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韵禅乐念诵团”访谈录

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吴晓萍

禅乐(别称佛赞)是传统佛事活动中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礼佛、诵经营造、烘托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禅乐分北韵、南韵两派,在北方主要以北韵佛赞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北方寺院的北韵佛赞几近绝迹,会唱诵的人少之又少,许多曲目和唱本也流落民间不知所终,目前北方寺院举行法会时也大都唱诵南韵佛赞,因此,北韵佛赞有绝响之忧。

为了抢救和弘扬北韵佛赞,1996年,锡泉师父组织了10多名喜好北韵佛赞的居士成立了“老北韵禅乐念诵团”,自发地、无报酬地每周定期学习唱诵。锡泉师父今年已79岁高龄,他9岁出家,青年时期在寺庙中学习掌握了30多首北韵佛赞,此后的几十年没有再唱诵过。锡泉师父退休后,为了避免北韵佛赞失传,通过向当年的师兄弟学习和搜集古旧佛教书籍等方法,整理出60多首北韵佛赞,并结集出书。“老北韵禅乐念诵团”经过几年来风雨无阻的刻苦练习与学唱,已能够唱诵《迓古令》、《六句赞》、《漕溪水》、《卫队子》、《参礼条子》、《五方结界》、《华严会》、《弥陀赞》等60多首北韵佛赞。同时,他们还应邀与智化寺京音乐一起进行公开演出,对于北韵佛赞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文通过访谈录的形式,记述了南北韵佛赞的差别、“老北韵禅乐念诵团”成立的缘由、学习禅乐念诵和参加演出的情况,以及发起人锡泉师父整理研究北韵佛赞的经过等情况,旨在唤起人们对中华传统佛教音乐中的这颗明珠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使这些古佛乐、北韵佛赞能够世代完整地保存和传唱下去。

下面是笔者2m5年9月9日与“老北韵禅乐念诵团”发起人、“北韵佛赞”的传授人锡泉师父和刘爱军居士的访谈记录:

笔者:锡泉师父,请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经历。

锡泉师父:我是1926生人,9岁在朝外天仙庵出家,法号广明,师从源成师父。我出家的第二年师父就去世了,跟着师哥阔林(广月)在庙里待了8年,19岁就出庙(还俗)了,到财贸系统工作了几十年,1985年退休,退休后人了居士林,1956年师哥去世。1990年,我那时还在做买卖,智化寺的本兴叫我到智化寺来,和福广、奎林、安和一起在智化寺成立了“禅乐社”,以唱诵北韵为主,1992年解散了,就留下本兴一个人。但我一直没有扔下这些东西,业余时间一心扑在这上面,整理了几年。常唱的有60多首,向安和、自禅、维明、本兴、奎林等老师父学的唱,各寺庙都有,都是我的师哥师弟,我会的30多首温习回来了,后来跟师兄弟一起挖掘了好多精品的东西。

笔者:请您谈谈“老北韵禅乐念诵团”成立的缘由。

锡泉师父:南韵在中国的南方很流行,四大佛教名山,像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的和尚们在他们的日常诵经和宗教活动中都用南韵,它们甚至影。向到了北京的寺庙。原来大江以北像潭柘寺、戒坛寺都用北韵,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方的和尚到北方来,传授的都是南韵,南方佛学院毕业的学生到北方来,唱念的也都是南韵,现在所有的寺庙唱的都是南方的赞子,出家师父都不会唱北韵,会北韵的师父都到社会上,已经失散了。我们1990年在智化寺成立“禅乐社”的时候大概有十几位师父,像安和、自禅、维明、本兴、奎林等,都是大师吧,后来他们中有一些人已陆续地去世了。我发现本来“北韵佛赞”唱的就不多,这样一来,北韵真有断代和绝响的危险,所以我下定决心,书法不练了,一心投入到这里面,向各位师兄弟学习,并发心将它传扬下去,夜以继日地练唱,几年如一日,把这些东西学回来了。这些师父虽然作古了,但他们的东西留下来了。1996年成立了“华严精舍”,在张文华居士家教唱北韵。后来广化寺请我去,我就在那儿教唱,开始学的以僧人为主,学了两年多,他们说用处不大,唱南韵到庙里都用得着,北韵又难学,所以他们又都念南韵了,我就离开了。但广化寺的居士们都愿意学,我们就到辛庄张家佛堂去练唱,大概有15、16人。我们这个团现在叫“老北韵禅乐念诵团”,它的形成就是在“华严精舍”的基础上,由各个寺庙的居士们组成,现在大概有30多人,他们都是真正喜爱北韵的人。

笔者:请谈谈乐团学习禅乐念诵的情况。

锡泉师父:我年轻的时候跟师父学唱赞子都是口传心授,一板子一棍子的,后来跟师兄弟学的时候就用录音机录下来,因为也有基础了,只要用心,一个赞子用一个礼拜或两个礼拜的时间也就学会了。几十个赞子因为有录音,几年也就学下来了。学完了以后怎么办哪?我发心一定要传下去,同参也发大誓愿,他们学我教,不辞辛苦,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学练,每周两次,风雨无阻,大家志同道合,就是图弘扬,自己掏钱,没有经费。

刘居士:现在的学员都是居士,没有正式出家的,这些居士原来也是唱南韵的,不会北韵,后来跟朱师父学的。我们原来去广化寺多一些,广化寺有个北京佛乐团,删丁是正式注册成立的,吹的东西民乐的成分多,后来他们想开一个禅乐班,教北韵,我们老去那儿,说要不要女的,说要,我们就去了,在那儿学了没几个月,后来就把禅乐班解散了,这中间朱老师去过一次,我们觉得这师父唱得真好,和尚味儿浓。又过了一年多,正好奎林师父和方丈介绍朱师父会北韵,干脆在这儿教吧。

锡泉师父:开始以僧人为主,可是僧人们就想,我会南韵,北韵都是些比较陈旧的东西,学它干嘛?不愿意学。可是居士们一听都愿意学,我就教广化寺的居士们,就这样,在广化寺就成立起来了,有7、8位一起学。在“华严精舍”那儿有20来人,现在都集中到这儿来了,有30来人,常来的、雷打不动的有20来人,真正出去演出的就是这些人,因为有连续性,都得会唱。赞子多一点,他们的岁数也大了,所以老得练习,一停就忘了。我们原来是法定的周日学习,从今年八月初四在大觉寺演出以后,我们又加了一次,在周五,一起学习念诵,我们得提高呀。现在居士们学,我念,他们自己录音,回去自己听,下礼拜来检查,一个赞子差不多学两三周就拿下来了,大家在一起学比着,互相有个促进,学习中有些压力,经得住压力的都留下来了,是真正想学、发心想学的,居士就有这个义务,就要弘法。他们也挺难的,在家里老念,家属就烦了,只能自己找个偏僻的地方练唱,还得喊,大声唱。北韵声音洪亮,高亢铿锵,传得远。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不容易。

笔者:你们和智化寺京音乐有合作吗?

锡泉师父:智化寺练的是音乐,我们是唱,有时候合作,器乐牌子也有《寄生草》,但跟我们的不一样。他们要先跟我们学唱,才会吹,才能给我们伴奏。他们学用工尺谱,我们什么谱儿也没有。现在他们能跟我们唱5、6首了,《迓古令》、《六句赞》、《漕溪水》、《卫队子》、《参礼条子》、《五方结界》等。出去演出时,人们都喜欢听连吹带唱的,这种形式也是传统的。京音乐有三种形式:单吹的,唱的,连吹带唱的。单吹的是“音乐”,佛牌子、禅念的没有音乐,合着的叫“禅乐”,介绍智化寺时,宫廷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合在一起形成智化寺京音乐。和京音乐相对的还有“怯音乐”,没有京音乐雅,“怯音乐”俗;“京音乐”精,“怯音乐”粗;“京音乐”用小管,“怯音乐”用大管。但禅乐部分都是北方的赞子,都用,不分。京音乐能登大雅之堂,因为它高雅。日本拜佛演奏的音乐就是从中国学的,说这是智化寺的京音乐,这才挖掘出来,原来我们有这么好听的音乐。我们唱的这部分也属于智化寺禅乐部分,北京几大古庙根全在这儿,像潭柘寺、嘉兴寺、拈花寺、贤良寺?,过去北京几大古刹,老和尚出家收徒弟在拈花寺全唱这个。

笔者:请谈谈乐团参加演出活动的情况。

锡泉师父:我们参加大觉寺的演出有3年了,去年10月份在潭柘寺参加了几场演出,今年8月份也有演出,今年8月21日在五台山参加了“第二届佛教文化节”的开幕式,我们和智化寺一起去演出,场面很大,很庄重。演出效果很好,受到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根通法师的称赞。

笔者:佛赞分北韵、南韵两派,南、北韵佛赞各自有什么特点?

锡泉师父:南、北韵的经咒一样,但佛牌子不一样。北韵是地道的京腔京韵,南韵旋律迂回婉转,北韵高亢铿锵,风格各异。现在寺庙里作佛事都用南韵,北韵没有。现在的南韵也现代化了,已经掺人了当今流行的因素,不是特别传统的东西了。而“老北韵”是地地道道的京腔京韵,纯朴的佛教音乐。北韵的赞子有的是唐朝流传下来的,历史悠久,唐宋元朝的都有。流传不用乐谱,口传心授,但有词,有板,两杠是两档子,一个圈是一锸子,这就是板。现在用录音机才把这些东西学下来。

北韵是一个偈子、一个牌子一个调,旋律都不同。北韵的特点是佛牌子多,如《望江南》、《华严会》、《寄生草》、《迓古令》,单牌单韵。好多古牌子,像《浪淘沙》是唐朝教坊里的东西,后来也传到佛教里了,《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是武则天写的,体贴佛心,念经前先念这四句,是从唐朝教坊下来的。特别是明朝永乐年间,有一本《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名称歌曲》50卷,收有北韵和南韵,这些都留下来了,保存在法源寺。

北韵有一个大牌子曲本子,原名叫《集众偈》,是1941年潭柘寺的妙空法师抄写的。我在2001年将这个老本子重新抄写了一遍,起名叫《佛事集锦》。这里面有161首北韵牌子,现在会唱的有81首,一半都丢失了。像《九条龙》、《渚云飞》、《天仙歌》、《普提锦》、《千秋岁》、《十样锦》、《药师腔》、《生天真言》《斗凤凰》、《三仙会》、《游蜂人洞》等都不会唱了。“难学、易忘、少人知”,这就是北韵的特点。一本63个赞子,63个调,63个牌子。南韵学一个能会10个,可以套着唱,曲调一样,只要字数合适,旋律就能用,什么六句赞、八句赞。北韵不行,《迓古令》就是《迓古令》,学了《迓古令》不会《六句赞》,学了《六句赞》不会《华严会》,一个牌子一个调,60多个牌子不重样儿,难度挺大的,难学易忘。

笔者:禅乐的功用如何?

锡泉师父:禅乐在佛教佛事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诵经、礼佛、拜忏,没有禅乐难以烘托庄严肃穆的气氛,法会难以功德圆满。拜佛中“梵语音声赞佛陀,琳琴唱本那”的赞语正说明了禅乐的作用。庙里初一、十五的法会有唱、有念、有诵,偈子都是用唱的,用大磐、锸子、铛子、木鱼、钟、鼓伴奏,可以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诵经也是有韵的。

笔者:现在你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如何?

锡泉师父:我们的演出现在通过报纸也有一些报道,进行了宣传,如《北京晚报》2004年9月22日以标题为《潭柘寺古乐今天“回家”》以及《北京晚报》2004年11月10日的“新闻目击”栏目以篇名为《古乐还家》的报道,介绍了我们在潭柘寺的演出情况,《中国日报》上也有英文报道。可以说,我们现在在社会上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从我们本身来讲,还需要提高,所以我们下决心提高质量,多出精品。

笔者:刘居上,请谈淡您的情况。

刘居土:我是1997年认识朱老师的,我1991年人的佛门,居士。经常去广化寺,参加了禅乐班,但1998年就解散了。当时广化寺在修殿堂,我们也没有固定的地方练习,只好打游击,条件很艰苦。在新庄张家佛堂练习,下大雪也不间断,坚持了两年多。后来智化寺的馆长王丹同意我们到智化寺来,2002年来的,寺庙开放与否都让我们来。智化寺挺支持我们的,给我们提供活动场所。这也是佛缘,从2002年的四月初八一直在这儿。

笔者:锡泉师父,您认为引起北韵失传危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锡泉师父: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吧。1950—1989年北京寺庙中的和尚纷纷离去。我离开天仙庵后不久,我的师兄弟们也相继离开了,天仙庵在上个世纪60年代被毁了。其他寺庙的和尚也都还俗了。这样,北韵就逐渐失散了。虽然后来我们在寺庙中又恢复了学唱,但因为僧侣老化,会唱诵北韵的人越来越少,到现在为止,我所知道的会唱北韵的除了我还有3个人:沙荣(1924年生人)、本兴(1923年生人)和福广(1928年生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2岁了,年龄最小的也已经77岁了。加上北韵单牌单韵,曲牌繁多,难学易忘,现在南韵又比较流行,庙里的和尚都不愿意学北韵,这些都影响了北韵的继承和发展。

笔者:您在北韵佛赞本子的整理和挖掘上做了哪些工作?

锡泉师父:北韵佛赞是靠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意识到一旦这些懂得北韵佛赞演唱的老师父们故去,他们所会唱的佛赞也将永远消失。因此,在我的学生的帮助下,我们在2001年编辑了一本《北韵佛赞》(佛事赞本),收录了63首赞子,主要用于北韵的教唱。我又将妙空法师的《集众偈》重新抄写了一遍,原来的旧本子太老了,这样也利于保存。

笔者:“老北韵禅乐念诵团”在您的带领下,对北韵佛赞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您对未来还有什么期望和设想?

锡泉师父: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将北韵佛赞传授下去的问题,这些居士大部分都超过60岁了,也许再过20年已经没有人能够演唱北韵佛赞了。我们准备呈报,正式成立禅乐团。我们的禅乐基本上被圈内人所认可,但现在苦于没有正式成立组织,不能公开地招收一些学员,影响了北韵禅乐的传播。现在都是自愿发起的,没有任何经费上的支持。我们也需要宣传一下,把北韵佛赞巩固起来、完善起来,否则只是自娱自乐就没意义了,现在一个是需要接班,另一方面对我们来讲还需要提高和完善,继续挖掘,使北韵佛赞能够发扬光大。

附录:

《北韵佛赞》(佛事赞本,锡泉师父整理,2001年)目录:

1.迓古令

2.六句赞

3.华严会

4.寄生草

5.柳含烟

6.金串柳

7.望江南

8.卫队子

9.金字经

10.浪淘沙

11.地藏赞(玉翠花)

12.西方界(雁留声)

13.楚江秋

14.醉夕阳

15.弥陀赞(金砖落井)

16.绕佛堂

17.风搅雪

18.小三宝

19.豆叶黄

20.淮上韵

21.菩萨幔

22.大阿弥陀佛赞(感动歌)

23.功德赞

24.北望江南

25.挂金锁

26.四句八念

27.南梅花引

28.太子游四门

29.一锭金

30.感动山

31.水月真言(北梅花引)

32.水月真言(前引)

33.三宝赞(一枝花)

34.金钱落蝴蝶

35.风人松

36.四大菩萨(淮韵味)

37.三波罗密赞

38.北叹佛歌

39.四大名山

40.三皈依

41.清江引

42.莲池海会(五声佛)

43.愿消三障赞

44.滴溜子

45.三皈赞(南北混)

46.文殊宝(出对子)

47.太子游四门(上赞)

48.普贤赞(江儿水)

49.般若经

50.药师佛赞

51.五声佛

52.谩渔郎

53.地藏赞(玉芙蓉)

54.破荷叶

55.地藏赞三偈之一:如来慈愍(六句赞)

56.地藏赞三偈之二:普贤启问(豆叶黄)

57.地藏赞三偈之三:地藏本誓(华严会)

58.玉绸计

59.嘉句灵验

60.五方结界(普天乐)

61.准提咒(一剪梅)

62.四大名山(一字韵)

63.十六观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