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年代是个粮食极度匮乏的时期,吃顿饱饭是很奢侈的事情。当时一亩地年产小麦也就五六十斤,母亲一家八口,一年也就分到六七十斤麦子,自己再用石磨碾成粗面,也就在过年的时候和有亲戚来的时候偶尔吃点,加上柳树叶和面蒸成窝头吃,因为是粗粮,不是磨的细面,所以不能蒸馒头,柳树叶发苦,需要先煮熟了,在水里泡几天除味才能吃,母亲说新柳叶窝头是当时最好吃的东西了,越嚼越香。
∵∵∵∵∵∵∵∵我们这里主要种山药和高粱,收了山药晒成山药干,放到一年里吃,山药干可以磨成细面,熬粥,做哈喽面,包饺子(山药面太细软,不能直接包饺子,需要炒一下,晾干了再包)。红高粱和白高粱收成比较多,当时一亩地收六百斤叫“过黄河”,收八百斤叫“过长江”,高粱碾成面,熬粥或者做成窝窝头,也是主食。可是就这两样也不是每天都能吃的上的,所以野菜和树叶也就都成了帮助填饱肚子的食物,野菜说的好听点,其实就是地里、水沟里长得叶子比较大的野草,比如灰灰菜、蒲公英、马生菜等,树叶主要有四种,柳树叶、杨树叶、榆树叶还有杏树叶,这些树叶和野菜和山药面、高粱面和到一起蒸窝头,或者蒸包子,早晚一般就是熬粥,吃窝头,中午吃点山药面的面条,放点盐,放点树叶或者野菜,小米是很稀缺的,很少能吃的上。炒菜是很少吃的,现在五升一桶的花生油,那个时候两年也吃不了一桶,炒菜时候只是用小勺盛上半勺是个意思就行,放点盐,放点醋,就是炒菜了,那时候还没有酱油和味精,但是有黑酱,炒菜了、包饺子了可以放一点。平常就是吃老咸菜,就是拿白萝卜放到大瓮里拿盐水泡起来的那种,吃的时候放点醋搅拌一下就可以了。
∵∵∵∵∵∵∵最困难的时候就是一九五八年了,全国响应党的号召,大搞人民公社,吃大食堂,先是全村吃一个食堂,不过俩月就吃黄了,就每个队弄个食堂,当时食物短缺,上面还号召节衣缩食,还苏联老大哥的外债,大家就更苦了,每个大人一顿饭可以分到一个窝头,比鸡蛋大不了多少的,一个小孩只能分到半个或者还不到半个的窝头,熬点小米粥,一人一碗,也是清凉的能照到人影,碗底能数的清米粒的那种,根本吃不饱的。这段时期,饿死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于是为了应付饥民,“无粮包子”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一点粮食的包子,村里拿棉花壳子碾成细面,里面装上野菜,蒸熟了当包子吃,当时还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像母亲这样经常出去干活的,还有领导干部可以吃,母亲回味起当时的包子味道,说就像吃草、吃柴一样。
∵∵∵∵∵∵∵轰轰烈烈的大食堂运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破产了,人们终于可以在家自己做饭吃了,可是迎接母亲的却是更残酷的灾难和现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