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佛陀教育杂志
一般社会大众对佛教产生误会,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我年轻的时候也认为佛教是迷信、消极、不切实际的。一直到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才知道,佛教经典是世界上最高、最圆满、最究竟的哲学,修学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但是,怎样帮助社会大众澄清对佛教的误会?这使我想起台中慈光图书馆举办的“大专佛学讲座”。大专佛学讲座的缘起是三位在***留学的马来西亚学生,到台中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特地为他们编了《佛学概要十四讲》的课程。后来,我跟老师建议办“大专佛学讲座”,拟定了六门课程,分别是《佛学概要十四讲》、《八大人觉经》、《般若心经》、《百法明门、唯识简介》、《普贤菩萨行愿品》与《阿弥陀经》。∵
后来,学生学佛的风气愈来愈盛,学校里的讲师、教授就不能不学,于是,佛教是迷信、消极、不切实际的说法,不必解释,自然就化解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佛教的教学进入到高等知识分子阶层,大家就不会说佛教是迷信。∵
将佛教教育提升,让大家知道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而不是迷信,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古人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我们用“佛陀教育”让大家晓得佛教是教育,而非宗教。所以,我们在***成立的道场叫做“佛陀教育基金会”,在香港成立的机构是“佛陀教育协会”。∵
近代夏莲居老居士所提倡的“学会”,就具有教育的意思在里头,不至于再造成误会,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在***提倡这么多年来,产生很大的效果,很值得其他地区学习。∵
佛教是一门很有智慧的学问,我们应该如何修学才能够得力?儒学是佛法的基础,佛法学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儒学的基础,从前祖师大德能有成就,就是因为有儒学的基础。佛在戒经里面讲,“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可是,因为学儒道之后再进入大乘,比学小乘之后再进入大乘还要好,所以,中国在唐朝中叶之后,就放弃小乘的修学,着重在儒道里奠定大乘根基。∵
中国学术的基本修学原则,实在讲就是《三字经》前面的八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是教学最重要的理念,肯定人性本善才能谈教育。人性本善,现在为什么变成不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是习性,习性把我们跟本性拉远了。因为有习性,才有三途、六道、十法界。“苟不教,性乃迁”,假如不教导,众生会随着习性流转,随着习性流转就有轮回。“教之道,贵以专”,教要专不能杂,杂就坏了!∵
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的时候,李老师完全是遵循古代传统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专攻。用私塾的教学方法,两个人学一部经,同时上台讲演,讲稿是完全相同的,一个用台语讲,一个用国语讲,其他的人旁听。如果同时想学两门,老师是绝对不会教你的。他老人家教学的原则是一部经真正学好,必须是上台讲演到令他满意为止。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十年,十年只学了五部经。∵
一部经学会之后,至少要讲十遍才会熟,熟透了才会变成自己的。而且,这十遍的讲演要很密集,中间顶多休息一、两个星期就要再讲第二遍,你才能连接得上,学习的兴趣才高。所以,一定要专,决定不可以同时学两部经,这是最大的忌讳。讲经也一样,同时讲几部经,你的心力不能集中。讲一部经,戒定慧三学都在里头。依照规矩去准备、学习、讲演,是持戒;你的心念念都在这一部经上,那是定,有戒、有定就会生智慧。一部经讲十遍,遍遍境界都不相同,这就是进步。∵
初学讲经的人一定要写讲稿,第一遍的讲稿讲完之后,讲稿不能再用,讲第二遍时要重新写,才会有进步。你要是拿第一遍的讲稿讲一百遍,是永远不会进步的,一定要依照老师的教导认真去修学。∵
民国初年有“修身”这一门课,现在没有了,社会动乱的根源就是从这儿来的。今天为了要挽救传统教育,所以,要教《弟子规》。教《弟子规》不是教你会背、会讲,而是要做到,字字句句都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以《弟子规》为基础,或是以儒家为基础,再提升到三皈、五戒、十善、《沙弥律仪》,这是针对出家众;在家居士则是三皈、五戒、十善、《感应篇》、《安士全书》。我们依照印光老法师的教诲,奠定我们伦理道德的基础,然后这才能学经教。∵
你要是同时学很多经论,只能够学到皮毛,你不会开智慧的。智慧不开,换句话说,你学十部就懂这十部,没有学过的你就不懂了。所以,无论世法、佛法,贵精不贵多,贵专不贵杂,万万不能够杂修,不能够多学。儒释道三家终极的目标都是教你开智慧,智慧开了,一切都通达了,学过的通达,没学过的也通达了,这叫真实智慧,才能起作用。譬如,面对群众提出你没有学过的问题,而你都能解答,那是因为你开了智慧。∵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听五祖忍和尚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悟了之后,后面就不用讲了,全都通了。惠能大师为什么悟了?没有别的,就是心清净。他有戒、有定,所以,智慧就开了。∵
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念了十年,一直都没有开悟,去见惠能大师。能大师说,《法华经》我没有听过,你念给我听。法达禅师念完第二品“方便品”之后,能大师说,不要念了,我都知道了。什么原因?专。专能得定,能开悟,杂就不行。所以,古人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道理非常重要!∵
我们想在汉学或是佛法中真正有成就,就不能不遵守古人的规矩。如果舍弃不要,你很难成就,因为你的心是乱的。所以,无论世法或佛法,你要想成就,就要专。专成就得快,成就得扎实,成就得深广。∵
(节录自净空法师讲述于2004.9.4日本奈良∵已修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