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的圣弟子传∵女弟子
何慕斯.海克(Hellmuth∵Heeker)∵撰
菩提长老(Bhikkhu∵Bodi)∵英文编辑∵赖隆彦∵汉译
第一章∵「布施第一」的女施主:维沙卡
第二章∵卖花女皇后:玛莉咖
第三章∵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第四章∵善辩行者:跋达.昆达拉克萨
第五章∵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积撒.苟答弥
第六章∵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第七章∵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
第八章∵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第九章∵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吒拉
第十章∵慷慨的交际花:安巴拔利
第十一章∵西利玛与乌答拉
第十二章∵结束轮回的旅程:伊西达西
第一章∵「布施第一」的女施主:维沙卡
在盎嘎国(Anga,古译:鸳伽)的跋提亚城(Bhaddiya),住着一位富人面达咖(Mendaka,古译:面托迦)。他曾在前世的一次饥荒中,将自己和家人所拥有的最后食物布施给一位独觉佛(pacceka)①。因为这次施舍、这次战胜自我,他于此世获得大福报:家中的食物永不匮乏,无论如何消耗或布施,天地总是丰收不断。
发愿成为「布施第一」的女弟子
不是只有面达咖(Mendaka)拥有大福报,他的妻子、儿子、媳妇与奴仆也都参与前世那次无我的布施,因此在此世都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清净善行带着他们一起穿过轮回转世。
他的儿子名字叫檀那阇耶(Dhananjaya),与其妻子须摩那戴斐(Sumanadevi)有个年轻的女儿维沙卡(Visakha,古译:毘舍佉、吠舍佉、鹿子母),她也是往昔福德的宝库。在十万劫前的一个前世中,她曾在莲华上佛(Padumuttara)前,发愿要成为佛陀与其僧团「布施第一」的女施主。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她在之前许多佛陀座下广行善事,积聚了成为大弟子所需圆满的心灵资粮。如今那些福德善缘已经成熟,即将结出果来。[1]
有一天,维沙卡(Visakha)七岁时,佛陀在大群比库陪伴下抵达跋提城。当面达咖(Mendaka)听到佛陀到来时,他派出最钟爱的孙女,并对她说:「亲爱的女孩,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快乐的日子,因为大师已抵达我们的城市。召集你所有的侍女,去拜见他。」
维沙卡遵照吩咐去找世尊,礼敬他之后便站在一旁。之后佛陀对她与她的随从说法,开示结束后,维沙卡与五百名侍女都证得入流果。面达咖也和妻子、儿子、媳妇与奴仆一起闻法,且也都达到入流果。
成长与婚嫁
那时盎嘎国(Anga)隶属于虔诚的宾比萨拉王(Bimbisara)所统治的马嘎塔国(Magadha)。当高沙喇国(Kosala)的巴谢那地王(Pasenadi)听到五个非凡的大福德者就住在邻国时,他请求好友兼连襟——宾比萨拉王,派遣其中一人到高沙喇来,好让他的臣民有机会见识行善范例。因此,面达咖的儿子檀那阇耶,便和他的家人一起搬到高沙喇国,并且在首都沙瓦提城(Savatthi)附近盖了一座漂亮的沙枳多城(Saketa)。维沙卡就在这个品德高尚的家庭之中成长,世尊在此受到高度尊敬,随行的比库们经常受邀到此接受供养,并宣说正法。
在高沙喇国的首都沙瓦提城,住着一位富有的居士弥迦罗(Migara),他有个儿子本那瓦达那(Punnavaddhana,古译:富楼那瓦达那),当这儿子成年时,双亲催他结婚,但本那瓦达那(Punnavaddhana)坚持只有在找到具有「五美」——发美、肉美、齿美、肤美与年轻之美的女孩时,才愿意娶她。
于是双亲雇请一队婆罗门,到全国各地寻找符合这些严格条件的女孩。这些婆罗门到各大城镇去积极寻找,但都找不到一个具备这「五美」的女孩。在回程途中,当他们到达沙枳多城时,看见才十五、或十六岁的维沙卡,立即被她的美貌所打动,她有四项符合他们少主的要求,唯一看不到的一项是她的牙齿。为了看她的牙齿,他们决定和她交谈。
他们找到她时,维沙卡和同伴正要去河边洗澡。那时正好下起一阵大雷雨,其他女孩都仓皇跑开,以免被雨淋湿,但维沙卡却继续平静而高雅地行走。这些婆罗门趋前问她,为什么她不像其他人一样赶忙躲雨。她回答:「就像国王不会像普通人跑去躲雨一样,好家庭的女孩也不会跑去躲雨。此外,由于身为未婚少女,我必须像照顾待价而沽的商品一样照顾好自己,以免受伤而变成无用之人。」[2]
这些婆罗门对女孩的这段谈话印象深刻,于是便去找女孩的父亲,为他们的少主求婚。檀那阇耶同意提亲,不久之后,弥迦罗与他的儿子本那瓦达那(Punnavaddhana)和全家便来迎娶新娘。高沙喇国的巴谢那地王听到此事后,也和宫中上下一起加入迎娶的行列。
这些人全都在沙枳多城(Saketa)受到新娘父亲热情与丰盛的款待,在此同时金匠们则忙着为新娘打造珠宝。三个月之后珠宝尚未完成,但柴火却已在为众多宾客煮饭的过程中用尽。之后持续两周,他们拆掉旧屋,取下木头作为煮饭的柴火;但珠宝还是未完成。于是沙枳多的人们取出衣橱里的衣服,浸油之后,拿它们来点火煮饭。两周之后珠宝终于完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于是展开归程。
檀那阇耶给女儿数百车满载的丝绸、金、银与侍女作为嫁妆,他还给她一群牲口,数量多到塞满城中的所有街道。当这些牲口离开畜栏时,剩下的牛只也扯断绳索,加入行进中的行列。来自属于檀那阇耶的十四个村落人民,都想追随维沙卡去她的新家,她所到之处都大受欢迎。维沙卡所获得的庞大财富与随从,都是源于过去多世累积的善行,从她在无量劫前服侍莲华上佛开始。
父亲的十项叮咛
当维沙卡向她的父亲告辞时,他以隐喻的形式给她十个建议箴言,劝她始终都要重视布施。他也任命八位可靠的顾问详细检视女儿是否引起如何抱怨。父亲所给她的十个建议箴言如下:
不要将室内的火拿到外面;
不要将室外的火拿到里面;
只给那些会给者;
不给那些不给者;
给那些既给又不给者;
快乐地坐;
快乐地吃;
快乐地睡;
注意火;
尊敬在家神只。
它们涵意如下:
妻子不应对别人说丈夫和公婆的坏话,且不应在别处说他们的缺点或家庭不和;
妻子不应听其他家庭的流言或故事;
东西只借给会归还的人;
东西不应借给不会归还的人;
应帮助贫穷的亲戚与朋友,即使他们不会回报;
妻子应以适宜的方式坐着,看到她的公婆或丈夫时,她应站立不坐;
妻子在吃饭之前,应先看公婆与丈夫是否已受到服侍,且应看她的仆人是否被妥善照顾;
在晚上就寝之前,妻子应巡视所有的门是否关好,家具是否安全,仆人是否善尽职责,并看公婆是否已休息。按照规定,妻子应在黎明即起,且除非身体不适,否则不应在白天睡觉;
应将公婆与丈夫视为火,她应小心对待他们,就如在对待火一般;
应该视公婆与丈夫为神只。
仁慈与慷慨的善心
在她抵达沙瓦提城夫家那天,维沙卡收到来自各阶层,根据其地位与能力,所赠予的各种礼物。但她非常仁慈与慷慨,附上贴心的感谢辞后,又将它们回赠给赠予者,并将城里所有居民都视为自己的亲属。藉由这个高贵的举动,她在来到夫家的第一天,就受到城里所有人的喜爱。
由她生命中的一件事,可以看出她对动物也很仁慈。听到她的骏马在半夜生小马,维沙卡立即与侍女手持火炬赶到马厩,给马匹一切所需的最大关心与照顾。
度化公婆,闻佛说法
她的公公弥迦罗是裸行外道的忠实信徒,虽然世尊(佛陀)经常住在附近的寺院,但他从未曾邀请佛陀到家里应供。婚礼后不久,为了获得福德,弥迦罗邀请一大群裸形沙门来家里供养,他恭敬地对待他们并献上美食。在他们抵达时,他告诉新媳妇:「来,亲爱的!礼敬阿拉汉。」
维沙卡听到「阿拉汉」很高兴,赶紧前往大厅,预期会见到佛教比库(bhikkhu)。但是她只看到傲慢无礼的裸形沙门,令这位淑女无法忍受。她责备公公并转身回房,没有招待他们。这些裸形沙门恼羞成怒,责备这位巨富将苟答马(Gotama)行者的女信徒引进家门,并且要求他立即将她赶出家门,弥迦罗只能极力安抚他们。
有一天,弥迦罗正在以金钵吃丰盛的蜂蜜米粥,一位佛教比库来他家乞食,维沙卡正在为公公摇扇。她刻意站开,好让弥迦罗能看到这位比库并供养他。虽然这位比库完全映入弥迦罗的眼帘,但他却佯装没看到而继续吃粥。
因此,维沙卡对这位比库说:「走吧,***!我公公正在吃不新鲜的食物。」[3]弥迦罗很生气,想要将媳妇逐出家门,但维沙卡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仆人们,却拒绝执行命令。八位顾问得知弥迦罗对维沙卡的抱怨后,经过商议判定维沙卡并无过失。
此事之后,维沙卡告诉夫家她将回到父母那里。弥迦罗请她原谅,维沙卡同意留下,条件是允许她邀请佛陀与僧团到家里应供。弥迦罗勉强答应,但遵从裸形沙门的建议,并未亲自接待,只是基于礼貌,在饭后短暂地露脸,然后就退到帘幕后,聆听佛陀开示。
不过,佛陀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他,虽然隐身幕后,他还是洞见存在本质的究竟实相,达到入流果。他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地对维沙卡说,从此以后他会敬她如母,并因而称她为「弥迦罗母」(Migara-mata)。然后,他走向世尊,顶礼他的双足,并宣誓皈依三宝。维沙卡隔天又邀请佛陀来用餐,这次婆婆也达到入流果。从那时起,她们全家都成为佛陀和比库、比库尼僧团的忠实护持者。
护持僧团,布施第一
婚后维沙卡(Visakha)生了至少十个儿子与十个女儿,这个数目一直延续到他们的第四代。维沙卡自己活到一百二十岁的高龄,但(根据注释)她始终维持十六岁女孩的外貌。这是由于福报与法喜的结果,她一整天都充满喜悦。据说她的身体壮得像头大象,可以操持庞大的家庭而不会感到疲累。
她每天都会找时间供养比库,拜访寺院,并确保比库与比库尼们的食物、衣服、住处与医药②无缺。最重要的是,她还会找时间一再聆听佛法。因此世尊才说:「维沙卡是护持僧团的第一女施主」(AN∵1,chap.14)。
兴建「鹿母讲堂」
对于此事,律藏中特别提到一件事。有一天,维沙卡(Visakha)在闻法之后将珍贵的结婚首饰遗留在讲堂,由阿难达代为保管(Vin.4:161),她将这次遗失解释为行善的良机,并决定不再戴此珠宝,她想卖了它,将所得的钱拿来供养僧团。但整个沙瓦提城没有人买得起这个贵重的珠宝。
因此,她用其她的财产买回它,并且以卖珠宝的钱在沙瓦提城门前的东园(Pubbarama)盖了一座道场——「弥迦罗母讲堂」(Migaramatu-pasada,即「鹿母讲堂」),这座讲堂经常在许多佛教经典的前言中被提起,因为佛陀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时常待在这里,就像他在另一个大施主盖的揭达林精舍③所作一般。
生平的几件事
巴利藏经中提到维沙卡(Visakha)生平的几件事。有一次,一些圣弟子请她带他们的妻子来见世尊。她如此做后,有些女人因喝醉了而表现不得体的行为。她问世尊麻醉性饮料的罪恶如何生起,于是他对她说《鸠盘本生》(Kumbha∵Jataka,Jat.∵512):森林中有个人发现树洞中水果发酵的汁液,尝过之后,感觉很亢奋,他便一再享用,很快就上瘾了。他还引诱亲友们来喝,而他们又辗转将这个恶习传染给别人。如果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未出面制止,整个印度很快就会沉迷于酒精中;他出现在人间,向他们解释饮酒的恶果。
另一次,维沙卡送一些珍贵的礼物给盎嘎国的亲戚时,边界的守卫想向他们强索一笔高额的关税。她向国王报告此事,但他因为政务繁忙而未加以处理。于是维沙卡去找世尊,请他建议。佛陀只说了几句简短的偈(gatha),就解除了她的忧虑与愤怒:
心随境转皆是苦,
心能转境方为乐;
世人皆被世事烦,
难得跳出此束缚。(Ud.2:9)
还有一次,她白天顶着烈日去见世尊,因为总是帮她配发布施食物的心爱孙子达陀(Datta),突然去世了。当她向世尊诉说悲伤时,他问她是否想要拥有如沙瓦提城人民一样多的子孙,她愉快地同意。「但沙瓦提城每天有多少人死亡呢?」世尊问。她想了一下后说:「世尊,在沙瓦提城每天有九、十个,三、五个,或两个,至少会有一个人死亡。沙瓦提城没有一天不死人。」世尊问她在这种情况下,她会不悲伤吗?她说她必须承认,这样她每一天都会感到悲伤。世尊说:
有一百个心爱的人,就会有一百个悲伤,那些有九十……五……四……三……二……一个心爱者的人,就会有一个悲伤,而那些没有心爱者的人,则没有悲伤。我说只有这样,才会没有忧、悲、苦、恼。(Ud.8:8)
佛陀回答维沙卡提出的问题
持守斋戒的方式
在《增支部》的三部经典之中,世尊回答维沙卡(Visakha)提出的问题。在一个满月日,她来到鹿母讲堂,受到佛陀欢迎。佛陀问她为何前来,她说自己正在持守伍波萨他(Uposatha,或译「斋戒」)④。
世尊对于这个未说出口的指导请求,给了一个长篇的开示(AN∵3:70),说明持守斋戒的两种错误方式,与一种正确方式。牧牛者与一般居士的斋戒是,今日守戒却一直想着明日的享受。圣者的真实斋戒是,持守八关斋戒,并忆念佛、法、僧、天与戒的伟大。[4]佛陀接着描述诸天乃至梵界的快乐与生活,并以「人间的乐事和天界的喜悦相比是苦」作为总结。
如何转生为「可意众天」
维沙卡所问的另一个问题是,女人具备何种特质,才能转生为「可意众天」(manapakayika∵deva)⑤。佛陀回答有八个条件(AN∵8:47):
对丈夫而言,无论他的表现如何,她始终是个令人愉快与欢喜的伴侣;
她尊敬与照顾她丈夫敬爱的人——他的父母与受他敬仰的智者;
她勤劳与仔细地做家事;
她妥善监督仆人并真诚地关心他们,考虑他们的健康与食物;
她守护丈夫的资产,不会浪费他的财富;
她皈依佛、法、僧;
她遵守五戒;
她乐于布施与出离。
如何战胜此世与来世
第三个问题是:女性具备何种特质才能战胜此世与来世?世尊回答:她藉由勤勉、照顾仆人、敬爱丈夫与守护他的财产而战胜此世;藉由正信、持戒、布施与智慧而战胜来世(AN∵8:49)。
与维沙卡有关而制定的戒律
雨季期间可为人剃度
有一些僧团戒律的制定都和维沙卡有关。
例如,她有个侄子决定出家为僧,但当他向沙瓦提城的僧团提出请求时,他们却告诉他僧团有共识,在三个月的雨安居期间不为人剃度,因此他必须等到雨安居结束。
但雨季过去之后,他已放弃出家的想法。维沙卡(Visakha)知道此事之后,便找世尊并说:「法是没有时间性的,没有什么时间不能依法而行。」于是世尊规定雨季期间不能拒绝为人剃度(Vin∵1:153)。
供养僧团的八种方式
有一次当世尊与僧团在维沙卡家作客时,她请世尊答应她的八种恩惠(Vin.∵1:290-294)。世尊回答说:佛陀并不承诺恩惠,维沙卡说不是希求有过的事,而是正当的事。世尊让她说出她的愿望,于是她请求以八种方式供养僧团:
为比库提供雨衣;
为抵达的比库提供食物;
为出发游方的比库提供食物;
为生病的比库提供医药;
为生病的比库提供食物;
为照顾病者的比库提供食物;
定时配发米粥;
为去河边洗澡的比库尼提供浴衣。
于是,世尊问她作这些请求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她如此详细解释:
(一)为了保存衣服,有些比库被迫在滂沱大雨中半裸行走,因而被误认为裸形沙门,因此想为比库提供雨衣。
(二)刚抵达沙瓦提城的比库还不熟悉环境,获得食物有困难,又必须不顾旅途劳顿去托钵乞食,因此想为抵达的比库提供食物。
(三)以同样的理由,想为出发游方的比库提供食物。
关于(四)与(五),如果生病的比库缺乏适当的医药与食物,一定会很痛苦,甚至可能会死,因此想为他们提供医药与食物;
(六)照顾病者的比库必须同时为自己与病人托钵乞食,他很容易迟延,而两人可能都因为超过中午而无法进食,因此想为照顾病者的比库提供食物。
(七)听说清晨吃粥有许多利益,因此想为僧团提供米粥。
(八)比库尼不穿衣服洗澡实不适宜,如近来发生过的事⑥,因此想为去河边洗澡的比库尼,提供适当的遮掩。
在维沙卡(Visakha)详细解释她愿望的外在利益之后,世尊问她预期的内在利益是什么。由她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对外在德行与内在修心的了解有多么微细与深入:
大师!若有比库在别处度过雨安居来到沙瓦提城见世尊。他们拜见世尊之后会问他:「大师!某某比库已经去世,他的目标是哪里?会转生何处呢?」世尊会说他已达到入流果,或一来果,或不来果,或阿拉汉果。我会去找这些比库并问:「法师!那名比库曾来过沙瓦提城吗?」如果他们回答有,我便会知道那名比库曾使用过雨衣、到访食物、游方食物、病人或照顾病者食物、病人医药或清晨米粥。当我想到此事,便会高兴;当我高兴,便会快乐;当我内心快乐,身体便会轻安;当我身体轻安,便会感到喜乐;当我感到喜乐,便会得到禅定,那会为我带来五根、五力与七觉支。[5]大师!这就是我向世尊请求八种施恩所预见的利益。
「好,好,维沙卡!」佛陀回答:「你预见这些利益而向世尊请求这八种恩惠很好,我答应你这八惠。」
这就是维沙卡——「弥迦罗母」(鹿母)精彩的一生,她是在家女弟子的典范,对三宝具备坚定的信心,安住在入流果上,向快乐的转世与究竟解脱痛苦迈进。
原注
[1]维沙卡(Visakha)前世与婚姻故事的主要来源是《法句经注》(针对第53颂)与《增支部注》(针对<是第一品>)。见BL,∵2:59-84。
[2]那时依照印度习俗,在结婚前必须给新娘父母一笔聘金。
[3]不新鲜的剩饭是贱民、仆人与乞丐所吃的。维沙卡(Visakha)是想指出弥迦罗在消耗前世的业报,而忽略了为来世的善报积聚善业。
[4]在伍波萨他(uposatha)日遵守八关斋戒(atthaslla),是在家佛教徒每日遵守的基本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与不饮酒)的延伸。八戒中的第三戒,从不邪淫换成不淫。另外新增的三戒是:(六)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七)不歌舞观听与香花涂鬘;(八)不坐卧高广大床。
[5]五根与五力是:信、进、念、定、慧。七觉支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译按:五根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也是生圣道的根本。五力是于前五根,有增长发生的力量,能破恶成善。七觉支是七种使人觉悟的因素,能引领行者到达涅盘。)
译注
①独觉佛(pacceka):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而达到觉悟的人,类似无上的佛陀,但他并未像无上的佛陀一样建立教团。据说只有在无上佛陀的教法不为世人所知的时期,独觉(pacceka)佛才会出现。请参考李尔.克罗潘伯格(Ria∵Kloppenborg)的《独觉佛:佛教沙门》(The∵Paccekabuddha:A∵Buddhist∵Ascetic,∵BPS,∵Wheel∵No.∵305/307,∵1983)。
②这些是僧团(sangha)维持基本生存的四种生活资具。
③揭达林给孤独园,即「揭达林给孤独园」,由给孤独长者发心兴建。因为这场所腹地广大,便于容纳许多信众前来闻法,以及出家人住宿,有许多佛经的开头,都说明佛陀在此地点说法。所以,此精舍在佛教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详见本书第二部.第一章<给孤独长者成为佛弟子>。
④伍波萨他(uposatha)日是特殊的宗教仪式,大伍波萨他(uposatha)是指在阴历的满月与新月日。此时比库们合诵别解脱戒,在家佛教徒则诵另外的戒,聆听开示,并修禅。小伍波萨他(uposatha)则在两个半月日举行。
⑤可意众天(manapakayika∵deva):能做的一切非凡之事的天神。例如,能瞬间变换想要的颜色,随意发出各种声音与音响,并立即得到任何欢乐。阿奴卢塔(Anuruddha)曾心中希望她们变成蓝色,果然她们能读到他的心思,全部变成蓝色,穿着蓝衣、佩戴蓝饰。详见巴利佛典【佛陀的圣弟子传】(3)《阿奴卢塔.马哈咖吒亚那.盎古利马喇.吉达比库》。
⑥有比库尼露身在河水、池水、渠水中洗浴,有些贼女、淫女看见,就引诱她们应趁年少,于爱欲中共相娱乐,等年老时再来修行。因此,有些年少的比库尼便不乐道而还俗。而有些居士则讥嫌她们不知惭愧,犹如贼女、淫女。所以佛陀便制戒,不许比库尼露身在河水、池水、渠水中洗浴。
◎作者
何幕斯.海克(Hellmuth∵Hecker)
何幕斯.海克是德国重要的佛教作家与巴利藏经译者。他的着作包含《相应部》(Samuutta∵Nikaya∵第四与第五部分)的德文翻译,以德文写作的两册佛教史,以及一本德国首位佛教比库(bhikkhu)——三界智大长老的传记。
◎英文版编者
菩提比库(Bhikkhu∵Bodhi)
菩提比库是来自纽约市的美国佛教僧侣,于一九七二年在斯里兰卡出家。他目前是斯里兰卡佛教出版协会(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的会长与编辑。
他的着作包括《包含一切见网经》(The∵Discourse∵on∵the∵All∵Embracing∵Net∵of∵Views)、《阿毗达摩概要精解》(A∵Comprebensive∵Manual∵of∵Abbidbamma)与《中部》(The∵Middle∵Lengrh∵Discurses∵of∵rhe∵Buddba,为共同译者)。
◎译者简介
赖隆彦
海洋大学造船系毕业,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
曾任中华佛学研究所藏文讲师、智光工商德育老师、∵佛光出版社资深编辑、普门杂志社资深编辑,
译作:《森林中的法语》、《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戒》、《阿姜查的禅修世界--定》、《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慧》等。
编注: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汉传佛教译为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汉传僧众。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全文采用巴利语新音译,参见《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的方案》、《巴利语汇解》。
【巴利佛典略语表】
本书所出现的巴利佛典经文,都将采用巴利佛典的略语来标示其出处,因此,以下列出这些惯常使用的巴利佛典略语,供读者对照参考。
AN=Anguttara∵Nikaya《增支部》(标示节号与经号)
Ap.=Apadana《譬喻经》(i=长老譬喻,ii=长老尼譬喻;标示章号与段落;缅甸文版)
BL.=Buddhist∵Legends《佛教传奇》(法句经注释)
BPS=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佛教出版协会(康堤,斯里兰卡)
Comy.=Commentary注释
Dhp.=Dhammapada《法句经》(标示偈号)
DN=Digha∵Nikaya《长部》(标示经号)
Jat.=Jataka《本生经》(标示号码)
Mil.=Milindapanha《弥林达王问经》∵(弥兰王问经)
MN=Majjhima∵Nikaya《中部》(标示经号)
PTS=Pali∵Text∵Society∵巴利佛典协会(牛津,英国)
Pv.=Petavatthu《饿鬼事经》
SN=Samutta∵Nikaya《相应部》(标示章号与经号)
Snp.=Suttanipata《经集》(标示偈号或经号)
Thag.=Theragatha《长老偈》(标示偈号)
Thig.=Therigatha《长老尼偈》(标示偈号)
Ud.=Udana《自说经》(标示章号与经号)
Vin.=Vinaya《律部》(标示卷号与页数)
Vism.=Visuddhimagga《清净道论》(The∵Path∵of∵Purification∵的章号与段落)
Vv.=Vimanavatthu《天宫事经》(标示偈号)
第二章∵卖花女皇后:玛莉咖
在佛世时,沙瓦提城(Savatthi)有个制作花鬘团体领袖的女儿,她美丽、聪明又大方,是父亲喜悦的泉源,名叫玛莉咖(Mallika,即玛莉咖夫人,古译:摩利迦)。
卖花女成为巴谢那地王的皇后
她刚满十六岁时的某一天,和一群女伴到公共花园游玩,篮子里带着三份发酵米作为午餐。[1]当她出城时,一群沙门正好要进城托钵乞食。其中一人相貌庄严出众,令她深受感动,遂将篮中所有食物供养他。
那位伟大的沙门即是佛陀——正自觉者,他让她将食物放入钵中。在不知供养对象是谁的情况下,玛莉咖(Mallika)顶礼他的双足之后,便欢喜地继续往前走。佛陀笑了,阿难达相当清楚佛陀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微笑,便问他原因。佛陀回答,这女孩今天就会得到布施的利益,成为高沙喇国的皇后。
这听起来很难令人相信,高沙喇的国王怎么会拔擢一个低下种姓的女人担任皇后呢?在那个时代的印度,有着严格的种姓制度,此事似乎不太可能。
统理恒河流域的巴拉纳西与高沙喇国者是巴谢那地王(Pasenadi),他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君主。那时他正和邻国马嘎塔(Magadha)弑父的阿迦答沙都王(Ajatasattu)作战,后者打了一场胜仗,巴谢那地王被迫撤退。当他骑马返回首都时,于进城之前听到一个女孩在花园里唱歌。那是玛莉咖,她因为遇见光辉的圣者而唱着悦耳的歌声。
国王被歌舞吸引而进入花园。玛莉咖(Mallika)看到这位陌生的武士并未跑开,反而走近,牵着马的缰绳,笔直凝视国王的眼睛。他问她是否已结婚,她回答没有。因此他便下马,把头靠在她的膝上,让她安慰他战场的失意。在恢复精神之后,他让她上马坐在后面,带她回她父母家。晚上他派遣一组盛装的队伍来迎接她进宫,作他的妻子与皇后。
从那时起,她便受到巴谢那地王的钟爱,她被赐予许多忠仆,而她的美丽让她像女神般庄严。之后全国都知道,她因为简单的布施,而获得全国最高的地位,众人都对她留下仁慈与慷慨的好印象。无论她到哪里,人们都会欢呼:「那是布施佛陀的玛莉咖皇后。」
向佛陀请法,皈依三宝
在成为皇后之后,她很快便去拜访佛陀,请他为她澄清一些心中的疑惑:为什么有的女人美丽、富裕又很有权力;有的美丽,但贫穷与无权;有的虽丑陋,但富裕而有权;而有的则丑陋、贫穷又无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些差异,但一般人总是接受命运、遗传与机会等陈腔滥调,玛莉咖皇后想更深入了解,因为她相信事情不会无故发生。
佛陀向她详细解释,每个地方人民的特质与生活条件,都反映了他们前世行为的道德本质。美丽是源自于忍耐与和善;财富是源自于布施;权力则是源自于不嫉妒别人的成功,反而还随喜赞叹。曾修习这三种美德者,呈现出来便成了他们的「命运」,那通常是这三者的综合体。同时具足这三种特质者很少。
玛莉咖听完这段开示之后,便决心要一直善待她的臣民,永远不责骂他们;要布施一切比库、婆罗门与穷人;并且永远不嫉妒任何快乐的人。佛陀谈话结束之后,她便皈依三宝,一直到死都是个忠实的弟子(AN∵4:197)。
慷慨、和善的妻子
玛莉咖(Mallika)不只藉由经常施食显示她的慷慨大度,她还为僧团(sangha)盖了一座以黑檀木装潢的大型讲堂,作为讨论法义之用(MN∵78;DN∵9)。
她展现完美妻子的五种和善特质服侍他的丈夫:总是比他早起,总是比他晚睡,总是遵从他的命令,总是保持谦虚,并且只使用和言爱语。甚至连比库们在讨论戒德时,都称赞她的慈善。
不久之后,她也证明她没有嫉妒心。国王决定再娶一个妻子,他带佛陀的一个堂妹回家作为第二个妃子。虽然一般人都说女人无法容许对手踏入她的家门,但玛莉咖却对这个妃子毫无恶意(AN∵6:52)。两个女人在宫中和平、和谐地共处,即使这名妃子后来生了儿子,而玛莉咖皇后却只有一个女儿,她也毫不嫉妒。
当国王抱怨她生女儿时,佛陀却对他说,如果女子聪明、正直、大方与忠实,则她胜过男子。她可能会成为伟大君王的妻子,并生出转轮圣王(SN∵3:16)。事实上,这个女儿婆夷利(Vajiri)公主长大后,果真成为马嘎塔国的皇后。
巴谢那地王的十六个噩梦
在玛莉咖(Mallika)成为忠实的在家佛弟子之后,她也使丈夫归向佛法。事情发生的经过如下:有一晚,国王接连作了十六个噩梦,梦中他听到四种可怕而难以理解的声音:「如、喂、非、哎。」他半夜醒来,感到非常害怕,起身坐直,一直颤抖到天亮。
翌日,当婆罗门祭司问他是否睡得安稳时,他描述当晚的恐怖,并问他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对抗这种不祥的事。婆罗门们说,他必须大举祭祀以安抚恶灵,国王因为害怕而同意这个建议。
婆罗门们很高兴,心想举办祭祀一定能从中获益,于是便赶紧展开准备工作。他们盖了一个祭坛,许多动物被绑在柱子上作为供品。为了更有效力,他们还需要四个人作为牺牲,这些人被绑在柱子上等待处决。
当玛莉咖知道这件事时,她问国王为何婆罗门们兴高采烈并满怀期待地赶工。国王回答,她对他不够关心,因此不知道他的苦闷。于是告诉她那个噩梦,玛莉咖问他是否问过第一与最佳的梵志——人天中第一与婆罗门中最佳的佛陀,有关于这个梦的意义。于是,巴谢那地王决定去揭达林精舍听取佛陀的建议。
他向佛陀说出梦境,并询问会发生什么事。「没事,」佛陀回答,并向他解释此梦的意义。他说,这十六个梦是预言,显示世间的生活情况会愈来愈败坏,因为国王们的道德愈来愈松弛。在禅定的片刻中,巴谢那地王能看到一些未来会发生的事,因为他是个关心人民福祉的君王。
他所听到的四个声音,属于四个住在沙瓦提城(Savatthi)专门诱惑已婚女人的人。她们因为所做的坏事,都已堕入地狱,溺没在热火炉中三万年,愈接近炉火,痛苦便愈难以接受。在另一个三万年,她们在热火炉中缓慢上升,如今已接近边缘,她们终于可以再次呼吸到人间的空气。
她们每个人都想说一首偈(gatha),但因为恶业沉重而开不了口,甚至连痛苦的叹息声也发不出来,因为她们已失去说话的能力太久了。这四首偈分别是以「如、喂、非、哎」开始,佛陀认出它们是:
如:
如粪生活吾等过,
不请自来莫奈何。
虽然已经历许多,
全非吾等之所愿。
喂:
喂,终点已近吗?
虽已经过六万年;
在此地狱恶道中,
折磨永无喘息时。
非:
非,终点非已近。
啊,愿它快结束!
终点仍然不可见。
此地谁曾造罪业,
自作自受为吾等。
哎:
哎,若能离此地,
使我自己升人间,
吾将仁慈与持戒,
并且做广大善事。
国王听完这些解释之后,对慈悲皇后的请求心有所感。他大赦囚犯与畜生,并下令拆除祭坛(Jat.77,∵314)。
请佛陀派比库至宫中说法
后来成为虔诚佛陀弟子的国王,有一天又去拜访佛陀时,遇见一个睿智而博学的在家人。国王问他是否可以每天教导两位皇后与其他宫中仕女佛法。对方回答,来自佛陀的教法,只有出家弟子才能传给女人。
国王了解此事,便请求佛陀准许一位比库来教导,佛陀于是派遣阿难达(ananda)***担任这项工作。玛莉咖(Mallika)皇后虽未曾受过教育,却轻易地学会了,而佛陀的堂妹——王子的母亲瓦萨拔咖提亚(Vasabhakhattiya,古译:婆娑婆卡提雅)王妃却不专心,因此难以学会(Vin.∵4:158)。
暗示佛陀制戒不许比库水中嬉戏
有一天,国王夫妇从宫廷俯视河中,看见一群佛教比库在水中嬉戏。国王略带责备地对玛莉咖(Mallika)皇后说:「那些在水中嬉戏者应该都是阿拉汉。」这些人素有「十七群比库」的称谓,他们都很年轻并且戒行良好。玛莉咖(Mallika)回答,她只能如此解释,可能佛陀并未制定洗澡的相关规定,或者这些比库不熟悉它们,因为它们并不在经常诵持的戒律中。
两人都同意这样会给在家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且如果那些增上修行者,像世俗凡夫般放纵自己在水中嬉戏享乐,对于那些修行还未稳固的比库也不好。
但巴谢那地(Pasenadi)王并不想诋毁那些比库的名声,他只想给佛陀一个暗示,好让他制定一条清楚的戒律。他想到要送一份特别的礼物给佛陀,由那些比库代转,当他们转交礼物时,佛陀问他们是在什么场合遇见国王。他们据实以告,于是佛陀制定了一条对应的规定(Vin.∵4:112)①。
最爱的人是自己
有一天国王和皇后站在宫中的阳台上俯视土地,他问她在这世上是否爱过任何人胜过她自己。他预期她会说是他,因为他自认是赐予她崇高名声与财富的人。
她虽然爱他,但仍忠实地回答,她不曾爱过任何人胜过她自己。然后她想知道他怎么想,便问国王他爱过任何人——可能是她——胜过他自己吗?然而,国王也必须承认,他最爱的还是自己。他去找佛陀询问此事,他想知道圣者会如何思考此事。
佛陀证实他们的说法,但从中引申出慈悲与非暴力的一课:
用心遍巡各角落,
无处亲爱胜自己,
他人亦最爱自己;
故自爱不应害他。(SN∵3:8;∵Ud.5:1)
痛苦源自于贪爱
有一天,一个人来找佛陀,他因为丧失独子而心痛欲绝,吃不下饭,也无法工作。他非常沮丧,所有时间都在墓地哭喊:「我的爱儿,你在哪里?我的爱儿,你在哪里?」
佛陀为他上了严酷的一课:「那些亲爱的人,带来忧、悲、苦、恼与失望」——痛苦源自于贪爱。虽然他自己的经验支持佛陀的话,这个人却憎恨这句箴言并气愤地离开。这段谈话后来传到国王那里,他问妻子悲伤是否真的来自于爱。「大王!如果佛陀如此说,那么它就是。」她忠实地回答。
国王抗议她像弟子对待导师般,接受佛陀的每一句话。于是她派使者去找佛陀,询问报导是否属实,并想获得进一步的细节。佛陀证实它,并给了一个更完整的解释。
但玛莉咖(Mallika)并未将佛陀的回答直接传给国王,她用了一个间接的方法。她问国王是否爱女儿、妃子、王子、她自己与王国,他当然承认这五者是他最亲近与深爱的。玛莉咖(Mallika)便继续探问,如果这五者发生什么事,难道他不会感到忧、悲、苦、恼与失望?因为它们都是来自于爱。
于是国王了解了,且知道佛陀的智慧有多么深广,能洞见一切事物:「很好,玛莉咖!继续尊敬他。」国王起身,偏袒右肩,朝世尊所在的方向礼拜三次,并三称:「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MN∵87)
巴谢那地王夫妇的前世
但他们的生活并非一直都那么平顺。有一天,两人对于皇后的职责起了一次争执,国王因为某个原因对她很生气,并刻意忽视她。当佛陀翌日到宫中接受供养时,他问起以前总是在场的皇后。
巴谢那地王皱了皱眉说:「她怎么了?她因为名气太大而发疯了。」佛陀回答,是他自己提拔她到今日的地位,因此他应该与她和解。国王有些不情愿地召唤她前来,佛陀于是称赞和睦之福,而他们也尽释前嫌(Jat.306)。
然而,之后他们之间又发生一次摩擦,国王再次对她视若无睹,假装她不存在。当佛陀知道此事时,他问起她,巴谢那地王说她被好运冲昏了头。佛陀立即提起他们前世的一件事,两人原是一对天界的恩爱夫妻,有一晚因为河水泛滥而被迫分开,他们为这个无可挽回的夜晚感到惋惜,那在他们的千年寿命中是无可取代的。他们余生都不曾再分开过,且一直以这次分离为警惕,因此他们的快乐才能一直持续到生命结束。国王听到这个故事很感动,便主动和皇后和好。于是玛莉咖对佛陀说出这首偈(gatha):
欢喜聆听汝言语,
为利吾等而宣说;
汝之谈话扫吾忧,
祝长寿赐喜沙门!(Jat.504)
第三次,佛陀说这对王室夫妻的前世,当时巴谢那地王是王子,玛莉咖是他的妻子。王子罹患麻风病,必须宣布放弃王位,他决定退隐山林,避免自己成为任何人的负担。然而妻子不愿抛下他,她竭尽心力地陪伴、照顾他。她舍弃无忧无虑的富贵生活,而选择忠于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丈夫。
透过她戒德的力量,终于使他恢复健康。国王登基之后,她理所当然成为皇后,但他很快就忘了她,终日沉迷于声色之中。一直到别人提醒他皇后的美德时,才幡然醒悟,请求她的原谅,从此他们一直过着和谐与正直的生活(Jat.519)。
玛莉咖死后堕入地狱
玛莉咖(Mallika)在这一世中只犯过一次恶业,后来导致她转生恶道。有一次,当她洗完澡在弄干身体时,她的宠物狗从后面扑上来骑在她身上。她并未将狗赶走,而让它继续。国王从打开的窗户瞥见这件异乎寻常的事,为此责骂玛莉咖。然而皇后不承认她的罪,而坚持自己的无辜,并一直要国王相信是他看走了眼。[2]
玛莉咖死后,她的两种罪过——与狗性接触,以及说谎试图为自己开罪——为她带来恶果,使她堕入地狱。然而,这个恶报只持续七天,之后玛莉咖的大福报便取而代之。她去世时,巴谢那地王正在聆听佛陀开示,信息传到他耳中,令他深受打击。即使佛陀提醒他,世上没有任何事能逃得过老与死,也无法安抚他的悲伤(AN∵5:49)。
玛莉咖转生都西答天
他「由爱生悲」的贪着如此强烈,使他每天都去找佛陀,询问妻子未来的命运。如果他必须失去她而独活于世,那么至少他想知道她转世的情形。
但佛陀接连七天,都透过有趣与动人的佛法开示引开他的问题,直到第七天,佛陀才回答他的问题,说玛莉咖已转生到都西答天(Tusita)②——「喜乐之天」。
为了不增加国王的悲伤,他并未提到玛莉咖在地狱的七天。虽然她在那里只是短暂逗留,但我们由此可看出,玛莉咖在世时尚未证得入流果,因为入流者不会转生三恶道。然而,这次地狱的痛苦经验,加上她对佛法的了解,一定已让玛莉咖的入流果迅速成熟。
原注
[1]来源:Jat.415。
[2]《法句经注》(针对第151颂):见BL,∵2:340-342。
译注
①《巴利律》规定:「若比库在水中嬉戏,犯忏悔。」水中嬉戏是指「在超过脚踝的水中,浮、沉、游泳。」
②都西答(Tusita)天是欲界的第四天,古译:兜率天。世尊成佛以前,在都西答天,从天降生人间成佛。未来成佛的美德亚(Metteyya,古译:弥勒),也住在都西答天,将来也从都西答天下降人间出世成佛。
第三章∵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就如佛陀在比库僧团中,任命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两位上首弟子般,他也任命两位女性为比库尼(bhikkhuni)僧团的第一弟子,她们分别是「神通第一」的莲华色(Uppalavanna)比库尼,与「智慧第一」的柯玛(Khema)比库尼(AN∵1,chap.14)。佛陀举出这两人为所有比库尼效法的榜样与模范,其他比库尼可以此为标准来评估自己(SN∵17:24)。
了解生命无常而证得阿拉汉果
「柯玛」(Khema,古译:谶摩)的巴利语原意为「安稳」,是「涅盘」的同义词。柯玛比库尼属于马嘎塔国(Magadha)的皇族,看起来非常白皙漂亮,她一达到适婚年龄,便成为宾比萨拉王(Bimbisara)的嫔妃之一。宾比萨拉王是入流者,也是佛陀的大施主,他将自己的竹园捐给僧团,且非常关心与照料比库们。
不过,虽然柯玛经常从国王口中听到佛陀的事,她却拒绝去见他,担心他会批评她的美色,并对她说欲乐的虚幻,她对这些非常执着。然而,国王想到一个诱使她闻法的方法。[1]他雇了一群歌手,向她歌颂竹林精舍的和谐、平静与庄严,由于柯玛很喜欢自然之美,因此决定去拜访那里。
她以丝绸与檀香盛装打扮,缓缓地走向佛陀正在说法的讲堂。佛陀能读出她的心思,便以神通力变现出一个美丽的少女,站在她身边为他摇扇。柯玛被这美女所吸引,心想:「我从未看过这么美的女人,我自己根本远不如她,别人都说苟答马(Gotama)沙门贬抑美色,他们一定是误解他了。」
佛陀接着便让这个变现的美女从年轻变到中年,然后再到老年,有着残缺的牙齿、灰白的头发与发皱的皮肤,最后倒在地上一命呜呼。这时,她才了解外在美丽的虚幻与生命的无常。她心想:「这个身体竟然会像那样毁坏?那么我的身体一定也会步上这样的命运。」
佛陀读出她的心,并说:
柯玛!瞧此堆元素,
生病、不净与腐烂,
四处淌流与渗出,
唯有愚者才贪爱。
听到偈的结尾时,柯玛便安住在入流果上。但佛陀继续教导她,并以另一个偈结束他的开示:
彼等欲奴随波流,
如蛛滑行自网中。
若能断此则智者,
平等行向所舍乐。(Dhp.347)
柯玛当下彻底觉悟,虽然身上仍穿着皇室华服,却已达到阿拉汉果与四无碍解智①。之后,得到丈夫的同意,她加入了比库尼僧团。
喜好真理,广植福田
普通人听到柯玛(Khema)的故事,只看到当下发生的奇迹,然而佛陀却能看得更远,知道这女人究竟解脱绝非偶然或好运。这种成就,几乎就如闪电一样,只有在一个人智慧的种子经过长期培育已臻成熟,且戒行圆满才可能发生。
在过去世中,柯玛已经在许多佛陀座下广植福田。由于她生性喜好最高真理,因此总是生在有佛——真理持有者——住世的地方。据说她在十万劫前就已为了供养莲华上佛,而卖掉美丽的头发。
在九十一劫前的毘婆尸佛时,她曾是比库尼与法师。此外,据经典描述,在苟答马佛(Gotama)之前的贤劫三佛教化时期,她曾经是个在家弟子,经由为僧团(sangha)造寺获得快乐。
努力接近智慧的源头
在佛陀住世期间,当多数众生还在天界与地狱流转时,柯玛(Khema)总是努力接近智慧的源头。当无佛出世时,她会转生到有独觉佛或邻近菩萨(未来的苟答马佛Gotama)的地方。在一次转世中(Jat.354),她是菩萨的妻子,菩萨总是如此劝诫他的家人:
视己财力行布施,
遵守伍波萨他持净戒,
安住死亡之正念②。
似吾等众生之例,
死亡确定生不定,
诸法终有坏灭时,
日夜均应有正知③。
有一天,柯玛此世的独子突然被毒蛇咬死,但她却能保持平常心:
未请他自来,未令速离去;
来去皆一样,悲哀因何起?
亲友之叹息,难及死者灰;
为何吾感伤?彼走必行路。
禁食或哭泣,于我有何益?
徒令吾亲友,平添愁与苦。
亲友之叹息,难及死者灰;
为何吾感伤?彼走必行路。[2]
遵行十德的戒律生活
还有一次,她是菩萨(未觉悟成佛前的苟答马佛陀)的媳妇(Jat.397),一位伟大的皇后,多次梦想得到菩萨的教法,之后真的得到这个法(Jat.501,∵502,∵534)。
经中还提到当她是皇后时,她的夫君是未来的沙利子(Sariputta)。这个丈夫在前世是个正直的国王,持守君王十德:布施、持戒、出离、忠诚、仁慈、忍辱、和睦、不害、谦卑与正义。因为这十德,国王过着快乐与幸福的生活,柯玛也遵行这些戒律生活。(Jat.534)。
正因柯玛已经在多次前世中净化自己的心,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才能在第一次遇见佛陀时,就在瞬间觉悟究竟实相。
战胜魔罗的诱惑
柯玛对于爱欲的态度转变,从《长老尼偈》所记载的对话中即可明显看出,她在其中回绝迷人诱惑者的提议。根据注释,这个诱惑者其实就是魔罗(Mara)④,他设法打消她追求解脱之心,却白忙一场,因为她已经是个阿拉汉(arahant):
「汝既年轻又美丽,
吾亦正值年少时。
五乐和合齐奏起,
速来与吾同交欢。」
「于此恶臭之肉体,
吾既反感且羞愧,
受病所苦与脆弱;
吾已断除欲爱贪。
欲爱之乐如利刃,
五蕴为彼之砧板,
汝所谓五欲诸乐,
于吾毫无乐之有。
一切欲乐断除尽,
暗黑无明已驱散。
魔罗汝当知此事,
汝已战败被根除。」(Thig.139-142)
巴谢那地王请问有关如来的四种见解
佛陀称赞柯玛(Khema)是比库尼中「智慧第一」者。《相应部》(SN∵44:1)的一段对话也证实此事,它描述她的智慧如何对巴谢那地王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王正在高沙喇国旅行,晚上抵达一个小镇。他想和人作心灵对话,便命令仆人去寻找镇中睿智的沙门或婆罗门。仆人四处打听,却都找不到主人想要与之交谈的沙门或婆罗门,但他得知有位佛陀的比库尼弟子住在城中。她就是圣者柯玛(Khema),以智慧、多闻与辩才而闻名四方。
国王接获报告后去见她,恭敬地问候她,并问她如来——解脱圣者——死后的情形:
「如来——佛陀——死后存在吗?」
「世尊不说如来死后存在。」
「那么如来死后不存在吗?」
「世尊也不这么说。」
「那么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
「世尊并不这么说。」
「那么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吗?」
「世尊也不这么说。」
以自我的概念想像如来
于是国王想知道为何佛陀拒绝这四种答案。想要了解这个原因,我们必须先了解这四种见解的涵意。有关如来的见解,这里不只是指无上的佛陀,而是包括所有解脱的圣者。然而,这四种见解却以自我的概念,来想像如来(佛陀),先假设这位解脱的圣者是个具有实体的自我,这个论点与那个自我的命运是相互矛盾的。
第一个见解,受到「有爱」的制约,认为那些已达到最高目标者,死后仍然以某种形而上的方式,例如分别的个体,或融入某种超人格的心灵本质形式,而继续存在。这是多数宗教所给的答案,包括几种佛教的后期诠释在内。
第二个答案——如来死后不存在——反映了「无有爱」,对灭尽的渴爱。理论家视佛陀为实存自我,他死后的命运是完全灭尽。从这个观点来看,解脱不过是真实自我的绝对消失。
第三个答案寻求一个折衷方案:如来身上一切无常的事物死时都会灭尽,但恒常的本质——他的灵魂,则会继续存在。
第四个答案试图藉由「双重否定」来跳脱困境,这个方法是一种怀疑论,仍然暗藏如来是真实自我的概念。
这四种方式都被佛陀斥为邪见,它们都假设有一个「我」独存于世间,这个「我」不是被高举为永恒的生命,就是被消灭打入虚无的深渊。但事实上,「我」与「世间」都只是建立在构成经验过程之五蕴基础上的抽象概念,只有诸佛与睿智的弟子才能如实见到这点。
不具备这种智见的人,就会落入四种邪见之中。他们假设有个「我」——一个常存的「自我」,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它逐步提升直到解脱进入梵界为止。他们或认为解脱只是真实自我的消灭;或采取折衷的立场;或落入怀疑论中。
「我」或「世间」是不断变动的过程
然而佛陀却教导,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或「自我」可以被投射入永恒,或完全消灭,这种实存的自我根本不存在,也不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所谓的「我」或「世间」其实是一种不断变动的过程,一直在流动。这种过程形成「我」与「世间」的假象,它们后来成为推想过去来源与未来命运的对象。解脱之道必须停止「我」的推想,放弃我们习惯性的见解与公式,并在我见形成的基础——身心的具体过程上,直接检视现象。
解脱是修行得来的,不是藉由推理玄想,而是藉由正念观察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生灭。这些现象都是由因生起,因此它们是无常的,是会衰灭的。但凡是无常且会衰灭的事物,就不可能是自我。由于五蕴都会衰灭,它们会生病、瓦解与消逝,因此不是「我的」自性,也不是「我所有」。它们只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是缘起性空的。
由于一切我见都只是心的妄想,是推理的产物,因此如何如来死后的命题都只是一种假象,源自于对确定性概念的渴想。一切遵从佛陀教法者,例如柯玛(Khema)比库尼,都很笃定地了解佛陀并未教导自性灭尽。我们活在一个恒常毁坏与无法控制的变易世界中,在死亡的领域中,我们认为是「我」与「我所有」的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在消逝。只有放下这些事物,我们才可能达到真正安稳的皈依处。因此佛陀说:「涅盘之门已开启,惟具耳者能信入。」
如来不可定义
柯玛(Khema)在和巴谢那地王(Pasenadi)的讨论过程中,举了一个比喻。她问国王,你是否有善巧的数学家或统计学家能计算恒河中有多少粒沙子。国王回答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恒河沙是算不清、不可数的。她再问国王,他是否知道有任何人能算出大海中有多少加仑的水。国王还是一样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大海深不可测,难以度量。
于是,柯玛说如来也一样,任何人想定义佛陀,都只能经由五蕴,但那些已经觉悟者,都已不再执持它们作为个人的身分:「如来无法被以色、受、想、行、识衡量,他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难以度量。」因此,不适合说如来死后存在;或不存在;或既存在,又不存在;或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这些命题,没有一个能定义那不可定义的如来。
国王对于柯玛比库尼的睿智解释,感到很高兴。之后,他遇见佛陀,并问他同样那四个问题,大师的回答和柯玛完全相同,并且用字也一模一样。国王很惊讶,遂将他与圣比库尼柯玛,这位「智慧第一」女弟子的对话重述一次。
原注
[1]出处:《法句经注》(针对第347偈),Thig.∵vv.∵139-144与注释:Ap.∵ii,∵2:8。见BL,∵3:225-226。
[2]由法兰西斯(H.∵T.∵Francis)翻译,在柯威尔(Kowell)编的《本生经》(The∵Jataka∵3:110)中。
译注
①四无碍解智:(一)义无碍解智,洞见教法的意义,了知其内涵与脉络,能从事物的由「因」而推到「果」。(二)法无碍解智,了知教法在佛法架构里的关连,以及从事物的「果」溯及「因」。(三)词无碍解智,能理解教法的语言、文法与词形变化。(四)辩无碍解智,是率前三种智去阐释教法,以唤醒他人觉悟的能力。
②正念:「念」是将心稳定地系在所缘的对象上,清楚、专注地觉察实际发生于身上、身内的事,不忘却也不让它消失。正念是八正道的第七支,有正念才能产生正定。它也是七觉支的第一支,为培育其他六支的基础。它也是五根、五力之一,有督导其他四根、四力平衡发展的作用。
③正知:即于当下清楚觉知,通常与正念同时生起。正知共有四种:(一)有益正知:了知行动是否有益的智慧;(二)适宜正知:了知行动是否适宜的智慧;(三)行处正知:了知心是否不断地专注于修止、观业处的智慧;(四)不痴正知:如实了知身心无常、苦、无我本质的智慧。
④魔罗(Mara):即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或魔罗(mara)。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能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罗」。
第四章∵善辩行者:跋达.昆达拉克萨
在马嘎塔国(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住着一位家境良好的女孩跋达(Bhadda,意译为「贤者」,古译:跋陀),是个富商的独生女。[1]她的父母将她幽禁在一栋七层楼房的顶楼,因为她的性格热情,他们担心她性意识的觉醒会为她带来麻烦。
为了自卫而犯下杀夫之罪
有一天,跋达(Bhadda)听到街上的喧哗声,她便从窗户探头出去,看到一个罪犯正要被带往刑场。他是车站的一个年轻人,后来变成窃贼,被逮到时他正在抢劫。跋达一看见他就爱上他,于是躺在床上拒绝吃饭,除非她可以和他结婚。父母亲尝试劝她别做这种傻事,但她却死心塌地。于是她那有钱的父亲便用巨款贿赂守卫,请他将此人带到楼房来。
守卫遵照指示去做,将抢匪换成当地的一个游民。富商令抢匪和女儿结婚,希望经过这次命运的突然改变之后,他能重新做人。然而婚礼之后不久,新郎开始觊觎妻子的珠宝,想将它据为己有。
因此,他对她说当被带往刑场时曾发誓,如果能逃过一死,将会供养某个山神。他促请跋达将最好的首饰全都穿戴在身上,陪他一起去山神出没的地方——一个陡峭的山顶断崖。他们来到这个「土匪崖」,国王都在这里处决罪犯,这时跋达的丈夫要求她将珠宝递给他。跋达眼见只有一条路可以脱困,于是请求丈夫准许她向他作最后的礼敬,当她拥抱他时,便顺势将他推下山崖摔得粉身碎骨。
成为最着名的辩论者之一
受到所犯下滔天大罪的煎熬,跋达(Bhadda)不想再回去过世俗生活,因为感官欲乐与财产对她来说,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而决定出家修行。
她先加入耆那教团①,当接受剃度时,头发被从根拔起,作为一种特殊的苦行。但它又再长出来,且变得很卷,因此她被称为「昆达拉克萨」(Kundalakesa,古译:军陀罗拘夷萨),意即「卷发」。
但耆那教的教法无法满足她,因此她又成为孤独的行者。她游遍印度,拜访许多心灵导师,学习他们的教法,因此得到许多宗教典籍与哲学的杰出知识。
她特别擅长辩论,很快就成为印度最着名的辩论者之一。每次进入一个城镇,她都会做一个沙堆,并插上一根红苹果树枝,宣布若有人想和她辩论,就踩上沙堆以知会她。
跋达出家的各种说法
挑战沙利子失败,加入僧团
有一天,她来到沙瓦提城(Savatthi)并再次竖起她的特殊标志。那时沙利子(Sariputta)***正在揭达林精舍停留,听到跋达(Bhadda)抵达,他愿意和她辩论,因此便派了几个小孩去踩踏沙堆,留下记号。于是跋达带着必胜的信心,在许多人的陪同下来到揭达林。
她向沙利子提出许多问题,而他一一回答,直到她再也问不出话为止。然后沙利子问她,第一个问题就已深深震撼跋达,即「何者为一?」她保持沉默,无法确定长老的意思。她心想,他当然不是指「上帝」、「大梵」或「无限」。那么它是什么?答案应该是「食」(ahara,具有牵引、长养、持续之意),因为一切众生都需要靠食物维生。
跋达承认失败,请沙利子告知答案,但他说除非她加入僧团,否则不会告诉她。之后,长老就送她去比库尼道场出家,几天之后,她就证得阿拉汉果。
与佛陀相遇灵鹫山,出家受戒
这是《法句经注》记载跋达(Bhadda)遇见佛法的版本,但《长老尼偈》中跋达的偈(gatha)则呈现不同的情景:
往昔仅掩一布游,
顶上拔发覆污泥,
于无暇处思有瑕,
于有瑕处见无暇。
从白昼住处出来,
于灵鹫山峰顶上,
吾见清净之佛陀,
身边伴随比库僧。
双膝跪地吾顶礼,
于彼面前礼敬彼。
「善来,跋达!」世尊说,
即为吾授具足戒。(Thig.∵107-109)
在这个版本中,跋达(Bhadda)与佛陀的相遇并非发生在沙瓦提城,而是在靠近王舍城的灵鹫山,跋达接受剃度也并非依照正式的仪式程序,而是在佛陀欢迎她成为比库尼时完成。他们之间的讨论也未记载在偈中,但跋达一定很快就达到觉悟了,因为佛陀后来宣布她为比库尼中「速疾神通」(khippabhinna)第一者。
沙利子带跋达见佛陀,闻法证果
《长老尼偈注》在注解这些偈时,试图将这些偈与古老的注释传统作调和。根据这个版本,在跋达向沙利子认输之后,她礼敬他,他则带她去见佛陀。然后大师知道她的智慧已经成熟,便对她说了一个《法句经》的偈:
一首有意义及听后心获得平静的偈,
好过千首无意义且与证悟涅盘无关的偈。(Dhp.101)
听完这首偈的结语,她就达到阿拉汉果与四无碍智(patisambhida-nana)。于是请求出家,佛陀同意,遂将她送往比库尼僧团,她在那里接受正式剃度。
看见不净,闻法求出家
《譬喻经》对于跋达(Bhadda)的觉悟,又提供了另一个观点。在跋达出家成为耆那教的女尼之后,她学习该派的哲学系统。有一天,当她独自静坐思惟教理时,一条狗接近她,口中衔着一只残缺不全的人手,并把它放在她面前。当跋达看见这个场景,并注意到那只手有虫在蠕动时,心灵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在激动的状态中,她问有谁可以对她解释此事的意义。最后她找到佛教僧侣,并被带去见世尊:
之后彼教吾佛法,
有关蕴、处、界之义,[2]
大师并说不净观、
无常、苦与无我观,
从彼听闻此法义,
吾得清净之法眼。
当吾了解真实法,
便求出家与受戒。
大师于是对吾说:
「善来,跋达!」之话语。
既得出家受戒已,
吾观小溪之流水。
经由洗足之水流,
吾知生灭之过程。
然后思惟一切行,
皆同如是法尔义。
当下吾心便解脱,
漏尽无余得苦灭。
如来于是称我为,
速疾神通第一者。(Ap.ii,∵3:1,∵vv.38-46)
最后两句提到佛陀称跋达(Bhadda)为「速疾神通第一」比库尼(bhikkhuni)(AN∵1,∵chap.14)。这个特质和比库拔希亚(Bahiya,古译:婆醯)相当,②他在佛陀告诉他:「见惟所见,闻惟所闻,感惟所感,知惟所知。」(Ud.∵1:10)时,立即证得阿拉汉果。两人证悟最高实相如此迅速与透彻,在一瞬间就从凡夫位升到阿拉汉果位。
游化北印度,宣说佛法
跋达(Bhadda)的后半生都在北印度诸国游化,宣说佛法,并指导他人亲证她所达到的解脱目标:
漏尽解脱五十年,
游化盎嘎国(Anga)、马嘎塔(Magadha)。
于下诸地行乞食:
瓦基(Vajji)、咖西(Kasi)、高沙喇(Kosala)。
彼施主乃真智者,
布施跋达一衣袍,
已植广大之福田,
因她乃是离系者。(Thig.∵110-111)
原注
[1]出处:《法句经注》(针对第102-103颂),Thig.∵vv.∵107-111与注释:Ap.∵ii,∵3:1。见BL,∵2:227-232。
[2]五蕴、十二处与十八界之定义,见三界智(Nyanatiloka)着,《佛教辞典》(Buddhist∵Dictionary)。(译按:五蕴是组成身心的色、受、想、行、识等蕴。十二处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处」就是生长的地方,十二处前六者是认识的机构,后六者是认识的对象。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界」就是保持自己,十八界就是十八种各有界域的界别,以三个为一组,依根、缘境、发识三和合,由认识关系而成立。)
译注
①耆那教是由尼乾陀所创,为佛陀时代「六师外道」之一。此教派主张苦行,以克服身心的束缚,而得到心的自由为目标,尤其严禁杀生,并强调舍弃所有。与佛教同为当时具有影响力的宗教,教理用语等和佛教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②婆醯(Bahiya)即是比库中「速疾神通第一」者。
第五章∵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积撒.苟答弥
贫苦而憔悴的苟答弥
沙瓦提城(Savatthi)住着一个穷人家的女孩苟答弥(Gotami,古译:瞿昙弥、憍答弥、憍昙弥、俱昙弥、乔答弥,或瞿夷、裘夷),她因家境贫苦而很瘦弱与憔悴(kisa,音译「积撒」),所以人人都称她为「积撒.苟答弥」,意即「憔悴的苟答弥」(古译:翅舍瞿昙弥、吉离舍瞿昙弥)。[1]如果有人看见又高又瘦的她走过,由于无法得知她内在的富足,他可能会老实地说她:
彼乃内在美,
从外不得见。
由于出身贫穷与不吸引人,积撒.苟答弥(kisa∵Gotami)一直找不到丈夫,这令她很沮丧。但有一天,某个富商突然决定娶她为妻,因为他欣赏她内在的财富,认为这比她的家世或外表更重要。然而,夫家的其他人都瞧不起她,他们轻蔑地对待她。这种敌意使她很不快乐,尤其因为她所深爱的丈夫,被夹在父母与妻子之间左右为难。
但是,当积撒.苟答弥生下一个男婴时,丈夫全家终于接纳她为儿子暨继承人的母亲。她终于松了一大口气,感觉如释重负,如今她非常快乐与满足。她对小孩的爱超出一般母亲,她非常执着于这个婴儿,因为他是她婚姻幸福与内心平静的保证。
抱着亡儿四处乞药
然而好景不常,快乐很快就幻灭了,她的小孩有一天突然生病死了。这个悲剧对她来说太过沉重,她担心夫家会再次鄙视她,说她没有生孩子的命,城里其他人则会说:「积撒.苟答弥一定是做了什么缺德事,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她甚至害怕丈夫会变心,另外去找一个家世更好的妻子。她一直这么胡思乱想,终于导致精神错乱。她拒绝接受孩子已经死亡的事实,相信他只是生病,只要给他正确的医药就会康复。
她抱着小孩跑出家门,挨家挨户为孩子向人讨药。她在每一户面前乞求:「请给我的孩子一些药。」人们总是回答她药没有用,因为孩子已经死了。然而她拒绝接受此事,又到下一家去,始终相信孩子只是病了。
到从未有死者的人家取芥菜籽
许多人取笑她,还有人嘲弄她,在经历许多自私与无同情心的人之后,她终于遇见一个明智的好人。他知道她只是因为伤心过度而心神紊乱,于是建议她去找最好的医生——佛陀,他一定知道正确的解药。
她立即遵照建议,赶去揭达林给孤独园,佛陀正住在那里。她抵达时手中抱着小孩的尸体,心中重新燃起希望,她奔向佛陀并且对他说:「大师!给我治疗孩子的药。」佛陀亲切地回答他知道有一种药,但她必须亲自去取。她着急地问他是什么。
「芥菜籽。」佛陀回答,震惊在场的每一个人。
积撒.苟答弥问她应该去哪里才能取得它们,并且种类为何。佛陀回答她只需要从未曾死过人的家庭取回少量即可。她相信世尊的话,随即进城去。
在第一间房子,她问是否有任何可用的芥菜籽。「当然!」对方回答。「我能要一些种子吗?」她问。「没问题。」那人对她说,然后给了她一些种子。接着,再问第二个她认为不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个家中曾经死过人吗?」「那当然!」那人说。
结果每一家的说法都相同。有一家最近才有人去世,另一家则在一、两年前;有一家父亲死了,另一家则是母亲、儿子或女儿。她找不到不曾死过人的家庭。人们对她说:「死者,比活着的还要多。」
了解死亡是一切众生的命运
到了晚上她终于了解,并非只有她有失去亲人的痛苦: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无须再对她说什么,她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已经让她看得很清楚。她体悟到存在的法则,诸行无常,有生必有死,生死轮回不已。
佛陀就这样治疗了她的迷执,让她接受世间的实相。积撒.苟答弥不再拒绝相信她的孩子已经死亡;她了解死亡是一切众生的命运。佛陀就是使用这样的方法治疗哀伤逾恒之人,带领他们走出无法自拔的迷惘,他们一直在里面以自己个人失落的狭隘观点,来看待这整个世界。
有一次,有个人在悲叹父亲的死亡,佛陀问他是指哪个父亲:此世的父亲,或前世的父亲,或更前世的父亲。因为如果他想悲伤,他就应该对其他父亲也感到悲伤才对(Pv.8;∵Jat.352)。另一次,一个哀伤逾恒的人清醒过来,是因为佛陀向他指出他的儿子会转世,他只是在对一具臭皮囊痛哭而已(Pv.12;∵Jat.354)。
走出丧子的迷惑,出家得解脱
在积撒.苟答弥(kisa∵Gotami)从迷惑中走出来之后,她带着孩子冰冷的尸体到墓地埋葬,然后回去找佛陀。佛陀看到她时,问她是否有找到芥菜籽。「***!芥菜籽之事已经解决,」她回答:「请准许我出家受戒。」于是大师对她说以下的偈(gatha):
若人心深贪爱着,
执迷子女与牲口,
死亡将会掳走他,
如水淹沉睡村民。(Dhp.287)
由于她的心已在丧子煎熬中成熟,因此一听到这首偈便见到实相,成为入流者。佛陀同意她加入比库尼僧团的请求,遂将她送往女众道场,她在那里出家并且受具足戒,成为比库尼。
出家之后,积撒.苟答弥精进修行与研究教法。有一晚,她看见油灯喷溅火花,她顿时体悟到生死轮回就如灯火燃烧一样。世尊知道她究竟解脱的时机已成熟,便来找她并对她说了一首短颂:
若人寿百岁,
不见甘露道,
不如生一日,
得服甘露味。(Dhp.114)
当她听到这几行偈时,当下便断除一切结(samyojana)①,成为阿拉汉——解脱者。
赞叹与贤圣为友的利益
在《长老尼偈》她的偈中,积撒.苟答弥描述佛陀给予她的大喜悦。因此她赞叹与贤圣为友的利益:
大圣常对世人赞,
清净道侣之可贵。
藉由净道侣之助,
愚人亦可成智者。
人应得善知识助,
如此彼智方可长。
藉由善知识之助,
彼能解脱一切苦。
人应了知四圣谛:
痛苦与苦之集起,
然后痛苦之息灭,
以及灭苦八正道。(Thig.213-215)
女人的痛苦与解脱的喜悦
积撒.苟答弥(kisa∵Gotami)从她亲身的经验,知道清净道侣之可贵,因为慈悲的佛陀,诸道侣中最清净者,曾将她从可怕的轮回痛苦中拯救出来。在记载于《长老尼偈》她的解脱偈(gatha)中,积撒.苟答弥描述女人特有的各种痛苦。人们唯有了解她所说女人的痛苦,才能体会到她对佛陀的感激有多深,他为她指出解脱之道:
调御丈夫说:
女人之痛苦。
妻妾苦亦然。
有人曾生子,
失望割彼喉;
怯者服毒药。
婴儿难产时,
母子皆不幸。(Thig.216-217)
积撒.苟答弥在偈结尾不是悲叹,而是胜利的呼声,表达她找到解脱与免除一切痛苦的喜悦:
正道是吾所修习,
趋向无死八圣道。
吾观察佛法之镜,
由此吾觉悟涅盘。
拔除身刺释重负,
一切应做皆已办。
长老尼翅舍诵此,
彼为心真解脱者。(Thig.222-223)
「粗衣苦行第一」的比库尼
我们在《相应部》中也找到积撒.苟答弥(kisa∵Gotami)所说的一组偈(gatha),事关她和魔罗的一段对话。有一天,魔罗前来干扰她禅修,这是魔罗最喜欢做的事,无论对方性别为何。他以一个偈奚落她:
汝既丧失汝爱子,
为何愁容枯坐此?
独自进入丛林中,
汝在寻找某人吗?
积撒.苟答弥自忖:「这首偈是谁所诵,是人或非人?」然后她想到:「这是魔罗,他说偈是想要激起我心中的恐惧、不安与慌张,让我出定。」于是她回答:
我已走出丧子痛,
因此不再寻找人。
吾既不忧亦不悲,
我也不怕你,朋友。
一切喜怒皆已断,
无边黑暗已破除。
征服死亡之大军,
吾住漏尽无余中。(SN∵5:3)
从她称呼魔罗为「朋友」,即可看出她的无惧与平等心,魔罗已失去他过去所被认知的真实性,因此无选择地只好消失。积撒.苟答弥比库尼,从她个人的悲剧升华到最高圣果,被佛陀称赞为比库尼中「粗衣苦行第一」者(AN∵1,∵chap.14)
原注
[1]出处:《法句经注》(针对第114颂),Thig.∵vv.∵213-223与注释:Ap.∵ii.∵3:2。见BL,∵2:257-260。
译注
①结(samyojana):将众生绑在生死轮回里的烦恼。共有十种:(一)欲贪结;(二)色贪结;(三)无色贪结;(四)嗔恚结;(五)我慢结;(六)邪见结;(七)戒禁取结;(八)疑结;(九)掉举结;(十)无明结。
第六章∵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沙瓦提城中有个妇人有十个小孩,她一直都忙着生产、养育与照顾孩子,忙着教育他们,以及为他们安排婚姻。她一生都环绕在小孩身上,因此被称为「多子的索那(Sona,古译:输那)」。[1]我们可能觉得奇怪,一个家庭怎么有这么多的子女,但这在过去的亚洲并不罕见,甚至直到今日也是如此。
预期回报的自私母爱
索那(Sona)的丈夫是佛陀的信徒,在虔诚奉持在家戒多年之后,他决定献身梵行,因而出家成为比库。对索那来说,接受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然而她并未因而怀忧丧志,反之决定过更虔诚的生活。她召集十名子女,将庞大的财产过继给他们,并请他们只要提供她生活所需即可。
这安排顺利进行了一阵子,她有足够的支援,能将时间都花在宗教活动上。但不久之后,这个老妇人便成为子女与他们配偶的负担。他们未曾真正接受父亲出家的决定,更不同情母亲的宗教信仰,而认为父母亲是心智失常的宗教狂,因此对母亲的态度很快就由尊敬转为鄙夷。
他们不再顾念对母亲的积欠有多深,以及她过去无私奉献给他们的财富与多年辛苦的照顾。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因此视这个老女人为讨厌鬼与负担。佛陀说世上懂得感恩的人就如圣者一样稀少,在此再次得到验证(AN∵3:112,∵5:143,∵195)。
对索那来说,孩子们对她的冷落,比丈夫和她分离更令她痛苦。她内心五味杂陈,其中混杂着对孩子的责备与控诉。她了解到,过去她所认为无私之爱——纯粹的母爱,事实上是含有预期回报的自私之爱。过去她完全依赖子女们,并相信他们会在她年老时奉养她,以作为她长期照顾他们的回报。过去她一直都认为,感恩、感谢与参与他们的事务,是她应得的回馈。难道那时她未将子女视为是一种投资,是对抗老年寂寞与恐惧的一种保险吗?
以这样的方式,她观察自己的动机,并发现佛陀的话在自身上得到应证,即女人依赖的不是财产、权力与才能,而是她的子女;而沙门则只依赖自身的美德(AN∵6:53)。
思惟年老出家修行的障碍
这样的反省让她决定出家,如此才能培养无私之爱与美德。为什么她要继续待在家里受到无情的冷落呢?她认为在家生活是灰暗与沉重的,而想像中的比库尼生活则是光明与美好的。因此,她追随丈夫的脚步出家,成为世尊比库尼僧团中的一员。
但不久之后,索那(Sona)就了解到,她只不过是又将自己的自私之爱一起带入新生活中。她以一个老女人的身份进入僧团,身上带着许多习气与怪癖,使得她在新环境中处处碰壁。她习惯以某种方式做事,其他比库尼则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因此她动则得咎,经常遭到年轻比库尼的指正。
索那很快就发现,达到圣果并非那么容易,而比库尼僧团也不是她所想像的天堂。就如未在子女身上找到安全感一样,出家为比库尼也并未带给她立即的安稳。她还了解到,自己受到女人身的束缚,而光是憎恨缺点并不够,她渴望自己有更多阳刚的气质,此外,也必须知道怎么做才能产生改变。她接受必须更精进用功的事实,不只因为年纪较大,也因为到目前为止,她都只有培养女性美德,而欠缺男性精进与稳重的特质。索那并未因此而气馁,也不认为正道遥不可及。
索那明白必须努力战胜自己的任性与轻浮,必须修习正念与正知,并且牢记能对治情绪的教法。如果她被情绪带着走,而且在最重要的时候忘失教法,那么所有的知识与誓愿又有什么用?这些想法闪过内心,更加深她自愿完全投入修行的决心。
精进不懈,证得阿拉汉果
因为索那(Sona)是在老年时才进入僧团,因此她修行起来更具有急迫感。她甚至会彻夜坐禅与经行,只有很少的睡眠时间。为了避免晚上陷入昏沉,她在漆黑的小禅堂中练习经行,她将脚步对准柱子,以确保不会绊倒或踢到东西。就这样,她快速蓄积精进的动能。
索那在毫无预期的情况下,证得阿拉汉果。有一次,其他比库尼都外出,只有她一人留在寺院中。在《譬喻经》她的偈中以自己的话描述此事:
彼时其他比库尼,
留我独守寺院中。
行前特别指示我,
煮沸一大锅之水。
完成汲水行动后,
将它倒入大锅中;
置锅灶上并坐下——
然后吾心便入定。
吾观五蕴皆无常,
见彼为苦与无我,
断除心中之诸漏,
当下证得究竟果。(Ap.∵ii,∵3:6,∵vv.234-236)
当其他比库尼回来时要求热水,索那却还未烧水。于是她运起火大神通力,迅速将水烧开拿给尼众。她们向佛陀报告此事,世尊很高兴并以偈赞叹她的成就:
若人寿百岁,
懈怠不精进,
不如生一日,
勉力行精进。(Dhp.∵112)[2]
笑看老死苦,不再受后有
在《长老尼偈》中,索那以五首偈描述她的一生:
吾以此身育十子,
以吾此肉身躯体。
当吾年老体衰时,
往谒德高比库尼。
她开示我此教法——
关于蕴处界诸法。
从她听闻此法义,
吾遂剃发而出家。
当我仍为学戒女,
吾已净心得天眼;
今吾知往昔居所,
它乃吾曾住之处。
制心一处得安止,
专意修习无相观[3]。
吾便立即得解脱,
止息欲贪之苦边。
彻底觉悟五蕴法,
从根断除彼等执。
笑看痛苦之老死:
今已不再受后有。(Thig.∵102-106)
原注
[1]出处:Thig.∵vv.∵102-106与注释:Ap.∵ii.∵3:6。另外请见《法句经注》(针对第115颂),BL,∵2:260-261。这里关于一个名为「多子」(Bahuputtika)比库尼的故事,是《长老尼偈》注释中索那故事的翻版,但细节有些差异。
[2]在《法句经注》与《长老尼偈注》中佛陀对她的赞颂偈都是《法句经》第115颂。但在《譬喻经》的版本中则是《法句经》第112颂,而这似乎比较恰当,因为索那(Sona)是以她的精进着称。
[3]无相(animitta):无有为之相。它可以被视为无常观法,或从思惟无常生起的出世间道。
第七章∵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
难达(Nanda)出生时,深受父母——佛陀的父亲与他的第二任妻子马哈巴迦巴帝.苟答弥(Mahapajapati∵Gotami,或译为「大爱道」,大爱道瞿昙弥,是佛陀的姨母、姨妈)的钟爱。[1]她名字的意思是欢喜、满足、高兴,是其父母为婴儿降世感到特别欢喜而取。
在意自己美貌而未精进修行
难达(Nanda)非常有教养、典雅与美丽,为了区别和她同名者,她后来被称为鲁帕难达(Rupa-Nanda),或有时孙陀利.难达(Sundari-Nanda),意思都是「美丽的难达(Nanda)」。
她家族——释迦王族——成员,在族中有人成为正自觉佛陀之不可思议事实的影响下,陆续出家。当中有她的兄长阿难达(Ananda)、堂兄及母亲,以及其他许多释迦族妇女。因此难达(Nanda)决定追随他们的脚步,她不是因为信仰佛与法,而是出于亲情才这么做,她想和他们一样。
我们不难想像这位典雅的佛陀异母妹妹,是多么受人爱戴与尊敬,人们看到这位可爱的王家女有多么感动,她和世尊如此亲近,如今就以比库尼的装扮走在他们之间。但其实这对比库尼的生活并不好,难达(Nanda)太在意她的美貌与讨人喜欢,那都是她前世善业的果报。
如今这些善果反而对她很危险,因为她忘了精进与净心以增进它们。她感觉自己和人们的期待之间有落差,她远远落在许多贵族男女出家所达目标之后。当然世尊会责备她,有段很长的时间,她不是去改正自己的行为,而是尽量避开他。
佛陀以神通力善巧度化
有一天,佛陀要求所有比库尼一一来见他,接受指导。然而难达并不遵从,等到大师特别传唤她,她才出现,举止之间显得羞愧与不安。佛陀针对她一切正面的特质对她开示,因此她愿意聆听,并欢喜接受他的话。虽然世尊知道这些谈话令她振奋,使她喜悦并准备好要接受他的教法,但他并未像往常在其他这样的场合般,立即向她解释四圣谛。他知道她还不够成熟,无法领悟四圣谛,因此他藉由一个善巧方便加速她的成熟。
因为难达(Nanda)如此着迷于自己的美貌,佛陀便以神通力变现出一个更美的女人,然后在她眼前以明显而惊人的速度衰老。因此,难达(Nanda)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看见别人可能几十年才注意到的变化——人们经常因为亲近与习惯,而忽略青春与美丽的消逝,老之到来,以及死之将至。这个场景令难达(Nanda)深受震撼,彻底动摇了她。
修习无常观与不净观而证果
在给她上过这堂无常的图画课之后,佛陀接着才向她解释法义,以这样的方式她完全洞见四圣谛,达到入流果,七世之内便得以解脱。佛陀给她的禅修主题是无常观与不净观。她持续修了很久,「日夜无歇」,就像她在自己的偈(gatha)中所说:
难达观察此身躯,
生病、污秽与恶臭,
修习不净之禅观,[2]
制心一处得安止:
「此如是,故彼如是,
彼如是,故此如是,
腐败故呼出恶臭,
愚者才爱好此事。」
如实观察彼如是,
日夜无歇勤修习,
以己智慧吾正观,
于是乃得亲眼见。
吾更住于正念中,
以善巧念解析它,
吾如实洞见此身,
内外二者皆如是。
于是吾于身无染,
内在贪着已灭除。
心中精进与离欲,
完全止息安稳住。(Thig.∵82-86)
由于难达(Nanda)过去着迷于外在美貌,因此有必要以不净禅观加以对治,之后她才可能以平等心看待两端。在克服对身体的贪着之后,难达(Nanda)接触到「不死」①的真美,于是再也没有任何事能干扰她心中的平静。
「禅定第一」比库尼
后来佛陀称赞他的异母妹妹为比库尼中「禅定第一」者。这显示她不只遵从「观」②的解析方式,且也有禅定的安止③体验。享受过这个禅悦之后,她不再需要任何低下的享受,且很快就找到不灭的寂灭之乐。
虽然她是因为贪爱亲属而出家,但最终还是成为完全解脱者,成为她所尊敬大师的真实法子。
原注
[1]出处:Thig.∵vv.∵82-86与注释:Ap.∵ii,∵3:5。
[2]修习不净观,是藉由思惟身体各器官与组织,或观想一具腐坏的尸体。(译按:思惟身体各器官,是将身体分成三十二部分作为禅修的主题,例如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修持时以厌恶作意正念于身体各部分的不净,是止业处;若以地、水、火、风四界观照,是观业处。修习此法,能去除对五蕴的执着而获得解脱。观想腐坏的尸体,是观察死尸腐烂的十种不同阶段,例如肿胀、青淤、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等十相,此修习法即是对治对身体的贪欲。)
译注
①「不死」是指印度修行人所追求的永恒生命,在佛教而言,即是指止息一切烦恼,解脱生死轮回的「涅盘」。
②观(Vipassana):音译为「毘婆奢那」,意思是「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照见」。「观」是直接照见一切现象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从而获得觉悟。
③安止:即心完全专一的状态,又称为「禅那」,包括四色界禅与四无色界禅。
第八章∵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在佛陀出现于印度的幸运时代,有一对夫妻和他们绝美的独生女沙玛瓦帝(Samavati,古译:沙摩婆提)就住在边境内。他们的家庭生活原本快乐与和谐,但有一天却遭逢大难:家乡爆发瘟疫,这对夫妻于是带着成年的女儿逃离该地。[1]
失去双亲的孤女
他们前往位于恒河流域拔沙国(Vamsa)的首都高赏比(Kosambi),想去寻求她父亲老友——国王的财政大臣抠沙伽(Ghosaka,古译:瞿沙伽)的援助。当局在市里成立了一个难民收容中心。沙玛瓦帝到那里拿食物,第一天她拿了三份,第二天两份,到了第三天则只拿一份。
负责分发食物的弥答(Mitta),忍不住以嘲讽的口气问她,是否终于了解自己的胃容量。沙玛瓦帝平静地回答:「第一天我们有三个人,我的父母和我自己,那天我父亲罹患瘟疫,因此在第二天我们只需要两人份;那餐之后我母亲去世了,所以今天我只需要我自己的食物。」这个官员为他的戏谑语感到惭愧,并且诚恳地请求她原谅。经过一段长谈之后,他得知她如今举目无亲,于是便提议收她为养女,她高兴地接受了。
沙玛瓦帝立刻开始协助养父分发食物,以及照顾难民。凭借着她的办事效率与谨慎态度,先前的混乱很快地便获得纾解,而变得秩序井然。不再有人争先恐后或争吵,每个人都很满意。
不久之后,国王的财政大臣抠沙伽,知悉救援食物的分发,进行得平和而有条不紊。当他向分发食物者表达赞美与感谢时,这个官员谦虚地回答,这都是他养女的功劳。抠沙伽就这样遇见故友的孤女——沙玛瓦帝,并对她高贵的举止留下深刻的印象,便决定收她为自己的女儿。他的属下同意了,虽然有些遗憾,但他并不想妨碍沙玛瓦帝的大好前途。因此,抠沙伽便带她回家,她因此成了庞大财产与精华土地的女继承人。
为报养父之恩而嫁伍达亚那
国王伍达亚那(Udayana,古译:优填王)那时住在高赏比(Kosambi),他有两位妻子,一位是婆苏拉达陀(Vasuladatta),他是为了政治理由与她的美貌而娶她。另一个是摩犍提(Magandiya),她美丽又聪明,但却冷酷自私。这两人都无法给国王渴望的温情与知心。
有一天,伍达亚那(Udayana)遇见财政大臣迷人的养女,并对她一见钟情。他被她仁慈与慷慨的性格深深吸引,沙玛瓦帝正好具有他两个妻子所缺乏的特质。
于是伍达亚那派遣使者去找抠沙伽,请求他把沙玛瓦帝嫁给他。这使抠沙伽陷入两难:一方面他爱沙玛瓦帝胜过一切,他不能没有她,她是他生命中喜乐的泉源。另一方面,他知道国王的脾气,担心拒绝他的后果。但最后他对沙玛瓦帝的贪着,还是战胜恐惧,他心想:「宁可死也不愿失去她。」
国王果然勃然大怒,他撤除抠沙伽财政大臣的职务,将他逐出国外,并且不准沙玛瓦帝陪伴他。他接管财政大臣的财产,并查封他的豪宅。沙玛瓦帝很伤心,抠沙伽为了她的事遭受这么多的痛苦,他不仅失去她,同时也失去家与财产。出于对养父的同情与感激,她决定自愿成为国王的妻子,以化解这场争端。她到王宫告知国王自己的决定,国王立即息怒,恢复抠沙伽先前的职务,并撤回其他一切惩处。
侍女复诵佛陀的开示
因为沙玛瓦帝对每个人都有大爱,她内心的力量源源不绝,因此这个决定对她来说并不困难。她住在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住在财政大臣家做他钟爱的女儿,或在王宫做国王钟爱的妻子,或默默无闻地住在父母家里,或住在难民营里——她都能在内心找到平静,并且自得其乐。
沙玛瓦帝在宫中的生活,维持一种和谐的模式。她有个仆人库竹答拉(Khujjuttara),她虽然外表丑陋,但很能干。每天皇后都会给她八个金币去为后宫买花。但库竹答拉(Khujjuttara)总是只买四个金币的花,并将其他四个金币据为己有。
有一天当她去为女主人买花时,花商告诉她这一天他邀请佛陀与僧团吃饭,并劝库竹答拉参加。饭后佛陀为他的施主开示,他的每句话都直达库竹答拉心中。
她全神贯注地聆听,平静与愉悦,好像每个字都是专为她而说,在佛陀结束谈话时,她便达到入流的道与果。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她完全变了个人,对三宝具有不坏净信①,并且不会违犯根本戒。过去对她显得如此确定与真实的世界,如今则如梦幻一般。
在经过这次特殊的内在转化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足八个金币的花,并对过去的不诚实深感后悔。当皇后问她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多花时,她跪在皇后跟前,忏悔过去的偷窃行为。
在沙玛瓦帝宽大地原谅她之后,库竹答拉说出她心底的话,即听到佛陀开示改变了一生。虽然沙玛瓦帝不懂法义,但她亲眼见识到它对库竹答拉有益与良性的影响。她任命库竹答拉为侍者,并让她每天去寺院闻法,回来之后对她与宫中其他女子复述。
库竹答拉拥有杰出的记忆力,只要听过一次,就能一字不漏地复诵。每天当她从寺院回来时,宫中出身高贵的仕女们会请她上座,好像她就是佛陀本人一样,而她们则坐在下面恭敬地聆听开示。之后,库竹答拉将她从佛陀那里听来的简短开示收集成册,成为现在巴利藏经中的一本书,即今之《如是语经》(Itivuttaka,《小部》经之一),共收录了一百一十二篇掺杂散文与偈(gatha)的经典。[2]
阿难达***每日至宫中说法
当伍达亚那(Udayana)再次告诉他钟爱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