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之比较分析
Rev.K.Gunaratana∵Thero[1]
上座部和大乘是今天世界上被广泛研究和信仰的主要佛教部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些佛教学者开始强调金刚乘(Vajrayana∵)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大多数佛教学者来说,金刚乘本身就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
今天,信仰和修行上座部佛教的国家主要包括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和越南部分地区。而中国、日本和韩国则主要信奉大乘佛教。
在早期佛教史中,佛教并没有分支。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于印度悟道成佛,之后开始传播他关于人性的发现和觉悟。他传道的重点是帮助人们看到人心之中的欠缺,以及怎样克服这些他们并达到完美境界。佛陀的教义有实际意义和实用性。社会各阶层的不同人群,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从农民到皇室,都能够理解佛陀的教义,并借此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传道45年之后,佛陀涅盘。他的信徒聚集起来并将佛陀所传授的教义和知识汇集起来,这便是第一次集结。在第一次集结之中汇集起来的佛教教义叫做“法”(Dhamma),其中对于佛陀的教义没有什么争议。只是比丘和比丘尼对于佛陀为信徒们建立的修行规范,即对于“律”(Vinaya),似乎有一点不同意见。但是他们当时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佛逝之后的一百年中,没有明显的争议,所有信徒都信奉佛陀原始教义,即“经藏”(Buddha∵Vacana)。
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逐渐变化,信徒们发现有必要对“律”(Vinaya)做一些变动,所以他们又举行了一次集结来讨论这个问题。那些被称为“上座”(Theras)的传统或者正统信徒们不同意对律论做任何改动。其他建议改动律论的信徒便分离出去,并自称为摩诃僧只部(Mahasanghika)或者大众部(the∵Great∵Assembly)。
大约300年之后,上座僧人大概又集中起来,便是第三次集结。这时,对于法、教义和律论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念。在这一次集结中达成一致意见的法(Dhamma)和律(Vinay)就叫做上座部,就是被长者们所认可的教义。所有的经(Suttas)和律(Vinaya)都是用巴利文写成,并且于第一次集结之后被带到斯里兰卡。公元前1世纪,这些巴利文经律被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大乘(Mahayana)这个字第一次是出现在用梵语写成的《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之中。梵语版《妙法莲华经》和巴利文版有一些不同。学者们相信,梵语版可能是在公元1世纪用文字记录下来的。
一
上座部和大乘之间的一个最主要区别就是,上座部大藏经(Theravada∵canon)是在公元前1世纪写定,之后的所有经文都被加入到“论”(commentaries)和分论之中。而大乘大藏经却一直保持开放,很多新的经文都被加入到其中。所以,虽然两个部派有很多经文是一致的,但是在大乘大藏经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上座部大藏经之中看不到的经文。
大乘佛教的这种开放性,使得释迦摩尼以及他之后的其他佛教大师都得到了尊奉,这一点在上座部之中是没有的。在上座部之中,佛陀就是终极的祖师,而在大乘佛教之中,佛陀只是一个“主要的”尊师。在大乘佛教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被尊奉的大师,例如龙树(Nagrjuna)、世亲(Vasubandhu)、和∵达摩(Bodhidharm)等。
除了历史上的释迦摩尼,大乘佛教还有很多增加了神秘色彩的佛陀形象。其中最主要的是阿弥陀佛(Buddha∵Amitabha)。大乘中的三身(Trikaya)概念使得佛陀不仅仅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佛陀。药师佛(Bhaisajjaguru∵Buddha)似乎是佛陀治愈心灵创伤能力的人格化。大乘和上座部之中,佛陀的最主要的教义,即四正道,都被视为一个医疗心灵创伤的体系(苦集灭道)。
没有疑问的是,所有上座部之中接受的主要佛陀教义在大乘之中都可以找到,但是其侧重点有可能在不同的大乘流派中有所不同,或者其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着名的大乘中观哲学是基于上座部佛教的“互为缘起”(inter-dependence)的概念。和上座部不同,大乘哲学尝试在逻辑上证明“空”(Sunyata),而上座部佛教则信众通过个人努力培养“慧”(Panna)来实现自我修行。
在大乘佛教中,关于“空”的教义非常重要,而上座部中用无常(Anicca)、苦(Dukkha)和无我(Anatta)来讨论这个问题。大乘佛教尊师龙树的性空哲学实际上是发展了大乘和上座部佛教中所共有的佛陀教义。
世亲的唯识哲学(Yogachara)之中教导的大乘“唯识”理论可以很容易在上座部佛教中找到。上述大乘哲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将佛陀简单的实用教义加以哲学化。这可能是由于当时印度教哲学的兴起,以及大乘的尊师们可能觉得需要将佛教哲学化,从而对抗当时的印度哲学家。上座部的佛教教义可能对于当时发生在印度的哲学竞争而言显得太过简单了。但是,上座部佛教的观点是“法”不可能通过逻辑和推理来把握,而只能通过直接的理解“慧”。
二
上座部佛教主要研究和尊奉佛陀在历史上确有的弟子,例如舍利弗(Sariputta)、目犍连(Moggallana)以及排名前八十的其他弟子。大乘佛教的经典中,我们只见到《华严经》中贬低了佛陀的这些伟大的弟子。总体而言,大乘佛经还是尊重这些弟子的。但是大乘佛教的重心是放在了多位菩萨身上,这些菩萨的形象是按照佛陀本人的∵优点来塑造的。例如,观音菩萨(Avalokiteshvara∵)是慈悲的象征,文殊菩萨(∵Manjusri∵)是智慧的象征,地藏王(Kshitigharbha∵)是佛陀普救受难众生形象的象征。
再关注一下上座部和大乘的修行,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大乘强调修成菩萨,而上座部注重修得罗汉果(Arahantha)。这样,大乘佛教就显得更加世俗化,普救众生是一个要点。但是,上座部则主要修行布施(Dana)、持戒(Sila)与禅修(Bhavana),这也会达到同样的结果。两个部派基本上会实现同样的目标,即“无私”。修行菩萨十地∵(dasha∵bhumi)∵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合上座部的“七清净”(Sapta∵Visuddhi)∵理论有些接近。
在大乘佛教的一些分支中,例如净土宗主要是崇拜阿弥陀佛来实现救赎,这是在上座部中所没有的。阿弥陀曾经发誓要拯救众生,其信众通过经常冥思阿弥陀来达到净土,在净土就会渐渐觉悟。在上座部佛教中,佛陀只是一个指示修行途径的人。信众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消除各种障碍,最终实现觉悟。但是,佛随念∵(Buddhanussati)是上座部中一个很普通的修行方法。通过信念获得通往净土和上座部中证得预流果(Sotapanna)非常接近。对佛陀充满坚定的信念或者信心是一个证得预流果的人的主要特点。“自力和他力”(self∵power∵and∵other∵power)的观念为大乘所独有。净土宗主要是基于信∵(sraddha),而上座部则主要基于“慧”∵(panna)。
大乘佛教的禅宗主要注重坐禅,但是上座部佛教中打坐是和布施与持戒(Dana∵and∵Sila∵)结合在一起的。上座部中的打坐叫做内观(Vipassana∵),但是不像在禅宗中有那样的重要性。
一些现代学者将大乘佛教视为世俗化运动,而将上座部视为宗教化运动。但是,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观点。在日本,一些大乘佛教运动似乎朝着世俗化方向发展。两个部派基本上都是教导信众实现从比较世俗化的阶段到达最高境界的觉悟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
总结一下,通过深入探讨两个部派,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他们之间没有太多重要区别,只是有一些表面上的不同。两个部派在主要信仰和修行方面保持了一致。两个部派都认同佛教的教导,都认为需要清除内心的不清净和摆脱轮回(Samsara)。两个部派都同意,需要采取渐进的修行途径,这种途径就是∵“中道”。两个部派都认同,所有人都可以得到最终的觉悟,都认为不存在像上帝那样的超自然的“神”。具体到两种部派中僧尼所遵守的戒律,除了近代的日本,很难找出任何本质的不同。近代日本的大乘分支已经失去了很多原本在大乘和上座部之中都很普遍的大乘修行戒律。
总体而言,大乘佛教比较开放,可以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原始的经律做出改动和新的解释。而上座部佛教则试图保持由佛祖释迦牟尼本人所提出的教义。
1∵作者为专门研究上座部佛教之教授。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