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无生第五∵∵

说无生第五[一]

谓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二],金上更无一物[三]。师子中有生灭,金体本无增灭[四],故曰无生[五]。

校释

[一]此题[勘文]作“五说无性者”。案:“无性”应为“无生”。

[迁注]无生之生,生即无生。又:五说无生者,法本无生,从缘有故,既无自体,生而无生。

[类解]前之四门,真俗有无,皆成对待。今此一门,唯辨妙性本无增灭,故第五说无生。

[案]说,说明。无生,佛教认为真如本体是无生无灭、湛然常存的。上面讲的“无相”,是就形相的角度讲一切现象都是无形相的。这里讲“无生”,是就生灭的角度变现现象的本体是无生灭的,由此进而说明现象也是无生的。

[二]“谓”字下“迁注”有“以”字。

此二句[勘文]、[显钞]无“谓”字,“但是”作“只是”。

[迁注]喻真理随缘,成诸事法。

[类解]上句妄法随缘,下句真性不变。偈云“如金作指环,展转无差别。”

[案]谓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是说当看见狮子相造成时,实际上它只是金体所生起,是缘生。也就是说现象只是本体的变现。

[三][迁注]离真理之外无别事相,染净之法,因缘有故,体性本虚,无生生也。

[类解]离不变之性,无随缘之相。问明品云:“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

[四]下句[勘文]和[显钞]作“以金无增灭故”。

[迁注]无生之理,本无生灭,缘起集成,生本无生。

[类解]成事似生,而金性不增,则起唯法起也。体空似灭,而金性不灭,则灭唯法灭也。

[案]生灭,佛教认为依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事物是生,依因缘离散而使事物归于无是灭。狮子虽有灭,金体本无增灭,是说金狮子虽然有生和消灭,但是生起狮子的金体并没有增加灭少,是永恒不变的。

[五]此句[勘文]、[显钞]作“日无生”。

[迁注]今由缘生,非生方得名生,了生死性,乃是无生。由即成即夺,是故生时无生。如是了者,名达生故”然生与无生互成互夺,夺则无生,成乃缘生。由即成即夺,是故生时无生。如是了者,名达无生。

[类解]大经云:“蕴性不可灭,是故说无生。”又云:“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疏云:“无生为佛法体。”诸经论中皆诠无生之理。棱伽说一切法不生。中论不生为论宗体。

[勘文](华严五教止观)又云:“言无生观者,法无自性,相由故生。生(一)非实有,是即(二)为空。空无毫末,故曰无生。经云‘因缘故有,无性故空。’解云,无性即因缘,因缘即无性。又中论云:‘以家有义故,一切法(三)得成’又经云:‘若一切法不是空者,即无道果’等。”

[题钞]前拂相犹归性,相即无相也。已见师子相已,次和无相。此门知师子本不生,何为无相观所缘耶?言正见师子时者,言(考、言恐见)言通能见所见。谓有人别别见狮子诸根时,只是金非别有诸根。指此位名生时,谓先见眼,是金也。次见耳,是金也。如此准知。次约所见者,谓巧匠造作狮子时,先修治眼,眼生是金也。次耳等亦如是,金外更无一物。言狮子虽有生灭等者,如上,知正见师子生,唯金生,更无馀物时,名师子灭。废金体,唯见师子相时,名师子生。虽所作师子有生灭,金体更无增灭,明知师子无生也。问:何故师子云生灭,金云增灭耶?答:此显师子与金无别体也。谓金异师子者,师子生时,金可增,金极微上,师子极微可增故。师子灭时,金可灭,会极微上,师子极微可灭故。然无此义。明知金体上,师子相本不生,即成佛生义也。是故若云[注:(一)“生”,据华严五教止观补。(二)“即”,华严五教止观作“则”。(三)“法”据华严五教止观补。]师子虽生灭,金体不生灭者,金与师子,无别义不成。即如实教中,生灭不生灭二分和全,成阿赖耶识,此亦如是。生灭师子,不生灭金,二分义成。何一向成师子无生义耶?当知本有金体,反似师子相,名师子生。是时金体上有无增义。正见为金时,师子上有灭义,金上有无灭义。明知金体外无别物也。问:已云师子生时,何云无一物?答:约似说师子生,约实说金生。以实推似,不可有生灭义,唯别约能见所见作用说。(能见所见义如上释)言以金无增灭故曰无生者,因前成无生义。谓金有增灭者,师子体可有,然无增灭,故知金子不作师子,本自无生。是知金体即师子无生性也。问:师子云有生灭,金云无增灭,叵以金为狮子无生性者,师子灭时,金可灭,尔者何云无生性耶?答:以金无增减(一)[注:“灭”原作“灭”,据文义改。]故,知师子无生。若成此义已者,金体一现,金上具不生不灭不断不常等种种无变易义,故云无增灭也。此无变易性,即无生甚深理,即师子真性也。若师子灭时金灭者,即断灭空,非真空。问:前云,金乐可云不生灭,今何故云有八不义耶?答:前金与师子相对,成金即师子之性义时,有些一重义,即师子不存,金体一现位,何云无增灭耶!当知所喻金者,即无生真理。所具无增灭养者,转绝四句,具八不无相不生义也。”

[总释]这一段意思是说,金狮子有生,但是金狮子是由金体而生起的,金体以外并不存在包括金狮子在内的一切东西。金狮子有生有灭,但是金体是无增灭的,是无生的。这也就是说,事物的有生,是“万乃缘生”(承迁注),“成事似生”(净源解),并且由于生起事物的本体是无生的。“此无变现性,即无生甚深理,即师子真性也。”(高辨释)所以,狮子是有生又是无生。另外,法藏在华严义海百门缘生会寂门第一中对无生的解释则与这个解释稍有差异,又说:“达无生者,谓尘是心缘,心是尘因。因缘和全,幻想和合,幻相方生。由从缘生,必无自性。何以故?今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由相待故,则无定属缘生。以无定属缘生,则名无生,则名无生。非去缘生,说无生也。”又说:“尘是自心现。由自心现,即与自心为缘。由缘现前,心法万起。”“尘”,指万物,佛教认为事物是染污真性的,称为“为”。“心法”,相当于心理现象。意思是讲,外界客观事物和众生主观的心理现象。意思是讲,外界客观事物和众生主观的心相对,万物是心生起的辅助条件,心是生起万物的主要条件。只有万物和心相待才能生起幻相。由于万物和心和合才生起幻相,产生各种心理现象,所以是缘生。缘生,就说明是不确定、无定、无自性的。这种缘生无定,叫做无生。这和华严金狮子章就事物的幻有,本体的无增减灭生灭请无生,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论五教第六∵∵

论五教第六[一]

一、师子虽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二],实无师子相可得[三]名愚法声闻教[四]。

二、即此缘生之法[五],名无自性,彻底唯空[六],名大乘始教[七]。

三、虽复彻底唯空,不碍幻有宛然[八]。缘生假有,二相双存[九],名大乘终教[10]。

四、即此二相,互夺两亡[一一],情为不存[一二],俱无有力,空有双泯[一三],名言路绝,楼心无寄[一四],名大乘顿教[一五]。

五、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块[一六],繁与大用,起必全真[一七];万象纷然,参而不杂[一八]。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九];一即一切,因果历然[二0]。力用相收,卷舒自在[二一],名为委圆教[二二]。

校释

[一][迁注]根器不同,设教有异。又:第六论五教,一声闻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大乘顿教,五一乘圆(一)[注:“圆”,原误作“图”]教。

[类解]夫妙性无生,超羣数而绝朕,然机缘有感,逐根性以类分,故次第六论五教也。

[勘文]六论五教者,探玄记一云:“第九以义分教,教类有五,此就义分,非约时事。一小乘教,二大乘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案]论,论述。五教,五种教相、教判,此指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和圆教。论五教是法藏论述华严宗的判教主张。所谓判教,是“教相判释”的意思,即按照本宗的理论体系,判别、判定各类佛教经典的意义和地位,从而即调和佛教内部的不同说法,又把本宗置于各派之上,

[二]以上二句[迁注]作“第一声闻教,谓此师子虽是缘生之法,念念生灭。”

以上三句[勘文]、[显纱]作“此金师子唯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案:“唯”当作“虽”。

[迁注]喻一切事法从缘有,故各无自性,无有停息。

[类解]以师子属乎缘生,原人论辩小乘教,亦云:“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

[案]法,梵文是Dharma(达磨),意思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即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自身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其一定的轨则,人们看到了便可以产生是何物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所谓诸法、万法、一切法,就是指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在内的一切事物。法的另一涵义是佛所讲的教义。佛教认为佛的教义也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这里讲的“因缘之法”,是说狮子是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东西。念念,念,一刹那。念念,极短暂的时间。无量义经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维摩结经方便品说:“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念念生灭”,时时刻刻在生灭过程中。

[三]此句[迁注]、[勘文]、[显钞]无“相”字。

[类解]论次云:“凡愚不觉,执之为实。”

[四]此句[迁注]作“故名声闻教”。

[迁注]横计一切境界实有自体,但证人家,不了法空。

[类解]因说“四谛”(案:指苦、集、灭、道四个佛教基本道理)而悟解,故号[声闻]。即除我执,未达法空,故名“愚法”。有本作“愚人法名声闻”。然此一教,下摄人天,由深必收浅故。上该缘觉,以其理果同故。例如约人辨藏,唯出声闻藏耳。

[案]愚法声闻教,即小乘教。法藏认为,小乘教只知道狮子相是因缘和合而成,处在念念生灭过程中,不可实得;还不了解狮子相本质上就是不存在的,就是空的道理,所叫它为“愚法”。小乘佛教徒是由于听闻佛的声教而得道果的称为“声闻”,被认为是佛道中最下根(根、根器、根机),成就道果禀赋最差的下等修道者。胜鬘实窟:“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法藏所讲的愚法声闻,是指四阿含经,毘、成宝、俱舍和婆沙等论的教义。

[显钞]第六约师子论自宗所立五教。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于此中先释小乘教。言此金狮子者,出体。言唯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者,成有为义。言实无师子可得者,示生空义。问:就成有为义中,小乘立六因四缘,此金狮子从几因缘生耶?答:六因中,从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生,非异熟无记,除异熟因。非染行,除遍行因。非心心所,除相应因。于四缘中,由因缘、增上二缘生。非能缘故,除所缘缘。非心等引生,无等无问缘。依此因缘所生,士用、等流、增上果也。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八事俱生,刹那刹那生灭相续,故云因缘之法念念生灭。言实无师子可得者,谓此因缘所生体中,众多极微,念念生灭,更无有主宰故。无师子立,谓于五蕴相续假形中,无有我人,犹如于此因缘法中,师子不立。为无我知,成所证故。是名人空。择力所得灭故,名择灭无为言名愚法声闻教者,结成也。声闻有二种:一愚法声闻,二不愚法声闻。愚法声闻者,俱舍、婆沙(一)[注:(一)“沙”,原作“娑”,今改]等所立声闻法是也。大愚法者,瑜伽、唯识等所说声闻法也。此三乘教中,声闻乘也。所断所证等,一一有不同。愚法二乘,在火宅诸子中,三车中羊鹿车为之所授也。故知三乘教中,二乘名不愚法也。但开合门别,是即开门也。依合门者,互相摄可准知问:有愚法、不愚法二种,今何故就愚法明小义耶?答:是小乘本故,不愚法是三乘教中二乘故,不出之。问:于小乘中有声闻、独觉二人,今何出声闻,不取独觉耶?答:利钝虽殊,二人俱唯断我执,唯证生空,果成罗汉,入灭不殊,是故举声闻摄独觉也。问:等是小乘,何故举缘觉,不摄声闻耶?答:以缘觉出无佛世无教故;声闻不尔,故偏举之。例如声闻、菩萨二藏中,偏名声闻藏可知。

[总释]这一整句是评论小乘佛教,虽然懂得金狮子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处在念念生灭的过程中,没有实的狮子相可以执者,但是还不了解一切事物本身就是性空的道理,这叫做愚法声闻教。

[五]此句[迁注]作“第二大乘始教者,谓此师子缘生之法。”

[类解]蹑前起后也。初文师子二字,亦通此用,下三皆然。

[案]缘生之法,即因缘和合而生的成的事物。此指金狮子。

[六]下句[显钞]作“彻底性空”。

[类解]始自形骸之色,思虑之心,终至佛果一切种智,皆无自性,彻于有表,唯是真空,以色性自空,非色灭空也。

[案]彻底唯空,即真性本空,事物的本体和现象都空。

[七][类解]始,初也。大品云:“空是大乘之初门。”此教有二:一始教,亦名分教。今但标始教者,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唯言始教耳。

[案]乘,含义是运载、运度。大乘,梵文Mahayana(摩诃衍那)的意译,即大乘佛教。公元一世纪时,由佛教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演变而成。它和标榜“自我解脱”的小乘不同,标榜“救渡一切众生”,它宣扬这种教义能“运载”众多的人,从现实世界的“此岸”,到达涅盘境界的“彼岸”故称为“大乘”,并把只求“自我解脱”的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法藏认为,那种主张狮子相待缘而起,没有自性,彻底唯空的教派,是大乘始教。也就是指般若经、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经论的教义。

[迁注]对整句注云:喻师子无体,全假真金,成工匠级,师子相显。

[勘文]以整句注云:探玄记云:“始教者,以深密经中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含之总为一教,此即(一)[注(一)“未”,原作“末”,据文义改。]尽大乘法理,是故立为大乘始教。”五章云:“以空门为始。”

[显钞]对整句注云:言即此缘生之法者,指上小乘所说六因缘所生法也。问:若然者,何故不云因缘生之法?答:依萨婆多意释此文者,言缘生者,总举缘摄因也。谓于四缘中摄六因。清凉云:“别则因亲缘疎,通则因即是缘。”故俱舍中四缘摄六因。论云:“说有四种缘,因缘五因性,等无问非后,心心所已生,所缘一切法,增上即能作”是故云缘生摄因也。或云,于小乘中经部等宗,不许六因。萨婆多部说六因,然四缘诸部多许之。前约有部,云因缘之法,今约共计缘说故,云缘生之法。或云,大乘中亦有举缘因义,如演义抄云:“唯识论亦摄十因,以为四缘。”(可见唯识论第八。)是又举缘摄因也。或云,上言因缘之法者,因字不必六因,唯广指缘生法,如十二门论观因缘门颂曰:“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论长行释曰:“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众缘亦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外(一)[注:“外”原作“云”,据下文改。]因缘者。如泥团、轮、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内因缘者,所谓无明、行、识等乃至各各先因而后生。如是内外诸法,皆从众缘生。从众缘生故,即是无性。”(二)[注:此句引文,金陵刻经处本为“内因缘者,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如是内外诸法,皆从众缘生。从众缘生故,即非是无性耶?]已题观因缘门,颂众缘所生法,缘外别不分因。十二因缘等,皆依前支为因,生后支,立因缘及所生法,如此文证。诸论非一,准之云缘生之法也,故云缘生。因缘义,皆究竟也。故立诸因,立诸缘,皆可摄此中。经部等宗,不立因亦可摄此中。大小相对,虽有浅深,云即此缘生之法,即指上因缘之法故,于义无违。

言各无自性,彻底性空者,因缘所生,诸法非一,故云各也。谓从无性缘,生无性果。此果法无举体不即空,故云彻底性空也。或法不孤起,必假众缘生,此众缘各无自性,故云各也。若缘有自性者,不得云彻底空。众缘皆无性故,法体终不存,是故云彻底性空也。问:已云缘生之法,明知指缘所起果法,何故各之言,可云通因缘乎?答:缘起法必多法聚生,即如一聚色八微俱生等也。指此云各,有何过乎?缘生之言,即含多法也,何况上小乘段云,此金狮子,唯是因缘之法等。此段指彼金狮子,云即此缘生之法等。此金狮子不孤起,必假多法为体,故云各无自性等也。若不尔者,于此师子一体上,各之言可成一多相违过。又若言于师子一体,不尽因缘无性义,假他法者,解释非善巧也。问:今章意,以一切有为法,即为金师子故,即可有多法。有此多法故,云言各者,有何过耶?答:虽摄一切有为法,皆合成金狮子门也。云取此金师子上诸缘者,即予之所成立义也。若言取馀泥象等者,即所破非善巧义也。可思之。所言空有二种,一人空,二法空。小乘唯得人空,大乘俱说二空。谓诸有情于念念生灭空行聚中,执有有情,依五教止观,此执有四种,即为四病。能治亦有四种,即为四药。所治四病者:一、执身为一我,二、执四大,三、执五蕴,四、执十二支。能治四药者,一、色心两法,二、四大五蕴,三、十二处,四、十八界是也。若众生执身为一我而成病者,即说色心二法为药。此中唯有色心二法,云何为一我耶?众生闻此,遂即转执色心,为实成病。佛即为开一色为四色,即四大是也。开一心为四心,即五蕴中四蕴是也。此乃是四色四心,何唯执一色一心为一我耶?众生又即转四色四心成病,佛即为合四大为一色,即五蕴中色蕴是也。合四心为一心,即十二处中意处是也。众生闻此,又更转执成病。佛即为分一色为十一色,即十二处中内五根、外六境也。开一心为七心,即十八界中六识并意识界是也。此即是十八界,云何直执一色一心,为有我耶?众生闻此,遂人见始亡,得悟入人空也。随其悟入浅深,建立向果涅盘。此入从生灭无我们,才得人空一理,未知无性真空故,法执已残,非彻底非性空也。今翻此故,云彻底性空。般若等经,中、百等论,皆说此义也。言名大乘始教者,结成也。

问:馀处出始教所依时,云如深密等经,瑜伽等论说。然者此等经论,说三性三无性等道理,何相违耶?答:始终二教,废止不同,略有二义:一翻小乘缘生实有执,说缘生皆空时,对小乘以此皆空理为深故,以般若经等名大乘始教。此外不别立,如此文等说非一。二教有始末,于始教中,空门为始,不空门为末。始未合说,为一始教,如常说。问:始教不空、终教不空何别?答:虽俱说三性等法门为不空,有一乘三乘别,一性五性别,乃至佛身无为有为别等多种不同,仍分权实,依此文意,三论是必定始教也。然有人云终教,良恐不可也。问:若以三论为始教者,何故章主般若心经疏判教摄中云,权实教中,实教所摄。又同十二门论疏申宗趣中云,通辨三论,总以二谛中道为宗趣。乃至示此义,约三性明二谛中道,明知依章主御意,以般若、三论等,属终教如何?答:今所述者,宗家所立五教废立也。所出难者,约别难者,约别门说,谓广探般若宗意作释时,非无妙有中道之义。所谓实相般若,即正因佛性,观照即了因也。又般若离四句,何曾存空?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故大师心经疏判宗趣中云:“总以三种般若为宗,一实相,谓所观真性;二观照,谓能观妙惠;三文字,谓诠上言教。”凡于一经一论文句,委寻义理时,诸篇悉无不具。依此义者,阿含中又说二空,无是老死,无谁老死,即其证也。智论说亦同此。是宗家定判也,不可惊疑。心经、十二门疏,不顾他教,于自教诠深义为先,故作此说。虽然,分教类判浅深时,寄大纲取义非无此差别。五教次第依之而立,谓对小乘缘生实有执,次说毕竟真空。前为有,最浅也。次为空,是深也。义相如上成之。如此次第从浅至深,判五教宗趣时,三论正当空宗,以为第二大乘始教也。

问:此等文证,左右相分,何偏以三论定为始教耶?答:此条无不审,已诤始终二教不同,是自宗五教门废立也。然者于大师解释中,委细有分别五教浅深章疏,以此可为定量,当章是其一也,以足为明证。如彼心经、十二门疏等,不立五教,又虽深设释,未演十十无尽义,明知所述未尽本意也,况复教证悬镜。谓章主游心法界记中,出五教所依经论云:“第一法是我非门者,即愚法小乘三科法也。如四阿含等经及毗昙、成实、俱舍、婆沙(一)[注:(一)“沙”,原作“娑”,今改。]等论明也。第二缘生无性门者,即大乘初教,即前诸法缘生无性也。如诸部般若等经及中、百等论明也。第三事理混融门者,即大乘终教,空有双陈,无障碍也。如胜鬘、诸法无行、涅盘、密严经及起信、法界无差别等论明也。第四言尽理显门者,即大乘顿教离性也。如楞伽、维摩、思益等经明也。第五法界无碍门者,即别教一乘,夺兴法界,主伴绞络,逆顺无羁也。如华严经等明也。”此中以第二缘生无性门,名大乘初教,出所依经论,云般若等经,中、百等论,是章主定判也,更莫存异义。总于五教所依经论,当代学者,异说纷纭,先德私记等中,亦恐有不审。依之今所用,虽限第二教,同文次总出一具五教文。又五教废立,随义别非一准,当所立五教,文义尤顺此记文。所以第二教出无性义,第三教云空有双陈,即与章家所立符顺,仍具载之,学者殊可留思。今所要者,为成三论始义也。若又存异义人,尚会此文欤。仍出馀处解释,可决之。谓大师起信论并法界无差别论疏等中,统摄大小诸教,总为四宗,一随相法执宗,谓阿含等经,婆沙等论。(是为小乘。)二真空无相宗,谓般若等经,中、百等论(自此已下大乘。)三唯识法相宗,谓深密等经,瑜伽等论。如来藏缘起宗。如来藏缘起宗,谓楞伽、蜜严等经,起信、宝性等论是也。法界无差别论疏中举四义释此四宗,一诸乘分别云,初唯小乘,次二具三乘,谓此二宗同许定性二乘不成佛,后唯一乘。以此宗许入寂二乘亦成佛故,智光三教及梁论第八并同此说。二诸识分别云,初二唯说六识,后二具说八识。于中初说六识有,后说六识空。后二中,初说八识唯是生灭,后说八识通如来藏,具生灭不生灭。三总出四宗所诠法云,初唯说有。二唯说空。三说亦空亦有,谓此宗许遍计所执空,依他圆有。四说非空非有,谓此宗许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即理彻于事也;许依他缘起无性同如,即事彻于理也。以理事交彻,空有俱融,双离二边故。四出能立人云,初是小乘诸师达磨多罗等所立,二是龙猛、圣天等所立,三是无著、世观等所立,四是马鸣、圣惠等所立。(又同疏下文解众生体。历此四宗。出四义。前后浅深建立同之。具可见彼文。)于此四宗中,始教开三,合一乘同终教,然第二宗三论,尚居唯识之前,何可云摄终教耶?只非不说八职,不云定性成佛,章主自指般若等经,中、百等论,出能立人,亦云龙树等,更可止异论,一定是始教也。但嘉详师释三论时,设种种深解,即释八不立摄法门,总摄一切大乘经论甚深要义,或以中论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等文,判明一乘佛性,以华严、法华总摄此中,付此等云终教欤?若尔者,受华严末流,捧高祖解释辈,何守他师解释,忘自宗一致耶?今所论者,只正开三部论,大师判宗趣义相也。又天竺智光论师教中,以般若经为第三时,谈定性成佛等义,付之云终教欤?自宗所立五教,亦与彼别也,不可为例,不能委曲耳。

问:深寻三论宗旨,以中道为极。是以本论题自己名观论,大师亦判中道为宗,尔者何推之为皆空,为属始教耶?答:三论说空,始不可疑,但以中为名者,说毕竟真空,故二边不立,是名中道。嘉祥释云:“以空无二边故,名中道”即此意也。今章文云彻底性空,此性空理,即诸法实相也,是名中道。故僧叡中论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虽然,五教门时所取者,以教义俱中为中道教,三论以空为教,以中为义,有此不同故,为空教。十二门疏等,探义作断,不例也。有人往往成彼义故,粗记大概,不厌繁文。

[总释]这一整句话是讲,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各各都没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万物是彻底的空,持有这种说法的,叫做大乘始教。

[八]以上二句[迁注]作“第三大乘终教者,谓此师子虽然彻底唯空,不碍幻法宛然。”

以上三句[勘文]、[显钞]作“虽复彻底性空,不碍幻法宛然。”

[迁注]虽则真金纯一,不碍师子相存。

[类解]空是真空,不碍幻有,即水以辨于波也。

[案]不碍,不妨碍。幻有,虚幻的有,虚幻的有,虚幻的存在,与幻法、似有意同,此指虚幻的狮子形相。宛然,状貌可见,此指师子相清晰可见。

[九][迁注]真俗二谛,历然可观,师子与金,雨法齐现。

[类解]有是幻有,不碍真空,即波以明于水也。

[案]假有,即幻有,虚假的有,不是真实的有。二相,如承迁和净源所注,指有和空,即假有(事)和真空(理)。狮子是缘而有,虽然是假有,但是假有还是有的,是和真空同时存在的,假有真空二相双存。也就是“真俗二谛历然可观”(承迁注)。这里“缘生假有,二相双存”,可能文字有误,因为缘生假有可以理解为只是假有的意思,即只是一相,高辨有见于此,他以缘生为空,假有为有,来说明二相,可备一说。

[一0][类解]缘起无性,一切皆如,方是大乘至极之谈,故名为终。此亦有二:一终教,对前始教立名;二实教,对前分教立名。分,犹权也,始权而终实,以有显实宗故。然终实二宗,并始分二教,皆大乘渐门耳。

[勘文]探玄记云:“终教者,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大乘至极之说立为终教。”五教章云:“以不空门为终。”

[显钞]虽复等者,踊前起后也。谓真空不碍级起故,一切法得立。非由性空诸法断灭,是故云幻法宛然。幻法者,即缘者,即缘起幻有法也。问:般若经等中说如幻喻,显真空理,何故今成不空义时,于有法立幻法名耶?答:今释此幻义,诸门不同。如般若经说,乃至有一法过涅盘,如幻如梦,绝见亡言,偏显真空理。密严经中说,如来法身非诸行,简五蕴中以幻喻识蕴,明识非如来。华严经十忍品中,第四如幻忍意,总喻世间出世间,依正染净等。如是诸经论随宜异说,其文非一。今章主探玄记中,就如此幻喻别开义门,有其五义,一所依之巾,二幻师术法,三所见幻,四生即是死,五愚小谓有。于中巾喻所依如来藏。(真如不变义。)二幻师及术,喻法起因缘,则如无明等。(真如随缘义。)三纪之相,喻依他起性。(依他似有义)。四{}存即亡,喻依他无性。(如名可知。)五凡小谓有,取为人法。(遍计情有义。粗行本记文,私加注。)于此中立有无、一异等诸门。于诸门中,重重解释甚广,乃至付如幻喻。立即入门,成华严事事相即、一多自在在缘起法门。又如幻忍经文,盛说理事无碍行,其义尤甚深也。明知如幻喻浅深重重,何必限毕竟真空耶?此所言幻法者,以巾上成义。(真如随缘义。)及上相差别义,(依他似有义。)合为一际,故名幻法也。当知般若意,以如幻故说空,今以如幻故说有,是故离如幻义,是故离如幻义,空有二门,俱不成也。宛然者,彻底性空中,缘起法门,不坏其相显现也。

问:尔者以所言幻法,喻真如随缘、依他似有者,所喻法,唯为取染法,又通净法耶?答:染净二法皆通也。问:真如随缘依他似有义,与遍计情有,合成一际故,以本归末,可云说染分相,何云通净法耶?答:随缘似有义,有染净二位,谓真如随缘成生死因果名染分,成报化等诸功德名净分。如探玄记云:“真应各有二义。真中,一不变义,谓虽现化而常湛然。(真如不变义。)二随缘义,谓不守自性,无不现应故。(即真如净分随缘也。)二化中,一无体即空义,谓揽缘无性故。(依他无性义)。二从缘幻有义。(依他净分似有义也。麤行本记文,私加注。)又起信论说:“真如用大中,出报化功德;出用大体中,剩简不善法。”即论云:“用大者,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此中不取不善,是故依真如不变。依他无性义者,是真如门诸法,镕融含摄,染净不殊。随缘似有义,是生灭门,三乘贤圣慈悲戒定业功德,皆此门说也。但与遍计情有合成一际者。于三性有事理二门,以理门同为空,以事门同为有。故妄有缘有虽异,同取为有,故成一际也,可知。

次言缘生假有,二相双存者。前以真空一理配始教,今以空不空二相双存,名终教也。问:今此缘生之言,即与假有之言无别,同诠不空义欤?若尔者,何云二相双存耶?若又云指空者,已云缘合为有,并之云二相也。此义科文杂乱,谓虽复等者,设计与义,尚以属始教,何故属终教句?缘生等四字,同云为有者,成重言无用,是故更难依。今解曰,以缘生假装(一)[注:“假”,原作“似”,据正文改。]有四字,如次为空有二义。假有者,约缘生麤显相;缘生者,谈假有下空义。谓此假有法,已从缘生故,含空义。何故直不云空,言缘生耶?谓正以不空门名终教,空是前教也。是故章主馀处解释中,以深密经复二***,如次配始终二教。又是引鼓经,以空门为始,以不空门为终。引起信论空不空二真如,如次配二教,未必以空门在不空间。然今所立,以小乘为一向有,以始教为一向空。今异前双成空有二义,为终教时。终教义正是不空为正,故以空义傍令兼之。其空者,谓假有之下缘生义也是,是故云缘生假有。邻前教空故,呼缘生为先;自教所立故,呼假有为后。此空有二相具足,名终教也。

问:如此文者,终教空有双陈为宗,何以知以不空为正所立?答:如前说,终教正以不空为宗趣,是处处解释也,不可初疑空义并不并不定,未有不取不空明一向空。若尔者,坏宗趣,非终教并取空义事。论偏中义时,以中道为终教一门也。依此义边,深密经亦属终教,此亦宗家定判也。爱诸人设种种难诘,朋党相扇,吠声摃乱,一个末学,不遑重重难答。今任释文方轨,试匡邪正。至相大师释五翻中第五异事翻云:“于一名下,有二义事,而会取正故。”今于缘生一名下有二义,顺义便故,可空义:顺名言故,可有义,于此二义中,会取顺理正义,(如上成之)岂非妙耶?(是一)又顺声论八转中第三转声,举一例释云,补卢崽拿,是能作具声,如由斧斫。就总说释云,第三起言,依位本语,明知。依例释者,空有双存义,成终教能作具也。然者空有义,尤可在此句中。若依总说者,起终教名言,于空有二相双存位中立。然上虽复等者,设许与义,尚以属始教。不碍等下正明终教义,夺令具有义。缘生等四字,正空有二义双存,终教位本也,人义更不可开(考:开恐关)上句,更可上静论。

问:若以般若为第二教,以空有双存为第三教者,与彼法相所立第三时教全同耶?答;今所成为此义也,彼说所执空,依他、圆成有为中道,若直云空有者,可滥彼义。今取三性下各具二义,云空有也。云双存意,殊可在此。问:以空义为始教时,以深密经必为不空义属终教欤?若为有属空义,为一始教义耶?如何?答:尔也,有此义也。问:深密正说不空义,何属空耶?答:所说法门行相粗显故,终无不可得理事通融二分义故,会所立赖耶生灭等相,悉皆说空。是故章主心识章云:“若依始教,于阿赖耶,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以于真理未能融通,但说凝然不作诸法,故就缘起生灭事中建立赖耶,从业等种辨体而生,异熟报识为诸法依,方便渐渐引向真理故,说党等悉皆即空。如解深密经云:‘若菩萨于内于外,不见灭住,不见党习,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若能如是知者,名善巧菩萨。如来齐此,建立一切心意识秘密善巧。’喻伽中亦同此说。解云,既齐此不见等处,为立心意之意巧故。是故所立赖耶生灭等相,皆是密意,不令如言而取故,会归真也。”解曰,此即始教终又说空也。即为立心意识善巧,不可云指般若空,况宗家立四宗时,般若已居第二,空小乘有,深密亦在第三,建立依他法相。若深密不说真空者,何引向终教不空真理耶?是故章云;“方便渐渐引向真理故,说党等悉即空。”所言真理者,即含深密所说真真空终教不空法门也。

不令如言而取故会归真也之结句,指当经空理。方便渐渐引向真理之标文,欲及终教不空妙义,当知小乘法执,障大乘法相,是故说般若空之。于真空理中,假说赖耶生灭等相故,云皆是密意也。不令如言而取法相故,亦会归真空。此真空理中,有恒沙不空法门,至终教说之。是故般若空理,对小为浅;深密空理,对大为深。虽浅深异,始终合会为一空教。是故以始教为一空教时,般若虽浅,从以空为宗。以深密空属般若也。依此义,始教始终说空义,此外别不可立不空义,以不空为终教也。

问:尔者始教终说空义事,宗家解释中,有证据耶?答:有之。谓华严问答上卷,以方轨五种教体配五教,中云:“第三不可以似似音等者,当初教终空以去,所至终(一)[注:“终”,华严经问答为“熟”。]教始,谓初教终,一切法皆空故;熟教始,一切法皆虚妄,无可似故。”解云,此不可云指般若空,何者?同上文。以第二教体,配成实并初教始,中云:“初教大乘中,因缘假有法,识反(二)[注:“反”,华严经问答为“变”]似显现,不离识,而但生灭妄识中明,非真唯识。”此文次出和三教体,既始立识所变法,终云皆空,明知。第三教体中初教终空者,指深密所说空理也。问:尔者何故章主分教开示章云:“或开为三,谓于渐中开出始终二教,即如上深密经等三***中后二是也。依是义故,法鼓经中以空门为始,以不空门为终”等。此中以深密第三时为空,如何?答:如前说,以深密经属终教者,即此文其证据之随一也。此依开门,心识章依合门。合门中,不以空义合不空义,以不空义合空义,明知始终说空理也。良以以深经为终教者。于始终顿三教,有三重开合,一为(三)[注:“为”下原有“一”字,据文义删]三乘教,二为顿渐二教,三为始终顿三教。如次次第开之。第三于渐教中,开始终二教时,以深密三***中二***为二教也。此渐教始故,虽于深密中开出之如来藏实德恒沙不空法门。正于椤枷、密严经中说之,以之为正不空也。以不空义为终教时,以深密经为不空者,是傍说一义也。是故以空义为始教时,以深密属空义者,有何过耶?问:尔者以空义为始教时,必云般若等经,不云深密等经,明知。以空为始教时,以深密一向属终教也,如何?答:然者,第三教出不空义时,必云楞伽等经,不云深密等经,是知依分教开宗文会此义者,以不空门为终教时,以深密属终教者,云楞枷等经,摄深密经第三时也,准知。以空门为始教时,以深密属般若者,云般若等经,摄深密经,思之可见。常途所谈,以皆空义为始教时,以深密经属终教,当世多所依用也。后一义学堂未闻,窃出愚怀。各有教理,学者随义便取之。

前出依他二义云似有,今何云假有耶?答:前依他上二义故,于无性理上,似于有相现故,云似有。此总不分三性,真假相对故,云假有。如云空假中。或人云,假有似有者,无指别义,随宜呼之,此谬说也,委细不得三性义意趣也。

[总释]这一整句是讲,虽然主张彻底唯空,但是以又认为不妨碍幻有的存在。由缘起而生的现象是假有,而假有和真空并不矛盾,二相同时存在。持有这种讲空不废有的教义者,称为大乘终教。这里法藏是指胜鬘、涅盘和密严等经,以及宝性论、起信论等的教义。

[一二]以上二句[迁注]作“第四大乘顿教者,谓即此二相,互夺两亡。”

[迁注]以理夺事,事隐理显。

[类解]以理夺事而事亡,即真理非事也。以事夺理而理亡,即事法非理也。亦同行愿疏中形夺无寄门。

[案]即此二相,互夺两亡,是请,就狮子之幻有之为幻这方面来说,是空夺有;就狮子之幻有之为有而言,是有夺空。有空互夺,则二相俱亡。

[一二]此句[勘文]、[显钞]作“情谓不存”。案:“谓”应作“伪”。

[类解]反疏上句,理事双亡,则情识伪相,无所存矣。

[案]情伪,情,妄情。伪,伪相。情伪“情识伪相”(净源解),即所谓妄情和假相。

[一三]下句[勘文]、[显钞]作“互立双泯”。

[类解]由前互夺,故皆无力。理夺事则妙有泯也;事夺理则真空泯也。心经略疏云:“空有两亡,一味常显。”

[案]力,指功力。有力,指事物在依存关系中能持对方的方面,依存于对方的方面则称为无力。泯。泯灭。以幻有之为有来说,有“夺”空,空无力而泯灭;以幻有之为幻来说,空“夺”有,有无力而泯灭。

[一四][类解]通结心言罔及,宝藏论云:“理冥则言语道断,旨会则心行处灭。”

[迁注]对“情伪不存,俱无有力,空有双泯,名言路绝,楼心无寄”作注云:直辩真性本空,无一法可当情者。喻金与师子二相俱泯,内外无寄。

[案]名言,指表述事物的名目和言句。名言路绝,即断绝名言。楼,住。楼心,凝聚思想。楼心无寄,是把心凝聚于虚空的地方,即断绝思虑。

[一五][迁注]作“故名大乘顿教”。

[类解]顿者,言说顿绝,理性顿显,一念不生,即是佛等。故棱伽云:“顿者,如镜中像。”顿现非渐,此亦有二;一逐机顿,即此文示之;二化仪顿,即后圆教收之。

[案]顿教,此指顿成之教,即所谓顿悟佛果的教法。法藏是指维摩和思益等经的教义。

[勘文]探玄记云:“顿教中总不说法,唯辩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实唯是绝言。”呵教劝离相泯心,生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显不二等,是其意也。

[显钞]第四明顿教,谓此教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后圆融具德,故名顿。顿诠一理故,名顿教。(即达磨所传禅宗属此教也。)此中有四句,一互夺两亡,二互立双泯,三名言等双结二义,四名大乘等者结教名也。初中即此二相者,指前空有二相。谓空有之空故非空,有一空之有故非有,彼此形夺,空有不立,故云互夺两亡。言情谓者,情者,妄情也,谓者,所谓也。即遍计所执也。情调所执,空有皆堕,失更非得。此中含四句不存。五教章三性义云:“问:有耶?答:不也,离所谓故。下三句例然。”解云,此明于真如离遍计四句,下三句例然者,四句皆以离所谓故,一因拂之,如次离增、损减、相违、戏论四谤也。依此义故,云情谓不存。不存故,俱无有力。力者,用也,谓空有二体,俱不存故。不立断惑证理等用。断惑约有门,证理依空门,无此义故,云俱无有力。俱者,空有二门也。互立双泯者,谓以空摄于有,有而非有,故空立有泯,以有摄于空,空而非空,故有立空泯。是故空有俱有立泯也。问:互夺两亡,与互立双泯何别耶?答:互夺两亡,虽有空有,终归空;互立双泯,虽有空有,终归有。此非偏空偏有。两亡者,空有俱无。双泯者,空有俱一。有此不同也。言名言路绝,栖心无寄者,此义超情杂念,逈出四句,顿塞百非,语观双绝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之谓也。言名大乘顿教才,结教名也。

问:顿教,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尔者,已云言说顿绝,何立教名耶?

答:如前说,顿诠此理故,名顿教。此言清凉大师通刊定师难词也。大师自释云,谓所诠是理,今顿说理,岂非能诠?夫能诠教,皆从所诠以立。若诠三乘则是渐教,若诠事事无碍即是圆教,岂以所诠是理,不许能诠为教耶!问:设虽立教名,如所说者,言虑俱绝,何有证入义耶?答:言虑俱绝等者,谈心境即如义,不谓无言无心,故杜顺五教止观中述语观双绝义(即顿教也。),中间答云:“问若云空有圆融语观变绝者,即离观行,云何证入耶?答:非是默而不言,但以语即如故,不异于法,是以云(一)[注:(一)华严五教止观无“云”字。]无言。观行亦尔。反上可知。”故知顿教非无言说,教体何不成耶?

问:教体若云取音声者,是色蕴所摄。若云取名等者,是行蕴所摄。俱是有为法,何云即如立顿教耶?答:委论教体,有五种十种不同。先五种者,方轨第一卷云:“能诠教体者,有其五种,第一义者,实音声名味句。第二义者,可似音声名味句。第三义者,不可以似似音声名味句。第四义者,唯识音声名味句。第五义者,真如音声名味句。”香象大师问答上卷以此五种教体科配五教云:“问:疏云,五种教体,五教云何今当耶?答:初实音声等,当小乘萨婆多等宗教。第二可以音声等,初从实宗至初教始。成实云[注:“云”华严经问答作“者”属上。],破萨婆多因缘实法,以立假用教,而犹不明心似音等显现道理故,同小乘教。初教大乘中,因缘假有法。识反(二)[注:(二)“反”,华严经间答作“变”。]似显现不离识,而但生灭妄识中,明,非真唯识。第三不可以似似音等者,当初教终空以去,所至熟教始,谓初教终一切法皆空故;熟教始,一切法皆虚妄无可似故。第四唯识音等者,远者有初教位等正熟教终以去,一切法但一如来藏真识作故。第五真如音声者,熟教终以去,极当圆教位,一切法皆如故。

问:馀可尔,顿教中一切皆为宗,云何唯及音声等乎?答:顿教三乘中极处故,终教中真识以默为极,现不无法故,又音等者,凡(三)[注:(三)“凡”,原作“泛”,据华严经问答改。]此界佛教以声为体,故所作佛事。默言皆得为音,不谓废(四)[注:(四)“废”,华严经问答作“发”。]音声故为音声。维摩以默现不二法门,岂非教?既教亦得从方说音声也。又三乘中以理即事(五)[注:(五)华严经问答“事”下又有一“事”字,连下],而无非理。既理即言,默说皆理,理无二故,默亦音声。馀法亦尔,此义玄可思也。”解曰,此齐未解顿教教体,有三科明三义,一真识体,说之至默,顿教以之为教体。二此方皆以声尘佛事故。从方言之,设不废音声,若有所解,皆是教体。三顿教三乘中极处故即理,理即事,默说无二体,一音声言语体,二名句文身体,三通取四法体,四通摄所诠体,五诸法显义体,六摄境唯心体,七会缘入实体,八理事无碍体,九事事无碍体,十海印炳现体。大疏判曰:“前七通三乘,后三唯一乘。”解曰,顿教是三乘教,于三乘中已有七休,是故或事体,或理体,更无不摄顿教也。思之可见。

[总释]这段关于大乘教的论述是讲,如果就是师子的幻有之为幻来说,是空“夺”有;如果师子的幻有之为来说,是有“夺”空,这样“互夺两亡”,“空有双泯”,从而使人即不知有有,也不知有空。“超情离念”,“语观双绝”,就是所谓“名言路绝,楼心无寄”,持此说者,叫做大乘顿教。

[一六]以上二句[迁注]作[第五]一乘圆教者,谓即此师子情尽露之法,浑成一块。”

[迁注]喻师子相尽,真金现前。

[类解]情尽,见除也。大疏亦云:“情尽理现,诸见自亡。”混成一块者,约法则混成真性,约喻则一块真金。故裴相序云:“融缾盘钗钏为金。”

[案]情尽,净源解为“见除”,就是说妄情灭尽。体露,体,指真如本体。体露,指真如本体的显露、显现。混成,本体和现象混而为一。

[一七][迁注]喻师子功用,事事皆金。

[类解]用则波胜鼎沸,全真体以运行。

[案]用,功用,作用,也指现象。“繁与大用”,繁杂众多的现象起兴起。真,真如本体。“起必全真”,现象的兴起是整个真如本体的显现。金师子章光显钞说:“言繁兴大用,起必全真也,于此大缘起法中,无法不同故,一起必一切起。”

[一八]“纷然”[迁注]作“纷纭”。

[迁注]虽四像迁移,各住自位。

[类解]万法起,必同时一际,理无先后,释上二节,依还源观。

[案]“万象纷然”,万象森虽罗列,纷纭繁盛。“参而不杂”万物相和在一起,而又不混杂。

[一九][迁注]摄末归本,不碍末也。

[类解]无量解一也。大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

[案]一切,指“事法界”,相当于末,即万事万物。一,指“理法界”,相当于本,即真如本体。“一切即一”即“摄末归本”(承迁注)、“无量中解一”(净源解引),就是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同一直分别本体的表现。无性,即无,即无自性空。“皆同无性”,一切现象都没有自性,归结为空。

[迁注]依本起末,不碍本也。

[类解]一中解无量也。禅诠都序云:“果彻因源,位满分(分,应为犹)称菩萨。”

[案]“一即一切”即“依本起末”(承迁注),“一中解无量”(净源解引),就是说真如本体表现为一切现象。“因果历然”,一和一切,两者相即的互为因果关系历然分明。

[二一]上句“显钞”作“力相相收”。案:“力相”应为“力用”。

[迁注]力显性起圆融,法门无碍。

[类解]一有力收多为用,则卷他一切入于一中,即上文“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也。多有力收一为体,则舒已一位入于一切,即上文“一切一切,因果历然”也。文虽先后,义乃同时,矿云卷舒自在也。

[案]“力用相收”,是说本体和现象互相包容,也就是所谓“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卷,收藏,指一切归于一。舒,伸展,一展开为一切,自在,各自存在而不相混淆。“卷舒自在”,是说一切现象归结于本体,本体展开现象为一切现象,相即相入,自在无碍。

[二二]“名”上[迁注]有“故字”。

[类解]所说唯是法界缘起无碍,相即相入,重重无尽。此亦有二:谓同教一乘圆,全收诸教宗;别教一乘圆,全拣诸教宗。

[案]一乘,是所谓成佛的最好的教法。圆教,指主张一切事物圆融无碍的教法,即所谓大乘中最圆满的教门。正如净源所指出的,华严宗还把一乘圆教分为同教一乘圆和别教一乘圆两种,同教一乘圆是指法华教义的“会三归一”的论点,即三乘人都同归于一乘圆教(“全收诸教宗”),别教一乘圆是指华严教义为超出三乘的的特别圆教(“全拣诸教宗”)。华严宗认为自己是高最于同教一乘圆的别教一乘圆,是各派理论发展的最高阶段。

[勘文](探玄记)又云“圆教中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纲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十十法门各称法界。”

[显钞]于一法上有二教义,依顿教见情尽体露不生真体,依圆教知从缘无性故,相即相入,成一缘起法,故云混成一块地也。言繁兴大用,起必全真也,于此大缘法中,无法不同故,一起必一切起。如一乘十玄门云:“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二乘缘起,俱(一)[注:“俱”,华严一乘十玄门作“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此宗不尔。一即一切,无过不离,无法不同也。”故此宗中,无边事法,皆具教义理等十义。十义同时相应,成一缘起际,故起一用,即鼓动无尽法界,即如不动道树昇六天,一切微尘三昧起等。凡一经说相,所说法门,悉无非此义,乃至约断惑一断一切断,约成佛一成一切成等,皆是大用。简三乘一相小用,取一乘甚深广大用,故云大用。一起一切起,故云繁兴。此一切起用,悉无不称真性故。如说此华从无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是故云起必全真也。言万象纷然参而不杂者,出于此一乘缘起法界中,所现无边诸法体,无边诸法重重显现。如圆镜现像,教义理事因果等虽不同,相参而不杂,于一法上同时具足,故云参也。故十玄义章释同时具足相门云:“具足一切,自在逆顺。参而不杂,成缘起际。”今以同此。言一切即一者,此下正明起法界即相入义,谓上所言万象者,谓无边诸法也。诸法体有十种,以显无尽,一教义,二理事,三解行,四因果,五人法,六分齐境位,七师弟法智,八主伴依正,九隐生欲示现,十逆顺体用自在等。(此十义具如下释。)此中今举因果一对,明相即相入义,如因果,馀九法亦尔。或诸法虽多,无不摄因果尽,谓教为因,义为果,寻教积压义故。或义为因,教为果,依义起教故,如此准知。且于因果对,谓缘起无性法,彼此相即故。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故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又云:“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了一法”等。如是相收,彼此即入,同时显现,无前无后,故一多相即。谓一切者,非自性一切,缘生一切也。缘生必无性,故无性一切会一因,一因中有重重,重重因皆会初位,名废(考:废恐发)心住,即重姓成熟地位也。经说种姓义云“菩萨种姓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香象大师释与法界言曰:“具足人法、教义、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也”,即此之谓也。言皆同无性(一)[注:(一)“性”原作“姓”,今改。]者,出一切即一之所由。谓所以一切即一者,非由自性,皆缘成无性故,有此义也。次言一即一切,因果历然者,此一位即摄一切一(二)[注:(二)“一”字疑为衍文。]位故,后九住、十行、十向、十地佛果历然在此中。因果历然者,即出一即一切体也。问言:此文言因果历然者,出一即一切体者,相翻此文,上云皆同无性文,可云出一切即一体,何故云出所由耶?答:云皆同无性者,似同理性,是故性起品皆悉一性无性故文,大师释理也。然一多相即义,同是事中也。何可开(开:开恐关)理性,是知是所由也。况复性起品文已释理,彼品皆悉一性以无性故二句,同此皆同无性一句,例彼亦可成所由义,何必对下文相翻耶?细可思之。言力相收者,上明法体自相即义,显化约用明相入义。谓有一切有力摄无力一切,即上句也。一切有力摄无力一,即下句也。如此相入,故云力用相收。言卷舒自在者,上句即卷也,下句即舒也,二句无碍名自在。如此一多相即,因果自在妙义,前教更不明。今以说此义名一乘圆教也。

有人请曰:此段文义幽玄,初心易迷,今虽闻此总释,尚以不审,愿指事再示之。答:虽惮管见,不任恳请,今寄一事,再科文段。言即此等者,如顿教说,诸法上情谓分别尽不生,真理显现,故云情尽体显。即此法反成无穷缘起,如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即无穷诸法,成同一缘起义故,云混成一块。若出体者,善财童子前生见闻此无尽法门,摄成金刚种子分,云混成一块。此生解行成就,值遇诸善知识,一生一身遍历诸位,悟入不可思议解脱门。云繁兴大用,弥勒叹曰:“其馀菩萨,经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乃能亲近诸佛菩萨。此善男子,于一生内则能严净一切佛刹,则能教化一切众生”,用至“则能修习普贤诸行,令其成就”等,岂非大用耶?又于一一善友所,所作大用一一绵不可思议,广如经说。此大用一一皆无非种性故,云起必全真,即用从体起也。又起者,缘起。真者,性起也。演义抄释如来出现名缘起、名性起云,“若分相今约从缘无性,缘起即名性起。”“净缘起常顺于性,亦名性起。”此亦如是,由善友智惠力,善财善业力故,繁兴不思议大用,故名缘起,皆从法性生起,名性起。善财白弥勒言:“大圣从何处来?”“弥勒告曰:”善男子,一切菩萨,无来无去,如是而来。无行无住,如是而来”等。此虽说来义,从法性生义,亦以同之。(经说十种生处,彼与性起养门别,故不出之。)问:所言性起缘起者,为何义耶?答:总言之,如孔目章云:“性起者,明一乘法界缘起之际,本来究竟离于修造,何以故?以离相故。起在大解大行,离分别,菩提中心名为起也。由是缘起性故,起即不起,不起者性起,广如经文。”若别言之,演义抄云;此性有自有二义,一从缘无性而为性起,二法性随缘故名性起。缘起有二,一染,二净。净谓如来大悲、菩萨万行等,染谓众生惑业等。(略抄)解曰,性起唯净,缘起通染净。性起唯约理,缘起约事。若以染夺净,则属众生,故名缘起。今以净夺染,属诸佛,故名性起。又从缘无性方显性起,故缘起即性起。由见缘起推知性起。由见缘起推知性起,故性起即缘起。广可见出现品疏等。是故言起全真者,上起言,即缘起。下云全真者,即性起。可知。言万象纷然,参而不杂者,谓善财历诸位所得法门,主伴具足,无尽无尽,而不相杂乱,以喻万象。或所得法门境界业用中,见无边万象不杂。或所经劫数所入刹海等,重重无尽无尽,总无不类万象可知。次言一切即一。皆同无性者,摩耶等十一人善友为会缘入实相主,会差别缘,令人一实故,故云皆同无性者,即释一实无性理也。问:即一者,一多相对也。一实者,即理也。事理已异也,何配释之耶?答所以万法会一者,一实为性故也。是故懔法师出六相体云:“通则法界缘起为体,别则总相以中道为体,别相以二谛为体,同相以如如为体,异相以万法为体,成相以缘集为体,坏相以缘起为体。”(六相义至下可知)同相已以如如为体,一亦准此可知。智照无二相亦可摄此句中。问:会缘入实相为理,智照无殊,何故此中摄?答:清凉大师释此相云:“真智反照,不异初心,唯一圆智,更无前后明昧等殊故。”然则智照无二相,是能照智;会缘入实相。是所智理。所照会别缘。能照混明昧,平等平等,离能取所执相,即真会缘故,可摄此中可知。次言一即一切,因果历然者,初对文殊入法界信位,终见普贤圆满广大因。即一圆智中,证位位法门时,一一法无不具足无量阿僧只佛刹极微尘三昧陀罗尼门等。或诸位相融,所证圆通,尽帝纲重重事,乃至悟入无尽化境故,云一即一切等。即于此中因果相一一圆满,思之可见。言力用相收者,上明体相即,此明用相入。一切即一云卷,一即一切云舒,即入无碍名自在。上来寄一事释已,一切如此可准知。

问:所言相即相入者,何为义耶?答:缘起万法,种种差别,或唯心所现故,或缘起相由故,彼此近远等,皆无差别会一,是云师入于中,体上有相即义,用上有相入义。问:有何所以,体用上义成差别耶?答:体有空有义,故得相即;用有力无力义,故得相入。谓一切因皆有六义,一空有力不待缘,(由刹那灭故,即显显无有性,是空也。由此灭故,果法得生,是有力也。然是谢灭,非由缘力故,云不待缘也。)二空有力待缘,(是俱有义,何以故?由俱故,方有即显是不有,空义也。俱故能成有,是有力也。俱故非孤,是待缘也。)三空无力待缘,(是待众缘义,何以故?由无自性故,是空也。因不生,缘生故,是无力也。即由此故,是待缘也。)四有有力不待缘,(是决定义,同以故,由自类不改故,是有义。能自不改,而生果故,是有力义。然此不改,非由缘力故,是不待缘义。)五有有力待缘,(是引自果义,何以故?由引现自果,是有义。虽待缘方生,然不生缘果,是有力义。即由此故,是待缘义。)六有无力待缘,(是恒随转义,何以故?由随他故,不可无不能违缘故,无力用。即由此故,是待缘也。)于上六义中,由空有义故相即,由有力无力义故相入,由有待缘不待缘故,故有同体异体门。问:所言同体异体门者,是何等耶?答:谓因中不待缘义,自具生果德故,不相由缘力,自生果故。不藉他们,自体中具一切法。虽具一切法是同体也,是云同体门也。次因中待缘义,因自无生果德故,相由缘力生果,于自体中具异门法,是云异体门也。依有此二门,有相即相入义。

问:先依空有义相即方如何?答:且毛刹相对,明即入义。馀例知之。如阿僧只品经云:“于一微尘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清凉大师释云:“以毛约称性,刹约不坏相故,广相不能遍小性也。”释意曰,毛上取称性妙有义,刹上不坏情有相,是故有诸刹广相,不足遍妙有一毛孔小性也。此中言不坏情有相者,即是空义也。问:已云不坏有,何故云空耶?答:已毛上取称性有义,翻此云不坏相。此不坏相者,即是情有也。情有者,妄情前有理,实无故云空。此有空无二故,相即义成。不尔者,二有二无,各不俱义立。若不立者,即入义不成,思之可见。今付此文,述空有义者,谓一毛有时,诸刹必无故。诸刹即一毛,阿以故?由诸刹无性以一毛作故也。问:一毛作诸刹方如何?答:今次第入者,约能见智说,一多相入义,是法性具德故,非如神力变作等。若尔者,已毛孔是能受,诸刹是所受,一毛起时,诸刹随生。无所依一毛,诸刹不立。是故诸刹无性,一毛作也。准此可云,诸刹若有时,一毛必空,一毛即诸刹,何以故?一毛无性,以诸刹作故,翻上可知。问:此中有二有二空,二有者,一毛孔上有,二诸刹上有;二空者,一毛孔上空,二诸刹上空也。毛孔上有与诸刹上有相并,毛孔上空与诸刹上空相并,可有成相即义乎?答:不然,若云性有者,是情谓有也,情非情等,各各可有差别。若云缘有者,已即入,何限执二相?若云断空者,断已灭,何有二空?若云真空者,是一味理也,何有二种?是故空有必不俱,谓一毛上具教义、理事等十义,备相性相,广狭等十义。指之为有,诸刹如虚空,(宗家处处云,馀门如虚空。)指之为空。是故二有二空,各俱不成相即;由不俱义故,成相即也。

问:尔者所言相即义,能所相望,为前后异时耶?为同时?若异时者,非称性之谈;若同时者,何有空不俱耶?答:以有空不俱故,同时相即,共义如上成。一毛上有无二义,不转诸刹上,诸刹上有无二义,不转一毛上。又一毛上,有无二义,于一毛上,非前后。诸刹上有无二义,于诸刹上,非前后。是故非异时,恒同时相即。是故十玄义云:“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无彼不相即,有无无有无二故,是故常相即。若不尔者,缘起不成,有自性等过。”解曰,上约庶诠,明法体相即义,即遮二俱不即过也。下约表诠,明同时相即义,即显不俱相即德也。谓上二法相望,取有空三义,遮不相即义。下二法相望,取无二一义,明常相即义。何者?法体梵圣共得故,约遮诠说之,意为遮情谓也。相即义必法然一理,唯圣智所故。约表诠说之,意显无异路也。于表诠句中,若准僧只品毛刹相对义者,上有者,毛上有也。次无者,刹上无也。次无者,毛上无也。次有者,刹上有也。明知毛上有义与刹上空义,合无刹有毛,毛体独存,是故云有无。毛上空义与刹上有义,合无毛有刹,刹独存,是故云无有。由此义故,毛刹义故,毛刹上二义成无二义,故云无二。依之依不俱义故,无不相即,如上句云,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无彼不相即,即此义也。依无二义故,常恒相即,即下二句也。文言甚妙,义深有味,学者殊留意矣。若不尔者,下出翻此过失,谓今所言有者,缘起妙有,非自性有。空者,无性真空,非断灭空,是故有此义。翻此义者,有者,性有非缘有。随(考:随恐堕,已下同之。)常过;非缘有者,诸法不立即随断故。空者所执空,即随断过;妄执为有者,即随常过,成如是过失也。上来略明相即义也。

次文云,力用相收者,明相入义。十玄义云:“不据自体故,非相即;力用交彻故,成相入。又由二有力二无力各不俱故,无彼不相入;有力无力,无力有力无二故,是故常相入。”释:“遮表等二义,准上易知之。唯相入为异。”问:相即相入义,约体与用,遂有差别耶?答:上所引十玄义次下文云:“又以用收体,更无别体故,唯相入。以体收用,无别用故,唯是相即。”故知体用又不别也。又委释此义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则唯有相入,无相即义。二以用无不体故,举用全体,则唯有相即,无相入也。三归休之用不碍用,全用之体不失体,是则无碍双存,亦人亦即,自在俱现。四全用之体,体泯;全体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冥同性海。如是诸门,如馀处释。次言卷舒自在者,此一毛舒已遍入一切差别法中,云舒。复能摄取彼一切法令已内,云卷。是故即舒恒摄,同时无碍为自在。经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馀”。等,(此约相入说)。又此一毛废已同他,举体全是彼一切法云舒。而恒摄他同已,令彼一切即是已体云卷。是故已即是他,他即是已,为自在义。经云:“长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长劫等。”(此约相即义说。)言名一乘圆教者,结名可知。

[总释]这段关于一乘圆教的论述意思是,万物都是真如本体的显露,万物的生起是整个真如本体的显现。这样,万物即相互依存,又不杂乱。一切现象都是真如本体的现象,都归结为无性,即空。真如本体表现为一切现象,本体和现象这种相即的关系是历历分明、十分清楚的。本体和现象互相包容,本体“一”展现为一切现象,一切现象卷藏到本体之中,归于“一”,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本体和现象各自存在,互不相混。法藏在华严义海百门镕融任运门第四中说:“明卷舒者,谓尘无性,举体全徧十方,是舒;十方无体,随缘全现尘中,是卷。经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际。’今卷,则一切事于一尘中现;若舒,则一尘徧一切处。即舒常卷,一尘摄一切故;即卷常舒,一切摄一尘故,是为卷舒自在也。”这里更是明确地讲,一尘和一切事也是相入相即的,所以,法藏讲“一切即一”和“一即一切”,实际上是从理事无碍法界进而论述事事无碍法界。

∵勒十玄第七∵∵

勒十玄第七[一]

一、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二],名同时具足相应门[三]。

二、若师子眼收师子尽[四],则一切纯是眼[五];若耳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耳[六]。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七],则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为圆满藏[八],名诸藏纯杂具德门[九]。

三、金与师子[一0],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一一];于中理事各各不同[一二];于中理事各各不同[一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一三],名一多相容不同门[一四]。

四、师子诸根[一五],一一毛头,皆以金收师子尽[一六]。一一彻徧师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一七]。自在成立,无障无碍[一八],名诸法相即自在门[一九]。

五、若看师子[二0],唯师子无金[二一],即师子显金隐[二二]。若看金,唯金无师子,即金显师子隐[二三]。若两处看[二四],俱隐俱显[二五]。隐则秘密,显则显着[二六],名秘密隐显俱成门[二七]。

六、金与师子[二八],或隐或显,或一或多[二九],定纯定杂,有力无力[三0],即此即彼,主伴交辉[三一],理事齐现,皆悉相容[三二],不碍安立,微细成办[三三],名微细相容安立门[三四]。

七、师子眼耳支节[三五],一一毛处,各有金狮子[三六],一一毛处师子[三七],同时顿入一毛中[三八]。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三九];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四0]。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纲珠[四一],名因陀罗纲纲境界门[四二]。

八、说此师子,以表无明;语其金体,具障真性[四三],理事合论,况阿赖识,令生正解[四四],名托事显法生解门[四五]。

九、师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四六]。刹那之间,分为三际[四七],谓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四八];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段法门[四九]。虽则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五0],名十世隔法异成门[五一]。

十、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五二]。说事说理,有成有立[五三],名唯心回转善成门[五四]。

校释

[一]此段[迁注]作:第七勒十玄门,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一多相容不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因陀罗纲境界门,五、诸藏纯杂具德门,六、诸法相即自在门,七,微细相容安立门,八、十世隔法异成门,九、由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案:此十门的顺序,除第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外,其他和净源的金狮子章云间类解本部不相同。

此段[勘文]、[显钞]作: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一我相容不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因陀罗纲镜界门,五、诸藏纯杂具德门、六、诸法相即自在门,七、微细相容安立门,八、十世隔法异成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案:排列顺序和承迁注本相同,而知金师子章云间类解本相异。其中所题“唯心回转善成门”和承迁注本的“由心回转善成门”文有异,而和金师子章云间类解本同。

[迁注]缘起交映,法法重重。

[类解]以义分教,教类有五、前四、小大始终渐顿皆偏,今示圆融,故次第七勒十玄也。

[勘文]五教章中云:“略立十义门以显无尽。何者为十?一教义,即摄一乘三乘乃至五乘等一切教义,馀下准之。二理事,即摄一切理事,。三解行,即摄一切解行。四因果,即摄一切因果。五人法,即摄一切法。六分齐地位,即摄一切分齐境位。七师弟法智,即摄一切师弟法智。八主伴依正,即摄一切主伴依正。九随生(一)[注:(一)“生”,华严五教章作“其”。]根欲示现,即摄一切随生(二)[注:(二)“生”,华严五教章作“其”。]根欲界示现。十逆境顺体用自在等,即摄一切逆顺体用自在等。此等十门为首,能各总摄一切法,成无心也。”

[显钞]十玄者,略名也。具名十玄起无碍法门义,总有十义门,以显无尽。问:何以知以十显无尽耶?答:今宗意立十句显无尽也。故至相(即智俨)十玄门释同时具足相应门云:“然此十门体无前后相应,既其具此十门,馀因陀罗等九门,亦皆具此十门。何但此十门,其中一一皆称周法界。所以举十门者,成其无尽也。”尽说数多十句法门,宗家皆判为十十无尽义。十地论云:“一切十句,皆有六相。”六相圆融,主伴具足,为无尽法门也。

[案]勒,统御,统括说明。十玄,是华严宗所谓总摄宇宙万物,统一佛教法,进而通向成佛的十个玄妙的法门。十玄学说的首创者是被奉为华严宗二祖智俨(详见所者华严一乘十玄门),法藏继承和发展智俨的十玄思想。由于法藏常常修正自己的说法,所以,十玄思想前后并不一致,其中他所着华严经探玄记的十玄缘起的说法最为晚出,后来华严宗四祖澄观据此作为定论。法藏在华严金师子章讲的十玄是:性相、纯杂、一多、相即、隐显、微细、帝纲、托事、十世和唯心。十玄是一种所谓观察事物、求得真理的法门,即达到对现象与现象、现象与本体、心与万物圆融无碍的悟解,完全领会宇宙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教义。具有十玄的观法,就是进入成佛的境界。这样,十玄说又是对成佛境界的闻发和描绘。法藏宣扬十玄说的目的是要说明佛法是一个整体,佛教各种法门是互相会通、圆融自在的;要论证一切众生来具足一切理性和功德,不必假于修成,而能随缘显现十玄无尽的境界。也就是说佛和众生只是迷悟的不同,一旦具有十玄无心缘起的悟解观法,众生也就成为佛。

[二]在“金”字上,[迁注]有“谓”字。

在“金”字上,[勘文]有“此”字。

[迁注]喻依法界体起诸事法,随举一法具一切法,别有差别,非造玄也。

[类解]师子六根,与金同时成立,以表人法、因果、体用悉皆具足。妙严品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三]此句[迁注]在“名”上有“故”字。

[勘文]无“名”字。

[类解]大疏云:“如[大]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

[案]“同时具足相应门”,是说金体和狮子相对应,互相联系,成一缘起,显现为金狮子,也就是说,事物是同时圆满地具足了一切,即所谓“依法界体起诸事法”(承迁注)。这一门的宗教意识是,佛教各种法门彼此相应,共同为成佛的根据。

[勘文](五教章)又云:“同时具足相应门,此上十二义,同时相应成一缘起,无有前后、始终等别,具足一切自在逆顺,参而不杂,成缘起际,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时显现成矣。”

[显钞]言金与师子同时成立者,谓金与师子相对,成能成立,所成立也。以金为能成立,以师子为所成立,即师子诸根支分,一同依金得成立。金与师子成,无前后故,云同时。金本非师子,遇缘为师子,云成立。毛孔诸根,皆金性普遍,云圆满。毛孔诸根皆无阙,云具足,此约文相说。若依实义,能成立十义,一教义,二理事,三解行,四因果,五人法,六分齐境位,七师弟法智,八主伴依正,九顺随生根欲示现,十逆顺体用自在等。约金狮子上显十义者,师子名为教,金体为义。(一)师子为事,金为理。(二)知师子为解,御师子修相为因,师子成立为果。(四)师子相为人,即金为法。(五)同一金性各住诸根分位,为公齐境位。(六)开示金师子为师,相成为弟子,顺师说生决断为法智。(七)举一师子为主,馀为伴。以主为正,以伴为依。(以主伴为止作。出至相释。)。或师子相子为正,师子所居台座等为依。(八)以金与师子同时生灭有无随人意取之,为随生根欲示现。(九)金与师子体用成坏自在,为逆顺体用自在。(十)若约法说者,清凉大疏云:“教即难诠,即前五教乃至光香等义。即所诠,即五教等一切义理,理即生空所显。二空所显无性真如等理事。即心色知方等事,馀可思准。”(又可见十玄门等。)此上十义,同时相应成师子,为第一门。言名同时具足相应门者,结名,谓于十门中,此门总故,馀门皆具足。清凉云:“如大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十种之德故。随一法摄无尽法及下九门,以此门总故。同时明无先后,具足明无所遗也。(相应义。如次上释。)可知。

[总释]这一门是说,金与狮子形相同时缘起成立,无先无后,圆满地具足了金体与狮子的一切。也就是说,本体和现象是互相适应、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同时完满具足的。

[四][迁注]作“谓若以眼收师子尽”。

[勘文]作“此师眼收师子尽”。

[显钞]作“此师子眼收师子尽”。

[案]“师子眼收师子尽”,是说狮子的眼包容收尽了整个狮子相。

[五]此句[勘文]、[显钞]“则”作“即”。

[迁注]就以上二句作注云:如以布施一行,收尽一切行,总名布施故,号曰纯也。

[案]纯,纯粹,纯一。“一切纯是眼”,整个狮子的一切都是狮子眼。

[六]下句[勘文]、[显钞]“则”作“即”。

[类解]就以上四句作注云:眼耳互收,纯一事故。

[七]上句[迁注]作“若诸根同时相收”。

上句[勘文]、[显钞]作“若诸相同时相收”。案:“诸相”应为“诸根”。

下句[勘文]无“悉”字。

下句[显钞]作“尽皆具足”。

[类解]会诸根之同,例眼、耳之别。

[案]诸根,指眼、耳、鼻、舌、身这些器官。佛教认为,眼、耳等对色、声等能生起感觉,即对识的生起有增上力用,所以叫做根。“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是说眼、耳、鼻、舌、身各个根同时包容收尽整个狮子相。

[八]以上三句[迁注]、作“一一皆纯,一一皆杂,是圆满藏”。

以上三句[勘文]、[显钞]作“即一一皆纯,皆杂,亦一一皆是圆满藏故。”

[迁注]万行同时,更互庄严,纯杂无碍。

[类解]眼即耳等,皆杂也。如菩萨入一三昧,即六度皆修,无量无边诸馀行德,俱时成就,故名为杂耳,非眼等皆也。又入一三昧,唯行布施,无量无边,更无馀行,名之为纯。即教义章云:“纯杂自在,无不具足,名圆满。”

[案]杂,驳杂不纯。“一一皆杂”,是说眼、耳等诸根各各不同。“一一皆纯”是说眼、耳等诸根均能包容整个狮子相,而各显现为纯一无别。圆满藏,藏是蕴积、包容的意思。由于眼、耳、等诸根能同时包容狮子相,圆满自足,叫做圆满藏。

[九]此句[迁注]“名”有“故”字。

[勘文]、[显钞]“名”作“言”。

[类解]此名依至相立,贤首新立广狭自在无碍门。故大疏云:“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影。”

[案]“诸藏纯杂具德门”,是说各种事物纯一驳杂互相包容,无障无碍,圆满自足。就宗教实践来说,践行某一法门时纯是此一法门,是“纯”,践行不同法门时则含有一切差别,是“杂”,而不论纯、杂、,均是自在圆满具足的。关于“诸藏纯杂具德门”,后来法藏改为“广狭自在无碍门”,所谓“广狭自在无碍门”,是说每一现象一方面能够普遍适应一切现象,这可以说是广;另一方面仍然保持自身的本性,这可以说是狭。每一现象同时具有广狭两个不同的方面,自在自足,无障无碍。

[勘文](五教章)又云:“诸藏纯杂具德门,此上诸义或纯或杂,如前人法等。若以人门取者,即一切皆入,故名为纯。又即此入门,具含理事等一切差别法,故名杂。又如菩萨,入一三昧,唯行布施,无量无边,更无馀行,故名纯。或入三昧,即施戒度生等,无量无边,诸馀杂行俱成就也,如是繁兴法界,纯杂自在,无不具足者矣,宜可思准之。”

[显钞]前门于一一诸根,师子遍入即诸根中,有师子金体。此诸根收师子尽,师子全体纯成别根,离此无别物。谓眼收师子尽,唯一眼无别耳等,是故云一切纯是眼等。此门有纯杂二义,此举纯门,约人法云之。以人门取者,即一切皆人;以法门取者,一切皆法也。言若诸相同时等下,明杂门。诸相者,于金师子中含一切法,谓理事等,此于诸相中,就一门取之,一切皆一门也。若就十义同时取之,名杂也。即一一皆纯皆杂离者,于此门中有无边诸法,明于此诸法中有纯杂义,谓一一见施戒等别体,名皆纯。有无边诸法,名皆杂也。即于杂门中,纯杂二义并具足也。亦一一下,明当门物总意,就此纯杂门成一师子,师子即圆满纯杂德。此门能藏故,名圆满也。故言下,结门名,可知。

[总释]这一段话是讲,如果用金狮子眼去包容摄尽整个狮子相,那末整个狮子纯粹都是眼;如果用狮子耳去包容摄尽整个狮子相,那末整个狮子纯粹都是耳。其它鼻、舌、身各根也这样各各都能包容摄尽整个狮子相。由此,眼、耳等各根互有不同,是一一都杂;眼、耳等各根又可分别包容摄尽整个狮子相,是一一教纯。既杂又纯,互具功德,圆满自足,叫做“诸藏纯杂具德门”。这一门是讲理事相即无碍的教理。任何现象(“事”)都是完整的本体(“理”)的体现,就现象来说,由于与其他现象不同,而表现为杂,就本体通过它所体现出来的现象可以包含其他一切现象来说,又表现为纯,这样即为杂又为纯,互不妨碍,互不矛盾。法藏在华严义海百门镕融任运门第四中说:“理不碍事,纯恒杂也;事恒全理,杂恒纯也。由理事自在,纯杂无碍也。”意思也是一致的。

[一0]此句[迁注]“金”上有“谓”字。

[一一][类解]多容一,则六根成立:一(一)[注:(一)“一”原作“多”,今改。容多,则师子无殊。

[案]“相容成立”是说全体和狮子互相融合在一起成为金狮子。一,指金体。多,指师子相。

[一二]上句[勘文]、[显钞]在“理事”下有“诸相”两字。

[类解]金性喻理,师子喻事,二虽互容,性相各别。

[案]理,指所谓无差别的平等的本体。事,指事相、现象。“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指“性相各别”(净源解),就是说金体和狮子相融合,而其中无差别的本体(金)和本体(金)和有差别的现象(狮子)是不相同的。

[一三]上句[迁注]缺“或一”二字。

[类解]此经偈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馀。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此功德故能尔。”

[迁注]就此段作注云:如称理之行,一一各容一切诸法,亦一一具一切诸行,虽相容不动也。

[案]“各住自位”,是讲本体(“一”)和现象(“多”)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分位。

[一四]此句[迁注]“名”上有“故”字。

[类解]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

[案]一多相容不同门,是说本体和现象相容成立而又互不相同。从宗教上说是,佛教的各种法门虽然彼此有别,但是任何一种法门都能包含其他法门的内容。

[勘文](五教章)又云:“一多相容不同门,此上诸义,随一门中,即具摄前因果理事一切法门。如彼初钱中即摄无尽义者,此亦如是。然此一中,虽具有多,仍一,非即是其多耳。多中一等,准上思之。馀一一门中,悉如是重重无尽也。此经偈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馀。世界本相义(一)[注:(一)“亦”据华严五教章补。]不坏,无此功德故能尔。’然此一多虽复相容含受,自在无碍,仍体不同也。所由如上钱义中释。此有同体异体,准上思之可解。”

[显钞]金与师子无别体,故互有相容义。谓依金有师子,此金容师子也。离师子无金,故师子诸毛尽,此师子容金也。如此相容无碍,有金师子成立,是故云金与师子相容成立。言一多无碍者,谓一入多,多入一,一即多,多即一,故云无碍。宗家明此义总有二门,一异体门,二同体门。就异体门中,有二门,一相入,二相即。先明相入,于师子十毛上说之,此亦有二门,一向上去,二向下来。初向上去者,一一毛是本数,何以故?缘成故二一毛中二毛,何以故?缘成故。若无一毛即二毛不成故,即一毛有全力摄于二毛也。仍二毛非一毛,三一毛中三毛,四一毛中四毛,五一毛中五毛,六一毛中六毛,七一毛中七毛,八一毛中八毛,九一毛中九毛,十一毛中十毛,何以故?缘成故。若无一毛即十毛不成,故即一毛有全力摄十毛也。仍十毛非一毛,馀九门亦如是。谓一二毛是本数,何以故?缘成故。二三毛中一毛,何以故?缘成故。若无二毛,即一毛不成故,即二毛有全力摄于一毛也。仍一毛非二毛,三二一毛中三毛等,乃至十二毛中十毛,何以故?缘成故。若无二毛,即十毛不成故。即二毛有全力摄十毛也。仍十毛非二毛。馀门准之可知。第二向下来亦有十门,一十毛是本数,何以故。二十毛即摄九毛,乃至十十毛即摄一毛,何以故?若无十毛,即一毛不成故。即一毛无全力归于十毛故。仍一毛非十毛,馀例亦然如是。本末二门中,各具十门。馀一一毛中,准以思之。已上明相入义已。

次相即义者,又有二门,一向上去,二向下来。初门有十门,一一毛,何以故?缘成故。一毛即十毛,何以故?若无一毛,即无十毛故,由一毛有体,馀毛皆空故,是故此一毛即是十毛。如是向上乃至第十,皆各如前准可知。言向下来者,亦有十门,一十毛。何以故?缘成故。十毛即一毛,何以故?若无十毛即无一毛故,由一毛无体,是馀毛有故,是故此十毛即是一毛矣。如上向下乃至第一毛,皆如前准可知。以此义故,当知一一毛即是多毛耳。

第二同体门者,又有二门,一一中多,多中一,二一即多,多即一。初门又有二,一一中多,二多中一。初一中多者,有十门不同一一毛,何以故?缘成故。是本数一毛中,即具十毛,何以故?由此一毛自体是一,亦复与二毛作一,故即为二一,乃至与十毛作一故,即为十一毛。是故此一毛中,即自有十个一毛,仍一毛非十毛也。初一毛已尔,余二、三、四已上九毛中,皆各如是,准例可知耳。二多中一亦有十门,一十毛,何以故?缘成故。十毛中一毛,何以故?由此一毛与十毛作一毛故,即彼初一毛,在十一毛之中,以离十一毛即无初一毛故,是故此一毛即十毛中一毛也,仍十毛非一毛也。余下九、八、七、毛乃至于一毛,皆各如是,准例思之。第二一即多,多即一义,亦有二门,初一即多有十门不同,一一毛,何以故?缘成故。一毛即十毛,何以故?由此十一毛即是初一毛故,无别自体故,是故此十毛即是一毛也。余九毛皆如是。二多即一亦有十门不同,一十毛,何以故?缘成故。十毛即一毛,何以故?以彼初一毛即是十毛故,更无自一毛,是故初一毛即是十毛也。余九门,准例思之。

问:此门与前异体门何别故?答:香象大师释云:“前异体者,初一望后九异门相入耳。今此同体,一中自具十,非望前后异门说也。”即义亦准思之。至相大师(即智俨)释云:“前异体门言一中十者,以望后九,名一中十。此门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问:若一中即有九者,此与前异体门一即十,有何别耶?答:此中言一有九者,有于自体九,而一不是九,若前别体门说者,一即是彼异体十等,而去十不离一。又云,问:此中言自体一即十者,与前同体一中十,有何别耶?答:前明同体中有十,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为异也。(已上至相十玄门释也,彼云“异体门中有二,一者一中多多中一,二者一即多多即一。同体门亦尔”云云。故有此释也。废立虽少殊,同异二门建立大体同之。故引之。)于此金师子诸根毛孔,有如此一多自在义故,云一多无碍。言于中理事诸相各各不同才,理事等十义,如第一门说,于十门中一一皆具也。十义非一云诸相,行相名别云各各不同。言或一多各住自位者,如上一多义,随智而成。须一即一,须十即十。如经云,譬如数十法,增一至无量,皆悉是本数,智惠故差别。一多无自性,皆无性缘成一多也。然各一非十,十非一故,云各住自位。言各一多相容不同门者,结门名也。

[总释]这一门是说,本体(理)是一,现象(事)是多。一方面,每一现象都是本体理的体现,所以,多就是一,一就是多。法藏说:“一全是多,方名为一;又多全是一,方名为多。多外无别一,明知是多中一;一外无别多,明知是一中多。良以非多,然能为一多;非一,然能为多一。”(华严义海百门镕融任运门第四)一与多相容无碍。另一方面,一仍是一,多仍是多;本体是本体,现象是现象。金是理,狮子是事;金是一,狮子是多。“各住自位”,各有其相应的地位而互不相同。这就是本体与现象即互相又互不相同的关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