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略说

主讲∵宗净法师∵整理∵刘文菊

阳历戌子年的最后一天,冬意浓浓,腊梅飘香,萧索中不乏宁静,寒冷中不失温暖,我们在西园寺图书馆二楼聆听宗净法师的禅修指导。

什么是禅修?

佛教修行落实到实修上,其实就是禅修。禅修,从字义上讲,巴利文bavana,这个词本意为栽培、耕种或者培育,禅修就像农夫种地。中国古代的禅宗祖师总喜欢把我们的心比作大地,把修行比作种菩提花、收获菩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禅修是开发我们生命中特别是心灵的一些美好品质,南传佛法称为美心。这些好的心灵品质,肯定能带给我们健康的心理状态,且在此基础上,让我们得到自在、安详、解脱。那么,哪些心灵品质需要我们培养呢?佛教中有个词“五根”:信、精进、念、定、慧,即是在禅修中佛法最重视的五个心理品质。

首先,信。信是让我们找到一个目标。如果没有真正的信,人生在徘徊,不慎就会误入迷途。佛法很重视信,不是迷信、也不是盲信,是让你真正了解:什么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就像海上有了灯塔,船只就不会迷航。佛法其实就是世间讲的真谛,即大乘指的实相,侧重指生命、人生的基本规律。具体来说,佛陀教我们应信八正道,如果我们掌握这八条原则,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误入歧途。

其次,慧。信和第五根慧是分不开的。佛陀讲过,没有慧的信容易变成迷信、盲信。同样,没有信的慧会把人变成世间所谓的“狡诈之徒”,也不是真正的慧。佛法中的慧,是说你认知并愿意实行,然后通过实践从中观察、体验,从而真正了解你所信的东西,信和慧最后成一体。慧,最重要的是指“四圣谛”:苦、集、灭、道,讲我们生命的实相。苦,不要望文生义觉得佛教是消极的。佛教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更不是悲观的,它是对生命的如实观照,它强调实相。如果一直处于贪、嗔、痴,生命就是苦:面对如意则贪,不如意则嗔,或全然忽视、痛苦不堪。佛教讲的苦是指凡夫没有真正认知到生命实相,跳不出这样的主体-客体反应模式。苦有原因,集就是讲苦的原因。灭,苦灭,是讲苦这个问题可以解决。道,苦灭之道,解决苦的方法、途径。所以佛教不像一般人理解的悲观,它通过让我们了解生命实相,从原来不恰当的生命模式中跳出,即出世间,这就是佛教讲的慧。慧要亲自体验、体证,而听闻之后还只是知识,是闻慧。

第三,精进,佛教绝不是消极的,它让我们了解什么对生命真正有价值,进而采取一种最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是精进。信、愿、行,精进的前提是信和愿,从而能生起主观努力的态度。精进还包含开发身心的精力。通过精进让身心无畏,勇往直前。佛教非常强调精进,反对放逸、懈怠、懒惰。事业成功需要全身心投入,佛法修学更需要精进的态度。

第四,念,上今下心,让我们的心活在当下。心没有正念容易飘来飘去,一下子飘到5千年前,一下子飘到遥远未知的未来,只有具有正念才能安住当下,了解自己身心的状况。佛陀讲心有四个对象需要我们随时觉知,即“四念住”,念,巴利文sati,是心对当下状况的当下觉知。觉知有四个对象:身念住,身体;受念住,身心的感受;心念住,当下的心态;法念住,心理的具体内涵。随时觉知生命当下的状况,包括面对外面世界所起的反应。我们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身心状况、看清外面的世界,否则很容易戴上有色眼镜。佛教认为,一味探求外在世界未必能真正了解世界,要真正了解世界,首先要了解自己。如果把自己作为工具,先要了解这个工具,否则,通过这个工具了解的东西就可能是打折扣的。人所看到的世界和其他动物看到的世界不同,用科学仪器和单纯用肉眼看到的世界也不同,从佛教角度讲,人是因为具有作为人的共同业力,所以会对世界有较为一致的认识。所谓业力是每个人以前积累的体验留在生命中的印记。然而,每个人了解的世界还是不同的,生命素质较高的人了解的世界,相对比生命素质较低的人了解的世界更为精彩。

第五,定,佛教里面有一个词叫善心一境性,善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比世间人理解的健康要求更高。这种健康的心,在定心时没有贪、嗔、痴,非常稳定。世间人没体验过,会觉得神秘。但大家可以有类似的体验,如射击瞄准时的心相对是专注的,忘我工作时的心也较专注,但专注的程度可能还不够。其实,定是心本就具备的能力,包括信、进、念、慧都是,只是非常弱,好比是种子,需要给予肥沃的土地,有阳光雨露,再让野草不要生长,种子就会发芽、长大、开花、结果,这也就是禅修的培育之意。

所谓野草,即烦恼。野草生长比较容易,庄稼生长比较难,一般种地前要清理野草、石头、垃圾,禅修也一样,它有很大一块内容是处理烦恼,同时一些美好的东西也播种下去,播种之后要随时除草,因为野草生命力很强,庄稼被野草盖住晒不到阳光就会枯萎。佛教把烦恼称为“五盖”:贪、嗔、昏沉、掉悔、疑,它们是我们需要开发心灵品质的最大障碍,禅修一直处理这五盖。

从广义上说,禅修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对生命的学习,是体验、实践的学习。学习现代医学、心理学并非是真正对生命的学习。我出家前学医,医生自己生病和普通人生病没有差别,一样苦恼;同样,一些研究心理学的人,虽然对心理的问题了解比较多,但真正面对根本的问题,好像还是没有办法深入解决。我这几年接触了一些研究心理学的人,他们喜欢佛教禅修,包括西方心理学现在对佛教禅修也非常感兴趣,因为没有对自己的心理深入体验,仅仅使用外在观察,没有办法真正让自己的心灵进一步净化。现在有一个词用得很多:心智成长,心智如何成长?一味观察外在的东西不能成长,首先要看清自己的心灵,走出心灵的误区、轮回。这就是为什么把禅修讲作一种学习。如果我们真正理解禅修,再回到这个世界,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变成禅修。你以前所有的经历、体验都很有意义,因为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前犯的错误意义更大。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看清自己,我们就会一而再地犯同样的错误,在这个意义上,禅修是真正的学习。

止禅-观禅

佛教的禅修具体包含两方面:止禅,观禅。止禅的特点是让心专注于一个对象,是培养定力的一种修行。比如,现在汉传佛教较流行的念佛法门,就是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一个佛号上,最后得到念佛三昧。三昧,三摩地,翻译成中文就是定。修止禅的方法有很多,在佛陀时代大概讲了40种修止禅的方法,但是,印度在佛陀没有成佛之前就已经有修止禅的了,止禅不是佛教禅修最根本的东西,它是和其他宗教修行相通的,佛陀对止禅修行有所发展,更多了解可参考《清净道论》。止禅最后能让你的心完全安住在那里,不动了,所以叫止。

止禅的修行,印度语samatta。还有一个词vipassana,译成汉语叫观禅,这是释迦牟尼成佛前没有的,所谓的vipassana其实就是四念住的修行,我们的心安住的对象是我们的身、受、心、法,即身心,进而观察自己身心的变化。vipassana的修行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身心没有一个真正固定不变的东西,只是一个由因缘生起的过程。

佛教讲缘起,生命里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心本身也是缘生缘灭的,甚至心的生灭比我们色身还快,因为太快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感觉它是不变的,好比绕火圈,原本是一个火点,但速度加快就看似成了个完整的圈。如果心的敏锐度没有到达一定的程度,看自己的心,会觉得心是一个实在的东西,而佛教认为没有这样一个东西。但心也不像唯物主义认为的是物质的一种功能。佛法甚至认为,色法本身没有真正的实体,是一个过程,心也同理。佛法不认为有一个本体、实体,把心和色分开是因他们的特性和作用不一样,只有心才有真正了知、认识的能力,色法不可能有这种能力,心、色法都没有一个本体、实体,但相对来说,色法容易让我们了解。色法由“四大”组成:地、水、火、风,这是四种特性,与现代物理学非常接近。地大,主要讲物质的结构性,表现为坚性;水大,指湿性、黏合的特性;火大,主要指冷、热,现在从能量的角度来看;风大,指运动的特性。任何一大都不能离开其他三大成立的。从禅修里观察到的色法就是由这四大所组成的。同样,心也如此,心法包括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四念住的修行是让我们直接观察身心如何运作,眼睛看到一个东西,心怎样产生反应,这在禅修中自己可以体验的。所以观禅是开智慧,也就是佛教讲的修慧。佛陀体验之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用文字记载下来。我们学习的只是知识,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理解了佛陀所讲的东西,这是闻慧,自己亲自体验、直接观察的才是真正的智慧。

止禅和观禅是佛教禅修的两大内容,止禅只能得到定,观禅包含定、慧,以慧为主,因为没有定,就没有办法真正看清楚。佛教禅修有不同的传承,有些要求先修止禅培养定力,再修观禅,有些直接修观禅,同时也培养定力。

为什么禅修?

第一,一个人真正接触佛法后,为什么会信佛?是因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迷惑需要解除。世间人有很多迷惑,最根本的迷惑如禅宗讲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从佛教的角度说,只有禅修才有可能开悟。有很大一部分迷惑可以通过听法、读经去除,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禅修。就像明知抽烟不好,但很多医生也喜欢抽烟。人就是这样,听到的知识解决不了人生问题,真正禅修的人是烟酒不沾的,一抽烟、喝酒就难受,因为禅修后会随时觉知自己的身心状况,抽烟喝酒之后身心的反应很敏感,自动就不做了,甚至有通过禅修戒掉毒瘾。现在美国有很多禅修中心,而中国大陆最少,因为没有很好地继承中国古代的禅修,而外面传来交流还不够。中国大陆的禅修是除了非洲、阿拉伯地区外,世界上最弱的。禅修在欧美已被主流社会接纳,尤其和心理学结合。

第二,禅修可以治疗身心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治疗效果都非常好。如果能在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指导下禅修,效果会更好,两方面可以互补,西方就是这样在做。禅修不仅对心理疾病有效。现在很多身体的疾病是身心疾病,现在的医学模式已经不是生物的医学模式,是心理-社会-生物的模式,癌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和社会因素有关,更与心理因素有关系。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些有时代特征的疾病,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疾病是癌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艾滋病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现在医学、卫生系统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只有8%,遗传的作用约13%,而我们人自己生活方式的作用超过60%,这和佛法的认识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佛教讲的行为包括三方面:心行,心理活动;语行,语言表达;身行,我们的所有活动,包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比如肥胖,不愿意做任何行为方式改变是不可能治愈的。现在很多人特别喜欢过夜生活,作息时间与身体、天地的运行不相应,身体肯定不会很好。真正禅修的人会选择相对简单、合理的生活,不被外物诱惑。我们现在多数人的烦恼是累、压力、紧张,一是因为社会节奏快,慢了似乎就落后了;二是因为外界有种种诱惑,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而抵挡不住。人活着难道就是为了紧张、累吗?这个问题要大家一起思考。我们这个时代节奏确实特别快,慢的人就怕被甩在后面。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真正能站稳脚跟,未必会被甩在后面,而一味追求快,则走错路、走重复的路是难免的。

在前面两个基础上,佛教的禅修最根本目的是要超凡入圣,用现代语言讲即心智成长,但达到的高度更高。心理学流派中有超人心理学,大概也类似。最后的结果是让人的心灵能力发展到相当得高度,更重要的是,心理烦恼得以根本铲除,即所谓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最主要的标志即没有烦恼,但阿罗汉心灵积极层面的发展,还远不如佛陀。佛陀非但断尽烦恼,其心灵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到圆满的程度。而阿罗汉只要除净烦恼。但阿罗汉内部也有不同的修行层次,比如舍利佛心灵积极的层面比一般的阿罗汉就要高。

以上是佛教禅修的几个目的。只有禅修才能真正走出轮回,我们所讲的轮回不是指人死了之后下地狱、上天堂,而是内心一而再地让你痛苦的生活模式。我们的心确实一直在轮回,而且这个轮回肯定会造成外在影响。我们面对一些事物,用习惯留下来的观念判断好或者不好,好的去争夺,不好的就排斥、对抗、嗔恨,又或者完全忽视,凡夫就处于这三种反应模式,身心始终不安。很多人身心已经难以负荷,但被贪心驱动,仍在不停地追求。现在有个词叫“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超负荷的生活导致生命提前终结的例子已经有很多。除了人自身,再看看环境。首先是社会,每个人都拼命要好的东西,拼命不要不好的东西,形成恶性竞争。其次是自然环境,人人拼命掠夺,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所以,佛法讲真正改善我们本身也好,还是人的环境、大自然的环境也好,关键还是人心的问题,因为外面的东西其实是人心外化出来的。只要贪、嗔、痴剧烈,内心本身就是冲突的,内心的冲突又必然表现为人和人的冲突、人和自然的冲突。轮回造成两方面的恶果:一是人本身生命素质的堕落,处于贪、嗔、痴的生命模式不会有美好的品质,只有仇恨,比如现在恐怖分子讲到底就是仇恨分子;二是人的生存环境,大自然的环境败坏。

我们的心灵本身就具足六道,没有烦恼时就在天道,人道相对是善恶参半,其他四道是以烦恼为主的,所谓的地狱就是烦恼特别猛烈。禅宗有这样的公案:大将军拜访禅师,请教:何为天堂、何为地狱?禅师说:“你配问这个问题吗?”大将军火冒三丈,剑从鞘出,禅师说:“你现在就在地狱。”如果我们用心体验,会发现生气的时候,如果发火是胸口疼,如果生闷气是两肋疼,中医讲抑郁症的人往往肝不好,发火的人是阳亢,中医的五脏位置和西医的不对应,中医的五脏和人的情绪各方面都有关系。

什么样的人禅修?

一般要是有自知之力的人,患精神分裂症的人不适合禅修,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从佛教角度,还要两个条件:直其见,持其戒。第一,直其见。一方面要心底正直,虚伪的人禅修肯定没有效果,另一方面需要一些正确的观念,比如因果,具体什么样的因果我们可以探讨。一个连因果都不信的人就没必要禅修了,因为禅修最后就是让你去发现生命里的因果规律。最好听闻过并认同佛教讲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受是苦、诸法无我,这样禅修会比较容易。

第二,持其戒,就是愿意过一种比较健康合理的生活。世间对佛教戒律有较大的误解,其实佛教的戒律就是让我们过一种相对健康合理的生活。佛教戒律中,最根本的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饮酒按原意是不使用麻醉品(佛陀时代没有海洛因,酒能够改变神智使人上瘾,其实就是麻醉品),饮酒对智慧有障碍,饮酒后可能会做不好的事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相信大家至少理念上都能认同。有些人容易地就认为有些东西养出来就是给人吃的,关键在于,对生命有没有一种尊重。从佛教业力来讲,杀生有轻有重,因为生命的品质不同;而且主要指故意杀生。现在西方提倡保护野生动物,不杀生可能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我们出家人的角度想,如果所有的生命都是相同的,其他人用杀生(包括伤害)、偷盗、邪淫、妄语(不诚信)对付我,我怎会愿意?若能推己及人地思考,五戒是比较合理地理解并执行的,但在现在这个社会要让大家都遵守是比较难。

为什么把戒律作为生活方式来讲?因为我们所有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生活方式,反过来都会对我们有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站在小孩的眼光看,第一次看到杀动物往往都有比较强烈的内心反应,这也是一种要求较高的心理健康,而我们杀动物多了,麻木了,而不是这种行为对我们已经没有影响。

刊于《佛教观察》总第三期,2009年3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