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感觉,未必真实;我们的观念,未必正确

出生于美国的普拉格曼连高中也没有读完,却成为一位非常著名的小说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授奖典礼上,有位记者问道:你事业成功最关键的转折点是什么?大家估计,他可能会回答是童年时母亲的教育,或者少年时某个老师特别的栽培。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普拉格曼却回答说,是二战期间在海军服役的那段生活:

1944年8月一天午夜,我受了伤。舰长下令由一位海军下士驾一艘小船趁着夜色送身负重伤的我上岸治疗。很不幸,小船在那不勒斯海迷失了方向。那位掌舵的下士惊慌失措,想拔枪自杀。我劝告他说:你别开枪。虽然我们在危机四伏的黑暗中漂荡了四个多小时,孤立无援,而且我还在淌血……不过,我们还是要有耐心……说实在的,尽管我在不停地劝告着那位下士,可连我自己都没有一点信心。但还没等我把话说完,突然前方岸上射向敌机的高射炮的爆炸火光闪亮了起来,这时我们才发现,小船离码头不到三海里。∵普拉格曼说:那夜的经历一直留在我的心中,这个戏剧性的事件使我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事被认为不可更改的不可逆转的不可实现的,其实大多数时候,这只是我们的错觉,正是这些“不可能”才把我们的生命“围”住了。一个人应该永远对生活抱有信心,永不失望。即使在最黑暗最危险的时候,也要相信光明就在前头……二战后,普拉格曼立志成为一个作家。开始的时候,他接到过无数次的退稿,熟悉的人也都说他没有这方面的天分。但每当普拉格曼想要放弃的时候,他就想起那戏剧性的一晚,于是他鼓起勇气,一次次突破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围”,终于有了后来眩目的灿烂和辉煌。

想起了另一个故事。一天早晨,电报收发员卡纳奇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得知由于一辆被撞毁的车子阻塞了道路,铁路运输陷入瘫痪。更要命的是,铁路分段长司各脱不在。按照条例,只有铁路分段长才有权发调车令,别人这样做会受到处分,甚至被革职。车辆越来越多,喇叭声、行人的咒骂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因此动起手来。“不能再等下去了。”卡纳奇想。他毅然发出了调车电报,上面签着司各脱的名字。司各脱终于回来了,此时阻塞的铁路已畅通无阻,一切顺利如常。不久,司各脱任命卡纳奇为自己的私人秘书,后来司各脱升职后,又推荐卡纳奇做了这一段铁路的分段长。发调车令属于司各脱的职权范围,其他人没人敢突破这个“围”,卡纳奇这样做了,结果他成功了。

仔细想来,每个人其实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围”:主观上的认识上的偏见,个性上的不足,客观上的陈规陋习等都制约着我们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如果我们想在一生中有所作为,我们就必须要学会不停地突围。

然而,一个人要突破各种各样的“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要有识“围”的智慧。有的“围”是明摆着的,我们一看就知道它妨碍着我们走向远方。但有的“围”是“糖衣炮弹”,你看不到它对你的妨碍,或许你看到了也会有意无意地纵容它挤占心灵的地盘。其次,我们要有破“围”的实力。要突破主观的“围”,我们只需依赖意志;突破客观的“围”,则必须依靠人才、能力了。比起前者,后者的获得更艰难,付出的人生代价也更惨重。

突围是我们给予自己的最好的礼物,如果把我们向往的生活比做一个小岛,突围则是一条平静的航道;如果把我们的生命化做一块土地,突围就是那粒通向秋天的种子;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做天空,突围就是那轮光芒四射的太阳……一个人可以出身贫贱,可以遭受屈辱,但绝对不能缺少突围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你就会失去行走的能力,永远也抵达不了本来可以抵达的人生的大境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