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对大乘佛教的影响

◎罗衡林

部派佛教是释迦牟尼(前565一485,简称“佛陀”)涅盘后一百年左右,佛教发生分裂而逐渐形成许多的部派。从此,佛教历史从早期佛教(或称“原始佛教”)转入部派佛教时期。据南传佛教史料记载共有两大部派,上座部和大众部。后两个部派内部又发生分裂,上座部系统本来共十二部,大众部系统六部,共十八部派;据北传佛教记载,上座部系统本来共十一部,大众部系统九部,共二十部派。部派佛教是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部派佛教在佛教教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对以后大乘佛教的兴起和发展有直接影响。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是大乘佛教,探讨大乘佛教的来源有其历史意义。

(一)

大众部系统关于世界的“但有假名,都无实体”的理论对大乘空宗——中观学派有很大影响。大众部系统各派对于世界的论证虽然也不尽一致,但总的来看是强调“空”的方面,即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假不实的。认为:“世间之法既颠倒生,颠倒不实,故世间法但有假名,都无实体;出世之法,非颠倒起,道(八正道之类)及道果(修行果位),皆是实有。唯此是实,世间皆假。”这是说世界一切事物本来虚假而不实在,只是由于人们的错误认识(“颠倒”)才认为它们真实存在。其实,人们所感觉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只不过是供人们方便称呼的“假名”,而只有佛教教义和修行果位才是唯一真实的。可见,它把现实世界统统予以否定的目的,正是为了证明佛教彼岸世界的真实性。大众部系统中有的部派甚至更进一步地提出“世、出世法”都不真实的理论。认为:“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是说,意谓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这种一切皆空的理论可以说是后来大乘空宗重要渊源之一。就他们来说,强调“空”不是叫人无所适从,而是叫人既不要一味执着“世法”,也不可一味执着“出世法”,而应当超脱一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甚至连语言文字也应该全然摆脱,让精神更加自由地去追求神秘的“涅盘”境界。

大众部系统一些部派认为,现在世(今生)尽管也是由五蕴和合而生,变化无常,但它毕竟有体(形体)有用(作用),因此可以说它是存在的;但是,“过去未来,非实有体”.过去世是“曾有”,而未来世是“当有”.所以,不能说这二世是真实存在的。这种说法与它们理论所具有的“空”的倾向是一致的。实际上,大众部等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三世理论。既然承认过去世是“曾有”.未来世是“当有”,可见有与没有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大众部之所以讲过去、未来没有,是有它的目的的。他们说:“道与烦恼,各俱现前;业与异熟(指果报),有俱时转,种即是芽。”可见,他们特别注重现在世,强调今世的业因可在今世得报,断绝烦恼,即可得道,而不强调过去和未来。当时上座部的说一切有部特别强调三世因果和累世修行,大众部为了争取更多的信徒,对这种理论是持反对态度的。这种观点为以后大乘佛教中某些宗派继承,发展成为“即身成佛”的理论。

(二)

大众部系统的至高无上的佛陀观和“心性本净”说则为大部分大乘派别继承。

大众部系统认为:“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世尊所说,无不如义;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亦无边际。”这是说,不管是释迦牟尼还是过去诸佛,都是没有生灭变化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永恒长存的;他们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是利益众生、摧伏邪见和外道的真理;他们大智大勇,威力无边。这种佛陀观为以后大乘佛教直接继承,为大乘各派创立种种以至高无上佛陀为特色的佛教教义和成佛理论奠定了基础。

大众部等部派把世界上一切有生灭变化的事物和现象(即“因缘所生法”)称为“有为法”;同时提出了超越时间、空间、永恒存在的“无为法”九种,即择灭无为(通过智慧的选择断灭烦恼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即“涅盘”)、非择灭无为(非通过智慧选择,因缺乏因缘而于“未来位”上永不生的精神境界)、虚空(无形无状,犹如虚空的一种精神境界)、空无边处(通过禅定达到的虚空无边的精神境界)、识无边处(通过禅定达到的精神无边的精神境界)、无所有处(通过禅定达到的无所有的精神境界)、非想非非想处(通过禅定断去一切“有想”和“非想”即达到的精神境界)、缘起支性(十二因缘的真理,“性”即理)、八道支性(八正道的真理)。大众部不仅把前七种精神世界作为“无为法”位,而且也把十二因缘和八正道的理论列入“无为法”之中。其目的是为了把佛教教义进一步神圣化,这与“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的佛陀观是一致的。

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内部对于人解脱的内在根据进行了探讨,主张革新教义的大众部系统的部派提出了“心性本净”说。认为“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是说人心本来是清净的,只是由于受到后天贪爱等情欲的影响才变污染了。对此有人提出责难:

问:有情无始有心称本净性,心性本无染,宁非本是圣?

答:有情无始心性亦然。有心即染,故非是圣。

问:有心即染,何故今言心性本净,说染为客?客主齐故。

答:后修道时,染乃离灭,唯净性在,故染称客。

在这里,他们回答的虽然还有含糊的地方,如说“有心即染”,但又强调通过“修道”可以把污染清除,达到心净解脱。这个理论在佛教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解决了所谓人生解脱的内在根据问题。

早期佛教和上座部系统的不少部派主张严格的持戒修行,并且认为一个人能否解脱还不仅仅取决于今生,至于成佛那更是不可能的。后来大乘佛教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入教,扩大佛教的社会影响,就竭力缩短解脱的路程,放宽解脱的限制,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口号,主张只要认识到心本清净,努力清除心中一切不符合佛教教义的东西,人人都可以成佛。这种思想正是从大众部开始的。他们还说:“心性清净,为客尘染,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能如实知见,亦有修心”。就是说,凡夫如能知道自己心性清净,进行修道也可解脱。可以说,大众部的“心性本净”说为大乘佛教“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悉能成佛”的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对于世界万物,特别是对于心理现象(“心所”)的分析,经量部的“一味蕴”和“转世”说,则为以后大乘有宗即瑜伽行派(即法相唯识学派)直接继承。说一切有部把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分别归纳到所谓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四类之中。尤其是提出六种心所法,对各种心理活动进行详细分类和探讨,向人们指出进行宗教心理修养的善恶标准,引导人们按照佛教提出的“无常、苦、空、无我”的哲学原理和四谛、八正道的教义进行修行,特别注重思想上的修行,摒除一切世俗的贪欲情爱等感情和心理,以达到超脱生死烦恼的涅盘的精神境界。

经量部认为,人体内部有叫做“一味蕴”的命根,以它为中心长出“根边蕴”维持人的生命。“一味蕴”只是由受、想、行、识四蕴组成,“无始来辗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曾不间断”。它细微难言,可称为“胜义补特伽罗”,而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诸蕴”)正是通过它转到后世的。因此,本派也叫做“说转部”。它所说的“一味蕴”后来被法相宗吸收发展成为“阿赖耶识”(根本识)。

综上所述,大乘佛教受部派佛教的影响是很大的、直接的。大乘佛教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入教,继承了部派佛教中的“人人皆能成佛”的观点;为了更好地宣传“涅盘境界,”它就倡导空性、佛力不可思议的思想,倡导修行,提出六种心所法等等。自然,由于时代不同,大乘佛教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教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发展。

摘自《正法眼》1996年第2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