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外来文化像佛教那样,既猛烈冲击着中国的本土文化,又经过长期的碰撞、磨合,逐步被改造、被消化、被吸收,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便在朝野传播。开始,人们信佛仅是为了祈福延寿、平安吉祥。后来,统治者看出其中奥妙,便有意用来作为一种统治工具,南朝宋文帝说得很明白:“若使率土之滨皆纯如此,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时的中华大地上,可谓寺院林立。据唐法琳《辨正论》记载,南朝梁武帝时有寺院2846座,僧尼82700人。北朝东魏境内有“僧尼大众二百万”,“其寺三万有余”。唐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就是描写当时江南佛教的繁盛景象。

然而,自从汉武帝将“罢黜百家,***儒术”作为治国方略之后,儒家思想被树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道统的理念成了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所以,尽管佛教中有许多迎合统治阶级口味之处,但是,佛教学说中的出家离俗、无君无父的教义,则严重冲击着封建的人伦道徳,东晋僧人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加之,寺院经济的过度膨胀,占据了国家大量的土地,“凡京畿上田美产,多归浮屠”,大量劳动力进入寺院,成为不事生产的僧人,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这些,对于奉行农耕文明的“东土”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双方磕磕碰碰的事,代有发生,以至于发生了北朝魏武帝、周武帝以及唐朝武宗虐杀僧尼、焚毁寺院的不幸事件,历史上称之为“三武之灾”。

隋唐时期,由于结束了社会长期混乱的局面,国家得到空前统一,大量的佛经被译成汉文,佛教得到巨大的发展。唐朝还把法门寺作为皇家寺院,唐高宗、武则天、唐肃宗、唐德宗、唐宪宗、唐懿宗等帝王,先后六次举行规模盛大的迎奉佛骨的仪式。皇家的仪仗浩浩荡荡,驱车三百里,将佛骨舍利从法门寺迎接到长安皇宫,然后进行繁缛复杂的迎奉活动,极尽豪华铺张之能事。

在唐朝多次举行奉迎佛骨的活动中,上至皇帝、宰相,下至王公贵族和四方百姓,都到了痴迷颠狂的地步。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唐宪宗命令中使杜英奇前往法门寺奉佛骨,为表达自己的向佛之心,“王公士庶,奔走舍施,惟恐在后”,平民百姓则“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有的甚至于砍断自己的手臂,脔割身上的肌肉,不惜自残以礼佛。

唐宪宗的佞佛举动,已经超越了宗教的正常活动,败坏了社会风气,引起士人们的强烈不满,时任吏部侍郎的韩愈对于“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的现状极为不满,给宪宗皇帝上了一封《谏迎佛骨表》的奏章。这封奏章放言无忌,辞情激烈,特别是他列举了东汉皇帝奉佛之后,个个都是短命鬼的历史事实,反驳宪宗,使宪宗极为震怒,立即下令,把这个狂狷之士处以极刑。后得宰相裴度、崔群等人的全力相救,才幸免一死,遂被逐出长安,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的《谏迎佛骨表》,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佛教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事件。在以韩愈等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压力下,佛教在政治上采取妥协的态度,佛门弟子公开宣布,僧尼必须跪拜帝王,寺庙必须为皇家效力。同时,在理论上佛教学说也做了相应的修正,一方面吸收儒家和道家的一些思想,创立各种迎合中国人口味的门派,一方面发挥其“佐教化”的长处,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这些变化,使佛教既迎合了封建帝王的统治思想,也顺应了广大民众的世俗观念。这样,经由五六百年坎坷历程而实现本土化的佛教,便在东方大地上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开来。

这是一个多么诡谲的历史现象——曾几何时,佛教徒曾宣称的天地间最伟大的、能“普度众生”的、可放置四海的宗教,在传播过程中又颇为张扬,有时比之儒学、道教,甚至有些喧宾夺主,为什么几个回合下来便服了软,完全融汇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之中呢?我想,原因大致有二:

首先,中华文化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意识形态,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精髓,巴蜀、岭南、东夷、西域等地域灵气,统统蕴含其中。这种魅力独具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撷英掇华,与时俱进,具备了吞天吐日的气度和高屋建瓴的自信,不但从不排斥外来文化,反而能像海绵一样吸纳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其次,中华文化具有极高的鉴别能力,佛教所宣扬的大慈大悲“菩萨行”和内外调和的处世思想,同中国社会的人文价值取向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两相贯通足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盛宴,所以,尽管受到了“三武之灾”的冲击,但还是被吸收过来,为我所用。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正当佛教经由中华文化的洗礼,以崭新的面貌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广为传播的时候,在其发源地的印度,却是每况愈下,以至于泯灭。这一巨大的历史反差,大出世人之所料,千载之下,这就不能不让人为之深思了。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