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州玉佛寺住持宏意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当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不断地互相交流、影响,进而带动社会的变化的时候,站在佛教徒的立场,我们也警觉到,佛教需要更积极的了解人群,关怀社会,用慈悲喜舍的精神,净化社会,促进世界和平,实现人间净土的理念。
从根本佛教开始,佛教就不主张用武力和强迫的方法来做传教的手段。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佛教徒一直是以和平、和谐的方式弘扬佛法,以理性的态度,导引世人走向正见、正信的人生。这个历史的发展,我觉得不是偶然的,乃是因为佛陀体证缘起的真理之后,了解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不能分割,所以进而开示八正道,以和谐、安乐、清净的修行方法,消除世间的烦恼斗争,以建设和乐的社会。这是佛教的中心思想和根本特质。我认为佛教有几个特色是不共其他信仰的:
一、佛教的慈悲是平等的
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宗教,基本上都共同一致地提倡爱人之心。但在人群中实际传教的时候,很多宗教又将已信者和未信者区分开来,主张信者得救,不信则不得救,甚至要下地狱。更严重的是将异教徒当成是异端、魔鬼,有敌对、排斥之心。佛教则不作此分类,所有众生,已学佛者、未学佛者,乃至反佛者,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机会成佛。佛教的慈悲是永不舍弃任何众生,令一切有情离苦得乐,是佛教的根本目的。
二、佛教的信仰是理智的
在宗教中,几乎所有的宗教都以信心为基础,因为要强调信心,自然就会限制人的思维,要人完完全全地把自己交给所信仰的对象。唯有佛教在谈信心之同时,也启发人类分别善恶、是非、邪正的智慧。根据《羯腊摩经》的内容,我们知道佛教的信心是以理智为基础,以实现人间的和乐为目的,而不是把信心拿来服务佛陀开创的佛教。在俱舍论中,世亲菩萨也对信心作分析说,信是条件性的“相对善”,不是无条件的“自性善”。因为信需要有条件配合才是善,所以信心中一定要具有无贪、无、无痴、有惭、有愧等素质,才算是净信,否则信心也可发展为不善的动力。
三、佛教的净土是直下的
凡是宗教,都要提生死问题,一谈生死,又免不了要讲天堂与地狱。很多宗教的结论都认为现实的生命是短暂的、不安乐的,唯有透过信仰的力量,死后可以升天,永享快乐。佛教也开示净土法门,告诉修行者可以发愿往生佛国。但不可忽略的是,佛教的净土观并不局限在某地某处,而是一切时空之中,只要因缘具足,都能转秽成净。因此,佛教亦肯定现实的人生难得,肯定现实因缘的可贵,甚至鼓励学佛者死后不求往生他方,要发愿回到人间,继续修行弘法,让眼前的世界成为乐土。
由于佛教具有以上三种特色,我觉得佛法的力量是广大无限的,它不但能够净化个人的身心,也能在不和其他信仰冲突的情况下,净化社会,促进和平。
我在美国弘法28年的经验中,也深深体会到佛教慈悲、包容、理性、实际的内涵,也让西方人士欢喜而自在的接触佛教,接受佛法。据2005年12月份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报道,美国目前有三百多万佛教徒,同时,有两千五百万人承认,他们的精神生活曾经受到佛教的影响。从这些实际的现象来看,佛教在美国的发展,就是从和谐中净化人心,甚至让广大不同宗教的信仰者,不需改变信仰,亦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我觉得在21世纪的新时代里,佛教要从被动转向主动,积极地开展以下一些工作:
1、各地区的佛教团体,应设立人事组织,积极的关心社会需要,参与急难救济和各种慈善事业,把佛教的理论与实际配合起来,使佛教与人群结合为一体。
2、有能力的佛教团体,应有计划地翻译或编印佛经、佛书,使佛书的语文多元化,让更多的人能接触佛法。
3、有师资的佛教团体,应设立培养弘法人才的教育机构,让有志参加弘法工作的四众弟子,都能有机会学到一定的弘法训练。
4、佛教界应设立一组织,关怀社会问题。譬如:有关道德的问题,有关犯罪的问题,有关婚姻的问题,有关贫穷的问题,有关环保的问题。
目前美国德州佛教会正在推广的主要弘法工作有以下几个项目:
1、推广英语的学佛活动,让更多的西方人士有机会听闻佛法。同时也持续参加本地的宗教联谊会。与美国社会中的各各不同宗教,保持来往、交流、合作,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2、28年来,本会一直持续参与社会的急难救助,将来仍然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努力。
3、倡办教育事业,对成人和小孩提供不同的教学活动。每年并颁发大学奖、助学金,十余年来,已颁发近60万美元的金额。
4、从2001年开始,本会正式购下五百英亩土地,筹建菩提中心,希望能透过多元化的设施和活动,接引不同种族、信仰的人士来接触佛教。同时在中心里,也希望能育幼安老,让所有与佛教有缘的人士,都在菩提中心看到人间净土的实现。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