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中国传统哲学与唯物哲学之比较

义贞

哲学,可概言之为人类对真理的探求认识之学。哲学认识的主体,是人类生命的精神主体。哲学认识的对象,是主客世界一切存在。认识本身,是精神主体,在主客依托感应互映的境界中,对存在事物产生的经验知识性的感知察辨,对事物真相进行的推测认断。真理,应该是涵盖主客世界一切存在,透过事物的相对表相,彻显事物本末真实的绝对理性。因此,真正意义的哲学,应该是人类探求觉悟之道的全面省思砥砺之学。

佛教,本是由先觉圣哲所传授,以信行为基础,以理智为所依,依内省修行实践来体悟觉证真理的一种教法。佛学,也可说是已洞彻真理的一种哲学。

佛教基本学理概要: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用心识来诠释主客世界一切存在。把有情主体心识概括为八识,即第八如来藏藏识,前七转识意、意识及五根识。心识有真妄迷悟染净之分。真识者,即不生不灭之心识体性本真。此心识体性本真,离于一切能所分别相待境界之相,平等无二,湛寂圆融,本圆具觉遍法界之无量清净智慧功德,又是三界万法之唯一本体真实,称为如来藏真如。妄识者,乃心体依无明不觉出生之迷妄分别妄想习气功用。由此迷妄分别妄相习气功用,妄起能所心法相待境界,失本真性,起妄想执取造作,熏习心体,障蔽本真,亦即是无明不觉义。如是无明不觉,展转起妄,造作熏习,障蔽本真,由此出生一切世间无明烦恼妄染因缘有漏因果之法。心体为无始无明烦恼妄业习气所熏缠呈现之迷妄惑动生灭业相,是为妄识。前七识皆为妄识。第八识为真妄和合识。由第八识含藏无始以来前七识习气种子生起七识现行,从而变现有为阴界入身心世界,执实我实法,造种种业,业缘因果相续,由此出生有漏世间三界万法。此是无明不觉妄识迷染之义。若第八识真如对治无明生起觉悟,了达虚妄,息妄归真,灭除妄识迷染习气现行,解脱无明烦恼妄业因缘有漏因果相续缠缚,显现心体本具无漏智慧德用,则依此出生一切觉悟清净解脱之法。此是真如觉悟生净德用之义。佛法,是教导觉悟之法。以识达真妄迷悟染净之义,依如来藏真如理性,转迷成悟,转染成净,转妄识成正智,解脱无明烦恼妄业因缘有漏因果相续缠缚无常流转,契证不生不灭如来藏真如,圆显清净心体本具无量智慧功德妙用,圆成无上觉悟之道,而为教法。

佛学对真理知见:宇宙万有之本体,是离于世间言说思议唯心自性之量。究竟真理,是超越主客心物自他心法一切相待,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实相无相,理事不二的圆融真如理性。以泯一切相待境界之相,圆寂含摄,法性如如,故曰毕竟空。现有主客心物自他心法分别相待现实境界,本是自心无明不觉,集起妄想烦恼因缘生灭流转,感现的有漏业缘果报境界。是一种如翳目妄见、迷梦幻觉般的错妄觉境。究其实际,了不可得。但是这种有漏业缘果报境界,对于在妄业因果相续之中的业道众生,又具有不可解除的现实性,由此成立世俗现实。人类共存现实世界,即是由人类无明烦恼共业所感现的一种现实报境。

佛学对真理的探求认识知见:一、肯定真理的可证知性。包括人类的一切有情心识本体,本潜藏有与真理相契的圆满觉悟智慧功德。这种智慧功德,由被自心无始无明烦恼妄想执着所障蔽覆缠,而不得显现。如能生起信心,合理修习,本具开发显现,修习契证的可修证性。二、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类现有这种着相分别,攀缘客尘烦恼为性的心识功能作用的迷妄不如实性。依这种迷妄不如实心识功能作用去探求认识真理,充其量只能得到一些世俗经验知识见解,一些关于真理的相似名相知识,终究不得正义知见,无法觉悟真理。必须对这种迷妄不如实心识功能作用进行不断合理修习转变,才能显发正义知见,趋入觉悟之道。三、具体修习转变旨要,是依真如理性,转妄识成正智。识智相之辨:违真如理性迷染为识,顺真如理性悟净为智。有为着相生灭堕于二边为识,无为离相不生不灭不堕二边为智。攀缘分别着我法性为识,止观自如离我法性为智。有作有取有得为识,无作无取无得为智。能所知见,境界系碍为识,平等寂灭,圆通无碍为智。四、转识成智入道根本:现有根境主客自他心法能所相待心识境界,本是自心现无明业惑识境,出生一切烦恼不解脱根本。不觉自心现量,在这种相待境界中种种思量分别,种种计着取舍,皆不离无明妄想执着,堕于边邪知见不得解脱。唯有善觉自心现量,由心识的舍念归元,融入离相寂灭不二法性,显发平等性智,方能依此入道。

通过以上对佛教学理作了大致概要解释,再来分析唯物哲学学说。

唯物哲学心物概念:心,即意识,是指人类生命主体具有感知思维,认识能动作用的精神现象。物,即物质,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类意识之外,能为人类意识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唯物哲学,以意识与物质两者的关系,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何起决定性意义,作为唯物唯心哲学观点划分的基本界限。其最基本唯物观点,即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世界存在规律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绝对客观实在。

与佛学的否定人类常识经验性的现实世界的绝对实用性,否定人类天生以来的现有心识功能作用,采取内反型的自我修行改造,超越世俗常验式的体验认识相比,唯物哲学,是一种世俗经验式,外向型的体验认识。肯定人类生存感性经验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以现实人类人体感官功能的感物实存经验,作为体验认识的基本出发点,不断向外发展认识。以人类人体感官功能的感物实存经验作为体验认识基础,对所感受物质存在世界的物物存在作用的稳定恒常自在规律性,进行大量研究体验认识,确断其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包括人类的精神生命性的解析研究,对精神生命依托物质条件因素而起生存活动现象的认识,否定非物精神体的存在。从而确立其唯物观点。以此认识判断为理论基础,通过进行大量的实践体验,总结积累经验知识,以此检验论证其哲学观点符合真理。并以对所确认为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进行不断的规律性认识把握,实践改造,服务于人类在现实世间由生以来依赖物质条件种种生存需求的满足,不断改善提升人类相依共存群体以现实物质条件生存需求为根本决定性意义的生存质量境界,作为其哲学认识的目的性意义归宿。

依照佛学义理来分析:唯物哲学,其意识概念,可概括为以人类第六意识为主体的人类六根识的现行功能作用。其物质概念,可概之为人类五根识所缘的实物境界五尘缘质。其唯物观点,亦即是认为,此五尘缘质存在现象,是超独于人类主体心识的客观实在,其中色尘缘质,是生起宇宙万有运动变化的绝对本源。究其实质,其唯物哲学观点建立的依据根由,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世俗现实:由人类依托物缘成质的有漏业果色身的六种心识功能,内外感映着一个由种种质碍物缘交织结成的具有其稳定恒常自在规律性的无法超越的形器世界报境。

一般认为由人类人体官能所直接感察领受体验到的实物境界,是一种无可否定的事实存在,这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常识经验。而且这种常识经验,对人类来说具有普遍共同性,所体验确认的实物境界,在现实经验范围内也具有其稳定恒常不可转移的内在规律性。因此在古往今来人类相续共存的尘缘世界中,一般也就都无可置疑地执认为实在。虽然也有世间如梦,缘起无生,无常苦空的觉世教法,但对于在尘世欲利熙攘之中奔竞忙碌,在共业生存潮流之中发奋图强的人类世情常验来说,毕竟是世外杳杳之音。梦断魂销时,天地世界,亦不见得有丝毫更改动摇。因此,可以说,唯物哲学的这种物质绝对实在观点,是一般世俗人类常识经验所难以否定的一种哲学观点。当然也还有其它的种种信仰见解,但是现实毕竟是一种难以超越、生存常验中不可否定的凝重现实。依这种唯物哲学观点,发展的唯物科学,也让自人类有史以来即在贫穷困苦生存现实之中相续不断挣扎斗争着的人类群体大众,切实享受到了利益,带来了希望,看到了光明的奋斗前景。在现实利益纷竞潮流之中,当然也是利弊相随,当然也还有其它的种种信仰,也是要以顺适潮流为前提基础的。

如果说,依照唯物哲学这种观点,去认识事物,能够由此发现积累大量关于物质世界存在运动变化规律经验知识,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发明改造实践,那也是无可否定的。但是如果说其哲学观点即是真理的话,那就有待于理智的检省了。

用中国远古传统哲学学理来辨析说明。

真理,应该是涵盖主客世界一切存在,透过事物的相对表相,彰显事物本末真实无疑的绝对理性。对于唯物哲学所坚持的物质绝对实在,为世界绝对本源的观点,是否即是真理,可以归结出一个理性论断,用以判析说明。即是:由相对性条件相待依证显现的实在,无法论证其绝对性。可分为心物相待显实与物物相待显实两点来说明。心物相待显实,即是由心能感物,物有质感,以此相待,依证显现心物的实在。物物相待显实,即是由物物之间构成相互作用性,以此相待,依证显现物物的实在。无论是心物相待显实,还是物物相待显实,所显实在都是相对性的,无法论证其绝对性。

天地宇宙万物,本出乎含灵群生心神情感之感应变化,而成乎情境气质之凝结运转。心者,变化之主也。情者,变化之质也。境者,变化之象也。由心灵识神之发动,故显现境物之迹象。由心物之感托,故成情感气运之变化。由情感气运之变化,故成物物之相待感应。由物物之相待感应变化,故成情境气质之凝结运转。是故心物者,识神也。物物者,阴阳气质也。天地宇宙万物者,由阴阳气质感应推变,运化流行,而凝结运转之形器境象也。

天地人物世界,不出心物、物物之相待感应,阴阳变化作用。推其理性本始,心物、物物皆虚,物我情尽,阴阳不测,体常而尽变,是为太一神明绝对真境,而为裁化阴阳,治化权变之统宗。阴阳变化之迹,起于识神之发动,心物之感托显实。是故因神成气,因气成形。由神形气质之相托,而成形而下天地人物世界之感应变化。故人心本托识神情感,则为境夺失真,成物我情识气欲障蔽浊扰,为物所役,逐物迁感,移易失中,物化迁转而迷方。此人心之危也。若能持养心性,内敛心神,归元守一,安托无为,返情转境以归清虚,则通真入神,感通无迹,应变不流,故能役物,因物执中权变,以归中和,化物合德而治理。此道心之微也。

推究天人之际:天地之道,阴阳五行气质感应推变循环往复运化流行之恒常度数也。人禀天地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而神形相寓。资天地阴阳五行之化以养,而性命相续。精气成形,感能为官,心神为宰。识神情感气质禀受于天以为性,是为天性。依托境物识动感应气习成情,是为性情。是故人之生,因神托气禀质,而成身心感官情感气质,依境识感,托气生养,情感精气运化流行以成阴阳生理,群寓于天地间,而成人道。形命既成,则不超脱,于诸境遇,以理顺受,是为天命。天地者,人之所资禀而赖以生养也。人者,天地之灵也,寓于天地间,能知辨物理,调度摄养性情,裁化万物,人为而治理,而为天地之治也。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天地之间者,性情之养也。心者,性情之主宰也。治之道者,统乎心智之权衡也。人生而有欲,天之性也。感于物而欲动,性之情也。物至心知,气分感应,好恶形,欲情动,心神接,而气习转焉。心神知虚以为思辨权衡择断,然后调度取舍之道生,而贤愚,正邪,清浊,治乱之道判矣。夫能知者,人心也。可以知者,物理也。能思辨权衡择断者,心智也。夫天地阴阳之化道,有其常度。而人之生理,亦有其常则。官能性情,亦有其常态。此凡人之所略同也。然则以能知人之心,以推求可以知物之理,而乏乎公正明智之择断权衡,则障蔽于情识气质习见昧乎真知,沉溺于世俗曲解而不识道要,是则古今人情之所大惑也。

人类现实世界,天地之间,本是由心物、物物无量相待,交织感应,相推叠变,运化迁转,凝结成的一种稳定持恒的情境气质感应变化运转境态。人类主体生理心理功能作用的本身,也本是在这种境态中形成相应性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规律性,在不断感应运转流变着的相对性存在现象。显现出的客观实在世界,也只是世俗人类认识体验现实经验无法超透出的相对常态。譬如人在梦中,无法体验现实境界。心神情感激动波摇,无以断是非决嫌疑。镜体凹显不平,所映形象不真。急流舟中,无法观察静岸。游戏法则内,难辨真假。现实世界中,种种当局者迷的现象,不一而足。引伸之,哲学认识,认识主体,必须在这种由无量相对性条件因素纷繁交错感应变化运转,而形成的相对常态境界中,善通晓感应变化之道,依一种能贯通全体变化而无所偏倚假借的至正权衡——道,找到一个中正持平的自我安立处,才能够公正不偏地看待一切存在事物。也就是必须依本一种清寂虚融,明通天地宇宙万物本末终始无碍的太一神明理智,才能够透出事物的相对表相,认识把握真理。

哲学认识的主体,本是人类具有精神灵性的生命主体,心神通诸感官。认识对象,是主客世界一切存在。认识本身,是主体在主客依托感应互映的天人物我境态中,对存在事物的理性进行的体鉴思辨择断。认为真理,是一种超出世俗情识习见,形而上的得道圣哲至理境界,人类生命主体本皆具有认识把握真理的潜在德具智能,可以说是给真理以默契神明智慧神圣性高尚品格的定位,对作为人类精神生命主体的心的潜在价值意义,给予深肯。在这种理念下,哲学认识,应该是一种穷理持养心性修学入道的体验。应该把在主客依托感应互映的天人物我境态中,如何定心养志修正行为体契真知这个意义,作为修学中体验探求的基本点。忽离了这个基本点,而进行其它种种境界体验探求,实是离失根本的迷失。在这个基本点上,只有能够超透出主客世界心物、物物相待显实,神情精气感碍质蔽浊扰的相对境界,亦即通过研穷义理,定心养志,调理性情,转变神情气质,泯灭物我识见,返情以归太一,才能真实认识把握绝对理性,通于神明,参于天地。到这里,可以说,与前面的佛学,殊途同归。

这种哲学,其终极真理,是超透一切相对障蔽穷彻天地宇宙根源融通一切事物本末真实的至真尽善绝对理性,是神圣品格的穷神知化至高道德境界。其哲学,对于天地世间以人类为主的精神生命的内在价值意义,给予了公正的肯定,对于人类在世俗现实世间的具体生存方法,给予了合理的教化引导。对于具有求道向善之心,而困惑纷扰于世俗现实的人们来说,应该是具有无限积极意义的教导鼓舞。

唯物哲学,是在心物、物物相待显实映现的现实相对常态境界中,依世俗习见执认形物为实在的基础上,无法透出心物相对境界找到绝对理性,而采取贬低认识主体价值意义,降低真理境界品格的方法,析心为物,确立物的一元境界,以物的存在作用规律作为绝对理性,以物证物,从而把物物相待显实,当作绝对真实。以此哲学观为理论基础发展的唯物科学,也就可以说是建立在世俗人体感官常验基础上,以器物世间物物相待作用为验实依据,发展的世俗实践经验认识学。

这种唯物观点,对于物质的实在性问题,也只能以现实人类人体天生的气质生理感物性能为基础,以常验中确认为实在的器物世间的物物作用为验实依据的种种方法,不断实践,积累经验知识,对其绝对性加以论证。在人类认识体验无法超透出形物气质障蔽的世俗感官物流情识境界中,在质量能量稳定持恒的天地形器世界中,当然永远无法超出局限。而所谓真理,只能说,是在人类现实世间常验的天地形物气质功用境态中,未探根源,把相对性存在现象形物器境,判定为绝对实在,绝对本源的一种信仰执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