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2006.3普门学报第∵卅二∵期)
星云大师讲弟子满观记录
“管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热门学问,可以说任何事都能和它沾上边,如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仓库管理、人事管理、情绪管理等等。其实只要生活在团体里,小至家庭、公司,大至学校、国家,都脱离不了管理。
早期管理者把人(被管理者)视为生产工具,管理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质量;进而能了解、关心人的经济需求,以加薪、奖金作为工作动力;到后来更体认和尊重人的社会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如何在整体发展中,又能兼顾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于是,这些年来,许多领导人和管理学专家,纷纷投注员工的潜能开发,重视员工的道德观念、忠诚度、稳定性、抗压性,和群我关系等等。在这方面,无疑的,宗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佛教自释迦牟尼佛创教以来,就有一套独特的管理学,佛陀所建立的僧团,也有健全的组织和完整的制度。佛门的管理,以自我发心、自我约束、自我觉察为原则,管理的目的,则是为了使僧团能和合发展,俾令正法得以久住。除了僧团的管理,佛陀也对世俗社会提供许多管理法,例如他曾指导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阿阇世王等君王治国的方法,教授善生子、玉耶女等居家之道,也告诉世人如何管理金钱……可以说具“世间解”的佛陀,本身就是一个高明、一流的管理专家!
二○○五年十月,星云大师在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时,学生提问了许多有关管理的问题,像如何当个让属下心悦诚服的领导人?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心和情绪?如何运用管理学,让人际关系更和谐?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和空间?另外,佛光山在全世界,有近两百个道场和各种事业单位,他们也好奇:大师是如何领导这么庞大的团体?其他如经典的管理理念、传统寺院的管理、因果的管理等等,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所谓“理以事显,事以理成”,大师理事圆融,无碍说法,为学员上了一堂精彩又精辟的课程。以下是当天的座谈纪实。
时间:二○○五年十月五日,晚间七时三十分至九时
地点: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教室
主持人:星云大师
英文翻译:妙光法师
对象:西来大学学生及加拿大满地可、温哥华、美国纽约、圣路易、奥斯汀、休士顿、
旧金山、佛立门、圣地牙哥、***人间大学等,十个地区之数百名学生,透过网
际网路同步上课
--------------------------------------------------------------------------------
一、
“管理学”是现代最时髦的一门学科,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仓库管理、档案管理,乃至学校管理、医院管理、饭店管理等。首先可否请大师针对“管理”的定义与要领,为我们做一些说明?
答:
“管理学”是因应时代进步而产生的一门学问,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有计画、有组织、有系统、有目标的运作方式。国际企管学者哥夏尔曾说,优秀企业与不良企业的差别,其产业本身的因素只占六%至十%,其他差别全在于管理。一个企业团体,有良好的管理,必然发展迅速,兴隆长久;一个国家有良好的管理,必然民富国强,安和乐利;一个家庭有良好的管理,必然父慈子孝,幸福美满,而一个人如果懂得自我管理,也必定能身心健康,生活平顺。
管理是一种艺术,有其灵活巧妙之处。一位大将军在战场上,他的一个口号、一个命令,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士兵不顾生死的冲锋陷阵,但是,战场上的管理大将回到家里,可能连一个太太也管不了。
曾经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说她的小女儿因为学芭蕾舞,有机会到世界各国表演。她看到美国教练在教导时,都采取鼓励的方式,学生跳得不好,也说:“很好!我们再来一次。”没有责备,而是一次一次的赞美和鼓励。相反的,上海的教练就不一样,嘴里说的总是:“你这么丑,站到前面干什么!”“跳得不好,往后面站!”
每个人资质不一,各有妙用,只要善于带领,败卒残兵也能成为骁将勇士,最重要的是,要能看出他们的优点长处,给予适当的鼓励;看出他们犯错的症结,给予确切的辅导。尤其,不能伤害他们的尊严,要让他的人生得到正面的成长。像盘圭禅师以慈悲爱心,感动恶习不改的惯窃;仙崖禅师以不说破的方式,教导顽皮捣蛋的沙弥,都可看出历代高僧大德“管理”十方丛林,接引各类僧众的善巧智慧。
大约是三十多年前开始,西方诸多管理大师的学说、理论,在全球掀起风潮,市面上出现许多管理书刊,也常有各种管理学讲座、管理人员培训班等等。最近几年,管理学又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趋势,不少东西方学者发现儒、释、道诸家学说中,蕴含微妙的管理哲学,于是,出现了如“古代帝王学”、“从三国演义看管理”、“企业禅”、“庄子与经营管理”、“心经与现代管理”等论题与书籍。不论是向西方取经,或是探索东方的智慧,这种种理论、方法,只能作为借镜和参考,如何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从事管理,善以谋略在人我之间制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易为属下所尊重;有些人从事管理,喜用计策先试探别人的忠诚,但是一旦被人识破,就不能为对方所信服。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好的管理方式,是以己心来测度他情,以授权来代替干涉。
我觉得管理不是命令、不是指示、不是权威;管理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立场互换,要让人心甘情愿,给人信心,让人欢喜跟随,这才是最高明的人事管理。而且,管理者不能总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要常常深入群众,和大众建立“生死与共”的观念及感情,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
古今中外,善于管理的良臣名将,都是因为拥有这种体贴、承担的美德,所以能够克敌致胜。像战国时的吴起将军,不但平时嘘寒问暖,与兵士同甘共苦,同榻而眠,同桌而食,还亲自为患“疽”的士卒吸吮脓血,所以官兵们都肯为他赴汤蹈火,即使战死沙场也在所不辞;李广带兵,在饥乏之际,发现泉水,不待士卒尽饮,必不近水;不待士卒尽餐,必不尝食,所以大家都乐于为他效劳卖命,出生入死。
总之,说到“管理”,其实就是在考验自己心中有多少慈悲与智慧。管理的妙诀,首先须将自己的一颗心先管理好,除了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能合乎时代与道德。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诚意来待人,以谦虚平等来带人,才算修满“管理学”的学分。
--------------------------------------------------------------------------------
二、
针对刚才大师所说,不管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所以管理学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请问大师,如何把人管理好?∵
答:
世间上,物品的管理或事情的管理都比较容易,因为物品既不会表达意见,也不会和我们对立抗争,怎么安排,它就如何发挥功用;事情的处理,也有一定的原则,如果能将事情的轻重缓急拿捏妥当,把事情的好坏得失权衡清楚,管理起来也不觉为难。
管理学中最难管理的是“人”,因为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意见,尤其面对不同的思想、习惯、看法、学历、资历,不同的地域、籍贯、年龄……,在这么多的差异之中,要将他们统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有一段民间的绕口令说:“有一个城隍庙,东边坐了一个管判官,西边坐了一个潘判官,西边的潘判官要管东边的管判官,东边的管判官要管西边的潘判官,究竟是要东边的管判官来管西边的潘判官,还是西边的潘判官来管东边的管判官。”你看,连判官也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可见有了管理对方的想法,就有了分别对立,反而更难管理呢!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已于二○○五年十一月辞世),他曾为“人的管理”重新定义,认为在新时代,以资讯为导向的企业组织里,主管和有专业能力的员工之间,已不似传统的上下关系;主管不再是“管理”人,组织则如同交响乐团,身为指挥的,只是“带领”各有所长的团员,演奏出完美的乐曲。我觉得这样的团体颇类似我们僧团,僧团中的成员彼此之间是同参法友,有着弘法利生的共同目标,平时大家也是自治自律,有事时则团结合作,集体创作。
如何把人管好?我常说:“有佛法就有办法。”什么是佛法?慈悲、智慧、权巧方便、六度、四摄等等,都是人事管理时,可以运用的妙法。另外,要把管理学好,自己必须具备“以众为我”的菩萨精神,例如要能为人着想,能给人利益,肯帮助别人,让每个人“皆大欢喜”,就是管理学的最高境界。除此,在人事管理上,最好不要用否定的态度,不要一味的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过份讲究规矩,往往难于管理和成事。所谓“订法要严,执法要宽”,真正擅长管理的人不强迫要求,却在“无为而治”中,让属下“心甘情愿”的奉行,也从宽容、尊重里,得到进步成长和发挥的空间。
曾经有位泰国工厂的老板,他告诉我,他的六百名员工,每天上班前会有半小时的打坐、诵经。他的用意是希望从思惟法义、从打坐沉淀中,培养他们的慈悲、热忱和因果观念。长期下来,他发现对工厂的管理和营运,助益不少!
在***,也有不少企业团体成立佛学社、禅修班等,希望藉由佛法的净化,让员工情绪稳定,配合度高,进而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升工作效率。如电信局很早就成立“学佛会”,台塑有“福慧社”、“中道社”的佛学社团;长庚、荣总、台大等各大医院都设立佛堂,固定举行念佛共修;中钢、中油、中船等公司常举办佛学讲座;高雄炼油厂有“光照念佛会”、“禅坐研究班”,常与佛光会联合举办各类讲座和活动。还有,巨东建设集团不但认同我“发扬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更以“六波罗蜜”作为企业经营的大目标。
佛教一向重视人的管理,《禅林宝训》言:“善住持者,以众人心为心,未尝私其心;以众人耳目为耳目,未尝私其耳目,遂能通众人之志,尽众人之情。”人事管理上,必须注意几点原则,如要顾全大局、要明白分工、要知道协调、要用心策画、要全力推动、要向上报告、要知道承担、要追查成果。此外,主管与属下之间,必须能上下坦诚交流,彼此融和尊重,工作上主动勤奋,能自我厘订计画,平时处事多沟通协调。
我认为身为现代领导人、管理者,应该具备几个条件:
?笑在脸上,赞在口上,怪在心里,气在肚里。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功归大众,过自承担。
?不计得失,不可畏缩,不能颓丧,不会顽执。
?顾全大局,倡导人和,上下交流,意见一致。
?发心服务,遵守诺言,居安思危,知己知彼。
?注意调和,照顾大众,善用机会,把握人生。
?处事幽默,聆听报告,细心研究,双手合十。
做一个领导人,如何用人也是一门学问。身为主管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对属下只有批评,没有指教,所以对于人才,要能吸收、包容和培养。另一方面,身为主管或高级领导干部,也要随时自我检讨,并与属下沟通,才能做到“将相和”,让团体健全巩固地发展。
在管理时,我们常会跟对方说:“你都不听我的话!”“你都不接受我的意见!”其实,想一想,我们又何尝听自己的话?往往自己承诺的事情却做不到,所以与其说管人难,有时候管自己更困难。我们在管理别人之前,先要管好自己,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口说不如身行”,不言而教,即是最好的管理。
--------------------------------------------------------------------------------
三、
懂得管理学,甚至善于管理别人,并不必然就懂得管理自己。有的人可以管理数家公司,可以统领数千员工,但不见得能管理好自己的“心”。请问大师,如何做好“心”的管理?
答:
前面说“人难管,自己更难管”,其实比人、比自己更难管的,就是我们这颗“心”!如《五苦章句经》所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每天早上醒来,我们的心就这里、那里的到处走来走去,忽而欢天喜地,忽而痛哭流涕,在十法界里流转不停。
《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当我们心中希圣求贤,自然浮现圣贤的面貌;心如凶神恶煞,便表现出如魔鬼罗刹一般的狰狞模样。在佛经里,有许多对心的譬喻,像心如猿猴难控制、心如电光刹那间、心如野鹿逐声色、心如盗贼劫功德……此外,佛陀也说我们的身体好比一个村庄,村庄里面住了六个盗贼,他们的首领就是“心”。心是身体这个村庄的主人,所以我们要想治理身体,先要治心;把心管理好,身体就能听我们的话。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心之不正,何能作为眼耳鼻舌身的领导呢?何能让眼耳鼻舌身成为善良之辈呢?当一个人连自己的身心都无法管好,又怎能管理他人之事?
“心”是万物之本,没有把根本管理好,只管理枝末,人生当然不会圆满。能把自己的心管好,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心善则一切皆善,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学。因此,佛陀设教,就是倡导“心”的管理,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人都有自私心,如果没有把自私的心管理好,怎么有“天下为公”的观念呢?人都有疑嫉心,如果没有把疑嫉心管理好,怎么能以诚信待人呢?此外,诸如成见、执着、愚痴、谄曲、悭吝、我慢等,都是心中的鬼怪,如果不好好管理,让心中藏污纳垢、百病丛生,又怎能调和人际,服务大众,担负起济世的重任呢?∵
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可怜,也很伟大。因为每个人都离不开“心”而生活,这颗心给我们制造很多的妄想、烦恼,让我们不得安宁。因此,儒家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说、非礼勿动”来规范我们的心。
佛教更有许多对治法门,如“五停心观”就是五个治心的方法:贪心重的人,可以用“不净观”来对治,观想身体是个不清净的臭皮囊,贪求就会少一点;嗔心重,喜欢发脾气、骂人、怪人、冤枉人的,用“慈悲观”来对治;对世间的道理,常常颠倒妄想,不能明白来龙去脉,凡事一知半解,愚痴无明的,用“缘起观”来对治;自觉业障深重,又执着、计较,有诸多烦恼者,可用“念佛观”对治;平常容易散乱、妄想,心意不能集中,精神容易恍惚的人,可以采取“数息观”,数自己的呼吸,一进一出,从一数到十,再从十数到一,∵如此心意集中,就容易专注,不会散乱,烦恼妄想也会慢慢的像水一样平静下来,心一平静,自然就容易看清自己、认识自己;能如此,则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乱,自己的心都能如如不动了。
《佛遗教经》说,只要我们“制心一处”,就能“无事不办”。修学“心的管理”这门学科,不能完全依靠别人,必得依靠自己,把自己的真心、慧心、慈心、信心、定心、忠心等,呈现出来,并且以这些善心、好心,来管理自己、管理环境、管理事物、管理团体。平日我们参禅念佛、早晚反省、喜舍行善、克己利他,都是为了把心管好,也是为了修满“心的管理”这门学科的学分呀!
--------------------------------------------------------------------------------
四、
管理学其实就是一门领导学,请问大师,身为一个领导者,如何才能让属下心悦诚服的接受领导?
答:
近代管理学从崛起到现在,大约将近九十年。由其发展过程,可看出一些趋向,如从“物性”管理,进展到“人性”管理;早先将被管理者视为生产工具,只求工作效率,增加产能,后来渐渐重视被管理者的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人性问题。以及从“个体”到“整体”,建立员工的团队认同观念,创造企业形象,关注社会公益等,都是因应时代而自然演变的管理趋势。
我想唯有“人性化”,能关怀属下的需要,能尊重、提携属下,并为他们解决问题的管理者,才能让属下心悦诚服的接受领导。另外,“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这十六个字,不只是佛光人的工作信条,也是领导者必须谨记在心的。能“给”,代表心中有无尽的能源宝藏;肯“给”,才是一种宽宏无私的度量。不过,许多主管喜欢部属言听计从,毕恭毕敬,甚至以磨人为乐,藉此展现自己的权威。其实,领导者能融入大众,“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四十年前,我初创佛教学院,即使像“出坡”这么一件例行的事情,我都亲自说明意义,并且身先表率,挑砖担水。到现在,想要为我做事情的徒众何止万千,但我不仅未曾以命令的口吻叫人做事,还经常主动地为徒众解决问题。听到某个徒众在北部事情忙碌,我便为他主持南部的会议;知道哪个徒众正在主持会报,一时无法结束,我就为他代课教书。我觉得能和属下培养出“同甘共苦”的情谊,不只可以发挥团队精神,更能让属下心甘情愿的跟随。
有的人是天生的领袖人物,有的人则是后天培育而成。美国的华伦?班尼斯(Warren∵Bannis),曾经担任甘乃迪、雷根等四任总统的顾问,他出版了二十几本有关领导的书。班尼斯认为领导方式很多,每个人都各有不同的领导风格,但是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四种特质或能力,即(一)注意力管理:给部属明确的目标或愿景,以凝聚共同的心力。(二)意义管理:让部属认同愿景之意义。(三)信任管理:言行一致,诚恳正直,能让部属信赖。(四)自我管理:明白自己的优缺点,并且能虚心改进,坚固所长。班尼斯还认为只要领导者愿意努力和自省,就能拥有这四种管理能力,成为一流的领导者。
除了这些条件,在统理大众上,我觉得“知人、育人、用人、留人”,也是身为领导者要具备的识能。知人首重了解各人长短,育人要懂得教导部属,用人要公平合理,留人要使之有前途。在这方面,《徂徕训》里,也有很好的意见,如:不能一开始就想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必须等用人之后,优点才会自然呈现;用人时,只须取其优点,不要过分在乎他的缺点;不可只任用投其所好的人;不要计较小过,而应重视对方的工作表现;用之则无疑,务必给予充分权限;在上位者,不可与在下者争功;人才者,必有乖癖,因为有“器用”,自然不能舍癖;只要能善用人,必定可获得适事、应时的人才。
明朝刘伯温的《郁离子》里记载这么一则故事:有位赵国百姓因为家中老鼠为患,到中山国讨了一只猫回来。这只猫很会捉老鼠,却也爱咬小鸡。一段时间之后,这户人家不再有鼠患,但是小鸡也被咬死不少。有人劝他将猫赶走,他回答:“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老鼠,不在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坏衣服,穿通墙壁,毁损家具,可说祸害无穷!没有鸡,顶多不吃鸡肉;赶走猫,老鼠再来就不得了!”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管理者不能只是盯着属下的缺点,能舍其短,用其所长,才是最重要的!
汉代政治家贾谊也说:“大人物都不拘细节,所以能成就大事业。”因此,大原则不放松,小细节不计较,用人之道在各得其位而已矣!身为主管者要能授权,要有宽阔的度量,让属下发挥所长,在“提拔后学”的原则下给予机会,但也不能一直留在身边,不让其离开。另外,领导者本身不能太忙,太忙容易顾此失彼,而无法作长远性、全面性的整体规画。
关于用人之道,我提供几点原则︰取人之直,疏其谄曲;取人之朴,疏其奢侈;取人之宽,疏其狭隘;取人之敏,疏其懒惰;取人之辨,疏其迷糊;取人之信,疏其虔偶。人有所长,必有所短,懂得用人之道,优秀的人才就会甘于为其所用。
如何当个称职的主管?在《佛光菜根谭》里,我将主管分成四等:“一等主管:关怀员工,尊重专业;二等主管:信任授权,人性管理;三等主管:官僚作风,气势凌人;劣等主管:疑心猜忌,不通人情。”身为领导者,能有知人之明,且能推心置腹的信赖、尊重,凡事多体恤、多包容,部属就会因为受到赏识、重用,而心悦诚服,甚至萌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诚呢!
--------------------------------------------------------------------------------
五、
目前佛光山的寺院道场遍布五大洲,每日所从事的弘法事业又多,却都能井然有序的进行,请问大师平时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和事?
答:
过去也常有人问我,说我门下徒众一千多人,寺院近两百所,又有各种文教事业单位,如此庞大的团体,不知我是如何管理?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管理技巧,我只是为佛光山建立各种制度,以制度来管理,以组织来领导而已。例如在开山之初,我即根据六和敬、戒律和丛林清规,着手为佛光山订定各项组织章程,建立各种制度,以及“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运作准则。
在人事管理上,有几个基本方针,如:“徒众不私有”,佛光山所有的徒众,没有一个是个人的徒弟,所有的弟子都是佛教的、公家的,只有以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为序。因为不私收徒弟,徒众之间就不会为了徒弟而产生纷争。“金钱不私蓄”,佛光山所有徒众除了常住发放的“单银”之外,涓滴归常住所有,个人不私置财产。徒众没有金钱,并不代表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反而他们的衣、食、住、行、疾病、留学、游学、参访,甚至剃度以后,回家探望父母的礼品,常住都会为他准备。在佛光山健全的制度下,大众享有最完善的福利。
还有“人事要调动”,秉持“滚石不生苔,流水才是活水”的原则,佛光山的人事有轮值调动。每一座别院、分院、布教所、事业单位,都不是个人所有。或许今年在这里做住持,明年可能调派到另一个寺院去。调职有许多好处,可以多方学习,多方结缘,增加不同的经验。以及“序级有制度”,佛光山依每一位徒众在道业、事业、学业上的努力而评核序级,由清净士、学士、修士到开士,逐级升等。
因为有这些健全的体制,所以佛光山能够和谐顺利的发展。此外,佛光山依徒众的性向、能力,分别训练,再依个人专长担任各项职务,如:住持、当家、知客、文教、策画、法务、典座等等,总希望每个人都能各尽所长,为佛教奉献心力,也为自己的生命留下光辉。
在寺院管理方面,佛光山的各个殿堂,像大雄宝殿、大悲殿、会议室、客堂、教室……都是全日开放,以便让大众随时都能进去瞻仰、使用。在物品管理方面,我不喜欢建仓库,我觉得物品是给大家用的,最好能物尽其用,东西一旦堆在仓库里,往往一放多年,等到要用时已经发霉生锈,岂不可惜!我管理金钱,也不喜欢放在秘密的地方,三、四十年前,在寿山寺的时候,我常将金钱放在固定的地方,让学生、徒众各取所需;我认为这才是公平之道。我管理人,倡导法治、人治,甚至无为而治,我觉得最好的管理,是自己内心的管理;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
有鉴于“人和为贵”,所以我一向主张“集体创作”,我觉得最上乘的管理方式,应该是让大家自动自发,肯定彼此所扮演的角色,互相合作,共同奋发突破。我也大力提倡“同体共生”的精神,我觉得最高明的管理原则,应该是让整个团体能够产生共识,而上下一条心。不过,在“以和为贵”的前题下,我亦提倡“和而不同”的运作模式。
《资治通鉴》里,任延对东汉帝刘秀说:“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一个团体如果形成只有一个声音的“一言堂”,将会缺乏活力,不再进步成长。因此,虽然我一手创建佛光山,但我都以召开会议来代替下达命令;尽管我是多少人的师父、师公,但我宁愿大家商讨研究,也不愿断然否决别人的意见。当然,其中也曾遇到很多不必要的困扰,例如有些议案必须赶紧实行,因为主事者的保守、延误时机,可能日后得付出多倍的努力及代价,但是为了尊重他人的看法,也只有孤注一掷。四十年来,为了斡旋各个单位的意见,为了调和各个主管不同的看法,总有开不完的会议,但想到能给人多少利益,给人多少方便,给人多少学习,一切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总之,佛光山那么多人相处在一起,之所以能和谐无诤,一个最大的妙诀就是相互尊重,再者就是大家有共识。佛光山不是一个痴聚的团体,大家有相同的理想、方向与愿景,而且百分之九十九的僧众,都毕业于佛光山丛林学院,所以在思想、理念上,大体一致,大家以弘扬“人间佛教”为目标,从弘法利生中,看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所以能安住身心,共创一个六和敬的僧团;这就是佛光山最好的管理之道。
--------------------------------------------------------------------------------
六、
从刚才大师谈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事,可以看出大师很有现代管理学的理念与长才,不知大师这些理念是否有受到佛教经典的启发,能否举一些实例说明?
答:
四十年多前我到日本访问时,见到许多工商企业团体,为了培养员工良好的思想理念及生活习惯,在正式工作之前,会将他们送到寺院,接受佛教的“管理”课程;以此作为“职前训练”。当时日本寺院负责行政的出家法师,也无不以佛门对人事、对工作的管理方式倾囊相授。那时我就认为佛教在社会管理方面,应该可以提出一些贡献。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有关管理的方法,可以说俯拾皆是。如《阿弥陀经》就是阿弥陀佛的管理学,阿弥陀佛是善于营造管理的建筑师。他所建造的极乐世界是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楼阁,有七宝池和八功德水,街道皆以金银琉璃铺成,花草树木香洁微妙,重重叠叠的景观,非常庄严美丽。更重要的是,极乐净土没有空气、水源、毒气、核能等各种污染,没有吵杂的噪音;气候清爽宜人,没有生态失衡的问题,也没有水火风灾及地震、海啸之害,是一个庄严安乐的清净国土。
而且,在西方极乐世界里,交通管理顺畅,没有交通事故;人事管理健全,没有男女纠纷;经济管理完善,没有经济占有;治安管理良好,没有恶人陷害。也没有政治的迫害,衣食的扰人,老病的挂碍,种族的界限,怨家的敌对。极乐世界的居民注重品德,相互尊重,他们在道业上,已达不退转的阿鞞跋致境界,因此没有暴力伤害,更没有贪赃枉法,人人友爱合群,互敬互重,是个有德贤者共同居住的佛国。
阿弥陀佛将极乐世界的居民,全都“管理”成“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不论在自然环境、建筑规画,或社会、人际的管理上,可以说阿弥陀佛就是最高明的管理专家,因为他能够给人安全、给人安乐、给人安心、给人安适。
一卷〈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最好的“管理学”。观世音菩萨具足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大无畏、大力量,寻声救苦,以千手千眼救苦救难,如:风灾、水患、火难等,菩萨无不伸以援手,主动帮忙他人解决困难,救脱困境,让众生得以无忧无惧。另外,观世音菩萨能观世间音声而随缘度化,圆满众生所愿。贪欲者,他以布施喜舍来帮助;嗔恨者,他以慈悲来教化;愚痴者,他用智慧来引导;疑嫉者,他赐信心来摄受;求生儿子的人,助其生下福德智慧之男;求生女儿的人,助其获得端正有相之女。
观世音菩萨善于随类应化,观机说法,如果是军人,观世音就为他说军人法;对工商人士,就讲工商管理法;对童男或童女,也会给予童男童女的教育。这种“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的随机应现,即是“同事摄”的体现。
除此,〈普门品〉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管理,就是“一心称名”。在人间,不论是上司与部属,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或是朋友同侪之间,若想获得对方的尊重与爱护,达到人际关系的圆融,首先应该学习爱语布施。人与人之间唯有至诚赞叹,“口中有你,心意诚敬”,双方才能心意相通,圆满融和。
再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也是非常好的管理学。此十大愿是菩萨为了度众生,精进勇猛,长期不断修行的愿力,应用于世间的人事管理,更是微妙高超。我以现代语言来诠释:礼敬诸佛,是人格的尊重;称赞如来,是语言的赞美;广修供养,是心意的布施;忏悔业障,是行为的改进;随喜功德,是善事的资助;请转***,是真理的传播;请佛住世,是圣贤的护持;常随佛学,是智者的追随;恒顺众生,是民意的重视;普皆回向,是功德的圆满。身为主管的在身、口、意上,若能依此十点待人处事,相信定能成为让部属真心爱戴的领导者。
佛陀是最早的管理专家,他讲说的教理义涵,可以说无一不是管理法。例如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来形容每个人法身、自性的永恒、无始无终、无穷无际,用之于管理,不也是要做到纵的上下连系,横的各方关照,才能圆满周全吗?其他如“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八正道”等等,也都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管理法门。
--------------------------------------------------------------------------------
七、
原来佛教经典里,有那么多的管理法宝!我们从大师的传记知道,大师从小就在大陆接受完整的丛林教育,可否请大师再谈谈传统佛教寺院道场的管理学?
答:
佛教寺院的管理,从佛陀成立僧团时,即已有健全的系统。佛陀认为众生皆有佛性,提倡人我平等制度,他常说:“我亦僧数。”也说:“我不摄受众,我以法摄众。”佛陀不以领导者自居,而是以真理来摄受统理僧团大众。因此,凡是进入僧团的每一成员,都必须舍弃过去的阶级、财富、名誉、地位,仅有内在修证境界的差别,而无外在身分阶级的画分,以人格尊重、长幼有序、互敬互爱,作为僧团建立的基础。
佛陀住世时,以其制定的戒律及所说的教法为领导中心,僧团生活采取托钵行乞,和合共住的形式。在共住规约上,僧侣除个人使用的衣?等物外,其他物品、用具、床具,乃至房舍、园林等,均属僧团共有,不得据为私有。对僧团器物的维护,则有工作上的分配;于每一住处僧团中,推选一位有德长老,领导僧侣的生活作息,及担任平时的教诫。
在日常生活上,僧侣以戒律和“六和敬”,作为共住的法则。“六和敬”是:
(一)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是思想的统一。
(二)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
(三)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是经济的均衡。
(四)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开展。
(五)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是语言的亲切。
(六)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是相处的和乐。
在身口意、见解、利益各方面,有这些共识和依循的准则,所以能维持清净和谐的僧团。
佛陀也会于每月八日、十四或十五日与僧众共集一处,布萨说戒,期使散布于各处的僧侣能定期集会。若有违犯戒律者,即于此时对其所犯的情事,加以审议、判决、处置。这些都是佛陀为让僧团和合久住,所订定的身心净化的管理制度。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除了延续佛陀的教法,在僧团管理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古今丛林接纳十方参学的衲子,因此,住持亦须经由十方大德共同推举。同时,寺院重要纲领政策,或领导大众,维系纲纪的职务,也多是经由僧众议决、选举投票而产生。这种“选贤与能”,重视大众意见的民主管理,加强了寺院行政的公信力。
丛林事务统分四十八单,在两序的人事组织下,职务有文有武,有内务、有外务,有执纲纪、有执众劳,有任教育、有任幕僚。如《缁门警训》说:“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负众僧,故有监院……为众僧出纳,故有库头;为众僧主典翰墨,故有书状;为众僧守护圣教,故有藏主;为众僧迎待檀越,故有知客……。”各单职务由常住依职事发心、能力、德行、才学的不同而派任,大众皆是基于服务的立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彼此互尊互重,使寺务正常运转。
丛林寺院的一切净财、物品来自十方,因此概归常住所有,由常住为大众储蓄道粮、维护寺产、规画福利,使僧众得以安心办道,这种“公有公用”的管理法,也就是六和敬中“利和同均”的经济理念,可以结合个人的力量,为团体创造更大的利益。
僧团除了以戒律为规范外,并制定有一套完整的生活规范,使大众生活有一定的制度可循。例如东晋道安大师为其领导的僧团,制定有三项僧尼轨范:
(一)∵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
(二)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法;
(三)布萨、差使悔过法。
而中国禅宗丛林,由于注重劳动生产的农禅生活,则施行“普请法”,就是集体出坡作务,无论上下,一律平等,均需参与生产劳动;这种平等普请之法,有助于凝聚大众的向心力。
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禅苑清规》,或其他日用清规,以及戒律仪制中的“布萨举过”、“僧事僧决”、“灭诤法”等,都能看出佛教丛林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特质。
佛教很重视群我的关系,丛林寺院管理的原则,从启发心灵及服务大众着眼,而且主张自动自发、自我约束。两千多年来,佛教以佛、法、僧三宝作为信仰的依归,以经、律、论三藏为管理的法则,令僧众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和最佳的修行指南。其实,这个管理方法亦可用之于国家、社会、各行各业,乃至个人的身心管理呢!
--------------------------------------------------------------------------------
八、
情绪化是立身处世的障碍,用情绪做事不容易成功立业,所以现在社会很流行“EQ管理”,也就是情绪管理。请问大师,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
答:
一个人想把自己管理好,必须管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例如:自己的思想、心念、威仪、语言等等的管理,尤其自己的情绪更要管理好!情绪管理不好,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无谓的灾殃,所以,现代人很重视“∵EQ”情绪的管理。
有的人情绪变化很大,如天气般“晴时多云偶阵雨”,让人捉摸不定。我曾将人分成四种:“一是很能干,也没有脾气;二是很能干,但脾气很大;三是不能干,也没有脾气;四是不能干,但脾气很大。”
一个人无论多能干,绝不能情绪用事;用情绪做事不容易让人信任,当然也就不容易成功立业。过份情绪化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情绪化的人大都是非不分、事理不明。历代暴虐无道的帝王将领,大都是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结果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克曼,是一位情绪解析专家。他认为我们的脸部表情,是情绪的直接窗口。为了侦测情绪,他用电流刺激脸部肌肉,研究肌肉运动与情绪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我们脸部肌肉,有大约七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可变化出七千张不同的脸孔,有着七千种不同的情绪。艾克曼以科学方式提出基本情绪有十大类:愤怒、恐惧、悲伤、嫌恶、轻视、惊讶、愉悦、尴尬、罪恶、羞惭;而每一项都代表一大类相关的情绪。
这些基本情绪和佛教的分类颇为相似,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即已建构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陀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唯识学也将人的心理反应,分析成五十一种,其中属于负面情绪的,就有贪、嗔、痴、慢、疑、恶见六种“根本烦恼”,以及随根本烦恼而生起二十种大、中、小“随烦恼”,如忿怒、嫉妒、骄慢、悭吝、谄曲、昏沉、散乱、懈怠、无惭、无愧……这些情绪表现在外的,便是粗暴、蛮横、乖张、无理、喜怒无常的言行。
当一个人长期处在阴晴不定、激动忧惧的心理状态中,久而久之,会影响生理变化,造成不易治愈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精神疾病等。医学研究报告中提到:“当一个人不快乐、发怒或紧张受压力时,脑内会分泌具有毒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毒性的激素,不只伤害自己的身体,更会妨碍人际之间的相处,让自己陷入忧郁、躁郁、自闭的困境里。
情绪之害如此大,我们要如何做好情绪管理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对治我们八万四千个烦恼。除了前面提到的“五停心观”,可用来对治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在情绪管理上,还有几个方法,如藉由禅坐可以调身、调息、调心,置心于一处,不散乱惛沉,在行住坐卧间,就能将粗犷的身心调柔,将浮躁的情绪稳定;从礼佛拜忏中,可以消除我慢、我执,减轻身体的业障,洗净内心的尘垢;念佛持咒,也可以止息妄想,抛开烦恼,而使心志清醒,保持心情的平静。
再如以喜舍对治贪心、以慈悲对治愤恨、以明理对治愚痴、以乐观对治沮丧、以知足对治嫉妒、以信心对治猜疑、以真心对治虚妄、以谦卑对治骄慢、以感动对治不满、以发心对治懒惰、以反省对治不平、以惭愧对治蛮横、以包容对治狭隘,都是很好的情绪管理妙方。
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常说:“我的压力太重了!”父母师长教训,是压力;课业太多,是压力;工作负荷重,是压力;赚钱养家,是压力……这些承受不了压力,不堪一击的人,被称为“草莓族”。其实从古到今,历代的人物,不管圣贤或普通人,哪一个不需要经过这许多压力来成长呢?就是青菜萝卜,也要经过风雨日晒的孕育,才能成熟;山谷岩壁隙缝间的小草,也是突破艰难的环境,才能绽放成长。我童年时,也都是在老师打、骂、冤枉的教育中,慢慢成长。回顾我的一生,正如陈诚所言:“为做事,必须忍耐;为求全,必须委屈。”在忍耐、委屈中,不也成就了许多佛教事业吗?
我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得忧郁症、躁郁症,大都是太过清闲、胡思乱想,没有压力,才会造成这许多疾病。有人做过试验,把黄豆、绿豆摆到水盆子里,上面没有压力,长出来的豆芽,都是瘦瘦的。相反的,如果上面覆盖一层棉花或纸网,施以一些压力,长出来的豆芽,不但肥胖,而且甜美、营养。
另外,日本人欢喜吃生鱼片,当日本本土的生鱼不够吃的时候,就从苏联进口。但是,将活鱼从苏联运送到日本,因为路程遥远,常常到了日本,鱼已经死去一半以上。后来有人想了一个办法,在鱼箱里放进几只螃蟹,螃蟹会咬鱼,是鱼的天敌,只要螃蟹稍微动一下,这些鱼就紧张的动起来;它们时时承受这些螃蟹的攻击压力,反而增强生命的动力。结果后来运送到日本的鱼,有百分之八、九十存活,可见经由压力更能生存。
有压力才会激发潜力,有压力才会成长,才有前途,好比篮球,打他一下,它就跳得很高。我们要培养乐观、开朗的心态,凡事随来随遣,如果尽是把事情摆在心里,会像水沟阻塞不通般的发臭;唯有懂得疏通排解和调适,生活才会过得欢喜自在。
在《杂阿含经》卷十七里记载,有一次佛陀问弟子,凡夫和圣贤,对于苦、乐的感受有何不同?佛陀告诉他们,凡夫身体受苦,忧恼狂乱,连带内心也跟着痛苦;贤圣之人身体受苦时,不会忧愁烦恼,所以只有身受,没有心受。二者的差别即在于凡夫为五欲所染着,而产生贪嗔痴三毒,圣贤则无。
因此,我们平时要凭着正念、正勤、正道来做人处事;透过般若观照,培养自己的耐心、虚心、诚心、赤子心、清净心、慈悲心、宽恕心、欢喜心、平等心、忍辱心、惭愧心、感恩心……就不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唯有把情绪管理好,我们才能找回心灵的主宰,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
九、
每个人一生的岁月有限,如何运用有限的时间,让生命发挥更大的意义,做到如大师的“人生三百岁”,这就需要时间管理的智慧。请问大师,您平时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呢?
答:
我们在世间上生活,与我们最有关系的,第一个就是“时间”。我们这一生的寿命,分分秒秒在减少,可以说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再来就是“空间”的问题,从小我们就知道要争取一个座位、一个床铺,长大进入社会,要争土地、争房屋、争车位。为了争取空间,有时候还和人吵架、打架,甚至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也常为了领土空间而战争。
常听到有人说:“我时间不够用!”读书的人时间不够用,要赶夜车;上班的人时间不够用,要加班。很多人到了中年、老年,更是苦恼自己“岁月无多、去日不远”。
记得我二十岁从佛教学院毕业,将自己奉献给社会大众之后,一生就没有放过年假,也没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还比别人更忙碌。从早到晚没有休息,不但在殿堂教室里讲说弘法,在走路、下课的空档,甚至在汽车、火车、飞机上,我都精进地办公、阅稿。几乎每一天都在分秒必争、精打细算中度过。如果以一天能做五个人的工作来计算,到了八十岁,就有六十年的寿命在工作,六十乘以五,不就是三百岁吗?这就是我主张的“人生三百岁”;这三百岁不是等待来的,也不是投机取巧来的,是我自己辛勤努力创造出来的。∵
唐伯虎有一首打油诗,写道:“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除了夜晚睡觉,人的一生,即使能活到百岁高龄,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也不得不将时间分割成零碎片断,如果将每天吃饭、走路、上厕所、洗澡的时间全部扣除,还剩下多少时间呢?真正能够发挥智慧,奉献社会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所以我学会善用零碎的时间,在等车子、等客人、等上课、等开会、等吃饭时,订计画、想办法,或思考文章的内容铺排、佛学上难懂的名相,或回忆读过的名着佳作等,如此,不但培养我集中意志的习惯,也增进我从“闻、思、修”进入三摩地的能力。
由于我懂得利用“零碎时间”,所以,无论是坐火车、坐汽车、坐飞机、坐轮船,无论要花费多少时间,路程多么曲折辗转,我不但从未感到时间难捱,反而觉得是席不暇暖的弘法生涯中最大的享受。我常说:“公路、天空是我的床铺,汽车、飞机是我的餐厅,一本书和膝盖是我的书桌,一只笔是我所有的动力。”过去几十年,我南来北往,乃至国内外来回,一点都不觉得浪费时间;局限的空间里,正是我思考、写作、用功的最好时光!
另外,我经常在客人要来的前一刻,站在门口迎接,让对方惊喜不已,有人问我是不是有神通?其实这是因为我从小就训练自己要有时间观念,五分钟、十分钟,有多久?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时辰?做一件事情要花费多少时间?我的心中都了了分明,当然一切事物也就能“管理”得恰到好处。
一位信徒问赵州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禅师回答:“你是被十二小时支使得团团转的人,我是使用十二小时恰恰当当的人,你问的是哪一种时间?”
的确,会运用时间的人,他的时间是心灵的时间,因为能够纵心自由,达古通今,所以他的生命展现了泱泱宇宙的全体大用;不会运用时间的人,他的时间只是钟表刻度的时间,由于受到钟表指针的支配,一小时不会多,一分钟不会少,因此他的生命浑浑噩噩而渺小有限。
韶光易逝,岁月荏苒,人生的意义是在有限的时光中,扩大生命的价值。因此,时间的管理,要有正当性、建设性和成就感。我们平时为人处世,说话要说有“三百年”功用的话,做事要做“三百年”长久的事业,如此,人生的岁月虽然老去,但时间却能带来成就、历史与功德,此即所谓的“精神不死”。如佛陀的说法、孔子的传道、玄奘的西行、马祖的丛林,以及许多伟大的寺院,伟大的雕刻、艺术、文学作品等,都是以其光辉照耀千古世间;这才是一流的时间管理。
时间之外,也有人感叹自己在宇宙之间,所拥有的房屋太少、办公室太小,空间不够,东西放不下。其实,时间要靠自己懂得运用、处理,空间也是一样,大大小小,总有空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量要大,所谓“心中有事天地小,心中无事一床宽”,只要自己放开心胸,心里的世界一大,有限的空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宽广。
记得接办南华大学时,曾将一座大楼的设计方位改变,事后许多人说改得真好,他们问我是不是会看地理风水?其实心有心理,人有人理,情有情理,物有物理,地当然也有地理。过去我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每次一上殿,我就知道要站到哪个位置,因为我喜欢敲法器,即使没有开我的牌,也总希望有递补的机会;每次一到斋堂,我也知道应该往哪里坐,因为我的食量大,要找一个行堂容易看到的地方,好为我添饭;每次一到教室,我知道该选择哪个位置,因为过去寺院没有钱点油灯,只有靠自己选择光线最好的地方;每次和师长谈话,我也知道该往哪里站,因为我要引起他的注意,好让我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后来举凡队伍的排列形式、建筑的远近高低、事情的快慢程序,我都能拿捏得准确,这是因为我能用心将自己的“空间”管理得当的缘故。
“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意谓超越了时间,无量光意谓超越了空间,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人,才能与真理相契合。古德所言“立德、立功、立言”,就是无量寿、无量光的具体表现。虽然我们生命的时间有限,安身的空间不大,仍应将小我的生命融入宇宙大化之中,造福无量无边的众生,让一己的意志流入整个世间,与虚空万物同在,那才是生命的真谛。
--------------------------------------------------------------------------------
十、
现在的社会人际往来频繁,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不仅代表做人成功,对于自创事业或者职场升迁也会获得较多的助缘与机会。请问大师,如何运用管理学的原理,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答:
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处世上很重要的一环,许多人之所以有忧苦烦恼,都是肇因于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造成人际疏离,沟通障碍,有的是拙于言辞,有的因表达不当,有的则因为自己预设立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然无法沟通,也有的人态度冷漠,令人不愿碰触。但最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贡高我慢,对于自己的主张,要别人奉若圣旨,完全没有商榷的余地。如此之人,人际关系怎会良好?
人生无绝对的大小、高低、好坏、贵贱。自古以来,愈是礼贤下士的帝王,愈是以贤名流芳;愈是不耻下问的老师,愈能以学问传世。所以,人际之间,要能做到“老做小”、“小敬老”。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谦虚,他不会不懂强装懂,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不如老农,不如老圃。
可见“谦虚”是人际相处的重要秘诀。一个人的学识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谦虚,难受主管的青睐;一个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负、不知含蓄,难受他人的赞美;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懂得忍让,难得他人的友谊。而且,沟通或管理,都是为了取得彼此的共识,而非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因此要能设身处地的替对方着想;能令别人欢喜接受,才是有效而成功的管理。
另外,人我之间也常有“见不得人好”的劣根性。看到别人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有学识、比自己有能力,或看到别人升官发财,就嫉妒他、打击他、障碍他,如此的损人又不利己,人际当然不会和谐。人,一旦有了计较、比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亲密如家人,恩爱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斗争。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明白事之常理。”管理,其实就是要“帮助你”。就像洗衣服一样,必须搓揉洗涤才会干净。自己无法改正的坏毛病,就需要别人适时的帮助。如何做好管理,有三个原则:
一是用“情”管理:父母管儿女要有爱,老师管学生要能保护他,长官管部下也要给予关心。人心是肉做的,用爱、用情来管理,才能赢得人心;没有爱心,对方不服气,就难以管理了。∵
二是用“理”管理:有时太重情爱的管理,无法折服对方,这时就必须讲究“理”了。家庭有伦理,则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上慈下爱,职场有伦理,则上下和谐,做事有条理、计画,被管理的人,也会心甘情愿地服从。
三是用“法”管理:如果道理行不通,只得仰仗于“法”了。所以国家订有法律,甚至军有军法、商有商法、教育有教育法;只有法才能公平、平等的把人、事都管理好。∵
领导人在实行中,要把握前面所言“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佛门管理学,在待人处事,要做到在时间上“竖穷三际”,在空间上“横遍十方”,懂得沟通、协调、合作的做事态度,才能圆满人际关系,也才是真正会管理的人。
再者,人之所以会有纷争、不平,往往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知如何修持“我”,甚至还强立分别你和我,因此产生“爷爷打孙子,自己打自己”,以表示“你打我儿子,我也要打你儿子”的愚痴行为。与人相处,要把“你”当作“我”,你我一体,你我不二,如果能常常将心比心,互换立场,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此外,和人相处共事,看到别人有一点长处,要生起恭敬心,当自己不如、自己不能、自己不知、自己做不到,更要心存恭敬,欢喜赞叹。有些人因为“卑慢”,而处处自我防卫,甚至摆起架子,凡事都拒绝,凡事说“NO”。会拒绝人情,拒绝因缘,主要是由于能力、慈悲、道德不够,一个人如果经常拒绝一些因缘、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一切。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凡事都“OK”;即使拒绝,也会提供取代的方案。
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每个人在满足生理、安全、社交三种需求之后,会进一步希望“被尊重”与“自我实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有尊严的人,就会更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以期发挥自己的潜能与才华。所以,在管理学上,非常重视人的教育。教育,要有方法。在人事的交往上,不论亲子、朋友,乃至主管与部属之间,如果能以责人之心责己,就会减少自己的过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必能增进人间的喜悦。
《菜根谭》说:“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克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因此,平时与人为善,从善如流,如有摩擦,要能以你大我小、你对我错、你有我无、你乐我苦来要求自己;如此“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也才是一个善于教诲的人。
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当创业初期,员工只有一百人时,他总是身先示众,坐在他们面前,走在他们面前;员工增加至千人时,他采取分层负责的管理方式;员工上万人之后,他只是站在他们旁边,合掌感谢他们为公司效命。松下幸之助明白事业是靠人来创造和完成的,所以,他非常珍惜和重视人才,他让员工们知道松下公司是“制造人的地位,也制造电器用品。”在一个有尊严的环境里,人人得以发挥所长,欢喜奉献;我想他应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与管理专家。
有道是想“多管人”,必须先“少管人”;想“多办成事”,必须先“少管点事”。我觉得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没有管理,所谓“没有管理的管理”,并非取消管理,而是能放手、能分权,使管理进入更高层次与境界。如我提倡的“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如果大家都说好话,则时时耳根清净;大家都做好事,你帮我,我助你,则彼此相亲相爱;大家都存好心,则处处都有春风、有和平。如此,人人有秩序,有良善的道德,自然可以进入“无为而治”的管理了。
--------------------------------------------------------------------------------
十一、
有句话说“英雄只怕病来磨”,人在身体状况良好时或许还有方法掌握自己的情绪,一旦病痛来时,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煎熬,实在令人意志消沉。对于身体自古多少帝王炼丹冶金、派人寻求不老之药;现代更充斥着健康食品、营养补给品、生机饮食等等,为了这六尺之躯衍生出许多名堂。大师您年届八十,多少经历过身体所带来的问题,对于身体的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答:
在这个新时代,有的人好吃美食,吃出病来;有的人游手好闲,闲出病来;有的人资讯太多,多出病来;有的人工作压力太重,压出病来;有的人是非太多,气出病来。许多人看我终日忙碌,却能从容应付,不见疲态,纷纷问我保健之道,其实四大五蕴假合之身,孰能无病?老病过程,谁能免除?只不过我从不刻意趋逸避苦,我觉得养生之道无他,疾病本身就是一帖良药。
回顾自己这一生的“病历”,以香港脚与口腔破皮而言,人皆畏之,然而两者不仅长久与我为伍,而且时时交相为患。多年来,我非但不以为苦,反而深感庆幸,因为我认为这是身体排除瘴气的征兆。十七岁时,罹患疟疾,忽冷忽热,全身无力,心想应是回天乏术了。家师志开上人,派人送来半碗咸菜,令我感动不已,当下发愿尽形寿将身心奉献给佛教。没多久,居然不药而愈。
二十八岁那年,我患了恶性风湿,两膝关节剧烈疼痛,医师诊断必须锯断双腿,以免殃及五脏六腑。当时我一点也不惊惶恐惧,反而觉得行动不便,正好可以掩关阅藏,专心写作,一样可以尽棉薄之力,弘法利生。只是由于法务繁忙,开刀时间一拖再拖,或许因为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后来竟然痊愈了。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清晨,我在浴室滑跤,将腿骨跌断,虽说真正尝到“寸步难行”的苦头,但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既不用会客开示,也没有一大堆的计画公文让我伤脑筋,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尤其我的糖尿病已经跟着我四十多年了,这些年又导致视力模糊,多次接受镭射治疗,也动过心脏手术,医生一再叮咛我要多休息,但是在勉强能识物、能行走的情况下,我依然四处弘法。我学会了“与病为友”,我不讨厌它,跟它好好相处,自觉也有无穷的妙趣。
一生经历大大小小的病痛,但我从不以为意,不曾因死之将至,而烦忧懊恼,也未曾因生之复得,而庆幸欢喜。我认为不管是天赋异禀也好,是诸佛护佑也罢,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世寿的长短,色身的强弱,而在于利用有限的生命,为众生谋取福利,为世间留下贡献。
佛教讲“因缘”,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我们的身体有生、老、病、死,如同器世间的成、住、坏、空,季节的春、夏、秋、冬一般。对于身体的管理,应该是“当闲,要让他闲;当忙,要让他忙;当老,要让他老;当病,要让他病。”我们要求“长生不老”、“永远没病”,是不可能的,就像要求“东西不坏”,也是不可能,因此不必太过介意自己的身体,即使病了,有时还能“久病成良医”呢!
所以有病不要紧,只要我们能正视疾病,对症下药,就能迅速恢复健康,最怕的是逃避现实,讳疾忌医,如此,则纵使华陀再世,佛祖降临,也难有治好之时。佛陀是大医王,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有关身体保健、医疗方面的记载,如:《佛医经》、《医喻经》、《疗痔病经》、《治禅病秘要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等,都有谈及医药的问题。佛陀不仅治疗众生身体和心理的疾病,更能“识病”、“知病因”。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外感六淫(寒、暑、燥、热、湿、风)。七情是五脏之主,“喜和恐太过激烈,伤心;怒则伤肝;忧则伤肺;思则伤脾;惊悲则伤肾”。中医从内外因来谈疾病产生的原因,与佛经阐述有颇多相似之处。例如《佛医经》中说,人得病有十种因缘:“一者、久坐不卧;二者、食无贷(饮食无度);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佚;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呼吸);十者、制下风。”《摩诃止观》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种,即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所扰、恶业所起。前三种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饮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愈;后三者则与患者自身的业力相关,必须藉由拜佛礼忏修福,才能减轻病苦。
身体有病,要找医生治疗;心灵生病,除了靠善知识劝告提醒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来医治。我曾仿效石头希迁禅师的“心药方”,开了一帖药方:
慈悲心肠一条,真心本性一片,惜福一点,感恩三分,言行实在,守德空间一块,惭愧果一个,勤劳节俭十分,因缘果报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结缘多多益善,信愿行通通用上。
此药用“包容锅”来炒,用“宽心炉”来炖,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要柔和一点),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作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切忌言清行浊、损人利己、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舌语、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而以不妒不疑、不放纵、自我约束、心性有道来对治。
除此,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养成运动的习惯,多动脑筋,让自己有活力、有动力;饮食上少肉多菜、少盐多淡、少食多嚼、少细多粗,也是生活保健之道。
人生的种种病痛,大都是对外来事物牵挂太多,以致心不能静、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嗔不能制、苦不能耐、贫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释、矜不能持、惊恐不能免、争竞不能遏、辩论不能息、忧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种种都是因未淡未空所致。若能以般若空慧观照,不执着有病、无病,健康、不健康,一切随顺因缘,随顺自然,相信就能生活欢喜,身心皆自在了。
--------------------------------------------------------------------------------
十二、
大师常常提到,佛教最高管理学是因果,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因果会成为最高的管理学?请大师开示。
答: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事实上,法律仍有漏洞,有时还会受到人情左右,未必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世间真正的公平是“因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或殊遇。唯有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业报如影随形,谁也逃不了;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才是最高明的管理学。
过去经常有人问我:“佛光山的财务如何管理?佛光山的钱怎么个用法?佛光山又是如何记帐?”记得在一九九一年兴建如来殿时,我特地在四楼大会堂的外墙,把佛光山功德主的姓名,全部鑴刻在高温烧成的艺术陶壁上。当时我就说:“功德芳名墙就是佛光山的帐簿,而替佛光山管帐的则是‘因果’。”
信徒捐给佛光山的钱财,如果指定用来出版书籍的,不会被挪用来购买香烛;指定用来买水果供佛的,不会被挪用购买日用品;指定用来作为僧众道粮的,不会被挪用作为建筑款项;指定用来添置车辆的,不会被挪用裁制僧服僧鞋。佛光山的大众,对于信徒的每一分钱都能俯仰无愧,不会错置“因果”。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因果,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问,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处、信仰、道德、健康、经济等,都各有其因果关系。譬如肚子饿了,吃饭就能解饥,吃饭是因,腹饱就是果;一个人勤勉不懈的工作,因此赚了很多钱,努力是因,赚钱就是果。凡事有因有缘才有结果,有的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发生困难,遭遇挫折,不去检讨原因,只在果报上计较,于是怨天尤人,忿恨不平。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般凡人只能认识“果”,不能认识“因”。殊不知“以果推因”,必定是“因”地不正,才会遭此结“果”。例如有的人责怪父母不慈的“结果”,却不知父母不慈是缘于儿女顽劣的“原因”;有的人责怪儿女不孝的“结果”,但不知道“因为”父母失德,才会造成儿女的不孝。所以,凡事不去“推果寻因”,怎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怎能有公平、公正的管理呢?
此外,也有人对因果认识错误,而对信仰产生不正当的要求,比如吃素为求身体健康,拜佛为求佛祖保佑他升官发财,这都是错乱因果的谬见。其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财富有财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体健康,必须调心行善,多作运动,注意保健,心安自然体泰;若要财源广进,必须多结善缘,勤苦耐劳,信守承诺,有智慧能力,自助而后天助。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财富上的果,那就错乱了因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果。
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听到因果,便斥为迷信。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三世因果经》言:“有吃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高楼大厦为何因?前世造庵起凉亭;福禄俱足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门;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所以,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华的都市里,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终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穷乡僻壤营生,日月穷劳,这不是命运不公平,而是因缘果报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来到乡下,正是又热又渴时,一位农夫盛情的奉上一杯茶水,明太祖如饮琼浆,回京后,马上差人到农夫家,封了一个官衔给他。一位落第秀才得知,心中不平,于是在庙前题字道:“十年寒窗苦,不及一杯茶。”数年后,朱元璋再度出巡该地,见到此句,知道原委,于是在旁边加了两行字:“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人世间很多事,乍看是不公平的,如强弱、贵贱、贫富、智愚、美丑……很难有一定的准则;这也是有漏世间的现象之一。〈因果十来偈〉写道:“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由此偈语可以知道,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有因有果,并非凭空碰运气而来,也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纵,而是取决于自己行为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懂得“因果”法则,明白行为能决定自己的幸与不幸,就会谨言慎行,行善积德,广结善缘,而对于过去的不幸,也会不断的努力改进,使它转变为幸福;如此的自我管理,不就是最究竟、最上乘的管理法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