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法界缘起思想在大乘解脱论中的真诠

胡春业

佛教各学派的教义理论虽然存在种种差异,但它们的终极取向还是归摄在如何修证佛法、如何达到解脱的目标上。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华严宗有关修行解脱论中的教义也不例外。

天台与华严同为中国佛学显教体系的精华,然天台宗的教理在诠述诸法实相,而以性具说为依归,教观总持是天台佛学体系的最高真诠。华严宗则综合天台的实相论与缘起论,一统印度中观、瑜珈两大学系的论争,而以诠述唯心缘起无碍法界不思议为宗趣,而以性起说为归宗。此二派的学理,堪称中国佛学显教体系之精华。

华严宗是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所建立的一个大乘宗派。此经是世尊成道后,于最初二七日在菩提树下,对十方世界的法身菩萨,开显菩提般若正觉的无上根本*轮。此宗法门的目的,是令一切众生能于自己心内,得见如来广大智慧而证菩提,同入如来法界缘起圆融无碍大乘般若真实华严理性之境。故此经可说是集诸佛神妙的威德智用,贯彻诸法性相与理事,从般若解脱的实践观行来看,可谓为“穷理尽性”的法门。华严宗的性起解脱论中最显着的特色教论及思想,完全从纯净无染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出发,是以法界缘起重重无尽和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一心法界为宗旨。教相即观法的实践论——即教即观,即观即教,亦在其根本宗趣中彰显。

有关华严宗的见地、修证、行愿,共有四部著作可参研:1、《华严经》,2、唐代清凉国师《华严疏钞》,3、后世佛果禅师《华严经五十三参赞词》,4、晚唐李长者(法名李通玄)的《华严经合论》。

华严妙法,语其广大,则等虚空而被尘国;语其精密,则融极微以周法界。彻诸法性相理事,尽修行之心数法门。所谓会沧海而为墨,聚须弥而为笔,不能尽一句之义,此乃佛自证境界,非名言、思虑之所能及。但佛陀慈悲,于无相中现万相,于无言中说名言,在莲花藏世界海中,众宝庄严之菩提树下,摄七处九会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海并在其中,以一处而遍摄一切处,直超顿入无尽圆融法门。经云:“于一尘世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一切因果理事等前后法门,即于此时(此当下一念中)同时显现。所谓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佛以一音演说法,演说无边契经海,众生随类各得解。正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

一、步入华严“一乘圆教”的法界之门

法藏(643—712)在继承杜顺(557—640)、智俨(602—668年)的华严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发展并正式建立了华严宗。在其着述中通过对“五教”与“十宗”判教理论的论述,证明一切佛教经论中唯有《华严经》的义理最为高深圆满,是“一乘圆教”。十玄六相为其根本教义。并又通过“法界”缘起无尽和圆融理论的论述,华严宗为佛与众生、彼岸与现实世界融通无间的修行解脱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法界圆融无碍的理论根据

根据法藏的《探玄记》,可列出十种法界圆融无碍的原因:

1、缘起相由故,2、法性融通故,3、唯心所现故,4、如幻不实故,5、大小无定故,6、无限因生故,7、果德圆极故,8、胜通自在故,9、三昧大用故,10、难思解脱故。其中确定事事无碍、相即相入最确实的为缘起相由,所与九门皆为傍由,故言法界圆融无碍缘起就是缘起相由门。其中再开十义:1、诸缘各异义,2、互遍相资义,3、俱存无碍义,4、异体相入义,5、异体相即义,6、体用双融义,7、同体相入义,8、同体同即义,9、俱融无碍义,10、同异圆满义。

前三者是说缘起的本法,中三者是彰显异体门的缘起相即相入义,后三者是诠明同体门的缘起相即相入义,而第十门是总结其他九门而彰显一大缘起的系统。所以诸种缘起法,必须依据这十门才能显出缘起,缺一不成。由此异同即入,异体同体,各有相即相入之理,而使十玄缘起观赖以奠立。由缘起相由,故法界多种同时俱足。

(二)法藏对善财童子所入的法界作了五个领域的阐释

其包括五种法界,如下:

1、有为法界,特指∵“本识”,即阿赖耶识。具有“诸佛种子”之因义,所以是法界,包括“三世诸法差别边际”。世界万有一切俱为差别的事物和现象。

2、无为法界,含二门:性净门,是指众生本具的佛性,虽在“凡位”但本性清净,如同真空,无有差别;离垢门,指通过修行“对治”烦恼,是被烦恼覆盖的佛性显现的过程,根据修行程度的深浅有十个阶次。

3、亦有为亦无为法界,也含二门:随相门,指十八界中与意识相应的法界,包括受想行识和五种色(此指唯识学所说的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八无为法(同上,有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无为);无碍门,一心法界包含“心真如门”(指超言绝相的心的真如本体)和“心生灭门”(处在情欲烦恼之中的真如佛性)。其中,八无为法与真如门都属于没有生灭的无为法,其他则属于有生灭的有为法,二种法永不分离。

4、非有为非无为法界,也有二门:形夺门,一切事缘皆为理(真如)的显现(缘无不理之缘),所以与理一样属无为法,同时理必定显现为事缘(理无不缘之理),这样它即不是无为法,于是便是亦有为亦无为法界;无寄门,法界“离相离性”,既然离相便不是有为法,离性便不是无为法。

5、无障碍法界:也有二门:普摄门,任何一门都可以统摄其他一切法界;圆融门,于此莲花藏世界海之内,一一微尘中见一切法界。此明一即非一,一多无碍。微尘非小,能容十刹;刹海非大,潜入一尘也。因为理统摄事相,故一切事相皆是理的现象;又因事相皆融摄理而显现,故理必映现于一切事相之中,于是理事相融,非一非异。

法藏的法界观所包含的真如、法性义,贯彻着真如随缘和不变的观点。

二、华严法界缘起的思想意义

(一)法界缘起的形成

华严宗从圆融无碍的一真心法界为宗旨来说明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是一法一切法,互相为缘起。故凡世间事事物物莫不同遍含容,相摄相成,主伴俱足,圆通自在。

智俨曾依据如来藏缘起成立学说,是为初期对法界缘起的理解。但若依宗派的传承,智俨是承继初祖杜顺大师的思想,才将法界缘起奠立为华严教学的惯用语。譬如《华严一乘十玄门》就认为《华严》这一部经,就是在说明法界缘起,离不开自体因和果。

今且就此华严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与果。所谓因者,言方便缘起,修体穷位满,即普贤是也。所谓果者,言自体究竟寂灭圆果。……

由此可知,法界缘起是表明自体因果,以菩萨的愿力,来体究佛的境界,所以因果不二是法界缘起成立的根源。

法藏依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为宗,因果缘起于理实法界二而不二,是唯一无碍的自在法门。法界圆融如此才能一一法,一一行,一一德,一一位,都统摄在无尽的法门海中。性海圆明,法界缘起无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既是诸佛所证的果海,又是众生本有的心源。法界有四种(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重重无尽;因果缘起有六位,位位圆融。法界以全因果,或融因果而入法界,然则始终不离一真法界。十世古今,无边刹海,互现交罗,唯是一真法界性起而缘起。

华严圆教的根本看法,认为法界为一大缘,所以能缘起的原因,不是业力,也不是差别心识的阿赖耶识,又不是平等不生灭的真如,而是万法彼此融通,互相缘起,重重无尽,相即相入。法界缘起统摄《华严经》所说的业惑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等诸种缘起。

(二)华严要义——四法界

人们将四法界作为华严宗的基本教理之一。可以说,明确地将华严宗所论述的法界归纳为四法界却是从澄观开创的。这种分类便于用来指导僧俗修行,因而四法界理论带有明显的实践性。此四法界不仅是华严的要义,而且将佛学的哲理都统一在内了。这四法界分别概述为:

1、事法界:包括“色心等相”,即为一切物质现象。《华严法界玄境》中列举的“事相”共有十对,即:教与义、理与事、境与智、行与位、因与果、依与正、体与用、人与法、顺与逆、感与应。其中包括了全部佛法与宇宙万物。澄观认为:“事法界,历别难陈,一一事想皆可成观。”强调认识和体悟玄妙的法界思想必须通过对一一事的观察、观想,此即以观想四法界为内容的禅观。

2、理法界:包括“真空则理法界”。杜顺《法界观门》的真空观,就是观理法界的。何为真空?不是以“断灭”为空,也不是离开色的空,而是“即有明空”,此空与有相即不二,故称真空。这种真空,就是所谓的理,亦即真如、法性实相等。“真空观”侧重强调色的本体空寂,而不是绝对空无(断空),是与具体的万有结合在一起,所谓“真空必不异色”、“不离色明空”,色空是不二的,空与色、理与事是互相依存的。“以空中无色,由事即理;理绝相故,色必有空”;色(事)举体全是空(理),空举体全是色;从最高的真谛认识层次看,真空是超言绝相的,不可形诸任何语言文字,何有“色”、“空”等名相可言!

在《华严经行愿品疏》对理法界的解释中说:理法界既是性,“理之寂寥,为法之性”包括二门,一性净门,其理是大乘佛教所说的遍理于万事万物的真如法性;而二离垢门,其理是指众生通过修行断除情欲烦恼,将先天所秉的佛性得以显现出来。

3、理事无碍法界:是着重讲理与事圆融无碍的关系。杜顺分十门解释:理遍于事,事遍于理,依理成事,事能显理,以理夺事,事能隐理,真理即事,事法即理,真理非事,事法非理。

形成理与事圆融无碍的关键是“理无形相,全在相中”、“无尽事法,同一法性”。既然事是依据理而成,事是理的体现,理是事的本体,自然理事无碍,理与事互相融摄、互相圆融。澄观强调法性之理融于一切事相之中,如同虚空。理与事不一不异,理如一切事,一切事如理。

4、事事无碍法界:既然事与理是相即不二的,那么事与事之间也具有彼此融通无碍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相摄相入,融通无碍,一切与一不一不异。从澄观十玄门所论证的“事事无碍”的实际内容来说,既有自然现象又有社会现象,既有物质现象又有精神现象,既有佛法也有非佛法,既有佛菩萨也有一般众生……按照这种事事圆融无碍的理论,可以说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众生和佛菩萨,众生和佛法,佛法和修行、果位等等,都相即相入,互相融通无碍。

然而从真谛的意义上看,又岂有四法界可言?如将形诸文字的四法界消融、拂除,则只有超言绝相的唯一法界,即“无障碍法界”、“一心法界”。

三、华藏法界观法的特质

(一)华严玄理由华严法界的三重观门开显

《华严》为说明事事无碍、相即相入、主伴俱足、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特别重视实践入海印三味的法界观法,以及六相十玄诸种法门。很显然,若无实践实修的观法,则无法入法界,亲证诸法实相,得见如来般若智慧;无六相则无法显圆通,无十玄则无法彰无碍。

华严宗的性起思想完全是从纯净无染“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出发,观与教是不殊而同一的。宋代大学者志磐评华严为“有教无观”,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没有理解华严之真诠。华严说教义的《五教章》、《探玄记》等无不是观行,这是建立在“现象绝对论”的哲学基础上的。“教相即观法”的实践论,成为华严的根本宗趣。华严宗的修证法门很多,统摄于法界观的修法有:华严三昧观、普贤观∵(普贤菩萨是华严宗法门的主尊)、华藏世界观∵、三圣圆融观、华严心要观∵。

杜顺开显华严实践修行的观门,由十玄缘起的理论建立三观——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其目的是用以彰显观行,由观门而悟入一真法界心印,其五教止观为体现华严玄旨,以实践的观法,阐述法有我无门、生即无生门、事理圆融门、语观双绝门、华严三味门等五种观门,这是华严五教的根据。杜顺优于观门,先从教理的研究,来确定观门的实践法则,再将教理融摄于宗教履行的途径,而实证唯心缘起无碍法界不思议之境。

《法界观门》的首要课题是如何确切掌握“真空”妙义。因为若无法如实地理悟真空,也就无法如实地理解华严道理和进入华严法界。因为《法界观门》的真空观扮演了双重角色,一为破执,二为显理。这个真空观就是四法界的理法界观。

如何确切把握真空?《法界观门》以四句十门来反复论证。所谓四句,是指: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因凡夫见色为实色,见空为断空,才困于迷途。今为使众生观色非实色,举体是真空,观空非断空,举体是幻色,而达空色无碍。整个四句经过层层的遮除、层层的观门,所顿显的即是所谓的“行境”。只有如此透过四句,才能显示色即空、空即色、色空无碍、色空一如等,令吾人如实地理解真空理性与如实相应真空理性,以及如实地呈现真空理性。真空观所表现较着重于破执显理上,较偏重于法的不可说不可执上。整个所凸显的在于真空理性上,即就真空破执显理的处理问题。我们可以依白居易依此观所咏的诗来佐证这一真诠: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忌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由于色空乃一味不可分割,故于第四句“泯绝无寄观”中,进而泯除吾人对色空的能所之执或对空的执着。如其云“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为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