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宁研究系列文章之六
“五山十刹”的禅僧在日本禅宗发展史上起了主导作用,他们所倡导的“五山文学”在日本文坛和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场日本文化发展史上伟大运动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正是普陀山高僧一山一宁。鉴于一山是元代开国后第一位东渡日本的禅僧,所以,后来“五山文学”的中坚力量,如义堂周信、雪村友梅、虎关师钅东等大都出于他的门下,接受过他的教导。由于“五山十刹”禅僧们的努力,中国宋、元、明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入日本,与日本民俗文化交汇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化呈现出极为繁荣的局面,“五山文学”被日本史学界视为孕育日本禅文化的母胎。
“五山文学”是由“五山十刹”的禅僧们倡导的,所谓“五山十刹”,是指在日本全国禅寺中选出5个规模最大的寺院,然后在它们下面再置10所禅院。这种制度也仿照中国。中国南宋建都临安后,依据古印度五精舍十塔之制,在江南禅宗聚集地确定了“五山十刹”。“五山”为杭州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育王寺;“十刹”是杭州的中天竺寺、宁波雪窦寺、台州国清寺、福州崇圣寺、建康(今南京市)蒋山寺、苏州光孝寺、虎丘云岩寺、湖州道场寺以及江心、双林寺。“五山十刹”的确立,主要是朝廷为了加强对禅僧的管理,借以控制整个丛林。随着禅宗东传,“五山十刹”制度也被日本所吸收。
日本“五山十刹”的建立,始自镰仓末期。当时所设的“五山”是镰仓的建长寺、圆觉寺、寿福寺、净智寺和净妙寺。“十刹”分布在关东一带,亦称“关东十刹”,为禅兴寺、瑞泉寺、东胜寺、万寿寺、东渐寺、善福寺、大庆寺、兴圣寺、法泉寺和长乐寺。后来,随着镰仓时代的结束,将军足利尊氏在京都建立北朝,把京都的一些着名禅寺也归入“五山”,这样,“五山”就不只是五寺了,“十刹”的变动次数更多。直到后小松天皇至德三年(1386),室町幕府才正式规定了“五山十刹”之制,确定京都“五山”为天龙寺、相国寺、建仁寺、东福寺和万寿寺。另将京都的南禅寺置于“五山”之上,统领全国寺院。同时又正式承认原镰仓的“五山”,这样,就有了镰仓和京都两处“五山”。两处“五山”都有当时着名高僧担任住持,如一山一宁到日本后,曾先后住持过南禅、建长、圆觉等大寺;高僧兰溪道隆东渡后曾住持建长、建仁、寿福等寺……他们既是名垂千古的禅匠,又是风雅的文人,“五山文学”即由他们掀起,从而形成日本文化发展史上一次着名的文化运动。
巨福山建长寺为“镰仓五山”第一,临济宗建长派大本山。此寺建于建长五年(1253),系北条时赖为赴日本传法的中国高僧兰溪道隆所建。建长寺以日本最早纯粹宣传、阐扬禅宗的禅刹而闻名,寺院的开山祖师兰溪道隆(前述“二十四派日本禅”之一的“大觉派”祖师)深受执政北条时赖崇信。在时赖的支持下,道隆在这里写下了《坐禅论》等着作,向镰仓的武士和民众宣传中国正统的临济禅法。道隆以后,从中国东渡的高僧以及日本入宋、入元禅僧,如兀庵普宁(“兀庵派”祖师)、大休正念(“大休派”祖师)、无学祖元(“无学派”祖师)等相继住持此寺,所以被定为镰仓禅刹的中心。建长寺内至今藏有绢本淡彩的兰溪道隆像,上面有他本人于700多年前亲题的像赞、道隆的书法墨迹《法语规则》、南宋绢本着色释迦三尊像、镰仓时代雕塑的北条时赖坐像、室町时代绢本墨绘观音像,还有建长七年(1255)北条时赖铸造、道隆撰铭的梵钟,都被列为日本国宝。灵龟山天龙寺为“京都五山”第一,临济宗天龙寺派大本山。应历二年(1339),南朝后醍醐天皇驾崩,曾经与天皇相抗争的执政足利尊氏为了告慰天皇之灵,决定在嵯峨龟山天皇、后嵯峨天皇的离宫后面建造此寺。当时为解决建寺资金不足,足利幕府听从梦窗国师建议,派贸易船入元经商,名之曰“天龙寺船”。“天龙寺船”在元、明两代陆续到中国贸易,不仅解决了建造天龙寺的资金,而且成为足利幕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在中日交通史上极为有名。天龙寺仿中国宋元禅院风格而建,规模巨大,室町时代,该寺受幕府庇护,弘扬禅宗,香火非常兴旺。瑞龙山南禅寺凌驾于“京都五山”和“镰仓五山”之上,临济宗南禅寺派大本山。规格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该寺是皇室所建。
日本正应四年(1291),龟山法皇将自己的东山离宫改建为寺院,号禅林禅寺,迎请无关普门(大明国师)为开山。法皇崇信禅宗,对此寺的繁荣寄予厚望,尚云:“本寺的繁荣就是皇室的繁荣”。自此,南禅寺一直与皇室贵族关系密切,后宇多上皇下诏改为现名。南禅寺的历代住持都特别受皇室贵族信赖,被称作“出世道场”。寺内大方丈殿由庆长十六年(1611)后阳成天皇所赐清凉殿移建,小方丈殿由德川家所赠的桃山御殿迁建,堪称建筑史上杰作。正和二年(1313)八月,普陀山高僧一山一宁应后宇多上皇诏住持此寺,广开法席,当时京都士庶,奔波瞻礼,腾沓系途,惟恐落后。一山在此创立了“一山派禅学”,上皇曾多次驾幸听法。南禅寺充满了帝王豪门气派,难怪被足利义满列为“五山之上”。至今,“五山十刹”寺院中还保存着许多当年遗传下来的宋、元、明三代中国典籍、书法、绘画等珍贵文物,如净智寺藏有当年大休正念和南州宏海像。相国寺内保存着许多五山禅僧的墨迹书画,是研究“五山文学”和日本文化发展史的珍贵材料。东福寺内藏有宋代书迹、典籍及五山学僧所作诗画,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
当时,被列入官寺的“五山十刹”不仅成为幕府控制禅宗丛林的枢纽,并成了幕府的内治顾问机构。五山之上设有“僧录”一职,负责任免“五山十刹”和着名禅寺的住持及有关诉讼裁判、接受寺田、缴纳税金等事务,后来还为幕府起草政治、外交文书,参与外务、内务、文部等政治活动。最突出的例子是从公元1410年到1547年的近140年间,与中国明王朝的10多次正式外交活动,几乎全派五山禅僧担任使节。五山禅僧已成为幕府阶层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因为“五山十刹”在那个时代的特殊地位,“五山十刹”吸引和聚集了各种人才,他们出没于“五山”丛林之间,各施其长,各尽所能,一展抱负。因他们都是出家禅僧,其所作所为主要是在至善之心的主导下,积极推行和平,他们作为幕府的使者斡旋于幕府与各地大名领主之间,劝说幕府与诸侯收戈息战,劝导人们皈依德化。他们作为国使出使中国和朝鲜,不断吸收中朝的先进学术文化,对当时日本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日本文学史、文化发展史上,“五山学僧”的英名与“五山文学”的史绩是永垂不朽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