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教化对现代教育之启示

前言

人类祸福之前途,也有关系到教育之培养。佛教谓业识流转与宿业因果,也是极具科学

性之解释。其实,教育环境、社会、家庭,对青年身心之影响极大关系。现代心理学,对于

青年人品德与气质之培养,已经发现,从教化之培养,环境之影响,可能达到某种理想之程

度;使无知之蛮性而改变为知识、善良之行为。因之,教育对于人类社会所负的义务与责任

,简直可以使人常常想到是周遍的,是深入的,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本文所

论教育,当然不只是属于知识方面之灌输。从原始佛教禅林生活之观感,那是极重视心理净

化,而成为心发展之高度性能。原始佛教重视禅那(Dhyana华言“去恶”“静虑”)这

完全是心理上的净化摄养的功夫。因佛法认为万法唯心造,心能净化,思想自然入于正轨。

因为明净的心思,自然对本身之语言、动作得以观察清楚;而舍恶就善,去浊就清。而且,

原始佛教之生活,多溶化于大自然之环境。考诸印度佛教史迹,如王舍城(Rejagrha)中

,灵鹫山(Grdhrakuta)之下,祗园(Jetavana)、竹园(Venuvana)等皆是园

林景色,树木青苍。人对自然环境之感受,影响思想活泼而宁静生机,具有无限发展之机趣

。佛陀的教化,从自然环境与注重心理上之澄清,为首要重视之施教方法。以视现代教育多

注重知识之灌输,而忽略心灵之培养,致使知识与精神两方面,不能达到均衡的发展;知识

方面,容易为物质所附庸,致使心灵失却重心,犹如大海孤舟,方向莫定。若能现代教育能

善导青年心理,容易归趣于心理上之平衡,则探求于东方宗教、哲学,其中隐藏无限之宝库

,对现代教育具有良好之影响与启示,早为有识者所共许。

一、佛化教育

中国教育之理想及其实践的愿望,大概“止于至善”,希贤希圣,乃至英雄豪杰,见义

勇为,则仁、智、勇三个字,可代表中国人格的完成;这是古往今来千古不易之至理。佛教

对这方面,更为积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又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世音

菩萨,以闻声救苦为誓度众生之大愿,佛家似乎在这“勇”字上表现出更具体的实践;仁智

的修养工夫,儒佛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在心力与精神方面之发挥,佛教比较更努力;因为

他们对物质方面已经作部分消极的对治了。因此说,对于一个过度追求物质,而且已有沉溺

于物欲贪恋的心理病症有所警惕。佛教徒(出家人)在原则上,对物质方面,以维持生命的

有限度的需要以外,可以摈弃与消极。物质简单,心灵自由丰富,确是对研究时代心理教育

所值得注意。现代教育专家,也应该要了解到这方面的。是否宗教教育(此指佛教)之自我

发展,佛教同仁之联同发挥,互相研究,使佛教教化之优点,及其方便善巧与制度等方法,

作有组织、有计划的配合时代环境所需,而具体公诸于世,这不只是属于佛教本身之事业,

同时也是遵照佛陀遗教悲悯群生之救世工作者。因为“人类这样的同类相残,并不是为了没

有衣穿饭吃而起的斗争,还是由少数的思想工作者和政治统领者,为达到某种目的物的取得

而造成。现在人类遭受的惨苦,是已经成熟了的恶因果报,当然无法使这果报顿获消除;可

是我们应该以佛法的力量使他减轻,并且要使将来的世界人类免除再有这样的悲痛。世界人

类经过了这次大苦难大破坏之后,佛法对于最近的未来世界人类,应当尽怎样一种的任务?

这是值得我们讨论的。所以我现在就提一个‘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注1)。

人何以有烦恼痛苦,其实有很多是招致而产生的果报;虽然,在佛教四谛(小乘)所说

苦、集、灭、道。但是大乘所说非苦非乐,在佛教超越理念中,应该是“究竟”、“自在”

。自在受用,已经消融问题,不为矛盾所困扰。佛教形容这是涅盘的境界,在佛教天台宗之

三德秘藏:

法身德─┐

∵般若德─┤常、乐、我、净。

∵解脱德─┘

每德有“常、乐、我、净”四德。那就已经说明从自己的心性──“法身”就具备了不动摇

(常),无痛苦(乐),能作主(我),无尘智(净)。人,若想达到这种消极问题,净化

的人生,由培养而运用之方法,就要般若(∵Prajna∵)妙智慧。经过智慧之薰陶,自然达到

圆满的效果。故佛陀称为伟大的教育家,就是因为已经指出人类一个方向。从德育(净意之

教化的)而使心灵感格,真是值得现代负荷教育之人士所应共同研究的。

现代人类,尤以青年辈,有些使人感觉到,他们容易招致两种痛苦:一是没有接触到良

好的教育,盲目不思考的感情冲动,而犯下了遗憾终生不可弥补的缺陷,(例如年青犯罪极

使人悲悯同情);一是曾接受相当的教育,但知识方面却控制不了内心之贪欲妄想,也会不

择手段而干出伤天害理之罪恶。这是因时代给予他们只有知识之灌输,没有心灵之培养所招

致,是否教育工作者能分担青年人若干的责任;则如何解救这些问题;当然要有可信任之方

法。

原始佛教的教化,最基本是令受教者不堕恶趣;华严经谓:“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之

任持,不堕恶趣;依善知识之成就,自在受生。依善知识之力,碎坏业感,以善知识之忍辱

甲,不受一言恶言;依善知识之生长,能灭诸憍慢故也。”真能达到教育理想之水准者,必

然是使受教者生活思想之中,毋招致罪恶与苦痛所刺激之侵染。而现代教育过份重视知识之

灌输,自视贡高之知识份子,憍慢之心不自觉中浮露作祟(这是现代青年所谓‘代沟’之来

由);而使堕恶趣之途,亦由之招引。佛经中谓善知识为师之道,解惑开智慧,而且师与弟

子之心心通感,彼此亲切亲教,产生一种感格之力量,此在原始佛教之园林生活中,佛陀与

各弟子之共同众处;我们从金刚经的第一段便可见到当时佛陀对学生的培养,简直是一种亲

切而使人感动的事实;而且在那自然园林中的景色,更烘托出环境之和谐,反映佛陀的慈祥

自然的神态,是么使人神往的乐土:

一时佛在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着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已足,敷座

而座。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从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合掌恭敬,这一段经文,实在已经映现一幕尊师重道的至诚礼敬

,感动吾人的心境中,若果介绍给傲慢无耻的学生听到,又不知作何感想。不过可能如是师

、如是弟子,那亦是因果之一面。由是得知佛陀教化是行解(行为与思想实践)并重的教育

。今年美国纽约佛诞纪念节日,美国世界宗教研究院(∵The∵Institute∵for∵advanced

Studies∵of∵World∵Religions∵)的服务处处长,伽德博士(Dr.∵Richard∵Gard

)以“佛陀是一位大教育家”为题演讲,纪念佛诞;伽博士分述三层:一、佛陀一般的教育

方法。二、善用辩才,注重方言。三、弟子个别的训练,以展所长。关于佛陀教化的设施,

佛陀一般教育方法;“有几种测试以解惑……第一种,即对来者发问。弄清楚他疑问的焦点

,然后针对所疑答覆,使人惑立解。第二种,佛陀看清来者的用意后,以一语解除他的疑问

。第三种,佛陀见到来者所怀疑的问题复杂时,他能分析,从每个不同角度,为他解答明晰

,使无疑虑等。”佛法教化,以解除疑惑为最重要的方法,若大惑不解,即灌输很好的道理

,也会使道理变了本质;因此,可说教育的责任,第一步工作,要使学生解惑。在佛教唯识

学之分析,人生之烦恼痛苦或招引来之灾难,由六种强烈的烦恼所驱使;其中一种是“疑”

(贪、嗔、痴、我慢、疑、不信,名为六种大烦恼),故当时佛陀以针对解除大惑为施教之

焦点,因为疑惑消除方能诚意接纳正教,此是心理教育之极清楚之教授法。故伽博士认为“

研究释尊教育的方法,技巧及薰陶:其施教的善巧与制度,不但超越往古,亦且为近代教育

家的模范。”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最主要是发于慈护之悲心,较于近代西方所谓爱的教育实在

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从心理上去彻底教化,容易达到教育之理想,那是属于非常磊落的

教育过程。六方礼经云:

师教弟子有五事:一、当令疾知,二、当令胜他人弟子,三、当令知而不忘,四、诸疑

虽悉为之解说,五、欲使弟子智慧胜于师。

若以现代教育环境而论,如何老师会了解学生“诸疑难”而“为之解说”,又当“令知而不

忘”,这可说是不完全属一般学校所想像得到的;这根本属于培养学生的工夫;不袛使学生

知,而且令学生知而不忘。又“欲使弟子智慧胜于师”,几乎已经超过现代所谓师生关系,

更是慈父爱子之心。所以说佛陀教育是亲切的教育。

二、心灵净化

明镜无尘光自照,海水无波彻底清;人心明净亦如是。内外境澄然,正如海水无风波,

亦似镜中无尘障;一切现前皆了了,何劳拂拭费工夫。故禅师悟后云:“一念不生全体现,

六根才动被云遮”。可是,六根之运用,乃人生之本能动作,亦生命之赋予;何能令六根不

动,岂非木头人?这其中之至理妙义,就是佛学(义学)上、佛法(禅行)中最关键的一环

。故研究佛学与研修佛法之学人,有些下了半生精力而钻求个中玄奥者,亦不过为此而已。

“如来藏中不许有识”,又“识外无尘境”,可见唯识学说中所分析与研究“识”法之一

门,在佛学中称为学海。唯识之最高境界:

转识成智─成大圆镜智

此为唯识论中“转依”的法要。即转粘执烦恼之意识而智慧光明之妙明真心。所谓转八识

作四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

圆镜智)。最后所成就之大圆镜智,如皓月高悬,清秋明镜之心体之显露,如满月无遮障故

。天台止观,则以“无尘智”照之光景,可循修习止观,悟宇宙万物皆是实相(无住相)之

体。本无可粘,原无可着。以“止”之定静,而能观照内外皆空,皆无所得;于是一念明心

,见自本性,大地一切皆如如,皆自在,物我无忤,人我无碍。盖由心理调养工夫之达到明

净心境,内外一如,无往而不自得。物物不相欣,则顿然体悟物皆备于我,吾何为不自在。

盖人心之不得自在,皆由心理之不安,缺憾交煎,是以心理上生活起诸种不满与困抑烦闷,

则心境顿时扬尘障蔽:田是头脑不清,心思紊乱,自然不能达到自明本心之和谐境界。于是

,误认以为世间人事万物皆与为仇,由是渐积渐深,成为执着;以为人生只如此,诚实可悲

可悯。故曰:“我佛终宵有泪痕”!要知“人”的不如意所引起的烦恼痛苦,其实,这不过

是人生之片面,更不过是人生生命历程中之一片段,或长或短之一分时间而已。但如果没有

远见,就会因一时之苦困而苦恼,而自杀牺牲,真令人惋惜悲悯。现世年青人,似乎更该值

得注意与同情的,也就是这方面。因经验不丰,对人生之意义不够了解,而一般性的教育,

与家庭的教育,似乎都未能尽到其所应尽之责任而辅导之;社会教育,在现时代之任何国家

,对这方面都未能算负起良好的责任。所以现代青年的彷徨与不必要的忧惑,竟然已成为二

十世纪末叶时代之病症:如吸毒、服用迷幻药,与无目的的横行无忌,漫无宗旨的生活;当

然会有许多危险的遭遇,出现在他(她)们的身上。故报章所刊载有青年犯罪之纪录,无论

***如何设法防范,但做案的事件,仍不断与时日增加。这是什么的原因而至此可怕的事实

呢?这在我们佛教应该发起悲愿无尽之精神,为下一代,为现世人类之安危,为时代思潮许

下心愿;求谋净化心灵的教育,希望能提出比较具体的办法,公诸于世,并呼吁全世界佛教

人士共同努力,为时代献出佛陀遗留下来的“摩尼珠”;经云:“以摩尼珠投于浊水,水不

能不清”!

何谓“摩尼珠”,般若法是。般若如大火聚,般若似清凉池,般若如大日轮;能化,能

清凉,能光照。故谓现世亟宜提倡佛陀的教育思想,参考原始佛教禅林教化,重视环境之培

养;使青年人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生存在所接触的世界,能亲切的关怀与了解,而得以

安心地生活,安稳地求学、求进取,创造自己的理想前途。

古德禅师之苦心修习禅行,一旦豁然开悟,世界亦为之光彩;所谓:“今夜一轮霜月满

,乾坤何处不光辉。”(注2)故教育也应讲究培养心的工夫,参考原始佛教之教化,与研究

禅林生活,而运用禅行教化之薰陶,与自然环境园林思想之感格,可能对现代教育有所贡献。

原始佛教园林生活,感受自然环境之薰陶,容易使人心境开朗,愉快自在;因为愉快自

在,所以不会妄想贪求许多不必要的享乐。反观现代世界,各国不少青年废弃学业,不务进

取,当然会产生许多危险的遭遇。不管***如何策划纠正这种不良事态;但是未能发生良好

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事实,不外没有治疗心理之病源(未能达到解惑与重视陶冶性

情之教育)。我们佛教共同努力设法提供对培养教育的方法,如:

净化心理的培养(宁静与信心)

自然环愿之陶冶(幽趣园林之广辟)

艺术环境之薰陶(音乐、绘画、诗歌等)

相信对现卜教育也有良好的改进。而心灵净化,对于心理正常,精进求学之青年人,更有特

殊启发开导思想之帮助。可说佛化教育,禅林生活,对于青年人身心之培养,极有影响。

三、经藏禅与自感格

门外青山朵朵,窗前黄叶萧萧

独坐了无言说,回看妄想全消

憨山禅师

门外青山朵朵,可以使人对着青山默然自若,了无言说,也就是无后可再说了,要说也

是多余了。佛教禅宗便谓“言语道断”,而且“心行处灭”。不只无话可说,连心思识想,

如狂猿暴流之奔放动荡,现业流识也停止了;那个时候就比喻显示一番光彩的世界。天台宗

形容禅定止观有如密室烛光,没有风吹摇动的烛光才能具足光亮。人的心境没有业识烦恼的

扰攘时,心中自在,光明磊落。故云业力牵扰的识尘而产生闇昧(无明),没有现行业识尘

劳;便如去一分无明,便生一皆光朗。因此“转识成智”,是研究佛法的极重要的关键。

东方的圣哲都懂得其中的微妙道理,故孔子也教人学习静定的修养(定而后能静等)。

古印度圣者,亦多提倡修习禅定的心灵净化,以能有力量净化人世间诸多之粘染。释迦佛的

说法,便是其中之一种最具体而且已实现了二千余年的教化,故三藏佛经中,无非为教示人

们如何能安顿身心,使心境能安静净化。忧原始佛法的禅那(dhyana)就是去恶静虑的含

义。佛陀当时的说法,后来弟子们结集壑为经典,称“经藏禅”者,就是以佛陀因禅说教,

释尊说一切法,即禅法。佛说法之环境,都在园林树下,灵鹫山中,天地自然景物之启人远

思,旷人心境,园林山色,阴晴雨露,妙化无边。佛经典籍中,于描写宇宙四时,自然景色

,微妙形容。特别殊胜者,形容艺术境界所不能透过的理念,佛经中竟已超越艺术意境而不

只于欣赏怡情,直接契合宇宙万殊原归一性。飞潜动植,本有生机,人若大觉现前,则一切

山河树木,都有觉性,法华经:

譬如大云,起于世间,遍覆一切,慧云含润,电光晃曜,雷声远震,令众悦豫。日光掩

∵蔽,地上清凉,叆叆垂布,如可承揽。其雨普等,四方俱下,流澍无量,率土充洽。山

∵川险谷,幽邃所生,卉木药草,大小诸树,百谷苗稼,甘蔗蒲萄,雨之所润,无不丰足

,干地普洽,药木[立立]茂。其云所出,一味之水,草木丛林,随分受润,一切诸树,上中

下等,称其大小,各得生长,根茎枝叶,华果光色,一雨所及,皆得鲜泽。如其体相,

性分大小,所润是一,而各滋茂。……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

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

,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

大树。(注3)

宇宙一切生机活泼,动植飞潜皆有自性,大树浓荫,予人以清凉,佛经中自然境界影响身心

,故云天地为心,宇宙为心,人心境之大:“尽虚空,遍法界”,是菩萨无边大愿。华严经

云: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见无忧林,当愿资生,水离贪爱,不生忧布。

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注4)

人之心性有赖于调养,宇宙景色,园林花木,流水有声,处处足以启发吾人心境辽阔,思想

无边,自然宁静和谱。佛经言:清净国土,七宝庄严,白鹤孔雀,出和雅音,其有国“名为

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

满其中。”(阿弥陀经)

佛言,诸宝池中,其水转相灌注,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佛言,诸宝池

∵岸上,有无数檀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香气流布。又有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

,拘牟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复有七种宝树,其纯一宝树者,根茎枝

叶华果,皆以一宝二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华果,间以二宝。三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

华果,间以三宝,三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各以一宝,其华与果,同于根茎。五宝为

一树者,根茎枝叶华果,各以一宝,果则同于其根。六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华果,各

以一宝。七宝为一树者,亦复如是,惟加其节,益用一宝。如是诸树,种种各自异行,

行行相植,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果果相当。如是行列,数百千

里,间以宝池。又复如是,乃至周遍世界,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自成微妙

音声。(佛说大阿弥陀经)。(注5)

佛教中描述极乐之微妙庄严,其实吾人心中亦本有此微妙庄严之世界。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维摩经)。宇宙无边景色,处处感人心坎,佛陀当日对自然之领悟,融融净心,谱出微

言妙法。佛经中之山林景色,花果树木,山河大地,自然无限,予人心境感格升华。佛经之

引喻自然景物,融汇艺术意境中之超越,使人透过艺术感受而又超越艺术之情意,自然汇融

性灵,则见到“山色无非清净身”听到“溪声尽是广长舌”了。佛经以宇宙万象,而喻心境

心法,“智慧如大日轮,能照诸幽闇”,般若(prajna)净尽虚融,无尘智照,心体莹然

,如皎月无翳;世界高等教育之理想,如能参考此种明净身心之教化,使青年人将来学有所

成,临事理,能臻事理无碍,真是完人教育之宝典,人格教化之木铎。处此非常时代,人心

是受困扰,故净化心身之培养的教育,当为有心人重视之。

四、教观并重之理想教育

天台“教观”(教即教义,观即慧观,禅观)乃整部佛学与佛法之大诠。教义与禅观,

即知识与精神之融汇;所谓内学、外学,因果互用而生妙法。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之十如:“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

究竟。”这是说明吾人之思想动作,在生命过程中,每一言动,皆关系整个人生之得失,并

且影响生活之前途与生命之安危。因此,佛教研究人心之何以产生善恶行为,以微细之分析

,在唯识法相中,以百法明门分析心所法等,发现人类心理意识、微尘种子,因果缘生;可

以使人发生最善良或最可怕之现象,皆由心理中之种子以缘会而致成熟。所以,恶果、善果

皆非偶然;乃在吾人八识田中,一念之种因而渐次成熟。所以,佛化教育要以静观心地为思

相行为之前导。大乘止观谓:“波停水现”说明水上无风波,水平如镜,又如镜中无尘,明

朗自照。镜明能照,如人心理清明,能反观内照,即察觉自己一切思想行为,了然清楚,一

切现前。故佛化教育,要指导有缘人时时能得以反观自照(儒家亦以反省为生活中之修养)。

佛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善与恶不能辨别,则危险多端。又如盲人骑瞎

马,这是可怕的人生。现世教育,当然学术知识极为重要;但是,能使心理澄清,达到能有

反省自知之明,自信自立,不至彷徨失措,而不为物欲所蒙蔽者,则必需有赖于心灵的修养

,及心理教育之优良方法,姞能达到人生之正轨。所以,佛法谓非禅不智。非智不禅(禅

Dhyana∵智∵Prajna∵)。禅智就是教观兼施,心理净化与智慧充之力量。吾人若想智慧

充满,头脑清明,遇事善断,不致误入迷惘,不只单从知识学术就可以达到理想之目的;故

谓“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换言之,精神与知识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偏废

不可。天台教观,乃是知识与心灵之培养,双方发展,并行不悖,佛教这方面之教化施设,

对现代教育过于重视知识,而忽略精神心理培养,实可提供参考。

大乘止观言:“体备染净二性”之用,故依染净二种薰力,能生净秽之法。凡对净化心

灵之培养,资长慧业,灵明觉性,吾人就善去恶,尽在“觉”与“不觉”之间。人生觉性本

具,不过由于妄想迷乱心性;正如尘埃飞扬,镜中失其光照之本能。又如当风之烛,被外境

摇动,故此种被外境摇动而失其本有之宁静,在佛教皆名为识尘之困扰,故佛教以转识成智

为中心思想之一(转冲动不能自主之识尘,而成智慧之力量)。整部的乘止观,在在发挥“

无尘智”照之功力。何以无尘而生起能照之光?因镜中无尘,所以朗然能照;烛前无风,所

以卓然自明。吾人研究佛陀教育,从心理之调剂,而至心灵之培养,使人心冲动之本能而转

为成就智慧光明磊落之活力。试想人类教育能以此种从心理之调养之方法为宗旨,也许现代

青年所能感受到的教化,自有另一番光景;而不致到惘然无所适从。青年人精力充沛;若能

善导入正轨,自然不致惘然失措,痛苦自沉,而堕落迷失前途方向之可悲命运。廿世纪末叶

之时代,世界种种发展,超级更超级;市场超越、知识超级、物资文明到腾沸极点;某些青

年人亦以为思想不超级不能赶上时代!

现代教育极需要一种补充的方法,就是如何能够善导青年人,容易安静身心,安和态度

,能对这世界的一切人物、国土,皆是可贵的、可亲的、相生的;而不是分生的。如此,我

们才可希望年轻人对这个世界尽量贡献,尽量发展,尽量为这个世界人群而服务,谋求更美

好之进展。我们相信,佛法的教育,是有帮助这方面的推进;因为,佛陀的真理和他一生的

教化不外两种最重要的大目标;

一是净化思想

一是悲智精神

净化思想,是属于水上无风波,镜一无尘垢的明净智力,由此种智慧力量,再推动为人类、

为世界,求谋幸福之悲智精神。不过,如何才能使教育推行此种光明磊落之教化,我们知道

,不完全只靠语言或理论可以创作成绩;还需要有配合的环境,使受教者能得到环境的薰陶

,如良好的师资,清静的环境,还有宗教(佛教)灵修之培养。所以,此种理想教育环境,

最好设在山林安静之地区,对培养摄受,对教育有所帮助。

依佛教转识成智之真理而言;人,心理之“转依”(属于心理之发展),是充满希望的

。世人有些感到非常痛苦,但救苦之法,不是只从心外之设想,更需要从心内解除问题,才

是彻底的方法。解除人心因苦之问题,就是心理“转依”最大关键;比方,一个人喜欢跟人

吵架,但慢慢由环境之善导而学习了唱歌;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到许多心理“转依”之有趣

事情。不过,很抱憾,现代教育努力于知识灌输,而心理转依之善导,目前而论,可说只是

一种理想。

结∵∵论

什么药是医治什么病的,唯能医之圣手,始能诊断开方而生效验,去病得愈或转弱为强

。我们从这种的想法,回观整个教育园地,各种专长之教师,运用各种之知识技能之配合,

在教学过程中,好像配药房中之调剂师;医生之诊断,掌握了最重要之关键。现代世界青年

,有些心理病态所形成之怪异现象(尤以欧西为甚),似乎在一种普通教育未能发生良好效

果。因此,我们想到,还需要有超乎一般知识教育的措施,同时要有心灵培养之教育,然后

有所转化。东方文化思想,宗教(佛教)的潜移默化,实在具有不少对治现时代,迷失方向的

心理病态的方法。尤以佛教唯识学说中,分析心理弱点之对治;及般若净化心境之方法,如

天台宗小止观第四调和,对于如何观察自己气息之转化,由呼吸中可有明显的测验;所谓四

相:风、喘、气、息(风、喘、气三种呼吸状态,皆为容易产生虫燥动乱之不良态度,唯有

“息”相之呼吸才是平和安静之心境),对心理调摄安养极有效力。关于培养心性,如山川

园林宇宙自然之景色,无一不是教化之培养。希望世界教育专家们,对于自然影响心理之研

究,宁静的生活对于思想净化,头脑明静,以得安畅和平之生活,加以注意;而运用于现代

教育之措施,藉以转化青年人心中苦闷与冲动之心理病态;经过培养之安顿,而后能发挥智

慧光明与创造人生事业之前途。在充满光明磊落的心境,自然顺利明白,“诸恶莫作,众善

奉行”,原来是本然具足的德性。如此,青年有幸,人类之大幸。笔者馨香祝祷,愿世界负

荷爱护众生而兴起禅林教化之倡导,以祈对时代教育之启示!

(民国六十五年出席韩国世界佛教学术会议论文)

注∵∵释

1“太虚大师全书”,原子时代的佛教,第十八编、五六册、六八○页。

2如幻禅师诗。

3“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大正九、十九下、二十上、中)。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大正十、七一上)。

5“佛说大阿弥陀佛经(大正十二、三三三上、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