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观之点滴认识

仁慈

闽南佛学

佛法,是对于人生向上、向善发展以至达到完成,即解脱的一种实践。然而.佛法又是如何增进。净化此人生,从而达到圆满的地步呢?在佛典中把这增进,净化及完善人生的实践方法称之为道。而释尊在开示此道时就提出以“中”为道,中即不落两边,而中道就是八支圣道,这就是中道的根本义。

而一般人认为佛法之所谓中道,就是不流于极端的纵欲,也不流于过甚的苦行,在苦乐之间求取折中的态度,这显然是断章取义,并没真正了解八正道所讲的中道。首先.要知道一般人的人生观,即人生道路都是在走两个极端.不是纵我自勺乐行.就是克己的苦行。仔细想想这两个极端都是建立在情感上的,即情本的人生观。世人在感觉到纵我的乐行行不通时,便转入自我的约束即行苦行.孰不知纵我的乐行犹如火上加油,是自我毁灭,而克己的苦行犹如用石压草,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释尊对此二者都予以否定.而提供——种究竟彻底的中道行,这就是以智为本的新人生观。经曰:“般若是诸法之母。”由此可知唯有以智慧为先导,方可改造人生.净化人生。所以佛法所说的中道是不苦不乐的以智为本的新人生观。也就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又以正见为主导,一切身心活动,。都是以正见为眼目。《阿含经》以正见为诸行的先导。《般苦经》以般若为先导。所以这不苦不乐的中道行,并非折中,而是从正见为本的实践中,不落苦乐二边,所以说佛法是“以智化情”,“以智导行”为原则。而以正见为导的中道,就是从正见人生的实践中去增进、净化此人生最终达到解脱的。佛陀所开示的中道并非是折巾于有无,而说亦有亦无或半有半无的。释尊所说的乃是缘起法,依于缘起的正见,而得不落有无二边的中道。

所谓中道者。第一中实义,中即如实,在正见的体悟实践中,一切法的本相如何。

应该如何,就还他如何,绝对不可执着或造作,只有这样才是彻底的,究竟的。故僧睿大师说:“以中为名,照其实也。”第二,中即圆正,即不偏这边也不偏那边,恰得其中,如佛陀说中道时,依缘起法而显示,缘起法是万法的根本法则.如果能把屋住这普通的必然的法则。才能正确的开示人生真理,及人生的正行。中即是正,故僧肇大师称“中观论’’为“正观论”,以上所说的“中实”与“中正”是相依相成的,中实,所以是中正的;中正,所以是中实的。《大智度论》云:“非有亦非无.亦非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一、八不缘起

中观之“八不缘起”是中观思想的主要核心,特别在《中论》里.以八不的方法论贯穿全论,破斥站在矛盾的双方而确定两极的绝对的错误思想.或自性见,中观之八不缘起用了双重否定法,加上一否定“不”字,即显示一切法不可得。

“八不偈”是沦主对各种可能的自性见命题。所下的正反两边否定。坚持地说灭,说断、说常,都隐含着自性见的执着看法,都是错误的,所以论主全部用“不”字予以否定。

然而,如果说论主是扫除正反二边之边见,而执持中道,这也是不对的,因为不只是正反二边之见解无自性,即中道的见解也必如此,也是同样的不能执着。所以,龙树菩萨虽然说一切法没有自性.但也不让人执着——切法的空性。否则,同样会落入自性见的陷井之中而不自觉。对于这点论主在《观行品》中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刁;化。”所以在佛经中此说彼说,都是一种善巧方便法门。真正的宇宙实相,是无法也不能用语言文字来加以执持的。因此.在开显诸法实相时,用“不”字来否定那些邪执,以反显示隐藏在其背后的真实相。

中论《观因缘品》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颂文中的“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是——切法的四对范畴,是宇宙万法的概括者.即宇宙万有超不出这’八法的范围。一切法都是缘起的。生灭变化而无有自性的。八不中的“生灭”是从法体上说的.表示事物的存在与非存在。“常断”是从时间上说的。表示事物的连续性与间断性,“一异”是从空间上说的,表示事物的统一性与差别性.“来去”是从运动上说的,表示事物在时空中的运动状态。

不生就是事物不能无中生有,事物的存在只是众缘和合的存在;同时也不能化有为无,并非断绝故不生不灭,而事物的运动从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变化不息故不常。反过来说事物由未来到现在、由现在又成过去,前后连续着故不断。构成宇宙的即不是一元也不是二元,所以宇宙间无一元,二元,故不一不异,所谓二元者,即宇宙间有两个互不相干的元素,二者没有任何依靠关系.但又能构成宇宙。这就是二无论,是中论所彻底破斥的。从整个宇宙来看,事物都处在无始无终的运动状态中,即没有最初的开始,也没有最终的结束,故不来不出。“八不”是法尔如是的,本源性空故不生不灭,“八不”是超越时间的具有永久性,故不常不断,“八不”是超越空间的具有绝对性,故不一不异,“八不”缘起,无所不在具有普遍性故不来不出。站在缘起性空的立场上看,宇宙的真相既不生起亦不消灭,即非恒常亦非断绝,因与果既不是绝对的统一,亦不是互不相干的,事物没有新造出来的,也没有归还本原的。

不生,小乘说一切有部认为,“四缘”实有,由四缘生一切事物。在龙树菩萨看来,四缘本身也是从缘而生,依次推论,其他的缘仍须缘生,并不存在第一因。一切事物都须缘生,即非自生,也不从他生。也就是没有实自性的生,所以是不生,无生。如谷是从无始即很遥远的时间辗转相续而来.绝不是随时有特异的新种从无生有,也就是不生,无生

不灭。不生应灭,但不灭,因为没有生那有什么灭的呢?如从前的谷类即辗转相续,直至于今.可见原来自勺种属并没有消失。所以又是不灭。

不常。常,恒常,不灭应常,但不常,如谷种发芽,生茎,长叶,结果,种子不断变形.各不相同,所以不常。

不断。断、中断,不常应断,但不断,如谷芽是依种发芽,由芽而有茎,进而有叶、果、相互联系,相续不断,所以又是不断。

不一.一同,同一,指因果是一。不断应是一,但不一。万物并不同一,如谷种和芽就有区别,谷不是芽,芽也不是谷,所以不

不异,异、不同,指因果是异。不一应是异,但不异。万物不异,如谷长出的芽、茎、叶等同属谷类,不能称为树芽、树茎,树叶等,不与其他相混,所以又是不异。

不来,不异应来,但不来,万物不来,如谷子中芽无所从来,如果说有来,芽应由其他地方从外而来,如鸟飞来,在树上栖息。谷芽是由谷变的,所以不来。

不出,不来应出,但不出。如有出,应如蛇从洞穴中爬出。见到芽从谷出,但并不见谷种出去长芽,所以又是不出。

八不的“不”字当空讲,即无自性。如说不生,就是说生这一法空无自性。其余都是一样的。中观者用不字来不这八法并非否定这八法,而是否定这八法空无自性。宇宙万法的生起是有因缘条件所决定的,同样我们成佛也是有条件决定的。没有无一条件而能够成佛的。如经中说:“没有天然的释迦,没有本来的弥勒。”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成佛,就必须得创造成佛的因缘条件,否则根本就谈不上成佛。

“八不”主要是在破除众生的自性见。宇宙万法自性本空,没有自性的生灭、断常。一异,来出。世人及外道执时间上前后是同一的,即常;执着前后是非同一的,即断。若常若断。这在《中论》里是不屑与共论的。因为常断性相违故。违反了缘起因果的事实,即违反了时间的连续性和间断性。

《中观》之“八不”是站在第一义谛的立场上说的。但也有站在二谛义上说的。如我们用‘不生不灭”来显示“八不中道”之真理。与生灭有关的概念即是有和无。而因古韵新声·对中观之点滴认识缘所生法的规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由此可以看出有与生相联系,无与灭相联系,有无与生灭这两对概念的意义是相通的。在现实当中存在的东西,纯碎的有或纯碎的无,不过是一种概念(假名)而已。因为有与无本身就是一对概念,是矛盾的双方。从缘生法则可知,一切诸法的生起,都是相依相待的。

如有是依靠无而相对安立的。光明是依靠黑暗而相对安立的。这些都是假名安立的名言概念。假使离开任何一方,那么另一方都无法成立。所以执着有与无这两个是绝对的存在(有),或绝对的非存在(无),都是自性见,为中观者所破斥。《中论·观有无品》从法体上观察缘起诸法没有实在的自性。如颂曰:“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灭。”就是说因为先有一种有法,而这有法在长期的演变中,后来变坏了说它为无,如果没有有法,这无又从何而来呢?由此可见“有”、“无”这对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待的。特别在《中论·观因缘品》中回答关于宇宙万有的起源时,否定了外道主张的宇宙是由大自在天或上帝等神创说的观点。其观点总括起来也不出四种,即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中观论的否定就是不生,既然不生当然也就无灭。

二、空与有

在谈到空和有的时候,首先我们知道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是观察万事万物的性与相而所得的两种认识。当我们想到有的时候,空的涵义也潜伏在有的反面。空与有是宇宙现象的两个方面。宇宙万物都有生、住、异、灭四个层次,当一个生命在贯穿这四个阶层的同时,也就显示出了空和有的两种现象。这就说明了宇宙万物是形形色色,干变万化的,但无一不是因缘所生。在转化空、有两个观念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中观。所谓中观就是依“性空”,“假有”二观而立名的,空观是体,假有现象是用,而中观是为融摄空、假二观的一种自证学说,属于般若智境。修行处于这种心理中,面对着森罗万象的事物,能够进入体用刁;二,圆融无碍的境界,使自己的观照于认识外界事物的时候,立足于空有之上,而不着有、无二边,修行人若达到这一境界时,已无相对性的观念存在了,所以能在一期生命流转过程中,体证到宇宙的胜义法而达到解脱境界。

佛经中常常提到“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的道理,一切生命的忽生忽灭,无非是出自业力对心识的牵引。修行的目的,在于希求证的无生,无生则无灭,不生不灭是超越三界的另一较高境界。而不生不灭就是绝对的无生境界,称为涅盘妙境。心经曰:“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这就是中观行者的修持依据,也是一般入道者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空是佛法共同的特质,佛教中任何学派。不能不说空,但也不能不说有,所以,一提到空,便关连到有。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说有的还是说空的,都不能离“空”。缺了空就不成究竟的佛教。论曰:“依空说法一切都是善巧,离空说法一切皆是戏论。空是对一切虚妄戏沦的遮遣,也就是如实寂灭的开显,遮情与显理统一。空,是对世间固有的来一次突破,否定。空并不是抹煞一切,而是陶汰,依现在来说就是扬弃,是从思想与行为的革新中,摧破情执中心的人生。转化为正觉中心的人生。所以,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断见。反而因空,才能实现觉悟的,自在的、纯善的、清净的。

声闻学者明无我无我所、空,无相,无愿,都无非是空义,就是强调一切有者,也不能刁;谈这些。所以,我们应该知道,空是佛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大事,是大小学派所共的,不过在程度上有深浅的不同吧了。无论说的是实有,幻有或妙有,总是有,所以要想明白空,应该依有而明空,依佛法修学的程序,应该先学“有”,这是对于缘起因果法相之“有”,先有个认识。绝不能离有而一味凭否定,否则将会落入恶取空。必须在具体的有法上去勘破一般人的错误认识。如《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也是从具体的五蕴法上照见空的。一般以为若能理会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便算是不忽略有,善于知有了。但要知道明理并不就能达事,体空也不就能知有。佛法所说的知有、并不是要知道世间的一切有,而只是对无始来的生命缘起有个正确的认识,明白了这样的有,依之而通达空性而证得解脱。

对于空义,第一,不要站在宗派见解上去研究,空是遍于佛法的特质,大家都在说空,并非三论宗在说空,对此不要形成宗派与其他宗派对立,说到底都是佛法。第二,佛乘的空义,本以生命为中’心,扩展到一切法空,空遍于一切法,依明空的有,也就包括了一世法。这“有”的一切法,对于有情世间的善恶邪正不可混为一谈。第三,古代大德们虽然极力在说明性空的不碍缘起有,但实际是对于有发挥的太少,大都依有明空,忽略了从空去建立正确合理的有。声闻学派中有“见空得道”与“见有得道”的不同,其实,这就是四谛渐现观与四谛顿现观的不同。《成实论》卷三,对此问题有较详细的说明。

三、结束语

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其意理直通于阿含经。中论所讲的中道思想就是在挖掘阿含经的真义。故中论通于阿含经而抉择阿含经的本意,第一,中论所引证的佛说,全部出自《阿含经》,例如《观本际品》说:“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这是出于《阿含经》卷十说:“无始生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生死无始的教说,龙树菩萨引归“何故而戏{:仝,谓有生老死”的空义。第二,从《中论》的内容看,也可明白、中论是以《阿含经》的教义为对象的。如《观六情品》、《观五蕴品》、《观六种品》,即古典中的《舍利弗毗昙》、《法蕴足论》也都与此相合。第三,从〈中论》开头的归敬颂来说.缘起就是八不的中道。《中论》以中为名,即以八显示中道,不常不断的中道,不一不异的中道.这都出于《阿含经》,由此三点不难看出《中沦》的意趣所在。

中观与中论,同是以中道为对象的,用观察的方法去观察中道,即中观;用论证的方法来论证中道,即中论,中观与中论,同为研求发见中道的方法。然而无论是观察或论证的方法都不是离开中道——真理,凭自己的情见去观察论证的。观察与论证的法则.即为中道诸法最高真理;为中道本有的——法性,必然的——法住,普遍的——法界,我们不过顺着中道最高真理的常遍法则,而观察探求,去发见诸法的真理——中道。所以论证与观察的方法都是中道的。观、论与中道是相依相待而非隔别的。离中道即没有中论与中观,离开了观与论,也无法发见中道,体验中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