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具影响的佛教造像艺术“北齐样式”
李彦灵
(邯郸市博物馆,河北∵邯郸∵056002)
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是我国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富有民族传统的雕塑艺术成就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散聚在祖国大地上的古代雕塑艺术,是现在仍能见到的我国数千年来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至宝。邯郸的石刻艺术起源较早,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的先民们便开始凿石为器,创造出了石磨盘、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艺术形态,从而为邯郸的石刻艺术发展拉开了帷幕。东魏北齐时期邺城(临漳)一度成为中国北方佛教中心,除留下了南北响堂石窟的雕刻之外,还出土了许多北朝单体石造像,邺城的佛教造像艺术不仅奠定了“北齐样式”,而且,对隋唐等后世的石窟造像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邺城佛教的发展最早始于十六国时期,后赵高僧佛图澄(公元231—348年)自洛阳来到邺城住在邺城内中寺弘法,深得石勒、石虎崇拜,被封为大和尚。石勒死后,石虎对佛图澄的敬重甚于石勒,称佛图澄为“国之大宝”。在佛图澄的影响下,石虎颁发了中国佛教史上正式允许汉人出家的第一个官方许可令,由于佛图澄的杰出传教活动和二石的支持,佛教在后赵尤其邺城地区得以广泛流行。其后,另一个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很大的高僧释道安也来到了邺城,邺城佛教的发展更加壮大。至东魏北齐时,邺城的佛教达到了鼎盛。北齐文宣帝高洋把国家财产分成三份,供养僧尼就占三分之一。并“大起佛寺,僧尼溢满诸州,冬夏供施,行道不绝”。此时仅邺城城内就有大寺院4000余所,僧尼近8万余人,足以可见邺城在北方佛教中的地位。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邺城所属地区为东魏,并继而成为东魏的次政治中心。受云冈石窟的影响,这一时期造像的主流风格为“面为恨刻,削为容仪”的瘦骨清像,但在以邺城为中心的范围内,已经开始彰显出一种新的风格,为“北齐样式”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公元550年(东魏武定八年),高洋取魏代之于北齐,并定都于邺(临漳)。佛教及其佛教艺术也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到了邺城。佛教造像艺术在经过了东魏的短暂过渡后,一改前期清瘦作风,造像整体变得疏洁涥润,面相丰颐而富有神韵,尤其在衣纹表现上,受当时画家曹仲达“曹衣出水”画风的影响,衣纹疏简贴体,使人物形象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内在的活力,从而开创了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北齐样式”。
北齐于邺城(临漳)为上都,山西晋阳(太原)为下都。高氏皇室频繁往来于二都之间,并在沿途开窟造像,修建避暑离宫。《武安县志》记载:北响堂常乐寺金正隆四年(1159)重修三世佛殿之记:文宣帝自邺至晋阳,往来山下(鼓山),故起离宫,以备巡幸,于此山腹见数百圣僧行道,遂开三石室,刻诸尊像。《太原志·太原府·宫室条》记载:避暑宫,在县(太原县)西南三十里天龙寺东北,有重冈数亩,昔北齐高帝及东魏文宣帝避暑离宫。《辽州志·卷四·古迹》:高欢云洞,相传高欢曾避暑于此。《涉县志》载:“北齐文宣皇帝高洋自邺返太原,尝道经山下,起离宫以备巡幸。”又载:“北齐离宫在唐王山麓,文宣帝高洋性侈,好土木,往来晋阳所过多起离宫,又信释氏,喜刻经像,山上遗迹尤存。”
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鼓山之上的响堂山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为南响堂、北响堂、小响堂(俗称水浴寺)三处,现存大小石窟30∵余座,佛造像近5000余尊。响堂山石窟始凿于东魏晚期,主体工程完成于北齐时代,其后,隋、唐、宋、明、清乃至民国均有补修和续凿,形成现在的规模,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朝晚期北齐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这一时期,佛教造像艺术一方面承继着前期造像的风格,一方面大胆开创着自己的法则,逐步形成更赋有汉民族审美特色的汉式佛像造像模式,被学术界誉为“北齐样式”。这种样式的确立不仅影响到当时北齐一代的造像艺术,而且对我国隋唐以后的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响堂石窟原名鼓山石窟,又名大石窟寺。现存大小洞窟23座,其中东魏北齐洞窟三座。北响堂大佛洞开凿于东魏晚期至北齐初年,是响堂山石窟开凿最早雕刻最为精美的一个洞窟,属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其外形为覆钵塔式。中心方柱高12.5米,洞窟进深面阔约13米。大佛洞方柱三面各开凿一大龛,正面龛内一佛两菩萨,正尊坐佛通高5米,佛背光复雕火焰及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生动活泼。塔柱上部与窟壁共凿26个列龛,龛由弓形楣梁、垂幔、龛柱、覆钵等组成,钵顶雕大型火焰宝珠,窟壁刻有大量经文。整个造像质感强烈,体态富有动感,表现力丰富,被学术界誉为北齐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经典之作。
常乐寺,位于峰峰矿区鼓山脚下,与北响堂石窟上下遥望。常乐寺的时间年代为北齐,初名石窟寺,北齐天统年间(565-569)改名为智力寺,宋代嘉佑年间(1056-1063)改名为常乐寺,其名一直沿用至今。常乐寺旧有“河溯第一古刹”之称,上世纪40年代被毁。1986年当地文物部门曾在遗址上发掘出一批雕刻精美的唐代红砂石佛教造像,印证了常乐寺昔日的辉煌。
南响堂石窟原名滏山石窟,现存大小石窟8座、摩崖造像一处。其中第一窟至第七窟为北齐晚期开凿。南响堂北齐洞窟为上下层结构,从立面上形成规模庞大的楼阁式塔形窟造型。南响堂石窟有北齐大丞相高阿那肱出资营建。《滏山石窟之碑》记载:“北齐天统元年……大丞相淮阴王高阿那肱,翼帝出京,憩驾于此。因观草创,遂发大心,广舍珍爱之财,开此滏山之窟。”
小响堂石窟(水浴寺),现存洞窟4座,从其凿窟规模上看,比南北响堂石窟有逊色之处,其中保存较好的是西窟。西窟为北齐社会中层开凿的一个洞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齐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佛教信仰。响堂山石窟群除有保存比较完好的北齐时期佛造像外,还有大量的保存基本完好的石刻经,成为我们研究北齐时期佛教造像及石刻艺术的珍贵宝库。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邺城附近发掘了一座北朝寺塔遗址。遗址是一座方形木塔的基地,包括塔心实体等地上和佛塔基槽地下部分,两部分均为夯土和砖石构筑。塔基地下基槽为正方形,边长约45米。基槽近底部用卵石层和夯土层交替构筑,卵石层多达10层。土石层之上的夯层坚实、均匀,基槽深约6米。地上部分有夯土塔心实体、南侧斜坡踏道、砖铺散水等。塔心实体夯土上残存有柱础石、承础石、础石坑等遗物、遗痕。发掘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如砖瓦、柱础石、石刻构件以及与佛教有关的彩绘佛像、彩绘残件等遗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木塔的规模和等级。该遗址规模宏大、规格较高,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东魏北齐时期唯一的一座佛寺方形木塔基址。塔基中刹柱础石、塔基砖函等的发现填补了汉唐考古学的一项空白;对于探讨北朝佛寺规制等课题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这一时期佛教塔基的特点和佛教考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遗址的发现被评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