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与现代生活
——朱纪忠
近来,随着许多文化思潮的冲击,愈来愈多人士倡导回归原始佛教,但为什么原始佛教会受到不少人士的重视与倡导?而要如何才能将原始佛教的许多理念与现代生活相互结合、运用?以下我们就来看看几位专家学者的见解。∵
古老佛教延展迄今已近三千年,并随各时地因缘而有北传、南传等两大支流,然其源泉均来自原始佛陀的教诲。二千余载的递嬗、累积,固然已丰富了佛教的内涵;但随着社会的开放、资讯的发达,人们逐渐了解去芜存菁的可行性。就在这诸多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倡导回归原始佛教的呼声日渐高昂,同时,探讨其现时现地之适用性与有效性,遂成为目前教界炙手可热的主题之一。
原始佛教日受重视的原因
现任妙林巴利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老择教授据其研究认为,原始佛教自来即未受中国佛教的重视,其原因系由于佛教柬传时,只采取了利于当时环境的部份教理。另外,太多的传统包袱也压得后来佛弟子未敢置疑、评论。吴教授表示,原始佛教之适用于现代社会生活是可以肯定的,唯应就其基本教理有所发挥,才不致误入岐途。江灿腾教授则认为,近年来,原始佛教日受重视,实乃肇因于现代佛教徒关怀社会的强烈需求,尤其是,当与人间佛教的思想诠释相互结合,这一潮流就更显得势莫能扼了。
江教授指出,原始佛教诸多理念,如四圣谛、十二缘起……等,无不可与现代生活结合、运用。而这些修道次第诚为堪称理性的宗教经验,是故,透过有序、井然的修持步骤,并以佛陀为典范,相信定能达到解脱、自在之境。以“四圣谛”而言,“苦”即“生活乃由痛苦组成”;“集”即:逗痛苦是有原因的”;“灭”即:逗痛苦的原因可以消灭”;“道”即“灭除这痛苦之因的方法”。江教授并指出,浅显易懂的四圣谛法门是在“十二缘起”的讲述之后,由此亦可了解,当时佛陀乃是藉着明白近人的言语使人悟人无生;因此,现今佛子只要能遵循佛陀教诲,又何愁不能获证般若呢!?
吴教授指出,佛教发展历时长久,自然会有些许变易;这些变易未必有建设性,却常成为导致歪曲之见的肇因所在。由于逭一影响过程,使得人们遂忘了世尊说法乃是以“人”
为出发点。他认为,只要能洞悉这点,并且依而精进修持,自然可以达致佛陀般的程度。是故,现代人欲其修行得力,首应剥除繁琐的陈说、玄妙的色彩,才能在其中获致法益。实则“修行”为何?简而言之,即在离贪、嗔、痴、离渴爱。吴教授指出,现代人只要遵循原始佛教的基本精神,当能将修持带人生活,进而安身立命。
化情绪冲突为鼓励关怀
江灿腾教授指出,在今天的***社会,由于生活日益富裕,却导致了心灵的空虚,甚而或缺了一种警觉性。因此,若能时时提携佛教之“无常观”,并与危机意识相结合,相信定能对于目前现代人的生活困境有所裨益。江教授的看法和吴老择教授可谓近于一致,因为,他们均指出了原始佛教的朴素性、实用性,让既忙且乱的现代人士彷佛见着了一线曙光!而透过世尊的谆谆言教,遵循这一“菩提道次第”,必定能够解脱烦恼、三毒,达到自在、无执的境界。
经由学者专家的精当剖析,我们或许已对原始佛陀的教诲有了基本的信心,然而,其“实修要领”究竟如何呢?张大卿居士在一次题为“学佛次第”的演讲中曾提到,即使是了解“四圣谛”、“八正道”的含意,也未必能就此归家稳坐、自在解脱;毕竟,佛教是最讲“缘起”观念的。他举例说明:当一个佛教徒在公司上班时,若有同事偷懒怠工,则自己定须分担额外工作量。遣时如起了烦恼、生嗔恨心,该怎么办呢?难道光靠修行、祷告、打坐、甚或不理他,就能解决问题吗?显然是不行的。
因此,与其让自己情绪冲突在潜意识里发酵、滋长,不如将之化为鼓励、劝慰、关怀等具体行动,藉以疏导不满的情绪。由此可见,除了“止观双运”的正定、正思惟外,还须结合正语、正业、正命等要素,才能真正做好人际间的互重,不致恶性循环。
由张居士这一举例看来,可以了解修持佛法,绝不是任何单一因素就能奏效的;而是对应不同外在状况时,即必须将看似死板的教理、经文,灵活地运用。在实修之际,除了上述的正确态度外,原始佛教中还有一种被称之为“毗婆舍那”的“四念处”修法。此“四念处”一直是佛世时代及上座部行者的主修法门。然而,由于某些历史因素,四念处观一直未能在中国弘传开来。直到近几年,随着「人间佛教”的积极倡导,才使得这一法门重获肯定。
四念处的修持方法
“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中阿含经曾提到:“我(阿难)闻世尊七年念身,常念不断。”可见尊贵如佛陀者,也是精勤地修习此一观法。关于四念处之实修细节及要领,可以“念处经”为参考。事实上,这些实修要领早巳为南传佛教国家所习用,并且从中开发新的方法和技巧,如缅甸的马哈希法师就是着名的例子。他认为禅修者应训练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呼吸、心绪的变化、念头的更迭……等之观察上,而透过密集的禅训及日常生活的系心觉知,定能逐渐摆脱生死的缠缚。
因此,四念处观之运用,非但能在禅定当中进行,更能在行、住、坐、卧等二六时里随时随地观察、思惟。依照“念处经”所说,一个人若修持方法正确且精进不懈,在七日夜乃至七年内,可获证三果或四果。这样的修行成果是很可观的;而这虽是佛陀时代修习四念处之人的实际效果,然对于后世佛子却是一项莫大的鼓舞!职是之故,我们实应正确地了解、并运用这一原始佛教中殊胜、难得的修行良法,期使自己或他人早日超脱生死轮回的系缚与执着。
出入息间思惟死想
长阿含经云:“比丘!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这是佛陀临入涅盘前的最后教诲。然而,什么是“不放逸”呢?增一阿含经里,佛曾问诸比丘如何修行、思惟“死想”?有的答:存着七日想……乃至一日想。佛说:这都不算是思惟、修行死想;你们所说的,都是放逸之行——唯有在出入息间思惟死想,才是真正的不放逸行!
身值末法,已属不幸;而汲汲于这处都市丛林中,身忙心又盲,更让人们无福领略寂灭之乐。但愿原始佛教朴素、智慧的教诲之光,带给现代芸芸众生几许清凉与自在。也深盼有心向道者:水远记取佛陀之“不放逸”的谆谆遗诲,向着解脱道勇敢挺进!∵
摘自《中国佛教》第36卷9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