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梵文是Yoga,在《梨俱吠陀》中原意是给牛马“装上道具”,后来引申为联系、瞑想或心的统一等涵义。我国佛教中有译为“禅”或“相应”。《瑜伽经》称它为“抑止心的作用”。它是六师外道之其中一派。本派严格的说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哲学思想体系,而是一种古代的遗传下来的巫术或宗教实践。本方法为印度许多宗派所摄取,佛教的唯识论在印度就称为“瑜伽行派”,

瑜伽的最早理论在吠陀、奥义有所记载(如控制心思、统一感官、呼吸出纳),但本派思想最系统的阐述是钵颠舍梨的《瑜伽经》,本人推定是公元前一世纪的人,本经分四章。在本经中批判过一切有部的四论师说,和瑜伽行派的“三界唯心”和“自证分”说,所以有人认为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本经的注释有公元五世纪时毗耶婆的《瑜伽论》,以及十一世纪时菩舍提婆的《菩舍提婆评注》。早期的瑜伽行分两种:一、行瑜伽(自律行为);二智瑜伽(道德、精神的综合修练)。这两种分八个阶段来修练,即所谓的八支的行法

有人认为,在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受古奥义书中的“禅定思想”是无疑的。在佛陀求道过程中曾师事瑜伽的先行者阿逻罗•迦罗摩和邬陀迦•罗摩子,佛陀从他学禅定,早期佛教所提出的四谛和三十七道品,许多是在定的基础上来阐发的。

大乘佛教进一步发挥成“定慧***”,也就是谈止观,正与行瑜伽和智瑜伽有相似之处,都是由定入慧的。在唯识的一些典藉中有非常详细的有关瑜伽的说明,在《瑜伽师地论》中把修行的境地分成十七层,甚至比瑜伽派还要繁琐。

到大乘密教时期,把瑜伽推到了极端。如无上瑜伽部(着重中脉)、父部(着重修气息)称命瑜伽。母部(着重意念集中),又称精进瑜伽。无二瑜伽(***法)。

佛教的瑜伽传入我国后,对后来的禅宗、天台宗(六妙)、净土宗(念佛三昧)都有极大的影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