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故事——毒心遭雷击 因果事迹“因果故事——毒心遭雷击”。从前有一个人,在四十多岁的中年时,妻子因病去世,遗下一个儿子,年仅数岁,某甲丧妻以后,因不耐鳏居的寂寞,看到同村中有一美貌的女子,就娶为继室。婚后的最初一、二年,继妻对于前妻遗下的儿子,还很和善,可是继妻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以后,竟生了偏心而阴险起来,开始仇视前妻的儿子。幸而某甲性情刚强,所以继妻对前妻...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91 浏览
四、劝深信因果∵(950126早餐) 因果事迹“四、劝深信因果∵(950126早餐)”。四、劝深信因果因果(950126早餐)般若与净土,都特别强调因缘果报—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报。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要是能想到将来的果报,心自然就会收敛,自然就会平静了。如果我们造障碍别人的因,将来一定要承受别人障碍的果,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谁定的?是自己造的因定的。所以普贤菩萨十大...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89 浏览
智海法师讲《因果与人生》 因果事迹“智海法师讲《因果与人生》”。智海法师∵.∵文殊院2007智慧之旅禅修营讲座尊敬的宗性大和尚,尊敬的各位法师以及各位营员,非常高兴有这个时间和大家在一起谈心。我们夏令营的宗旨,宗性大和尚说:“分享佛陀的智慧和喜悦”,然后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提高生命的质量与品格。”在座的各位应该说生命的质量都是很高的,品格也是很好的。...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95 浏览
佛教果报观与传统报应观的融合 因果事迹“佛教果报观与传统报应观的融合”。·期刊原文佛教果报观与传统报应观的融合陈筱芳[昆明]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91-95页【作者简介】陈筱芳(1950-),女,四川眉山人,四川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四川成都610041【内容提要】印度佛教果报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焦点在于生...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91 浏览
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 因果事迹“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文献属性】[***]中国文化大学,国文系,2003年度,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年代】2004∵年【文章标题】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文章作者】刘雯鹃∵【指导教师】皮述民【文章页数】421∵页【中文关键词】因果报应|笔记小说|地狱∵【中文摘要】∵本文以历代笔记小说...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02 浏览
佛教的果报观与唐代社会 因果事迹“佛教的果报观与唐代社会”。【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文献属性】[***]东海大学,历史学系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出版年代】2004年【文章标题】佛教的果报观与唐代社会【文章作者】林裕盛∵【指导教师】黄清连∵【文章页数】343页【中文关键词】果报|唐代社会|因果报应|佛经|佛像|地狱|戒杀|功德∵【中文摘要】本文...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98 浏览
唐代佛教果报地狱小说研究 因果事迹“唐代佛教果报地狱小说研究”。【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文献属性】[***]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2000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出版年代】2001年【文章标题】唐代佛教果报地狱小说研究【文章作者】陈敏瑄【指导教师】林聪明∵【文章页数】245页【中文关键词】唐代小说|佛教|果报|地狱∵【中文摘要】笔者尝试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50 浏览
戒杀与因果[李炳南] 因果事迹“戒杀与因果[李炳南]”。佛教通俗讲座:戒杀与因果∵∵李炳南老居士讲林看治居士笔记∵∵第一讲戒杀是息刀兵之本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88 浏览
谈因果与转境界∵[净空法师] 因果事迹“谈因果与转境界∵[净空法师]”。2008年7月31日【谈因果】东北的崔居士事业做得很成功,在经济衰退之时,财源还继续不断增长,这个因素很多人不理解。若稍稍涉入经藏都能明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不离因果定律。佛家讲“缘生之法”,不仅十法界是因缘生法,佛法也是因缘生法。所以,《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连佛法也不可以执着。凡是因缘...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82 浏览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果事迹“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 因果事迹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8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