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列表

浅析儒家乐论思想与中和论美育观

传统文化“浅析儒家乐论思想与中和论美育观”。音乐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各门艺术中起着主导作用。儒家把∵“乐”∵作为其礼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哲人对∵“乐”∵的审美教育功能进行了深入的阐发。作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上占主体地位的儒家美育思想,∵其对礼乐教化传统的维护、发展态度引起了墨子的∵“非乐”∵论、老子的∵“大...

9.5米高孔子像落户天安门广场

传统文化“9.5米高孔子像落户天安门广场”。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北京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国家博物馆孔子雕像落成昨天,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雕像正对东长安街,孔子雕像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

曲则全【龙泉解《道德经》22章】

传统文化“曲则全【龙泉解《道德经》2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这一章,老子教人要纯一不杂,去骄去贪,生怕世人常存好胜之心,自显功劳,而妄加采取,有害清静之道。曲...

孔德之容【龙泉解《道德经》21章】

传统文化“孔德之容【龙泉解《道德经》21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本章是对“道”的境界的描述,说明大道孕育万物,并存在于万物之中,自古自今无不如此。大道恍恍惚惚,但的确又是诚实可信的,悟道者...

道教发展的新气象与新机遇(二)

传统文化“道教发展的新气象与新机遇(二)”。三、中国道教界的重要活动近年来,随着宗教自由政策的贯彻、党和国家对道教界的关心,道教界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和各界接触,树立自身形象,提高道士的素质,宣传道教文化,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吸引越来越多人关注道教发展事业。近年道教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一)组织建设道教组织建设主要指各地...

绝圣弃智【龙泉解《道德经》19章】

传统文化“绝圣弃智【龙泉解《道德经》19章】”。圣,指能、作为。智,指谋划、算计。如果统治者不用能力,去除智谋,那么,老百姓也自然不会显能斗智,平静的生活,获得大利益。一般地讲,统治者提倡什么,老百姓就会追逐什么。统治者不为,就是大作为,不标榜,老百姓自然心安。这是外说。内说是指修行人放下杂念,抛弃彰显,听任自然,就会诸气化淳,还我本来自性,受益...

功成事遂【龙泉解《道德经》17章】

传统文化“功成事遂【龙泉解《道德经》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本章讲每个人的根器不同,他们所表现的对“大道”的认识和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时告诫世人,闻道、信道、顺道而行是成道的路径。太上,不知有之;太上,就是至高无上,这里不是在谈“道”,而...

《老子》四八∵无为而成

传统文化“《老子》四八∵无为而成”。“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的人做事中间的坎坷特别多,但有的人做什么事都很顺利,究其本质,是因为有的人太爱做事了,或者说,太爱生事了,所以就会生出许多事情来让他处理,他就有做不完的事。老子的学问是应对于无穷无尽的时空的大课题,而某些教诲如果单单放在做事上来看,则又体现出他的以无变应万变的力量。第四...

微妙玄通【龙泉解《道德经》15章】

传统文化“微妙玄通【龙泉解《道德经》15章】”。道家有个观点,人类的智慧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增长,而是在减退。所以,老子,以至于后来的庄子在谈得道之人时,总是要加上一个“古之”,是指当代的人离道越来越远了,而古人得道的就很多。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那么,古代得道的人是个什么样呢?老子说,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微,是说道的幽深,不可识;妙...

视之不见【龙泉解《道德经》14章】

传统文化“视之不见【龙泉解《道德经》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生化万物,它既无事相,也无名相,若称它为“道”,已是勉强了,称它为夷,称它为希,称它为微,都可以。因为“道”是看不见的,“道”是静无声息的,“道”还是细微不可触摸的。这三个方面是不能细分的,因为它们又融而为一,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