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者生病时,能否以强力的正念修行四界分别观来治疗疾病?
答:有些病痛由于过去世的业而产生,
如:佛陀的背痛;有些病痛由于四大失去平衡而产生。由过去业所产生的病痛不能单靠平衡四大来治愈;由于四大不平衡所产生的病痛则可能会在禅修者平衡四大之后消失。还有一些病痛因为食物、时节(温度;火界)或心理而产生。
如果病痛因为心而产生,我们可以治疗心,于是那病痛可能会消失。如果病痛因为时节而产生。
如:癌症、疟疾等,则只能靠药物治疗,不能靠平衡四大来治疗。由于不适当食物而产生的病痛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最初修行的阶段,可以从容易辨识的特相开始;但是,能够清楚地辨识所有特相之后,我们就必须依照佛陀所教导的顺序,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来修行,因为这样的顺序能产生强而有力的定。当我们能见到色聚,并且能轻易地辨识每一粒色聚中的四界时,顺序就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能同时辨识它们。为什么呢?因为色聚的寿命很短;它们的寿命可能比几十亿分之一秒还要短。在那个阶段,没有时间让我们默念:「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我们必须同时辨识四界,而不是依照顺序辨识。
修行安般念时有三种禅相、三种定以及三种修。
三种禅相是:遍作相、取相与似相;
三种定是:遍作定(预备定)或称为剎那定、近行定与安止定;
三种修是:遍作修(预备修)、近行修与安止修。
遍作定的对象可以是遍作相、取相或似相。
遍作修即是遍作定。真正的近行定(即近行修)乃是紧邻于禅那或安止定之前出现的,这是为何它称为近行定的理由。但是有时在安止定之前(虽然距离安止定还有一段程度),以似相为对象的深且强的定也隐喻式地被称为近行定。
当遍作定(或剎那定)被完全培育时,它产生近行定;当近行定被完全培育时,它产生安止定。(一)遍作相:自然的呼吸就是一种遍作相。注释中提到鼻孔相与上唇相也都是初学者的遍作相。当定力稍微增强时,通常在鼻孔出口处附近会出现灰色或烟雾色,它称为遍作相;此时的定力称为遍作定;此时的修行称为遍作修。在这个阶段,禅相不一定只是烟样的灰色,也可能出现为其它颜色。(二)取相:当前面这种定力增强有力之后,烟样的灰色通常转变成如棉花似的白色。不过,依照心中「想」的改变,禅相也可能变成其它颜色与形状。如果禅相的颜色与形状经常改变,定力将会逐渐下跌,这是因为禅修者的想经常改变的缘故。因此,禅修者不应注意禅相的颜色与形状,而应只是一心专注于它。这是第二种禅相。这种专注于取相的定力也是遍作定,这种修行也是遍作修。(三)似相:当定力变得更强而有力时,取相会变成似相。通常似相是清澈、明亮与发光的,犹如晨星一般。在此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想改变,禅相也会改变:若禅修者想要禅相变长,禅相就会变长;想要它变短,它就会变短;想要它变成红宝石色,它就会变成红宝石色。《清净道论》提到禅修者不应如此做。若如此做,即使很深的定力也会逐渐变弱。由于他生起不同的想,从而也就分散注意力到不同的对象。所以禅修者不应玩弄禅相,否则将无法达到禅那。专注于似相最初阶段的定也是遍作定,其修行也是遍作修。然而,接近禅那的定则称为近行定,该修行称为近行修。当安止定生起时,所专注的禅相依然是似相,但是该定是安止定,该修行是安止修。近行定与安止定之间有何差别?当似相出现时,定力是相当强的。然而在近行定的阶段,禅支还未完全茁壮,因此有分仍会生起,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该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或说:「那时我一无所知。」或认为那就是涅盘如果这样修行下去,他将能够停留在有分之中很长的时间。无论是好或坏的任何一种修行法,如果禅修者一再努力尝试,他终究能精通其法,所谓「熟能生巧」。在此情况下亦然,若一再尝试,他将能落在有分之中很长的时间。为什么他说自己一无所知呢?因为有分的对象乃是前世临死时的对象,此对象可以是业、业相或趣相(投生相)。但是禅修者无法见到这点,因为他还不能辨识缘起法。唯有能够辨识缘起法之后,才能见到有分缘取这三种对象之一。若禅修者认为有分是涅盘,则此信念将是障碍通向涅盘之路的「巨石」。若不能除去这块巨石,他将无法证悟真正的涅盘。为何会产生这样的信念呢?很多禅修者认为佛陀的弟子不可能了解佛陀所教导的名色法。因此,他们不认为必须培育充分深度的定力,以辨识佛陀所教导的名色法及其因缘。如是,因为禅支很薄弱,他们的定力也很薄弱而不能持久,所以有分心仍然会发生。如果禅修者故意修行以便落入有分,他仍然能达到目的,但是那并非涅盘。要证悟涅盘,我们必须逐步地修行七清净。若不了知究竟名法、究竟色法以及它们的因缘,禅修者无法证悟涅盘。就好像还没有能力自己站立的小孩子,当他要学习走路之时,将会一再地跌倒。同样的道理,在近行定的阶段,禅支还没有坚强茁壮,因此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为了避免落入有分,以及进一步培育禅定,你需要信、精进、念、定与慧这五根的帮助,以便推动自己的心,并将心固定于安般似相。你需要深信专注于似相能使你证得禅那,需要精进以便使心一再地认知安般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安般似相,需要定以一心专注于似相,以及需要慧以便了知安般似相。在安止定的阶段,禅支已经完全茁壮,好像身强力壮的成人,能够整天挺直站立一般。禅修者也是一样,能够以安般似相为对象,停留在安止定中很长的时间,不会落入有分。在此阶段,不间断的完全专注能持续一、二、三小时或更久。此时听不见任何声音,心只会专注于似相,不会趋向其它对象。在什么情况或状态下,我们说一个禅修经验是近行定或安止定?如果禅修者专注安般似相的定力很强,但是有时仍会落入有分,我们可以说此时的定力是近行定。唯有当禅修者能够不间断地专注于安般似相,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我们才能说它是安止定。禅修者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心是否落入有分呢?他可以注意到自己有时会对安般似相失去觉知,那时就是落入有分。有时候,他的心会有很短暂的剎那想到安般似相以外的对象。但是这些情况不会发生在安止定。在安止定中唯有相续不断的完全专注。在四禅当中的每一禅是否都有近行定与安止定?它们有什么特征?以安般念禅那为例,此禅那缘取安般似相为对象,有四种近行定、四种安止定。在每一禅中都有近行定与安止定,二者都只以安般似相为对象。因此它们的对象相同,没有差别,但是二者定力的强度不同。在初禅、第二禅与第三禅的近行定阶段有五个禅支,而在第四禅的近行定中没有喜与乐,只有寻、伺、舍与一境性。虽然它们同样以安般似相为对象,但是较高层次的近行定的禅支比较低层次的更有力。初禅近行定的禅支镇伏身体的痛苦;第二禅近行定的禅支镇伏心理的痛苦;第三禅近行定的禅支镇伏身体的快乐;第四禅近行定的禅支镇伏心理的快乐。由此我们可以分辨这些近行定之间的差别,尤其是第四禅的近行定。在第四禅近行定的阶段,呼吸非常微细,几乎停止。到第四禅安止定的阶段呼吸才完全停止。我们也可以借着观察禅支来区分各禅的安止定。初禅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与一境性;第二禅有三个禅支:喜、乐与一境性;第三禅有两个禅支:乐与一境性;第四禅有两个禅支:舍与一境性。借着观察禅支,我们可以分别:「这是初禅」、「这是第二禅」等等。而且定力是一禅比一禅加深,第四禅的定力最高深。它是多么高深呢?你应当亲自去体验。许多禅修者报告说第四禅是最微妙、最宁静的。「有分」如何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与出世间界作用?可否请禅师举例说明?有分在前三种界的作用是相同的。也就是,它们生起以便使一期生命当中的心识剎那没有间断,这是因为产生这期生命的业还没有竭尽的缘故。
有分的对象可以是业、业相或趣相(投生相)。
例如:一个人有分的对象可能是差提优佛塔,另一人的业相可能是大金塔。在色界与无色界通常只有业与业相,没有趣相。当我们说「出世间界」时,这里的「界」只是一种隐喻,事实上,它并不是一个地方。「出世间界」是指:四道、四果与涅盘。四种道心与四种果心不是有分。在涅盘中没有名色,因此也没有「有分」。色界果报禅那─例如安般念禅那──其有分的对象是安般似相。至于识无边处无色界的有分,其对象乃是空无边处禅心。这些是业相;在此二界中没有趣相。世间禅与出世间禅有何差别?世间禅是色界禅与无色界禅这八种定;出世间禅是与道智及果智相应的禅那。当你辨识色界初禅的名法为无常或苦或无我时,如果证悟涅盘、透视涅盘,那么你的道智是初禅的道智,这是出世间禅。为什么呢?作为观禅对象的世间色界初禅中有五个禅支,而在出世间初禅中也有五个禅支,即:寻、伺、喜、乐与一境性。所以此道果是初禅的道果。其余诸禅的道果也是同样的情况。什么情况下禅修者会从安止定掉或退到近行定?什么情况下在近行定的禅修者能进入安止定?如果禅修者不重视他的禅修,而重视似相以外的其它对象,那么将有许多障碍(盖)会发生。许多依贪欲及瞋恨的妄想会产生,这些是不如理作意(不明智的注意)。这些不同的对象会削弱定力,因为善法与不善法一向是对立的,当善法强而有力时,不善法会远离;反之,因为不如理作意而造成不善法强而有力时,善法会远离。善法与不善法不能同时存在一个心识剎那或心路过程中。在这里,我要解释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当禅修者修行安般念时,若专注于自然呼吸的气息,则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当取相或似相生起时,若禅修者专注于它们,则他的作意也是如理作意。在观禅中,若禅修者见到:「这是色」、「这是名」、「这是因」、「这是果」、「这是无常」、「这是苦」、「这是无我」,则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然而,如果他见到:「这是男人、女人、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天神、梵天、动物等。」那么他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说:因为如理作意而使善法生起;因为不如理作意而使不善法生起。禅修之时,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则五盖或烦恼也必然会生起。它们是不善法,这些不善法会削弱定力或造成定力掉落与退失。
如果一再地以如理作意观察修行的对象,那么善法将会增长,例如禅那善法。所以,若你一再地专注禅相。
例如:安般似相,这是如理作意。如果培育如理作意达到完全的强度,那么你将从近行定进入安止定。对不善业而言,无明是潜在原因,而不如理作意才是直接原因(近因)。不如理作意是很重要的因素,若你能用如理作意来取代不如理作意,贪爱或愤怒将暂时消失;如果你的如理作意非常强而有力,它们也可能永远消失。在上一次回答问题的讲座中,我们已经讨论过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你可以用不净观或慈心观来除掉它们,这些修行法门也是如理作意。而观禅是灭除烦恼最好的武器,是最好的如理作意。佛陀是大阿罗汉,那么佛陀与其它同样是阿罗汉的弟子,如舍利弗***与目犍连***有什么差别呢?佛陀的阿罗汉道必定与一切知智相应,而弟子的阿罗汉道则不然。弟子的阿罗汉道与以下的智慧相应:上首弟子菩提、或大弟子菩提、或普通弟子菩提。它们有时与四无碍解智相应,有时与六神通相应;有时与三明相应,有时纯粹只是阿罗汉道而已;但绝不可能与一切知智相应。举例而言,舍利弗与目犍连***的阿罗汉道不与一切知智相应。而佛陀的阿罗汉道不但与一切知智相应,并且具足其它种智能及佛陀的所有德行。此外,因为他们成熟的波罗蜜,诸佛都是自己证悟道、果与一切知智,不依靠任何老师的教导。但是,弟子唯有借着从佛陀或佛陀弟子那里听闻关于四圣谛的法,然后才能证悟道智与果智,他们不能未经老师教导而独自修行证果。观禅乃是对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本质的领悟。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只是观禅的基础。真正的观智是从思惟智开始算起。名色及其因缘称为行法或有为法:它们生起之后立即消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它们遭受不断生灭的压迫,因此它们是苦的。它们没有自体、没有稳定不坏的实质,因此它们是无我的。如此领悟无常、苦、无我才是真正的观禅。所以在修行观禅之前,我们教导禅修者透视名法、色法与缘起法。注释中解释说:意思是:无常是五蕴。五蕴就是名色及其因缘。所以真正的观禅依靠对五蕴与因果的了知。涅盘:最后的证悟。寂灭界。究竟真实法的一种,在辨识与超越真实名色之后所证悟到的。当观智成熟之后就能透视到;它是无我而独一恒常与寂静的。不是一个地方(言语无法描述涅盘,因为涅盘超越言语所依靠的观念领域之上。)所有的心与心所都能缘取对象,若没有对象则它们无法生起。若没有对象则主体不能产生。主体指的是:能缘取对象的现象或法。换句话说,就是能认知对象的法。如果没有对象可被它们认知,则这些认知对象的法不会生起。不同组合的心与心所缘取不同的对象。总共有八十九种心与五十二种心所,它们都缘取自己个别的对象。
例如:道果的心与心所缘取涅盘为对象;安般禅那的心与心所缘取安般似相为对象;地遍禅那的心与心所缘取地遍似相为对象;而欲界心则缘取善或恶、好或坏的不同对象。如果要详细地了解,你必须研读《阿毗达摩》。更精确地说,你应研读《摄阿毗达摩义论》的所缘部份。禅修时所见到的光是什么呢?除了结生心之外,依靠心处(心所依处)生起的每一个心都制造许多心生色聚。在这些心当中,止禅心与观禅心比其它心更强而有力,所以它们制造更多的心生色聚。每一粒心生色聚含八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与食素,其中的「颜色」是明亮的。当止禅心与观禅心愈强时,颜色就愈明亮。由于色聚同时并且相续地生起,一粒色聚的颜色与另一粒色聚的颜色紧密地一起产生,犹如电灯泡一般,于是产生了光。再者,由止禅心与观禅心产生的每一粒色聚中都有火界,此火界(即时节;温度)也产生许多代新的时节生色聚。这现象不仅能发生于内在,也能发生于外在。这些色聚同样有八种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与食素。由于止禅心与观禅心的力量,其颜色也是非常明亮的。所以一个颜色的明亮与另一个颜色的明亮紧密地一起产生,犹如电灯泡一样。心生色法的光与时节生色法的光同时产生。心生的「颜色」色法只能于内在产生;而时节生的「颜色」色法能于内在与外在产生,并且其光明向十方散布,有时甚至能遍及整个世界或世界系,乃至更远。散布的远近决定于止禅心与观禅心的强度:佛陀名色识别智所产生的光能散布到一万个世界;阿那律***天眼心所产生的光能散布到一千个世界;其它弟子观智所产生的光能向各个方向散布到一由旬、二由旬等等。通常禅修者在达到生灭随观智时才能了解此光乃是一群色聚,而在还修行止禅时并不了解这一点,因为色聚非常微细,只修行止禅很难了解及照见它们。如果想要确实地了解,你应努力修行以达到生灭随观智,这将是真正科学的方法。专注的心非常奇妙,当禅修者的定力深、强、有力之时,依照他内心所生起不同的想可以产生出幻象、禅相。有时他感觉好像自己跑到身体外面去,那只是心生的错觉,但此错觉不是由灵魂所生,不是真实发生的情况。对究竟名色法尚未具有充分观智的人会以为这是灵魂;事实上这不是灵魂,它只是心生出来的现象而已。唯有能够透视内外的究竟名色法时,才能解决灵魂的问题:无论内在或外在,都找不到所谓的灵魂。因此你必须破除名色法的密集∵,以透视究竟名色法。经论说:‘当我们破除名色法密集之时,无我的领悟就会生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