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广阳漆泉寺故觉□禅师碑铭记》推解
一,原碑较可辨认文字(原碑碑阳右上四分之一):
检校兵部郞中兼邢州刺史侍御史
于东明被万物□於∵∵尘沙露无不
□□□精读,纯粹穷理逹性通道□言。
走臣亿从学罕一学有可信又亿一焉
有六皆传经僧。此不云纪。禅师□慧觉中海新罗
返俗之怀。远惟清天之理。生廿三岁具僧戒。增学
异瞻白折。幽明激由。是岁。数省□圣言。有之一切幻。远离移心识。法师
要得乎中域吾孰能执萤炬于幽夜遗皦日于正书。于是剡识舟海。挥□生
攸心其地。经十年梵行。鸣播□□□□。僧籍于邢州开□寺。居无畿时□
真诣。筮蒙之发决在得。久时。僧学有立名方传久功趣。净□不垢不
□洛京有荷泽寺禅僧曰神会。名之崇者传。受学于南越能□师。广开顿悟之
□次明知见。引喻开发。意若有获。归,而继思或有不尽。明年。须往指为导师。复
□心无所起即真无。念岂逮乎哉。于是,深其微趣,属灯乃明,以一觉之知而万有
(碑左文字)容易阖户不蒿清神目颐求其中者嗟若无告圣历元岁□义军司马
不然点檀兴仁广运乃道心者请导师之留音追荷泽之坛教粹指不□由
雷之震懦介春雨之泽根芽种之乃萌勾者遂直七八年间趋教之徒瞻拜
昧而伏师以处顺安暇遣疾而不改其容奄以大历六年三月十七日夜归
□□□□……爱化众心萃而固殊状也□动
□…四月十七日引□神灵□以仙境峻隘浅崇峰十仞凋灵
□……精口飞廊叠阁极工巧之妙传继之怀信也铖道之维明
□□□∵………也似是非是其谁辩之余非采于文者或
□□…兴减唯物□者能久∵本有莫辩∵本无…源派殊论□□□混而同之
□□□□撰真宗□□□少府监直陇西李圭箫
二,(碑阳右上部)碑铭大意解断
要了解《大唐广阳漆泉寺故觉禅师碑记》必须首先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一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主要是从唐玄宗开元年间一直到唐德宗贞元中期。开元是大唐第二大盛世(一是贞观年间)。盛世一是宗教大发展的机遇。所以尤其是佛教发展十分迅速。如沙河建福寺就是当时兴建的。但是,繁荣盛世也正是泥沙具下、鱼龙混杂的时间。
从开元二十五年开始,也是唐王朝大衰落的开始。从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到德宗贞元中,每况日下,近五十年间(公元756年-798年),皇帝(由肃宗、代宗、德宗)换了三任,年号更换了十二个,而佛教也伴随着社会的动荡沉浮不定,最后才由乱到治,逐渐归以正统。
二是,从佛教界当时的复杂背景:
碑中侧重记述的“神会大师”,生于唐高宗宗章元年(668-780),三十岁到三十四岁(高宗神功697年-大足元年710年)在荆州玉泉寺从神秀学习禅法;高宗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召神秀入宫说法,神秀便劝弟子到广东韶州去找慧能学法;神会这时便去了曹溪,很受慧能器重。慧能知道他禅学已经纯熟,将示寂时即授于印记。
开元八年,神会被敕配住南阳龙兴寺。这是他的名望已经很高,南阳太守王弼、大诗人王维等都来向他求法。
神会北归后,看到北宗禅在北方十分盛行。认为:北宗的“师承是傍,法门是渐”。于是提出南宗“顿教”优于北宗“渐教”。南宗慧能才是达摩以来的禅宗正法。于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在河南滑县大云寺,设无遮大会,与当时的着名北宗崇远和尚大开辨论,经过十分激烈的拼死争辨,有力的批评了当时最有名望的北宗大和尚普寂。建立了南宗宗旨。
后来神会遭到了北宗一系列报复,在外地展转流离多年。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举兵造反,直逼长安,到至德元年(756年),89岁的神会被请回洛阳,临时创立寺院,设坛度僧,为郭子义平叛募集了大量资金,保住了大唐王朝。
上元元年(760年),五月十三,圆寂于洛阳荷泽寺。建塔于洛阳宝应寺,谥号:真宗大师。
神会死后35年,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德宗敕命皇太子邀请诸禅师制定禅门总旨。敕立荷泽神会为“禅宗七祖”。并御制七代祖师赞文。
胡适在评价神会时说:“南宗的急先锋,北宗的毁灭者,新禅宗的建立者,《坛经》的作者——这是我们的神会,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伟大的功勋,永久的影响。”
《大唐广阳漆泉寺故觉禅师碑记》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比较清楚而又十分简略、隐晦地记述了上述社会与佛教界这段拨乱反正的宗系对峙、斗争历史。也正是净慧老和尚如此关注漆泉寺的根本所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碑文的内容:
立碑的时间,正是在惠觉禅师死后25年,而神会敕定为“禅宗七祖”的近日(796-797年)刻立的。正好说明:此碑是漆泉寺当时的新主持,为传承惠觉禅师执神会法灯使南宗禅宗流布天下为目的,为继承七祖神会精神、弘扬达摩大乘为基本目的而刻立的。
此碑虽为“故觉禅师碑记”,记载的却是唐代高宗圣历元年至德宗贞元中期,大约一百年的社会佛教史发展变化状况。这其间,从禅宗初祖(初祖东土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七祖神会)到六祖,又从神会禅师在六祖慧能入灭后,面临“岭南宗徒甘从毁灭”、“北宗门下势力连天”,“法信衣服数被潜谋……传授碑文两遇磨换”的情况下,神会法师入京重振六祖禅风,创建“荷泽坛教”,及漆泉寺主持惠觉禅师两次荷泽拜师神会,解法理、学禅意,最后被“指为导师”,高举法灯,使禅宗在全国形成燎原烛天之势,光照人间。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撰写碑文的人——检校兵部郞中兼邢州刺史侍御史元谊是这个时段(唐德宗贞元中)的任职时间;二唐德宗贞元(共21年)十二年(796年)敕皇太子邀集诸禅师制定禅门宗旨,搜求传法的正傍系统,敕立荷泽神会为第七祖,并御制七代祖师赞文。所以这时立碑的主要意图,无疑是以弘传禅宗佛法为主要宗旨的。另外,由“邢州剌史”晋升为“检校兵部郎中”的元谊,决计在漆泉寺立碑,就足以显示了漆泉寺在当时全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以,此碑对弘扬达摩大乘,在全国普及禅宗大法,是一件非常之举。
根据《大唐广阳漆泉寺故觉禅师碑铭记》现能基本识别的文字,结合当时的社会宗教历史背景,可推断该寺为唐代国家着名大寺。故为“大唐广阳漆泉寺”。而不是“沙河县广阳山漆泉寺”。着名高僧——故觉禅师为唐朝漆泉寺多年主持。碑铭的一开始,就首先切中时弊,突出写了当时佛教禅宗在全国范围内的佛理、宗系的混沌局面。教禅者多于学禅者,修禅的人都自称得法开悟,到处开法立宗,争名夺利,欺世盗名,使原本一系的禅法变得缭乱混浊。(见碑文:于东明被万物於□麈沙,露无不……),惠觉禅师提出只有精读深研禅意,真正得到禅学的真理,将全部宗法彻底弄懂弄通,才可明辨事非(碑文:……精读纯粹穷理达性通道□言……)。碑中接着说:有很多人不远万里去(印度找初祖达摩)求学取经,却唯独真正学到真谛者只有二祖慧可,四祖道信,(因唐朝时,对禅宗三祖僧璨存有较大争议,故略去三祖僧璨的名字。见《二祖与三祖公案故事》)再往后有六祖慧能,都是大德传经高僧。在此就不再都详细记述了(见碑文:走臣亿从学罕一学有可、信,又亿一焉,有六,皆传经僧,此不云记)。
碑中还记载了已故惠觉禅师的籍贯和皈依佛门的具戒时间。明确记载:惠觉禅师是朝鲜(新罗)人,意志坚韧,从无返俗的念头,永远追求天下惟一的佛理。他二十三岁就具僧戒。以后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他用辨别的眼光分析目前的僧众信仰,认为:洁白纯真的“顿悟”禅理却被人们打了折扣,而灰暗的“渐教”却被很多人接受,心里万分愤慨。当年,数省民众尊崇被皇帝宠幸的(神秀、)普寂为代表的北宗禅。信奉了北宗,就从根本上远离了禅宗的总旨。(见碑文:……返俗之怀,远惟清天之理,生廿三岁具僧戒。增学□……异瞻白折幽明,激由。是岁,数省□圣言,有之一切幻远离移心识。法师□……)碑中记载,在这段时间里,惠觉禅师想得很多,他认为:我身为主持僧,要想得到中正准确的禅理,我岂能象举着萤火虫一样的火炬,于其昏昏,使人昭昭,在幽黑的夜晚,带领僧众传法;而丢弃白天,——光天化日下倡法传禅呢?于是,他刻苦钻研禅学,泛舟在佛学的大海中。为了深造,他还到洛阳菏泽寺拜师神会,求教佛理,对神会主持的菏泽寺心有所往,在菏泽寺住了十年时间,念了十年梵呗,使他成为一个颇有名望的高僧。(见碑文:□……要得乎中域,吾孰能执萤炬于幽夜,遗皦日於正书。于是……剡识舟海,挥□生……攸心其地,经十年梵行鸣播□□□□僧籍于邢台开元寺,居无几时□□□□)碑中还明确记载了惠觉禅师是在邢台开元寺注册出家的和尚。
时间不长,他便到漆泉寺做主持。
惠觉得到了禅宗的“真诣”,就象抽签算卦一样解开了心中的疑窦,被启蒙后,心中有了很大的收获。时间长了,惠觉在荷泽寺的师兄弟中有人提出为他“立名传久”的意愿,但惠觉禅师不为“功趣”,坚持净修,不为自己争名利,以免自己的禅心受到不良“污垢”风气的浸染。(见碑文:□□□真诣,筮蒙之发决在得。久时,僧学有立名方传久功趣,净□□□□□不垢不□□□□)。惠觉禅师参洛京荷泽神会,而崇拜神会禅师的人都说神会受学于南越的慧能禅师,是慧能禅师广开了“顿悟”之宗(见碑文:洛京有荷泽寺,禅宗曰神会,名之崇者传,受学于南越能□师,广开顿悟之□□□□□)。碑记接着说:……其次明白了知见,引喻了禅宗教义的开发,心中有了很大的收获。惠觉禅师回到漆泉寺,反复思考,觉着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决定明年必须再到荷泽寺去一趟。就是这一次荷泽寺求教禅机,神会大师将惠觉禅师“指为导师”。惠觉又想:师尊教导“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对世间纷乱之事,心无所动,坐怀不乱,即真空。而“无念”怎么能达到禅宗的最高境界呢?于是,他深入钻研细微的禅理,领悟了“无念”的真谛,明白了细微奥妙,神会又度他做了“传灯宗师”。惠觉禅师一次∵“顿悟”,便成为禅宗渊博的传法大师。成为追随神会和上,弘达摩大乘,建立正法的一支重要力量。(见碑文:……次明知见,引喻开发,意若有获。归,而继思或有不尽。明年须往,指为导师。复□□□□□□……心无所起即真,无念岂逮乎哉。于是深其微趣,属灯乃明,以一觉之知而万有。)
三,上述局部碑文提供的信息
上述碑文虽仅是局部文字,但据《邢台通史》、《邢台佛教史》作者赵福寿先生研究后,认为可清楚地透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一),此碑确是检校兵部郎中兼邢州剌史侍御史元谊,同漆泉寺当时的新主持,为传承惠觉禅师执神会法灯使南宗禅宗流布天下为目的,而镌刻的一块记实碑。;此碑证实:在唐朝,漆泉寺乃国家级重点名寺。故称:“大唐广阳漆泉寺“,而不是“沙河县广阳山漆泉寺“。
(二),此碑可证实唐代漆泉寺主持惠觉禅师,是七祖神会的弟子中唯一一个朝鲜籍、且在邢台开元寺注册(僧籍)的一名嫡传弟子;
(三),惠觉禅师一步步的学禅、深造、从漆泉寺主持成为禅宗导师、传灯宗师的成功经过。透视出唐代中期禅宗内部南北两宗斗争,最后南宗几经周折,成为正宗,传法全国,弘达摩大乘,建立正法,被民众广泛接受的经过。
(四),漆泉寺在唐朝也曾是邢州乃至全国,传承南宗“顿悟禅宗”的传法中心。继后赵之后,再一次为传承禅宗佛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此碑为研究《神会语录》、《七祖坛经》、神会所创的“荷泽宗”及整个“禅宗史”提供了确证。
在唐代,漆泉寺能有禅宗南宗七祖神会的谪传大弟子惠觉禅师主持,成为全国传承禅宗的一处中心寺院,这就再一次允分证明了漆泉寺当时在佛教界的重大作用和极高政治社会地位。此碑虽留文字不多,但为我们折射出唐代中叶,社会阶层的精神追求和信仰价值趋向,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唐代历史文化研究资料。更为漆泉寺文化旅游修复项目展示出新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
以上观点难免有错,诚望指正。
王三秋∵2009年9月30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