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忏悔思想
(圣凯法师(南京))
(接上期)
二、持戒清净与忏悔业障
《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佛教的基本精神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弟子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只要是佛弟子,都是秉受一定的戒律;即使是最基本的三归依也是戒,因为归依成为佛弟子后,不能归顺信仰外道以及思想,不能加入外道的团体。对于佛弟子来说,受戒、学戒、持戒,以戒为师,这是最基本的行持。
戒律如明灯,照亮我们的前程光明,消除长夜的黑暗;戒律如城墙,能够抵挡私欲的强敌,守护我们的慧命。戒律如老师,指明我们人生的方向。佛陀即将涅盘的时候,弟子们围绕着他,问了几个问题,其中就有人问道:“佛陀!您在的时候,我们以您为老师。您涅盘了,我们以谁做老师呢?”佛陀就回答说:“以戒为师。”戒律是佛弟子的老师,随时随地指示我们的迷津,使我们知道何去何从。
“戒”原指自愿加入僧伽修行佛法的比丘个人的主观决意,故有“自律”的意思;律是指为了教团本身的团体秩序与存续,教团成员必须遵守的客观规范,故有超越成员的个人意志而自外强制奉行的他律性格。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到如何协调佛法内在精神的自律道德(戒)与代表佛教教团的他律规范(律),使不致产生两者之间的道德冲突甚至道德两难。
受持戒律分为止持与作持。不当作的不可作,称为“止持”;如果不当作而去作,便是“犯戒”。当作要作,称为“作持”;如果当作而不作,便是“犯律”。持律含有持戒,持戒不含有持律。持律是教团大众共同的事,持戒是佛弟子个人的事;持戒称为止持,因其不作恶;持律称为作持,因其能成善。
在律藏中,戒相条文的规定是戒,是止持;各种羯磨法的规定是律,是作持;律是帮助戒的推行者,也是戒的促成者,更是实行戒的监督者。在个人的生活中,以戒为主;在教团的生活中,以律为主。个人要求解脱生死,必须持戒;佛教要求历久弥新,必须持律。
戒,依据它的精神,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是佛陀所制定的法规,是圣道的根本,能生长禅定、智慧,严持戒法,可免于沉溺生死大海之苦。戒体是受持戒法之后,并得戒法之精神融贯于内心,产生防非止恶之功德,戒体即戒律的根本精神。戒行是将戒体如法地表现于身口意三业。戒相即所遵守的各种不同的戒行,如前面所提到的根本五戒,八关斋戒,比丘、比丘尼具足大戒等等。如果缺乏戒体为内涵,那么佛教的戒律就易流为形式化的戒条;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实践于行为,就如同虚设,对生活一点也产生不了作用。因此戒虽分为四科,其精神是一体的。我们受持戒律,要将这四者充分发挥,蕴戒体于内心,而将戒行形诸于外,则能庄严仪表,受人爱敬。
1、纳受戒体与业障清净
在受戒、持戒过程中,忏悔是至关重要的。受戒是在师僧之前,发虔诚恳切之心而感发戒体。但是,受戒前要求忏悔业障,业障清净了才能真正纳受戒体。
虽然佛法主张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是在事相上,由于众生的根器、机缘等种种差别,所以在戒律的受持上,自然也有等级与层次。以三归依为基础,然后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不断地进步与提升。受戒好比学生要遵从校规,人民要恪守法律,佛弟子则要依循佛化人生的准则——戒律的指示,才不致身心放逸。学校的校规、国家的法律,是来自于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吾人发诸于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两者迥然不同。所以,在受戒时,必须以清净心才能纳受戒体,这就需要忏悔过去的种种业障。
在受戒仪轨中,无论是三归、五戒,还是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在纳受戒体之前,都有忏悔的仪式。这里涉及到“别忏”与“总忏”的差别。“别忏”是针对自己造了什么恶、犯了什么戒,然后依有关的忏悔法门而分别加以忏除,如曾经杀生,则必须忏除杀生的罪恶;“总忏”则大多是在受戒法会或忏法中,不管自己犯有什么罪业,更不论自己的业障是今生所造成或前世所造,都希望能够在忏悔中加以忏除。
在传授三归时,奉请诸佛菩萨后,归依师会引导弟子在诸佛菩萨面前忏悔无始以来身、口、意方面所造作的恶业:
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我从生命的久远以来,以至到今生现世,毁破三宝的信仰,造作种种破坏善根的事情,毁谤大乘经典,没有好好地学习般若,曾经杀害父母,出佛身血,玷污寺院的清净,破坏别人的清净修行;曾经焚毁寺院,偷盗寺院的物品,生起种种邪见,拨无因果,亲近邪恶朋友,违背良师的教导。自己造作种种业,亦教导他人造业,听到、看见不好的事情却心生欢喜,这样的种种罪恶,无量无边。所以今天在诸佛菩萨面前,生起大惭愧心,真诚恳切地发露自己的罪恶,求哀忏悔;愿三宝能够慈悲摄受,放出清净光明,照触我身,各种罪恶消灭,业障、烦恼障、报障都能消除,恢复清净的本地心源,得到究竟清净)。
这其实是“总忏”,因为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种种罪恶,所以应该加以忏除。但是,在现实的生命里,我们仍然在造业,也应该忏悔,这就是“别忏”。只有总忏与别忏紧密结合,才能够真正清净。
受三归、进入佛门是任何众生都有资格的,但是从五戒开始,戒律则有一定拣择,所以在授戒仪轨中,忏悔与“问遮难”是连在一起的。“问遮难”是询问受戒者,今生以来,是否曾经作过佛法之所不容的大罪过,如曾作过,即成遮障,难以受戒,故称遮难。如偷盗僧物,于六亲男女中行淫,污破僧尼梵行,父、母、师长有病时舍去不顾,杀害发菩提心众生等。在小乘戒律里,如果有五逆罪等重大罪恶,则不能受戒。但是,大乘佛教强调慈悲不舍一切众生,因此除了作法忏悔之外,可以用“取相忏”,即在佛菩萨形像前,礼拜忏悔,见到好相,如见光、见花,见佛菩萨前来摩顶,而得受戒。
所以,在传授三坛大戒的法会中,戒子们几乎每天晚上都礼拜八十八佛或千佛,希望能够忏除过去的种种业障,能够清净登坛受戒。所以,对于受戒者来说,忏悔是至关重要的。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