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人间佛教思想简论

缪方明

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宗派——禅宗。禅宗与天台宗、华严宗一样,对于佛教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突出表现在:将追求出离生死、超脱轮回以达到涅盘寂静的传统宗教目的,在理论与实践上转化为当下主体在人间建设佛教,以成就佛道的自身实践。换言之,禅宗将成佛的路径转化为带有儒家式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圣贤人格之道,从而使其人间佛教的意蕴在当时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得到彰显,并达到一个至高点。

从历史上看,禅宗之前的佛教还在以各种途径,艰难而又努力地说明涅粱与人世之间的一致关系,而发展到禅宗时,则直接倡导“西方无净土,佛国不在西方,净土自在心中”,即直接将佛教从理想彼岸世界拉回到当下。禅宗径直主张人间即净土的思想,目的是防止人们消极逃世,躲避建设人间社会的责任。因为当时许多学佛者还是将速断生死痛苦,速入永恒解脱彼岸作为修行的主要目标。也即是说,在他们的眼里,佛教还只是一个自了、自度的法门而已。

当彼岸的佛土被禅宗直接交由当下个体去担当时,从逻辑上而言,这使禅宗在宗教实践上必然将成佛的重心落实在当下个人的主体性与自心两个层面上。在禅宗看来,当下主体性的意义与地位就在于能主动觉悟到其本身就是清净的佛性。如果当下的个体能对此开悟,那么当下就是佛。应该说,这种对当下主体价值的肯定,实际上也即是对当下人世间的一种重视,而这种重视会使得人们将对往生西方净土的执着与追求,拉回到当下的现实人间社会中,从而积极践行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菩萨道精神。

显然,在充分肯定了自身主体性在成就佛道上的意义后,一个重要问题就自然呈现在禅宗面前:如何领悟自身就是佛?对此,禅宗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当下个体的心。在禅宗看来,当下之心尽摄一切诸法,所以应该从自家的心上去顿显真如本性。很显然,禅宗的思路与华严宗“一心具四法界”的思想有着相通之处。实际上,这种相通也说明佛教界中的有为之士在将往生净土的思想转化为积极构建人间佛教的实践上达到了一种历史共识,乃至为此共同做出努力。

对于当下的个体如何顿显内在的真如本性,禅宗主要是从以下两个层面做了进一步的诠释。

首先,禅宗强调用般若智慧来观照自身心内的佛性,从而当下直人佛境。在禅宗慧能学派的语境中,般若是一种无念、无忆、无著的无分别智慧,若能以此观照一切诸法,即可见自家本性的真如性用,从而当下进入佛境。禅宗高度重视般若智慧在成就佛道上的意义,继承了空宗无分别的思想,同时结合时代的需要,以无分别的智慧建构起在人间成就佛道的价值意义,从而解构“只求往生净土”,凸显出禅宗人间佛教思想的主要意蕴与旨趣。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禅宗这种注重当下个体就在人世间建设佛教,以成就佛道的思想,不仅启发了晚近时期建设人生佛教的太虚法师,而且也有机地构成了当代人间佛教建设的理论源流。

其次,禅宗在强调以般若智慧成就当下主体佛性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通过“心净”的路径来识得自家主体性的本真意义。在这方面,禅宗指出自家主体本真之性是清净无染的。在禅宗看来,只有先承认自家本有的清净本性,才能为“去染成净”提供理论依据乃至实践上的可操作性。

既然当下主体的本性已经清净,怎么还要再突出心净的功夫呢?实际上,在禅宗的语境中,当下的主体毕竟是一个社会中的人,也即是说,当下的主体在与外界相交往的过程中,因心分别执相,生起贪、嗔、痴等染法,从而使得自家清净的真如法性受到隐覆而不能显现,因此现实中的主体也就不能当下即佛。所以只有通过心净的功夫,才能如拨云见日般见到自家的清净法性。这种令当下主体自家心净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去恶行善的道德修养上。慧能提出以佛教的四无量心、十善等来进行道德修养,从而去恶行善、去染成净。这是禅宗力图契人人世间、践行菩萨道的体现。

慧能强调:思量恶法即是地狱、畜生、愚痴;思量善法即是智慧、佛。所以,当下的主体应该去恶从善,生出智慧,以此去除隐覆自家清净本性的愚暗,从而当下证悟佛性。禅宗这种“当下即是”,不仅是佛性的显现,而且也是净土世界的显现,所以《坛经》说:“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

总之,禅宗力图将般若智慧与去恶从善的心性修养,统一到当下个体在人间建设佛教的实践中,更加有力地保证了当下个体在人间得以成就佛道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坛经》说:“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修,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这种高度重视当下主体在人间社会践行菩萨道的精神,影响了以后的禅宗学人更加注重所谓的“平常心”:“僧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如达平常道也。见山即是山,见水即是水……但得理归其道事乃平实,无圣可求无凡可舍,内外平怀,泯然自尽。所以诸圣语言,不离世谛,随顺世间。”(《人天眼目卷之二》)更重要的是,这种平常心因其“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边方宁静,君臣道合”,而不在乎“麒麟出现凤凰来仪,方显祥瑞哉”,故而在更高的层面与儒家内圣外王、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相契合。

此后,禅宗在理论与实践上发展到安住于当下现实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与发展中,如文学、书法、音乐、绘画、茶道、武术、建筑等,并以此充实人们的精神内涵,培养人们不被名利所执、自由的人生态度。

[作者单位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本文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人间佛教研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