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若欲得知清净相者,始从修行过七日后,当应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频三掷之,若身口意皆纯善者,名得清净。】∵
前文忏悔法说完以后,现接着说明第二轮相掷出以后,怎样才算是得到清净轮,分三点说明。第一、先说清净相要靠木轮相的显现。第二、再说除了得清净后,还能得到种种其他瑞相。第三、说明不如法所现景象。现先说第一点,看经文:「善男子!」地藏菩萨在前文说完忏悔法以后,接着又叫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若欲得知清净相者」,凡修行人,如果是想要知道修忏悔法以后,身口意三业是否已得清净的。「始从修行,过七日后」,从修行开始那一天算起,过七天以后,等到身心慢慢安静下来。「当应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频三掷之」,应当每天在早晨黎明的时候,把第二轮相﹝身、口、意三个木轮﹞都安放在手中,按照第一轮相中所现身口意三种善或恶业的次第,个别的依次掷出,连掷三次。「若身口意皆纯善者,名得清净。」若是三业都现出纯善业相的,就算作是得清净相。∵
戌二、兼明余相∵
【「如是未来诸众生等,能修行忏悔者,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别异,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或有众生,得三业纯善时,即更得诸余好相;或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于一日一夜中,复见光明遍满其室,或闻殊特异好香气,身意快然;或作善梦,梦见佛身来为作证,手摩其头,叹言善哉,汝今清净,我来证汝;或梦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梦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
这是说明第二点,得到清净后,兼得的其他种种瑞相,看经文:「如是未来诸众生等」。如是,指前文所说修行忏悔及使用轮相占察,像那样做功夫的一切未来众生们,在这些众生当中,「能修行忏悔者」,若是真能如法修行忏悔的,「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从先过去世久远劫以来,在佛法之中,原曾修行善业,并且都已种过善根,「随其所修何等功德」,随着他们各各修行的利益大众的功德,「业有厚薄」,这些利他的善业,有厚有薄,「种种别异」,种种的差别不同,「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因此他们在得到清净的时候,所显的瑞相,也不一样。怎样不一样呢?「或有众生得三业纯善时」,或者有的修法众生,在掷第二轮相时,所现的身口意三业纯然是善相的时候,「不即更得诸余好相」,但不就马上得到一切其余好的瑞相。「或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或者有的众生在掷出第二轮相,得到身口意三业所现都是善相的时候,「于一日一夜中,复见光明遍满其室」,在很短的时期中,仅一天一夜的时光,不仅轮相所现纯善,并且格外的见到光明普遍充满他的房子里;「或闻特殊异好香气,身意快然」,或者是鼻中闻到特殊异常的好香气,而且闻到这种香味以后,不比寻常的闻香,只是单纯的感到气味好,这种香气闻到鼻中以后,更能使得身体及内心,都特别的畅快。「或作善梦」,或者是作好的梦,「梦中见佛色身,来为作证」,在梦境里见到佛的相好色身,前来为我作证明,怎样证明呢?「手摩其头,叹言善哉。汝今清净,我来证汝」,手摩着这位修行人的头,赞叹着说,好啊!你今修行已经得到清净,我来为你作证。「或梦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者梦见的不是佛,是菩萨的现身,来为证明。「或梦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或者梦见的不是佛,也不是菩萨,而是所供养的佛形像放光作证。∵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以为,佛菩萨现身放光的事,虽说常见经典,但事实少有人见,难以征信。现举一个近代事实说明一下。净土圣贤录里记载着有这样一段事实,在明朝末年,有一个读书人,名张光纬,是江苏无钖人,十四岁就进了学,明朝灭亡以后,就放弃了科举,居家教学,可是不幸的很,到了五十多岁,他的太太及儿子,相继死去,一个人过着凄凉单独的生活,因而就专心研究佛经,自己取了一个外号叫息庐居士,所着的文章,都以净土作为归趣,每天课佛一万声,兼修观像念佛,每天晚课礼佛的时候,供佛的两盏灯,都结舍利花,有的像珍珠,或有像米粒,或有像璎珞等等,瑞相很多。有天晚上,左边的那一盏灯上,忽然现出一朵莲华,有一尊佛跏趺坐在上面,光明巍巍,相好庄严,很久才灭去,光纬恭敬至极,五体投地,拜请再现。又过三天,左边灯上,又现出佛的立像。右边灯也涌出佛的莲花,佛斜坐在上面,他家里的人,通通见到了,这就是心得清净,佛现身感应的一件事实。自古以来,念佛得清净,感佛菩萨现像的事例,很多很多,这一事实,不过是许多事例之中,较近的一则而已。修行人到了得清净相,同时得到种种感应的时候,就是善根的发现,但是如果没有修到得清净相,而忽然得到感应,就应注意,注意的什么呢?在下文说的明白,请看下文:∵
戌三、简非∵
【「若人未得三业善相,但先见闻如此诸事者,则为虚妄诳惑诈伪,非善相也。】∵
占察轮相法门,是地藏大士威神所建,依大士指示去做,绝对没有错误,如果你并没有得到清净轮相,而先见到光明,闻到香气,或是得到奇怪的好梦,这些都是魔事,须要特别警觉的。请看经文:「若人未得三业善相」,若是修行忏悔法的人,尚没有到身口意三业都得到清净纯善的程度,「但先见闻如此诸事者」,但却先听得说有像前面见光明闻异香的情形,以及感佛现身等等瑞相,「则为虚妄、诳惑、诈伪,非善相也。」这些瑞相,都不是由清净所感,无因之果,因果不能相应,所以说是虚妄不实,诳骗惑乱,欺诈作假,不是真正善相,这是修行人必须注意的。∵
酉二、明随求克获∵
戌一、明得褝慧∵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经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得决定信,或渐证获沙门道果。复次,彼诸众生,若虽未能见我化身转变说法,但当学至心,使身口意得清净相已,我亦护念,令彼众生速得消灭种种障碍,天魔波旬,不来破坏;乃至九十五种外道邪师一切鬼神,亦不来乱。所有五盖,展转轻微,堪能修习诸禅智慧。】∵
前文是说修行人得了清净轮相以后,所感得的种种瑞应,这段经文接着说感应所得到的种种益处。文分两部份,前一部份,是说明显见的益处;后一部份,是说明不显见的益处。现先说前部,看经文:「若有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出世善基,就是大善根,这种善根,是由于宿生曾发大心趋佛果,求证无缘大慈悲心所建立,超过一切善根之上。如果有人能具这种大善根,而再加上今生用功摄心猛利,自然成就容易,感佛菩萨现身。看下文:「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我,是地藏菩萨说他自己。尔时,指前摄心用功猛利的时候。在那个时候,随他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因等觉菩萨,已证到无分别智,能任运成就一切众生,好比镜子照东西,镜子本体不动,能随物类应现。「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等觉菩萨同佛一样,佛的身光,有常光放光的不同。常光是佛身四周,光各一丈,生来就有,三十二相之一,名丈光相,这就是常光;所谓放光,就是应机设教,破除疑惑。放光的光相,无量的大,大慈光,具有与乐拔苦的大慈悲性,使这位有出世善基而且能摄心猛利的修法人,得到安隐,离开一切的疑难恐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用神变加持法,示现种种的变化,使修行人欣慕向道。神通变化有十八种,震动、炽然、乃至施辩才,施忆念,施安乐,以及放光等等,这里不须细解。「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经之事,所作善恶」,这也就是十八变里的施忆念,文义明显。「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得决定信,或渐证获沙门道果。」现神变使他安乐以后,或者再随他的喜乐,为他说一切深要法门,修行人听到说法以后,因宿生善根厚,且三业也得清净,所以受道很快。「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彼人,指修行清净感佛现身说法的人。所向乘,乘是乘载,乘载修行人到达一定果位,有一到五乘的分别。「所向」,是修法人所趋向,「所向乘」三字合起来,指修法人现前所修的所趋向的那一教乘。得决定信,就是得到决定不移的信心。「或渐证获沙门道果。」沙门,梵语译作勤息,勤是勤修戒定慧,息是息灭贪嗔痴,凡出家修清净行的,都可称作沙门。道果,道是菩提道,果是涅盘果,专指佛徒所证,因涅盘果,必由修菩提道,才能证得,得到决定信以后,或者就可能渐渐证得沙门的菩提道果。以上是修忏悔法所得到的显见益处。下文接说不显见的益处。∵
接看下文:「复次」,显见益处说了以后,接着再有:「彼诸众生,若虽未能见我化身转变说法,但当学至心,使身口意得清净相已,我亦护念」,这是说修行人如果未能像前所说的具有出世善基,或摄心那样猛利的众生,虽然没有能够见到我化身说法等等瑞相,但只要能学具备至诚心,使身口意三业,得到了清净相,我也在冥冥中加被护念。怎样护念呢?「令彼众生,速得消灭种种障碍」,使那修法的众生,很快的消灭种种的障碍,那些呢?「天魔波旬,不来破坏」。魔有四种,天魔是其中之一,波旬是六欲天主,释尊出世时的魔王名字,喜爱享乐,专门破坏修行人的道力。但我们修法的人,如能得到清净轮相,即使不现瑞相,也能感得佛菩萨加护,使得天魔波旬不敢来破坏。「乃至九十五种,外道邪师,一切鬼神,亦不来乱」,不但天上的魔王,不敢来破坏,即便是人间的外道邪师,素来反对佛法的,(在当时印度有九十五种外道,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加六师为九十六,各经论举九十五或九十六)以及一切邪鬼邪神,都不敢来扰乱。「所有五盖,辗转轻微,堪能修习,诸褝智慧。」五盖,就是五种盖覆本性的恶法:贪欲、嗔恚、睡眠、悼悔、疑法等五项。修行人如能得到清净轮相,感得佛菩萨加护,自制增强,自然五盖就展转的轻微;五盖轻微了,本性光明就容易显现,到了这时候,就可以有能力,修学一切褝定及智慧了。这是说明得清净轮相所感不显见的益处。∵
戌二、明得杂恼∵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亦应恭敬礼拜供养,悔所作恶,恒常发愿,于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令其至诚,亦当速脱种种衰恼,舍此命已,生于善处。】∵
前文为发出世善心的人,说得清净轮相后,所感得的显应及冥益。若现世一切没有信佛法,还没有发出世善心的人,他们不知道求无上真理,是不是也可以修忏悔法得益处呢?接看经文:「复次」,再其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若是未来之世的一切众生们,「虽不为求褝定智慧出要之道」,虽然有些不了解佛法,不是为了要求得褝定智慧出离世间的要法。「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但是多因为贪求现实的享受,被贪嗔痴三毒烦恼缠缚,以致遭遇到许许多多的厄难,以致缺少资助,贫穷困苦,受到种种忧愁烦恼逼迫的人,他们不满现实而又没有能力改善现实,这样的一些众生,「亦应恭敬礼拜三宝,悔所作恶」,也应该立刻迷途知返,猛然警觉,恭敬礼拜三宝,并且真诚发露,忏悔往昔所作种种罪恶。「于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在日常一切任何时间里,及一切任何场所里,都不懈怠,勤勤恳恳的称念我地藏菩萨的名,「令其至诚」,这样的称名,使其达到至心真诚到了极处,「亦当速脱种种衰恼」,也应该能够很快的脱离环境上种种衰困,以及内心的种种烦恼,现前就得好报;这还不算,还有更大的好处,「舍此命已,生于善处。」即便是寿限已到,舍去了这一生身命,也能再另外投生到好的环境里。讲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至诚称名,怎么会得到这样大的利益呢?因为称念名号,用至诚心,能使三毒念头不起,三毒念不起,烦恼就无从发生;烦恼不发生,心性就得清净;心性能得清净,舍报时,就不会被恶业所牵,投生善处,自属必然,不容置疑的。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见念佛往生功德,理无二致。这段经文是说得清净轮相,能使不修褝慧的人,也可以脱离烦恼。∵
戌三、明得净戒∵
亥一、忏重得受∵
【「复次,未来之时,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应可受。】∵
修占察法得了清净轮相以后,除了前文所说得修褝定智慧,以及能脱离现世烦恼以外,更有一种大的好处,就是能得净戒。以下经文分三段说明受戒的情形。在未讲经文前,先将修行人为什么要受戒?戒有那些种类?对戒先作一认识,经文就容易了解。现先说修行人为什么要受戒,我们知道,戒是使人反染成净,断诸有漏,趣向解脱的方便法。凡是佛教徒,如果是真心要求解脱,就必须要受戒。而且佛在灭度以前,曾告诉我们,无佛之世,以戒为师。至于戒的种类,大别有出家戒、在家戒、大乘戒、小乘戒等。出家戒分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在家戒分三皈、五戒等、八戒等。菩萨戒通在家出家均可受。这是说个大概,至于详细内容,经文讲到时,再择要说明。看经文:「复次」再次,「未来之世」,未来末法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若是有在家修行的,或者是出家修行的一切众生,「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者」,想要寻求受清净妙戒的人,必得烦恼业轻,才容易得戒,但是自己先前已造作了种种格外加强的重罪,「不得受者」,因烦恼业重,不得受清净妙戒的。怎么作了加强的重罪就不得受了呢?因为在家居士,凡是破了终身五戒之中的四种重戒,或者是破了一日一夜八戒之中的四种重戒,或者是破了菩萨戒中的十种重戒;出家的僧尼,凡是破了沙弥、沙弥尼戒中的四种重戒,或者是破式叉摩那法中的四种重戒,或者是破比丘、比丘尼中的四种重戒,在戒律上称作边罪,属于重罪难以摄化的,所以名为增上重罪,依照戒律,不许忏悔,也不得重受一切戒品。依照梵网经,只要能忏悔到见了瑞相,仍然可以重受。现在依这本占察经,只要修行人能忏悔得到清净轮相,就可以重受。再有,如果是犯了七逆重罪,梵网经上也是不可受戒,但是若依这部经,求得清净轮相以后,仍然可以得受,这就是地藏菩萨格外大慈大悲的地方。接看经文:「亦当如上修忏悔法」,犯了重罪的人,也应当像前文所说的那样修忏悔法,「令其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应可受。」使他至心的忏悔到了身口意发现好的瑞相以后,得到清净轮相,这样就可以重行受戒了。∵
亥二、明无师自受∵
甲一、明菩萨三聚戒∵
【「若彼众生,欲习摩诃衍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广解菩萨法藏,先修行者,应当至心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一心立愿,称辩戒相,先说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
上段说忏悔得清净相,能使犯根本重罪的人,重行受戒;这段接着说,不但能重行受戒,而且在没得明师指导情形之下,也可依着轮相的清净,自誓受戒。现分自誓菩萨三聚戒,及自受五众木叉戒二大类来说,先说受菩萨三聚戒,看经文:「若彼众生,欲习摩诃衍道」若是修行占察法的那些众生,要想学习「摩诃衍道」,摩诃衍,是梵语,翻译华文为「大乘」,意思是说,要想学习大乘菩萨正道,必须要受大乘戒,大乘戒就是菩萨三聚净戒,「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菩萨根本重戒,就是梵网经所明十重四十八轻,这菩萨重戒,普通在家二众以及出家五众,都可以受持,所以说是在家出家一切禁戒。但这菩萨戒主要精神内容是什么呢?接看下文:「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摄律仪戒,是该摄大小乘一切戒律而持守之,主要的精神在恶无不离;摄善法戒,是收摄一切善法,使行于吾身,主要的精神在善无不积;摄化众生戒,是摄化一切众生,使得大利益,主要的精神在生无不度。大乘戒的精神,既是这样伟大,不是随便容易受的,必须千里以内有授戒师,依着一定的规矩受持。但是若遇不到戒师呢?接下文:「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广解菩萨法藏,先修行者」,若是得不到清净的戒师,能够博闻详解菩萨法藏,而且又能先行自己受持修行,解行具足的法师,在这种情形之下,就可以自誓受戒。怎样自誓受戒呢?「应当至心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应该推至诚心来,在自己修法的道场之中,恭敬办理各项供养,并且仰禀十方诸佛菩萨,说明自己的意愿,礼请诸佛菩萨,作自己受戒的戒师尊证。「一心立愿,称辩戒相」,专一心念,立定志愿,自问自答,辨明所受戒相,「先说十根本重戒」,先把菩萨戒中十种根本重戒辨明,「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都摄于三种戒聚以内,把这三种戒聚,作一总提示,「自誓而受」,自发誓愿,而受此戒。「此亦得戒。」所谓得戒,就是得到一种看不见的清净戒体,这种戒体发现于受戒人的身中,使身与戒合而为一,自然能生防非止恶的功能,凡自誓受戒的人若能做到上面所说的各种修行方法,就如同遇到善好戒师一样,也同样的可以得戒。∵
甲二、明五众木叉戒∵
乙一、明得戒∵
【「复次,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已,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而受菩萨律仪三种戒聚,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即应推求声闻律藏,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
「复次」,承接前文说了自誓受菩萨三聚戒后,再其次说到出家五众所受的戒律,接看下文:「未来世诸众生等」,未来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们,「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要想求着出家,以及已经出了家的人,「若不能得善好戒师,及清净僧众」,若是不能够找到善好的戒师,以及能严持戒律戒行清净的僧众,没有人为他说戒,对于戒律不明了,「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不明了就心中起疑惑,因为有疑惑,就不能真诚接受,于是对所受戒法,也就不能合乎法则,在这样情形之下,怎么办呢?但也不要失望,本经告诉你,「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已」,只要你能学发无上菩提觉道之心,也像前文一样修行忏悔法,使身口意三业,得到清净以后,「其未出家者」,要是还没有出家,想求着要出家的人,「应当剃发染衣,被服法衣」,应当马上剃了头发,穿上法衣。为什么剃了头发,穿上法衣呢?因为剃发染衣,是佛制佛弟子出家之相,一方面是去憍慢,另一方面是别于外道,同时也是三世诸佛共同的仪式。所谓法衣,是三衣的通名,为应乎法事制作,褝林多称金襕衣为法衣,因于说法时才被搭,所以叫法衣,也就是九条到二十五条的大衣。分开来说:一是「僧伽梨」,翻译为众聚时衣,是当大众集会为授戒说戒等威仪时穿的;二是「郁多罗僧」,翻译为上衣,在入众时穿的;三是「安陀会」,翻译为中衣,作衬衣穿在里面的。三衣都是四方形状,逢缀许多小布片,随它的条数分为上面三类,五条的是安陀会,七条的是郁多罗僧,九条以上的是僧伽梨,又一般特别称僧伽梨为大衣。这些法衣,在预备出家,虽然还没有正式出家的时候,但为了受戒,也须要穿。穿好法衣以后,「如上立愿」,也照前文受菩萨三聚戒的时候,恭敬供养三宝,并请十方诸佛菩萨为师证,禀告立愿,「自誓而受菩萨律仪三种戒聚」自行在诸佛菩萨面前,受菩萨戒里面的菩萨应守的律条及应守的威仪,也就是前文所介绍的摄律仪、摄善法、以及摄化众生三种戒聚。聚者聚集归纳的意思,属于菩萨律仪的,归纳菩萨应有的一切律仪;属于菩萨善法的,归纳菩萨应守的一切善法;属于摄化众生的,归纳菩萨应行的一切摄化之行。「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译为戒。具获,是全部得到。菩萨戒原不易得,但能发真诚心,并且又能做到上面所说的自誓受戒各项过程,就可说是全部得戒,因为菩萨戒为戒中最高之戒,融摄一切戒法,而又超出一切戒法,所以称作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全部得了戒以后,对出家的戒,称作比丘比丘尼,「即应推求声闻律藏」,就应当深切的去研究寻求声闻律藏。所谓声闻律藏,就是小乘律藏,是出家戒律的依据,有八十诵律、十诵律、五分律、四分律等等,出家人戒律的根本,凡是出家人,都必须研求的。既受出家戒,就应当立即推研寻求出家人的根本律藏,「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摩德勒伽,翻译中国话是「智母」,能生智慧的意思。也就是菩萨论藏。出家的人除了修学小乘律藏以外,还要发大乘心,研求菩萨所修习的菩萨论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身体受持,口中念诵,心中观察,不断的用功修行,这段文是说年龄满二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得比丘、比丘尼出家二众戒。∵
【「若虽出家,而其年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既受戒已,亦名沙弥、沙弥尼,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戒者,求为依止之师,请问教戒,修行威仪,如沙弥、沙弥尼法。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当亲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应勤供养佛法僧宝。若沙弥尼年已十八者,亦当自誓受毗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然后得名比丘尼。】∵
这段经文说的是年龄不满二十岁的出家人,所得受的戒律,看经文:「若虽出家」,如果是虽然出了家的人,「而其年未满二十者」,而他的年龄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应当先誓愿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不到二十岁,就不能承当比丘身份,就应当先行立誓,愿受十根本戒。所谓十根本戒,就是出家人的正戒,其中九条和八戒一样,另外加一条手不捉金钱财宝。但这一条,经过方便说净以后可以开,律有明文。这十条根本正戒不算难,难在十条正戒以后,对于沙弥、沙弥尼等别戒,也应学习,犯了戒,一样的结罪。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得了清净轮相,但以年龄没有满二十岁,尚且不许承当比丘,足以显示比丘戒是如何的尊贵了。「既受戒已」,既是受戒完了,「亦名沙弥、沙弥尼」,也能称作沙弥、沙弥尼。「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戒者,求为依止之师」既是称作沙弥、沙弥尼,就应遵守沙弥、沙弥尼应有律仪,对于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受过具足戒的前辈长者,加意亲近,供养,侍奉,求他作为自己依止修持的老师。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既有先旧大乘受具足戒的长者,为什么不依他受戒,还要自誓受戒呢?这里有三重意义;一,或者是这位先旧长者,是一位修头陀行的,不肯度人。二,或者是这位先旧长者,不满十夏,不到和尚的地位。三,或者是在先前求轮相的时候,还没有遇到这位先旧长者,得清净以后,才遇到的。有这三种原因,无法依他受戒,只好求为依止了,依止他以后,「请问教戒,修行威仪」,向他请问教戒,及一切修行的威仪,「如沙弥、沙弥尼法」这一切行为,完全合乎沙弥、沙弥尼法。「若不能值如是之人」,若是不能遇到像这样所说的先旧长者,怎么办呢?「唯当亲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那就应当亲近菩萨所修习的菩萨论藏,怎么修习呢?「读诵思维观察修行,殷勤供养佛法僧宝。」口中读诵,心中思维观察,身体修行,并且殷勤的供养三宝,这样也可以收同样功效。「若沙弥尼年已十八者」,若是沙弥尼年龄已经到了十八岁的时候,依佛制先使有二年学戒的机会,要他受式叉摩那戒。式叉摩那翻为学戒女,学什么戒呢?学三法,一是根本法,就是四种重戒。二是六法,染心相触,盗减五钱,断畜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等。三是学行法,大尼诸戒及威仪。这仅只是学戒法,不是另外得戒,所以和别的戒不一样。接看下文:「亦当自誓受毗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学比丘尼的一切戒聚」,也应当自行立誓受律藏里的式叉摩那六戒戒法,以及普遍学习比丘尼的一切戒聚。「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年龄到了满二十岁,才可以照上面所说的「总受菩萨三种戒聚」,「然后得名比丘尼。」这样才能称为比丘尼。∵
乙二、简不得∵
【「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获善相者,设作受想,不名得戒。」】∵
照以上的经文看,似乎得戒很容易,但要知道这完全是至心修忏法的力量,假若那些修忏法的众生,虽然表面在学,但不能至心,也得不到善相,仅是做一个自誓受戒的样子,这也不能称作得戒。∵
酉三、明至心为因∵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若人修习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是名说占第二轮法。】∵
前文表明占第二轮相,修学忏悔,能得到自誓受戒的大益处,但这种自誓受戒,不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可以受的,必须要至心为因,才能得戒。否则,虽然作个自誓受戒的样子,也是不能算作得戒的。「至心」既是这样重要,那么,功夫作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算是至心呢?在这段经文里,坚净信菩萨来为我们解决这个疑问。如经文:「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这是坚净信菩萨代大众向地藏菩萨发问:「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前文说的至心有几种差别呢?「何等至心,能获善相?」在这些不同等的至心当中,那一等的至心,能得到善相呢?经文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佛法是对任何问题,都要研究彻底,不馍糊放过。再看下文地藏菩萨的回答,「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地藏大士称呼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我所说的至心,归纳起来大略的说有二种。「何等为二?」那二种呢?以下经文就是说明这二种至心的差别程度,不过文较简略,不易领会,现以天台六即法﹝修行人用功的六个阶段﹞来量度,列表说明如下:∵
┌初始学习┐┌未离散动┐∵
┌┤├┤├──名字初心────未获∵
│└求愿至心┘└未伏障种┘∵
│┌系想不乱┐┌名字后心┐∵
至心类别┤┌摄意专精─┤├┤﹝欲界细住﹞├──冥益∵
││└心住了了┘└﹝初随喜品﹞┘∵
││┌专求不懈┐∵
└┤成就勇猛─┤├──观行后心﹝多分﹞─兼得余相∵
│└不顾身命┘∵
│┌与法相应┐┌─感现说法∵
└相应至心─┤├──相似初心┤∵
└究竟不退┘└─故得究竟∵
我们看了上面的表以后,再来对照研究经文,就容易理解了,请看经文:「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这是标示两项至心的类别。「得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修行人如果能得到这第二种至心,就能得到各种好相,但只是得到第一至心未得第二至心的不能。为什么只得第一种至心,就不能得到好相呢?因为初开始学习求愿的时候,虽然也具有了初步的真诚心,但是心里还没有脱离了散乱摇动的妄念,还没有伏住障碍的种子,这在六即法上,称作名字初心,这样就不能得到清净轮相,所以也更谈不上得其他的善相。再看下文:「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得到这第二种至心,就能得到各种好相。何以说呢?接看下文:「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这第二至心,再分为下等、中等、上等,三种差别,「何等为三?」那三种呢?「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第一种是下等至心,就是能得一心,这是照应着摄意专精说的。所谓摄意专精,就是把你的散乱意念收摄起来,使心不杂想,这就能做到系想不乱,心境安住在一处,对于眼前种种,如镜照物一切了了分明。这样在六即法上,称做名字后心,可以得到清净轮相,但多是冥益。「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第二种是中等至心,就是能得勇猛心,这是照应成就勇猛说的。所谓成就勇猛,就是把你散乱心收住以后,仍然继续精进,对于你所要求的道法,心无别念,专心一意的寻求,不稍懈怠,即便是丧失了身体性命,也在所不顾,到了这样的程度,在六即法上,称做观行后心,并且在观行后心的多分上,除获得冥益外,兼能得到其他的好相。「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第三种是上等至心,就是能得深心,这照应相应至心说的,所谓相应至心,就是修行人于一心精进后,心能与道法相应,获得究竟果位,道心坚固,不再退位,到了这样的程度,在六即法上,称作相似初心,得了相似初心,就能感菩萨现身说法,所以能得究竟不退。以上各种至心,综合起来看,第一至心,未得道果,固不须论;而第二至心中,即使能得冥益或显益,却不得究竟;惟第三至心,才能证到不退。这样看来,我们修行人,在修行得到善相的时候,要特别警觉,不要就此满足,必须继续精进,急须修行褝定与智慧,使空观与假观,二观相应,就可以了。否则故业虽减,新业还生,是很可怕的事。以上解释第二轮相完毕。∵
午三、示第三轮相∵
未一、正示轮相∵
申一、明相∵
【「善男子!若欲占察三世中受报差别者,当复刻木为六轮,于此六轮,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数,书字记之,一数主一面,各三面,令数次第不错不乱。】∵
这段经文是地藏菩萨,于第二轮相说完以后,接着讲说第三轮相的数字,示现所要占察的三世善恶受报差别。那么,数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一般眼光看来,似乎有点近于神话迷信,这在未讲经文以前,必须先行说明。我们知道,世间万法,﹝一切事理﹞森罗万象,皆不离数字集成,大而至于历代兴亡,小而至于穿衣吃饭,行住坐卧等日常细事,无一而非数字集成,也无一不受数字的支配。因之世人对一切日常生活之安排,称为「生计」,对一切大小事物之安排,称为「计划」,所谓计者,就是推算的意思。现代的科学教育,多以数理为主,于此可以想见数字的重要。本文提示第三轮相,也不外是利用数理的变化和因果感应的理则,测知世间善恶业报的现象,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纯属即数推理,没有丝毫迷信存在,此点特须声明。请看经文:「善男子!」地藏菩萨再称呼着坚净信菩萨说:「若欲占察三世中受报差别者」,若是修行的人,想要知道自己本身在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三世中所遭受到的果报,有什么不同差别现象的,「当复刻木为六轮」,应当再照前法样式,刻木做六个轮相,「于此六轮」,在这六个轮相上面,「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数,书字记之」,用从一到十八,十八个数目字,写在木轮上面,怎么记法呢?「一数主一面」,一个数目字写在一面,「各三面」,每个木轮各写三面,「令数次第,不错不乱。」使这数目字的次第,按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等次序,依次书写,不要错乱。每个木轮书写三面,空的一面不写,代表不现。六个轮就有十八面,这样木轮就制作完成。∵
申二、明义∵
【「当知如此诸数,皆从一数而起,以一为本。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着,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这些木轮上刻的数字,代表什么义理呢?看经文:「当知如此诸数」,当该知道,像这些数目,「皆从一数而起」,都是从一数生起的,何以说呢?要知道单只是一,就不成数。例如一与一为二,二与一为三,三与一为四,四与一为五,像这样展转至于无穷,没有不是从一起的。「以一为本,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拿「一」数做为根本,对着一称二,而二的本体是一;对着二称三,而三的本体还是一;对着三称四,而四的本体仍然是一,对着四称五,而五的本体,也仍然不外乎一;像这样展转至于无穷的位数,没有那位数不是以一为本的。「如是数相者」,像这些用数目字来代表的轮相,「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显示出来一切众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收揽聚集起来的世间万法,「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不是平空聚起的,都是从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真实本体,称做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所生起的。这种一真法界,清净本心,就是一个「一」数,由一而生多,怎样生起的呢?「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依靠着这一真实的境界,拿这种真实的境界,做为本体。「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这种真实境界本体,本来是光明的。对世间一切万法,无不彻照,全知全能。但自无始以来,一念不觉,起了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维」,因有了无明,就不能彻照,于是就失去了本有的全知全能,变作无知无能,对于本体一真法界真妄不二的道理不能洞彻明了。对一切万法,用各种虚妄不实的分别心念,作各种虚妄不实的分别计度。「现妄境界」,于是当前就现出虚妄不实的境界来,好比人捏目妄见二月。本来是一,妄见为二,本来无同无异,忽然变成有同有异,如同说第二月为妄,第一月为真,实则本来的月,并没有妄,也没有真,理是一样。「分别取着,集业因缘」,现出妄境以后,不知是妄境,误当作真实,于是分别执取贪着,招感各种业因业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于是眼等六根就在这妄念取着上生起。「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神识依靠这内里的六根,就对外面的色声等六尘接触。一经接触,就生起眼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想等想,生十八种受。」当生起六识的时候,识的能见见分攀缘所见相分,见分还熏心种,相分还熏色种,种子常生现行,现行复熏种子,于是在色等六尘境界中,常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违想是不合心意,顺想合乎心意。合乎心意的称乐受,不合的称苦受,非违非顺不苦不乐的称舍受,每一识都有这三种受,六识合计,共生十八种受。现在这第三轮相六个代表六根,十八个数目字就代表根尘识所生起的十八种受,这就是第三轮相的意义。∵
未二、详示占法∵
申一、明自占∵
酉一、总示占法∵
【「若未来世佛诸弟子,于三世中所受果报,欲决疑意者,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占计合数,依数观之,以定善恶。】∵
前文第三轮相的意义说完以后,这段经文,接着告诉我们占察的方法,如经文:「若未来世佛诸弟子」,若是未来世佛的一切在家出家弟子,「于三世中所受果报,欲决疑意者」,在过去世、现在世、及未来世三世当中,所受到的各种善恶果报,自己疑惑,不能明白,想着求解决这些疑难的。「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应当依前述仪式,作法以后,把第三轮相,连掷三次,「占计合数」,把六轮相当中,每个轮相所现的数字合计起来。譬如说:轮相所现,假如都是最大的数字六、九、十二、十五、十八,加起来小计为六十三,三次合计为一百八十九,那就是下文所示未来果报中的最后一项,余可例知。「依数观之」,依所掷现的数字观察,「以定善恶。」来决定你三世中所受的某种果报,是善是恶。比如前例第一百八十九项显示的意义,是「舍身已,入上乘」,就可断定未来可得上乘果位,是大善。余可例知。∵
酉二、别示果报∵
戌一、总标∵
【「如是所观三世果报善恶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种。何等为一百八十九种。】∵
「如是」指三次轮相所现的数目,经合计以后,「所观三世果报善恶之相」,所要观察的三世果报善恶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种」,善的恶的合计有一百八十九种之多。「何等为一百八十九种」什么是一百八十九种呢?下文详列:∵
戌二、详列∵
亥一、明现世果报∵
【「一者求上乘得不退;二者所求果现当证;三者求中乘得不退;四者求下乘得不退;五者求神通得成就;六者修四梵得成就;七者修世禅得成就;八者所欲受得妙戒;九者所曾受得戒具;十者求上乘未住信;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十二者求下乘未住信;十三者所观人为善友;十四者随所闻是正法;十五者所观人为恶友;十六者随所闻非正教;十七者所观人有实德;十八者所观人无实德;十九者所观义不错谬;二十者所观义是错谬;二十一者有所诵不错谬;二十二者有所诵是错谬;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错谬;二十四者所见闻是善相;二十五者有所证为真实;二十六者有所学是错谬;二十七者所见闻非善相;二十八者有所证非正法;二十九者有所获邪神持;三十者所能说邪智辩;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三十二者应先习观智道;三十三者应先习禅定道;三十四者观所学无障碍;三十五者观所学是所宜;三十六者观所学非所宜;三十七者观所学是宿习;三十八者观所学非宿习;三十九者观所学善增长;四十者观所学方便少;四十一者观所学无进趣;四十二者所求果现未得;四十三者求出家当得去;四十四者求闻法得教示;四十五者求经卷得读诵;四十六者观所作是魔事;四十七者观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观所作事不成;四十九者求大富财盈满;五十者求官位当得获;五十一者求寿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当得获;五十三者观学问多所达;五十四者观学问少所达;五十五者求师友得如意;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六十一者观所虑得和合;六十二者所观人心怀恚;六十三者求无恨得欢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六十五者所观人心欢喜;六十六者所思人得会见;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复会;六十八者所请唤得来集;六十九者所憎恶得离之;七十者所爱敬得近之;七十一者观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观欲聚不和集;七十三者所请唤不得来;七十四者所期人必当至;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来;七十六者所观人得安吉;七十七者所观人不安吉;七十八者所观人已无身;七十九者所望见得睹之;八十者所求觅得见之;八十一者求所闻得吉语;八十二者所求见不如意;八十三者观所疑即为实;八十四者观所疑为不实;八十五者所观人不和合;八十六者求佛事当得获;八十七者求供具当得获;八十八者求资生得如意;八十九者求资生少得获;九十者有所求皆当得;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获;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当得;九十五者有所求久当得;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损失;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九十九者观所失求当得;一百者观所失求不得;一百一者观所失自还得;一百二者求离厄得脱难;一百三者求离病得除愈;一百四者观所去无障难;一百五者观所去有障难;一百六者观所住得安止;一百七者观所住不得安;一百八者所向处得安快;一百九者所向处有厄难;一百一十者所向处为魔网;一百一十一者所向处难开化;一百一十二者所向处可开化;一百一十三者所向处自获利;一百一十四者所游路无恼害;一百一十五者所游路有恼害;一百一十六者君民恶饥馑起;一百一十七者君民恶多疾疫;一百一十八者君民好国丰乐;一百一十九者君无道国灾乱;一百二十者君修德灾乱灭;一百二十一者君行恶国将破;一百二十二者君修善国还立;一百二十三者观所避得度难;一百二十四者观所避不脱难;一百二十五者所住处众安隐;一百二十六者所住处有障难;一百二十七者所依聚众不安;一百二十八者闲静处无诸难;一百二十九者观怪异无损害;一百三十者观怪异有损害;一百三十一者观怪异精进安;一百三十二者观所梦无损害;一百三十三者观所梦有损害;一百三十四者观所梦精进安;一百三十五者观所梦为吉利;一百三十六者观障乱速得离;一百三十七者观障乱渐得离;一百三十八者观障乱不得离;一百三十九者观障乱一心除;一百四十者观所难速得脱;一百四十一者观所难久得脱;一百四十二者观所难受衰恼;一百四十三者观所难精进脱;一百四十四者观所难命当尽;一百四十五者观所患大不调;一百四十六者观所患非人恼;一百四十七者观所患合非人;一百四十八者观所患可疗治;一百四十九者观所患难疗治;一百五十者观所患精进差;一百五十一者观所患久长苦;一百五十二者观所患自当差;一百五十三者观所患向医堪能治;一百五十四者观所疗是对治;一百五十五者所服药当得力;一百五十六者观所患得除愈;一百五十七者所向医不能治;一百五十八者观所疗非对治;一百五十九者所服药不得力;一百六十者观所患命当尽;】∵
以上一百六十种,是显示现世所受果报,文甚明显,不须详释,不过其间条理,及部份字义,仍须略加说明,使更易清楚。第一项至第四项所谓的「不退」,在上乘属四加行之忍位,在中乘及小乘则属四善根之忍位。第五项至第七项,是指求法门说的,「神通」是神变不测,通达无碍;「四梵」就是四种清净之行,也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依之而修,可生色界梵天;「世褝」就是四褝八定。第八项至第九项,是说的求受戒。第十项至十二项,是说的求果位。「信」是对于所修的法门,净信不疑;「住信」是把心安住在不疑上。第十三项至二十项,是说的求观人闻法。第二十一至四十八项,是说的求修证。其间二十四项、二十七项所谓的「见闻」是指修行感现的瑞相而言,见者,是看见佛菩萨现身光明等相;闻者,是闻得妙音或异香等。第四十九项至五十二项,是说的求福寿。第五十三项至第五十四项,是说的求学问。第五十五项至一百一十项,是说的求人事。第一百一十一项至一百一十五是说的求应化。第一百一十六项至一百二十二项,是说的求处境。第一百二十三项至一百二十八项,是说的求住处。第一百二十九至一百三十一项,是说的求怪异。第一百三十二项至一百三十九项,是说的求梦障。第一百四十项至一百四十四项,是说的求消灾。第一百四十五项至第一百六十项,是说的求病苦。说到这里,我们要知道,人的一生,八苦交煎,自己本身受业力的困缚,没有智力,能彻底的认清现前所受果报,藉佛菩萨力,明示趋吉避凶之道,使知所趋避,是自他二力,感应道交,绝不是社会上普通一般求签问卜,迷信神权,不自努力,妄求福寿可比。∵
亥二、明过去未来果报∵
【「一百六十一者从地狱道中来;一百六十二者从畜生道中来;一百六十三者从饿鬼道中来;一百六十四者从阿修罗道中来;一百六十五者从人道中而来;一百六十六者从天道中而来;一百六十七者从在家中而来;一百六十八者从出家中而来;一百六十九者曾值佛供养来;一百七十者曾亲供养贤圣来;一百七十一者曾得闻深法来;】∵
以上一百六十一至一百七十一项计十项,明过去果报,文义明显,不须细释。∵
【「一百七十二者舍身已入地狱;一百七十三者舍身已作畜生;一百七十四者舍身已作饿鬼;一百七十五者舍身已作阿修罗;一百七十六者舍身已生人道;一百七十七者舍身已为人王;一百七十八者舍身已生天道;一百七十九者舍身已为天王;一百八十者舍身已闻深法;一百八十一者舍身已得出家;一百八十二者舍身已值圣僧;一百八十三者舍身已生兜率天;一百八十四者舍身已生净佛国;一百八十五者舍身已寻见佛;一百八十六者舍身已住下乘;一百八十七者舍身已住中乘;一百八十八者舍身已获果证;一百八十九者舍身已住上乘。】∵
以上一百七十二至一百八十九项,明未来果报。详列至此,文义明显,惟前此两段经文,所显示之过去及未来果报,皆是六道升沉的现象,关系人生最切,然而人多昧于因果之理,虽苦于升沉果报,而犹不知探究升沉原因,以至千生万劫,沉沦不休,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实大哀事。现根据经义,约略介绍六道升沉总因,请看下表:∵
┌染生妄情,情积爱水┐∵
┌内分┤├不升从堕∵
│└忆珍流涎,怜恨泪盈┘∵
┌理┤∵
││┌慕生虚想,想生胜气┐∵
│└外分┤├心生轻举∵
六│└持戒身清,咒印自雄┘∵
道│┌纯想───生天﹝若兼福慧净愿,随顺往生﹞∵
升││﹝飞不堕﹞∵
沉┤│┌飞仙∵
总│││鬼王∵
因││情少想多┤﹝若愿心护法得亲近如来﹞∵
│┌临命终时┐│﹝飞不堕﹞│夜叉∵
││││└罗刹∵
││未舍暖触││情想均等──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纯﹞∵
└事┤├┤﹝不飞不堕﹞∵
│一生善恶││情多想少──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堕﹞∵
└俱时顿现┘│七情三想──饿鬼﹝受水火灾,经千百劫﹞∵
│﹝堕﹞∵
│九情一想──地狱﹝轻生有间,重生无间﹞∵
│﹝堕﹞∵
│纯情──阿鼻﹝若谤法毁戒更生十方阿鼻﹞∵
└﹝堕﹞∵
上表所列,系根据楞严所示六道升沉总因,分理论与事实,表明人在六道中上升或下堕的原因及结果。就理论上说,又分为分内与分外两方面。表上所列「内分」就是分内,就分内来说,人堕落原因,皆是由于人的贪染生出来的「妄情」作崇,情生爱水,水性就下,以致于不升从堕;表上所列「外分」就是分外,就分外来说,人上升原因,皆是由于人的「虚想」,想生胜气,气性上腾,以致心性轻举,这是就基本理论上说。再就事实上看,人在临命终时,暖气没有舍离的时候,一生之中,善恶念头,一时间内,忽然全部出现,这些念头里的成份,如果是「虚想」超过了「妄情」,随多随少,依其差别,上升三善道;如果是「妄情」超过了「虚想」,依其多少差别,下堕下三途。详参表列。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界果报,皆是此理,经上所示一百八十九种轮相,皆是个人心中「情」与「想」的明现。至于显现的真实与否,端看行占的人,心诚如何;如能至诚行占,必感现。以上详列的一段经文,说到这里,下为结指。∵
戌三、结指∵
【「善男子!是名一百八十九种善恶果报差别之相。】∵
文义显明可知。∵
亥一、明察∵
【「如此占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若其所掷所合之数,数与心所观主念之事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为虚谬,其有三掷而皆无所见者,此人则名已得无所有也。】∵
诚能感通,行占的人,端赖诚心,诚则所掷与主念的事相当,不诚则不相当,此段经文易明,至于三掷不现「名得无所有」者,无所有就是无所得,是「空」的另一名词,余可知。∵
申二、明为他∵
酉一、自欲观他∵
【「复次,善男子!若自发意,观于他人所受果报,事亦同尔。】∵
再次,地藏菩萨称呼坚净信菩萨说,若是行占察法的人,若自己发意为他人占察果报,像父母亲缘,或师徒同学等,或存或亡,都可以至心代为占察,「事亦同尔」。占察的时候,所做的一切事情,与自己为自己占察是一样的。∵
酉二、受他请求∵
【「若有他人不能自占,而来求请欲使占者,应当筹量观察自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然后乃可如上归敬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不应贪求世间名利,如行师道,以自妨乱。若内心不清净者,设令占察而不相当,但为虚谬耳。】∵
这段经文也是讲的为他人占,但不是自己发意,而是受他人的请求,看经文:「若是他人不能自占,而来求请,欲使占者」,如果遇到他人不能自己占察,请求我们,想使我们代他占察的。「应当筹量观察自心」,应当度量一下,观察一下自己内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没有贪求世间名闻利养的心,内心意念,一尘不染,到了清净彻底的程度,这样才能感应道交。「然后乃可如上归敬,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意念清净了,然后才可照上面所说的忏仪去做,一心归依,敬礼三宝,并且至心发愿以后,才能为他占察,这样做才如法。「不应贪求世间名利,如行师道,以自妨乱」,不应当贪求世间名闻利养,如同世上一般卖卜先生,命相师傅等等,一般江湖邪道。「以自妨乱」,邪人行正法,正法也变邪,这等于自己妨乱自己。「又若内心不清净者」,再者,假若内心不能清净,「设令占察而不相当」,即便是占察,也不相当。「但为虚谬耳。」祗不过是虚妄不实,错谬的占察罢了。非但无益,且有大害,这是修占察法的人,特须注意的。以上第三轮相详示占法说完。∵
未三、劝修至心∵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求不得,种种忧虑,逼恼怖惧时,应当昼夜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能至心者,所占则吉,所求皆获,现离衰恼。」】∵
「复次」,前文占察轮相的方法说完以后,其次接着劝说:「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若是未来世修占察法的众生们,「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占出来的数相,没有得到吉祥和善,「所求不得」,心内所求的,都达不到目的。「种种忧虑,逼恼怖惧时」,因此,心中常有种种的忧愁,种种的思虑,逼迫恼乱,常常恐惧不安的时候,「应当昼夜常勤诵念我之名字」,应当不论是在白天或夜晚,不要懈怠,常常勤勤恳恳诵念我地藏菩萨的名号,「若能至心者」,若果能做到真诚至心的,就容易感应,「所占则吉,所求皆获」,这样所占的就会得到吉祥,所求的,也都能如愿得到,「现离衰恼。」这样不必等到来生来世,今生就能离去衰恼。这段经文简单大意是说:行占察法的人,所占的虽或不吉,只要能至心称菩萨名,就能转祸为福,反过来说:所占虽吉,若是纵情放逸,不更加用功修行善法,也应当不久还受衰恼。照这样看,我们修占察法的人,不能仅仅得到吉善,就自认满足,应当更进一层,寻求究竟了义之法,继续研读本经下卷所示,「依一实境界,修二种观,证无生忍」的无上妙法。本经上卷占察轮相,到此说完。∵
寅二、示进趣义∵
卯一、坚净信菩萨问∵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
「尔时」,是指前文占察经上卷,地藏菩萨把占察法的三种轮相,占察的方法,及劝修的至意,说完了的时候。「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大菩萨都不得少为足,所以坚净信菩萨就再进一层启请,问地藏菩萨说:「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现先说进趣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利,进趣是进一步趣向,用便利的方法进一步趣向,趣向那里呢?趣向大乘。趣向大乘为什么要用方便的方法呢?因为大乘法门,说到究竟处,无形无相,玄理幽深无法用言语说,无法用心思想,不是我们一般凡夫用分别识心所能直接探寻究竟的,菩萨度人心切,不得已乃用随顺吾人分别识心所能了悟的方便方法。至于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这句经文,是坚净信菩萨为了要使有志寻究大乘究竟了义法门的修行人,得到进一层趣向大乘的方便方法,所以又代大众请求地藏菩萨,予以开示。∵
卯二、地藏菩萨答∵
辰一、略示∵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修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地藏菩萨回答坚净信菩萨,并称呼着说,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若是有修行的众生,想要趣向大乘了义法门的,「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应当先知,是先要了解,最初所行根本业,就是修行人起手修行的基本功夫。为什么先要了解起手修行的基本功夫呢?因为大乘果是究竟果,想得究竟果,必找究竟因。如果你最初起手修行的根本行业,不是究竟行业,因不能圆,果也就不能满,那就得不到成佛。那么这里地藏菩萨所说的大乘根本究竟行业,是什么呢?接看下文:「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的最初所行根本行业,「所谓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就是本着所说的一实境界,来修信解。也就是说,要求信,就信一实境界,非一实境界不去求信;要求解,就解一实境界,非一实境界,不去求解。这种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的功夫,就是大乘的最初根本行业,也就是楞严所谓的最初方便。「因修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姓。」因为对大乘法理一实境界信与解的修行力增长缘故,「速疾得入菩萨种姓。」一切众生有五种不同种姓,分为不定、声闻、缘觉、阐提、菩萨等五种,菩萨姓分里,具有能成佛果之种子,称作菩萨种姓,有志求大乘的人,若能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就能很快的得以进入菩萨的种姓,后来决定可以成佛。∵
辰二、详明∵
巳一、示一实境界以开圆解∵
午一、标起∵
【「所言一实境界者,】∵
既是前文指出最初所行根本之业,是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这里首先要把一实境界说明,什么是一实境界呢?列表简介如下:∵
┌体﹝法身﹞──正因佛性∵
一实境界┤相﹝般若﹞──了因佛性∵
└藏﹝解脱﹞──缘因佛性∵
照上表看,所谓的一实境界,就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佛性。想证得佛果,必要先了解佛性,认识佛性,然后才有入手之处,这就是所谓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但如何才能认识与了解这一实境界的佛性呢?这要先从三方面来观察。第一、观察佛性的体。第二、观察佛性的相。第三、观察佛性的藏。从体上看:它是法身体,具备万理,是正因佛性;从相上看:它是般若相,照了一切,是了因佛性;从藏上看;它含解脱作用,含摄万法,于法自在,是缘因佛性。综观这具有三德三因的佛性,就是一实境界。这是就大体上对一实境界初步的介绍,若仍不能明白,下文就有详细的说明。∵
午二、广释∵
未一、明体∵
申一、显真﹝分性体、性量、性具三项开显﹞∵
【「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
一实境界,既分体、相、藏三方面说,经文上来先说体:体分真体与妄相两方面,真体不容易显,妄相不容易会,若是能把真体显出来,妄相融会了,这一实境界的本体就认识明白了。现在先来显真:真体又分性体、性量、性具三方面说。现先说性体,性体就是性的本质,本质是什么?经文说:「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这一实境界性的本质,就是说众生心的本体,从原本以来,是寂静的、常久的、不变的,没有个发生,也没有个消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这心体不但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而从本以来也清净无染,什么原故呢?比如空中的烟雾虽弥漫虚空,而虚空的性,本来就没有尘垢能够染污。再心体不但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从本以来也无障无碍,什么原故呢?比如有方形的器具,或是圆形的器具,摆在眼前,我们一眼就可以看见方形的空或圆形的空,实则我们所看到的方形或圆形的空是虚妄的形相,而空的本体本来没有方圆。众生的心体,无障碍中,妄见障碍,也就同这妄见方形圆形空,道理是一样,「犹如虚空,离分别故。」也就好比虚空,不可说有,不可说无,没有分际,没有动摇,没有形相,没有方隅,没有彼此,没有内外,无在无不在,离诸戏论,不可分别,诸佛是这个心体,众生也是这个心体,诸佛证得了这个心体,而这心体不因诸佛证得而增加;众生迷染了这个心体,而这心体也不因迷染而减少。十界众生,同是这一个心体,而每一众生都具备这心体的全体,不是这心体的一部份。这是什么原故呢?这好比天上的太阳,普遍照到世间每一空隙,而每一空隙,也通能见到太阳的全体大用,而太阳并不短少。再者在很短暂的时间里所见到的太阳,也就是从古以来长久时间的太阳,除现前的太阳而外,更没有个过去的太阳,或未来的太阳可以分别,这就是性体的说明。下文说性量:∵
【「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性量,就是表明性体的份量,普通世间上任何一事一物,若要表明份量,都不太难,惟有这性的份量,表明却不容易,为什么呢?看经文:「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世间上事物,多有亲、疏、厚、薄、大、小、多、少等差别现象,而这性的分量则没有任何差别,不分怨亲,没有憎爱,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所以说它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人在六根攀缘六尘的时候,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等,所现宇宙现象,千差万别,不是一相,但推究到六根本体上,在眼见色的时候,这见色的见性,却不是色;耳闻声的时候,这闻声的闻性,却不是声;其余鼻嗅香等,可以例知。这见性和闻性等,都是性量的本体究竟处,仍是一相,所以说它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这本有的性量,没有变化,也不迁异,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比如人老了,面皮变皱,头发变白,但这能够知觉的知体,并没有随之变皱变白。再比如说人的知心遍缘法界,而知体并没有伸舒;知心收在一处清心静坐,而知体并没有缩卷。所以说它是不变不异,不增不减。这就是性量的说明。下文说性具:∵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无净,真如相故。】∵
性具,就是性体所具有,性体中具有什么?佛在经中常告诉我们:一念具足十法界。那么,什么是一念具足十法界呢?请看经文:「一切众生心」。一切众生是指六凡法界,「一切辟支佛心」,指的是声闻缘觉法界,「一切菩萨心」,指的是菩萨法界,「一切诸佛心」,指诸佛法界,「皆同不生不灭,无染无净,真如相故」。这十法界,皆同是现前一念不生也不灭,不染也不净的真如实相,以这样的原故,显示出众生的心体与诸佛无二无别。若单就佛法界来说,则诸佛以外其余九界,都是佛心中的九界,九界无非佛心所具;若单就地狱法界来说,则地狱以外其余九界,也无非是地狱心中九界,九界无非地狱心中所具。中间八界可以例知。这就好比,一间房里,点然十灯,任何一灯的灯光,必定都可以含摄其他九灯,理是一样。以上阐明性体、性量、性具的三段经文是显示一实境界的真体。∵
申二、会妄∵
酉一、会妄即空∵
戌一、明觉知空∵
前文一实境界真理既已显明,而真不离妄,再就妄相方面融会。分空、假、中三方面说,先会妄即空,空分二种:在内为觉知空,在外为境界空。现先就觉知空会,看经文:∵
【「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真实,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
「所以者何?」承接上文,代众起疑。上文说一实境界真体是不变的、平等的,生佛同具的,这是什么道理呢?这种道理单就真如理体上显示,仍不易使人圆满彻悟。现再就妄相方面,分别加以会通。所以者何,是把前文所说生佛同具的真心,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的道理,再就相上加以总质问,意谓真是空的,妄也是空的,空与空又有什么分别呢?这道理分内在的心理现象,与外界的境界现象二方面说,先说心理现象,接看经文:「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真实」,我们一切凡夫众生,对世间一切万法,执着为实在有,用这执着为实在有的执着心,起分别知见的,那这个执着为有的执着心,就如同幻化,何以说呢?因为原本没有,因变化才有,就叫作幻化,既是幻化,就根本没有真实的体质,这道理经文有清楚的交代,看经文:「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这里把心如幻化的道理,作一个分析,心分心王及心所,心王是指心的主体作用说的,心的主体作用有八个,称八识心王;心所是心王的随伴作用,有五十一个,旧译为心数,因数目较多的原故。这八识心王及五十一个心所,总括起来简单说,就是经上所说的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识,就是指八识心王。受、想,就是五十一个心所里的两个。行,是指除了受想两个心所以外的其余四十九个心所。这些心及心所,虽说是有忆念、缘虑、觉知等作用,但却没有显明的颜色来供我们分析观察,所以说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也非青黄赤白以外的其他杂色,而且除了没有颜色表现以外,也没有形色,像长短方圆大小等等;这样的推求还不算仔细,更进一层,「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就以一方虚空来说,已经莫测边际了,乃至于穷尽十方的虚空;一个世界来说,已经广大难测了,乃至穷尽太空中一切的世界,这样广泛的去求心的形体状貌,也找不到一点点可以区分的形状,能使我们可以得到的。这样说来,心既是空的这样彻底,我们怎么会有心的感觉呢?下文解释的明白:「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心的本体,原本是光明的,只是以众生无始以来,一念不觉,妄求加明,就是所谓痴暗熏习因缘,这才使本有光明,失去觉照,变成晦昧顽空,在愚痴昏暗中,六根对六尘,终日妄想攀缘,于是就起种种心理上的分别。由于不同的分别作用,于是大而山河,小而微尘所成就的花花世界,就呈现眼前。这就是所谓现妄境界,妄境界既现在前,于是就使人意念攀缘,生起执着。「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这些虚妄六尘缘影,终日在内心纷扰,而自己内心并不能觉知它是虚妄不实,空无自体,就妄认为是实在的有,于是就起分别觉知之念想,计较这个身体是我,外面一切为我所有;而实在的说,不但外面一切不是我所有,就是身体也不是我。再进一层,不但身体不是我,而能支配身体言语行动的觉了能知之心,也只是一个假名,而没有实在的觉了能知之相,这是什么缘故呢?「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这就是因为这个虚妄觉了能知之心,毕竟没有自体,不可以用眼见的缘故,这段经文是发明觉知空。∵
戌二、明境界空∵
【「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
前段经文说「熏习因缘,现妄境界」,就是心生故种种法生。又说「令生念着」,就是法生故种种心生。但是说到境界,人还可以指出来说说,若说到妄心上,觅之了不可得,人向那里指陈呢?这就是夺心不夺境,但境依心有,心空故境空,接看经文:「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意思是说,由于分别的缘故,才妄见境界的差别,若是没有觉知能分别心,能分别既没有,那有所分别的境界呢?比方说,若是没有眼能见,那有所见的颜色;若是没有耳能听,那里会有所听的声音呢?所以说若是没有觉知能分别的妄心,也就没有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的现相。到了这样程度,心境俱夺,五蕴皆空,不待灭了才空,这是心境俱夺。会妄即空到此讲完。∵
酉二、会妄即假∵
戌一、依心故境假∵
【「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谓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当如是知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
前文把虚妄境界会知为空以后,恐人执空,而忽略了有的一面,空是真空,有是假有,假有也就是妙有,真空不离妙有,故会妄即空以后,接说会妄即假,以资圆融。这会妄即假怎样的会呢?经文分依心故境假及依境故心假,两方面会。先说依心故境假,看经文:「以一切法,皆不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一切法,指眼前一切境界幻象,都不能自体单独成立,怎样成立呢?但只是依靠着虚妄心分别才成立的,这怎么说呢?「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为有」,你没看见吗?所说的眼前一切境界,各各都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境界,都是你自己思念才有的,如不思念,那里会有不同境界呢?「知此为自,知彼为他」,因为有思念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彼此,于是就由这彼此分别之间,生出自他观念,知道这是自己的,那是他的。「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世间万法,都没有自体。既是没自体,自然不能自立为有。不能自立为有,那里会有分别差异,种种不同的境界出现呢?「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谓有前外境界」,这些不同境界的出现,只是因为我们具缚凡夫,依靠妄心分别,不能觉了一切法本来面目是没有自体。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执着说有眼前外面一切境界,「妄生种种法想」,妄自生出种种分别事理现象的念头,「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说有说无,说彼说此,说是说非,说这好说那不好。「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不但分别某一部分事理的有无彼此是非好恶等等,大而至于无量无边的事理现象,莫不是依妄心而生。「当如是知,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这些无量复杂的念头,推源其本,既是皆由于妄心分别执着而起,我们修行的人,当该像这样的觉知,世间一切的万法,都是妄想生的,妄想是依靠着妄心做根本。这段大意是依心故境假。∵
戌二、依境故心假∵
【「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
前面说境界是依妄心分别而生,心假故境假。反过来看,境假自然心也假。看经文:「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前说一切法皆依妄心为本,然而这里所说的妄心,没有自体形相,因没有自体形相的原故,而它所以能成妄心,自然也不外是依靠境界的反应才有,若没有境界的反应,也就没有妄心,道理在那里呢?「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也就是所说缘虑思念觉知当前境界的缘故,才给它立上个名,叫作心。否则心在那里,就无法指出,这就是依境故心假。∵
戌三、重显唯心∵
【「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源主。所以者何?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因如此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
前二段经文,既然说境依心故境假,心依境故心也假,心境相依,究竟谁是源主,这里须要说一说,所以经文接着,「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再进一步观察,这内里妄心与当前境界,虽然说是彼此互相依靠,但他们的生起没有个先后,为什么呢?在唯识学里把人的认识,分为四种作用: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分里面除相分属境以外,其余三分都是心理作用。何以说呢?因为境界是以妄心而有,是自证分为增上缘,转成相分;妄心虽依境界有,是以相分为所缘缘,其能缘仍在见分。再者妄心总摄见分,及自证分,证自证分,同名为心,但指相分以为境界。见分与相分,都是依靠自证分生起,好比蜗牛头上两角,这是起无先后的道理。可是虽说是起无先后,而生起见相二分的源主,仍须辨明,所以下文:「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源主」,既是见相二分,都是依靠妄心生起,那么这妄心,就可算是一切境界的源主。「所以者何?」道理在那里呢?先说依妄心为源主的合理,「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因妄心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失去本有灵觉,不了解法界本体原是一相的缘故,这样才说是心里有了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再依无明业力的因缘,起见相二分,于是出现种种虚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这些妄境界,也是依无明灭后,境界才灭。照这样推演,源始根本,仍为妄心,应无所疑。∵
再看依境界为源主的不合理,「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无明原是由于心理一念不觉而有,并不是依一切的境界,自体不能觉了,说是境界有无明,无明是在内心,不在外境。「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是以无明力因生境界,不是以境界为因生无明,这样说有什么证明呢?「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显然的例证,就是因为一切诸佛,对于一切的境界都能照了,不生无明的原故。「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再者境界灭是由于无明灭它才灭,绝对不是因境界先灭,无明心才灭。这是什么道理呢?「以一切境界,从本以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因为一切境界,本来没有体性,都是由于妄心幻化才有,可以说是本来自灭,根本未曾有的原故,所以说是无明心不是依境界灭才灭。总起来看,依一心而起相分见分,种种相分见分,全体是心,可以互摄互入,互遍互融,「因如是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基于这些义理,所以说世间一切种种万法,都是依心为根本。以上是会妄即假。∵
酉三、会妄即中∵
戌一、就义体会∵
【「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义、体不异,为心所摄故。】∵
前文就妄相方面会一实境界,空的一面与假的一面都融会过了,现就不空不假的中道方面来融会,看经文:「当知一切法,悉名为心」,会过了妄相即空即假以后,了解真不离妄,本体含赅万有;妄也不离真,万有不离一心的道理,就应该知道,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可以称为心,甚么原故呢?「以义体不异,为心所摄故。」不异,是没有差异。义,是义理。体,是本体。世间万法,不论在义理上说,或在本体上说,万法皆如,都是一相,没有什么差异。怎么说呢?所谓义不异:就是一切法同为缘生,既同为缘生,在义理讲,同是即空即假即中,没有什么差异。龙树菩萨说过一首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即中道义」,也就是这个道理的证明。所谓体不异:就是说一切法同以三德秘藏为体,因万法皆有体相用,体本真空,具法身德。相是假有,具般若德。用离空有而即空有,具解脱德。一切诸法同以这三德为体,所以说是体不异。接看下文:「为心所摄故。」既同以三德为体,三德不离一心,既同是因缘生法,因缘不离空假中,空假中是一心三观,所以不论是就义理上讲及本体上讲,都是为心所收摄的原故,说一切法皆名为心。这段经文是就义体上会妄即中。∵
戌二、就缘起会∵
【「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
这是就缘起方面会妄即中的道理,「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再看世界一切万法,皆是从心所生起,就是为前文所说相分是依自证分而起的。「与心作相」,随心生起作为心的对象,也就是与见分作亲所缘缘,「和合而有」,既是亲所缘缘,则心与境没有际畔,应该是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心与境刹那刹那不停的共同生,共同灭,没有先后,「同无有住」,心没个停住,境也没个停住,后念与前念相似相续,就好像现在电影胶片,一张张接连不断,后张与前张相似相续,道理一样。所以下文:「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义甚显明,不须细释。这就是要我们了解,眼前一切妄境,无论它是如何的因缘和合起各种现象变化,但都不能离心另外而有,单就心与境共生共灭上看,就知心与境是一体的。这段经文,是就缘起上会妄即中。合前几段,明体完毕,下文明相。∵
未二、明相∵
申一、标名∵
【「如是所说心义者,有二种相,何等为二:一者心内相,二者心外相。心内相者,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真,二者妄。】∵
前文明体,是说明心的本体,原无分别,量周沙界,竖穷横遍,一念具足十法界,全妄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议,实在用不到再谈相了。但是若没有相则不可以言说,不可以心想,根本无从领会。且克实说来,体无相则不显,无相亦无不相,因此明体之后,必得明相,相是什么?请看经文:「如是所说心义者」,就是照上面所发挥心体的意义,「有二种相」,所表现于不空这方面,有二种可见之相,「何等为二」,那二种呢?「一者心内相,二者心外相」,第一是心内相,第二是心外相。「心内相,复有二种」,心内相又分二种,「一者真,二者妄。」第一说真,其次说妄。在没有讲到下文说真说妄以前,这里须先交代一下,我们的心,若按相上说,无论是说内相、说外相,皆是无相,否则不能称之为相大。这是明相的一项大原则,须要立定的。何以说呢?所谓心内相者,实在不是在内,但以自证分及证自证分微妙幽密,没有法子看到的原故,才叫心内相;再说到心外相上,所谓心外相者,实在也不是在外,但以相分及见分的作用明显,大家所共许的缘故,所以才叫心外相。推到极处,内相外相,同叫作心;心以外更没有别的东西。再说到「心内相」分真分妄上,「真」就是一切心与心所,见相等四分所依靠的理体,也叫作实相,因它普遍于内外二相,以微密不见的原故,暂且说它为内。「妄」就是一切心与心所,由于自证分、证自证分内二分迷真而起,就以真如为体,没有另外的自体,所以叫作妄,这妄相既没有自体,也就没有方隅分际,没有方隅分际,也就不可以见,因为不可见,所以也属于内,下文再分别进一步说明。∵
申二、别释∵
酉一、释真∵
【「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
「所言真者」,前文说心内相,讲到真上,也就如同起信论所说的觉义,觉就是心体的本相,所以经文说:「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真就是心体的本来相状,本来相状是什么相状呢?如如不异,本来的相状是无相之相,无相之相是一体没有别异,所以说它是如如不异;其间就一法不立,一法不立,就丝毫没有染污相,既是没有染污相,所以说它清净圆满。无障无碍,有染污、有别异,才会生障碍;既如如不异,既清净圆满,那会起障碍呢?所以说它无障无碍。又这真心本体无相而相,人难见其相;不有而有,人难见其有,所以说它微密难见。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既是微密难见,怎么说他是真呢?要知道,世间一切法,能见者皆非真,因为都是因缘生法,生灭变异,有范围,有限制,不普遍,都不会常久,所以说一切法皆非真实,而心内相则不然,接看下文:「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这相所以能称为真者,是因为它不像世俗假法,它能普遍达到任何一个处所,而且能常久不坏的建立一切法,生长一切法的原故,一切事理现象皆依靠它而有,所以说它是真。∵
酉二、释妄∵
【「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
「所言妄者」,讲到妄上,也就如同起信论上所说的不觉义,因不觉就起念攀缘,所以经文说:「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妄是由真变的,真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变作识就是妄。但这最初的转变,在唯识学上叫无明不觉生三细,但怎样不觉就能生出三种细像呢?三种细像又是什么呢?这在没有接讲经文以前,先约略介绍一下:本性自无始以来,因一念不觉,妄求加明,实在本性原本光明,不须加明。一经加明,反失去原本光明,变成妄觉,由全能变成不能,于是有三种很微细的妄惑出现。这三种微细妄惑,就是世间一切妄相的根本,这就是无明不觉生三细的道理。至于说到三细像是什么?第一是无明业相,第二是能见相,第三是境界相,这三种细像,在经文内,就可以看出,接看经文:「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所说心内相的第二种妄相,就心中起念乃至忆想等事,起念就是业相,因为本性不觉求明心动,动相就叫做业,也就是诸心心所各有自证分证自证分内二分。至于分别、觉知、缘虑、忆想,就是能见相,也就是诸心心所各有见分。这是三细中的前二种细相,至于三细中的第三种细相,就是下面经文所说:「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所生的一切境界,就是境界相,也就是心心所各有相分,而内虚伪,无有真实,是说依本觉才有不觉,不觉之念,没有自相,不离本觉,若离本觉,就没有不觉,所以说是虚伪不实,这几句经文合起来的意思是说,这能起念分别等等的妄心,虽然于念头起后,能再生出一切种种的现前境界,但它是依本觉而有,是虚伪的,没有真实的自体,不可以看见的原故,所以说它是妄。∵
酉三、释外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