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的哲学思想
蔡惠明
一、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它因依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等三论立宗而得名。三论宗的传法世系,在印度是龙树——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稣那。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佾肇——僧诠——法朗——吉藏。隋吉藏是此宗的实际创始人。
龙树是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人。约公元二至三世纪时出生於南印度毗达婆国,属婆罗门种姓。幼年曾学五明,後皈依佛教。初习小乘教规,因在雪山一带得大乘经典,发心弘扬大乘,系统地确立了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理论。他进一步发挥了“般若经”的性空思想,提出“空”既不是“零”,也不是“空无”,而是指不可描述的实在。也就是说,诸法(宇宙万有)依“俗谛”说是“有”,依“真谛”说是“空”。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包括感觉、概念、意识和地、水、风、火“四大”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是假借的概念(假名),是不真实的,它们的本身没有独立的实体或自性(无自性)。宇宙万物的真实性是“空”,亦即“中道”,就是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的一种存在,也就是“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他进一步论证,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无我亦空,生死空,湼盘也空。既然一切皆空,那末森罗万象又怎样解释呢?他提出了真、俗“二谛”说,阐述佛陀为那些无明覆盖的凡夫说法时,采用俗谛,承认世界和家生的真实存在;但为那些已消除无明、见性悟道的人说法时,采用真谛,否认世界和家生的真实性。只有从俗谛入手,才能达到真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佛教很多宗派都有很大影响。後由提婆传承,并经罗喉罗、青目至须陀利耶稣摩。
鸠摩罗什师承西域沙车国王子须利耶稣摩,专弘般若性空之教,为四方学者所宗。後秦弘洽三年(四〇一年)来到长安,秦主姚兴以国师礼相待,各地义学沙门闻风而来的有八百多人,共译经律论七十余部,三百多卷,盛倡龙树、提婆的般若性空学说。门人号称三千,唯有侩肇得其真传。此後长安大乱,侩家四散,三论传承,记载不明。南传罗什之学的是以三论命家、兼修禅观的佾朗。朗传侩诠,诠传法朗。吉藏是陈、隋三论学者,也郎法朗弟子中的佼佼者。他着作丰富,陈义精微,评论由晋以来各家学说,并采取南北各派之长,对当时流行的经典,多为注疏,在这样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三论宗,因着重阐扬诸法性空的理论,所以也称法性宗。
当时除吉藏一系外,其他弘传三论的学者也很多,因此三论学说在唐初曾盛极一时。以後法相、华严、禅宗等相继成立和流行,三论宗逐渐衰微。但大历(七六六——七七九年)年间,金陵有玄璧弘传三论,浙江金华有慧星专讲三论。中唐时期,传三论尚有人在。会昌禁佛,三论宗章疏被毁殆尽,几成绝学。清代末年,海运畅通,金陵刻经处创办人杨文会居士从日本将三论宗失传的章疏着作取回,重刻流通,使我们有机缘得以窥其全貌,便於探讨。
二、
三论宗的核心思想是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它认为世间、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家多因缘和合而生,是很多因素和条件结合的产物,没有独立的个体,既互相依存,又因关系的演变而分离或消失。这叫做“无自性”,也就是性空。即缘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而後说空。如“十二门论”说:“家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也就是说,缘起法无自性就是毕竟空,但为随顺世俗的常识,而说有缘起的事物,把缘起和性空统一起来,这就是中道。所以,不离性空而有缘生的诸法;虽有缘起的诸法,也不碍於毕竟空的中道实相。为了阐明这一理论,三论宗更立有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学说。
1.二谛说:就是揩真俗二谛,也称第一义谛和世俗谛。“中论”卷四说:“诸佛依二谛,为家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於二谛,则於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对此,青目的“释论”作了这样的解释:
“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於世间是实,诸圣贤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於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诸佛依是二谛,而为众生说法。若人不能如实分别二谛,则於甚深佛法,不知实义。”二谛是言教乃根据“摩诃般若经”和“中论”说的。“大般若经、具足品”说:“菩萨住二谛中为家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二谛中众生虽不可得,菩萨行般若波罗密以方便力故为家生说法。这意味着,二谛只是为教化家生假说的言教,郎为着空者依俗谛说有,为着有者依真谛明空。明空不住空,为显示不是自性实有;说有不住有,为说明不是断灭的空无。如此,虽说空没有,为使人体悟到超空有三吕忘虑绝的诸法宝相,便是法性理体。所以真俗二谛不过是为了说法教化家生的方便,适时而用的假设,就如标月的指,慧在月,而不在指,由此二谛言教,体悟无所得的中道实相。
2.八不中道:“中论”开宗明义载有“八不偈”,就是: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也不出。”偈惫概括地指出凡夫二乘有种种偏执偏见,不外乎生灭、断常、一异、来去四双八类。这些偏见,是人们正确认识宇宙万有的障碍,是虚妄分别,是种种戏论,所以对它们一一皆用“不”字来否定,使家生离此八偏,以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
“中论”卷四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三论宗“八不”所要达到的根本要求就是“一切皆空”。
3.二谛三中:依二谛八不的教理,建立三种中道:世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这三种中道表明:不但非真非俗是中道,就是真俗二谛也是中道,若说二谛是假,对待真俗说有中道,即中道也成为相待假。所以八不义中说:中假常通,体用无碍,若有所住,便丧失圆旨。
4.迷悟成佛义:根据中道实相的理论,说诸法寂灭无生,本来清净,无象生可度,亦无佛可成。但就世谛假名门,说有迷有悟,有佛有家生,提出一切家生皆能成佛。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一念迷故,为无明妄想所蒙蔽,虚妄分别无我谓有我,执外境为实有,所以成为象生而流转生死,如果能彻悟诸法毕竟空寂,顿歇无明烦恼,除去颠倒梦想,而本有的法身佛性,万德庄严自然显现,名为戍佛。然而由於象生根性有利钝,惑障有深浅,成佛就有迟速。利根家生,一念成就八不正观,深悟诸法无生,可以顿悟成佛。钝根众生,经历累纫修行,需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最终达到等觉、妙觉的果位,亦即五十二位次。成佛与否,关键在於迷悟。吉藏在“大乘玄论”中曾列举了“十一家”对於佛性的不同解释和一些经典对佛性的不同称呼後说:
“今以非真非俗中道为正因佛性,是故今明:第一义空,名为佛性;不见空与不空,不见智舆不智,无常无断,名为中道,只以此为中道佛性也。”
其实,佛性论是大乘有宗的论点,它和“般若”、“三论”的大乘空宗的思想,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并不是一码事。吉藏根据迷悟成佛义,提出了“中道佛性”的新内容,可说是“三论”思想的发展。三论宗的迷悟成佛义给後来的南派禅宗等佛教宗派的思想影响很大。
三、
三论宗所依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後来法朗又加“涅盘经”,合为四部大经,所以隋唐的三论诸师的传记中常有“四经三论”或“三经四论”的说法。此外“维摩诰经”、“仁王护国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也都有详细的疏解。“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三论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属於三论宗的专着有“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三论玄义”是吉藏在扬州慧日道塲时应晋王杨广之请而作,依据“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阐述概要,颇多发挥。此书中国无注疏,但在日本研究者甚盛。主要注疏有澄禅的“三论玄义检幽集”七卷,真空的“三论玄义检幽钞”七卷,贞海的“三论玄义钞”三卷,尊佑的“三论玄义科注”七卷,凤潭的“三论玄义首害”二卷,明道的“三论玄义玄谈”一卷,慧云的“三论玄义讲话录”二卷,专精的“三论玄义讲义”一卷等。可见三论宗的哲学思想在日本也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引起学者们的兴趣。
三论宗广破一切有所得、实有实无的偏见,说大乘经同明一道,同以无所得正观为宗,对如来所说经教,不作高下优劣之分,但应家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说的法门就有种种不同,条条道路通向菩提正觉,这就叫随机施教,因病给药。为此立有二藏三轮以判一代佛教。二藏是以“大品般若经”和“智论”听说的声闻藏、菩萨藏,也就是小乘藏和大乘藏。吉藏在“法华游意一中说:“佛教虽复尘沙,今以二意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而佛灭度後,结集法藏者,摄佛一切时说小乘者名声闻藏,一切时说大乘者名菩萨藏,郎大小义分,深浅教别也。”至於三轮判教,指的是:①根本法输,即“华严经”;②枝末*轮,郎“华严经”之後,“法华经”之前的一切大小乘经;③摄末归本*轮,即“法华经”。二藏和三轮,形式不同,其实一致。二藏是横判,三轮是竖判;二藏是大小二乘,三轮也只是本末二轮。所以说“法华经”之前诸大乘经为枝末,是因为它不废三乘权教,并不是说“般若”等明理不究竟为枝末,不同“阿含经”是权教,说为枝末。
三论宗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流传不长,但它是印度大乘空宗思想在中国的别枝,其论点舆哲学思想很为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希望佛学研究者探索这一宝藏,并把它继续发扬光大!(摘自《内明》197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