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又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三十七章以前是《道经》,三十八章以后是《德经》。

本章是《德经》的第一篇,主要论说大道运用于世间的不同体现,以及我们该怎么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在古代,道是道,德是德。“道”,是一切之根本;“德”,是“道”体现出来的种种性质。从某种角度说,上德就是大道。大道有一种不言的性质,就是有用而不言用,有功而不言功的性质。

上德的人,对人有德而不自以为有德,那才是真正的有德。

上德的人对你好,做了也就做了,不会是有心去做,也不会表白自己的行为有多么高尚。完全是自然而为。

关于“上德不德”的思想,庄子同样也有过论述。他说什么是“上德”呢?上德就是要做到“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就像是一杯水,满满的,但不外溢,不外显,人不知,鬼不觉。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德也是德,不过这种德已经脱离了大道,有了彰显的痕迹,做了好事自己记得很清楚,而且希望别人也知道。所以老子说,这可以讲是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

上德的人不强为,不妄为,似乎什么都没干,但却无所不为;下德的人似乎干了许多事,整天忙的不亦乐乎,其实漏洞百出,不到位的地方多得很。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仁,即仁爱,但这种爱是与恨相对应的,是有远近之分,亲疏之别的。上仁,即大爱,这种爱没有分别,完全是自然流露。所以,上仁的作为,还没有痕迹,好像什么都没做似的,从这点上说,上仁还是体现了大道慈爱的性质的。

义,是指他人有难,出手相助的举动。上义,是指他人有难,适宜的有选择的出手相助的举动。上义所表现出的作为,是自己心里明白,别人也看得很清楚。义重必定生刚强,刚强必定生是非。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礼,是指示人以曲。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上礼,是指处处行礼之人。如果大道是个人的话,那么对上礼者的行为,大道会不屑一顾的,提起手臂把他扔到一边去。因为上礼实在是离“道”越来越远了。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所以,失去了“道”,才会出现德;失去了德才会出现仁;失去仁才会出现义;失去义才会出现礼。人如果到了崇敬礼的地步,那真是忠信全无,混乱到了极点。

这里老子告诉我们,守道是做人之根本,是世界平和的珍宝。世间提倡的仁、义、礼等美德,都是因为丢掉了大道的缘故。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高明正大清静无为的人,体现大道的光辉,无为、不动、不闻、不见,昏默若愚。一心向道之人,处上德之厚,不处上礼之薄;居上德无为之实,不居上仁、上义、上礼有为之华。故去除上仁、上义、上礼之彼,而取无为上德之此。

孔子在世时强调仁、义、礼,并穷其一生大力推广和提倡。他还就礼的问题专门向老子请教过,但老子没有回答他的提问,只是给了他一些指导和教诲。后来孟子又提出“智”,董仲舒又提出“信”,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儒家“五常”,一直成为中国人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老子所处的时代已经非常混乱,当时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一章,老子告诉世人,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丢掉了大道,而不是别的。要想让这个世界祥和、互敬、无争、安乐,除了坚守大道,我们别无选择。

更多【龙泉解《道德经》】文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