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无法召唤每个人都走进大自然,保持心灵纯净,并时常与众人分享当中的喜悦,但我确实用如是的态度生活着,并为这种生活而不断努力。

人不要作茧自缚,而应像花朵一样,有不断绽放的勇气。

有生命力的花,今天开放的姿态与昨天是不一样的,因为花儿每天都散发出不同的香气与光彩。

放下,并不是要你离家出走,而是要你跳脱旧有的思想与生活习惯。如果不这么做,只是一味地追随他人,便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只能跟随他人的节奏,随波逐流,失去自己的光彩。

走出来,是要让自己能够自主地重新展开新生活。只有彻底摆脱陈旧的思想樊篱,才能开始全新的人生。

生命常新。生命应当和奔流的河水一样,不断向前。如果我们的生命被框限在沼泽里,生命之流必定会受阻。所以我们应当随时把阻拦生命之流前进的堤坝推倒,使之奔流不息。

独居者比一般人更容易重新开展新生活。我常自问,究竟怎样才能活出自我?目前的生活状况还可以吗?经常这样反思,就不会每天都重复做同样的事情,而会企盼一个全新的开始。

去首尔时,我偶尔会到大型书店买书。有时我会买一些与个人修行无关的书,阅读这类作品让我获益良多。

比如说国内备受推崇的日本作家盐野七生,就曾在作品中写道:“不对世俗妥协,正直生活的人,就是有魅力的人。”

阅读这些书籍后,我不禁会想:在他人眼中,我的生活是否也很有魅力?因此,我常常会涉猎毫不熟悉的书籍与思想,希望令人生常葆新鲜。

最近我住在江原道,但每隔三四个月,还是会回一趟之前住过的佛日庵。就居住条件而言,虽然现在住的地方没有电,也没有电话,我却感到很自由。若是依照出家以前的习性,我肯定会想方设法接通电源,但那样就失去了离群索居的意义。现在这个世界,哪儿会没有电呢?

况且,一旦接通电源,就会陆续购买电冰箱、电视机、录音机、放映机、烤面包机、洗衣机等电器;那么,这不就失去了在山中生活的意义?

总之,最近不知是否因为年纪大了,比较能够接受事物本有的样貌,安于当下的境况。

觉得不方便很好。我们过得太便利了,因此每遇到断电、通信中断就会坐立不安,不知所措;但我住的地方根本没有这些条件,也不需要这些物品。

我所生活的这个地方不需要缴纳电费和水费,由此激发出我潜在的生存能力与原始野性。

去年我盖了一间厕所,在那之前这里是没有厕所的。过去想要上厕所,如果遇上下雨天,就得打着伞,到田里挖个小坑,像动物一样排泄之后,再把排泄物埋起来。

遇到下大雨或是下雪,没有厕所真的很不方便,所以我到小溪旁捡了些碎石块,用树枝和树皮搭盖了屋顶,建造了一间厕所。

因为完全要自己动手,所以我花了一个月,才把厕所建好。虽然设施简陋,但至少这是我徒手努力的成果,所以我对这间厕所感到非常满意。我深觉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生活,真的非常有意义。

我们过于依赖现代文明的工具,从而磨灭了自身无限的可能与潜能。我们犹如工具的奴隶,只要这些东西稍微出现故障,就会感到束手无策。

我住的地方虽然没有电,有时不太方便,但我的内心感到很舒坦。

以前我使用蜡烛,但冬天风大,火苗飘忽不定;现在则改用油灯,晚上礼佛后,点着油灯倚墙而坐,注视着火花,仿佛能够听到岁月飘然流逝的声音。如果有了电,有了各种便利的设施,就再也享受不到如此简朴的生活点滴了。

幸福是什么?我们能因外在的事物感到幸福,但是发自内心、散发着花香般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不会从显而易见的事物中感受到幸福,因为幸福藏在细微处;对生活心怀感激,细致入微地关注周遭的一事一物,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不要过度依赖现代文明的工具。找个晚上把电视关掉,不用电灯;点燃一支蜡烛,即使不在山中,我们也能间接体会到山中的幽静。

与三两亲友一起啜饮清雅的绿茶,畅谈恬淡的话题,感受生活的香气;偶尔放下电话,不看报纸,用十或三十分钟,挺直腰杆面对墙壁,问问自己:“我是谁?”

如此就能从生活的源头认知它的本真面貌,由此从现代文明工具的束缚中解脱。每天哪怕只拥有一刻清静、自由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品质也能大大改善。

分享彼此的生活,并不是指互相共享财物这类物质的东西,而是分享温暖的话语,分享你的所见所闻。与人共事或共处,若缺少了分享的喜悦,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无论身在何处,若没有与人分享的喜悦,就称不上“生活”了。

即使生活很贫困,只要怀有分享之心,就能与他人共享幸福。我们在与他人分享内心的同时,自然也能与大家共享自己的财富。这么做,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充实。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与人分享似乎会让我们所拥有的减少,但从精神的层面来看,分享会让我们拥有更多。

每次冬天下雪后,动物们就会前来我的住处觅食,因为我常常会放一些豆子和面包在外面,后来四十雀也来了。四十雀需要小米,我便到市集买了点小米。

吃地瓜的时候,我也与动物们一起享用,我吃一口,它们吃一口。入眠时分,动物们为了寻找水源,会在我的屋外徘徊,因此,雪地上常可看到兔子、獐,还有野猪的脚印。

每当太阳快下山时,我会用斧头在冰面上敲出一个个的小洞,让小动物们都能够喝到水。如果只敲开一个洞,洞口很快就会结冰,所以我会多敲几个洞,空气流通了以后,洞里的水就不会结冰了。

对我而言,这便是分享的喜悦;分享就是随时随地关怀他人。

2

禅思小径

圣弗朗西斯曾经说过:修道者的房屋必须只有土壤与木头。

生活是为了自己,不断创造的过程,

而非假手他人。

无论草木或人类,都得面对生老病死。

树木仿佛面无表情,默然地站在那儿;

但它的内在,却从未停止过创造。

仔细倾听土地隐秘的话语,

你会发现它们时刻都在准备萌发春天的新芽。

只要时机一到,它们便将内在储备的生命力,

向大地绽放。

——摘自法顶禅师随想集《山房闲谈》

?

不久前,明洞圣堂为纪念建成100周年,举办了一场演讲。演讲会当天特别邀请法顶禅师为天主教徒与佛教徒讲授经文。一位佛教行者站在天主教的布道台上讲经,这在首尔当地,可说是前所未有的盛事。

那天禅师是这样开场的:

“就如神父刚刚所言,虽然之前我也曾在不少修道院中开示,但在这样宏伟的圣堂中演讲,今天可是头一回。非常感激明洞圣堂邀请我参加圣堂建成的百年盛典,由衷感谢天父,让我有幸能够站在这里。”

现场顿时欢声雷动,听众们给予极热烈的掌声,当场我也感到心灵的悸动。即使没有今天这场佛教与天主教的交流活动,光是看到禅师站在十字架前的情景,就让人感触良多。

我知道禅师在那期间从未出席过任何全国性的宗教祈祷会或聚会,他是那种难得在如此正式的公众场合露脸的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禅师与几位天主教及基督教人士非常亲近。他与张毅主教维持多年情谊,两人除了服装略有差异,几乎像是孪生兄弟。

因此,后来首尔的金寿焕与楚基敬前来参加吉祥寺的开光仪式,并在佛像前念诵祝贺祷词,也并非偶然。当然禅师也在那一年的圣诞节以祝贺回礼。

禅师喜欢圣弗朗西斯的生活方式,并一直坚持以同样的态度修行,他也常常引用沙码教父的奇闻轶事来开示。禅师与拉比和印度教诗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每次与我见面时,都会谈起克里希纳穆提(Krishnamurt)的《最后的日记》让他内心多么感动。一位修行者若修证到一定的境界,我相信他的一言一行不单影响我一人,更能使其他行者及众生都获得莫大的启发。

荷兰名画家弗雷德里克·弗兰克曾说:“真正的艺术超越艺术。真理不为宗教栅栏所束缚,爱不只是拥抱那么简单。”

根据佛教传统,若弟子对禅师行三顶礼,禅师根本不需要感到尴尬,但是每次别人对禅师行顶礼,禅师脸上都会流露出不自然的神情。他那澄澈与直视真理的眼神,流露出大多数长时致力于修行的人早已忘却的单纯。

过去先贤曾说:“船用以渡河,宗教用以超越宗教。”看着禅师站在明洞圣堂的布道台上,用有点腼腆的语气诉说圣弗朗西斯的故事,我不禁想到,站在面前的,正是一位真正脚踏实地的人啊。

禅思小径

借用一句圣弗朗西斯的话:“贫困不是一条让我们跌倒的道路,而是促使我们向上攀升的道路。将自己的所有与陷入困境的邻居共享,是升华自我的转折点。”

我们不能因为面临经济危机就一蹶不振;事实上,经济危机反而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契机。

为了毕生坚持圣洁的贫穷,圣弗朗西斯临终时,在遗言中嘱咐追随者:只能使用土壤与木头来建造房舍。这段遗言使我深受启发。

佛教经典中有云:一位好的修行者应当首重清贫,如果无法坦然度过清贫的日子,就不容易生起菩提心或了悟真理。

正视清贫,选择无染的清贫生活,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节制之美。

人们在富裕中容易堕落,清贫则能为我们带来内心的平和。

从欲望的纠葛中解脱,人类才能与宇宙融为一体。倘若被欲望与执念控制,我们就感受不到身外的宇宙生命。

把拥有的物品减到最少,让心灵得到升华,成为宇宙生命的一部分,这便是清贫。清贫是一种节制的美,是人类的基本美德。

至今仍活跃的佛教精神就是要训练我们自律,并了悟柔美的节制精神。

怎样才能拥有清贫的美德?答案是要拥有温暖的胸怀。我们在使用各式各样的便利商品时,应自问:我们是否真的为此感到幸福呢?

只要按一按按钮,就能做饭、冷藏食物、清洗衣服;使用这些设备时,我们能感受到多少幸福?对这些物品是否真的心存感激?

人类不能只靠大脑的智力存活。只注重头脑的运转,世界只会越显冷酷。如果社会只注重头脑智力,人们的心就会丧失能让温暖注入的空间。你看!所有的否定、谤议、欺瞒与尔虞我诈,不都是奸巧的头脑智力在起作用吗?

相反地,我们的心与这些恶念无关。心不会去理会红尘俗事。现今大学选拔人才只注重才智,这样的方式值得重新思量。一个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社会,会产生各种问题。

人与人之间,并不是通过脑部思维来彼此信任,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互相信任。人类的大脑产生的是抽象的思维和概念,大脑总是在计较和起疑,但是只要敞开心怀,我们就能接受一切事物的本来面貌。坦诚的信任才是真实的信任,信赖与诚实不是从大脑产生的,而是源自于心。

想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拥有一颗温暖的心。活在世上,我们最需要用心之处,便是亲切地对待身边的人。每一次相遇,都是传递内心温暖的好时机。

因为内心感到温暖而涌现的那份亲切感,是人类和谐共处的基础。唯有亲切待人,对身边的人付出更多关怀,世界才会充满和善的气息。

宇宙是无限的,若我们封闭心扉,偏执地生活,世界就会变得狭隘。若能友善待人,因为这份善念,我们自然也能敞开心扉。

让身边的人欢喜,自己也会一同欢喜;让他人不悦或感到孤单,自己也会感到悲伤。因为心的根源只有一个,这是内心的真实声音。

拥有一颗温暖的心及清贫的美德,我们才会成长。给我们带来不幸的往往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缺少温暖的内心。

要培养清贫的美德,必须懂得知足。圣雄甘地曾经说过:“地球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

现代人过于贪婪,使地球的有限资源日益枯竭。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人们物质上多么富有,但精神上却如此贫乏。

二三十年前,人们拿到几块饼、几升米就已经感到很幸福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常常心存感激。

现在,我们拥有比过去更多的物质,却无法享受旧时的那种幸福,这是因为我们无法分辨生活的必需品与非必需品。

幸福的秘诀,不在于拥有多少必需品,而在于我们能从舍弃不必要的事物之中获得多少自由。正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言,寻求幸福的方法就在自己的心里。

内心充实是外在富有所无法比拟的境界。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充实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心无杂念地祈祷时,自然能感受到内心的丰足。生活上没有太多烦扰时,内心自然会感到非常充实。

公元二世纪,南印度的着名大乘佛教学者龙树在《劝诫王颂》(又称《龙树菩萨劝诫亲友书》)中写道:“求财少欲最,人天师盛陈。若能修少欲,虽贫是富人。若人广求诸事者,还被尔许苦来加。智者若不修少欲,受恼还如众首蛇。”

从这几句偈颂来看,知足的人,内心是丰足的。即使所有的财产都被偷光,仍会认为自己很富有;反之,若是霸占了许多财物仍无法知足,这样的人,只是金钱与财产的奴隶。

不管拥有多少财物,永远都不觉得满足,是现代人的通病。大多数人长期处在精神饥荒的状态,他们外表光鲜亮丽,生活阔绰,精神上却空虚贫乏。由于只追求“大”与“多”,就将“小”与“少”所蕴含的美丽、珍惜、爱与感谢全都忽略了。

幸福的条件是什么呢?幸福就藏在美丽、珍惜、爱与感谢之中。从香气怡人的一杯茶中,有时候也能感受到幸福,这使我心存感激。走在路上不经意看见一朵盛放的丁香花,也能让我体会到幸福的感觉。那朵花,让我一整天都精神愉悦。

有时,从朋友的亲切话语中,哪怕只是一通电话,也会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幸福就是源自如此细微的小事,而不是来自显而易见的特殊大事。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心,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幸福。

因必要而活,而不要因欲望而活。我们必须明白欲望与必要的差别。欲望是基本需求之外的渴望,必要则是生活的基本条件。

当只需要一个时,拥有一个就好;如果拥有了两个,有可能一个都保不住。

我常用一个故事来做比喻:我曾经有个非常怪异的习惯,只用钢笔写字,就算用钢笔,也必须使用笔尖非常细的才行,似乎只有那样的笔,才能充分表达出我澄澈的感情。

有一回,在东京大学留学的一位禅师知道我喜欢细笔尖的钢笔,便到文具店买了一支给我。怀着感恩之情,我用那支笔写了许多文章。到了巴黎后,我在当地发现有许多那样的笔,于是买了一支回来。

但是,从那天起,当我再次拿起禅师送给我的细钢笔时,对它再也没有之前的那种珍惜与感激之情。最后我只得把我从巴黎买回来的那支笔,送给了另一位禅师。尔后,我才又重拾最初的珍惜之情。因此,不论任何物品,当只需要一个的时候,拿一个就好。

对有些人而言,一旦过于执着物欲,物质便会反过来,变得比人类的生命还重要。

试想一下:当你买回很贵重的物品,无论当时多么开心,可是一旦物品摔碎或遗失了,你就会像大祸临头般地惊慌失措。

物质只是生活所需要的辅助工具而已。不把它当做生活的工具,却将之高高供奉在上,它就再也不是一件工具了。被外在事物束缚,精神之门就不会敞开;我们必须学会从“小”与“少”的事物中寻求满足,那便是清贫的美德。

要培养清贫的美德,必须养成俭朴和单纯的习性。有些人在采访我的时候会问道:“禅师的愿望是什么?”我会回答:“希望生活能够尽量单纯、简朴。”这也是我写在厨房墙壁上的一句话。

单纯与简朴是最根本的精神,减少不必要的,只保留必需的,才是单纯和简朴。

只使用必要的,把不必要的全都去掉,是一种极简的境界。

如果用绘画来比喻,“单纯”就是水墨画的境界。用墨彩渲染而出的,不是单一的水墨色彩,而是所有的色彩。

我们经常把东西填满到溢出来,却从不考虑将其清空。若用其他方式来表现,单纯与简朴就是沉默的世界,或空寂与圆满的世界,是空阔又充盈的境界。留白与空间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很单纯。

只有清空才能听到内在心灵的声音,清空才能容纳新东西。大多数人不懂清空,只知道获取与拥有。

抛开执念,放弃一切,我们才能真正听到心灵的声音。全部清空时的那种纯粹的饱满感,就是净土;舍弃一切,从束缚中解脱时,那纯净的圆融感,便是极乐。

内心充实的人是幸福的,净土属于他们。虽然他们拥有的比别人少,却能从单纯和简朴中,明了生活的纯真和喜悦。他们是真正懂得清贫之道,懂得生活的人。

简朴中不忘生活的喜悦和纯真会让你感觉到精神上的富有。不应纵容欲望,而应抛弃欲望。

舍,使内在发光。我强调清贫,不是要你外现穷相过日子,而是为了遏制无尽的欲求。所谓的清贫,就是打起精神,客观冷静地审视自己的人生。将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重新比较一下,省思自己正在过何种生活。

清贫并不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的一时之举,而须成为我们慢慢熟习、恒久持续的生活典范。

世上有太多人需要我们与他们分享。清贫不只是过着单纯的贫穷生活,它的本意是与大众分享。

与清贫相对立的概念不是富有,而是贪欲。汉字“贪”是由今天的“今”和贝壳的“贝”组合而成的。而贫困的“贫”,是由分享的“分”加上贝壳的“贝”组成的。从字形上就可推知,贪欲是紧抓着金钱不放,而贫穷是分发的意思,因此清贫就是指与众人分享。

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苦难,可能就不懂得与众人分享;只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会格外关心他人的疾苦。

圣弗朗西斯曾说,修道者的房屋建材,只能使用土壤与木头。土壤和木头是最基本的建材,只使用土壤和木头,自然能修建出简朴的房舍。圣弗朗西斯曾经力倡,不要认为修道院只是属于某个人,众人都应该以朝圣者或旅行家那样的心态活在其中。

朝圣者或旅行家从不留恋某处,他们每天心存感激,与众人共享财物。

因此,我们的生活应该像朝圣者一样,不要被外在事物牵绊。

站在比我富有的人面前,我一点也不感到困窘;令我感到惭愧和寒酸的是那些比我拥有更少,却还不忘在单纯与简朴中,感受生活喜悦与纯真的人。

历来有古训:生活贫困时,应泰然处之,并且不忘记内心的安定与富足,这即是“安贫乐道”。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贫困当中,依止内心的平静,快乐地生活。我们要学习这样的智慧。

在越艰苦的时刻,越需要表现乐观的生活态度。某些冥想书籍中写道:宇宙的能量好像磁场一样,如果内心晦暗,我们周遭便会涌出黑暗的能量;若保持心灵纯净,正确、乐观地生活,周遭便会出现纯净的能量,这点是非常有道理的。

谁都无法避免生命中的苦闷,那是生活本有的部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身无一物,所以说,即使生活贫困,又有什么损失呢?活到该撒手人寰时一件也带不走,那么就算家财万贯地赴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只是暂时保管宇宙与神所赠予的礼物而已;期限已到或管理不当时,礼物马上会被收回,这才是宇宙的定律。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古诗:

十年经营,搭建草舍三间,

我一间,月亮一间,清风一间,

江山无法入住,那就围绕欣赏吧。

历经十年岁月,搭建了三间草舍,草舍不光是为我搭建的,我只要一间,给月亮一间,最后一间留给清风。因为寒舍太狭窄了,没办法让江河山峦入住,所以让它们在周围慢慢欣赏。

这样的清词丽句即是歌颂清贫。

工业污染导致人类病痛缠身,大自然却让人重新焕发生机。亲近大自然的生活,使得人们更易感受到生活的喜悦。有位先师在他的窝棚前这样吟唱:

墙壁虽倒,能见南北。

飞檐欢笑,近苍穹。

勿觉凄冷,

迎清风,先得明月。

这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先师由于房屋倒塌可以迎接清风、最先看到月亮的喜悦。房屋老旧,屋顶被掀翻,这对于常人而言本是件凄惨的事情。可是,这位先师却坦然待之:不要说我凄凉,房屋倒塌才使得我能够最先看到月亮,不是吗?

清贫并不是指单纯的贫困,而是要懂得欣赏生活的乐趣。

若期盼世界能有所改变,得先改变自己。每个人的生活态度都需要改变,因为我们是世界的一分子,只有自己先有所变化,世界才能随之改变。

人生的道路此起彼伏,有上坡路,也有下坡路,而我们只能选择其一。

上坡路虽然艰辛,但它是人类的道路,最后能够到达顶峰;下坡路虽然好走,但它是禽兽的道路,最终会落入深渊。

如果我们只选择平坦的道路,十年、二十年、终其一生都只走平坦的路,那人生岂不太无趣?这样的人生不能算是人生吧!选择一条不停爬坡的道路,体验在曲折中奋斗的感觉,鼓起创造的勇气,凭着自己的意志来体验新生活;上坡路让我们奋勇向前,不经历困苦,是不可能重获新生的。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