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看,一所佛寺,就是一所高等学校。佛教就是佛陀之教育,佛陀教育的宗旨就是做人,做一个慈悲与智慧的人,一个身心清净、健康的人,一个快乐无忧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众生的人,一个无我利他的至善之人。如果把佛寺仅仅当作烧香和旅游的场所,那真是大材小用,荒废了它强大的教育功能,浪费了宝贵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一个人的成长,人格的健全,一生的幸福,家庭的美满,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富强,世界的和平,基础都在教育。因此,应重视并抓紧佛教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此辅助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的建设,与现代教育互补,与法律和科技互补,所谓辅国教化,功德无量。此乃强国安民之百年大计,稳定和谐之百年大计,世界和平之百年大计。
佛陀教育能否与现代教育互补呢?对大学生有何益处呢?下面,我摘录一些大学生的答卷,作为回答(小标题为摘录者所加)。
一、只有放开双手,方能抓住一切
是的,没有佛的相伴,我们可以走出精彩的人生,可那份精彩似乎来的不够厚重,不够宽容;而心中有佛,我们也许会走得很平淡,可那份平淡却异常从容,异常快乐,异常充实。佛祖告诉我们:放开双手,方能抓住一切。
人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刻起,就懂得在生活中求得目标、愿望、理想的实现。于是,人学会了索取。有的人会为一些蝇头小利斤斤计较,有的人会为一些长远利益深谋远虑,还有的人会为夺人之利攻于心计。抛开道德,抛开手段,这些何尝不是人类的奋斗与索取,结果当然是要么成要么败。成者仰天一笑,自以为满载而归,前途无量;败者情绪低落,哀婉叹息,或卷土重来,或一蹶不振。是的,这些懂得“奋斗”的人,会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新的光彩,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断索取,才算收获。他们的信心或毅力着实令人感动,人类的文明也似乎诞生在他们的手中。
然而,这就是最终的圆满吗?不,它不是。因为无论如何,他们放不下手中的重负——或是成败得失的结果,或是与人竞争的雄心,抑或对人生太过执着的追求。于是,无法最终放开的双手,即便抓住了成功,抓住了希望,抓住了梦想,终究是不圆满的,不够快乐的。
首先,手中固有的重负,占有了你的所得空间。你无法得到想要的所有,或者无法得到应有的全部;其次,为了守住所得,你所付出的代价,将是精神上的忧虑与恐惧,即便是最低程度,仍然无法产生更高意义上的快乐与自由。而对于失败者来说。快乐更无从谈起。
可见,一个人人都知晓的道理,却未必为人人理解或运用。这在佛语中,大概就是还未悟到,心中无禅。佛禅的世界是空灵的,而并不是空无的,空灵即是整个世界。人的目标随处即是,可又随处不是;人的心中装满重负,可又一切全无,关键在于你是否放得下。放开双手的人,无论得失成败,他都是快乐的,自由的,因为他不被任何所累,得到了是份意外的惊喜,因为他从没想一定得到;失去了在意料之中,因为他原本就一无所有,他所要的,所值得快乐的,仅仅是那份自由,那份潇洒,那份怡然。他懂得,我本一无所有,终究也是一无所有,其中的恩恩怨怨、得得失失,无外乎过眼烟云。他也懂得,我双手空空,只要去做,就是有所收获,而这即是生命的全部。
佛的世界是空灵的,是慈悲与智慧的,它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中。讲求顿悟的佛时刻伴随在你的周围,就看你是否悟到。得“道”与否,存乎一悟之中。也许在经历了一番人生的搏斗之后,当你跳出人群,俯瞰人世,回首红尘,你才会发现,身后的一切是那么的渺小,人在无限的恩怨中是那么的无力自拔,那么的不自由……是的,此时,你已心中有佛。
二、偏重而不偏废
其实,“佛”这个字,并不像我从前想象的那样,只是念“阿弥陀佛”、“四大皆空”而已。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于很多问题都分析得很透彻,也很有道理,不是什么简单的迷信之类的东西。但我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还得归功于这个观点:“偏重而不偏废”。
我们应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切事物,就像佛学,其中还有很多值得现代人借鉴的东西,所以,不应因自己的成见“废”掉它,可以偏重于其它的科学知识,但偏废是不应该的。否则,就会白白错过了一大笔人类的精神财富。各种知识文化都是互补的,所以,不可否认,任何一种文化知识现象,都可以有取舍地吸收,以补充自己已有的文化知识。
我开始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了。对很多东西,别人看来往往会说没意思,但我想,其中必有能为我所用的部分;而且,只有消除偏执的念头,才能探索或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富。
三、只有真正的付出,才有真正的回报
佛学中的四谛说和缘起论对我的启发很大。苦谛和集谛,主要说明人生的苦难、烦恼,及其产生的原因。联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体会,觉得确实如此。“对症下药”,只有弄清病因,才能针对它采取治疗措施。这就是道谛,道谛所说的慈、悲、喜、舍,可能很难做到,但当我无意中实现它的时候,那一刻确实是很快乐。
缘起论中说,无论什么事,发生了,都有其原因和条件。由此可知,一个人生活的好坏,命运如何,都是由自己的业力——即言、行、思所决定的。因此,当某些条件不成熟时,强求也得不到结果。有怎样的因,就有怎样的果。所以,第一,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报。这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若想得好果,先要种好因;只有真正的付出,才有真正的回报;做什么事,都应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我们应关心别人,因为,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第二,精进向上与随缘自如不二的心态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尽力,促成“因”,所谓“诸法无我”,“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当因缘未聚合时,就不应执着,而要随缘,否则就是自寻烦恼。人生在世,要积极地奋斗,而另一方面,也不应强求。真能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精神的超脱与自由了。在生活中遇到不顺的事,我想到,不应执着于一端,而应随缘,确实,有很多原以为对自己多么重要的事,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放下了,心里舒服了很多。何必自己累自己呢?细想一下,没有什么可悔恨的,就让它去吧。
四、禅之心态
禅定是一种宁静、和平、专注的心态,是一种很有益的心态。在制心一处,意念专注于一境界时,若在休息,便得到了最好的休息;若在学习、工作,效率也是最高的,只要全神贯注于其中,自然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很有意思,而自己也觉得充实。
五、怎样做人
讲到收获,最主要的并非佛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根据我的理解,其实就是培养一种宽容、豁达之心,和一心向善的崇高理想。人生不仅要注意物质生活,而且更要重视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满足,常须依赖于外力;精神生活的满足,则可求之于内心。从而消除烦恼,同时也造福他人,即“普渡众生”。
六、解脱烦恼,帮助他人
佛教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己的烦恼,进而去帮助别人解脱烦恼。我想,这正是今天我们学习、研究佛禅的宗旨所在,也是其精华所在。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其中免不了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产生,使人们不能快乐地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造成心理的混乱,甚至会因此而轻生。因此,解除人们的烦恼,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佛禅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它告诉人们,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任何一件事都有其缘由,而自己的烦恼,其原因也就在于自己,自己的“业”(思想、行为、言行)促成了自己现在的情形。
因此,要想解脱自己的烦恼,就必须从反省自我入手,随缘而精进,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不断超越自我,逐步解脱烦恼,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进而帮助他人觉悟、解脱。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安心工作,愉快生活,那么,我们的社会、国家也必能安定团结、繁荣向上。
七、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佛教使我懂得了做善事的意义,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则彼生。只有我帮助别人,种下善缘,自己处于危难时,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正是我们常人的短见,不能看清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真相,以至于我们常常去做坏事。明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内在含义,增加了我对父母、师长、祖国、众生的感恩意识。
以前,我经常感到无名的烦恼,看到别人有了什么好东西,比如谁买了电脑,我就会感到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不是抱怨自己没用,就是抱怨父母无能,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我的这一心理,就是佛教所说的“贪、瞋、痴、嫉”吧。明白苦的原因后,我对很多事,都比以前看得开了,即使事与愿违,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好我能做的事情。这就是一种灵魂上的洗礼。
八、静心之道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学习、工作上的压力,往往使人烦躁不安,导致失眠、健忘、脾气古怪、性格暴烈。因此,静心很重要,否则,将导致学习、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生活越来越无规律,身体也会承受不住。但是,如何才能静心呢?佛教的方法使我受益不浅,如念诵佛、菩萨的名号,念经、坐禅等。我睡觉前曾尝试了一番,觉得轻松、安恬、愉快,只要运作几分钟,便很快入睡。现在的我,内气充盈,精力较充沛,轻快舒畅,一想不开心的事也随之无存。
九、苦恼与平常心
俗话云:人生识字忧患始。人的成长总是伴随着诸多的苦恼与疑问。尤其是现在,虽说身居象牙塔中,然而,外界的侵扰,青春期的躁动,学习任务的繁重,与人相处时的种种摩擦,无不时时在困扰着每一个大学生,自然我也不能例外。所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常常使自己莫名空虚,无边的寂寞难以排除,无尽的苦闷使我身心不安。这种心态,使我一度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悲观的念头,感觉上大学就像在炼狱一般,使我身心疲惫。上高中时对大学的美好设想全成泡影,我失望至极,颓废消沉,度日如年。
我犹如一只在囚牢中的困兽,在不停地寻找解脱的方法。终于,在不经意间,我看到了有《佛禅与中国文化》的选修课,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上了几节,觉得对自己还有一点用处,于是一直坚持听完。由于受其影响,我的心态已在逐渐转变,内心渐趋平稳。当然,“心静如水”的境界是达不到的,但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我都能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对待,为人处世,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患得患失,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虽然对佛教的因果轮回、报应等说法,我还是半信半疑,但在日常生活中,我还是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平时也尽己所能,帮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这些小事中,我得到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想,这也许就是佛禅中所说的“平常心”吧,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真谛。面对外界花花世界的各种干扰,我现在也是抱着一种平常的心态对之,我发觉这样对学习也很有帮助,学习很需要一颗平常心,烦躁、坐立不安,是做不好学问的。平常心是我上此课的一大收获。
十、成为一个更有修养的人,掌握自己的命运
当初,选修《佛禅与中国文化》这门课,多少有些出于好奇。但上完这门课后,我深深感受到其中的博大精深,决非我原来观念中的封建迷信、宿命论那一套。我感到自己的人文素质得到了提高,并且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成为一个更有修养的人。
佛教的缘起论,培养了我的感恩意识和慈善意识,所谓上报四重恩:父母恩、师长恩、祖国恩、众生恩;我们都需要别人,我们必须彼此关怀。这也使我助人为乐的意识得到了加强,相信最快乐的时刻是忘我的时刻,要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
佛教还明确指出,通过掌握自己的心灵,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点让我非常震动。因为,我一向认为,佛家宣扬的是一种消极的、听天由命的、无所作为的思想。这使我重新认识了佛教,并增强了我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的拚搏精神,扼住命运的咽喉!
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陶冶了我的性情,让我懂得了造成人生各种烦恼的原因,和熄灭这些痛苦的道理与方法。例如,以前我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比我出色,获得了成功,难免心理会有或多或少的嫉妒,我也知道这种小心眼不好,可又总是没法改正。佛教告诉我应该随喜功德,跟他一起欢喜,庆贺他获得成功,分享胜利的喜悦,让我明白了对治“嫉”的道理和方法。还有对治“贪”的方法,那就是施舍、布施,把多余的东西用来帮助别人,比如自己的零食和同学分享,虽然看起来是不起眼的一些小事,可一点一滴地驱除了烦恼,净化了心灵,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日益快乐起来。
十一、“不执着”的真意
我最大的收获之一,是懂得了“不执着”的真意。佛教有两大支柱:慈悲与般若。“慈”是使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除烦恼,“般若”意为智慧。如何达到“般若”的境界呢?那就要求我们不偏执,即不执着。但要知道,不执着不等于不做,而是要我们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不为得失荣辱所动,不强求结果,行为是精进向上的,心态则随缘自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达到“智慧”的境界了。能够慈悲与智慧,我们就会获得快乐与平静,如果我们把这种快乐与平静带给别人,那么,从某一方面来看,我们自己就成了“佛”。
十二、改掉坏习惯
我知道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则彼灭”的缘起法则,有因必有果,一切报应都在轮回之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在生活中,我改掉了很多坏习惯。上高中时,我性格怪异,脾气暴躁,经常对同学发火,因此,只有几个熟知我脾气的同学成为朋友。现在,佛教使我明白了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我们都需要别人,我们必须彼此关怀。于是我对每个人都坦诚相待,都待以爱心,同时,也感受他们给我的爱。平时做善事,多积阴德(不求人知、不求回报)。祖国对我们恩重如山,当我们国家的主权受到欺凌时,我那个饱含爱国热情的心在呐喊,血液在沸腾,同时又能冷静地思考整个国际形势,用实际行动表达我对祖国的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