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常青∵禅灯永亮--赵州柏林禅寺参访随笔 禅宗“柏子常青∵禅灯永亮--赵州柏林禅寺参访随笔”。“庭前柏子树”、“狗子无佛性”等公案,早在八十年代云居山参学时就已接触,然而自己业障深,悟智浅,未能悟得所以然。然而对赵州祖庭的礼敬已久。虽蒙净慧法师数番相召,却未能如愿。近日,于赴京公差之机缘,绕道入冀,专程来到赵州柏林禅寺参访,得净慧大和尚、常住众师父们慈悲,留在寺中小住数天,饱承法喜,对祖庭、...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永嘉禅法 禅宗“永嘉禅法”。《永嘉禅法》∵∵永嘉禅法是永嘉玄觉禅师在《禅宗永嘉集》中,教导后学修行的方法。永嘉大师是六祖的弟子,但因大师本学天台止观,所以永嘉禅法的特色,就在于以「止观」的理路,来说明禅宗的修悟方法──这在禅宗的典籍中是绝然少见的。对于现今宗师隐没的时代而言,永嘉禅法自浅而深的次第,及清晰的理路,正好可以弥补此...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禅风概述 禅宗“禅风概述”。《禅风概述》壹、中国佛教禅观的发展∵贰、禅坐简述∵参、佛藏的禅修理念与实践∵壹、中国佛教禅观的发展∵从中国佛教史来看,禅观的发展可以大分为三期,即一、禅宗未传之前;二、禅宗达摩初祖至五祖;三、六祖以后分灯的流传。【一、禅宗未传来前之禅法】∵∵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经三国、西晋、东晋至南北...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当今四川第一禅林——宝光寺 禅宗“当今四川第一禅林——宝光寺”。出成都北门,沿川陕国道而行,一路青山翠绿,碧水荡漾,一望无垠的稻田中,间杂着一丛丛青苍浓郁的翠竹林盘,隐现出青瓦小院的农舍。沐浴在青枝绿叶的川西田园风光里,令人惬意无比!不知不觉,十八公里倏忽而逝,新都宝光寺的象征——三十三米高的无垢净光舍利塔已现眼前,令人精神一振。早在1956年,宝光寺即被列为四...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当前禅文学研究的得与失 禅宗“当前禅文学研究的得与失”。禅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禅学热”中最受关注的问题。由于中国文化包含众多的文化门类,所以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禅学与中国文化的某个门类的关系来进行探讨的,例如禅与道家、禅与玄学、禅与理学、禅与文学(如《红楼梦》等)、禅与艺术(如书画)、禅与气功、禅与武术、禅与茶、禅与士大夫、禅与国民性等等,少数也有就...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禅宗的法物与道场 禅宗“禅宗的法物与道场”。在禅门,每个参禅的人,拥有的物质要越少越好,少到什么程度?依现在的斤两来计算,所谓“衣单两斤半,随身十八物”,因为一个人东西越少,欲望就越少;东西越多,带给我们的困扰、烦恼也就越多。比方说,像我们出家人,衣服只有这一件,早上起来这一件、会客也是这一件、现在站在这里和各位讲话也是这件。然社会上的人士,...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迷人的禅 禅宗“迷人的禅”。迷人的禅∵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以其对真实人生的追求,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喜爱。∵禅宗是唐宋时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这些洋溢着活力、充满着自信的禅师,生活在青峰翠岩下,枯藤老树间。他...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禅宗的文字观 禅宗“禅宗的文字观”。禅宗的文字观“不立文字”是禅宗对文字的基本态度。历代禅宗祖师都强调在生活中实践修行,不重视经教文字。即便在接引学人,教育弟子的方法上也大都以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开导,反对以语言文字及一切形式化的方式来理解禅法。如《祖堂集》卷二记载达摩祖师对慧可说:“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楞伽师资记》卷一亦说“圣道幽...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把握生命快乐的本质——读《一行禅师文集》 禅宗“把握生命快乐的本质——读《一行禅师文集》”。把握生命快乐的本质——读《一行禅师文集》时∵雨有史以来,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种族、肤色,不同文化、阶层的人们都在追寻生命的快乐,寻求生命中更美好的一面。但诚如一位印度佛教圣者寂天所说:“人人都想拥有快乐,可是由于缺乏快乐之道,仍然被痛苦的乌云所笼罩。”因此,探索如何摆脱痛苦、拥抱快乐一直是人类――特...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禅境蠡测两则 禅宗“禅境蠡测两则”。1、从《禅》刊的封面说起去圣之遥的德山、临济诸祖,威震宗门的棒喝之法、而今重演在法界。仅《禅》99年1—3期封面之图文,祖师施棒行喝之威,大有呼之欲出之势。构图虽异、却合奏一曲圆融禅悟之歌,如:《禅》99年壹期,“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实令学人不许动念开口,此一念不生,灵光独跃的当下,即是...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