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初探∵──以《阿含经》、《中论》为主∵
香光尼众佛学院教师见恺法师∵∵
“中道”是佛法的中心思想,遮止有无二边的中道表现是《阿含经》以来的传统,但“有无”的意义、观察的角度,从《阿含经》到龙树的《中论》,其间是否产生变化?各有何特色?透过对“有无”的探讨,将有助于体解缘起中道义。
前言
“中道”是佛法的中心思想,讨论它时常会谈到有(bhava)、无(a-bhava),即常见、断见的问题。众生由于偏执“有无”,而起惑造业,长夜流转。若能善观缘起中道,脱离此二种边见,便能亲见实相。《中论》〈观有无品〉第七颂(大正30,20b1)“佛能灭有无,如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从龙树引证杂阿含《佛化迦旃延》劝舍有无来看,遮止有无二边的中道表现,是《阿含经》以来的传统。而有无的意义、观察的角度,从《阿含经》到龙树的《中论》,其间是否产生变化?各有何特色?笔者认为透过对“有无”的探讨、比较、辨析,有助于了解其意义,进而体解缘起中道义。
《阿含经》中的“有无”
佛陀于经中告诉我们世上有二种主要的论点:有见(bhavaditthi)与(vibhavaditthi)无见,任何人只要执取此二见,即无法得到解脱。只有分析并了解此二见的起源、本质及其矛盾的人,才能脱离生死轮回的束缚。(注一)如《杂阿含》第301经(大正2,85c30)“佛告散陀迦旃延,世间有两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又与301经相当的第262经亦云(大正2,66c8)︰“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盘寂灭。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盘。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阐陀比丘虽知无我,但不喜一切诸行空寂,阿难为他解惑:“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注二)
那么,“有无”指的是什么呢?《增壹阿含经》〈有无品第十五〉中,有具体的说明:“所谓有见、无见,彼云何为有见?所谓欲有见、色有见、无色有见。彼云何为欲有见?所谓五欲是也。云何为五欲?所谓眼见色,甚爱敬念,未曾舍离,世人宗奉。若耳闻声、鼻嗅香、口知味、身知细滑、意了诸法,是谓有见。彼云何名为无见?所谓有常见、无常见、有断灭见、无断灭见、有边见、无边见、有身见、无身见、有命见、无命见、异身见、异命见,此六十二见名曰无见,亦非真见,是谓名为无见,是故诸比丘当舍此二见。”(注三)
由上述文字,有见依三界分为三种,若以欲有见来说,为一种执取、贪着五欲。无见指非真见,包括六十二见。因此,“有”可作执取解,“无”可能作非正确解。而由《别译杂阿含》中云:“如来说法,舍离二边,会于中道。以此诸法坏故不常,续故不断,不常不断。因是有,是因是生,故彼则得生。若因不生,则彼不生,是故因于无明则有行生……众苦聚集。因是故有果灭,无明灭则行灭……众苦聚集灭尽,则大苦聚灭。”(注四)可见出“有无”意味着两种极端,即常边与断边的意义。其他的例子:“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见是我如所知说。”此为常见。“见现在世真实是我,而无能知命终后世。”可算是断见。这是对我的一种偏执。
由以上资料,可将阿含的“有无”归纳如下:
就意义来说:尚未讨论到“自性”的问题,而“有无”与十二因缘有密切的关系,也含有常边与断边的意味。又有见是一种执取、贪着;无见则指邪见,包括六十二见。∵
以观察的对象说:站在宗教实践立场,偏向有情主体的观察,如十二因缘的流转、还灭。∵
《中论》中的“有无”∵
龙树的《中论》共计二十七品,从各个角度破斥一切执着,论证诸法自性空的胜义。其中第十五<观有无品>,讨论自性之有无。因本品品题诸传本之间有差异,(注五)在讨论其意义之前,稍作说明如下:
出处
题名
梵本月称
《明句论》
Svabhava
(自性)
藏译
《明句论》
Rav∵bshin
(自性)
藏译
《根本中观颂般若》
Rav∵bshin
(自性)
藏译
《无畏论》等三注
Dvos∵po∵dav∵dvos∵po
med∵pa
(有无)
汉译
《青目释》
有无
汉译青辨
《般若灯论》
有无
汉译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自性
以上品题可归纳为两类:自性与有无。其中青目的年代最早,藏译无畏等三注品题亦是有无,也许是古形。(注六)就内容而言,是讨论自性的有无,也很适当。(注七)
从内容上看,第十五品是从破自性有、破他性有、破自他外有、破无亦无,四个角度来论证自性存在与否的问题。“有”是颂文中之第二颂:“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意思是:自性如何可以称之为是受造而成之物呢?因为自性乃非受造而成之物,而且无须赖乎他者。“无”为第五颂:“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意思是:如果法不能成立,则无也不能成立;因人们称法的变异存在为无。此时有无所指涉的范围以一切法为主,而且从“自性”的角度诠释。
对于“自性”注解家的诠释有两种倾向:自性有或胜义有。月称偏向胜义有的解释,月称在《明句论》中解说:“﹝问:﹞然而,此一诸法的法性为何?﹝答:﹞即是诸法的自体(svabhava)﹝问:﹞此一自体又为何物?﹝答:﹞即是本性(prakrti)。﹝问:﹞此一本性又为何物?﹝答:﹞该者即是空性。﹝问:﹞此一空性又是何物?﹝答:﹞即是‘缺乏自性’的状态(naihsavabhavya)。﹝问:﹞此一缺乏自性的状态又是为何?﹝答:﹞即是真如(tathata)。﹝问:﹞此真如为何?﹝答:﹞即是‘真实的体性’(tatha-bhava)、‘不变异的状态’(avkika-ritva)、‘恒常持续之性’(sada∵eva∵sthayita)。此一遍一切时而不生起者,由于不具受造而成的性质,又无须依带于他者,故而得以称为是火等之物的自性。”(注八)
月称以为在世俗观点下的自性,有其矛盾存在。在可接受的习惯用法里,一件事物的偶有性质并不是该一事物的自性。热暖不是水的自性,因为水不论其冷热与否,仍然不失其为水。然而,火在这方面却是恒热的;又在古印度的物理学里,热暖是无法离开火而得有的。因此,热暖通常被认为是火的自性。
但是,月称认为自性必须是“非偶有受造之物”,则热暖便不具自性的身分。因为只有在火存在的情况下,热暖方可存在;而火自身却是受造而成之物,其存在赖乎诸多原因与条件。因此,热暖也是偶有的受造之物,并非自性。
对中观学派来说,他们认为世俗观点的根本错误,乃在于设定了此一世间是由具有自性的事体所组织而成,以至于认定世间之物,是依其各自具有的体相或内在性质而存在。
此一世俗观点与缘起的理则互不相容。在纯然由约定俗成的立场来看,自性的概念或可承认。然而,一旦不是就纯然约定俗成的立场来说,则视热暖为自性的观点必须加以否定。因为不论是火或热暖,皆是依因待缘而有之物,皆具受造而成的性质。
因此,所以提出“自性不存在”的概念,乃是相对于误认“自性存在”的想法而来。诸佛世尊已远离了无明习气,自是见不着此一错误认识之下的自性;当然,对他们来说,也无须要此类自性的否定。然而,诸佛世尊之所以否定此类的自性存在,乃是为了要教示那些尚未开悟的人。
又依《中论》二十四品名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则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见龙树以空、假名、中道来诠释缘起法。从这个意义来看,中观学派的“空”是超越实在论和虚无论的立场,不把事物断定为“有”或“无”,离有无而如实看事物,这就是“中道”,也就是“空”。(注九)
结语
基本上,“有无”见与缘起中道相违,这是阿含以来的传统。在《阿含经》中,佛陀开示离有无二边,在立场上主要以宗教实践为目的,要弟子们不执取,正观十二缘起的流转与还灭。在《中论》中“有无”所指涉的范围以一切法为主,从“自性”的角度诠释,这是一个较清楚的定义,令学者有一观察、辨识原则,这是龙树、月称等的贡献。
n注∵释:
注一︰T.R.V.Murti,∵The∵Central∵Philoso-phy∵of∵Buddhism,∵(London︰George∵Allen∵and∵Unwin∵Ltd.,∵1954)∵p.51.∵郭忠生译,《中观哲学(上)》,第86页;《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4册。
注二︰释证融《净明句论.第十五品观自性》译注,∵第78页,1994,中华佛学研究所毕业论文。释自范〈“有无”的探讨──以《阿含经》、《中论》、《中观论疏》为中心〉,《谛观》第82期,第68页。
注三︰大正2,577b2
注四︰大正2,444c15
注五︰关于《中论》之品题的名称,诸传本不一致的地方,参考释惠敏《中观与瑜伽》,第33-37页,台北:东初,1986。∵
注六︰参羽溪了谛译、泰本融校订《中论》、《般若灯论》(《国译一切经.印度撰述部》中观部二,第67册)。∵
注七︰有关品名的探讨可参考稻津纪三、曾我部幸正《龙树空观.中观?研究》,第123页,东京:三宝株式会社。山口益《中观佛教论考》,第6页,东京:山喜房。
注八︰Prasannapada,∵p.264.11~265.2∵中译参考中华佛学研究所﹝中观梵典研究﹞上课讲义〈月称(Candrakirti)思想中的“自性”(svabhava)概念〉第6页。∵
注九︰瓜生津隆真<中观派????空>《佛教思想七.空(下)》,第550~551页,平乐寺书店,1988。∵
n参考书目
1.T.R.V.∵Murti着,郭忠生译,《中观哲学》(上)(蓝吉富编《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4册,台北,华宇出版社,民国77年)。∵
2.释惠敏《中观与瑜伽》(台北,东初出版社,西元1986年)。∵
3.瓜生津隆真,〈中观派????空〉∵(佛教思想研究会编《佛教思想七.空(下)》日本京都市,平乐寺书店,西元1988年)。∵
4.释证融,《《净名句论.第十五品观自性》译注》(中华佛研所毕业论文,西元1994年)。∵
5.释自范〈“有无”的探讨──以《阿含经》、《中论》、《中观论疏》为中心〉(台北,《谛观》第82期,1995年7月出版)。∵
6.William∵L.Ames“The∵Nation∵of∵Svabhava∵in∵the∵Thought∵of∵Candrkirti”JIP,10.2(1982)(万金川译〈月称思想中的“自性”概念〉∵
◎本文载于第四期《青松萌芽》页12-15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