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1.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mma)。

2.问:‘法’是什么意思?

答:‘法’字的梵语是达磨(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

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

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

,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3.问:佛是神吗?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西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Siddhartha,∵P.∵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P.∵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a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4.问: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

三种涵义:(1)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2)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3)圆觉或无

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5.问: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

答: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6.问: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

答:‘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a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a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abhutam)的意义。佛经对

‘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

如来。

7.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人吗?

答:不是。阿弥陀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上的佛。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abha的音译,意义是‘无量的光明’∵。

8.问:‘南无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读起来是‘那摩佛’?

答:‘南无’是梵语Namo的音译,念成‘那摩’,是保持原来古代的读音。现代广东、福建一部分地区,仍保持这个古音,它的意义是‘敬礼’。今天印度人相见,互道‘那摩悉

对’,就是说:‘敬礼了’。

9.问:释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简略介绍一下么?

答:可以。释迦牟尼的时代,约当西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是当时迦毗罗国∵(Kapilavatthu)∵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

(Suddhodana),母亲名摩耶∵(Mqyq)∵。摩耶夫人生产前,根据当时习俗,回到母家去,路过蓝毗尼园(Lumbin]),

在树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10.问:蓝毗尼花园现在还有遗址留存下来吗?

答:西元七世纪时,我国玄奘法师曾到过蓝毗尼。根据他的记载,他曾经看到在他之前八百多年阿育王(Asoka)在那里建立的石柱,标志着佛陀诞生之处,但当时石柱已被雷击

破,柱头倒在地下,已经是衰落的情景了。后来由于没有人能够识得柱上的文字,因此佛陀诞生的位址久已湮没无闻。直到1897年才被人发现了阿育王的石柱,考古家认识出上面

的文字,这才发掘出蓝毗尼园的遗址,在附近并且发掘出古代的市镇,其中有些可以相信是属于当时的迦毗罗城的。今天尼泊尔***已经把这个地方作为圣地加以建设和保护。

11.问: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

答:摩耶夫人产后不久就死了。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

(Prajqpati)养育的。他自小从婆罗门学者们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等,知识很广博;又从武士们学习武术,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他父亲净饭王因为他天资聪慧,相貌奇伟

,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统一天下的君主)。

12.问: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不继承王位呢?

答:悉达多王子在幼年的时候,就有沉思的习惯,世间许多现象,给他看到,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饥渴困乏、在烈日下耕田的农人,绳索鞭打、口喘汗流拖着犁头耕地的

牛,蛇虫鸟兽弱肉强食的情景,衰丑龙钟的老人,辗转呻吟的病人,亲朋哭泣送葬中的死人,这些都促使他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他读过的吠陀书(Veda,婆罗

门经典)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他学到的知识和他未来的王位、权力也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于是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头,后来终于舍弃了王位。

13.问:他父亲怎么会让他出家呢?

答:净饭王发觉了他儿子的心思后,曾经想过各种办法防止他,特别是企图从生活的享受上羁縻他。悉达多王子十六岁时,净饭王便为他娶了邻国的王女耶输陀罗(Yasodharq)为

妃,生了一个儿子叫罗怙罗(Rqhula)。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阻止他,终于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地出了国城,进入一个森林中,换去王子的衣服,剃去须发,成为一

个修道者。关于他出家时的年龄,有两种不同记载,一说是十九岁,一说是二十九岁。

14.问:出家以后的情形怎样?

答:他父亲曾尽力劝他回去无效,只好在亲族中选派五个人随从他一起,这五个人的名字是:憍陈如□(Kaundinya,∵P.

Kozfa``a)□,跋堤(Bhadrika,∵P.∵Bhaddya),跋波∵(Vaspa,∵P.∵Vappa),摩诃男(Mahqnqma,∵P.

Mahqnqma),阿说示(Asvajit,∵P.

Assaji)。悉达多王子和他的侍者们先后寻访当时三个有名的学者,从他们学道,但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知道当时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解脱之法,便离开了他们,走到尼

连禅河(Naira`janq现在叫做Lilaian)岸边的树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极端刻苦修行的人)在一起。为了寻求解脱,他尝够了艰苦辛酸,坚持不懈,经历六年之久。但是结果徒

劳无功,方才悟到苦行是无益的。他于是走到尼连禅河里去沐浴,洗去了六年的积垢,随后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恢复了气力。当时随从他的五个人见到他的情景,以为他放

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Benares)去继续他们的苦行。王子于是一个人走到一棵毕钵罗(Pippala)树下,铺上了吉祥草,向着东方盘腿坐着,发誓说:‘

我今如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他便这样在树下思维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个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

15.问:释迦牟尼成佛处,现有遗迹留存吗?

答:释迦牟尼成佛处,自古称为菩提场或菩提伽耶(Buddhagayq),那里的毕钵罗树,因为佛坐在树下成道的缘故,得到了菩提树之名。从此,所有毕钵罗树都叫做菩提树。‘菩

提’就是‘觉’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尔邦省伽耶城(Gayq)的南郊。那棵菩提树在二千数百年中曾两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风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现在的菩提树是原

来那棵树的曾孙。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约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附近还有许多佛的遗迹和古代石刻与建筑

1956年印度比哈尔邦省***为了这个圣地的建设和管理,设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咨询委员会。中国佛教协会接受了邀请,指派了两名代表参加该会。

16.问:释迦牟尼成佛后的事迹,可以简略地谈一谈吗?

答: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说三十岁,有的说三十五岁。此后五十年(或四十五年)中,直到他八十岁逝世前,他没有间断过他的说法工作。他到处游行,

向大众宣示他自己证悟的真理。他最初到波罗奈城去找离开了他的五个侍者,为他们说法。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说法,叫做‘初转***’

17.问:‘转***’是什么意思?

答:‘轮’(Cakka),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

,它的形状像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出现于

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做转***。佛初转***处是鹿野苑(Sarnath),在今天波罗奈城(Benares)。经过近代的发掘,鹿野苑发现了不少

有价值的文物。有阿育王的石柱,有西元四世纪石刻的佛初转***像等等,并且发掘到古代塔寺的遗址。鹿野苑现有佛寺、博物馆和图书馆,都是近几十年来陆续兴建起来的。佛

初转***处的鹿野苑,和佛诞生处的蓝毗尼园、佛成道处的菩提伽耶、佛逝世处的拘尸那伽(Ku1inagara,

Kusinqra),是佛教四大圣迹。值得指出的是:近代学者们对这些圣迹以及其他一些古迹的发掘和修复,主要都是根据我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等的记载。

18.问:佛初次说法的地方为什么要比其他说法的地方看得重要呢?

答:佛在鹿野苑初转***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大事。从那时起,开始建立了佛教;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19.问:‘三宝’是什么?

答: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法是法宝,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saxgha)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它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可尊贵的意思。佛初转***,憍

陈如等五人都归依佛,出家为弟子,于是形成了僧伽。所以说,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20.问:什么叫做归依?

答:归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归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归依’也可以写成‘皈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21.问:佛在世的时候,归依的人多吗?

答:是的,佛初转***后从鹿野苑到摩揭陀国(Magadha)去的一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归依的人就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婆罗门姓迦叶的三兄弟,都改变了原来的信仰,率领他们

的弟子一千多人归依了佛教。佛到了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Rqjagaha)后,归依的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Sqriputta)、摩诃目犍连□(Mahqmoggallqna)□、

摩诃迦叶(Mahqkassapa)等人。后来佛回到故乡去,他的异母弟难陀(Nanda)、堂兄弟阿难陀(Qnanda)、提婆达多(Devadatta)和他儿子罗怙罗等都随他出了家。还有宫廷中

一个剃发工奴优波离

(Upqli)也出家加入了僧团,后来成为有名的佛教戒律学大师。佛的姨母波阇波提也归依了佛,是第一个出家女弟子。至于不出家而归依三宝的弟子则为数更多。佛的出家弟子,

男的叫比丘(bhikkhu),女的叫做比丘尼(bhikkhuni);在家弟子,男的叫做邬波索迦(upqsaka),女的叫做邬波斯迦(upqsikq),合称为四众弟子。

22.问:释迦牟尼一生游行教化的区域,是哪些地方?

答:根据记载和发掘的资料,佛自己足迹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他的弟子们分到四方游化,可能更远一些;但是斯里兰卡和缅甸都有佛曾经到过并足印的传说。佛居住的地

方以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

(Kosala)∵的舍卫城∵(Sqvatth])∵的时间为最多。在王舍城外有一个竹林,是频毗娑罗王∵(Bimbisqra)

献给佛和僧众居住的,后人称为竹林精舍;在舍卫城有一个林园是当地一个富商须达多∵(Sudatta)∵和拘萨罗国王子只陀∵(Jeta)

共同献给佛的,后人称为祇园精舍。佛常往来两处,所以竹林、祇园并为说法的重地。王舍城南面的灵鹫山∵(Gijjhak[wa)

也是佛常和弟子们说法的地方。佛逝世前由王舍城北行到毗舍离(Vesql])∵城

(今印度比哈尔邦省境内),又由毗舍离向西北行,最后到了拘尸那伽(今印度联合省伽夏城Kasia),佛是在拘尸那伽逝世的。现在佛逝世处,发掘出佛遗体火化的地方和石刻的

佛涅盘像以及其他古迹。印度***为了纪念佛涅盘二千五百年,曾对这个圣地予以必要的修复和建设。

23.问:什么叫做‘涅盘’?

答:现在暂不详细解答,这里可简单解释为‘逝世’。

24.问:佛涅盘前后的情形是怎样?

答:佛在毗舍离城的时候,已经有了重病,在那里度过雨季后,偕弟子们向西北走去,路上受了铁匠纯陀(Cunda)供献的食品,病更加剧。最后走到拘尸那伽一条河边,洗了澡,

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了绳床,枕着右手侧身卧着。后来所有卧佛像(即佛涅盘像)都是这样的姿式。佛告知弟子们将要涅盘,弟子都守候着。夜间有婆罗门学者

须跋陀罗(Subhadda)去见佛,阿难陀想挡住他,佛知道了,唤他到床前为他说法,于是须跋陀罗成了佛的最后的弟子。佛在毗舍离临出发前和在途中为弟子们作了多次的教诲,

到了那天半夜逝世前又最后嘱咐弟子不要以为失了导师,应当以法为师,要努力精进,不要放逸。佛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摩揭陀国人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的舍利分为八份,各

在他们的本土上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国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西元前三世纪,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建塔。1898年,考古家在尼泊尔南境发掘迦毗罗国故址,

发现一舍利塔,塔内藏有石瓶石函等物;有一瓶放在铁和水晶层迭的函内,里面有黄金花,花上安放着佛骨。从函上刻的文字知道这就是释迦族供养的佛的舍利。

25.问:舍利是什么?

答:舍利(Sarira)就是遗体,但这个名称一般只用于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遗体。

26.问:塔是作什么用的?

答:‘塔’又称‘塔波’,是梵语St[pa∵(P.

Th[pa)省略的音译,完整的音译是‘窣堵波’,意义是‘高显’或‘坟’。塔一般是藏舍利的。也有不藏舍利而作为标帜纪念之用的。

27.问:佛涅盘的年代,有没有不同的计算?

答:关于佛涅盘的年代,东南亚佛教徒一般认为是西元前545年,所以1956年和1957年各国都举行佛涅盘二千五百年盛大纪念。我国关于佛涅盘年代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一般公认的

年代是西元前486年,与南传佛历相差59年。

28.问:佛的涅盘日是哪一天?

答: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涅盘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成道日。南方各国则以西历五月月圆日∵(相当于我国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佛节日

(Vesqkhq),认为佛诞生、成道、涅盘都在这一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