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社会福利发展模式概述
《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发表了广州大学谭苑芳的《佛教社会福利发展模式概述》,全文5000佘字。文章将佛教社会福利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认为中国佛教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以“百丈清规”、“禅宗巨变”和“人间佛教”为标志的三次转型,而当代佛教社会福利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双重危机。
一、佛教社会福利的基本内涵
在广义层面上,佛教的社会福利多以***印增书籍、杂志,开办祈福法会、禅七,举办佛学讲座、夏令营等形式致力于传播佛教教义,丰富和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佛教信徒)的精神生活,以及以植树、放生等物质形式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居住环境。在狭义层面上,佛教的社会福利多以捐资赈灾、参与希望工程、开办慈善诊所、建立慈善福利院等形式,直接参与到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社会福利等的建设之中。
佛教广义的社会福利多呈现为通过精神信仰的改变进而影响公众的物质生活,佛教狭义的社会福利则表现为通过物质层面的救助来影响社会公众的精神信仰,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整体社会福利的提升。
二、佛教社会福利模式的三次转变
佛教社会福利模式是佛教僧团参与公益事业的具体途径,是佛教教旨切人并改造世俗社会的主要方式。它与佛教僧团的经济发展、***对佛教的态度及***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程度密切相关。纵观中国佛教史,佛教社会福利经过了三次不同时期的转型。
l、百丈清规:南北朝至唐的佛教社会福利模式转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社会福利模式主要特征是得到封建***的大力支持,以寺院经济的田产地租乃至工商业收入为物质基础,集中在城市,广涉济贫赈灾、施医给药等方面。隋唐之交,寺院经济体系赖以生存的封建门阀制度趋于崩溃。中唐后期,在百丈怀海《禅门规式》的影响下,农禅并举的佛教经济形态逐渐兴起,由此,佛教组织的社会福利阵地从城市转移到了山林、农村,发展模式由依赖型转为自主型。
2、禅宗巨变:宋代佛教社会福利模式转型。从五代十国开始,禅宗开始受到统治阶级和士大夫阶层的重视,佛教禅众开始从山林向城市转移,出现了所谓“禅宗巨变”。这种变化使得宋代前后佛教社会福利事业资金来源更为充足、服务项目有所扩大,得到***的重视并逐渐由宗教慈善向***行为转移。佛教社会福利事业逐渐向官办性质的慈善机构转变,甚至被其取代,正是这一时期佛教社会福利模式转型的特征。
3、人间佛教:现代社会佛教社会福利模式的转型。民国时期,在人间佛教理念的影响下,居士佛教开始兴起,这是近代佛教教团组织转型的重要表现,也是现代佛教社会福利模式得以建立的重要社会条件。现代佛教社会福利以居士捐助的善款为主要经济来源,在组织上以僧侣为主、信徒居士为辅,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十方丛林制度为体制保证,具有僧俗合一的特点。
三、佛教社会福利的
现代化危机及应对
当代佛教社会福利仍是在“人间佛教”的框架内展开。目前,我国寺院经济来源主要有信众、社会组织或个人捐助和寺院自养经济收入两种渠道。前者是大部分寺院的主要经济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佛教组织收入的不稳定性,也影响了佛教社会福利的长久性。为了解决此间题,部分寺院开始进行营利性活动,并可能超过“自养”的限度,从而影响僧众的个人修行,甚至成为自我享受的物质来源。如此,以社会福利为出发点的“普度”形式,就会彻底丧失宗教的圣神性。因此,佛教社会福利现代化所要面对的是满足社会福利受助需求和克服市场工具理性的双重危机。
应对这种双重危机,佛教组织在社会福利发展中应具有明确的价值意识和社会定位,在融人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参与其分工角色。明确价值意识可以让佛教社会福利始终在“度化”众生的弘愿指引下,而明确的社会定位则能够让佛教社会福利事业区别与其他组织的社会福利行为。现代化的佛教社会福利只能在符合佛教教义的行为中进行,而不能囊括慈善事业的各个方面,更不能违背因果定律等基本佛教理念。
在当代佛教的社会福利中,应对“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予以新的解释。财施不仅要让受助者得温饱,而且应该给予其谋生立足的基本经济支持,提供受助者获得自力更生能力的成本;法施不仅要弘扬佛法的理念,更要彰显佛教的精神,在可能的前提下要让受助者在财施的基础上有所作为,帮助他们找到回归社会的现实途径,还应该承担对受助者的人生教育,无畏施则更多地体现为对受助者的精神引导,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帮助其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在生活中自力更生的信心。(武烈珍摘编)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