如一具三世俱在过去。又彼谢已,现在法起未谢之时,名现在现在。望彼过去已灭无,故名彼以为现在过去。望于未来是未有故,名现在未来。此三一具俱在现在。又彼法谢已,未来法起未谢之时,名未来现在。望彼现在已谢无,故名未来过去。更望未来亦有未有,故名未来未来。此三一具往在未来。此九中各三现在,是有六过未俱无。言即更束为一数法门者,上所说九世迭相即相入,故成一总句,总别合论,为十世也。言虽复九世等者,世非一故,名各各束为一数云融也。有此差别云不同。言相由成立乃至同为一念者,明相即相入缘起相由义,且如过去现在法未谢之时,自是现在。以现在现在望之乃是现在之过去,是故彼波法亦现在亦过去,所谓异故,不相违。又现在现在法,自是现在,以未谢故。以过去现在望之,乃是过去之未来。又未来现在望之,复是未来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未来。现在望之,复是未来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去。又未来现在法,亦现在亦未来。准之可见。依有此等义故,云相由成立。言通融无碍,同为一念者,无此世,彼世不成故。此世不失本位,而能即入故。无量无数劫,通融无碍,同为一念故。云通融等,具如别章说。十世乃至理事等诸门即入,而不失前后短长等相故,云十世隔法异成门可知。
[总释]这一门是从时间上讲事事无碍的道理。金狮子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时时刻刻在生灭过程中,在极短短暂的刹那间都分过去、现在、未来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每一际又分过去、现在和未来,共为九世,一切事物都受九世的约束。法藏在华严海百门镕融任运门第四中说:“融念劫者……由一念无体,即通大劫,即通大劫,大劫无体,即该一念。由念劫无体,长短之相自融,乃至远近世界,佛及众生,三世一切事物,莫不皆于一念中现。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念既无碍,法亦随融。是故一念既见三世,一切事物显然。经云:‘或一念即百千劫,百千劫即一念。’虽是九世,各各不同,但又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九世和一念共为十世。这样,十世时移世异是相隔,而每一事物又能遍十世,同时成就,虽异而成,称为十世隔法异成门。
[五二]第一句[迁注]“金”上有“谓”字。
第一句[勘文]、[显钞]作“即此师子与金”。
第二句[迁注]作“或显或隐”。
第四句[勘文]、[显钞]作“无有自性”。
[迁注]法无定法,随心转变。
[类解]谓全心一事,随心徧一切中,即一隐多显也。全心之一切,随心入一事中,即多隐一显也。以表师子与金,悉皆回转而无定相耳。
[案]心,指真心。法藏在五教章中说:“唯心回转善成门,此上诸义,唯是一如来藏,有自性清净心转也”真心,即自性清净心,约相当于绝对的精神本体。回转,是转变、变化的意思。由心回转,由真心转变生成。
[五三]以上三句[迁注]作“说理说事,有成立”,并注云:法本具足,随机隐显。
上句[勘文]“说事”作“诸事”。案:“诸”字应为“说”字。
[类解]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五四]此句[迁注]作“故名由心回转善成门。”
此句[勘文]、[显钞]“名”上有“故”字。
[类解]贤首亦改此一门为:“主伴圆明具德门”,故大疏云:“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
[案]善成,完善圆满的成就。唯心回转成门,是说一切都随“真心”转变生成,佛教一切法门唯是“真心”所起。
[勘文](五教章)又云:“唯心回转善成门,此上诸义,唯(一)[注:“唯”,据华严五教章补]是一如来藏,为(二)[注:(二)“为”据华严五教章补]自性情净心转也。但性起具德,故异三乘耳。然一心亦具足十种,如性起品十心义者,即其事也。所以说十者,欲显无尽,故如是自在具足无穷种种德耳。此上诸义门,悉是此心自在作用,更无作物,名唯心回转等,宜思释之。
[显钞]正见师子时,唯师子无金,即师子为显金为隐,正见金时,唯金无师子,金为显师子为隐,如第三门说。或见师子一体为一,见五根差别为多,或见一毛等为一,见多毛等为多,如第二门说。寻如此诸义,于金师子上无有隐显一多等自性,唯心分别所成。即金非师子,心分别之为师子,唯由心力回转金为师子。乃至于师子上,知隐显等诸义,故云无有自性,由心转也。言说事说理有成有立等者,语师子相为说事,显金性为说理,藉巧匠功为有成,待此功能显师子像为有立,即师子体也。若约法说者,十玄门云,前诸义教门等,并是如来藏性,清净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云回转善成。心外无别境,故言唯心。若顺转即名涅盘。故经云:“心造诸如来,若逆转,即是生死。”故经云:“三界虚妄皆一心作,生死涅盘皆不出心”等。五教十玄义云:“此上诸义门,悉是此心自在作用,更无余物(一)[注:“物”下原有“故”字,据华严五教章删],名唯心回转等。”解曰。二师俱云上诸师义门者。结归唯心作用也。其心者,指如来藏性清净真心。如文易了。言故名唯心等者,结门名可知。
[总释]这一门是讲,金(喻本体)与狮子(哈现象),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随真心回转生起,这样,理(本体)和事(现象)都各有成立,一切都是真心的变现。后来法藏把这一门改为主伴圆明具德门,说“此圆教法理无孤起,必眷属随生。……又如一方为主,十方为伴,余方亦尔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见,主伴伴主,圆明具德。”(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种现象生起,是为主,其他现象也必然伴随着生起,这样就形成了互为主伴的关系,因而任何一种现象也都圆满具足一切功德。
∵括六相第八∵∵
括六相第八[一]
师子是总相[二],五根差别是别相[三],共从一缘起是同相[四],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五];诸根合会有师子是成相[六],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七]。
校释
[一][迁注]法无定相,举一即多。
[类解]云华(即智俨)十玄,根于观门。刚藏(一)[注:“刚”,疑系“康”字之讹。刚藏,疑为康法藏之误。]六相,源乎在经。经观融通,相玄交彻,故第八括六相。
[案]括,包括、包容。六相,指事物的六种相状,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和坏相。括六相,是讲一切事物都包容有六种相状,也就是从哲学上论述部分和整体各种关系。
[二]此句[迁注]“师子”上有“谓”字。
此句[勘文、[显钞]“师子”上有“言一”二字。
[类解]一即具多为总相。
[案]总相,指狮子的全体,即事物的整体。
[三][类解]多即非一名别相。
[案]五根,指眼、耳、鼻、舌、身。别相,不同的五根各为狮子的一部分,唯指事物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四]此句[迁注]无“从”字。
此句[勘文]、[显钞]“共从”作“共成”。
[类解]多类自同成于总。
[案]同相、眼、耳等到时缘起而形成狮子,也就是组成为整体的各部分的共同性。
[五]此句[迁注]作“眼耳各不相到是为异相”,[勘文]作“眼耳各不相是异相”,[显钞]作“眼耳各不相是异相”。案:以金师子章云间类解本为胜。
[类解]各(一)[注:(一)“各”原作“名”据华严五教改。]体别异现于同。
[案]不相滥,不相同。异相,眼、耳等各不相同,也就是事物整体各部分的差别。
[六]此句[迁注]作“诸根合会是成相”,[勘文]作“诸根合会复有师子是成相”,[显钞]作“诸根会得有师子是成相。”
[类解]一多缘起理妙成。
[案]成相,是说眼、耳等诸根和合而成狮子,即各部分共同组成为整体。
[七]此句[迁注]“诸根”作“诸缘”。案:“诸缘”应为“诸根”。
[案]坏相,是说眼、耳等各自独立而不和合,则无狮子相。也就是各部分只停留在各自本位上,不共同组成为整体。
[迁注]对“括六相”整段作注云:显法界中无孤单法,随举一相,具此六相,缘起集成,各无自性。一一相中含无尽相,一一法中具无尽法。
[类解]坏住自法常不作。另,对“括六相”分句作注后,还解说:教义章中有八(一)[注:(一)“八”,原作“入”,据华严五教章改。]句偈文,上引六句,随文注之。末后二句结欢劝修,云:“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一乘。”彼章广寄一舍,以喻六相。后学如仰祖训,宜悉讨论耳。
[勘文](二)[注:(二)勘文的本段注文,系录自法藏华严五教章卷四第十义理分齐者第四门六相圆融义。]六相缘起,三门分别:初、列名略释,二、明教与意,三、问答解释。
初、列名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相者,一含多德故。别相者,多德非一故。别依比(三)[注:(三)“别依比”原作“别相者依止”,据华严五教章改。]总满彼总故。同相者,多义不相违,同成一总故。异相者,多义相望,各各异故。成相者,由此诸义缘起成故。坏相者,诸义各住自法不移动故。
第二、教兴意者,此教为显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镕(一)[注:“镕融”,原作“容持”,据华严五教章改。],用至因陀罗无穷理事等。此义现前,一切或障,一断一切,得九世十世惑(二)[注:“或”字据华严五教章改]灭。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显一切显,并普别具足,始终皆齐,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良由如此法界缘起六相容融,因果同时,相即自在,具足逆顺,因即普贤解行,及以证入果,即十佛境界的显无穷,广如华严经说。
第三、问答解释者,然缘起法一切处遍通,今且略据缘起成舍辨。问:何者是总相?答:舍是。问:此但椽等诸椽,何者是舍耶?答:椽即是舍,何以故?为椽全独能作舍故,若离椽舍即全不成故,若(三)[注:“若”上原文有“为此”二字,据华严五教章删。]得椽时即得舍矣。问:若椽全自独作舍者,未有瓦等,亦应作舍?答:未有瓦等时,不是椽故不作,非谓是椽而不能作。今言能(四)[注:(四)“能”,据华严五教章补。]作者,但论椽能作,不说非椽作,何以故?椽是因缘,由未成舍时无因缘故,非是缘(五)[注:(五)“缘”,原作“椽”,据华严五教章改。]也。若是椽者其毕全成,若不全成(六)[注:(六)“成”原作“作”,据华严五教章改。]不名为椽。问:若椽等诸缘,各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何过失?答:有断常过。若不全成,但少力者,诸缘各少力,此但多个少力,不成一全舍故,是断敢。诸缘并少力,皆无全成,执有全舍者,无因有故是其常也。又若不全成者,去却一椽时,舍应犹(一)[注:(一)“犹”下原有“成”字,据华严五教章删。]在,舍既不全(二)[注:“不全”,原作“全不”,据华严五教章改。]成,故知非少力并全成也(三)[注:(三)“也”,原作“故”,据华严五教章改。]。问:无一椽时岂非舍耶?答:但是破舍,无好舍也,故知好舍也,故知好舍全属一椽。既属一椽,故知椽即是舍也。问:既舍即是椽者,余板(四)[注:(四)“板”,原作“枑”,据瓦等应即是椽耶?答:总并是缘,何以故?去却椽即无舍(五)[注:(五)“去”,“舍”字均据华严五教章改]故。所以然者,若无椽即舍坏,舍坏故不名板(六),是故板(七)[注:(六)(七),原作“枑”,据华严五教章改补]瓦等即是椽也。若不即椽(八)[注:(八)“椽”字据华严五教章补。]者,舍即不成,椽瓦等并不成。今既并成,故知相即耳。一椽即尔,余椽例然。是故一切缘起法不成即已,成则(九)[注:(九)“成则”二字据华严五教章改。]即相,即容融无碍,自在圆极,难思出过情量,法性缘起通一切处,准知。
第二别相者,椽等诸缘别于总故,若不别者,总义不成,由无别时即无总故。此义云何?本以别成总,由无别故总不成也。是故别者,即以总成(一)[注:(一)“成”原作“为”,据华严五教章改]别也。问:若总即别者,应不成总耶?答:由总即别故,是故(二)[注:(二)“是故”二字据华严五教章补。]得成总。如椽即是舍,故名总相。舍即是椽,故名别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总别相即,此可思之。问:若相即者,云何说别?答:只由相即,是故成别。若不相即者,总在别外,故非总也。别在总外,故非别也。思之可解。问:若不别者,有何过耶?答:有断常过。若无别者,即无别椽瓦,无别椽瓦故,即(三)[注:“即”上原有“故”字,据华严五教章删]不成总舍,故是断也。若无别椽瓦等,而有总舍者,无因有舍,故是常也。
第三同相者,椽等诸缘和同作促进,不相违故,皆名舍缘(四)[注:“缘”,原作“椽”,据华严五教章改],非作余物,故名同相也。问:上与总相何别耶?答:总相唯望一舍说,今此同相,约椽等诸缘,虽体各别,成力义齐,故名同相也。问:若不同者,有何过耶?答:若不同者,有断常过也。何者?若不同者,椽等诸义(五)[注:(五)“义”,原作“缘”,据华严五教章改。]互相违背,不同作舍,舍不得有,故是断也。若相违不作舍,而执有舍者,无因有舍,故是常也。
第四异相者,椽等诸缘随自形类相差别故。问:若异者应不同耶?答:只由异故,所以同耳。若不异者,椽既丈二,瓦亦应(一)[注:(一)“亦应”,原作“应亦”,据华严五教章改]。坏本缘法故,失前齐同成舍义也。今既舍成,同名缘者,当知异也。问:此与别相有何异耶?答:前别相者,但椽等诸别于一舍,故说别相。今异相者,椽等诸缘迭互相望而却步,各各异也。问:若不异者,有何过耶?答:有断常过也。何者?若不异者,瓦即同椽(二)[注:(二)“椽”原作“缘”,据华严五教章改]丈二,坏本缘法不共(三)[注:(三)“共”字据华严五教章补]成舍,故是断。若坏缘者不成舍,而执有舍者,无因有舍(四)[注:(四)“无因有舍”原作“舍无因”,据华严五教章改],是故是常也。
第五成相者,由此诸缘,舍义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缘。若不尔者,二俱不成。今现得成,故知成相互成之(五)[注:(五)“互成之”三字据华严五教章补]耳。问:现见椽等诸缘,各住自法,本不作舍,何因得有舍义成耶?答:只由椽等诸缘不作故,舍义得成。所以然者,若椽作舍者,即失本椽法作故,舍义不得成。今由不作故,椽等诸现前,由此现前故,舍义得成矣。又若不作舍,椽等不名缘,今既和缘名,明知定作舍。问:若不成者(六)[注:“过”字据华严五教章补]何过(七)[“过”字据华严五教章补]失?答:有断常过。何者?舍本依椽等诸缘成,今既并不作,不得有舍,故是断也。本以缘(一)[注:(一)“缘”字据华严五教章补]成舍名为椽,今既不作舍,故即无椽,亦是断。若不成者,舍无因有,故是常也。又椽不作舍得椽名者,亦是常也。
第六坏相者,椽等诸缘各住自法本不作故。问:现见椽等诸缘作舍成就,何故乃说本不作耶?答;只由不作故(二)[注:“故”字据华严五教章补],舍法得成,若作舍去不住自法者,舍义即不成。何以故?作去失法,舍不成故,今既舍成,明知不作也。问:若作去有何失?答:有断常二失。若言椽作舍(三)[注:“舍”字据华严五教章补]去,即失椽法,失椽法故,舍即无椽不得有(四)[注:“有”字据华严五教章补],是断也。若失椽法而有舍者,无椽有舍是常也(五)“无椽有舍是常也”,原作“无椽有故是断常也”,又总即一舍,别即诸缘,同即互不相违,异即诸缘各别,成即诸缘办(六)[注:“办”原作“辨”,据华严五教章改]果,坏即各住舌法,乃为颂曰:“一即具多名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多类自同成于总,各体别异现(七)[注:(七)“现”,原作“显”,据华严五教章改]于同。一多缘起理妙成,坏往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一乘。”
[显法]前十玄门,总显别教一乘缘起义。余处解释中,于一一门中,皆引数多文证,成立此义。然此十门,皆于一门中摄余门,以六相方便会通之。故十玄义云:“然此十门,随一门中,即摄余门无不皆尽,应以六相方便而会通之。”六相者,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于十玄门会六相者。十玄者,是总相也。十门各各差别,是别相也。十门同成一缘起玄门,是同相也。十门相望各各异,是异相也。依此十门缘起义成都市,是成相也。十门各住自门,义不移动,是坏相也。又非只十门相摄,于一一门中有此义。先第一门中,同时具足相应门,是总相也,教义、理事等十义差别,是别相也。十义同成第一门,是同相别。十义相望各各异,是异相也。由十义成一门,是成相也。十义各住自义,是坏相也。乃至第二第三门等,皆准知。谓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方便,以此六相圆融为秘要也。是故至相等大师,忽值他人,谓曰:“师欲得解一乘义者,须深重六相之义。可一两月间摄静思之,当自达经宗耳。”言讫突然不现。依之大师守皆旨,不盈累朔,达经义,学者殊可留思矣。
今此第八门。于金师子,出于六相义,言言(案:多一“言”字。)一师子是总相者,第一相也,谓一中含多法故。云总相,谓于金师子一体中,含五根等多法也。言五根差别相者,谓于多法中,其余体非一。谓于一师子中,眼根耳根等差别故,云别相。言共成一缘起是同相者,五根等别法,共力成立一师子。谓眼根作师子,耳根亦作师子,能作眼根等虽有差别,同作一师子,所作同故,云同相。一缘起者,多法共作一师子也。缘起者,批师子可知。言眼耳各不相是异相者,不是即非也,诸根各别相望故。置(一)[注:(一)“置”为“异”字之讹。]相言谓眼根非耳根,耳根非眼根等,各有差异,故云异相也。言谓根合会得有师子是成相者,谓诸根不和合者,不得成师子。已合会金师子得成,故云成相。言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者,谓诸要各守自体,互不相作故,即不见师子总体,是云坏相也。问:坏者为名何义,师子已存,诸根亦完,何云坏耶?答:坏者,以师子为所坏,以诸根为能坏,谓师子者是总相。诸根者是别相也。诸根各住自别位,不见师子总体,指之云不作。六相颂云。六相颂云:“坏住自法常不作,”此之谓也,是故诸根若现见师子总体者,师子不成,缘起道理无别,总不成故,亦诸根不成,别依止总故也。谓无眼等诸根,师子不成,是断过也。若谓不成,犹为有者,是常过也。
问:诸根若作师子者,眼独作师子耶?答:尔也。问:诸根各出少力共作之,何一根作之耶?答:若不作全者,诸根各出多个少力,不成师子全体,犹是断过也。诸根皆少力不成师子全体,犹执有者,无因有故,是其常也。问:尔者一根全作者,指一目等。师子体犹存,知一根不作如何?答:但是破师子,非好师子。已好师子,属一根。明知一根即是师子也。乃至历余相,一一有如此分别,具如五教章中卷六相圆融义说。彼中举缘起舍分别之。今章中就缘起师子分别之。所注虽别,道理不殊。细思之,依有此义故,成一断一切断,一成一切成等诸义也。故六相圆融义云:“此义现前,一切惑障,一断一切断,得九世十世或(一)[注:(一)“或”,据华严五教章补]灭,行德即成一(考:成一二字恐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显一切显,并普别具足,始终皆齐。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解曰:此中言一断一切断者,于一切或障也。言一成一切成者,成一种行德,即成一切行德也。余义如文易知。问:有人云,一断一切者,即一人断惑时,一切有情皆断惑。言一成一切成者,一人成佛时,即一切有情皆成佛也。今解释与此相违如何?答:宗家定判,始终意别。谓如此文等者,烦恼自类相对。说一切断,亦行德自类相对。说一切成者,如有人云,此者性起品说成佛义,明自他相对一切成义。例此说断惑行相,亦说自他相对一切断义也。虽然宗义所立于断惑门者,先自类相对为源,以理推之,可有自他相对义。若极自类门义者,自他门义自可明。然有人义类此故,自他相对义亦不成也。
问者曰,请欲闻其断或成佛义。答;尔也,当示纲要。就中有二门,一断惑门,二成佛门也。先明断惑者,先可辨定烦恼名体。问:圆教烦恼名体如何?答:断惑章云:“前三乘等诸门断惑,若一障一切障,一断一切断,即入此教。若随门前后,是三乘等。此据别教言。”明知名体与三乘无别,是故经中以贪嗔等名数,多说断惑行相。但约其用,甚深广大。何者?种子义云:“若约缘起秘密义,皆具此六义。此约终教,以此教中六七识等只是如来藏随缘义,无别自性,是故六七识,亦具本识中六义也。”明知。能诸识具六义,此六义以六相融摄之。融六义为一因是总相,开一因为六义是别相,六义齐是名因同相,六义为不坏相是异相,由此六义因义得成是成相,六义各住自义是坏相也。此六义据缘起自体,以六相融摄,成缘起义门。所依本识,已具六义,六相准知。相应烦恼亦可顺此。谓眼识有时,烦恼亦有。眼识空时,烦恼亦空等。是故见眼耳等诸法、即入法界中。问:见眼等入法界方如何?答:就眼有二义,一空义,二有义。此中空义刹那灭义,此有二种,始教隔念生灭,终教同念生灭。探玄记云:“一生相中有四种灭义,同时具足。一性不成就名灭,二由灭故起是故具灭,三能成灭故具灭,四生灭俱梦妄中。妄有前后,理实照时皆无前后,是故生时还有灭也。”明知眼眼法生位有空无碍,灭位空有无碍,此约终教说。缘起自在,具如上金师子诸义,遮表自在,圆融无碍等,约圆教说。是故此眼即甚深无碍法门,教义、理事等十义同时相应,无前后,教即别教,义即别义,余可准知,名同时具足相应门。又眼法有体有力故,诸根悉相即入,一多无碍。(如上释之)乃至知眼根即无尽法界,是名入法界。
问:虽闻此旨,尚以不开悟,愿指事示之。答:且约生佛相即门示之者,且约如来有五根,约众生亦有五根,合为十种。其十种者,一如来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六众生眼根、七耳根、八鼻根、九舌根、十身根。如来五根有同体异体,谓眼中有耳等五根为同体,眼等相望余四根为异体。众生五根有同体异如此。且如来异体五根耳鼻舌身等,相即相入,皆在同体五根中,故摄皆为同体五根。同体中五根虽不同,皆余四根空,眼根有故,摄为一眼根。或依六相圆融门,不动一根,遍摄诸根故。缘起法主伴相成,随举一法,尽摄一切。故摄皆为同一眼根,于众生亦如此。摄为同一眼根,即如来与众生,各有一眼。然佛眼是空,众生眼是有。故摄为同一众生眼,此眼体是无障无碍,一多相即,因陀罗纲法界眼见此眼,即是见于无尽法界,非是托此别有所表。诸识皆是如来藏法性圆融体故。如此净眼益究竟时,即诸识相应烦恼一断一切,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也。如眼根眼识,余根余识,皆准可知。如五教止观云,见眼耳等事,即入法界缘起中也。即此之谓也。问:此中虽明能治相即义,未明一断一切断义如何?答:明能治无碍义,一切断义自成。断或章云:“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妄(考:妄恐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谓七识已具本识中六义,依此一门,终教意诸识相应烦恼,亦不可局定。况一乘圆教,力用相收,一多自在故,才与普法相应,位诸烦恼绵普灭,非别灭故,云一切断也。小相品中,兜率天子才从地狱出,闻此普法,非直自身顿得十地,亦乃毛孔香熏中,令尔许众生顿八万四千烦恼皆悉除灭。香象大师释曰:“并是普法之胜力也。”良以八万四千烦恼一时顿皆悉除灭,岂非一切断耶!离普法力,何有此胜事耶?是故断惑门云,一断一切断者。断一种即断余惑。初一断者,断一烦恼。次一切断者,断余惑也。(此义如小相品说)成佛门时,一成一切成者,自他相对也。即一人成佛时,一切众生同时成佛也。(此义如性起品说。)经宗说相如此。即普贤品所说嗔烦恼,具百千障碍门,断嗔断一切,五位上能障烦恼。又如小相品所说,贪嗔痴并等分各二万一千种烦恼。天子闻空声所普法时,皆悉除灭。此等约烦恼种类,说一切断也。成佛门者,如性起品明。如来成菩提义,有十门中,此第五现因果门说也。此门意于一佛身中说一切众生成正觉义故。一佛成道时,一切众生皆成佛也。问:何故如此说耶?答:依缘起道理,虽一切齐等。依建立门,有此差别。谓依次第行布门,说断或义故,一切断言,唯约烦恼说。依圆融相摄门,明成佛义。故于果中,明一切众生成佛义也。问:何故依此二门耶?答:实虽即入融通,于因门中,有缘起幻有众生,未开悟故,不说自在他皆断义。于果门中,普眼圆育,无一切皆不成故,说自他皆成义。或云,影略俱明一即一切义也。虽有二义,以前义为胜。所以尔者,小相品说一断一切断,唯得十地益,未必成佛。性起品说一切成佛,佛身有众生故。又言一成一切成者,性起品所说如来成正觉位,证十种量等身时,第一众生量等等身中所现,因果门说也。因位未圆证故,依有如此道理故,不足为影显,是故以前义为胜。能能思之。然前有人义相翻此。彼义大意云,一人断惑成佛时,一切有情皆可断惑成佛也。其故者,依事事无碍道理必然故也。事事无碍者,即理事是无别体也。理本遍诸事,无分齐故。观一事无性时,圆尽法界真理。若一尘上理不遍诸事者,理性被分折,即同有为。无此过故,诸事法如理即遍也。即引证云,探玄记云:“于一事上观无性时,无不圆尽法界真如。若观一少事无自性持,不得圆尽法界真者,即真如有分,便同有为。是故一事无性即摄尽真。摄真尽时,余一切法,即不碍存而即真故,同理俱在一事中现。多中亦尔准之。”(广文略之,具可见记第四)即一尘收一切理,离理无别事故。理通时,即诸事亦遍事法也。依此道理,一有情即一切有情也,乃至修因向果事,皆可一即一切。故性起品云:“如来身中,悉见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等正觉,乃至见一切众生寂灭涅盘,亦复如是。皆悉一性,所谓无性。”是故全佛全众生义成立,彼此非一非异故,于生佛无增减过也。彼自难曰,事违现量如何?即自通曰,此是圆教中事也,非妄情所得,乃至出探玄五教分别释通之。又为证事事无碍一成一切成义,引探玄记文云:“无分齐理,既不改性,而全是事。是故一事摄理,无不皆尽。余事如理,在一事中,以理无际限,不可分故。随一事处,皆全摄也,是故一中常有一切。”有人引此文,训文意已,结云,是正章主判事事圆融义证据也。是故随一味理性,一切有情断惑成佛也。所成立义,大旨如是。问:此所成义为极成耶?如何?答:强欲取之者,是可为宗义一分也。虽然,未足为极成义也。
仍今评曰,性相二宗说法相有三类,如五眼、六通、三身、四智等者,是法相宗法相也。如十眼、十通、十佛、十智等者,是法性宗法相也。如十通、十忍会六通、五忍,十门涅盘会四种涅盘才,是性相二宗无违法相也。一断一成义者,是法相宗法相也。一断一切断,一成一切成义者,是法性宗也。今圆经中,广说甚深法相显圆融无尽旨故,虽初心成觉,广说住、行、向、地次位,殊广于诸经。或明十眼、十耳等数多十句法门,说十皆显无尽也。诸余法相广多无际,或又尽余未说。即树形、阿(考:阿恐河)形,异类世界,倒住,无边众生等,触类繁多。清凉云:“诸经疏所明法相,多是榜来。若华严经,有异于此。”(略抄)乃至说:“一一微尘毛端刹海相容无碍,染净依正因果法,如此极法源,即显法性圆融之极际也。如婆沙(一)[注:(一)“沙”原作“婆”今改]云:‘譬如镜面极善磨莹,种种色像,皆于中现。阿毘达磨,亦复如是。分别诸法自相共相,令无我像分明显现’。此经宗亦复如是。广莹甚深法相圆镜,令显现事事无碍、一多相即、法性圆融影像。然则须广匡一乘性相成断惑成佛义,直勿凭理性一味所因,亡一宗法相矣。先案经家说相,断惑自类相对说一工切断。先辨定之者,自他相对义自成。然有人义,未委辨自类相对义,故自他相对义,亦以不详也。至成佛门者,缘起圆融诸义不具足故,唯存理性一味因,故皆隐没一乘法相也,是故详此所成义,恐有三不足失,一虽得总义,未得别义失;二虽得能成因,未得所成宗失;三于能成因中,虽得少分,未得全分失也。第一虽得总未得别失者,诸宗家明缘起有总别。总者,如问答云:“问:一人修行,一切人皆成佛,其义云何?答:此约缘起之人说故,一人即一切人,一切人即一人故。修言亦尔,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故。同云得也”等。此约总门缘起义说,委不分别六相、十玄等别义。就此门言之者,一人断惑时,一切人皆断惑。所谈义才得此门。然所立断惑义章,说缘起中别门,说一断一切断等者,是烦恼自类相对也。彼章云:“若依圆教,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但约其用即甚深广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改,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习现种,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烦恼之一断一切断也。故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者,是此义也。”解曰,此中所言障法者,下文所言一得一切得法界也。更不云所障人,翻此能障烦恼,云一断一切断,岂可通人耶?又普贤品、小相品所说,更不通人。小相品虽说三重顿圆义,释一切断义,唯云普灭非别,义如上释。是故一即一切之言,才虽为宗义,未辨总中别义,是一不足也。第二虽得能成因,未得所成宗者,今所成义,虽唯以事理无碍为所因,才成事事相融义,未及重重无尽故,无由显示一多相即因陀罗纲法界断惑成佛道理。何者,有人为此义引探玄记文。彼文是第一卷第五能诠教体段,出十重教体中第七事融相摄门解释文也。今可勘彼门意,先十重教体者,记云:“第五能诠教体者,通论教体,从浅至深,略有十门:一会注辨体门,二通摄所诠门,三通该诸法门,四缘起唯心门,五会缘入实门,五会缘入实门,七事融相摄门,八帝纲重重门,九海印炳现门,十主伴圆备门。”次次第释十重教体中,第一取名句文身等能诠收等能诠教,第二渐通取所诠之义,第三取有为无为一切法,第四摄诸法归唯识,第五会识相犹归真性,第六理事无碍一味,第七事事融摄为教体,于中有二义,记云:“初中先在一在一切中,谓如上教不碍存事,全是真理,真理遍余一切事中,同理教事亦如理遍。是故一切法中,常有此一。依是义故,无一微细尘毛等处不佛说教。故此经云:‘一切佛刹微尘中,卢遮那现自在方,弘誓愿海振音声,调伏一切众生类。’二一切在一中,谓无分齐理,即不能改性,而全是一事,是故一事摄理无不皆尽。余事如理在一事,以理无际限不可分故。随一事处皆全摄也。是故一中常有一切,依是义故。此经云:‘于此莲华藏世界海之内,一一微尘中见一切法界,又又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了一法等’等。当知此十门总说教体门故。
次前理事无碍门中,理教相对成无碍义。即理者真理,事者教也。别相按第六理事无碍门,故举称性一味义为本,成事事相融义也。此十门俱是教体门十义也,更不论断惑成佛等别义。然何舍六相、十玄等事事圆融成立正文,强出教体一分文耶?是其不足也。第三虽得少分,未得全分。失者谓宗家出圆融所因有十种:一诸法无定相故,二唯心现故,三如幻事故,四如梦见故,五胜通力故,六深定用故,七解脱力故,八因无限故,九缘起相由故,十法性融故。此即成事事圆融义正因也。然有才出理事无碍一因,为事事圆融全因,即为成此义,引探玄记第四文为证。寻彼文是解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经文释文也。释一文处,未必尽诸门。然宗义所立,意含圆融诸义,统其要义,立十义门。此经文于十义中,说第二一多相容,不同门中一多、多中一义。于一门中,未尽其义,然有人引此一因为全因,管见之甚也。问:诸义中出一义为证,有何失耶?答:尔者须先标总数出一因,或直可云于多种中出一种,然相翻此故,所成旨趣,言谏(考:谏恐陈)意许,都似不顾有些十因,是其不足也。问:夫论义之法,设虽无文,捺意许起问端,或一字二字上,引来从余处广文,就文便加义,就义便寄文。如此法式非一准。然今所成义者,约本宗大意,就缘起总门巧设之,所引证文等,皆亦得即入融通旨。一断一切断之言者非不成。若许一切成佛者,岂一切不断惑耶?然付此不足难,大不得意也,如何?答:于无其文探意,于无其释求释,是可为决释方法。若相违此者,未必为指南。此所成义如汝言,约本宗大意。就像起总门故,我先许之,已为宗义一分,剩引华严问答释,证成之已。然才虽免非宗过,譬如见赢人,是虽为人体,有不肌满悲。是虽为宗义,有非了义恨,更非谓推之不得一分义也。
问:已云宗义一分,何强致难耶?答:将射的,箭误堕地,岂云善弓术耶?像起法海深广无边在故,一即一切言自摄此中,岂为善一乘性耶?又如汝所言,于无文借文者,依无文也。于无义借义者,依无义也。然置乎遍备正文,烦求傍义,而有何益耶?又引来余处广释者,为个疑决也。然舍性相别义,以用总门一意,虽似深义,已闇重重难答。若初重守别门缘起本意,展转迄决门圆融谙推者,于断惑门者,非只自类相对一义立,亦一切有情一时断义,拂底尽边。于成佛门者,非只一切成佛义成,新新断惑不住学地义,悬镜燃炬矣。若尔者,难势空凝。决断泉涌,能答虽多重,文义无不足,自义速幢,他论靡幡矣。是岂不善决释(考:释恐择)耶?能能思之。问:尔者直可舍此义,何许之为宗义一分耶?答:智人观海而知,算沙以悟,况向一分释文,谁不得其义耶?今云不足,即非满字义也。何者?汝守一门得一义,是多因中一因,犹如贫人持一饍,未尝无尽圆融义味,岂非不足耶?其失如前可知。上来略明断惑门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