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禅宗史上的一个着名传说及其象征的意义

传说中,公元674年,湖北黄梅双峰山东山寺弘忍门下关于传承衣钵的风波。

神秀和惠能的故事。

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惠能偈语:"普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后两句又作"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南逃岭南:十六年的隐居生活。

公元689年,广州南海寺发生的故事,"风也不动,幡也不动,是人心自动"。

这一传说的象征性意义。一、瓦解佛教一直奉行的传统观念"法有我空",把佛教大乘般若学的"空"推向了极端(关于"空":∵首先,指现象世界中的一切都没有"自性",∵关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次,"空"又指人排除对于现象世界的固执认知后,产生的一种清静自由的心灵状态)。二、两种修行方式的变化。∵从"屈"、"曲"、"直"的渐悟渐修,到"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的顿悟,可以说是从印度佛教立场到中国道家立场的转换。三、"无心是道"的自然而然,适意放松。

什么是禅宗的北宗和南宗。

二、∵《坛经》本身的故事

神会与滑台大会的戏剧性故事。"二十年后"∵的预言是真的吗?

关于《坛经》本身的故事和疑问。

《坛经》到底是惠能讲话的原始记录,还是后来神会编出来的。

从甲骨文、敦煌文书的发现说起。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胡适对《坛经》的怀疑。《荷泽大师神会传》:"南宗的急先锋,北宗的毁灭者,新禅学的建立者,《坛经》的作者,这就是我们的神会,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伟大的功勋和永久的影响。"

三∵、《坛经》中的若干关键词与禅宗的主要思想

南宗禅的四个连续的关键性观念:

人性:"世人性本自净"。

超越的方法:"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认识的方法:"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

达到最后境界:"顿悟"。

【参考文献】

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北京,1983。

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六世纪到九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铃木大拙《通向禅学之路》,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