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禅师小传

(公元904-975年)

杨笑天

一、生平简介

杭州慧日永明院(今净慈寺)延寿禅师,是五代、宋初行化于杭州的中国禅宗法眼宗的着名禅师,又被中国净土教尊为第六祖,同时,他还留下了得等身的着作,所以,无论在在中国佛教史上还是在佛教思想史上,他都居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延寿俗姓王,字冲玄[1],号抱一子[2],赐号智觉,钱塘人[3],入寂于宋太祖开宝八年(975)[4],寿七十二[5],可推知其生于唐哀帝天佑元年(904)[6]。

传说他在襁褓之中便表现出过人的天赋:生满周岁时,有一次因父母争吵,旁人劝阻不听,便从高榻上奋身坠于地,使父母惊抱之,争吵遂止,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孝顺天性、勇气和聪慧。少年时代,抱负远大,曾慨叹∶“大丈夫不可坠于凡伦,立身行道,光显宗亲,莫如为学”。遂为儒生,精进习文,昼夜不懈,学问日长,其诗句“江边千里海涛深,蟾蜍彻旦光不沉”为时人所叹服。十六岁向吴越王钱武肃献“讲德诗”、“齐天赋”[7]。

延寿的少年时代时值五代初期,天下已处于战乱割据状态,不过,中原王朝依然存在,科举制度也未废绝[8],且唐亡未久,遗风犹在,所以,时人还有通过科举而立身出世、光显宗亲的愿望。而且,吴越边地之人欲参加中原王朝的科举考试,除非天下统一太平,否则难以如愿[9],说明五代之初世人对天下不久会再度统一太平,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但是,世事的变化不尽人意,直到延寿二十岁时(923),中原王朝虽有更替,但天下仍然不见太平的征兆,而吴越王钱鏐是乘乱世发迹的一方诸侯,虽然深信佛教,但既乏修德之心,又无齐天之志,对少年延寿的才华未表示赏识,所以,延寿在吴越之地“立身行道”的希望也十分渺茫。这样,延寿少年时代以来的“立身行道,光显宗亲”的梦想只有归于破灭。

延寿自幼信佛,但真正觉悟到人生无常,还是在经历了这个幻灭的警醒之后。传说他从二十岁起开始转而修学佛法,吃素诵经,十分精进,仅用六十天便将六万九千三百余字的《法华经》背诵下来,可见天赋非凡,佛缘深厚[10]。这样一个人才,生于这样一个乱世,理想不能实现,于国于家皆不能有所作为,难怪他要看破红尘。

不过,他的尘缘尚未了结。二十八岁时曾出仕吴越,为华亭(江苏省松江县,今上海一带)镇将,后为督纳军需之吏[11]。

彻底斩断尘缘,剃发出家,是在大约三十四、五岁的时候。其时(天福二年,937),雪峰高足翠岩令参(生卒不详)于龙册寺盛弘禅法,他便礼令参为师,出家受具[12]。关于延寿出家的因缘,历史上有一个“盗官钱放生获死罪而出家”的传说,但这个传说有很多可疑的地方(当另文详述)。

延寿跟随令参出家后,先在龙册寺习禅,非常刻苦。后来省悟到自己修道的因缘还是在自己信仰的出发点――《法华经》上,于是,便去天台山精修法华忏法,时间长达七年之久。通过法华忏的长期修行,不仅确立了净土信仰,而且对法华忏的诸深法门也有了很深的证入,传说他修行中曾九十日入定,乃至有鸟儿在他衣中做巢。法华忏的修行告一段落后,去参谒法眼宗二世天台德韶禅师(891-972),抉择所见。德韶对他深为器重,秘密地授与玄旨(禅宗深奥的宗旨),并预言他∶“与元帅有缘,他日大兴佛事”。这一段修证的经历不仅是他自己人生中的大事,在佛教史上也是值得书上一笔的事件。因为他日后作为一个禅宗祖师被尊为中国净土宗的第六祖,成为禅净***的象征性人物,便肇端于此[13]。

嗣法德韶,成为法眼三世之后不久,大约在后周广顺元年(951)前后,他离开天台,隐遁于雪窦山,“昼诵莲经夜坐禅”(《永明山居诗》)。后来名声远播,四方学侣云集,因而也时常上堂说法。

北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即皇帝位,废除了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以来的排佛政策(955-960),复兴佛教。这一年,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决定复兴灵隐寺,请延寿主持,于是,他又回到了久别的杭州。

建隆二年(961)慧日永明院的开山祖师道潜入寂,忠懿王又请延寿继其法席。从此,他便彻底告别了山居隐遁的生活。《山居诗》[14]也从此绝笔∶

三度曾经游此地、随缘权顺世间情。登山虽有谢安志、遁迹惭无慧远名。

翠叠寒枝松未老、景深幽径竹新成。莫言去住关怀抱、云本无心水自清。

这首诗当是初入永明时写的,诗中表示,自己虽然有终身山栖隐遁的志趣,但内心已经达到了云水无心的境界,可以随顺世间因缘去兴隆佛法了。

延寿自移锡永明院后,直到入寂为止的十五年间,一直住在那里。这时期的情况,根据《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新修往生传》《禅林僧宝传》《乐邦文类》《人天宝鉴》《释门正统》《永明道绩》等的记载,大致可以整理归纳如下∶

1、受忠懿王之请,修方等忏;

2、上堂说法,受行者参问;

3、度人出家;

4、常讲律文,常行布萨,常为四众乃至七众授菩萨戒;

5、施食放生,奏请西湖为放生池;

6、常勉励信众营造塔像;

7、每日六时散华行道;

8、诵《法华经》达一万三千余部(遍);

9、撰写“大乘悲智愿文”代众生每日发愿一遍;

10、日课百八事;

11、日暮往别峰行道念佛,行人闻螺呗天乐,忠懿王闻而感叹,为造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

12、着《万善同归集》、《宗镜录》及诗、文、偈、赋等数千万言;

13、名声播于海外,高丽国王读其着作感动,遣使致书,申弟子之礼,赠金线织成的袈裟等;

14、高丽国僧求法而来,有三十六人亲承印可授记,先后归国,各化一方。

延寿入寂后,最初塔于大慈山,树碑建亭,后来荒废。至明代,净慈寺僧大壑将其移至净慈寺(永明院于宋代改称净慈寺)东,建塔院[15]。塔于文革中毁,今已重建,笔者于2000年10月访之,状如天台智者大师之塔。

--------------------------------------------------------------------

注释:

[1]∵《释门正统》及《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作“冲元”,《佛祖统纪》等作“冲玄”。按,当为“冲玄”,“玄”当因避宋讳(太祖讳“玄朗”)而改为“元”。参见《历代避讳辞典》(王彦坤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玄”条。

[2]∵此号始见于《释门正统》卷八及《咸淳临安志》卷七十。

[3]∵“本钱塘人”出《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作“余杭人”,余杭与钱塘大体上可视为同一个地方,即现在的杭州一带。从《龙舒净土文》开始,又有了“本丹阳人、後迁余杭”的说法,根据不明。《人天宝鉴》更有“先丹阳人、父王氏、因縻兵寇、归吴越、为先锋、遂居钱塘”之说,根据是“实录等”。“实录”现存1160年的宋版,与《龙舒净土文》成书同年,其成书虽不可能晚于《龙舒净土文》,但无法确定《龙舒净土文》所说是否根据“实录”。

[4]∵此据《宋高僧传》卷二十八及《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等绝大多数延寿传。唯《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作“开宝七年卒”。

[5]∵《释门正统》卷八作“寿七十四”,《历代法华持验记》卷下及《净土晨钟》卷十作“年九十八”,今依《宋高僧传》及《景德传灯录》。

[6]∵延寿生年的推算,陈垣的《释氏疑年录》(中华书局,1988),畑中净园的“吴越の佛教――特に天台德韶とその嗣永明延寿について”(《大谷大学研究年报》七)、石井修道的“永明延寿传――法眼三祖と莲社七祖――”(《驹泽大学大学院佛教学研究会年报》三)、森江俊孝的“永明延寿の生涯について”(《驹泽大学大学院佛教学研究会年报》八)、孔维勤的《永明延寿宗教论》(新文丰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等皆相同。

[7]《人天宝鉴》、《释门正统》卷八。

[8]∵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1959年)1135、1136页。

[9]∵依唐制,参加科举须由地方官保荐,故称为“贡举”。

[10]∵《释门正统》卷八∶“二十一、悟世无常、从释诵莲经”,《景德传灯录》∶“总角之岁,归心佛乘。既冠,不茹荤,日唯一食。持法华经七行具下,才六旬,悉能诵之”。

[11]∵《景德传灯录》∶“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宋高僧传》∶“两浙有国时为吏,督纳军需”。

[12]∵《宋高僧传》∶“属翠岩参公盛化、寿舍妻孥、削染登戒”,《景德传灯录》∶“属翠岩永明大师迁止龙册寺、大阐玄化。时吴越文穆王知师慕道、乃从其志、放令出家”。

[13]∵详细请参见拙论“永明延寿的净土信仰之确立”,《佛学研究》1998年号。

[14]∵现存光绪乙酉年(1885)江北刻经处的刻本,版存南京金陵刻经处。

[15]∵事载《净慈寺志》及《永明道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