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绍琦禅师在安徽天柱山 禅宗“楚山绍琦禅师在安徽天柱山”。楚山绍琦禅师在安徽天柱山∵作者:梅心【内容摘要】∵楚山禅师是明代临济宗有名的传人,开悟后的楚山遍游诸名山,与安徽天柱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天柱山的秀美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楚山禅师,禅师在天柱山隐居数载。禅师在天柱山期间讲经说法,写诗抒怀,与当时的文人墨客畅怀。楚山禅师对元代着名的高僧中峰明本...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中韩第二届无相禅师学术研讨会综述 禅宗“中韩第二届无相禅师学术研讨会综述”。中韩第二届无相禅师学术研讨会综述∵程∵刚金秋十月,桂花飘香。10月14~∵16日,在素有“震旦第一丛林”之称的大慈寺召开了第二届中韩无相禅师学术研讨会。∵无相(684-762),唐代高僧,本为新罗国第三太子,于728年来到中国,后周游入蜀,拜禅宗五祖弘忍的再传弟子处寂为师,开创了四川净众宗一派,兴建...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无相禅师纪念碑文 禅宗“无相禅师纪念碑文”。无相禅师纪念碑文唐成都大慈寺无相禅师新罗国圣德王金兴光之三子也。出家郡南寺。开元十六年即公元七二八年,浮海西渡至长安。获唐明皇召见,后入蜀资州德纯寺,拜处寂禅师为师,始号无相,密付摩纳法衣遂居天谷山坐禅。唐明皇幸蜀迎无相禅师入内殿供养,住锡净众寺。时有大慈寺僧英千施粥济贫为国祈福。唐明皇大悦敕书“大...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无相禅师在资州 禅宗“无相禅师在资州”。无相禅师在资州∵作者:铁波乐∵∵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一位韩国僧人“浮海西渡”,来到我国当时的京都长安。此人原系新罗国三太子,俗姓金,因支持妹妹崇佛而在该国郡南寺出家,人称“金和尚”。他到了长安后受到唐玄宗的召见,将他编籍于禅定寺。住了一段时间,便四处周游,寻师访道,来到四川资州德纯寺(今四川...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7 浏览
五山禅僧与五山十刹 禅宗“五山禅僧与五山十刹”。一山一宁研究系列文章之六“五山十刹”的禅僧在日本禅宗发展史上起了主导作用,他们所倡导的“五山文学”在日本文坛和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场日本文化发展史上伟大运动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正是普陀山高僧一山一宁。鉴于一山是元代开国后第一位东渡日本的禅僧,所以,后来“五山文学”的中坚力量,如义堂周信、雪...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禅宗与川端文学 禅宗“禅宗与川端文学”。日本着名作家川端康成对佛教的尊崇和喜爱,其文学创作与佛教思想的密切关系,早已是世界各国川端文学研究者公认的事实。但许多人也许尚未意识到,川端文学对镜象之美的格外关注和刻意追求,与发源于中国的禅宗有着极为深远的渊源。∵包含于印度佛教教义中的“禅那”观念约在公元5世纪末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它与中国本土...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禅智慧与设计思维 禅宗“禅智慧与设计思维”。燕山大学艺术学院∵∵高承珊GAO∵Chengshan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智慧,学习禅宗的思维方法,和国外关于设计思维的科学方法,对与今天的艺术设计教学有很现实的意义。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建构主义∵提起疑情∵打破疑团∵顿悟∵法无定法Abstract...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禅的美学 禅宗“禅的美学”。禅修实际上是一种精巧的技艺,就好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需要相当时间的学习、磨练,辛苦的工作,才能有熟练的技巧而达到极至,也才能达到艺术之美的境界。美是人类长期在辛苦而沉重的生存竞争中,自我提升完成的一个典型;而禅也是最有利于生存的修为。∵蒋勋在《美的沉思》写道:“艺术是通过感官的一种活动,...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一组禅宗研究的力作 禅宗“一组禅宗研究的力作”。禅宗作为融合儒道释思想成果的重要文化现象,作为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佛教宗派,其特殊的内涵与韵味,吸引着众多宗教、哲学、文学等研究者的关注。与佛教的其他宗派相较而论,可以说禅宗的文学性、诗喻性特质是很强的,禅师的一些机锋要语、公案语录不仅浸润了佛教的微言大义,而且本篇就是一篇极好的文学佳作。所以...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楚山禅师:示月庭居士 禅宗“楚山禅师:示月庭居士”。楚山禅师:示月庭居士夫格外真机,难容凑泊。初参之士,必假筌蹄。所谓梵语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觉即当人之自心,心即本来之佛性。是故念佛者,乃念自心之佛,不假外面驰求,马大师所云“即心即佛”是也。或谓即心是佛,何劳更念佛乎?只为当人不了自心是佛,是以执相循名,妄生倒惑,横见生死,枉入迷流。故...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