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为出发点

前言

人类知识不断发达;社会文化当然不断发展,而人们对心身自我教育亦须因应加予调协

;尤以心灵摄养,对生活过程与生命之安适与和谐;宜为有识之士所应注意。宗教固然是给

予人安心立命;然而佛学之思想与精神,是有宗教的成份而却又超乎宗教底含义,于大般若

经(即摩诃般若波罗密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大智度论、唯识论等可见之。佛教学说心

灵调摄,如禅净学行,应是对现世学说纷纷的时代;更且各说不一,自然影响了教育的重心

,同时也影响青年的信念。因此佛教主体用并宏,教观并重的宗旨。对于偏重一家学说,或

偏于知识而忽略心灵,会导致思想不能与精神调融。人与人之分离隔阂;是由于心与物之不

能达到互融互摄之化境,那就人与人之相处,难免貌合神离。如此则人生不易获得安和与幸

福,人群共处之社会亦未必理想安全。因思佛陀一生说教,无非以“人”为出发点,佛陀研

修冥想,亦不外参究为人解惑开慧;欲想解决人的问题,进而探究人生的秘奥,藉以发挥“

人”的大义(百丈禅师晚年教弟子种大义田,行大义路,做大义人)。故佛教一切经论皆为

教人自觉觉他。

佛陀是有教无类的人群底大导师。佛学所说人性尊严,人身难得;佛陀教化人群珍重生

命,对生存意义之可贵,对生活环境之具有喜悦和创造的力量,不断寻求和开拓智慧光明宽

大仁慈的人生大道,自由健步的走完这一生的历程。我们真诚地推展觉性教育,希望充满活

力的方便施教,提撷佛陀的施教,艺术教育、历史教育等;(如汤恩比(Arnold∵Toynbee

)所谓:“历史回顾看教育”的教化),朝向觉性教化的佛化教育中,帮助青年在生命中开

拓慧命。让人群能及时各自燃亮心灵的慧灯,永远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泰戈尔诗中有句话

:莫忘记添油在你心内的明灯,他人也要光呢?这是终生教育底佛说的精进“般若度”。因

为教育、文化是不离,相互相彰,人与人的关系亦应依“缘起”、“互助”、“无我”之佛

教真理。使理解而且觉悟到人生宇宙,好像是一张互相交织,互相关涉的大网。因“缘起”

是说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同时亦是“此灭故彼灭”。因知互相为缘的关系,我

们为人服务,也不过是为自己贡献。佛教要从这意义上,发挥菩萨的悲智精神:“不为自己

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如此,自己也早已脱离烦恼而证般若的解脱空慧了。我们希

望教内大德法师,和中外学者专家共同研究,发展现代佛教教育,在教育工作上,许多需要

研究与注意之问题),但首先我们想在佛教经典中,采撷最适宜于现代学术文化教育所需之

经义,从事具有科学性的编辑教材,藉以善导培养净化思想和充满悲情的活菩萨,多多出现

于这多事之秋的人间。这是需集众多的智慧和物质的协助,有望实现!

本文涉论本届五项论题,佛陀是人类大导师,而一切经典和施教行为,无非为世间的种

种教化,与社会学术思想,艺术陶冶的化仪化法。今日之科学发达,人与人之间缩短了距离

,故现代国际佛教之研究,已经是世界性的会合。根据国际佛学者的报导:现在世界佛法教

理已用二十七种亚洲文字表达,而今,也有十八种非西方文字记载。此外有欧美各种语文翻

译佛教经书,可见国际佛教人士研究佛学的热心,因此我们发起共同讨论佛教教育发展之计

画。今日的聚会一堂,共同探究有关发展佛教教育,对工作前途的预见,不是空想的。因思

成立永久性的“国际佛教教育学会”,以渐次展开我们为教育的心愿,更愿为佛陀遗教而推

动实践的工作,是喜悦的接受,是无尽期的奉献。

一、佛陀是人类心灵大导师

佛陀是人类心灵大导师,不止知识传授;实乃心灵善导与慧命开拓。佛陀的一生,无论

在语言与行动的表现,完全是针对“人”的一切一切;而人的一切,主要是“心”的活用而

所带动的一切行为(故唯识称心为心王)。故云“万法唯识”。人的一切行为是心识活动之

所指,而心的活用有善恶两面,如何才能辨认迁善去恶,那就得好好的研究人生的真谛。佛

法可说是指示人生的大道,而最彻底最微细的说明,指示如何能就范的极丰富方法。故国际

佛学者也称赞佛陀为人类的大导师。也是人类的大教育家;这是事实如此。不过佛教经论繁

多,而且有些极为深奥,遂令有心想研究的人们,也不易得其门而入,这为我们颇感可惜的

事。可是近年国内外佛学有识之士,已洞察于此,遂渐已有从事疏释,以适应时下所需的文

词而介绍佛法,都为教内人士深为注意。

佛教的三藏经论,无一不是为人而施设;而且所教的道理,皆利乐有情,指示人生在世

的光明大道,舍苦得乐,获得身心健康的至理。在佛经中有不少言及宇宙万物,天文地理;

然而佛陀说法的宗旨,是从“人”的问题出发而研究,进而探讨人生的秘奥;佛经说“分断

分证”(即渐修、渐学、渐悟),一旦成熟大彻大悟时,便悟明心生法生,则宇宙森罗,皆

豁然洞悉。非如现世科学,各从一部分的下手研究,把整体分割片段,而后又从各片段中去

砌合一部分。世间的学术,是把宇宙人生的整体分段研究,是化整为零。佛法总持是心法;

有人以为佛法是唯心的学说。然而佛法既非只是唯心,更非唯物,而是心物相融,亦心物互

摄时体用互显,心物各自宛尔时,则心与物可无相牵。(心物宛尔时,是说心不攀缘外景)

体、相、用三大之总摄一切;尽在空有妙用,故云二轮(般若妙智慧具空有二轮)三大之说

。这是佛法所说括尽之人生行操,与精神思想,生命中历程的一切经验。人是应有终生学习

之需要,在学习过程的成果所获得的喜悦,可说是享受与幸福。因人生时空所历的环境,当

是处处新鲜,和时时异样的遭遇;如不能学习与训练一套足以应付环境,与不寻常的发展,

那是不智的,不足以具备生存的安乐感。尤其现世日新月异知识发达,真是活到老,必须也

要学到老。佛陀六度中之精进度,是永无休止的向前追寻进度的自新,而精进是人生自我教

育的核心。故必须前后具有足够的慧心慧眼,可有进度之佳果。故大乘佛教以六度乃至十度

波罗密(注1)(∵paramita∵)始能达成圆满功德。关于佛教的学说和指示的方法,当然极为繁多

,但简要而言,则学般若(∵prajna∵)∵一系的介绍,已可括佛学中的诠义。

般若是佛法的特质,亦可称是佛法的眼睛,研究佛法,如没有般若慧眼,怎么分辨世法

与出世法(喻为物质界与精神界)同时我们生存在斯世,不是“分生”的,而是“相生”,

因此我们要懂“相生”共处之道,使吾人认知“缘起”、“互助”之大体至理,更能有希望

达至自利利人的大我,而忘我的“无我”精神。这是更需要般若妙慧的培养,不止世间之聪

明智慧,而更熏修般若妙慧,充满悲情心愿,显现人的光辉如日照寒冬──大悲心行。佛陀

的教义,教化人群认得“缘起”法则,作为自我教育的最佳方法。

佛教思想与教育文化的根本渊源,乃佛陀经六年各方苦学,又六年于伽耶山中冥想思惟

、静虑(∵禅那∵Dhyana∵)从心中一颗活泼泼、圆莹净湛的心灵中,“聚积长时间底悲智***

”,正如华开莲现,豁然大悟,证悟洞明宇宙人生底真实相,所谓三界(注2)唯心,万法唯识。

佛与众生原无差别,但因妄想执着的烦恼障,障蔽了吾人的妙明心性,如浮云蔽月,那妙明

正智的佛慧,不得显明,觉性不彰。故云佛教的思想的学说,皆是为人生的问题。而多方解

说,多设比喻,方便人们的了解和学习,这是出于佛陀的慈悲,并教化许多充满悲愿的菩萨

,广为一切众生说“无量义”。佛法即人间法,佛教即人生教育。为析解人生心法的问题,

使人心朗达光彩,对宇宙一切易于了然。“怎样研究佛学”一书谓“佛陀原本不只是哲学者

,所以佛陀的目的,不是祗研究宇宙底实在(∵Reality∵),不是论决万有底本体(∵Subs-

tance∵)∵,他从人生底出发而探讨人生底秘奥”。

世界不安,人心不宁,都由于人际问题,不少人为的灾难,社会的混乱、贪、嗔、痴、

杀、盗、淫、道得沦落等等问题,实在需要佛法的提倡,佛化教育若为人重视,直接可影响

人群社会福祉。故发展研究佛学,提倡佛教文化思想,信知带动社会前途光明磊落,这是昭

然可见不容异议的。

佛教思想,不是个人主义的狭义思想,而是普遍性的人群概念与观念。因此佛陀大悟时

,心生法生,体悟到心、佛、法的融汇。当证悟时,内心生起的思惟是“生法”,而此“法

”沟通于众生,故佛教的思想,应是属于心、佛、众生等无差别。佛陀大悟时说:“一切众

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是指人类(也含畜类等),证悟所有生命皆有佛种,皆可为圣为贤

(心经云不增不灭)。此为佛教最独特的观念(任何宗教不能说一切人与教主一样,唯佛教

是平等法)。“佛性”是人性中普遍皆有的质子(唯识学称种子),故佛教思想的原则,就

是启示人们不要忘失自己本有的佛种,祗要合理如法的培养,便会开花结果。三藏经论,乃

至历代祖师所说,也不外是为说明如何认识自己生命中的佛种,又如何去培养这佛种,使它

能开芬芳花朵(华香庄严是菩萨悲愿的行践),法华经偈称为“人华”(法雨润人华)。华

开结果,就是具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佛果圆满,如花开莲现,花落莲成。佛教的思想,

佛学的研究,佛法的实践,是佛教教育的原理,佛法熏修即训育原则,佛学研究即佛教教育

哲学。

二、佛学与人文思想教育之教育观

佛教学说,重视人性内学,关照人生踏上大道之历程,康庄平坦,利乐安稳。进而自利

他,自觉觉他,达至觉行圆满,究竟真常。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以“人”为易于接受内明智照,般若眷属之因缘。故谓人身难得,“人”性尊严,应“

自尊自贵”,对自我教育的觉性慧悟,佛教徒特别注重于生命中慧命之开拓。尤以般若(妙

智慧)一大系之研究与熏修,是佛教学说,是佛法“内明”之精华。说空说有,不离人生净

化与悲情之化导。总之以“人”为出发点的佛学真义;菩萨(注3)之大悲大愿,就是从“人”格

的熏修慧业与功德之积聚历程,菩萨经过无边行愿,先度自己的内众生(如禅行摄养等),

同时发愿度外众生。这一切一切都是“人”的问题。“人”的可贵,人世间的事,也是超出

人世间出世大事业,故云世出世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证实了佛教是为“人”的“这边事”。觉性的慧悟,常然使人向往,超俗清贵的那边

无为境界之“那边事”:

百鸟不来山寂寂万松长在碧沉沉

∵分明空劫那边事一道神光自古今(石屋禅师山居诗)

∵佛教内明的慧心禅悦,拨开尘障的慧眼观照;对佛学独特的经论和禅行修法的行践,了

然于中,那各方面观察,例如:

佛学的宇宙观──缘起论

∵佛教的人生观──平等自在自觉觉他

佛学的宗教观──唯心净土与往生净土

佛教的思想──般若净化

佛教的精神──悲智双运

佛教社会──四摄法与四无量心(注4)

这一切都是“人”的事。现代高僧太虚大师谓:“人成佛成”,以人为重心的佛教学说,适

宜于人权时代提倡人道主义于乱世中。努力宏扬佛法,以挽救某些暴行政策草菅人命,与人

为灾祸的杀盗邪淫等逆行的人祸!

现世科学发展,各国竞边科技逞雄,人文色彩相当浓厚的中国也为时代环境之所移,因

之不少学者关怀人文学科前途之际,故特旁引早期西方人文主义之重视“人”之厚生学说;

“由于这种学习和训练特别为着「人”。又谓:因此我们的祖先,称这种学习和训练为人文

主义,即一切活动的追求,皆适应于人类”(高利诺(∵Battista∵Guarjno∵)∵对于人文主义

一词的说明)。中国的文学天地,无论在诗词歌赋,乃至艺术的创作,不少以大自然为描写

的对象,孟子之善养浩然之气,人文思想之天空海阔,鸢跃鱼渊的宽广情怀,都不离优生善

性,善养“人”之生命与天年。人文主义重“人”之优生与生存之意义,现代学者论人文主

义,正与左传之“正德、利用、厚生”意义相同。本文所论有关人文领域与佛学思想有不少

相通汇融。而人文主义之提及学习与训练;则佛教论文人之熏修与行持,皆为自我教育之内

学,终生教育的提高“人”的品格与性情,在不断提升至“净尽虚融”底般若智照的人生境

界。当然佛教所提示的内明智照之禅行摄养,不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词汇中可常见的。佛教

学说觉性教育以解惑开慧之次序,所谓“分断分证”的步步提升,直至无明净尽,慧觉澄明

,如来藏中不许有识(依智不依识),那无尘智照的照耀,六根明净的活用时,一切的内外

生活,语言动默,所运用的活力,源于“转识成智”的慧心所发,待人接物,兴心动念,都

在正念所之,这种觉性教育之发挥,对现代知识传达的教育,确有极宝贵之提供参考。

三、兴学育材所应注意课程与师资之相关性

佛教教育的原理,是解惑开慧,一所佛教大学课程极关系重要,如何使学生对佛学有原

则性的观念和信念与研究,将三藏佛经与各宗派思想,及历代祖师高僧大德行藏风范;作一

系统性研究与策划,然后分类安排。佛经中具有许多可采用为各项课程中的资料。当然要从

普遍的概念上获得知识,和佛教底历史的创造过程有所注意。课程与施教方针的原则,必须

具足此二者。而更须注意的,就是世界文化思潮以配合时代环境之大体为原则。当学生在知

识渐渐成熟的时候,在佛学课程上是可满足其求知欲,而所学到的,不祗是书本上的知识,

而是资养了身心更丰饶的智力与慧业。兴办佛教教育理想的施设和希望,可能达到教与学的

过程,增加了喜悦的进行。孔子对于教学方法或施教过程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知

不如乐之者。”佛教教育培养与薰陶,作精细慎密的施教,撷取佛经中对宇宙人生乃至国家

社会,及有适应时代的经文,分门别类,再请学者专家共同研究,依教育部指定之科系,分

类编纂,当然这是比较艰辛的(不如开出某经某论的课程可比较容易)。因为经论为课程之

根本原素,需要理想的教材,而且是慎密的工作。必须有赖发心人共同研究,此项佛教教育

基础的工夫。务使采用的教材,能使学生易于明了,对佛法中的启示是如何亲切;与对人生

历程上具有重要的提升,这种生命学问彻底表现佛陀的教化,亲切关系的人生问题,法益无

穷,法喜充满。近日报章评论“佛学对我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为现代知识分子所知之。”

可是“很少人对它具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他们认为佛学典籍浩如烟海,即使博学好佛如

梁任公也不得不承认“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岂区区未学所能窥其万一”?。而且有谓

佛学是二千余年之古学,对现代日新月异,飞腾猛进的知识,是否将全部佛经中的原义,便

可希望在这时代人们的心理容易接受?甚至是否产生怀疑;关于这种言论,我们应该虚心的

接受,但也要肯定地提出答案,就是说真理是常新的,永恒的“经旨”,是肯定无可置疑的

。可是经文的陈述与当时事物环境,甚至有关佛陀当时施教方便的,这是我们今日要敬心兴

办佛教教育,和慈心策划施教方针,也必须明智的了解,佛陀为教人解惑开慧,离苦得乐的

悲心,故有方便。例如法华经譬喻品(注6),便了悟佛陀施教方便的法要。佛陀说法,是真语者

、实语者,但为解决“人”的问题,是根本的原则。无论佛陀教义内容如何的浩繁,如何纷

歧(如净土弥陀经说有,金刚般若经说空等),但说空,说有皆为方便法。要肯定信念,必

须在佛法中有普遍的概念和历史的创作底过程,具足深刻了解和信心,自然肯定敬信佛学是

具独立的思想体系。故云佛教根本原理是为开拓人的慧命。

本题所论有关现代佛教教育发展的问题,针对事实,当然对于编辑佛教教材是重要而审

慎的工作。有关“用科学方法以整理佛学”对于佛学分类编纂;有谓佛经中具有二十五类,

可作为编采教材之资料,如佛化论理、天文、心理、地理、生理学、卫生学、宗教学、社会

学、政治学、农林学、法律学、图画学、伦理、体育、理化、音乐、博物学、人类学、数理

学、医药、历史、工艺学、词章学等,然而佛法主要为治心之学,对心理有直接之影响;至

于原始佛教佛陀所修证之禅学,实在很难用语言文字可以令人接受与了解。是否科学分析或

可借助容易了解,这是现代的方便法门。

关于师资的培养,当然与理想课程和施教方针有密切之关系。当机施教是教育之核心。

佛教弘法人材与师资之商榷,这是极之值得注意者。一般性之弘法人才,依古代高僧传则有

:译经、义解、习禅、明律等十类法师,致如能辩才无碍。因机逗教,摄受众生。那是不易

多得善导利生的法将。至于佛教社会教育之师资,也有不尽同的说法,因能通一经一论可当

佛校之教职,现在一般佛教学院即如是。可是欲想藉佛教教育,教导人群,探讨人生真义,

提高人性尊严。普施法雨,则佛教师资,须具有对佛法的诚信,与对佛陀精神的感格,藉此

以感化学生。故能当机施教之师资,必然慧力充沛,智力内凝,能为学生带动研究佛学,方

便易入信解,能发引学生的研习兴趣,于佛法一门深入而外,更须对教育艺术、教育心理等

一般教育学的认识与研究。现代发展佛教教育最理想的师资,不只讲经论,还要深解佛陀教

化之基本原则解惑开慧,那就要求到具有禅净的修持。佛陀是人类大导师,因使师弟亲切教

授与亲承教诲。知识丰富的教师当然很好,但悲情充满的教师更能感动学生。因此,佛教的

师资除佛学深度、知识深厚之外,还须有佛陀的悲愿是极为重要的,故佛教的师资应有不同

于一般的师资。

四、现代经变图佛教美育之发展

教育学和教育哲学,都是涉及到整理文化领域,人类心理、社会环境、历史背景、艺术

薰陶、自然环境等等之相关和影响。当然论佛教教育正如一般普通教育,也没有除却艺术的

部门(所以中、小学皆设有美术科),至于大学,艺术课程设为专门学系,更为具体的研究

。尤以佛教艺术比一般艺术更含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因为佛教艺术乃宗教与艺术之融汇。佛

教艺术各部门中,佛经变相图是其中专门的一类。谈到佛经变相图顺及一提佛教的变文(佛

经变体文),这对佛教传宏,负有重大的意义和功效。

关于佛教的变文,曾带动了普遍流通佛法的意义,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另一创作。

因为经文的深玄和术语,经过了通俗性的文字,使人人易懂,这是传播佛法教化的一种方便

法。在变文与变相之发展,佛教之文学与美术,实在对佛法传播的工作,扮演了极具性格的

角色(如敦煌石室遗书中,有大目犍连冥间救母变文,舜子至孝变文等)。

佛经变相图,在中国晋代时瓦官寺顾恺之之维摩像,是将维摩经中所形容之维摩长者描

写得神肖威仪,故当时在展出之第一日,便为瓦官寺募集得十万钱。这在中国史上,为人所

多知的故事。可是当时的瓦官寺之巨制壁画维摩像,不能称为经变图;例如佛像菩萨像也不

称是经变图。

佛经变相的画称经变图,由于将经中的事态人物绘制成图。因此经变的画品或浮雕或壁

画等,多数是比较复杂的画面,而且内容可能多元化。尤其是敦煌的壁雕,更有些题材故事

,都连续在一壁画上,同时表现;那就更为繁复与错杂,有时竟令人无法易于辨认其中的主

题。为此之故,现代经变图的创作,作有计画的加以研究,而且训练人才。对于经变图,首

先了解描写经中人物,此时对人物画必须有精心的训练,符合画理之制作。同时亦须要对于

经文有深刻的了解,最理想就是将佛教经文变为语体文,负责绘写经变图的画家,易于对经

中描写的情节,默默体会,对于经变人物(或佛菩萨等)的传神。现代经变图的发展,就是

现代佛教画一种创新的表现,藉艺术以传播佛法,并且对艺术教育的推广,净化人心影响社

会,潜移默化,是佛教美育的心灵教化。

华梵佛学研究所,在教育部核定成立分佛学和佛教艺术二门的研究,目前对于佛教艺术

发展现代经变图,聘请专精人物之艺术家指导,同时也聘请文学家,指导现代变文,这是有

理想和实际的推展佛教艺术的工作。

五、国际佛教之发展──愿人间佛教之实现

今日的佛教,已是人间佛教的时代。佛教发祥于亚洲,但现已成为国际性的佛教。就欧

洲佛教传入与发展的概况而言,从西纪一六一七年,荷兰攻占东印度群岛,锡兰之南传佛教

,有关轮回学,四谛法(苦、集、灭、道)等思想,传播于欧洲。南传巴利文的经典与原始

佛教之“阿含经”,较早为西方学者注意。因此,欧洲佛学者对南传佛教早有认识,对巴利

文也有专门研究。英人荷德生(∵B.∵H.∵Hodgeson)∵于一八二二年于尼泊尔,搜集梵语佛典

,共得二百八十部新旧写本,英人莱特(∵D.Wright∵)做了第二次尼泊尔梵籍之搜集。从一

八七三年至七六年,共得梵语佛典三百二十余部,乃至斯坦因(∵M.A.Stein∵)∵及德法人士

对西亚中亚之探险踏勘,亦促使大乘佛教思想传布于欧洲。

在欧洲佛教以英国为发展之较早,伦敦佛教会,具有相当历史之资格,并依古制结夏安

居。现代伦敦佛教中心有企业性之佛教事业,如商店之经营、素食馆之开设、印刷及招待所

等。(本人于一九八二年秋出席第五届国际佛学会议于牛津大学时曾亲自访问),法国佛学

之研究,现代学者推重戴密微教授∵(∵Prof∵Paul∵Demieville∵)∵,戴氏生前并开办了佛典

研究课程,于巴黎大学高等研究院中,担任此一课程之导师为时十二年(一九四五~一九五

六)。戴氏对佛学之研究是重视于中国佛学。尤以敦煌经卷之传到巴黎,而形成现代研究佛

教文献者之中外学人所极之重视德国佛教的发展:一九0六年塞顿思克(∵Dr.∵Karl∵Sei-

denstueker∵)∵与七位莱比锡学者成立“德国佛教会”。汉堡佛教方面:有戴毕思(∵Paul

Debes∵)创办“佛学讲座”,并在各大学如布莱梅(∵Bremen∵)、汉堡(∵Hamburg∵)∵及法

兰克福(∵Frankfurt∵)∵等作佛学演讲。原始佛教会创办人乔治格林(∵Dr.G.Grimm∵1868-)

1945∵)∵现发行中有“***杂志”。∵Yana∵慕尼黑原始佛教会(∵Altbuddhistis∵Gemein-

de∵)∵,具有历史性也有相当研究。(本所亦经常有联系)。比利时有***佛教总会,及日

本佛教禅院之设立。已故鲁汶大学教授劳迈德(∵E∵Lamotte∵)∵,以法文着「释迦传”,翻

译“大智度论”。?

奥地利的佛教,一九五四年在维也纳成立佛学中心,一九七七年奥国佛学会成立,执行

秘书芬滋(∵Friedrich∵Fenzl∵)∵先生于一九八二年九月来访间***佛教,由华梵佛学研究

所接待参观,其返国后发表“佛教在***”之报告,于德国之佛教杂志,及“佛教盛行的台

湾”于奥国佛教“菩提树杂志”,并于萨兹堡、维也纳、慕尼黑等专题演讲介绍“***佛教

”。奥洲佛教,原已有佛教会之组织,但尚未推扬,一九七0年始由华人组成“中华佛学社

”(本人曾为该会创设佛堂),才正式成立佛教机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禅宗得机传布美洲。近十年来,中国佛教远洋布教之法师

,及侨居地之大德居士,努力作各方面佛教事业及教育文化之推动,也发展得相当可观。美

国佛教学术之研究,自国际佛学研究协会之成立,于一九七八年起,分别假哥伦比亚大学、

印度那烂陀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及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东京及

京都举行佛学会议。(华梵佛学研究所也是该会的团体会员)

∵***阳明山区国际佛教之发展,以中国文化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学研究所、印度研

究所之设立,为现代中国有佛学研究所设立于大学之初创。国际佛教学者及青年亦经常来所

搜集研究资料或参研。例如:澳洲林惇益(∵Dr∵Tony∵Pkince∵)教授来研究佛学,美夏威夷

大学达安伯(∵Albert∵Dalia∵)来研究禅师行仪。美耶鲁大学东亚研究所美籍青年赖杰威(

George∵W.L∵)∵来研究佛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缪乐道(∵Robert∵Christian∵Martn∵)来请

指导“禅宗之研究”,加州大学美籍研究生葛思强(∵john∵C.∵Kase∵)来请指导研究天台禅

教思想。法籍性日尼师来研究佛学,美国惠顿大学每届暑期组师生访问团,专程请本人为设

佛学专题演讲。由美国匹兹堡等大学组成之海上宇宙学府,选修佛学系四十五名学生,由恰

伯教授(∵Parid∵W.∵Chappell∵)∵带领,来请本人讲“定与慧”之专题等。

一九六九年创立莲华学佛园,一九七九年成立华梵佛学研究所,汇文化艺术于佛法之研

究。今日佛教已发展至复兴期,此时期之佛教学术、文化教育制度等,应有一番新计画,祈

能俾益世道人心,影响时代思潮。

结语

华梵佛学研究所同仁,深识佛陀一代圣教四十九年的行化,皆为开示众生,心灵教化,

终生的教育,故由于深心的体会“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灯光,研究教育哲学,推行教育工作

,无异是不断替这灯光添油。推行佛教教育,更是燃亮了人类的心灯。但站在佛教本身来谈

教育当然不只是一种哲学,而比哲学更深入的超于言教;佛教本身的独特性,是开拓慧心慧

命,有慧悟的人生,才能启发悲情,人心无隔阂,人与人之间,有亲切感(何止人际关系)

,本人常对佛经所描写师与弟之亲切,故佛教称受业师为亲教师。我们希望集国际佛学者的

智慧,提倡佛教教育,希望对一般教育提供参考──觉力悲情,使社会人群并处更和谐的愿

望!

(第四届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开幕典礼专题演讲于台北)

注∵释

1∵十度波罗密:梵语波罗密,华言到彼岸。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

∵便、愿、力、智。

2∵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3∵菩萨,译华言为“觉有情”,有情是众生。

4∵四无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