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先介绍一下中观派和唯识派的创立,师兄的说法,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解释?
一。中观学派的创立
说到中观派,就不能不提到龙树,他是中观学派的创立者,这是汉藏两地公认的。据《百论序疏》,说他生于佛灭度后五百三十年,在公元二世纪左右。龙树生来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孩童时代就能背诵四韦陀典,稍长尽知世间一切学问,认为不过如此,便纵情欲乐,遂遭困苦,因悟欲为苦本。乃往僧团出家学佛,九十日中,读尽《阿含》等三藏教典。后北游至大雪山深处,遇一老比丘授以摩诃衍经,读诵受持,甚大欢喜,犹未满足,广事寻求,亦未有所得,有大龙菩萨,见其如此,起同情心,便接入龙宫,开七宝藏,以方等深经与之,任其阅读,通练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实利,证无生忍,二忍具足。后出龙宫,得诸经一箱。
于是龙树菩萨,造《中观论颂》等论,遍破小乘各部偏见,直显大乘一实相印,总摄大小乘教义,统一于中观法门。自此以后,大乘佛教,如日丽中天,大显于世。龙树游遍天竺各国,寻访摩诃衍经,外破异道,内攘小乘,所向披靡,无有敢与抗言者。以后回到南天憍萨罗国,得到引正王的信奉,广着诸论,专事弘扬,时有千部论主之称。晚年又去憍萨罗国东南,吉祥山居住多年。有一小乘法师,见龙树高明,常怀嫉忿。菩萨所作已办,将离却此土,问法师言:汝愿我久住世否?小乘师言:我实不愿。龙树闻言,遂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开门视之,已蝉蜕而去。龙树一生,着作颇丰,着有《中观论》、《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回诤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和《菩提资粮论》等。
他所创立的学派因龙树菩萨的《中观论颂》而得名“中观”,《中观论颂》简称《中论》,是中观学派最根本的抉择深理的论典之一。《中论》从缘起性空入手,以“一切法空”为了义,遍破迷执,这也是中观学派的根本思想:
(中论∵观四谛品)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中观思想,就是一切法空,无有实法,只有假名。这就是“真空俗有”。这个学派认为:一切的有无、生灭、来去仅仅是在俗谛假名上成立,而究其根本,一切法了无自性,更说不上什么有无、生灭、来去的种种分别。所以《中论》开篇直标八不: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继承中观思想的,就是提婆菩萨(公元一七○∵-二七○∵年),他是龙树菩萨的学生,斯里兰卡人,与龙树菩萨一同宏扬中观思想。其重要的论着《百论》,以「破而不立」的立场,破除众生的爱染与执见。
二。瑜伽行(唯识)派的创立
公元四、五世纪间,无著(约公元三三六-四○∵五年)与世亲(约公元三六一-四四○∵年)菩萨,作了许多论书,认为以阐释「一切皆空」思想的经典,为不了义说,在龙树、提婆菩萨之后,形成另一派学风,一直发展到公元九世纪初,秘密大乘佛教兴盛为止,与中观大乘并称为印度佛教的二大正轨,后人称之为瑜伽行派。此学派的重要论典之一:《瑜伽师地论》的成因,据《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无著上升兜率,请弥勒下降于印度阿逾陀国,演说《瑜伽师地论》,每夜开讲,连续四个月。在讲说时,唯无著可以见到菩萨,他人只能听到声音。因为此论,瑜伽思想广为弘扬。(这就是为什么说弥勒菩萨是属于这个学派的原因,至今唯识宗仍奉弥勒菩萨为祖师,可为证据。)因为创始人重视瑜伽行,瑜伽行派因此得名。世亲菩萨造《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宣说“一切唯识所现”,所以又被称为唯识学派。
瑜伽学者不同意中观大乘「一切法皆无自性空」的思想,而主张一一法,都有其各个差别的不变特性,称为「自性」。立阿赖耶(种子)识,广说三相三自性:“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说于“依他起性”中,转染成净,成就离杂染的“圆成实性”。
瑜伽行派对佛教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因明学的革新,这是由世亲菩萨的弟子陈那完成的。主张立「现量」与「比量」二种量,以及立「宗」、「因」、「喻」三支,简化了旧有的三量(加圣教量)与五支(加合、结)。「现量」,是指经由自己亲身体验所证知的。「比量」,是指经由自己的推理,所获得的正确知识(自比量)。若是以自己的证知,为了使他人了解而立量,则称为「他比量」。在「他比量」中,则以宗(就是结论,指自己的见解)、因(所持的理由)、喻(举出实例)等三支,类似西方逻辑的三段论法,来作为说服他人的模式。后来的随瑜伽行中观派,也深受其影响。
三。后期中观思想与随瑜伽行中观派的产生
在龙树与提婆菩萨之后,公元三、四世纪间,中观思想在如来藏思想,以及无著、世亲菩萨的唯识瑜伽思想发达的环境下,显得相当衰弱。公元六世纪,有佛护(公元四七○∵-五四○∵年)以及清辨(公元四九○∵-五七○∵年),主张「一切法无自性空」是了义说,以中论思想的立场,与主张「一切法无自性空」为不了义的瑜伽思想相抗衡,是为中观学的复兴。但当时,在瑜伽行派兴盛的环境下,清辨的思想,受其影响而有了改变,认为在世俗谛中,应采取瑜伽行派的说法,主张缘起法应该是有自性的。因为有「自性」的存在,所以论辩的双方,可以在这个「自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因而认为在论辩上,应该「自立量」,亦即必需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评破别人的见解。因此,后人称清辨这一派,为「自立量论证派」。佛护则坚守龙树、提婆菩萨「一切法无自性空」的思想,不认为在世俗谛中的缘起法有自性,也不认为论辩的双方都能达成共识,所以采取「破而不立」的论辩立场,不提自己的意见,只从对方的主张中,找出他的矛盾与错误,而加以瓦解。后人称佛护这一派,为「归谬论证派」。∵
佛护的这一派学风,在月称(公元六○∵○∵-六五○∵年)以后就衰微了。反而是寂护(约公元六八○∵-七四○∵年)及其弟子莲华戒(约公元七○∵○∵-七五○∵年),继承清辨的学风,而进一步在世俗谛上,与瑜伽行派的唯识说合流,主张「世俗唯识,胜义皆空」,而有更长远的影响。后人称寂护这一学派,为「随瑜伽行中观派」。寂护与莲华戒,后来进入***宏法,论破早先由中国唐朝传入的佛教系统,奠定了目前***佛教的基础。
P.S.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的真常大乘,说有真实的、不空的如来藏作为染净的本源,成佛的根本。但这种思想因为没有形成学派和明确的传承,起于何时仍有争论。
这里所写摘自印顺法师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