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佛教之二

刚晓

史∵

接下来应该简单介绍一下佛教在印度的流派以及演变,但我估计天数不够,就只给简单顺一下子好了。∵

释迦牟尼佛初成道不久,人数少,自然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所以就纯,但到后来,人多了,各种各样的事儿都出来了,这就是咱们常说的,“人一上百,形形色色”。释迦牟尼佛为了保持僧团的纯净、为了能够使沙门净心的修道,就用了一些不得已的法子,比如说制订戒律等,但凭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来约束人的内心,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往往很差,不过虽然效果不好,总比放任要好吧,所以释迦牟尼佛还是用了戒律等法子。在过去诸佛中间,还真有放任的,比如说拘那含牟尼佛,所以他的教法流传就不长久,而毗婆尸佛、尸弃佛、拘留孙佛、迦叶佛等,则教法就长久得多。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也会流传很长时间的,因为他不放任。任何东西,只要有形,总是有破绽的,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有六群比丘等处处钻释迦牟尼的空子,释迦牟尼佛就一次次地调整戒律。在释迦牟尼佛去世的时候,竟然有比丘感到很高兴,说:这老和尚总是让我们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现在他去世了,这下就好了,我们自由了(《十诵律》卷第六十有曰,“尔时有一愚痴不善不及老比丘,发此恶言,‘彼长老常言应当行是不应行是,我今快得自在,所欲便作,不欲便止’”――大正藏23册445-446页)。大迦叶***听见这话,忧心忡忡,因此召集上座弟子五百罗汉在七叶窟进行经典结集。但因为年代久远,而且当时的结集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我们只知道是由阿难***诵经藏,优波离***诵律藏等。在大迦叶召集五百罗汉结集的同时,其他的弟子们很不服气,认为结集经典不让他们参加不合适,南传律小品五百犍度中记载,富兰那长老就说:君等结集法律,甚善,然我等亲从佛闻,亦应受持。于是就自己在窟外进行经典结集,这样呢,分派就出现了,我们一般把窟内结集的称上座部,因为他们都是长老罗汉,窟外的结集我们称为大众部。虽然有分,但毕竟是释迦牟尼佛刚刚去世,他们都是亲听佛陀教诲,异见并不多。因为大迦叶组织的结集,参加者都是大德上座,所以影响大,人们一般都按他们结集的为准而修行。大迦叶***的这次结集只管了四五代,百年左右,到第五代的时候就不行了,佛教分了很多派。佛教最初分为上座部、大众部二派,是因为结集经典的人不同、处不同(窟内、窟外),我没听说过他们具体有什么见解上的不同。当然了,细微的差异也有一点儿,比如五分律卷三十上记载,当时富兰那对大迦叶说:“我亲从佛闻,内宿(即把食物放在住处隔夜)、内熟(即在自己住处作饭)、自熟(自己作饭)、自持食从人受(比丘吃饭不能自己拿,必须得别人给,现在就是自己去拿)、自取果食(自己去取果子)、就池水受(自己去取水[《律藏会集·上》430页12行曰:“水中见面应可饮用,若不见面,须人授饮”])、无净人净果除核食之(必须是别人作好比丘才能吃,现在比丘自己作了,自己给水果削皮、剔除果核)。”大迦叶说这只是因为逢饥馑佛陀一时的权宜而已。这就是关于吃饭的问题的争议。到百年后又分派,则还是因为一些现在人看来很无聊的事儿上的争议,据记载有十件事儿的争议:角盐净,就是说食盐是可以贮藏在角器中的;二指净,就是说日偏西二指现影的时候还是可以吃饭的;他聚落净,就是说我在这儿吃过饭了,我到另一个地方再吃也是允许的。可能当时托钵,有的人饭量大托到的不够吃;住处净,就是说住在一起的比丘不必要非在一起布萨不可;随意净,就是说大家商量事儿的时候不一定非所有的人都出席,只要大家商量的结果得到不出席人后来的认可就行了;所习净,就是说,可以随顺先前的习气;生和合净,就是说生牛奶还未去脂也是可以喝的;饮阇楼(口+疑)净,就是说可以喝半发酵的椰子汁儿;无缘坐具净,就是说作卧具的时候可以随意大小,你个子大就作大些儿,你个子小就作小些儿,都没有关系;金银净,就是说可以接受别人供养的钱。争论这些儿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很无聊,但他们当时是认认真真地讨论这事儿的,我现在就说,他们是在认认真真地作一些无聊事儿,我们很不理解他们当时的所为,这是时代的问题,我们根本不用解决。我倒是见过几篇讨论这问题的文章,我觉得他们讨论得有点儿扯淡,他们纯粹是缺乏问题意识,在书本中找些只言片语,然后循环论证,这样的学术论文,不要也罢,纯粹是无效劳动,是浪费资源,当然,可以说是合理浪费吧,不然的话,人家怎么生活~~这既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又是一件自我娱乐的事情,作就作吧。早期的分派,基本上都没有涉及到佛教的根本见解问题。当然,他们关于戒律的不同见解我们可以划到宗教实践论这儿,说他们的宗教实践论不同,我们可以这么说,这没有关系,但实际上这样说的话,有点儿刻意拔高了关于戒律歧义的意义。分派呢分到了十八部、二十部,但有些说实在的,称不上什么部、什么派,比如说雪山部、西山部、北山部等,这只能说是住在雪山的一群沙门、住在西山的一群沙门等,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于其他人的主张,没有!那这叫什么分派?称不上的。真正能称得上派的是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人家是有自己的独立主张。这一个呢,法尊法师有一本《四宗要义讲记》,很簿的一本,对于一切有部、经量部的主张有介绍。在释迦牟尼去世二百多年的时候,已经有了大乘佛教思想的萌芽,大乘思想的出现就是为了开化那些小乘人的。我们知道,学佛的第一步是知苦,因为我们感到苦才发心离苦,我们天天挺高兴的,让你去修行你会干?当然不干了~~得定以前的修行是一件苦差事儿。所以《四十二章经》中有说,“富贵修道难”。知道苦以后,你就要灭苦,要灭苦你就得知道为什么你会苦,你把苦的因找到了,从因上下手,这样呢,在作灭苦这件事儿的时候就可以事半功倍。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原来是有“我”!所以说,在释迦牟尼佛去世三几百时间里的修行人多是在对“我”下手,要消灭“我”。他们消灭“我”所用的工具是什么呢?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教法。在释迦牟尼佛去世之后所分的各派,都是对这些教法有些微不同的理解而已。大乘萌芽就是要对这些小乘人进行教化,说你们所用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教法并不是究竟的,现在这些教法既然让你们起了争论,就是说这些教法也会产生苦(引起争论),你们不是要灭苦吗?你们用五蕴、十二处把世间的苦灭了,这五蕴、十二处也产生了苦,所以这个也得灭掉。世间的苦主要是“人我见”引起的,而教法的苦则是“法我见”引起的。灭五蕴、十二处等教法引起的苦就是大乘,大乘萌芽是大天等,但大乘的昌盛则是龙树,龙树所弘扬的教法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世间所有一切、凡夫所面对的一切,都是空!连一点儿的真实也没有!龙树说话有点儿拗,他是说:一切皆空。这说法极易被误解,极易出现恶取空,法救论师就对恶取空的出现发出了预警。这是佛教弘传的第二阶段。这时候有人又提出了问题:到底有没有真实存在呢?无着论师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于世的,他来回答了这个问题:真实是有的,就是圣者的所证,也就是心!这是真实的。从理论上来说,到此就圆满了,在《解深密经》中就说,这是无上无容的。至于后来的密教,只是行法而已,理论上并没有独到之处。密教自称其理论是以中观为宗,但实际上是末流中观而已,很难说它是中观正义。到了八世纪的时候,婆罗门教吠檀多派出了一个人,叫商羯罗,他先自称弘扬中观,其实是把婆罗门教义打扮成中观的样子而已,这样就迷惑了很多佛教徒,当时那么多所谓的佛教大德也都被他当猴儿耍了,还都赞扬他有多大多大的功德。到后来,商羯罗终于说了实话:我实际上一直讲的根本就不是中观,我讲的其实是婆罗门教义。佛教至此才如梦初醒,宣布商羯罗是“佛教的敌人”,说他是“戴假面具的佛教徒”。佛教就从商羯罗这儿开始衰落了。不过,这个商羯罗也没有好下场,只活了三十二岁就完蛋了。因为佛教理论的衰落,人们的信仰自然也就淡漠了,于是在后来回教入侵的时候,一下就消失了。人家婆罗门教等,在回教入侵的时候,只是阵痛了一下,很快就又起来了。∵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婆罗门教没落了,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佛教就是反婆罗门的代表。说实在的,虽然婆罗门教没落了,但婆罗门教一直是有的,后来婆罗门教经过商羯罗改革,又复兴了。比如说直到现在,婆罗门四种姓制度还存在。夏金华教授给我说过一个事儿,说他在哈佛大学遇见一个印度的教授,这位印度教授时间观念可差了(印度人的时间观念都差,他们的时间单位是以劫计的,我们的几个钟点儿在以劫为单位的计量法中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他曾经给夏金华说过:我是婆罗门,有特权,他们六十岁退休,我七十岁退休。这也就是说,婆罗门思想到现在还影响着印度人。这也从反面说明了佛教在印度的灭亡,什么回教入侵等,这根本就不是主要原因。∵

印度情况就说这些儿。∵

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了汉地,从两汉之际到南北朝时代,这几百年间,实际上中国的佛教徒只作了一件事儿,就是把佛教的典籍移植过来。当然,其间也出现了象道安大师这样的人物,但毕竟不占主流。中国佛教不象印度一样,有明确的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中国佛教一开始就是大乘、小乘一齐进来的,当时中国人对于佛教的典籍有点儿饥不择食,只要说是佛教典籍,就翻译过来,因此中间搀杂了许多伪佛教典籍。坏蛋不只中国有,印度也有的。而且最初传到汉地的经典,实际上经过了二道贩子的手――多是从西域胡文转译过来的。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中国初期的佛教不是那么成熟,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于对外人的挑战也疲于应付(比如范缜作《神灭论》而佛教竟然辨输了,现在根据文献来看,当时的佛教解释的“神”根本不合佛教义理)。大、小乘的同时传入,使得我们没法把握佛教的修行次序、使得汉地佛教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使得佛教没有凝聚力……我们的祖师们,面对这么一种情况,产生了危机感(当然,也因为南北朝时期的法难,以及中国本土文化对佛教的狙击),经过道安大师等数代祖师们的努力,终于摸索出了佛教在中国站稳必走的道路――佛教一定要本土化。如果一种文化、势力不能够本土化,即使一时你成了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占了主导地位(比如象梁武帝时的佛教,就占了文化资源极大的份额),你也只是一个“殖民者”,最终你还是要被本土力量(文化)给驱逐出去。祖师们既然有了这个意识,自然就开始自己来整理佛教,这个整理工作,史称判教工程。这个工作祖师们一直摸索了不少年,比如说六家七宗、摄论派、地论派的建立等,但因为经验的不足,这些宗派昙花一现后都成了过眼云烟,我们汉地真正成气候的第一个宗派是天台宗。天台宗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汉地佛教徒的信心,随之就又成立了不少宗派,象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律宗等等,这些宗教都借鉴了天台宗的成功经验,所以都成了一方诸侯。而真正完成佛教本土化这个任务的是净土宗和禅宗,尤其是禅宗,终于使佛教在中国文化中三分天下而占其一。下边儿我就进入正题,来说佛教的要义。∵

第四、佛教人生论∵

甲、印度的固有说法∵

一、佛教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

1·苦∵

咱们把时间逆推,从现在开始说。近现代佛教里说得最多的,先时是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进而到现在什么星云法师、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人生佛教也好,人间佛教也罢,虽然说太虚法师、星云法师都有自己的招儿,但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体现了佛教人生论,就是说,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是佛教人生论。∵

佛教的理论体系,确实是很庞大,但也是有章可循的。咱们就从佛教人生论入手。佛教人生论实际上只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佛教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一方面是佛教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的是什么。∵

咱先说第一方面,佛教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关于佛教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很简单,但是这又很重要,因为佛教其他的一切义理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价值判断之上的。佛教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就是“苦”。这在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当时我们中国人都觉得这是比较稀奇的,在中国人的主流理念里,奋发、进取等比较昂扬的思想才是正道,比如孟子的思想,就比较激进。在两汉时《论语》、《孟子》的地位很高。(义见《孟子译注·导言》),佛教一说苦,人们不由自主地要把它划入消极里去(在方立天先生《佛教哲学》中就是这种思维定式。方立天先生也是文革后才开始研究佛教的,他在文革后到中国佛学院旁听,他的第一本佛教着作写出来后,佛学院师生说他的错误太多,希望他改,他说,“不改了,我当时去旁听佛教就是为了批判佛教的”。现在观点儿有所改变),其实也未必是说苦就消极,这只是人们的思维习惯而已。思维定式实际上是很害人的,我说一个例子,说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一般中国人说到唯物主义就觉得是进步的、先进的,一说到唯心主义就觉得是落后的、消极的,这也是一个思维定式。清末的严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翻译出了《天演论》,还当过北大的校长,是个彻头彻尾的唯物者;谭嗣同,是个佛教徒,按一般的说法,他就该是唯心者了。应该说,唯物该比唯心先进了吧~~可是大家知道,清末已经是那个样子了,但严复就是一个保守派,反而是谭嗣同力主变法、维新,甚至不惜舍弃生命。也就是说进步不进步、落后不落后与唯物、唯心根本没有关系。这是思维定式害人。当时的中国人一听说佛教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是苦,立马就说佛教消极。而且直到现在,连不少出家人自己也还有这思维定式,其表现是这样的:比如有人说我们是唯心主义,我们自己立马就反驳――不对,佛教不是唯心主义,佛教是唯识主义。这个呢,其内心潜意识里就是认为唯心主义落后、消极,你不敢承认佛教是唯心主义。其实你大可不必,你应该理直气壮地说:佛教就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怎么了~~我们说佛教是唯识主义,恰恰暴露出了我们自己的懦弱,再说了,在佛教中,“心”与“识”大都是通用的,唯识主义也就是唯心主义。说实在的,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是苦,这并不是佛教独有的,而是整个印度的共识,印度的各个宗教派别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都是苦,象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当然了,这里不说别的宗教派别,只说佛教。∵

佛教说的苦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生理上、感情上的不如意,这是很明显的,其实佛教说的苦是泛指一切的逼迫,因为那么多的逼迫,所以我们就产生了恐惧感、孤独感,这就是苦了。具体的解释很是罗嗦,它把苦分成二苦、三苦、四苦、八苦等等。二苦是内苦、外苦。所谓内苦是生命体的苦,有生理机体的苦,象胃痛,有情感的苦,象失恋了;外苦是来自自然界的苦,象天灾。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就是指正在承受的痛苦,比如说现在你肚子饿;坏苦是指现在正在享受的乐,因为乐是会变坏的、会消失的。你希望乐保持得长久一点儿。害怕乐消失;行苦则是指由乐变苦的这个变化。四苦是生、老、病、死。按经上的描述,胎儿在母腹中,就象关在黑狱里,母亲喝热汤,胎儿就象水煮一样,出生的时候,就象刀刮一样等,很苦;老苦倒是,咱们能觉到的,有一首《老来难》,唱的就是老了的苦处;病苦,咱们都有体会;死也是苦,人都害怕。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怨憎会就是指老遇见仇家,想躲也躲不开,不想见可又偏遇见;爱别离就是想见的却偏要分开;求不得是指希望得到的,却怎么求也得不到;五蕴炽盛苦,就是对五蕴的执着。五蕴炽盛苦是其他七苦的根源。佛教中说这苦是绝对的,从时间上来说,三世皆苦,从空间上来说,三界皆苦。因为苦是绝对的,所以称为苦圣谛。这苦圣谛是佛教人生论的基石。∵

当然了,我们生活在苦中,因为在苦中生活得久了,习以为常了,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把这也就不当成苦了。咱们常说“日三百矛刺身”,一天刺你三百矛,到后来,你习惯了,哪一天不刺你你就会浑身不舒服,总觉得今天还缺点儿什么也有可能。西方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斯的神犯罪了,被罚每天往山上推大石头,但当推上去之后,这石头就滚下来了,第二天还得接着推,最开始西西弗斯感到很苦,可后来他发现推石头这个动作是如此之美,也就不以为苦了。我们这个世界,在佛教中称为娑婆世界,所谓娑婆世界,用汉语说就是堪忍世界,也就是说生活在这儿的众生都有很强的忍耐能力。我就想,死真的苦吗?可怕吗?当时我在医院里躺着,我听见家人在哭,哥哥在喊医生:大夫!大夫!没气儿了!可是当时我自己,只感到面前一片桔红色的光,柔柔的,很舒服,一点儿也不痛苦。后来我听父亲说:看着我的样子很痛苦,可我自己真的一点儿也不觉得。

象这样的想法,该咋评价?咱们下去讨论,现在不说这个,只说苦。因为苦,所以我们有了消除苦的需要。要想消除苦,佛教说,那就得知道苦的原因,把苦的原因给消除,这样才是彻底的。那么,苦的原因是什么呢?∵

2·苦的原因∵

关于苦的原因,根本来说,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有“我”这个观念。下边儿呢,我偷个懒儿,按十二缘起来说,因为这是现成的,我一点儿也不用费心思,而且也没人敢说啥,因为这是圣教量。在当时的印度,一般都说人的一切皆是梵天的意志在支配;也有的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还有人说一切根本就没有原因,纯粹是一个偶然……在佛教看来,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都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的说法。佛教提出了十二缘起说,当然了十二缘起说包含很广,咱们先说说十二缘起说,以后再说别的。∵

A·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就是十二个环节: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有时候也叫六入、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一个圈儿了,这一圈就是六道轮回、三世轮回。所谓“无明”,就是不明事理,就是糊涂。“行”就是作事儿,一个糊涂蛋还能作出啥理智的事儿~~自然是不可能的。“识”就是认识,糊涂蛋作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吗?“名色”是一个偏正组合,名儿,在佛教中,“名”的范围是很宽的,包括色、声、香、味、触等,这都是组成名儿的材料。意识就是凭这些材料给取名儿的。既然有色、声、香、味、触等,就得有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来认识,这就有了“六处”(六入)。眼等感官与色等一起形成认识,就得有触,“触”就是发生关系,或者说有了刺激。关系已经发生了,那就有了感受,这就是“受”,受有五受、三受之说。有了感受,就要“爱”,“爱”就是对引起自己乐的感受、喜的感受者产生希望、想要,对引起自己难受者产生远离这样的心理。下一个是“取”,所谓“取”,就是指把引起自己喜的感受者拿过来,把引起自己难受者推到远处去。接下来是“有”,你既然拿过来了,自然就有了。本来没有,现在有了,这就叫“生”,“生”就是从无到有,或者说是本无今有。生了之后就有了“老死”。这么一个转圈儿的顺序,辗转感果,互为条件,这就成就了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组成了一个因果链,任何一个人,只要还没有得到解脱,就是依此因果而流转生死的。这十二因缘是对生命现象的总结。现在我们要知道,十二因缘不单单是一条链,而且是每一刹那都具十二因缘的。一般来说,我们会说无明是最重要的,不过我们也要知道,实际上十二因缘并没有哪一个环节是“最重要”的,说无明最重要也不过是这么说而已。十二因缘在小乘的时候给解释成三世二重因果,到大乘后给解释成二世一重因果,但不管怎么说,这十二因缘都是说明了轮回转圈。∵

先记住这一点儿:佛教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是苦!为什么苦呢?首先一个是在轮回,这是苦的最明显表现。接着咱们就说说怎么个轮回法、轮回的原因是什么。∵

B·业力轮回∵

所谓轮回,就是象车轮一样转一圈儿又一圈儿,一直转个不停。轮回说实际上也是古印度人的通说,大部分的哲学派别都是这么说的,只不过各个派别对轮回的解说稍有不同。我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轮回说法。∵

咱们先说婆罗门教的说法,因为婆罗门教是印度文化的主流,是各哲学派别、各宗教的龙头老大,婆罗门教在印度的地位,就象儒家在中国的地位一样,是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婆罗门教说,一切都是梵神创造出来的,我们都受它支配,它高兴了你就好受些儿,它要是烦你了,你就要受罪了。你要是信奉婆罗门教,祭祀梵天,讨得梵天高兴了,你就可以得救,否则你来世要比现在世更痛苦。梵天厉害吧~~当然了,其内在本质是因为我们人类发觉自己太渺小了,在世界中,什么都可以结果我们的小命儿,我们实在太弱小了,于是我们为了给自己壮胆儿,创造出一个万能的梵神,来作为我们的后台,我们同时也拿后台来狐假虎威。我们人类也知道,干什么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我们也得拍着梵神的马屁,作他的奴仆。∵

当然了,你说你信婆罗门教,也不是你说信你就是信了,而是有一定的表现的,比如说依照婆罗门的理念而生活,依照婆罗门的仪规而行事等。婆罗门教(即后来的印度教)的义理很复杂,《印度文化史》中说,它包含“各种各样的、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教义”(见该书86页),这里不说了,当然,实际上是我也说不确切。∵

再看瑜伽派。这个瑜伽派实际上出现的是比较晚的,它是在公元前后才出现的。在公元前后婆罗门教(印度教)中分化成了六派,我们称之为六派哲学,这六派的学说大相径庭,但它们都接受吠陀经的启示和婆罗门对祭祀仪式至高地位的要求,所以它们都算正统哲学(A.L.巴沙姆主编,《印度文化史》114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瑜伽派说,人有灵魂,称为神我,不过神我是独立的,并不依附于梵,要是你现在放纵自己胡来,你就来世堕到恶趣受苦,要是你修习瑜伽禅定,制止神我胡来,那么你就可以得解脱、出轮回。∵

还有一种代表性的说法,我们一般称之为机械论、定命论,这一种说法是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命定的,什么苦乐祸福、吉凶寿夭,一举手一投足等一切的一切全是,所以我们只能任从命运的折腾,你想与命运抗争,那是根本没门儿的。等啥时候你的宿业消完了,你自然就解脱了。∵

这三种说法是轮回说的代表,还有一种说法是不承认轮回的,我们称之为顺世论,他们说,生命体就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的,构成后就有感觉、思想等产生,你一死,形体分散,复归四大,就没有了思维、感觉等。也就是说,轮回根本是不存在的。∵

佛教是承认轮回的,不过佛教对轮回的解说给上边儿的三种解说不一样。当然了,其实刚才说的三种轮回说都是婆罗门教内部的不同,象瑜伽派的说法,其实瑜伽派就是婆罗门教分化出来的,释迦牟尼也不可能说来反对瑜伽派,因为瑜伽派比释迦牟尼晚四、五个世纪,释迦牟尼不可能来反对比他晚五个世纪的教派。释迦牟尼当时就反对了,可四五个世纪之后仍然有人这么解释,甚至把当时释迦牟尼反对的说法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这说明了什么?有些话说得太明白了,就没有了美感――水至清则无鱼、太清则不美――我就不说了,留下一个你们任意猜想的空间。∵

佛教说为什么轮回呢?因为我们造业,所谓造业,就是作事儿、行为,我们作任何的事儿,都会产生一个影响力,有些的影响力大些儿,有些的影响力小些儿,这不一定。所作的事儿产生的影响力就叫业力。佛教还把你所有作的事儿分成了三种:身的、口的,心的,分别叫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口业、意业又都有好的、坏的的分别,称为善业、恶业,有时候叫黑业、白业。所谓善业,就是指对他人、对自己的现在、未来皆有利益的,而恶业则是或对自己或对他人的现在或者未来有损害的。现在我们之所以轮回,就是因为我们造业!因为业力的缘故――注意,我们现在的业力都是恶的,地藏经中间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就是因为无明的缘故,简单地说成糊涂也行,就因为我们糊涂,所以你作的一切都不好,当然唯识学派的解释最好,说是因为末那识有四烦恼常俱,现在先不说。业力就是所作的事儿造成的影响力,这影响力的表现是什么?就是引起果报,果报又引起新的果报,这样永不休止,就成就了轮回。根据业力轮回果报的苦乐不同,佛教大致给分成了六类,就叫六道轮回。∵

地狱,就是最苦的地方,苦得没法再苦了,苦到极致了。天,就是最乐的地方,乐得没法子再乐了,乐到了极致。在最苦的地狱和最乐的天之间,根据苦、乐的比例,依次为鬼、畜生、人、阿修罗。在这六道之中,因为我们是人道,所以为了我们可怜的自尊,为了鼓励我们,所以佛教说人道是最好的,人道是苦乐参半,只有人道能够修行,还有什么佛也是在人间(道)中成就的,其实这说法都是为了鼓励我们人道众生而已。在佛教中间有不少畜生菩萨,象鹿王、猪、鱼等,也就是说,畜生道也可以修行,天道当然也有修行的,我们看经典中听法的就有多少天龙八部之类的,经典结尾说,闻佛说法,有多少多少成就的,有多少多少(信受)奉行的,这都是很明显的。实际上六道并没有高下之分,并没有说哪一道是更殊胜的,都是轮回者有什么殊胜之处呢?我们说人道最殊胜就象“小孩子说我这块糖果最好一样”,这是很可笑的。业力轮回、六道轮回说的要点儿是强调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个人作业、自作自受,这个很重要,我们现在经常看见给别人加持、替别人消业之类的,这就不符合佛教的教义。佛教的轮回是平等的轮回,没有高下的,都得遵从善业乐果、恶业苦果的原则;从修行得道方面来说,哪一道都可以修行。∵

C·无神的内核与有神的外衣∵

刚才已经说了六道轮回,说轮回就是因为作任何的事情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影响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也可以叫成因果报应),那么,紧跟着人们不由地要问轮回的主体问题,这就是咱们老百姓说的有神无神的问题。∵

在佛教中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轮回主体,你看十二缘起、业报轮回等理论,只是一个个的环节,环环相扣而已,十二缘起就是十二个环节,业报(六道)轮回就是六个环节,根本就没有主体,而且十分明确地提出“无我”――关于无我,到三法印处再说――,所谓无我,就是没有实体、没有主宰、没有灵魂,也就是没有神!这是很明确的无神论观点,也就是说,佛教是彻头彻尾的无神论。当时就有人不同意佛教的观点儿。有人说了,要是没有灵魂,众生的现在与未来该怎么发生联系?就没法子轮回了。对于这问题的具体的解释,是比较复杂的,而且要到大乘唯识的解释才是最究竟的,现在我只给你说一个结论:正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你才能轮回,要是有灵魂的话,它就成了轮回的妨碍、绊旯,轮回就不利落了。我经常给说一个比喻:泸定桥上有十二根铁索链,铁索链就是一个一个的铁环扣起来的,这铁环的环环相扣就足以成就铁索链了,根本就没有在这环环相扣的铁索链中间再串一根绳子的必要,轮回就象环环相扣组成的铁索链,灵魂就象环环相扣的铁索链中间串的绳子,它根本就是多余的,在世间法中间也有一个原则――简单,你看,比如作数学题,最后必需把答案给化简。所以说根本不需要灵魂!这才是佛教。当然了,这是从理论上来说的,在实际中间不是这样的。佛教的理论也是很理性化的,太理性化、太理智是不行的,为什么?因为大多数的人根本是不需要多少理性化的,重要的是感情,在中英进行香港谈判的时候,邓小平说过一句话(此处说错了,实际上是邓小平与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谈关于***问题时说的。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0页):这首先是一个感情问题!看,感情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说,佛教的无神论内核必须被有神包起来才行,婆罗门教(印度教)说佛教:佛教的无我是不行的,因为要是无我的话,谁还有信仰的必要?――这是夏金华教授给我转述的,他说他在美国的时候,与一个印度的教授住隔壁,那个教授就信奉印度教,他给夏金华教授说的。∵

佛教的有神无神,这是绝对的,根本教义是无神!但在中间的时候,是说有神的,在有神处转圈儿,中间转这个圈儿可大了,象部派佛教的犊子部提出实我说,经量部提出一味蕴细心说,化地部提出穷生死蕴说等等,这就是变相的神、灵魂,是过度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有典籍依据的,直到佛陀三时说法的第三时“深密”时,终于把这个问题明白透露出来了。经典中说的这神那神等,这中间转圈儿的地方是吸引人的,但那只是一个华丽的包装,那是有秘意的。到中国之后,更奇怪了,还要把神给人格化、人性化,让神也具备人格。为什么必须有神?就是因为人太知道人的弱点,所以人不相信人,只相信超人的神,但是人又有所谓的自尊,所以神也得有人格,这样人才觉得心里好受,这样既满足了人的自尊,它又能满足了人的各种愿望(神的能力超过人),这才符合我们。所以,有些佛教徒拼命地要维护有神论,在南北朝时不是还有一场着名的论辩么,主要就是与范缜为代表的无神论者论辩,我们现在看一下当时留下来的那些论辩资料,有点儿说不出话的滋味,按说当时佛教徒解释的“神”,根本不符合佛教的义理(这是因为在南北朝的时候,还有一些重要的佛教经典没有翻译过来,有些是翻译的有缺失),但范缜的说法也不是无懈可击,他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抹杀怎么着都是不妥的。当然了,我们不能以后人的所知所见来菲薄前人,但只有后人才能看清前人的局限,当局者一般都迷。∵

二、人生应该追求的理想∵

1·把苦灭除∵

我们都有很多很多的愿望,或者说是需求,每个人都不例外,但因为受制于各种各样的条件,所以就产生很多的苦。我们都不想受苦,都有避苦趋乐的趣向。这在佛教中叫“灭谛”。其实在十二因缘中,咱们就知道,因为无明所以有行,因为行所以有识,这样的转圈儿我们称为流转,但我们要是把方向反转过来的话,这就称为“还灭”。所谓“还灭”,“还”就是回到,“灭”就是灭度、寂灭,或者叫圆寂,也就是说,“还灭”就是从轮回的状态、流浪生死的状态,回到灭度的状态、圆寂的状态。圆寂这个词现在变坏了、庸俗了,成了“和尚死掉”的意思了,这是这个词在时间长河中发生了变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上明确地说,“有人以为死即是涅盘,这是错误的。”圆寂、灭度按佛教的本意,就是没有苦,彻底没有苦、没有烦恼,这么一个境地。所以说和尚死了根本就不是圆寂,因为他可能仍然还在六道里轮回,但为了信众的宗教情感的需要,所以说把和尚死掉说成圆寂。∵

好,把苦灭除,这是我们的理想境地,这个境地在佛教中就叫涅盘。涅盘就是把苦彻底消灭掉、把烦恼彻底灭掉,鸠摩罗什法师给译成灭度,玄奘法师给译成圆寂。《胜鬘经》上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盘。”就是说“成佛”就是涅盘。涅盘本来有二种,就是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有余依涅盘就是指这个人、这个修行者,他把苦的因、生死的因,已经完全断除了、灭掉了,但苦的果报还没有受完,还有一些,现在他活着就是在受这苦的果报,果报受完后他就不再生死了(他还活着,这个身体就是“余依”,“余依”的“余”就是剩余、还剩的一点儿苦,“依”就是指所依,一般给说成是身体)。我们现在是既受苦的果、生死的果,同时还在造着苦的因、生死的因,所以我们的死不是涅盘。在小乘佛教中,说释迦牟尼三十五岁成佛的时候就是进入了有余依涅盘,到他八十岁去世时是进入了无余依涅盘。我们现在,受苦之后忿忿不平,别人伤害了我,我就要报仇,别人伤害我,是我在受果报,我要报仇,这就是我又造了新的业因,这样一来一往就没个完结的时候,而进入有余依涅盘,就是指他伤害我,我知道我这是在受果报,注意,这知道是“真的”知道,不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其实根本不知道,只“说”“这肯定是在受果报”――比如说他现在要杀我,我知道这是我在公元前后的汉朝长安城打过他一顿,直到现在他才找到我报仇,所以我现在安心地受报,这真的知道了则受苦但甘心、安心,要是不知道则不但受苦,而且不甘心。所以说,现在他伤害我,但我不再去找他“报仇”(其实人家伤害我也就可能是我先伤害了人家,人家找我报仇的),这样我只受果不再造新的业因了,我们现在因为不知道、所以不甘心,因此在受果报的时候还要接着造新业。象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以后,他还要受金枪马麦之报(受金枪之报见于《莲华面经》,大正藏12册1073页有说,“我於过去曾作商主,入於大海,活多人故,手杀一人,以是业缘乃至成佛犹尚身受金锵(枪)之报。”《法苑珠林》卷第九十八《破戒部第七》也有记载,见大正藏第53册1010页,就说是出于《莲华面经》。受马麦之报见于《兴起行经》,《法苑珠林》卷第五十九中专门有“佛食马麦缘第九”一节),他成佛的时候就是得了有余依涅盘,这时候他还受报,虽受报但他不以为苦,到他八十岁去世,则是果报也受完了,得了无余依涅盘。苦的因、苦的果至此就彻底没有了。我这说法是小乘说法,在小乘中,有说佛就是大阿罗汉,所以可以这么说,到大乘中就不能这么说了。《杂阿含经》卷十八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盘。”(大正藏第2册第126页)到大乘中说涅盘还有自性清净涅盘和无住涅盘。自性清净涅盘是指道理,说一切的道理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而无住涅盘则是说菩萨成道以后因为有智慧所以没有生死、不受苦,但他又因为有悲心要救度众生,所以一直随顺众生而不不管众生,用佛教术语来说,就是“有悲心不入涅盘,有智慧不堕生死”,这是无住涅盘。无住涅盘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追求目标。在龙树菩萨的中观学派中,有一个实相涅盘,是说涅盘与世间本性是一致的,都是“空”,你要是厌恶世间之苦而去追求涅盘,那么你就永远达不到涅盘的境界。这个说法到了中国就变成了禅宗的烦恼即菩提之类。按龙树菩萨的说法,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认清事物的真相,对它们的本质(即本来面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个认清了,你也就解脱了,不会再有苦了、烦恼了。这样一来呢,灭苦就成了转变认识!∵

2·灭除苦的途径∵

在佛教中,这个问题实际上最简单,就是修行。这是宗教的特性决定的。你不想苦,就得修行。修行的“修”就是修改,“行”就是造作、就是我们的一切所为,把我们现在的一切所为都得修改过来,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一切所为都是不正确的,得改过来。在小乘中提出了三十七道品,修这三十七道品就可以灭苦。∵

A·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分七科,我用最通俗的话说一下,要想详细知道,你们下去随便找一本佛教书就可以看到。第一科是四念住――四种看法,我们现在的看法常犯四种毛病,得改过来。第一是观身不净,这是说我们的身体是脏的。看见美女你就忍不住想多看两眼,佛给你说,美女也是脏的。这有一套具体的作法,小乘中就是分析法,现在不细说了。第二是观受是苦,这是说我们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作法也就不说了。第三是观心无常,就是说我们的心念都不是恒常的,年轻人谈恋爱的海誓山盟,也不要较真,以后变心了也要正确对待。第四是观法无我,这是说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可言。∵

第二科是四正勤。这是需要我们作的四种事儿。第一是已生恶令永断,第二是未生恶令不生,第三是已生善令增长,第四是未生善令生。这四正勤是很明了的,不用我多说。∵

第三科是四如意足,就是四种禅定。第一是欲如意足,就是由希望而引发的禅定,当然了,你要是老想作坏事儿这根本就引发不了禅定。我们平时说的“欲”是欲望,欲望一般不是好东西,要是好的“欲望”一般会给说成愿望之类的。这“欲如意足”的“欲”单指好的。第二是念如意足,就是由守摄心念而引发的禅定。散心出不了禅定的。第三是精进如意足,就是由努力而引发的禅定,这里的努力是指努力断恶行善。第四是思维如意足,就是由思维观察诸法而引发的禅定。关于禅定后边儿再说,禅定并不是很神秘的,但现在都把它弄得神神叨叨的。∵

第四科是五根。根就是根本,五根就是修行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根本条件。第一个是信根,就是相信。华严经上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现在人的文章中一般把“道元”给写成“道源”,“长养”在六十华严中是“增长”)”,这信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个信还有一个妙用,不管真不真,你只管信就行了,真不真你是根本管不了的。你们可能会说,如果这个事儿根本就是假的我要是信了,那我不是傻瓜吗?你们要是能够听真话,我就会告诉你们:还别牛,你还就真的是个傻瓜,你认为你很聪明吗?不!既然已经是个傻瓜了何妨再多傻一次呢~~再说了,傻人有傻福。你们要是受不了我这话的话,我就会用很多的理由来给你证明,这个事儿不是假的。佛菩萨的嘴可厉害了,放心,他要证明某事儿是真的,找的理由一定能让你无话可说的。况且,即使是假的也会有作用的,在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中原一代盗墓成风,很严重的。比如说有人造谣说,在某地有一座古墓,马上就有人去挖、去找,真有古墓吗?只是造谣而已!但人就去挖了,“使人去挖”的作用还是有的。所以说,有没有作用根本就不在于真不真,而在于你信不信!也就是说,真不真根本不重要,信不信才是重要的!怎样才能信呢?多读经典。假如说你要是受三皈依了,其中仪式中就有这样的话,“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对于这句话有些人说得极端,干脆就不让看别的书,净空法师更说,只读《无量寿经》就对了。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个,我们只说怎样才能起信:就是只看佛教的书。假如坚决不让你看别的书,每天就是佛教书,天天就这么看,有二、三年的功夫,你不信才奇了怪了~~现在我也还是看别的书的,但这是弘法的方便,我要是别的都不知道,我给别人讲经说法就有困难。象当年就是把你关在牛棚里,只让你看毛主席的着作,别的不准你看,不相信你不相信毛主席讲的是真理!学佛教也可以这样,不过佛教没有这权势,不能强迫你只读佛书,但可以给你灌输“多读佛书”的理念。多读佛书就可以使你对佛教有信仰。∵

问:坚决不让看别的书,会不会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呢?∵

不会的。逆反心理的产生,是你还不够强势的时候才会产生的。这个咱们可以看看历史,中国历史最熟悉了,就说中国历史吧。每个朝代,在最后一般都有农民起义,其实就是暴民作乱。有些不见得是农民起义,也可能是军阀混战。咱们注意一下,这混乱的时候都不是政治最黑暗的时候、不是压迫最厉害的时候。比如说明朝,明朝最无道的皇帝是神宗皇帝,那是政治最黑暗的时候,但当时并没有农民起义呀啥的。倒是在思宗崇祯皇帝的时候李自成、张献忠等都起来造反了。崇祯皇帝应该来说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在诸皇帝中间还算是不错的。至于说他的失误,这是能力问题,战略失误谁也没有办法,我们不能以现在人看到的来要求当时的他也看到,要是我们也处在他的时候、地方,可能我们比他还窝囊,至于说学者们的说法、评价,那是狗屁,百无一用是书生,让他在局外说说还行,办事儿~~算了吧~~∵

我的意思就是说,当你政治最黑暗的时候,压迫最大的时候,他只有服从,当你在从高压给他减压的时候,这时他才造反的。逆反心理也是这样,你要是坚决不让他看,高压,他就服从,你要是没权势对他实施高压的话,你就不要“坚决不让”,这是会产生逆反心理的。∵

第二个是精进根,这一个其实就是刚才说的四正勤。第三个是念根,这就是刚才说的四念住。第四个是定根,就是禅定,就说成刚才的四如意足也行。第五个是慧根,慧根就是能够简择得失。这五根很重要。∵

第五科是五力。这就是刚才说的五根而生发出来的五种力量,以前有一段时间我们老家那儿号召种桐树,因为桐树长得极其的快。就是用桐树的根埋下去长出桐树苗圃,然后移植。刚才说的五根就是埋下去的桐树根,它要发芽,要长成桐树苗,这就有了力用,就是这五力了。第一是信力,就是信根增上而有的力量。第二是精进力,就是精进根增上而有的力量。第三是念力,就是念根增上而有的力量。第四是定力,就是定根增上而有的力量。第五是慧力,就是慧根增上而有的力量。∵

第六科是七觉支。七觉支的“觉”就是智慧,“支”是指为了得到智慧,得让这七法来帮助,所以把这七法就叫“七觉支”。第一是念,就是对境明记不忘,你刚学过的东西要明记不忘,不要扭过脸就忘。第二是择法,就是选择的能力,你知道这是好的,你就努力去作,你知道这不好,你就不要作。我们现在经常犯一些好心作坏事儿的毛病,就是缺乏择法觉支。第三是精进,这还是指努力修善,坚持不懈。第四是喜,这个是说,你干好事儿心里会觉得高兴,有成就感。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他是我打人看见对方受罪而哀嚎他就感到说不出的快乐。我记得看过一个电视,其中一个人对邻居说,“让你不高兴是我最高兴的”。喜不指这个,是指作善事而高兴。佛教专指对正法有体验了而欢喜。第五是轻安觉支,这是指断除烦恼而身心舒畅,通泰极了。第六是定觉支,是指得禅定。第七是舍觉支,就是不分别,注意,这个不分别是指不该分别的地方就不分别!那么,你可能会说:我怎么知道不该分别呢?不是通过分别才知道的吗?对!我们知道,在初时是让你分别的,因为我们是糊涂的,为了我们不糊涂,所以要分别,你经过分别、修习,已经是一个明白人了,就没有必要再分别了。舍觉支就是这时的不分别。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对慧明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这个。舍觉支就是经过分别之后的不分别。∵

第七科是八正道,这是八种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界――成佛的途径、方法。第一是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有时候叫成如实见,就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就是不是。一般就说成佛教的知见。第二是正思维,就是不要思维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包括思维方法的正确与思维内容的正确,方法要用佛教给的方法,内容也要是正当的。第三是正语,一般就说正语是说说话要说正当的话,要说合乎道理的话,不要说妄语、恶口、绮语等话。实际上正语是指要说能够促使你上进的话,只要能够使你的修行增上,说这样的话就是正语。第四是正业,“业”是造作,正业就是作正当的事儿,不要作杀生、偷盗等坏事儿。能够促使你修行增长的,就是正业。第五是正命,就是正当的活命方法,也就是说你的职业要正当。象有些人,他的职业就是杀猪的,这就不是好职业。《大话西游》里说的,“山贼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这也不是正当的职业。在佛陀时代还有不少人就是用“咒术等邪命”,这给咱们中国的巫婆一样,这都不是正命。第六是正精进,就是说要对好事儿努力作,有些人就不是这样,比如说我就琢磨着怎样才能把我小偷的技术更提高一个台阶,这当然不是正精进。正精进是对断恶修善努力作。第七是正念,就是心念要正当,心念要老念正道才行。第八是正定,就是正确的禅定,这是指与空理相应的禅定,要在禅定中观照空性。有些人修禅定就是想得到什么东西,就是心有耽着,象有些气功师之类也是修禅定的。∵

这就是三十七道品,修这三十七道品就可以除苦。另外,对于灭除苦还可以这么说,就是三学。三十七道品一般都说是小乘,其实应该说它是基础,在大乘的阿弥陀经中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树呀、鸟呀之类,都是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这不都是三十七道品的内容吗?但习惯上还是说三十七道品是小乘,这是习惯上的说法。而三学则是通于大小乘的。∵

B·三学∵

三学给三十七道品一样,也是除苦、得解脱的。三学就是戒、定、慧。∵

a·戒,就是我们的规矩,主要是规定了哪些是不准作的,哪些是必须作的。我们把规定不准作的叫止持戒,把规定必须作的叫作持戒。止持戒主要是防止作恶,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作持戒主要是促使你为善的,象二十犍度等。当然了,实际上每一种戒都有止恶、为善两方面的含义,不过分开说的话,简单一些儿而已。我们平时还说一个词,叫戒律,要是单说戒,包括对出家人的规定,也包括对在家信徒的规定,要是单说律,则是只包括对出家人的规定,把戒、律合起来,其实范围与戒是一样的大,因为律含括在戒之内。另外,在刚入佛门的时候,有一个三皈依,这个三皈依也有戒的含义,而且三皈依是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标志性区别,三皈依了就是佛教徒,没有三皈依就不是佛教徒。这是宗喀巴大师的说法。皈依佛,永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徒众。但要注意,我们皈依的是佛、法、僧,可是对于外道典籍,我们还是要了解的,不然的话我们度众生的时候就有困难。∵

既然说止持戒是防止作恶,作持戒是促使为善,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其实各家各派对善恶的说法稍有不同,但根本原则是一样的,就是对自己、对他人三时皆有利益的是善,有缺的就不是善。但具体到各派,就详细规定了善、恶,最明显的比如说唯识,他就规定了十一种善,二十六种恶(六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现在戒律中规定的最基本的善有十种、恶有十种,我们称为十善业、十恶业。十恶业就是:一杀生,简单来说就是伤害生命,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只有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最严重的杀生有这么几个条件:杀的是人;知道杀的是人;把人给杀死了;你准备了杀他的工具等;你是故意要杀他的,具备这五条的杀是最严重的,其他的相对来说就次一点儿。二是偷盗,就是东西的主人不知道,自己就拿了人家的东西。三是淫戒,这是男女之间的生理之事。四是妄语,就是说假话。五是两舌语,就是调拨是非、传闲话,对甲说乙怎么怎么着,对乙说甲怎么怎么着,结果使得甲、乙不和而打起来了。六是恶口,就是说难听话,比如说你戴眼镜,我就叫你四眼儿,我骂人等等,这都是恶口。七是绮语,就是说些没有意义的话,比如说侃大山,比如说咱们嘻笑游乐等。八是贪欲,就是老想多吃多占。九是嗔恚,别人不小心惹了你,你恼怒之心就发起来了。十是邪见,见解不正当。这是十恶业,反过来就是十善业。一是不杀生,还要救生、放生。二是不偷,不但不偷别人的,还把自己的布施出去。三是不淫。四是不妄语。五是不两舌。六是不恶口。七是不绮语。八是不贪。九是不嗔。十是不邪见。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善恶标准。在这基本的善恶标准之上,佛陀制定了一些戒律,最常用的戒律有这些:∵

五戒:这是最低层次的戒,是在家佛教徒应该遵守的:一不杀生,要救护生灵;二不偷盗,最好能够积极布施;三不邪淫,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要作第三者,不要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四不妄语,要说真话;五不饮酒,这不饮酒戒给前边儿四戒不一样,前边儿四戒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本身就是坏的,而不饮酒戒的酒,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是喝过酒后容易坏事儿,所以佛教规定不饮酒。五戒中间,前四戒叫性戒,就是说你是不是佛教徒都不要犯,你犯了的话,你不是佛教徒,国法、道德不允许,你要是佛教徒的话,佛教戒律不允许。而第五条戒叫遮戒,只有当你是佛教徒的时候,佛教戒律管着你,你要是不是佛教徒的话,谁都管不着你。∵

八戒:给刚才说的五戒加上三条:一不坐高广大床。高广大床就是指装饰华丽、更加使睡着舒服的床,这样容易使人贪图享受。我就按这种说法说,有时候对这条戒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说床不能高过如来八指,广不能超过多少多少,有具体的数据,因为我是在你们这儿说,所以我就告诉你们,有具体的数据就是不合适的。当然了,数据也是古来就有的数据,我不管,古来的数据到我这儿也得抛弃。二是不着香花鬘、不歌舞观听,这条戒呢,就是要素面朝天,不必要涂胭脂描眉毛的,也不要去看什么歌舞之类的。因为那样容易招摇,还容易起邪念,所以不要。三是不非时食,就是不该吃的时候就不要吃,也就是说,肚子饿了再说,不要老吃零食之类的。当然了,人家都给解释成过午不食,这是以前的一个习惯而已。这三条加上前边儿五戒,就是八戒。不过八戒的这三条几乎没有不犯的。成了空壳,现在连尼姑都描眉毛画嘴唇的。本来这五戒、八戒主要是给居士定的戒,连出家人也不守,居士当然更不管了。守不守是你们的事儿,制不制那就是佛的事儿了。对居士来说,五戒是天天都得作到,叫尽形寿守持,八戒则是在斋日里守持。∵

十戒:这是给刚出家的人制定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这比居士戒严了一点儿;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着香华鬘就是不要在脖子上、手腕上带些装饰品,不香油涂身就是不要擦胭脂抹粉,大宝,还有什么这蜜那蜜之类的都不得用;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不要到游乐场所去;八不得坐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得捉持金银宝物。∵

具足戒:这条数太多了,比丘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是三百四十八条戒。∵

还有就是作持戒,主要内容有二十犍度等。一是受戒犍度,就是说怎样受具足戒的;二是说戒犍度,出家人要半月说戒,看自己这半个月有没有犯错,说戒的时候应该怎样呢、在这说戒犍度里有说法。三是安居犍度,僧团每年要有一段时间自我充电,因为僧人比在家人还忙,都要忙成光头俗汉了,所以,每年必需有一段自我充电的时间,在中国是从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结夏安居,在古印度是叫雨安居,因为那儿一年只有两季,雨季、旱季,在雨季里,河水泛滥,出门不便,于是在这时自我充电。安居的方法是怎样的呢?在这安居犍度里说。四是自恣犍度,在安居结束的时候,要看看自己这一段时间有没有犯规矩、有什么进步、别人有没有犯错等等,这该是怎么样的具体作法呢?在这自恣犍度里说明。五是皮革犍度,这是在当时有很多器物都是用皮革作的,那么作这些器物的时候有什么规矩呢?就在这皮革犍度里说明。六是衣犍度,就是对衣服所作出的规定,什么衣服可以穿,什么衣服不能穿等。七是药犍度,这是对有病了之后该怎么用药的规定。八是迦絺(chi)那衣犍度,在安居之后,居士们有赠给安居者功德衣的,这迦絺那衣犍度就是对功德衣的规定。九是拘睒(shan)弥犍度,这是当比丘们之间有争斗了,该怎么制止。十是瞻波犍度,这是评论不正确的做法。十一是呵责犍度,这是说七种惩罚的方法。十二是人犍度,这是说我有了错误,要行忏悔,对不同的忏悔得有不同的人数。十三是覆藏犍度,你犯了错误,你又隐瞒,该怎么处罚这些行为呢?就在这覆藏犍度里说明。十四是遮犍度,你是犯罪了,你想出家,这是禁止的,遮犍度就是说这个的。十五是破僧犍度,这是有些人背离僧团了,应该怎么办呢?在这里说明。十六是灭诤犍度,这是灭七种争论。十七是比丘尼犍度,是对比丘尼行事的规定。十八是法犍度,是对比丘的行为仪则的规定。十九是房舍犍度,是对僧房卧具的规定。二十是杂犍度,就是对其他事项的规定。∵

在大乘佛教里,还有菩萨戒,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总共五十八条,重戒有一杀戒;二偷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酤酒戒,“酤酒”就是买酒、卖酒,也就是作与酒有关的生意;六是说四众过戒,就是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要是有了过失,你只可对有过失者本人说,以劝其改过,或者在羯摩的时候说,其他时候不准说,更不准恶意对外宣扬;七是自赞毁他,自己一切都对别人都不对,不能这样;八是嗔心不受悔戒,是说别人对不起我,可别人诚心地向我忏悔,我还因为内心的嗔恨而不接受人家的道歉;九是悭惜加毁戒,就是我小器不想布施,我就说这样布施会使对方如何。这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在街上见到有人向我讨钱,我不想给人家,我就说,我要是给他了,会使他更加不想劳动,这就是。你再说这话的时候你要仔细琢磨一下,自己的内心到底如何。十是谤三宝戒。在这十条戒中间,自赞毁他应该来说比较重要。∵

关于戒呢,其实重要的不在戒条本身,而是戒律的精神――止恶、行善、利他,只要是不违止恶、行善、利他这三原则的,就是戒。我在以前有一个戒律的讲座,网上也有,你们可以看一下。接着咱们说一下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