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问:如果对方已明白本来面目,他说“无住”是对的,因为无住是本来面目境界;如果他没有明白本来面目,他说无住,就可能执着「无住”、住于无住,那就不是无住,有可能堕入顽空。请先说说“本来面目”的体相用吧!还有,如果“方法”呈现的就是目的,方法与果地无二。这方法也无过吧?不管已悟、未悟都需要这种方法,不是吗?请赐教!∵∵
答:如果已明白本来面目(心性),就不再强调“无住”了,因为心性本来无住,此时的无住是形容心性的态样,是形容词,不是动词。换句话说,若恢复本来心性时,他是活活泼泼的一种自在真如,一切见闻觉知,有住与无住皆能自在,因为已经见自己本来面目的人,不再“认物为己”,不再迷失,所以一切境相皆无碍此真如,此时见尘非尘。既非尘,有住与无住皆能如如,未悟以前见尘是尘,所以须施与“无住”法,方能显现本来面目,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能只是无所住而不生其心。须知此心清净自在,有住与无住皆然。也就是说,真正的清净心,不会因为有住与无住而染、净,所以不是一味的无住。而是有住、无住皆无碍清净心体,如此方名自在真如。
又:方法与果地,如筏与岸,指与月。故舍筏方能上岸,见月则不见指。不可执筏以为岸,执指以为月,执法以为道。故金刚经曰:正法亦应舍,何况非法。又:佛法须建立于世法上,离世法则无佛法,自在而非放逸,不放逸则无“任”病。
9、问:木石亦是有情吗?
答:古德云:“青青翠竹即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里有几个理趣须厘清:∵
一、如果真实外境皆是由心所造,那木石即是心所造,有人认为“心即是境”,木石何得不能称之为有情之物?∵
二、如果外境是由心所显,那木石只是被显现之物,木石的本身非有情物,而能显者即是心,无心则不能显木石、翠竹、黄花等外境。既然我们能显现出冷冷木石、青青翠竹、郁郁黄花,就代表“有心”,一般人只看到冷冷木石、青青翠竹、郁郁黄花,而不能察觉能显之心性,所以古德体悟之后,非但看见青青翠竹、郁郁黄花,同时亦觉悟到能显之心性,故曰:“青青翠竹即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凡夫不解其义,误为冷冷木石、青青翠竹、郁郁黄花是有情物。有更甚者,反讥古德,不知古德之用意。
10、问:山河大地皆是吾妙明真心所化现,是吗?
答:即是如上题第二所说。山河大地皆是吾妙明真心所化现(显现),若无妙明真心,则虽山河大地在,亦不能显现山河大地;山河大地虽在,但不自言是山河大地。山河大地不是妙明真心制造出来的,但妙明真心能显现山河大地。∵
问答篇三十
1、问:何谓“一悟成佛”?∵
答:“一悟成佛”,是指根性大利之行者,能于闻法后顿悟顿修至佛地。而所证之佛地,与历经三大阿僧只劫而证之佛地平等无别。所谓“所证平等,无有超过之法”。∵
2、问:请解释佛性论中:“佛说般若波罗蜜等诸经,是佛性中,分别众生,自有三种:一者不证见佛性,名为凡夫。二者能证见佛性,名为圣人。三者证至此理究竟清净,说名如来。”∵
答:此三种并非次第,也非渐次之法,而是趣向。若不证见佛性则是趣向凡夫;若能证见佛性者则趣向圣人;若能证佛性究竟清净者,则趣向如来。也就是说若欲修得如来者,则直接取第三种,能证佛性究竟清净,说名如来。取余二种者不名如来。∵
3、问:为取佛位而修行者,乃无道可证,无佛而成。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也。为悯众生,欲入众生佛之知见者,乃终将有佛成之日。忆劫勤苦,积功累德,法化众生,终归毗卢性海,故曰无别佛可成,佛性如一故。未臻了义境界,强说空无,有违佛说。徒增空执。修行无益。文殊言,欲漏不先除,蓄闻成过误。诸佛为引颠倒众生出离故,强说众生梦幻法。众生须以幻修幻,依此幻法而得出离。单说佛境界,空境界,一境界,非众生境界,众生何得出离?众生皆有佛性,但众生毕竟非佛。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乃十方诸佛出世之一大因缘。故教菩萨法乃大乘经法,一乘法之别名。∵
答:在我等尚未通达佛经诸法时,常会出现种种相互矛盾的经文,当然是我等理解不够、不精,非佛经之咎,所以当我等无所适从时,必须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然后力求通达。通达后见“实相法”即所谓无相、空、无修、无证等等难信之法,则不惊、不怖、不狐疑,自然能信解,而赞叹佛法之不可思议,并能行证佛性究竟清净,如此说名为如来。这才是真正的如来行者。∵
4、问:世尊是因累劫精进修行而成佛,不是吗?∵
答:有谁能断言说某某众生或自己没有经累劫修行呢?人身今已得、佛法今已闻、中土今已生,这不是已经累劫修行而得吗?君不见世尊于佛经中称我等为“末世众生”吗?这不就是说我等已经是末劫末世之众生的吗?也就是说,很可能闻法者下一世就不是众生了,因为我等是末世众生啊!不是吗?
5、问:世尊不是因禅法而证法身吗?不然如何证法身?如果说世尊当年的证法身不是禅法,不过,既然有燃灯佛的教导,请问福慧具足的世尊,为何不能以禅法一悟至佛地?而现今,无佛亲自教导的末法众生,却能一悟成正等觉?∵
答:世尊是来传佛法的,也是传佛之知见的。经曰:佛为一大因缘故,降生于世,即此。因为众生根器有深浅,所以世尊也示现种种不究竟的修行乃至六年苦行,以启示众生勿走冤枉路,最后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佛道,这不正是启示众生,只要因缘成熟,即可“一悟成佛”吗?∵
还有,佛也多次授记众生将来成佛,如梵网戒经卷下:“大众心谛信!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所以众生若能谛信,佛已授记,众生当成佛。
6、问:又大宝积经云:“舍利子!彼燃灯佛授我记已,尔时便证法身成就,佛灭度后,我为帝释,名微妙眼,于三十三天,得大自在。”故世尊也是有燃灯佛教导而“证见佛性,名为圣人”,不是吗?
答:因为当时世尊,没有直接取(第三种)能证佛性究竟清净,所以只成帝释天人,不名为如来,故于此佛世,示现修行成佛,是名为如来。∵
7、问:请问死人有本性否?本性为何物?若死人无本性,其本性何处去?若死人有本性,何不能见闻觉知?∵
答:死尸虽具六根,但已不能见闻觉知,因能见闻觉知之性是名本性,故知死尸无本性,仅是四大之假合,不久当回归自然地火水风。若死人无本性,其本性何处去?本性如虚空无有去来,并非生时本性即来,死后本性即去。唯智慧生盲者无所见。若见其有去有来者是妄见,本性实无去来。
8、问:您善说!不过我若开车撞您,您欲如何?若不理睬,甚多修养好者亦是如此,但却没断欲习,撞死当下得去轮回。若加以嗔恨以对,则与所说自违。若是起心动念而问疑于撞,这算不算也被六尘所转?借问:如何是被撞当下心安之处?∵
答:“佛法不离世间法”,这不是一句口号,这是佛法的基础,若离世法而行佛法,如空中造楼阁,无有是处。若有所成就亦为虚妄不实。是妄心作祟。于事上,不管您是不是故意撞我,我都会尽力避免被撞,但不一定可以躲过,至少我会尽力避免(不会如汝喂虎般从容就义),万一被汝所撞或撞死当下,社会上法律,包括我的家人,自然会替我讨回公道,但不一定能讨回。如果您肇事逃逸,又无目击者,也无从讨起,但是于理上,不管能不能讨回公道,我心里都会无怨无悔无憎无恨,也无需用因果循环的道理,来安慰自己,而是默契无生之义,因为如果用因果循环的话,会生起另一个业因,所以理上我依然如昔以无业行,因无业行故,虽现人身,但当下已无轮回了,岂待死后方出轮回?当下无业行即无心,无心处即是安心处。
9、问:楞严云:理可以顿悟,事要渐修。所以理是可以言当下,但凡人无明习气是要渐断。一般人只有颠倒妄性,没有本性,因此有生死,有轮回。您所说的是证道者的境界,非凡夫境界,至少要证无生法忍菩萨才能办到,否则,本性是无法显露。要证无生,依楞严中云:要先破二十五有之一,先得人空,得阿罗汉。续渐次破五蕴,历五十阴魔之考,才得法空。人法俱空是谓菩萨无生法忍。这些功夫均是渐次修成,而无顿得。愿您早证无生。
答:您认为吾人所说的是证道者的境界,非凡夫境界,至少要证无生法忍菩萨才能办到,否则本性是无法显露。您也知理要顿悟,事须渐修。拙作这篇“生死无惑论”是理,既然要说理,当然必须能究竟,岂可以凡夫境界来当理。当然,事修是个人的事,谁也不能替谁修。吾人认为在台坛发表,应力求“圆证境界”的真理方能信解,然后渐渐行证。也就是说,要渐修也必须有***之理。千万不可以凡夫境界,或众生见来修证。若没有相当的见解,自然也无法发表您所谓的“证道者的境界”,这不是可以抄来的,这是发自内心的感觉而直述,吾人一向皆以最白话的文字来发表,也就是希望大家都看得懂。但信不信就由个人的信解程度了,因为佛法有很多是众生难信之法,为何会这样呢?因为众生见相对于正知见来说,是一种颠倒见,既然是颠倒见,相对于正知见来说,自然是极难信之法。
又:正知见不是修行而得,这是本来如是的,因妄习深重,故不能识得。所以若能不执着众生见,佛之知见确实可以顿悟的。顿悟后,一些较粗重的习性会顿脱,唯常久以来,误认身相及心相为我所生之一些微细习性,则需渐渐修习,所谓“顿悟圆觉,渐修习性”。
又:楞严五十阴魔,不是要行者一一去经历,去接受魔考,而是要行者,避免落入五十阴魔而不自知。考证自己是否有落入阴魔陷阱,而不是要行者一一落入陷阱再爬起来,善知第一义者,自然不会执着任何境界,是故五十阴魔,对如是行者,如路边的树影,毫无影响行人的自在行走。
10、问:传统的中国佛教,是否由于禅宗的兴盛及诗词发达的结果。更造成佛弟子过份谈空说无,因此很易造成无修无证,拨无因果。崇尚空谈,于修行无益,并使佛法与日常生活分开,使佛法成为高级智识份子特有的时尚,与一般大众距离渐行渐远呢?∵
答:这种说法,吾人不以为然,您所说谈空说无的佛弟子,应是入无记空之人,非解空之人,真悟中道义解空之人,自然能具足万法,因具足万法故能使佛法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也是吾人常常提起的“佛法不能离开世法”,若佛法离开世法,才会与一般大众距离渐行渐远。∵
11、问:圆觉经的解脱境界,及优雅的诵偈,常为一般佛子所向往。并引为修行的蓝本。但我一直觉得,极静奢摩他,如幻三摩钵提,寂灭唯禅那,那是法身菩萨的修行法门,纯是心法,由内修法,并非一般具有四大的众生可修行的,这可从楞伽经文中窥出。您看法为何?
答:极静奢摩他,如幻三摩钵提,寂灭唯禅那。此三法不是您所说的只有法身菩萨才能修行的法门,非一般具有四大的众生可修行的。这是严重的错解。凡信解大乘法门者,皆可以修行此三法,佛经称为初学菩萨或新学菩萨,圆觉经中十二大菩萨皆是为末世众生问法于世尊的,所以此三法是为末世众生而说的。圆觉经曰:“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问答篇三十一
1、问:永嘉禅师曰:“了即业障本来空,不了还须偿宿债。”若还有业障在,为什么了时不需偿宿债?个人业障个人担,了后业障哪里去了?了即业障本来空,如何空法?∵
答:觉者了知业障从来就是空幻的,凡夫的业障也一样是空幻的,因为外境并无过错,业障是从心里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生出的,外境实无善恶诸业障及顺逆诸境,因五蕴对外境的爱憎取舍之觉受,所感生之善恶(顺逆)业障,觉者了悟后,一样的外境并没有改变,只是觉者之觉受已不同了,外境不再有善恶诸业障了,并以无所受之心去受凡夫所认为的诸业障。但其心无所受,以无受故无生,事事无受,自然法法无生,是名悟无生法。所以悟道者,虽受顺、逆诸境,其心已无顺、逆之别,故其心并无业障,业障对他来说,有、无皆是空,故曰:了则业障本来空。若不悟者,虽受顺、逆诸境,又生爱、憎之心,此心即是未来善恶业因,故曰:不了仍须偿宿业。
吾人在此提供一殊胜法门,名为“无业行”,又名“清净行”。完全是易懂的白话文,此法门修心不修境,所谓修心者,其实是修习性,若能受用,皆为佛之功德,请参拙作“无业行”一文。
2、问:“无业行”一文中说:“此犯戒律之心亦不放在心上,自然无扰其心,虽受恶果,内心仍以无所受而受其果,欣然接受故,不令生憎恨心,自然内心无此恶业,终能免轮回。”“此犯戒律之心亦不放在心上”,不是您想不放再心上就可以的,您能永远不会再想起一次吗?不再扰您的心了吗?八识田中的种子您能擦得掉吗?“自然内心无此恶业,终能免轮回。”既然已经受业报了,就是轮回已完成了一次而销掉恶业,而不是免轮回,这是了心了以后业力轮回的情况。但是了心以前所作而未受报的业,甚至是累劫以来所作未受报的业呢?您叫它跑哪里去?所以个人认为负责任的说法是:了时自心不起二念,自心无诤,业无从而起,也无往哪里去!唯以往所造诸恶业未受报者仍在,遇缘种子成熟仍将受报,哪里都跑不去。只有像诸佛已了往昔诸业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过往诸业已了,未来诸业无造才是清净之人,才能免于轮回。∵∵
答:“无业行”一文中曰:“虽受恶果,内心仍以无所受而受其果,欣然接受故,不令生憎恨心,自然内心无此恶业,终能免轮回。”业由心生,不管顺逆之境,皆能无所受,自然业障不生。您以为诸佛成就后就不再行善吗?若还行善,就没有善业吗?善业不是业吗?只是觉者知业由心生,故能自净其意,自然不执着善、恶之心念,一样有善报,但内心不结善业,而能免轮回。∵
3、问:所做行业,不是您想不放再心上就可以的,您能永远不会再想起一次吗?不再扰您的心了吗?八识田中的种子您能擦得掉吗?
答:当然执着善恶念者是放不掉的,所以必须能清净行,也就是能自净其意。六祖曰:不思善,不思恶,还汝本来面目。至少能还汝本来未作善恶业之心地,不是叫您不作恶事也不作善事,才能无业障,而是心不执着善恶,八识田中自然无善恶诸种,也就不用擦了。若不知自净其意者,不是受善恶诸报就扯平了,这您就不懂众生习性了,凡夫于受善恶诸业后,还会生爱憎取舍之习性,这就是八识田中的大种子,也正是轮回因。难道您还想不通业障本来空吗?业是由心生,心是六尘缘影所聚集之心相,不是真实心体。真实心体是无业的,业是由分别六尘缘影并执着其善、其恶所生的,业是妄心所幻,不是真实的。不要说您还没悟到业障本来空,应该说您还不愿放下众生习性。不以佛法为依归,而以众生习性为所住。∵
4、问:在理上无业行是可顿悟,在事上,要出五蕴,破五浊,证菩萨无生法忍,出尽尘识,才真了识,才真了业行,理事如一。此时已如鸟飞空,无迹可寻,无业可报,事仍须渐修,否则佛陀则不须累劫勤苦,方成佛道,您看法为何?∵
答:无业行正是因地法行。最究竟的、最真的因地就是心地,此法无前行,亦无续修,只待心念成熟。换句话说,它不妨碍您现行的一切有为法,只要您了解它,成熟它,您的一切修行自然事半功倍,习得事事无受,自得法法无生,即得悟无生法忍。
又:不要因为听到须累劫勤苦修行方成佛道,就以为佛道遥不可期,能学佛者,有谁不是已经三大阿只僧劫的修行呢?这里当然有明确的证据:一、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曾以浮木盲龟比喻人身难得,需经三大阿只僧劫修行方能得此身。二、佛法难闻今已闻。三、中土难生今已生。还有谁敢说自己没有历经累劫修行,而能在此听闻佛法。若如是说者,将辜负世尊为末世众生所作的一切努力。我们已历经无数量劫与无数量世的修行,故能幸逢佛法,有幸能观佛经,佛经中世尊已经明确的告知,并称呼我等是末世众生了,也就是最后一世的众生了,愿我等来世已经不再是凡夫众生了。∵
5、问:业障空不空,心是虚是实不是您说了就算,当你在享受快乐或承受痛苦的时候,你就会了解他是不是空了。嘴巴说、文字写不用负责任的没关系,尽量发挥可增上成长,但是好是坏的成长,那谁都不晓得。至于个人是不是愿意放下众生的习性,那可能要请教几个问题:何为众生?何为众生的习性?您为何要叫我放下?我放下了才有资格答题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您以什么标准来称呼您以外的人是众生?您怎知我是众生?您不是众生了吗?您怎知我有众生的习性呢?您没有众生的习性了吗?您可以教我如何放下了众生的习性吗?以上的问题跟定业于了心的关系又如何呢?往昔所造诸业于了心后如何消除呢?烦请说明白一点,辛苦了!抱歉!
答:吾人曾经发表一篇“众生是佛”。在我的心中没有众生,众生是为方便说法而暂有的名称。相对的,佛也是世尊为方便说法而假施设的。人因妄见而以为自己是众生,如何妄见呢?外境本无过错,心经由六根的见闻觉知把外境影像映入心中,也就是所谓的六尘缘影,然后分别此缘影,顺我者生爱取,逆我者生憎舍,如此爱憎取舍,复生贪憎痴等烦恼,这是第一妄见。地火水风四大暂时聚合成身,误为我身,这是第二妄见。此二妄相应相生,生出无明,长久以来未曾了知,而成一种习惯性,而误为“理所当然”,这即是众生习性。也是众生见,又名颠倒见。此时只是其见地是众生见,而其心仍是不折不扣的佛。所以只要能放下此妄见,无明与轮回本无实体,自当瓦解。佛不度众生,因众生本来成佛,仅除其众生幻,假名为度众生。故经曰:佛度尽无量无边之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
6、问:您说:“外境本无过错,心经由六根的见闻觉知把外境影像映入心中,也就是所谓的六尘缘影,然后分别此缘影,顺我者生爱取,逆我者生憎舍,如此爱憎取舍,复生贪憎痴等烦恼,这是第一妄见。”不是吧!不会有人看到山,硬把它说是花,然后说它很香吧,这依您说众生不分别清楚就是这样,怎么可以不分别,见而无见甚或乱说呢?什么众生所见都是妄见,是吗?∵
答:山不会自言是山,流水不会自言是流水,花不会自说是香的,尿屎不会自说是臭的,是意识分别后才生爱憎取舍的。虽生爱憎取舍,但也不会改变它的香与臭,而其间所生的烦恼自是无明所生,外境依然成住异灭,以此无明故,名为众生,名为妄见。
7、问:您说:“地火水风四大暂时聚合成身,误为我身,这是第二妄见。”那不是您的身那是谁的?难道是我的,您的把他硬说成不是您的,然后弄得很神秘才叫做妄见。不然您去问佛陀或现存的高僧大德,您现在的身体是不是您的?
答:身是四大假合,不是谁的身,四大分解后亦回归大地,但觉性不随四大而消失。如果现在的身体是您,试问四大分解后,您也随之分解了吗?您就完全没有了吗?那往生西方或堕地狱的是谁?那古今成就者,就是成就身体吗?若是,今何在?所以误以为身体是我,即是妄见。∵
8、问:您说:“佛经中世尊已经明确的告知,并称呼我等是末世众生,也就是最后一世的众生了,愿我等来世已经不再是众生了。”佛陀说末世是什么样子?您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说现在就是佛陀所说的末世?经上的末世已经末了二千多年了,每天都是末世也就叫作没这回事?
答:世尊是但愿末世众生闻经悟道后,来世已不再是众生了,不是每一位闻道者皆能悟道;末世不是指一个时期是末世,而是指众生闻经(佛法难闻今已闻)的当下即是此众生的末世,但愿不再有来世众生。
9、问:众生为何即是佛呢?您又如何说明?我怎么都不觉得您我有个佛的样子啊!如果您我是佛,那我们何必在此啰唆呢?为什么我都讲不通呢?可能您是佛啦!口号式的道理是很危险的!
答:是妄见如眼翳,不能见自己是佛,须去除妄见翳,使自己天眼净、慧眼净、法眼净、佛眼净,始知众生本来成佛。若不知此事,盲目修行才是危险的事。
10、问:往昔所造诸业于了心后如何消除呢?
答:往昔所造诸业于了心后并没有消除,往昔诸业报应在凡夫的身上,如身处苦海。若报复在觉者的身上,如蚊子叮牛角,无所觉受(因为觉者能无所受而受诸受故),就这样了。
11、问:谈到肉身苦,究竟肉身苦可不可以“空”呢?这个是最重要的关键。有些禅定深的人(不用说灭尽定),∵可以将痛苦消失,心跳亦可停顿,这就可以证明肉身苦是可以“空”的。问题只是这个方法是究竟还是不究竟?“空”了的苦,将来会不会再起现行?∵
答:请您不要在四大处钻牛角尖。修行是修心,不是修身将痛苦消失,心跳停顿,这能证明什么呢?这是偏门外道,若要达成这个目的,不要急,等百年后自然发生。佛不叫人停止心跳,但教人不受痛苦,精神上的痛苦暂不说,肉体上的痛,是可以减轻乃至可以完全消失的,身上的病痛,若是愈执着身体的就会愈痛。譬如:有一小偷被警察追着跑,当它逃脱后,才发现自己身上满是割伤,但是当时根本只知全力逃跑,没有执着身体,所以也没有痛觉。还有…华陀为关公刮肉疗臂膀上的箭伤,没有打麻醉针,关公要求与人下棋,注意力完全在棋盘上,所以已经完成手术了,他棋还没下完,也没什么痛楚。所以只要不执着四大,肉体上的痛,是可以减轻乃至可以完全消失的。但是“业由心生,病由业生”,这道理必须要知道。生老病死也是因执着(妄认)四大为我而有的。圆觉经曰:“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其实心痛更甚于身痛,若能解脱心痛,身痛自然减轻。∵
12、问:那么“业”呢,冤亲可不会空啊!他找上门来,但个人己修到无人无我,四大皆空,不怕他骂,不怕他打,不怕他杀,您认为这算不算是“业障空”呢?∵
答:不是不怕,必须在自己已经尽了人事,想尽了办法后,仍然无法避免,那就是智慧要生起的时候了,虽然他骂、他打、他杀,也无怨无悔无憎无恨,这样方名清净行,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若不能做到,不要说你己修到无人无我,四大皆空了,这就是一出笑话了。
13、问:有苦才要说“无怨无悔无憎无恨”,无苦何来“无怨无悔无憎无恨”?若要“无怨无悔无憎无恨”,心中早已计较着这个是业障了,还说什么“业障空”?我的问题是:假如一个人已修到看破身心,不计较心亦不计较身,已无苦受,无论冤亲对他怎样,八苦都不起现行,您认为这算不算是业障空?
答:“无怨无悔无憎无恨”,它是没有任何表现的状况,不是有苦而忍者说“无怨无悔无憎无恨”。听法或闻经,都需要拿出一点智慧,来消化文中义,否则滴水难消,不能只取表面而不悟内容。譬如:您所说“无论冤亲对他怎样”,而我回答说“还有冤亲之分,那就不是无人无我的境地了”,这样就表示我没有了解您问题的内容。
又:如果能清净行,就能了知业障本来空,什么是清净行(无业行)?就是于受报后而不生受想,使其不生后有之业,也就是维摩经所说的“以无所受而受诸受。”∵
问答篇三十二∵
1、问:看您的文章,所谈竟都是本地功夫,想了解您当初是如何用功,才有这般见地呢?
答:其实当初也是错用功,有时思惟常与佛经不契,直到放下自己的见解,发心求正知见,请教过多位师父,及几位师叔辈长者,但是最后还是要依佛经不依人,只是思惟经点破后,慢慢的就能契经了,这是十一二年前的事了,其间思惟上会有一翻大逆转,可能是颠倒见与正知见相冲击的关系,然后回头再看“圆觉经”,好像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与以前所理解的大有不同。观经前先禅坐,等心沉淀下来再观经,前后约需二小时以上,如此经六年的禅坐。修学过程大约如此∵
2、问:看经可不要看到成神经,佛经不是公式也不是定律,它是叙述如实的状态,因此不是佛法使人,更不可让佛经所拘。就像所看到、听到的,哪一样不是正在上演般若波罗蜜经呢?∵
答:观经旨在悟取佛法,非背文转颂,若能悟取佛法,实无一法可取,只是矫正颠倒见而已。佛法应智取,不可识取,否则滴水难消。若能智(悟)取,正如所谓:“曹溪一滴水,终生享用不尽。”
3、问:“其间思惟上会有一翻大逆转,可能是颠倒见与正知见相冲击的关系。”这是什么情况呢?
答:其实这正是“般若”生出的地方,此时,较粗陋的习性自然解脱,而以前难以察觉的微细习性也会一一显露出来,亲身体验者,自知修行路。言语、文字难尽其意,只得先如是说。
4、问:依您所体会,彻见本来面目之时,其生命状况如何?(细说过程)∵
答:恢复本来面目时,生死没有界线,生命如浮想,死亡如飞芒,不贪生、不求死故,生死不能拘,逍遥于生死之外,若认真的说,实无生死。有身无身不再是生死,然各有妙用,常处三昧中,文字难尽其意,惟得法眼净者,自能契会。∵
5、问:从本地风光所起之大用,行于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的状况?∵
答:此时即是真如真用,日常生活中与平常无异,只是八风起与不起皆如、烦恼与无烦恼皆等、贪憎痴与无贪憎痴皆如、净土与秽土无别、业障与功德无异、束缚与解脱无二、智慧与愚痴等,若我实说,一切法毕竟清净,叫我如何说?(此文请勿用颠倒见观之,自然能契。若不能契者,请当我没说。)∵
6、问:“彻底随缘”是怎样的随缘法?∵
答:知如幻故,恒顺众生。∵
7、问:“常处三昧中”:岂非“那伽定”耶?岂非“首楞严定”耶?岂非禅宗之“无念”耶?此时,豁破两边,全无对立,境如如,心如如,内外一如,处于“清”、“明”之状,若非经验者,确实难以体会!大德说法,尔等顺便请益!以上“入于三昧之说”,与印度婆罗门教之梵我合一说,有否差异?世尊所说法,是否只在无我及因缘说上胜出?∵
答:恢复本来面目(本心)时,有身无身常处三昧(正定正受)中。如六祖曰:身来身去本三昧。与婆罗门教之梵我合一说或灵魂说不同;心体犹若虚空,亦无虚空之相,故不以虚空识之,以无自性性,故名曰:无我,虽无实体,但亦非顽空。只是“心体清净,了然常明”,心体周遍无边,而无实体;心体包一切法界,而不壅塞;虽经常劫轮回而不曾失;虽证菩提入佛地而未曾有得;虽处娑婆住五浊而无染净;虽具形质现老死而不受死生;虽遍计所执,而不动心体;虽行贪憎痴、戒定慧,而无碍心体;虽万法丛生,而不为所缚,复万法寂灭,亦无所脱。尽管随缘现起种种对待之事相,而绝待空寂之心体中,仍未有种种相,乃至未有净土、秽土,未有佛与众生,无圣亦无凡。∵
8、问:能否说明从您明白了到稳定了(乖了),历经多少光阴,或是您一明白就乖了?∵
答:或许应该说,从信解“佛之知见”进入修证“佛之知见”,至成熟“佛之知见”,时间上视行持功力,个人皆有所不同,而行持功力分内在定力与外在环境都会有影响,最初粗重习气很快会脱落,而微细习性则须慢慢照破,以无为法于十二时中无照而照,无行而行。此时其实已入不退道场中,瓜熟蒂自落,时间也无须在意了。
9、问:有一事请问您,于本地风光起用,用于利他度生时,又如何表现呢?∵
答:因为万法皆由心生,故本心具足万法,但虽于本心起用,若无因缘时,亦无一法可用,若有因缘生则万法随缘源源而出,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用于利他度生时,自然能应缘、顺缘、随缘而有种种度众之法门,不一定依世尊之教门,而能依此实性建立一切教门。如知月者,随时随地皆能指出明月之所在。∵
10、请问得法眼净者即已无生无死否?仁者已气住脉住乎?否则必当有天终将死亡,如何言无生死?仁者言心体犹若虚空,此时思考者是谁?莫非虚空会思考乎?此时,仁者是否已有般若智慧?要达此须任督通否?∵
答:一、得法眼净者,能澈见一切法本来清净,实无生死,生死事是眼翳所见,不是真实。
二、若不误认四大假合为我身,何处有生死?若以四大为我身,谁无生死?当年世尊之身躯亦归地火水风四大,有佛舍利为证,乃至历代圣贤有谁能留不死身,六祖留全身舍利,难道还算不死身?但知死的是肉身,唯法身与佛慧常存。
三、若您所修是佛法,则请依佛经而行,若是道法,则请依道经。若欲修气住脉住、任督通,则须知道法之末后事“还虚”之功,若不识“还虚”之功,则此身元是臭皮囊,何曾立功过?若不能转还,继续执着此身体而修,不知“还虚”之功,到时候一棺两尸,一肉身,一法身。两身合葬,做个守尸奴,在所难免。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及至虚空粉碎,是名还虚之功,此时有身无身皆无碍,自然了脱生死。
四、般若喻法船,般若智即是清净无染智,于识与智转折中生,于烦恼中生,若于本心中无智亦无得。∵
11、问:如知月者,随时随地皆能指出明月之所在。您已如知月者,在台坛上,观您与诸网友往返论谈,可知您用功体会之深。您苦口婆心,指出明月之所在,受益匪浅!若从此处深入,去看佛菩萨度生事,如一月映千江,千江有水千江月。不动本际,而能摄化一切众生,随缘示现,不无道理。大乘经如梵网、华严,该是由此本觉之地开展出来的吧。您看法如何呢?∵
答:如是!如是!由本觉开展出来之一切方便即是究竟,乃至亦依本觉而说有“始觉”。非但大乘经典,于阿含经典亦当畅通无阻。依本觉故,能以一法总持一切法,因法法相通故。如持一颗念珠,能总持一串念珠,而无遗珠之憾,因珠珠相连贯故。∵
问答篇三十三
1、请问:“论五蕴色受想行识,皆为心所主宰。”您以大乘的立埸,及自身体验,是如何来诠释?
答:色受想行识蕴之于心故称五蕴,五蕴皆为心法,有不少行者误认“色蕴”是指外境,故生矛盾,误认为心如何主宰色蕴“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心如何生外境?这当然会想不通。如果外境真能由心生,而不需真实外境作为所缘物的话,那大家都很快乐了,何处有苦海?又何必费心修行呢?我们可以由心生出一栋摩天大楼来住;我们可以由心生出大量钞票来用;我们可以由心生出双v轿车来开;我们可以由心生出一处佛国净土,供一切众生住;我们可以由心生出漂亮的衣服来穿……。然而事实上皆不然,三世诸佛亦不能,心仍然要依着真实外境为所缘,心才能生起种种的形形色色,及各种境界,心不能依空而生起种种外境,如果是这样,应称为幻想,不可称为外境。∵
色蕴是心经由六根缘于外境所生的一种觉受“影像”,也就是圆觉经所说的六尘缘影,或称境界、或称境相、或称境、或称法界。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是“心”经由六根缘于外境所生之心的作用。若无心,五蕴本来空,所以五蕴皆是以心为其主体,外境只是其所缘。心如一面镜子,镜子所照到的外境,必定会显现镜子在里面,镜子里的缘影虽与外境一模一样,但一个是六尘缘影(境相││色蕴),一个是外境,所以色蕴不是外境,外境不是五蕴之一,这样就可以了解“色即是空”,因为它是虚幻的。六尘缘影本来空,而不是外境空。五蕴皆为心的作用,若心显现山河大地,那是心缘于外境所生的境相(缘影),不是外境,因为外境的“山河大地”无名无称,亦不自称是山河大地,若心不分别是山河大地,何处生山河大地?所以所能空的是色蕴,非真实外境可空。世尊成佛时,其照见五蕴皆空,但真实外境不空。所以若知“色即是空”,即知五蕴皆空。因为我们的一切烦恼、束缚、爱憎取舍,其实是来自五蕴(心的作用),并非来自外境,外境实无过错,外境只是心所攀缘处,所以能照见五蕴皆空者,即能度烦恼、束缚等等一切苦厄,也是心经所要表达的。∵
2、问:您这样说,会使人感觉心、物二元对立,不妨从“业感”立埸出发思考,再会入“本觉”,一路下来,不就会顺了吗?
答:心、物是不对立的,因为心即是空,亦是绝对的。若从业感或共业来说世界的成立,其实是方便说,若实说业障本来空,故亦空有世界之名相。∵
3、问:一般都说“色蕴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色蕴”,您看法为何?
答:其实许多心经的翻译书都是这样写的,但是译者证道了吗?真能相信吗?他们只是见文转译,佛经没有物质这两字,只说是境相,就被翻为物质。心能生物质吗?不要说山河大地由心生,就连一粒物质的砂都不可能生出。心只能生物质的境相而已,因心有无碍的本质,它能生无数无边的境相。若不用心去了解如来义,或错解如来义,将会被佛教催眠,致迷惑实相,实不可不慎!
4、问:楞严经是了义经吗?
答:凡佛说经典皆为了义经,只是其间若攫取片段,或取其渐次,或经中论述五十阴魔,因其不完整故,吾人称为非了义。而楞严经了义处在于末后:“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这是楞严经了义顿教精华处。又圆觉经虽大都是了义精华处,但末后有也兼摄群品之处:“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如此顿教经典亦须有渐修一切群品。而渐修经教,如楞严经,亦须有了义顿教精华处。这是经与经相连贯穿相当重要的衔接点。如此方能法法相契、珠珠相连,贯穿一切经典。
5、请问甚么是“宗”
答:藉教悟宗,“宗”是指如来真实义。开经偈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受持佛经的目的是要悟解如来真实义,不是记忆经文及其名相。这是“开经偈”特别强调的一点,因为如来真实义(佛法),本来离文字、离言语,离一切表示,但是如来为了授受佛法,须藉文字、言语、及一切表示,方能传授。所以文字、言语本身不是如来真实义,它是佛教不是“宗”。若只是执持文字、言语,而不去悟如来真实义,是名知解宗徒,不名真行者。
6、问:“处理情、物、事、法,而不管如意与不如意,于心念上尽量不执着。”依我之见:当看清情、物、事、法之本然,心念自然放舍执着,不成压力才是吧?
答:您说的也没错,“处理情、物、事、法,而不管如意与不如意,于心念上尽量不执着。”吾人是想把佛法与世法接轨,让尽心于世法时,也正是修行时,亦不失如来义。其实世法也正是佛法,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本无世出世入之别。
7、问:世法与佛法本不可分,佛法就于世法中悟,何不直下了悟,还须间接,反成压力,不好吧?∵
答:直下了悟,吾人契会,也不会生压力,但间接是有原因的,当看清情、物、事、法之本然,心念自然放舍执着,这是根本,但很容易沦为理论,成为不堪行之法。当尽人事于世法时,各种境界现前,有时会一时忘失其本然。若能纯熟于“处理情、物、事、法,而不管如意与不如意,于心念上尽量不执着”,自然能理解情、物、事、法之本然,心念自然放舍执着,也不会因放舍执着,而误入消极处理世事之疚,所以强调: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
8、问:直下了悟,一了百了。境界现前,还会“有时会一时忘失其本然”,大概就是禅者何以须“长养圣胎”的缘故吧!也表现出所悟之不深邃,才会如此,那就是修道要做的事啰!而在家居士,处家繁忙,能不退失,实在不易,您提出“心念的管理”,该属对治的方法吧?
答:如是!如是!“心念的管理”一文,是修行法,若能直下了悟,就无需心念管理。一切修行皆为次第,若能悟其究竟,则诸法无行。∵
9、问:“人不能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无法再进步,做到没有烦恼,就要开始替众生烦恼”,是吗?∵
答:有一次吾人受邀在一处道场作演讲,当时就有一听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他说:“如果没有烦恼的人,代表这个人没有责任心。”这与您所说的有相同的看法。其实,让我们仔细观察,烦恼它是一种长久以来所累积的习性,所以当我们遇到阻碍时,心头最先上来的就是烦恼,然后才被烦恼逼着走,逼着去解决事情,所以误以为:“如果没有烦恼的人,代表这个人没有责任心;没有烦恼就无法再进步。”然而,观察烦恼的本身,刚刚好相反,因无明而生的烦恼,它不但不是解决事情的方法,反而是燃烧志气,燃烧力量,燃烧智慧的助力。烦恼使我们失去志气、力量、智慧,而对事情失去判断与应对的能力,很多让我们懊恼的事情,都是在极度的烦恼中做出来的。烦恼本身实在找不到它的好处在哪里,也不是烦恼赋予我们力量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无明习性所生的错觉。所以修学第一课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
佛菩萨皆已断烦恼了,但其度众生及众多工作,依然不懈的工作着。所背负事情众多,依然不失自在。心若能真正的自在,一切事情皆无碍其自在。心若不自在,整天明明无所事事,其心却纷纷扰扰,烦恼不断,怎么自在也自在不起来。所以吾人认为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是于世法上兼修佛法很究竟的方法,当然能识其究竟者,应用空间还是很大的。吾人曾发表“十一种燃烧”,有详细说明,烦恼一无是处!
10、“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一个人若真能如此,那佛法已经和他的生命结合了呀!您认为呢?∵
答:吾人认为应该说是:佛法已经和他的生活结合了,如此一来,十二时中皆处于修行中,而且处处皆道场,也可以说“入不退道场中。”∵
11、问:依吾人的体会:一个修学佛法者,要能生活与佛法完全结合,如果不是于佛法上有相当的领会,实不可能,而且必须是佛法在他的生命中完全销融,才能达到二六时中皆处道场,不退道场中的。这种人就是非常“认命”的人了!不知您看法如何?
答:如是!如是!此等人因于佛法上有相当的领会,悟知实无选择,故自然“认命”,其间丝毫无任何委曲相。∵
12、问:“知如是法后,即能不求死、不贪生,自然生死不能拘,生亦自在、死也逍遥,故生死无惧,逍遥于生死之外。”这种人,他“知天命而认命”,他已能“将生死忧虑托付于自然,顺应于自然了”,他可以“任性放旷,遨游十方”了吧?
答:如是!如是!虚空就是他的心,他的心就是虚空。无彼无此。∵
13、问:“我们把生命的各种状态称做烦恼,因为我们一直处在错误的生命当中。”您看法为何?
答:这一点吾人有不同的看法:修学佛法须直下理解,生命如水沤,死亡如沤破,于本性中,生死如是沤,唯有名相而已,非实有身心受彼生死。四大聚时本非生,四大散时亦非死。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生死。这不是修行才如此,是本性就无轮转生死这回事了,所以只要识本性,根本就没有轮转生死,生死只是空有其名。知如是法后,即能不求死、不贪生,自然生死不能拘,生亦自在、死也逍遥,故生死无惧,逍遥于生死之外。所以生命并没有错误,是自己无明,执着于生死中,不见本性。∵
14、问:“人不能没有烦恼,没有烦恼不化菩提不能成就”,是吗?
答:知烦恼是幻即是觉,假名为断烦恼。知幻即觉,本来即菩提。没有烦恼就是菩提,是名“化烦恼为菩提。”不是真的把烦恼化为菩提,因为烦恼无实性,知幻就是菩提。也就是没有烦恼,本性即菩提。不是把众生烦恼一一化为菩提,而是令众生不生烦恼,本性即菩提,始为成就如来大业之义。∵
问答篇三十四
1、问:如何前后际断?当下有无数,它是有为?是无为?当下即是三大阿只僧劫,还是当下吗?虽然凡夫即是佛,但佛不可说是凡夫,这么说会产生成佛还轮回作众生之过。请解说,谢谢!
答:古德曰:汝徒处无为,其物自化。也就是说,只要你不去分别,三世了不可得,时间不会自分为前后,他只存在着每个“当下”。若真处无为时,“当下”也不存在的,“当下”其实也是方便说法而称名的。汝徒处无为,则前后际自断,三大阿只僧劫,亦为无义语。也就是说,三大阿只僧劫是为分别三世者说。众生即是佛,不能信解者即是凡夫。众生即是佛,是大乘佛法的主张,行者应实修信解,然后行证。也就是说,应如实的去了解众生本来成佛。“佛与众生”是对治法,若无众生,自然也无佛。既无佛无众生,自不起轮回见。若能信解行证者,为了佛教的传承与续佛慧命,故称名为“佛”。若有自称为佛者,不解如来意,是名谤佛谤法。
2、问:说得好!只是古德曰:汝徒处无为,其物自化,文言难会!“徒处”如何以现在语言解?也请您说说用功时,如何入不二境?
答:汝徒处无为,其物自化。译曰:你只管处在无为心处,万物自归其本然(自然)。我等今之妄想与执着,其实皆为有为心所致。若能处于无为心处,妄想与执着自然消失,自然回归本心处,常处不二境处。不要以为此处是婆娑,实与净土无二无别,若不信此者,十方佛国亦难觅净土。∵
前后际断惟现当下,乃能得见三世平等。
离诸妄念心无所行,乃能得见无生法忍。
诸识不行诸法无作,乃能得见诸佛密意。
知蕴唯名心无散乱,乃能得见清净心体。
3、问:处于无为心处,其实已是有为法,以有为心念而处无为法,是这样吗?可是不这样,又能如何呢?谈谈不分别,要如何不分别?谁能不分别?怎样才是不分别?
答:此处所说的“处于无为心处”,非有心处于无为心处,若强说应说是无心“处于无为心处”,有心是束缚,无心则活泼自在,其实吾人也尽力形容是无为法了。佛法既已落于文字中,难免会染诸识,所以问题就在您识与不识了,若识则怡然自得,若不识则多说只添迷闷。
有人听到不分别,就以为“不分别就是饭与污泥不分别都拿来吃;以为不分别就是你的财产就是我的不可以分别;以为不分别不计较就是我工作一个月,老板才给我半个月的薪水,我不可以分别计较。自己的权益受到严重的剥夺也不可以分别计较,这才是佛法。”这样的误解,使佛法与世间法格格不入,也产生冲突。佛法中的不分别是指心理境界上的不分别,非世间法上的不分别,也就是于世间法(事)上仍然如过去一样尽力而为,于情、理、法上尽力争取自己的权益,谁都知道,我们虽尽了力去考大学、去找高薪职务、去交知心朋友、去创业、去服务社会、去做善事、去避免无心之过、去保持健康的身体……,但是不一定会如意,或许会落榜、会失业、会失去朋友、会创业失败、会无力作善事、会犯无心之过、会染煞、会得绝症、乃至车祸、甚至死亡……。我们虽尽了力,但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或许也会如愿。所以不管如意或不如意,我们都无须去分别计较其结果,这就是佛法所指的心理境界上不分别不计较,不分别自然能自净其意。虽然比别人认真,比别人更努力,但是不一定比别人好命。所以若能不分别,自然不生忌妒、不生憎恨、不生怨叹、不生傲慢、不生哀痛、不生不满、不生仇怨、不生……等等,一切心理疾病皆无生。不分别自然能自净其意,即是佛法。
4、问:感谢您的解说。我的分别没有您笔下的分别那么夸张,只是从用功上来说,当我们看到桌子,知道是桌子,已是分别了;当我们腿痛,认为是腿痛,已是分别了;六根对境,心生名相,就是分别之下的产物,您说要如何不分别?∵
答:佛法如果像您所说,则佛法将远离世间法,寸步难行。若有所行亦是幻化行,非如实行。离开世间法而行佛法,如空中造楼阁,终不能成就。吾人所说实实在在是堪行之佛法,一点也不夸张。倒是您说的才是夸张,是不可行之佛法。∵
您言:“当我们看到桌子,知道是桌子,已是分别了;当我们腿痛,认为是腿痛,已是分别了;六根对境,心生名相,就是分别之下的产物。”您所说的不分别,与植物人有何差别?请您再一次意会吾人所说之不分别法。
佛法中的不分别,不是完全不可分别。故经曰: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六祖偈曰: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5、问:我好奇的是,没有分别,心中如何会有名相现?别忘了我是说在用功的时候。
答:用功时与无用功时,我也分别不出来了,应该说是无不用功时。
6、问:“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请问,为什么他不说“万念具生全体现”?分别时本心如何能见?六祖惠能要度慧明也说“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明上座本来面目。”慧明才能言下大悟,为什么不像您说的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答:吾人知道您分不清楚的地方了。“本心与意识心”,及“六根与尘相”,您是混淆了。“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这句话是说:意识心不生,本体(本心)现,六根若动,尘相立即遮掩本体了。这与六祖惠能要度慧明也说“不思善,不思恶,还明上座本来面目……”是一样的道理。不思善不思恶即是不动用意识心,还汝本来面目(本心)。吾人说过不分别、不动用意识心,这全是指心理境界上不分别,非世间事上的不分别善恶,若于世间事不分别善恶,岂不是可以胡为乱做了?所以于世间法上须善分别诸法相,而于出世法心不动。即所谓“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因为您心与境分不开,以为心就是境,自然境动心也动,所以误认必须有不分别的境,才能生不分别的心,自然不能把佛法建立在世法上,所以不能体会“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之意境。
7、问:“因为您心与境分不开,必须有不分别的境,才能生不分别的心。”错了,我是在说不分别的心,非不分别的境。我是在说用功上如何不分别,我不会笨到说世间事不分别善恶。还有世间法,佛法,非我所要。不过有错,大家才有话谈也好。
答:您说:“我是在说用功上如何不分别。”吾人做偈如下:
用功不用功,汝心妄分别,∵
时时不分别,无不用功时。∵
修行无有断,心无不定时,∵
常处无为中,即是用功处。∵
虽言用功处,实无施功时,∵
常作有为事,心是无为心,∵
虽日理万机,常为清闲汉。∵
不识清闲者,浮生空自忙,∵
红尘滚滚过,点尘不沾心,∵
若问下手处,但用清闲心,∵
处处可下手,时时定慧中。∵
又:
分别不分别,意识心作祟,∵
虽分别万事,如玩大富翁。∵
如梦幻影事,本非实在性,∵
回头看本心,本心无爱憎。∵
诸事不入心,岂碍如来性?∵
但识自本心,分别自不有。∵
8、问:您以为什么是佛法?∵
答:无法之法即是佛法。是故识法者,以一切法皆作佛法。∵
9、问:佛是沉默孤独的吗?
答:心是寂静、无杂的,但应世是积极的,故能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
10、问:若下去没有个什么,就值得商榷了?∵
答:再下去依然如此,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而其心无行而行,无修而修。∵
11、问:无尽之尽、无常之常、不断之断,上三者可归为无住之住,但教行者如何悟入?∵
答:先契无生,意会本然即无生,如是而知平常。方法众多,无不归其本然。
12、问:当谈到无功用行时,此时谈悟入,就非一般悟入,而是如何悟入无功用行。一般的悟入是入皮、入肉、入骨,无功用行的悟入是入髓。什么是入髓?坛经上说: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说通的极至就是知解宗徒,说通之人达到心亦通达自在了,他就达到如日处虚空的境界,到此境界之人才知道如何悟入无功用行,如何住持无功用行。入皮、肉、骨之人只能望洋兴叹或聊以自慰而已。
答:有功用行是妄执所致,直须了达于无明,自能入无功用行,因本来具足无功用行故。圆觉经曰:“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六祖曰:“我今不施功,佛性自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因本具足故。∵
13、问:“有功用行是妄执所致,直须了达于无明,自能入无功用行,因本来具足无功用行故。”是吗?
答:脱落一切法,即回复本来面目。或说回复本然,即脱落一切法,已经无法可顺应,若还有法的知见在,是法未透脱,未成熟故,应相续令其成熟。成熟后,唯现本心(本心自现前),不见一法,以真如故,从本心所作一切行,皆名“无功用行”。
问答篇三十五
1、问:把“五蕴归为心法,把外境说为实有”,此说,不知是依据什么而立?
答:依据心经,因心经皆说心法。不管外境之有无,于内心先须空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是故空中无色……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心经是说心空无,并不是说外境无,或说只处理心的部分,不处理外境的部分,等心境成熟后,则外境之有、无,实已不能碍心之自在、光明、朗净了。我们身处实境中,若强说外境空,非但于世间难行佛法,于普渡众生亦有困难,于世法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消极的作法,无法把佛法行于世法上。佛法不离世间法,不是一句口头禅而已。又所谓“道法自然”,自然界已被否定了,如何能效法自然?
2、问:但唯识学仍把外境之山河大地,会归于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仍不出妄识所摄吧?
答:世界、国土、山河大地,乃至十方微尘国土,不自称为:我是世界、我是国土、我是山河大地……,这些名相皆为分别意识所安立,自然不出妄识所摄,是故相由心生,而真实外境之山河大地非心所生,自然界亦非妄识能摄。
3、问:长久以来,佛教界对外境,都是以阿赖耶识的业感来建立,或以真如心之生灭门来建立,您认为呢?
答:(1)如果无“业”了,也无“生灭”了,那“佛”“觉者”是以如何的状态“存在”怎样的境界中?当年世尊悟道后,外境与其未悟时是一样的存在,说法的四十九年中,世尊是已经无“业”了,也无“生灭”了,但是外境也是存在着,只能说其心不被“外境缘影”干扰而已,因为众生错把外境之真常视为无常,但是外境“成住异灭”、“生老病死”、“春夏秋冬”亘古即然,法尔如是,岂是无常呢?世尊因觉悟故无“业”了,也无“生灭”了,亦无身心受彼轮回,但众生唯见世尊业障重重,“成住异灭”、“老病死”依然存在,不知世尊已经不受诸业了(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所以“业”是因受而有,无所受则无业,但要“以无所受而受诸受”,必须有平等心,或能照见五蕴皆空,或无所住而生其心,方法众多,其理一也。
(2)先放下佛教,看看教外(虽说是教外,其实他仍不出禅宗的范围),“真理”的存在并不局限在佛教里,五教圣人未出世前,乃至未有人类以前,“真理”就已经存在了。圣人出世后,发现此一“真理”,然后以各自的方法设教,教导其门徒认识真理,纵有方法不同,认识真理的目的是一样的,唯其后代弟子解悟不同,另造许多分歧门派。
(3)真理不是觉者创造的,也不是觉者发明的,它是本然存在的,觉者只是发现真理,而依此真理建立其教门,让更多人发现真理,依理而行,不悖真理。
以上所说皆为“教外别传”之理趣,执着「教相”者,很难理解。
4、再问:“佛教界对外境,都是以阿赖耶识的业感来建立,或以真如心之生灭门来建立”您认为呢?
答:其实吾人并不否认这样的认知,只是其间所说的“外境”,是指境界、法界、境相、外境、境……等,而它是“真实外境”的缘影,皆是唯心所生。“真实外境”本无名相、无分别、无善恶、无上下、无美丑、无成坏、无生灭、无境界、无一切分别所生之境相,而一切分别之境相,唯心所生,若无心则无一切分别境相,心如镜,若无镜,则虽有一切外镜,而无一境相,则境不碍心,心不碍境,心境本自如如。一切法毕竟无体,只是缘影,本来常寂,实不生灭,生灭只是妄见。诸佛于凡愚常不开演,恐于其心“谓有谓无”反生障碍,但于了义经中,则详说分明。佛应根说法,在大乘佛经中,对菩萨说了义法,对声闻乘(十大弟子)说不了义说。“真实外境”非有非无,非本来无而今有,亦非本来有而今无,非断亦非常,非生亦非灭,因法尔如是。
5、问:您的“教外别传”之“教”,是指“文字语言”,没错!没错!您说得好!但应还包括“意识分别”吧!您认为呢?
答:如是!如是!一切言语、文字及任何表示,皆是意识心分别的产物,乃至拈花微笑及维摩诘之默然,皆有染识之迹,这些都是“教之迹”,若悟教外别传,即超越“教之迹”,所以说:“大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6、问:佛陀为何右胁而生?
答:当今医学发达,仍无法让人从右胁而生,这当然是教相的启示,释迦牟尼佛有两大胁士,左胁士是普贤菩萨,普贤骑象王,象是行最稳健的动物,象征“行”健,故曰普贤行;右胁士是文殊菩萨,文殊骑狮王,持智慧剑,狮是万兽之王,能狮子吼,象征说法无畏、辩才无碍,智慧圆满,故曰文殊智,亦名般若智,般若即是佛母,心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圆觉经曰:“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方成佛道。”从教相上来看,佛是两大胁士“理、行”成就的,而以右胁文殊“般若”为首要,故佛陀右胁而生,象征般若方能成就佛道。六度万行皆以般若为前导,若无般若如盲行池边。古时佛教亦名象教,所有教相皆有其象征意义。因为古时是文盲时代,识字者少,乃至尚未有文字,唯有造像,方能传教。所以不可着相修行。
7、问:您对象教似乎很有心得,能多说吗?您的大作,看了一些,每次看,都好像进入另一个领域中,有一种直透心底,很难说的感觉,您怎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呢?
答:象教其实是很有趣,很有意思的。古时候,教授师不识字的也很多,六祖也是一个,弟子持经问教,也没啥问题,但是遇到不识字的徒众,要如何说经教呢?所以寺庙中的摆设,就是一部活经典了,从寺门口外的大围墙、石狮、龙吟、虎啸、入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金刚)、韦陀、伽蓝、磬、木鱼、念珠、钟、鼓、诸多佛菩萨相、出家相、一切法会、经行、绕佛、浴佛等等,都是活经典,岂是虚设?上回说佛陀右胁而生,从文字上说明反而复杂,若直指“教相”而说,是简单而易懂的,而且会后不立文字、不立言说,岂是经文转颂所能比拟的?如“韦陀”持金刚杵,凡一切相皆可破(教相、法相),唯虚空(佛性)不坏,方名护法。所谓破相护法。以后看到韦陀***,如同修学一“无法之法”,这不是很贴切又不立文字、言说吗?所以这些教相,无时无刻都在说经教之法。而世界一草一木,何曾不是在说着「自然之道”、“无法之法”呢?以后有机会再说一些“象教”提供参考。
吾人所说之文,非经文的转颂,是内心自然的流露,所以直透心底,舒畅异常,感觉是非世间的领域,其实也没有恰当的文字可比拟,只得如是说。另一方面,是您也曾涉猎的领域,特别亲切,有离家数十年重回家乡的感觉,故一时也说不上来。
问答篇三十六
1、问:真心从来不运作吗?
答:是的,真心从来不运作,是指其对境不动之意;非不能见闻觉知,若随境动者非真心,因此心已染境,假名为意识心。真心本不生不灭、不净不垢、无爱无憎等等,无一切意识分别,是名真心从来不运作。六祖曰:真如有性所以起念,但念念皆真如。念真如故不动,是名真心从来不运作。故真心能任运而无所着,无所着故,居尘而不染,无染无净是真如本性,故曰:真如有念,而念真如。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起念,念真如故,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六祖坛经曰: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问:见性与定境的差别在那里呢?
答:或说“见性者无念无住无相,疑根断、身见除,离有为心行,自在无余;入定境者,不论四禅八定,都未离念、住、相,只是深定时微细难觉而已,但无论怎样的定,都无断三结的状态。”这句话若有争议的话,应是在“无念无住无相”的法句的解释不同,“而见性者疑根断、身见除,离有为心行,自在无余;入定境者,无论怎样的定,都无断三结的状态。”这句应是较有共识的。因为见性者,真如大用(由内向外),所以疑根断、身见除,离有为心行,自在无余;而入定境者,仍处于意识心中,是用意行(由外向内),只是深定时微细难觉而已,故入定境者不生般若,故不见本性。所以无论怎样的定,都无断三结的状态。
3、问:五灯会元卷一,迦叶作舞作何解?
答:若杵击钟,钟岂能不鸣,非钟欲鸣,乃杵所致!若王抚琴,迦叶岂能不作舞,非迦叶作舞,乃抚琴所致。得自在者,恒顺众生而不失自在,故迦叶实不曾作舞。所谓无为而能无所不为,是名真无为。
4、问:什么是见性者离有为心行?
答:离有为心行者,吾人认为是指虽行一切有为法,但其心恒处无为之意,并非一切皆不为之空境,或沉空守寂。
5、问:“南阳慧忠国师说过:众生迷时,凝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然心与性本是不一不二。可见无为体与有为法是不能相离而说的,是吗?
答:“众生迷时,凝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这话说的好。但这与有为无为无关。若心着,则无为成有为;若心不着,有为亦成无为。若见性者,有为与无为皆成大用,因心已无染着故。如此即是“见性离有为心行。”
6、问:何以“若见性者,有为与无为皆成大用,因心已无染着故”呢?
答:此中“因心已无染着”,是说心无染净之分别,故曰:心无染着。若还幻染幻净,何时能得见性?∵
7、问:“自净其意”是禅?还是净土?还是……?
答:“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但佛菩萨最重要的是“自净其意”。而凡夫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但不知自净其意,自然不敌业力,随业受报。善业、恶业都是业,同为轮回因。因佛菩萨能自净其意故,自然能不思善,不思恶,不执着善恶境界,自然善恶业力不能拘,了得业障本来空,故可自由自在,去如无去,来如无来。∵
8、问:有说,末法一万人念佛,能有五六人往生已属不易。某法师也是这样说。还有说的更苛刻。怎么办?剩下百分之九十九去不了西方的,该找这些净土大师高僧讨公道?还是轮回继续当废物、当业障凡夫?
答:往生西方这么难,不如调整一下心念,把此地当西方,进而行诸佛行。把一切事皆当成佛事,用更宽广的心胸来看待人、事、物,此地不异西方矣!否则,如果还是用众生狭窄的心量,就算能往生西方,不久,西方又被化为娑婆了。∵
9、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心之本然。落入意识心的思辩中,就不知其相状,如何会产生“无住”之执呢?又无住执与真无住,差别何在?
答:因以缘心学法故,所学亦缘自意识心,故常住于“无住”,非本心本然的无住,故仍处于一种有为的无住,或曰“加工式的无住”,故是“无住”之执。真无住是澈知本然无相,故实无可住之相,自然亦无能住之心。也就是说,澈知本心,绝待不二,并没有能住之心与所住之相,自自然然的本然无住,非刻意使之无住。简单的说,已经如实的知道一切所生皆是幻,既然知道是幻,就没有住与不住之情事了,自然全然的无住。所以“住与无住”,“着与不着”,“执与不执”,皆名无住,是很自在的无住,是名真无住。
10、问:澈知一切如幻,于日常行事,其心境当如竹影扫阶,其间怎还有“住与无住”,“着与不着”,“执与不执”呢?那又是怎么一回事?
答:正因“澈知一切如幻,于日常行事,其心境当如竹影扫阶”,故“住与无住”,“着与不着”,“执与不执”皆是梦幻影事,所以齐名为“无住”。也就是不因住而有碍,不因无住而无碍,是全然的自在无碍。
问答篇三十七
1、问:焚身供佛是何义?
答:“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离一切有为法,无上佛法即是心法。执着即是有,离一切执着,自显无为,乃本来平常之心地。执着是束缚心性,不执着即是释放心性,回复本来平常之心地。“焚身供佛”,应以无为法观之,意即“舍身养心”,不执四大为我,自然三世如一,心(自身佛)能得此供养,自然身来身去本无碍;若真焚身是有为法,只是更添增对“有身无身”的执着。“燃臂供佛”意指去旁门左道,入正知见,如二祖神光为法去左膀,后得法,以此启示后人,吾人应以无为法视之。“燃指供佛”意指“正法亦应舍”,舍指方能见月。“挖心供佛”意指“可成无心道人”,能成就诸佛事。若执着教相而修行有为法者,是愚人行,不解如来义。
2、问:您说“一般行者常误认为有为与无为是对立的,其实,佛经所称的无为法,是心离一切有为后,不施功而自然显现出来的原来面目,方称为无为。并不是把有为制衡成为无为,所谓无为者非无为,是名无为。也就是说,虽外现无所不为,而其心恒处无为,故此真无为,并无可执着处,若有可执着处的无为。非真无为。真无为者,无能无所,故无能执之心,亦无可执之处。所以自然能百叶(业)丛里过,片叶(业)不沾身。不是不为世法,远离世法,方能片业不沾身。而是处理万法,虽外现无所不为,而其心恒处无为,自然片业不沾身。”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燃身供佛,连天台智者大师都赞叹。如果连所谓大乘弟子,均不信佛说,忆度佛意,自有解读,那大众如何解读大乘经典?
答:佛子应藉教悟宗,若执着教相,将处处矛盾,无法理解如来说此因缘法教之如来真实义。若不相信佛所说法是心法,将以现象界欲解佛法,无有是处。维摩斗室,能容纳几百亿师子座,每个师子座高大无比,及几百亿众菩萨与法众,而不显壅塞。若用现象界的解释,无有是处,根本就是一派胡言。但是若从心法来看,试问:一个火柴盒,可容内多少“意生身”。心意并无质量,所以此火柴盒,可容纳恒河沙数“意生身”。又如:一个演唱者在台上演唱,身上聚集了五万观众的意念,但台上并不觉得拥挤,演唱者行动亦无碍。“佛经里没有佛法,但佛法确从佛经出”,不是没道理的。所以吾等必须藉教悟宗,不可执着教相,因为佛经里没有佛法,但从佛经中,能得如来真实意。
3、问:佛为众生解脱故,而说三界众生法。为众生得佛果故,进而演说佛菩萨境界法。法法相通,善巧方便。如有一无上法可修,佛何须说法四十九年,演十二部经?
答:佛法是无法之法,无法即是实法,但为此无上佛法,故佛解说万法,行者若悟此无法之法时,万法皆不执,连正法亦应舍。释佛曰:∵
法本法无法,(佛法本来无法)∵
无法法亦法,(说此无法之法亦是法)∵
今付无法时,∵
法法何曾法?(法法何曾有一法,而能行者。)∵
又,三界众生实为平等佛性之无量化身,为度此无量众生,故需用无量方便法,岂是世尊四十九年十二部经能说完?故世尊曾对弟子说,我所说过的法如我手上的树叶,我没说过的法如树林里的树叶。
4、问:何谓教?何谓宗?先有教?先有宗?佛说法时,何时分宗?佛弟子当时如何了解佛法?因为他们根本无宗可悟?∵
答:“设教以显宗”,二千五百多年前,释佛尚未降世,但已有恒河沙数成佛者(佛经有记载),这些成就者,不是依释教而成佛的,而是悟“真理”,或曰悟“道”而成就的,释尊也不例外,菩提树下,目睹明星,悟道而成佛。宗就是真理,就是道。释迦佛为了将此觉悟真理之法流传下来,所以设教以显宗,佛经里全部是教法,也就是教我们觉悟的方法,也称名为佛法(觉悟之法)。法如筏喻者,真理如彼岸,所以在佛经里(教),找不到“道”,如在筏里找岸,了不可得。所以吾人常说此偈:正道本无法,正法亦非道,执法以为道,终生不见道。所以佛法最终的目的是要我们见到真理(道),见道后,即不迷惑,不以物为己,澈见本心本无染净,本无得失,本来具足。而最究竟的佛法,是无法之法,因为正法本无法。见此无法之法,即无法碍、法缚,澈见真理(道),自现本心空明朗净。圣者“设教显宗”,行者须“藉教悟宗”。
5、问:何谓教相?何处处处矛盾?谁不相信佛法是心法?药王菩萨燃身供佛,何处违反心法?∵
答:执着教法者,教法即成教相;执着佛法者,不能令诸法空相,即成法相;执着法相与教相而修者,是名着相修行,所以只要执着者,即处处矛盾。若相信佛法即是心法者,即不会用现象界来解释佛法。所以若真以“燃身”来供心外佛者,即是违反心法。
6、问:经云:“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何义?∵
答:道法非言说所能及,故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乃至一佛乘、金刚乘亦复如是,以是义故,佛经仅是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已,“佛法”岂是种种言说、文字所及?但从佛经中可自悟入佛法。所以说佛经里没有佛法,而佛法确出至佛经,故执着教相者,不解佛法。若解佛法者,当知法本无法(正法亦应舍),以无法故,而能见道。君不见禅宗所传尽是“教外别传”吗?所以偈曰:正道本无法,正法亦非道,执法以为道,终生不见道!∵
7、吾人当然须从佛经而闻法,但以不执着经教故,不为法缚,不蒙法尘,终将能见道。又:佛经本身没有矛盾,是观经不解经义之咎,经有何过?药王菩萨燃身供佛,是菩萨又不是凡夫,没有心法如何成菩萨?
答:您以大乘行者自居,常说二乘语。菩萨、众生之肉身何有别?若以心法来看佛经,法身(心)何可烧?何可舍?但以不执着为舍。又:佛本自具足,本自圆满,还需众生的供养吗?若做此想是谤佛毁佛,所以供佛是供养自性佛,自性佛若得“舍身之供养”,即得了生死,以不执着四大故,生死因执四大而有,若四大非我,何处有生死?自性从来不曾生,不曾死,故广钦和尚曰:无来亦无去,无什么代志(没什么事)。∵
8、问:禅宗讲“直下承担”是承担什么?
答:禅者须直下承担自己佛性本具足一切功德严身,与佛无异,毫无欠缺,是诸佛本起因地,也是众生清净觉地。∵
9、问:能够直下承担与无法直下承担的人,有果报的差异吗?为什么?
答:能承担者,则依于如来正因地,即是得如来种性,经正法之薰习,即得成就如来本性。若不能者,不得如来正因地,亦不得如来种性,因地不真故,难以成就如来本性。譬如出生为狮子儿及野狐儿,俟养成后即有不同,狮子儿经二、三年后即能狮子吼。野狐儿虽经百年,无狮王种故,仅得百年野狐精。
10、问:以法身为身,何处而非净土?您说:“觉悟此无明者,自然能得慧眼净、法眼净、佛眼净,得佛眼净故,澈见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具足一切功德严身。”经此一澈见后,此人与佛无异,那于日常行事中,又是怎样过生活呢?也就是世法与佛法,在这人身上如何展现呢?
答:觉悟“无明”本不有,澈见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实无菩萨与众生。既然众生皆为佛,自然无众生之实,亦无佛之名,故无佛亦无众生。所谓心、佛、众生一如无别无异,乃至娑婆世界与佛国世界无别无异,若有所分别即是无明妄想所致。以是义故,清净眼(佛眼)所见一切国土皆悉清净,从此不以四大为身,而以法身为身,故真正的佛法从此同于生命,显露于生活中,目前即是“极乐世界”。我们不须改变目前的生活型态与步调,因以法身为身,故妄执无生、生死无干、八风不有、如来本性即我性。所以,不管现在是在工作、在休憩、在谈业务、在开车、在睡觉、在念佛、在禅坐、在行脚、在吃饭、或在待人接物中……,每一个行为的当下皆能大自在、大安隐,故何处而非净土。∵
11、问:众生有欲望才要生活,没有欲望,生活干么?
答:既然如此,何须学佛?莫以颠倒见(众生见)见佛地。觉悟者也有觉悟者的生活,难道,死了才成佛吗?或觉悟后就必须死亡,不可继续生活?有身无身皆三昧,有身就有生活,但不离三昧。觉悟者已了脱生死,不妄执,没八风。所以,未觉悟前的“欲望”,已成为目标而已,只是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的去达成目标,但不管如意与不如意,皆已不在意了。因为它只是目标,而不是欲望,但仍须尽力而为。这就是悟者与迷者不同处,所谓悟后还同未悟时,吃饭、睡觉不能没有,只是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12、问:您说:“从此不以四大为身,而以法身为身,故真正的佛法从此同于生命,显露于生活中。”此“四大所成之身”是过去业力所感,于现生中是存在的事实,必受老病死的逼迫,尤其是“病”,澈悟者现生之身,亦是业报身,又如何面对此色身受病魔的摧残仍显大自在呢?尤其是重病。
答:真是善问!以法身为身,自然不执四大,但四大仍受老病死的逼迫。觉悟者,觉知四大的生老病死,有如自然界的春夏秋冬,春天会有百花盛放,夏天会有炎炎热日,秋天花凋叶落,寒冬白雪蔼蔼,所以一律欣然接受,自然泰然安稳。虽有所受,但无所着,以是义故,面对此色身受病魔的摧残时,只能痛其身,而不苦其心,但仍会照顾好身体,需看医生吃药,以期早日康复。万一不能,也无所憾,更不会怨天尤人。二乘行者,常误认为四大非我,而任其凋零,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此“四大所成之身”是过去业力所感,仍需偿还。若任其凋零,提早死亡,则只偿还一半而已,还需再来受业报。四大有如人身上长的疮伤,必须照顾好疮伤,才有真正康复的机会。若没有照顾好身体,就像让疮伤继续恶化一样的愚痴,将生另一业障,是故轮回不止。∵
13、问:还有“只能痛其身,而不苦其心”之念,怎能说“从此不以四大为身,而以法身为身”?
答:地火水风四大,是自然界的东西,非法身。四大之身有痛觉,非草木。若有人打身即起痛觉,法尔如是,此乃四大之性也。若不痛则非自然性,乃意识心作祟也。如铜钟本不鸣,若以杵击钟,钟自能鸣,法尔如是,此乃钟之性也,岂能令钟击而不鸣,此乃大惑也。二乘行者,身疾苦痛,强忍身痛,但犹痛入心,因身非草木,岂能不痛?然觉悟之人,知是自然故,“只能痛其身,而不苦其心”。
又佛法不是玄学,不要学玄法。身痛并非不好,它是身体发出的警讯,否则,胃痛或出血都不知道,当知道时内脏已腐烂了,为何要修到这种地步呢?难道成就者身如木石无知觉?世尊当年也是背痛,而欲示涅盘,难道世尊并非成就者?觉悟者身痛心不苦,凡夫虽身未痛,而常为心烦恼所苦,心苦更胜于身痛百倍,觉悟者悟知五蕴皆空,不是五蕴皆灭,故仍有见闻觉知,因还有觉知就有知觉,有知觉就可觉知身痛。∵
14、问:若有痛,即未证五蕴皆空,若未证五蕴皆空,怎能妄言心不苦?若无痛,与业果相违,拨无因果吧!
答:证五蕴皆空就没痛吗?就没见闻觉知吗?您不懂“不昧因果”而“超越因果”吗?世尊证道后,就一帆风顺了吗?于世尊说法的四十几年间,还是显现许多顺逆诸境,故因果不昧(非拨无因果),但是觉悟者,能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是故身受而心不受,自然超越因果,而不结善恶业因,故佛是无业人。
15、问:以法身为身,不知当下又是何身?那法身与四大之身岂不为二?吃果子也要拜树头,这四大之身也没那么坏,是我们自己搞坏的,怎么赖到四大的头上?用四大的头,用四大的脚,用四大的手,到头来还说都是你害的,我辈鲁钝下根,倒是先感恩四大。又以法身为身,在此法身为所,有缘起义,缘起即无常,这又是那里的法身?法身岂待缘起?又有开示曰:身受心不受,那是修到身心为二?既是身心为二,那合该心也叫不动身?那所动之身岂非机关木人?所用之心岂非身不由己的心?哪天有心受身不受,岂不完蛋?末学无知,特发疑问,望不吝教诲。
答:您太天真了!直觉直问!吾人就直答了。
(一)识者见当下即是法身,不识者只见四大之身,不见法身。
(二)如果四大之身与法身是一,四大分散时,法身亦应随之散,实不然。
(三)四大是假合,法身非假合;四大有去来,法身无去来。∵
(四)以法身为身,不是要舍去四大之身,而是要保护四大之身免受烦恼的摧残,无忧无虑可令四大之身健康活泼的享尽天年。试问您,有烦恼的身体比较健康,还是没烦恼的身体比较健康?∵
(五)法身非因缘所生物,不生不灭,故是真常,只因妄执,故无所见。凡夫无所见时,并非法身灭;证见法身时,亦非法身生。
(六)若人身受病痛时,心亦受其苦,是名一箭受两伤;若复身受心不受,即是一箭一伤。两蒙其害,取其轻。(七)您说中了一件事,就是众多人会“心受身不受”,但不会立即完蛋,会慢慢折磨致死,但也不自知,这才可悲呢!譬如:烦恼、忌妒、憎怒、贪憎痴等等,这些都是“心受身不受”,是为颠倒众生。“身受心不受”是谓正念众生。∵
再强调一次:是“证五蕴皆空”,不是“灭五蕴成空”。五蕴本空,是众生不能信解,故一切行为落于色受想行识之取舍中,复生一切烦恼。若能亲证五蕴只是幻影,亦即照见五蕴皆空,能度一切苦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