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1) 禅宗“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1)”。第一节道信和弘忍的东山法门∵道信,早年出家,后赴安徽舒州皖公山从僧璨学习禅法。僧璨圆寂后,道信南下江西吉州、江州一带传法,最后北上,到与江州隔江相望的湖北黄梅双峰山弘法30余年。弟子弘忍,生于黄梅,早年奉事道信,曾负责安排寺内禅众的劳动生产和生活,深得众望,后来赴双峰山以东约30公里的东山弘法。道信...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8 浏览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2) 禅宗“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2)”。与拈花微笑的公案相应,中国禅师还提出“西天二十八祖”说。“西天二十八祖”是指印度依次传承禅法的有二十八位祖师,灵山法会上释迦牟尼心印的迦叶被推为一祖,阿难是二祖,直至菩提达摩为二十八祖。[注释:详见契嵩:《传法正宗记》,《大正藏》第51卷,716-744页]。菩提达摩是西天第二十八祖,同时又是东土初...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9 浏览
禅宗画 禅宗“禅宗画”。“禅”字的含义是沉思瞑想,从而得到精神上自发性的领悟。原为印度佛教教义所包含的参禅观念,约于五世纪末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融入人中国精神的实用主义,发展成一种特殊的宗教修行,佛教的本质是对佛的醒悟,即自身的醒悟。“禅宗绘画”是宗教思想影响和需要的产物,表现在禅宗绘画上即为自五代开始流行的罗汉图及禅僧的...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1) 禅宗“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1)”。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孙中曾国际佛学研究第二期(1992.12出版)灵鹫山出版社出版页141-176--------------------------------------------------------------------------------∵前言∵手持如意,巍巍独坐,普为群...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0 浏览
禅宗诗歌的终极关怀 禅宗“禅宗诗歌的终极关怀”。禅宗诗歌是禅宗思想的载体。与禅宗的终极关怀一样,禅宗诗歌的终极关怀也是明心见性。所有的禅诗,其主旨都是明心见性,用诗学的譬喻来说,就是要见到我们每个人的“本来面目”。因此,探讨“本来面目”的哲学内蕴,对理解禅宗诗歌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本来面目”在禅宗史上最早见于《坛经》,是六祖慧能在大庾岭头初次...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8 浏览
禅宗审美感悟的生发机制 禅宗“禅宗审美感悟的生发机制”。∵禅宗诗歌是禅悟思维的载体。体证禅悟思维,了解禅宗审美感悟的生发机制,是研究禅宗诗歌的前提。而在禅宗典籍中,最为生动地谈论禅悟思维的一段话,莫过于青原惟信禅师的见山见水三阶段了。青原惟信在谈到自己的禅悟体验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禅宗诗歌的审美境界 禅宗“禅宗诗歌的审美境界”。∵禅宗诗歌表达了独特的禅悟体验,其审美境界范型是一切现成现量境、能所俱泯直觉境、涵容互摄圆融境、随缘任运日用境。现量境触目菩提,不容拟议;直觉境水月相忘,空明澄澈;圆融境珠光交映,重重无尽;日用境饥餐困眠,脱落身心。∵一、触目菩提的现量境佛教禅宗把山水自然看作是佛性的显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缅甸帕奥禅林参学记 禅宗“缅甸帕奥禅林参学记”。缅甸帕奥禅林参学记法味比丘∵∵撰自序“家有蔽帚,享之千金”。此非虚言,此是人之常情。就在此等的情结作祟下,《参学记》方能我行我素地问世。本文不属于禅修手扎,主要是我在缅甸帕奥禅林最初一个月的心得报告。今帕奥禅林具备良好的禅修环境,是佛门修行者精进办道的理想处所。这使我想起中国禅宗的一首偈颂:“诸选佛...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9 浏览
《楞伽经》与禅宗思想 禅宗“《楞伽经》与禅宗思想”。∵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起信论》与禅宗思想 禅宗“《起信论》与禅宗思想”。∵《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全1卷,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32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其主旨是阐明如来藏缘起,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中心思想,是一部体系严密的大乘佛教总结性的理论着作,是禅宗史的共识:“马鸣菩萨撮略百本大乘经宗旨,以造《大乘起信论》。”...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