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所驳斥的“自我”

佛使比丘着

香光书乡编译组译

佛陀的根本主张是“无我”,但我们却在逻辑上接受它的相反者,也就是“自我”。什么是“自我”?意识是否就是自我?“自我”在那里?

什么是“自我”?

佛陀所否定的“自我”(∵atta∵或∵atman∵)这个名词,其字面上的意义,∵主要是从“无我”(∵anatta∵)一词的涵意中了解的。∵譬如,∵在《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sutta∵)中,当佛陀说到五蕴无我时,他说明无常的事物经常变异,从来没产生出如我们所期望的结果,而这就是“无我”。但他并未说,与这相反的就是“自我”,但是,我们却在逻辑上接受它的相反者──“自我”。∵

如此一来,在某些方面便会造成混淆:那些希望拥有自我的人立刻宣称,无为法中的事物,如涅盘是恒常不变的,所以这些东西可以归类为“自我”。他们也宣称,佛陀所教授的“自依止”中的自我,可能就是指这个“自我”,这种说法导致愈来愈倾向于将涅盘当成是“自我”。他们忘了涅盘不受任何人的掌控,无论人们多么想得到它,却都从来没有得到它,因为它是超越人们的欲求。∵

对照《无我相经》的教义,我们会发现把涅盘或无为法当作是“自我”,这是无法被接受的。截至目前为止,我们仍然不知道人们不应执着的“自我”有那些特性。∵

在巴利经典中的《小部》和其他经典中,“一切法无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个体都没有“自我”,也完全否定“自我”。但它还是不能让我们认识“自我”的特性,或世俗所说或一般人所谓的“自我”的概念。∵

然而,假如我们提出一个新的、简单的问题,依照世俗的说法,“自我”究竟是什么意思?并且参照佛陀使用的世俗说法,“自我”又是什么意思呢?“自我”意指肉体,还是心灵或其他东西?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佛陀在《长部》的《布吒婆楼经》(∵Pottapadasutta∵)或《戒聚品》(∵Silakhandhavagga∵)的开示中,找到这个问题决定性的答案。为了通畅而清楚的了解它,这几部经必须仔细研读。在此笔者将一一引述佛陀的说法,这也许相当冗长,但请保持专注详尽检视它。∵

意识是“自我”吗?

《布吒婆楼经》的内容是有关游方者布吒婆楼的事,他像佛陀一样,游方各地参学,并讲授激励人心的教法。∵有一天,他遇见了佛陀,并和佛陀讨论“想”(∵sanna∵)的止息,更地说,是意识的止息(注一),若用禅修的说法,就是“意识”和“受”止息的境界。当一个人止息了这些意识时,表面上好像是死了,但实际上并没死。

这游方者告诉佛陀,在一个学说辩论的场合上,这个题目曾经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一群人说“意识”不能被任何东西控制,它自动生起并且消逝,当它出现在人身上时,这个人就有意识;当它不再存在时,这个人就没有意识,而且这种生灭迟早会发生的。另一群人则辩驳说并非如此,“自我”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意识,只要“自我”进入我们身内,我们就具有意识,“自我”离开时,我们就变成没有意识,一直要到“自我”再回到身上时,我们才又有意识。第三群人则说前面两者都不正确,事实上,这世界上有某人具有大能力,他存在于一个神秘的领域中,决定我们每个人意识的生灭。还有一群人,也是最后一群人说前面的说法都不对,实际上是神在主宰每个人意识的生灭。∵

最后,这个游方者说,他相信佛陀的智慧,而且认定佛陀知道意识息灭的真实义,所以请求佛陀开示。∵

意识活动受因缘法控制

佛陀以下述的说明回答这位游方者:∵

那些认为“意识”没有因缘可以控制的人,当然是错的,因为意识可以因个人行为而产生或息灭。∵

接着佛陀解说一个僧人如何证入禅定,从初禅到无所有处定,然后佛陀分别解释并举例说明每一种禅定。∵

譬如当一个僧人达到初禅时,他的意识或思维的感觉不起了,代之而起的是远离愦闹所产生的喜悦(∵piti∵)和快乐(∵sukha∵),这就是意识在禅定功夫下产生和消失的情形。因此,怎么能说意识的产生和消失没有因缘呢?∵

在第二禅时,寻(∵vitakka∵)和伺(∵vicara∵)的意识消失了,代之而生起的是定(samadhi∵)所生的喜悦。在第三禅时,喜悦的意识消失了,只有从平静所产生的快乐。在第四禅时,快乐的意识消失了,只有平静净化后所产生的无分别的感觉。∵

在空无边处定,形体上的意识消失了,只有空虚的形式留着;在识无边处定,意识上的空虚的形式消失了,但清楚觉知意识的行相的智慧出现了;在无所有处定中,有意识行相的意识消失了,空无一物的意识出现了;最后,在禅定的最后一个层次,“灭尽定”中,空无的意识也消失了,不再有新的意识产生,因此,意识完全止息。而这样的境界一直持续下去,在此阶段,我们不能说有意识存在,因为此人一点也没有感觉;但我们也不能说他没有意识,因为此人出定后仍然具有知觉,他既不能称为死亡,也不能宣称为没有死亡,这是经由人类的控制力或行为而使意识完全止息。∵

佛陀最后问游行者:∵

以前可曾听闻过类似的说法?∵

听了佛陀说法后,感到极度敬畏的游方者回答:

以前从未曾听过,佛陀所说的非常真实。∵

这个故事的意义是:意识的生、灭既非来自于自我意识进出肉体,也不是因某位超能力人士的作用,更不是因为上帝的力量,或无因无缘就生起、消失。很明显地,意识生起后,由于禅修者修习禅定,使意识活动渐渐地止息,直到完全消失,我们可以说,意识活动确实是受因缘法的控制,也就是在践行者的行动和努力的力量掌控之下。∵

佛陀这种说法完全否定“自我”,有些人称这种“自我”为“真心”或“灵魂”(cetabhuta∵或∵jivo∵),并将它想像成会进入或离开肉体的东西。在上述说法中,佛陀暗指所谓的“自我”,是那些相信有“自我”存在者的妄想或无明所创造出来的,他们认为“自我”会进出人身,而且造成意识的出现或消失。同时,佛陀也否认“自我”是由上帝所操纵的,而且会使一个人失去知觉或复活。∵

我们完全地赞同,研究巴利经典的西方专家学者,大卫.莱斯教授(∵Rhys∵David∵)所说的话。他说:“所有否定‘自我’的经文中,再没有比这部《布吒婆楼经》更精深而明确的了。”我们将进一步研讨这部经。∵

意识和“自我”是一还是异?

布吒婆楼就问佛陀:∵

意识是否真是一个人的自我?或者意识和自我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对此,佛陀反问:∵

你说的是那一种“自我”?∵

布吒婆楼回答:∵

我指的是,有明显的形象、由四大组合而成,并且由像米等食物滋养成长的东西。∵

佛陀说:∵

如果是这样,你所指的意识和“自我”是不同的东西,你必须明白,一如生起的意识和消逝的意识并非相同的东西,,那么你所指的意识和“自我”就必然不是同一个东西。(巴利经典第∵231∵页)∵

因为假如把其中之一看成是“自我”,则另一个自然就必定不是“自我”。∵

布吒婆楼说:∵

假如我认为“自我”是由心灵元素,加上主要和次要的器官所组成的呢?∵

佛陀回答说:∵

即使如此,意识和你所指的“自我”仍是两回事。讨论你所说的“自我”是没有用的,因为即使是生起的意识和消逝的意识都不是同一物(理由如前述),所以,意识和你所谓的自我就不是相同的东西。”(巴利经典第∵231∵页)∵

布吒婆楼进一步说:∵

那么,假如我是指那没有形象,由意识自己所形成的“自我”呢?∵

就如由风吹动水所形成的浪,问题是到底这浪和水是否同是一物?∵

佛陀回答:∵

即使如此,它们也不是相同的东西。讨论你所说的───从意识本身所形成的无形象的“自我”是没有用的,∵因为即使那生起的意识和消失的意识都不相同。∵(巴利经典第∵232页)

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也就是,假如其中之一为自我,剩下的那一个,和前者不同,就不可能为自我。譬如当这一刻的水和下一刻的水并不相同时,说水和浪是相同的东西,这就很荒谬了。∵

意识不是“自我”,只是持续变异的现象

经文中奥妙的主旨是:根据佛陀的教理,即使是生起的意识和消逝的意识(如前面不同层次禅定的解释),也不是相同的东西,它们顺着因缘条件次第出现,它们只是连续不断变异的东西,在这过程当中没有任何一部分可当作是它们的“自我”。∵

当佛陀被问及:究竟意识是否就是“自我”时,佛陀无法回答,因为根据佛陀的观点,无论如何都没有“自我”这东西。为了互相了解,佛陀只好反问布吒婆楼他所指的“自我”具有那些特质,先让这位游方者简短地说明他的意思,在他说明之后,佛陀指出:意识和“自我”不可能是相同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说正在讨论的东西,就是意识,也就是“自我”,因为连先生起的意识和后生起的意识都不是同一个东西时,它又怎能是我们根本的“自我”呢?∵

当布吒婆楼不能找到任何“自我”的特性可以和意识相符时,这代表着他认为“自我”是人用来感知万物的东西,这种说法自然必须被扬弃,而且他既找不到一个没有感知的“自我”,也找不到一个根本的“自我”,因此称那些意识为“自我”是没有用的。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游方者有一先入为主的信念,认为“自我”是在一个人身体里面,真正在感觉、思考和做一切事情的东西。佛陀认为我们无法在自己之内,找到一个能感知和思考的“自我”的个体,只有按照因缘条件持续变异的个体或现象。∵

外道主张的三种“自我”

在那些游方者的学说中,有三种自我:∵

(一)如一般所了解的以色身为自我;∵

(二)心灵所产生的灵体;∵

(三)意识。∵

但如前面已解释的,佛陀证明意识的生起和消失可以由禅定的力量加以控制,那么意识就不能被视为“自我”,因为人们无法接受自我是没有自主力的个体,或者它无法自行成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因此它无法符合这个名词。所以即使有布吒婆楼所说的特性的那种个体存在,也不能称它为“自我”。也就是说,它无法自主地成为有觉知或无觉知的个体。因为找不到任何东西可以证实具有这种自主力,而且为唯一真正的永恒者,当然就没有东西可以是“自我”。意识不可能成为“自我”,因为它不停地变化成不同的个体,即使是和“自我”一起生起和消逝的意识,仍不是“自我”。它们是相续生灭的个体,这在后面有关缘起法的章节中将会解释。∵

布吒婆楼进一步问:∵

有什么方法能让我知道,一个人的意识和“自我”是相同或不同的东西?∵

佛陀回答:∵

布吒婆楼!这对您恐怕是太困难了,因为你已经有其他的成见了,所以无法了解你认为正确而恰当的,其实是不正确的东西,你喜欢其他观点,你企图用其他方式来了解,你曾经受教于其他外道的老师。∵

布吒婆楼换个题目问:∵

那么,关于我从其他老师学到的理论,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譬如世界是恒常的或不是恒常的;世界是有限的或是无限的等等,那一个是真实、正确的?”∵

佛陀回答:∵

这不是我所应该告诉(教导)你的。∵

游方者问:∵

为什么佛陀不谈这些事?∵

佛陀回答:∵

谈它们没有用处。∵

我们必须知道,世界是恒常或不恒常之类的问题,与“自我”的问题是直接相关的,但是,根据佛陀的看法,“自我”并不存在,也无法描述。佛陀解脱痛苦的方法,和那些探寻世界是否恒常或“自我”的问题,根本不相干。佛陀所教导的正道只要求如实地看清事物真正的本质,也就是绝不要执持或黏着于不停循环、?#092;转的“法”或自然法则上,更不要说执着为“自我”。所以,佛陀说:“这些题目是没有用的,而且不能止息痛苦。”这些话是发生在佛陀进城托钵前的当天早晨,那天佛陀和游方者谈到这里就分手了。∵

几天后,游方者布吒婆楼,由一位名叫吉达(∵Citta∵)的驯象师伴随着,又去听佛陀开示。他告诉佛陀,虽然佛陀没谈及世界是否恒常之类的问题,但他因为同意佛陀的话,受游方同侪的责备。佛陀再度坚定地说,谈这些东西是没有用处的,但四圣谛可以直接利益修行者。然后,佛陀接着说:∵

布吒婆楼!有些苦行者和婆罗门有一种想法,说人死之后,他的自我将会完全快乐,没有东西可以碰触或践踏它。我去找他们,并问他们是否真有此观点和说法,他们说是真的,然后我问:“你们是否曾看过并知道只有快乐而没有苦痛的世界?”他们说:“没有”。所以我再问:“你们是否全都清楚地感知常乐的‘自我’?即使只有一夜、一天、半夜、半天?”他们说:“没有”。其次,我问:“你们使用的修行方法(就是你现在正在修的),是不是能使常乐的世界实现?”他们也否定了。然后,我又问他们:“是否曾听到在常乐世界里的神仙们说:‘世人啊!行善并真?#092;的修行,以便能来到这常乐、无苦痛的世界,我们已经这么做了,所以到达这常乐世界。’对此他们也否认。所以仔细听着,布吒婆楼!既然如此,他们的说法有证据吗?∵

布吒婆楼回答:∵

他们的说法完全没有根据的。

佛陀再说:∵

布吒婆楼!这正如有个人说:“我爱慕并追求某家的美丽姑娘。”但当别人问:“她是谁?是属于武士阶级,祭司(婆罗门)阶级,平民阶级或贱民阶级?”他回答:“我不知道”。

而当他们再问:“她名叫什么?姓什么?她是高、矮或中等身材?她是黑皮肤、白皮肤或黄皮肤?她住什么村、什么省、那一国?”他又回答:“不知道。”

所以他们说:“年轻人,难道你的意思是,你爱慕并追求一个你从来没见过的美丽姑娘吗?”他说:“对的”。

布吒婆楼!如果你可以从这年轻人所说的话中,找出任何实质意义的话,那么你也能如此看待那些苦行者和婆罗门所说的话了(巴利经典第∵238∵页)∵

即有“自我”,但被质问之后,又显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我”。∵

布吒婆楼!这也像有个人造了一个梯子,带到十字路口,向人说他要爬上一座城墙,但当其他的人问他:“要攀登那一座城堡?墙在那里?是在东方?西方?南方或北方?城墙是高的?是低的?还是中等高度?”他回答说:“不知道”。

因此,他们进一步问他:“是否要将梯子放在一个你从未看过的城墙上?”他说:“是的”。

布吒婆楼!你想,这人的话有任何实质意义吗?那些苦行者和婆罗门所说的(他们知道常乐的“自我”)就如同这种情况。”∵

“自我”在那里?

布吒婆楼!一个人只能在三个地方找到自我,这三个地方是那里呢?∵

(一)由四大组合的粗糙肉身,受食物如米饭等的滋养者;∵

(二)由心灵元素所造的灵体,具有和肉身一样的器官,但不是粗糙之类的东西;∵

(三)由意识本身所造,无形象的“自我”。”(巴利经典第∵241∵页)。∵

布吒婆陀!这是我为人们宣说教法,希望他们去除“自我”的三个模式(注二)。我的教理是佛法,当依此修行时,将使错误、愁苦的事消失,而能生起并大大增长光明和智慧。你将以自己的聪敏,清楚地感知这充满着人类智慧和完美的境界,并且保持这种境界。布吒楼婆!假如你怀疑它是一个悲哀的境界,布吒婆楼!我要告诉你,不应该如此看待它,因为它是喜悦、幸福、宁静、自觉、完全醒觉和舒适的境界。∵

布吒婆楼!假如其他苦行者和婆罗门问我:“既然你已经说没有‘自我’,那么你指的‘自我’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要说:“究竟是这个‘自我’,或是那个‘自我’,并不要,但就是你心中所理解,而且执着不放的‘自我’,你必须扬弃它才会快乐。∵

“布吒婆楼!这件事(即我告诉他们要扬弃他们心中所理解并执持的“自我”),就有如一个人造了一座梯子,带到城堡墙脚,准备把梯子顶住城墙立起来,当其他的人们问他:“你要用你所造的梯子爬上的城堡是那一座呀?”他说:“就是这座城堡,我已把梯子立在墙脚上。”就这譬喻而言,你觉得我所说的是否有根据?∵

布吒婆楼回答说:∵

这是有确实的根据。∵

这时候,吉达驯象师说:∵

我的想法是:当取得粗糙肉身的“自我”时,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以及意识所造的“自我”不可得;当取得心灵元素所造成的“自我”时,粗糙肉身的“自我”以及意识所造的“自我”不可得;当取得意识所造的“自我”时,粗糙肉身的“自我”以及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不可得。”∵

他的意思是:“自我”的三种形式不能同时存在。当执着于某一形式的自我时,只有这特定形式被认为是存在,而其他两者则从缺。∵

佛陀说:

吉达!如果有人说:“你在长久以前就存在,而非未曾存在;你将在未来存在,而非永远不存在;你现在正存在,而非现在不存在。”当人们问你这么说是否正确时,你会怎么说?∵

吉达回答:我必须接受:我曾存在于过去,也将存在于未来,而现在也存在的事实。∵

佛陀然后说:∵

吉达!假如你进一步被问到:“无论你在过去所执持的是那一种‘自我’,都是真实的,而其他的‘自我’都是虚假的;或无论你未来所执持的是那一种‘自我’都是真实的,其他的‘自我’都是虚假的;无论你在现在执持的是那一种自我,都是真实的,其他的‘自我’都是虚假的。”这么说是否正确?你会怎么说?∵

吉达回答:∵

任何时候所执持的“自我”,若是针对那个特定时刻而说的话,都是真实的,其他的“自我”则被认为是虚假的。事实上,这就是针对那个特定的时刻说的,过去的“自我”,只有在过去才是真实的,至于未来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它们在过去的时间流里,都是虚假的,事实上它们也只在过去如此。但当相应时刻到来,后面的两个“自我”也各自变成真实的。同样地,在过去一度真实的“自我”,将在现在及未来变成虚假。∵

佛陀接着说:∵

吉达!“自我”的形式也是如此,任何时刻,当得到粗糙肉体的“自我”时,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和意识所造的“自我”就不可得;当得到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时,粗糙肉体的“自我”和意识所造的“自我”就不可得;当得到意识所造的“自我”时,粗糙肉体的自我和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就不可得。∵

吉达!这恰如新鲜牛奶来自母牛,凝乳来自新鲜牛奶,奶油来自凝乳,奶酥来自奶油,而冻奶来自奶酥。当它是新鲜牛奶时,没人称它为凝乳、奶油、奶酥或冻奶;而当它变成凝乳时,没人会称它为鲜奶、奶油或其他的东西。∵

对持取的“自我”也是如此,当一个人执着粗糙肉体的“自我”时,就不会认为心灵元素所造的和意识所造的那个“自我”是“自我”;当一个人执着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时,就不会认为粗糙肉体所造的和意识所造的“自我”是“自我”;当一个人执着意识所造的“自我”时,就不会认为粗糙肉体所造的和心灵元素所造的是“自我”。∵

吉达!这些有关“自我”的名词是根据世俗的语言和世俗的定义,当成是世俗语言中的世俗名词。如来也随俗使用它们,但绝未执着它们。∵

最后,布吒婆楼和吉达赞叹这次说法令人非常欢喜,它好像把倾覆的船翻正;将被遮盖住的东西掀开;为一个绝望迷途的人指示道路;在黑暗中点起一盏灯,使视力正常的人能够清楚地看见东西。布吒婆楼从一个流浪的游方者变成佛陀的在家信徒,吉达请求出家,并且获准剃度为僧,而且不久之后,就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所驳斥的“自我”

我们可以将前述巴利经典经文总结如下:∵

(一)有许多不同学说的老师主张有“自我”的存在,而且当人死时,这种“自我”将会是快乐的,不受任何东西的伤害。但当这些人被问到是否知道这种“自我”,及“自我”所归向的常乐世界,或是否能证实他们的修行能使人到达常乐世界,或他们是否听过那个世界的神向他们保证这种世界的存在时,他们既不能正面回答,也不能确实证明任何的问题。∵

因此,他们的观点只是梦想而已,就好比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并不存在的美丽少女;又好比一个人造了梯子,要爬上一座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那里的房子一般。∵

(二)佛陀自己倡导抛弃每一种“自我”。当人们问:“要抛弃的‘自我’在何处?”佛陀回答:“它就在人们执着的地方。”不管当时人们所执持的“自我”是什么,他们心中非常清楚的是必须去除它,永不应拿它当作“自我”。∵

因此,佛陀希望人们抛弃的东西,是真正存在要抛弃的个体上,这和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并不存在的美丽少女不同,也和一个人造了梯子,要爬上一座他不知道在何处的房子的情况不同。在佛陀的观点中,要抛弃的是有个“自我”的观念,也就是,不管人们执着的自我是什么,都是要抛弃的东西。然而,对于那些主张有“自我”的老师而言,他们所指的“自我”,是不能经由理性原则加以确认的,因为那只是人们错误观念中所执着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是常常改变的:有时“自我”是在粗糙的肉体中,有时在心的灵体上,又会在意识里,依照人们思考它的时刻和方式,以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深度而定。所以,自我有如今日的妇女时装一般,不断地变化,无法被视为永远美好。更精确地说,佛陀教导人们必须抛弃的“自我”,只不过是无明和错误观念所造出的东西罢了。∵

(三)必须抛弃的“自我”,是前面所说的,人们执着的三种东西。第一是粗糙、平凡的肉体。第二是灵体,这种灵体会在禅修时出现,有时它自己会出现,它是一个很神妙的东西。例如它会使我们用心来听、看,进而和远方的友人沟通联络。第三则是意识或创造出的无意识──如当我们沉睡、无知觉或死亡时,人们认为这种东西交替进出人的肉体。只要执着「自我”,其形式都不出这三种。∵

但佛陀说,这三种“自我”都要抛弃,然后心灵才会变得纯净,智慧才能圆满,终而或得幸福。但基于这点,有些人转而执着于这种幸福或纯净,以之为自我,并且说这是佛陀教导人们必须去寻求的真正自我,执着这种新的自我,和印度哲学教人找寻自我的意义相同。有些佛教徒接受这种看法,认为确实如此,而且这新的自我,就是佛陀教我们要寻找的涅盘。∵

简单地说,他们认为涅盘就是佛陀教导人们抛弃前述三种“自我”之后,所追求的“自我”,这点将于稍后加以讨论。这里先让我们清楚地记得,佛陀说:一个人如果要找寻自我,不必在此三者之外寻找。这意思是说对于愚痴执着有自我的人而言,自我只有肉体、灵体和意识三种基本形式。∵

(四)佛陀的话语中存有一些可能使人们困惑的观点。例如驯象师吉达,怀疑既然自我观随着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而不同,又如何能去除自我呢?∵

关于这点,佛陀说当一个人执着某个东西为“自我”时,他无法将另一个东西当作第二个“自我”,即使在一生当中,他可能执着许多东西为“自我”,但每次所执着的“自我”,都不是在同一个时间。他应确切知道,不管他执着的是什么东西,都必须舍弃。这好比牛奶和奶油等不同的乳类产品,它们全来自母牛,但由于不同的处理过程,而有次第的变化,当考虑一件事时,应专注在那件事上,然后舍弃它。持续执行任何东西被认定为是自我为止。这种方法,直到所有被执着的自我不存在为止,也就是直到不再执着自我,或说心中没有任何东西被认定为是“自我”为止。∵

(五)最后,我们得知自我的特殊定义,它只是世人执着为“自我”身分认定的一种名词而已,所以自我绝不会在超凡的境界被提及,只有当谈到要去除它时,也就是当一个人要排除对它的误解时才会被提到。因此,它只是幻想或幻相的代名词,只要人们执着它,它就存在,当不再执着时,它自然消失。就如一个人作梦时,梦中影像仅存在梦中一般,只有人们执着「自我”时,它才存在。世俗名称、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定义,这是受无知和直觉的导引,而说话的凡夫所使用的四种语法。假如我们使用世俗语言来说明涅盘,而让涅盘成为“自我”,我们也许可以如此做,但应只限于教导小孩,和那些仍想拥有自我的人们──这是一般世人自然的倾向。∵

然而,一般而言,这并不可行,因为这样做,事实上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一个人只要心中执着自我,或想要执着,即使只有一丁点儿,他就无从知晓涅盘,因为涅盘只在完全去除对自我的执着时才能证得。所以,若说一个小孩或一个人虽受骗而认为涅盘为自我,却又能知晓真正的涅盘,而执着它作为自我,那是无法令人置信的。假如他们说:他们执着某些东西,那一定是从无明之类所产生出来的,他们必须再次抛弃它,才能达到佛陀的涅盘,这种涅盘和其他宗派的涅盘不同,其他宗派的涅盘仍允许些微自我留存在心中。∵

“自我”只是人们无明的妄执

在此再一次总结:∵佛陀常谈到的“自我”,∵只是无知的人们自然执着作为“自我”(ego∵)的东西,当以确切的言词来说明时,如前所述,它可能以三种人们常常执着的模式出现。“自我”这个名词,或被提出作为“自我”的东西,是世人因为无明而执着的东西,无论它是在较高或较低的层次,都同样是无∵明。

所以,“自我”的特征难以确定,它依什么样的人,认定什么样的东西为“自我”而定,但尽管名称可能不同,“自我”有一共同特性:无明是造成执着的唯一基础。

这意思是说,被称为自我的东西,通常会依执着者的知识水准而改变,因人、因时而异,这好比牛奶的衍生物,或是从母牛所产生的丰美食品,某些时刻它叫做牛奶,另一时刻它叫做凝乳、奶油、奶酥或冻奶,最后,牛奶衍生物的意义只是指根据因缘条件,而自然形成并持续变化的种种元素而已。化学最能解释他们是何种元素所成,以及他们进行何种变化,然而,我们不宜视它们为牛奶的衍生物或某种特殊奇妙的东西。∵

经过以上对佛陀说“自我”特性的充份说明以后,我们可以了解,有时佛陀说到这个名词时,(例如,在佛陀说:“‘自我’是自己的庇护所”),其实是借用世俗言语,作为交谈之用,并没有执着于使用此名词的是什么样的世人。因此可以说,我们已经明白世人所执着的“自我”是什么意义,然而还有另一层次的“自我”:有些人捉持并执着超凡的“自我”,这是一种清净或究竟智慧,它发生在前述三种“自我”的模式全部去除时,或产生于这三种“自我”逐渐消失时的禅修境界中。∵

注一:想(∵sanna∵)这个字不是大多数人所了解的“记忆”,∵例如某人记得一首歌一样,这样的理解太狭窄了。所谓“意识”这个字,是指那能使人异于无意识的死人或熟睡的人的意识。另外,这个字也可以单纯指“知觉”,一个无意识或熟睡的人不具有意识或知觉。∵

在巴利经典中,∵想(∵sanna∵)有这些特殊意义,这和巴利文的五蕴中的识蕴(∵sannakhandha∵)意思不同,“识”多数是指“记忆”或“回忆”。∵

注二:事实上,佛陀是用巴利语的一般型式,逐一说到这三个模式的,但由于这三种说明大致相同,所以作者将它们并在一起,以免读者困扰。∵

(编者按:本文摘译自佛使比丘着,《无我》(The∵Buddha∵s∵Doctrine∵of∵Anatta。文内标题为译者所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